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展示 > 导航 >

红陶人头壶 展示“人类童年的样貌”

红陶人头壶 展示“人类童年的样貌”

瓷砖展示 古代瓷器壶 陶意瓷砖

2021-04-03

瓷砖展示。

仰韶时期的人类长什么样?3月20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在展的一件红陶人头壶因为再现了当时的人类样貌,被亲切地称为“人类童年的模样”。

这件人头壶为红陶质地,人头的造型与壶身浑然一体,整体呈高颈鼓腹小平底形状。人物面部及整体造型酷似一个孕妇,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对女性和人类繁衍的重视。人头壶的头部稍上仰,脸部比例协调,一张面带微笑的脸上,鼻梁修长、双目上视、嘴唇上翘、下巴外突,两耳虽然有残缺,但仍能看出耳垂处有穿孔,清晰明了的结构刻画出一个鲜活真实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容貌特征。

人头部中间是空的,口、眼与壶内相通。发型用扁平锥刺出头发的纹理。肩部两侧有断臂痕迹,专家们根据人头壶耳、臂残缺迹象判断,当年制作这只壶时,远古先民可能将两臂向上弯曲至头部,并与两耳相连做成壶的双耳,这种设计显示了古人的智慧。人头壶的背面有一个突出的椭圆形管状口,是主要出水口。

这只造型精美的人头壶1953年出土于陕西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是一所学校扩建挖土时发现的,随后收藏于洛南县文化馆。1977年6月,由西安半坡博物馆收藏。2015年,西安半坡博物馆策划组织《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全国巡展,这件人头壶作为展品之一,走过了大半个祖国,它的身影渐渐为更多人所注意。201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百集大型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件人头壶成为该纪录片的开篇之作。

人头壶为我们提供了仰韶文化时期人类真实的容貌特征,是这个时代创造性地凝视自身、思考自身的一种体现。不仅如此,它还是远古先民不断探索自我,模拟真实样貌下的神态表情,制作的一张稚朴的脸孔,展示出了人类童年的纯真。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红陶


颜色呈土红色、砖红色或褐红色的陶器。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中最为普遍。10000多年前的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苏溧水神仙洞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陶器遗物主要是红陶。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等,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陶器,红陶占很大比例。精美的彩陶、彩绘陶,陶胎本色均是红色。以后各个历史时代,红陶的使用虽然逐渐减少,但一直没有中断。在陶器烧制到一定程度将窑内火焰的性质控制为氧化焰,在氧化气氛焙烧下,陶土中的金属铁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还原比值低,烧成的陶器即呈现红色。陶土比较纯净细腻、含细砂极少者,称为泥质红陶,主要作饮食器具和盛储用具。陶土中掺有细砂者,能耐火,主要作炊具用,称为夹砂红陶。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红陶是l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最先发现的,因此称这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里有红陶、灰陶、彩陶和黑陶等。以后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在许多文化遗址里都发现了红陶。

最新:建水陶壶的开壶方法大全


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产品。

一、简单开壶

第一步,新壶入手后,先用凉水冲洗或软布擦洗;

第二步,去除表面的灰尘,内里的陶屑,和可能残留的打磨用砂;

黑砂是黑刚玉,白砂是白刚玉。

第三步,用温水冲洗,洗净后用开水冲泡,即可使用。

二、稍复杂开壶方法

用清水、牙刷洗刷新壶表面的尘灰和壶内里的陶屑,切记不可使用任何洗涤剂和消毒剂。

把壶放到平底锅的温水中,然后用小、中火把温水煮沸,沸腾5分钟后放入茶叶,最好是你准备这把壶喝什么茶就用这种茶叶,可用等级差的茶叶,茶叶量1-3两,放入茶叶等待10分钟后就可熄火。

待熄火冷却5分钟后可再次点小中火将此茶水煮沸,茶水沸腾15分钟后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10分钟。然后再点小中火重新煮沸茶水,待煮沸15分钟后,将壶和茶水一起冷却3-5个小时。

最后取出壶用清水冲洗,用干净布擦干壶身,新壶自然晾干后即可以正常使用了。

这样开壶的好处:可使新壶泥土味去尽,这样做也可以去掉壶的炉火,同时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比较彻底的滋养,可彻底打通壶身气孔。通过这样开壶的新壶比没有进行这样开壶的壶会更加好养壶。在东北地区还可避免壶大冬天由于使用不当而出现惊破。

提醒注意:这样开壶后的壶,头6天泡茶味道不怎么好是属正常现象,这也是我们如此开壶需要达到的效果。开壶过程一直要保持水面漫过壶且不要让壶碰撞到锅壁。另外无需在开壶过程额外加豆腐、甘蔗等东西。

人类为什么生产彩陶


显而易见,人类发明陶器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那么为什么又制作彩陶呢?它反映了人类的什么需求?

从彩陶的器类来看,早期彩陶如大地湾文化只限于饮食器,仰韶文化则扩大到盛水的瓶、壶形器,到了马家窑文化进一步扩展到瓮类等储藏器,总之,在彩陶发展的历程中,器类不断增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集中在盛放水和食物的器类上。从出土位置来判断,它们有的在房址或灰坑中,有的作为随葬品而出土于墓葬中。马家窑文化中期以后,随葬品中的彩陶器增多,有时一个墓中竟随葬数十件彩陶。这些现象说明,彩陶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而且还以随葬精美彩陶的形式来寄托对死者的怀念与尊重。

彩陶纹饰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以点、直线、弧线构成的几何形花纹,它们美观而富有韵律,数量最多;第二类,植物形纹饰,如叶瓣纹、豆荚纹、花卉纹,数量较多,其中以源于关中地区的“圆点勾叶弧三角”纹,即玫瑰(或月季)花纹标志性最强、流传最广,大半个中国的彩陶文化皆使用类似图案;第三类,动物形纹饰,如鱼、鸟、蛙、羊、狗等,此类纹饰数量不多,但极具特色,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动物类图形大体上均属性情温和、与人和谐共处的常见动物,极少猛禽异兽。少见的人形纹也可归人此类纹饰,如人面纹、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盆、辛店文化的放牧图;第四类,独特的、意义不明的、神秘而怪异的一些纹饰,如 “山”字纹、八卦形纹等。它们也确实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许多学者对彩陶纹饰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应该尽量避免片面、生硬的解释和引申,以免走人误区或误导读者。

认真分析这四类纹饰,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纹饰的主体,即第一类是装饰花纹,制作的目的可以说是单纯的对美的追求。史前先民发挥聪明才智,在天天接触的常用陶器上,选择最显眼的位置,运用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高超地展现出了他们对虚与实、黑与红、简与繁、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璀璨夺目的艺术精品。第二、三类纹饰描绘了人类视野中美好的自然界,将常见的动植物形象艺术化、抽象化,表达了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从此类纹饰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始人眼中的世界,而且还能窥见他们古朴纯真的美好心灵。第四类纹饰可能反映着当时人类精神层面的某种信仰、崇拜、认识,这些一时还令人费解,但同时又是公众很感兴趣,并且寻求各种解释的纹饰。这是研究者大展宏图的领域,不妨积极鼓励有识之士的探索,以及各种合理的有充分根据的阐释,但不提倡那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令读者不知所云的空洞发挥。综上所述,彩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美化生活,先民们对美的渴望成为制作彩陶的原动力,在新石器的特定历史时期,陶器成为人们展示艺术才华的主要天地。

在研究彩陶起源以及纹饰的含义等问题上,不少研究者主张彩陶艺术源于图腾崇拜,彩陶纹饰则与图腾信仰有关。比如,鱼纹是仰韶早期半坡部族的图腾,鸟纹是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的图腾,还有一些其他动物如蛙、鲵鱼均被视为某一文化的图腾。当然,史前艺术的起源始终是众说纷纭,有人主张起源于巫术,也有人认为起源于图腾,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培养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直至学术问题的解决。笔者以为,用图腾来解释彩陶时要尤其慎重,不能搞得眼花缭乱,将凡是动物形象或者是具体含义难以捉摸的纹饰都以图腾作为惟一的解释,这似乎有搪塞糊弄之嫌。图腾说是从西方引入的理论,我国人文学者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但在具体运用时有人忘记了西方学者的本意。比如,作为图腾崇拜的,受到全体社会成员崇敬的动植物,是本群落成员的祖先,是不能随意捕杀或损坏的,换言之,作为本群落成员广泛捕杀的动物根本不可能是它们的图腾。半坡类型遗址中出土了不少的鱼钩、鱼叉等捕鱼工具,那么将鱼认定为其图腾的徽号显然是不适当的。因此,研究彩陶时,必须尽量全面熟悉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成果,避免就事论事。破解纹饰含义时,尤其不能超越纹饰所处时代、所属文化限定的社会发展阶段。

【实用】广西钦州坭兴陶壶如何开壶


广西桂陶泛指用广西区域陶土并制作于广西区域的泥陶器,简称桂陶。20xx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在广西钦州深藏蕴育的坭兴桂陶这颗璀璨的南疆明珠终为世人所赏,坭兴桂陶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坭兴四宝渐为世人惊叹。

广西钦州坭兴陶壶开壶方法

1、将坭兴陶茶壶壶跟壶盖分开,放置在盛满水的干净容器中,容器要足够大,水要淹没整个壶。

2、同时在容器中放入一些茶叶,放在小火上慢慢煮开,小心看护(尽量使用干净的棉布把茶壶跟壶盖分开包好),防止壶与壶盖或容器壁互相撞击而造成破损。

3、慢慢的煮1个小时左右,移去火源,让壶仍静置在有水覆盖的容器中,慢慢冷却,放置1天。

4、取出壶,倒去留在壶内的泥沙,用清水小心淋壶洗涤。重复以上1-3步骤一次。

5、取出壶,用热水小心淋壶洗涤。经过此番处理,壶中的气孔均已打开,以待使用。

6、第一次使用壶时,再用茶水淋洗内外一遍方可使用。

另一种办法,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

1、买回来的坭兴陶壶,直接在大的容器中,分开壶身壶盖煮个10来分钟,

2、取出壶,再用清水里外淋洗一遍。

3、然后再用茶水里外淋洗一遍。

4、这样就可以使用坭兴陶壶泡茶来喝了。

坭兴陶壶产品特点

1、双料混炼、骨肉相融。

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陶土为原料,将东泥、西泥取回经过一定方式处理,按特定比例孱和,两种材料混练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东西泥混练至骨肉相融的程度。

2、自然素面、窑变出彩。

坭兴陶不上任何釉彩,色泽为陶土自然形成。坭兴陶烧制经窑变后,可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这是坭兴陶的明显特征。

3、陶刻创作、陶艺造型。

坭兴陶不上釉彩,陶土细腻,艺术家运用雕刻或施纹的手法在陶坯上进行艺术创作,烧制后与窑变出彩结合一起,突显陶刻创作的艺术性。坭兴陶陶土细腻而柔润,即可创作小型作品,亦可创作大型作品,陶艺造型极其丰富。

台湾陶艺家在北京展示“宝石陶”绝技


融合传统的陶瓷艺术和西方油画的精华,创造出魅力四射的“宝石陶”艺术品。由台湾著名陶艺家刘铭侮创作的六十幅陶画作品,二十七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次和大陆同胞见面。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之一。除了在大陆代代相传外,在台湾陶瓷艺术同样广受关注。生于台湾彰化的刘铭侮便是陶瓷艺术的热衷者。

刘铭侮三岁能画图,五岁捏泥偶,师从台湾一代古典建筑宗师林文贤。四十多年来,刘铭侮在台湾研究、传承交趾陶(起源于清朝,广东交趾人将其传到台湾,被称为交趾陶,后失传)烧制,并在此基础上,创出新型陶瓷——“宝石陶”。

激发刘铭侮研究陶画,源于一个特别的故事。“有一年我应邀到法国巴黎去展览,当地的艺术家跟我讲,全世界最高档的艺术是属于西方的油画,陶瓷艺术美则美矣,但是有工艺的色彩。我听到之后,很不服气。”外国人对陶瓷艺术的微词激发了刘铭侮创作宝石陶的热情,他开始思考把陶瓷和油画结合起来,创作新的艺术形式。

烧制陶画是陶瓷艺术中最上乘的技艺,除了绘画的功底外,掌握烧制技术是最大的困难。中国陶瓷艺术中有釉上彩,还有釉下彩。但陶画是在烧好的陶胚上洒宝石釉,难度非常大。刘铭侮多次失败,又多次重新开始,先后磨练了将近五年。“当我烧制成功时,我看到自己美丽的成果,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刘铭侮说。

此间展出的陶画是刘铭侮最新成果,大都是从台湾窑炉中最新出炉的作品,在台湾都没有曝光过,也是第一次在大陆呈现。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取材于西藏的陶画《布达拉宫》,也有取材于历史故事的《茂叔观莲》、《曹孟德》,展览同时展出的刘铭侮陶艺,也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诸如《武松打虎》、《嫦娥奔月》,分外吸引大陆的观众。

刘铭侮说,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文化的底子。虽然作品吸收了西方的艺术理念,把中国的特色和西方艺术的优点结合,但中国文化是每一件作品不可或缺的特色。

在开幕式的致辞中,刘铭侮言辞恳切地说:“很高兴将宝石陶这种属于我们中国的特殊的艺术,带来和同胞们分享。艺术是美丽的,美术是赏心悦目的,只要我们两岸的艺术家多交流来往,把美的东西互相交流,大家看到的东西都是美的好的,心情都会好很多。”刘铭侮衷心盼望透过这次展览,能够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两岸同胞感情更加融洽,相互敬爱,早日达到团圆的目的。

精选:建水紫陶壶泡茶的优点集锦


以紫陶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的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那么建水紫陶壶泡茶的优点有哪些呢?

建水紫陶壶泡茶的优点

1、泡茶保持原味,香气集聚

建水陶茶具的气孔很细微,密度也很高,用它来泡茶,茶味很甘醇,而且还会保持原味,香气也不会那么容易涣散。

2、泡出来的茶水不易变馊

建水陶茶壶的透气性能非常好,用它泡出来的茶没有那么容易变味,而且茶水即使在夏天隔夜也不容易变馊。

3、茶壶聚积的茶渍再次注入沸水时会有茶香

建水陶茶壶的透气性好,其吸收茶叶的性能也不差,茶壶使用久了,壶壁会聚积一些茶渍,这个时候,往壶里注入沸水,依然会闻到茶香,这个特点和建水陶茶壶胎质的气孔率有一定的关系。

4、骤冷骤热的性能很好

有些器具会承受不了骤冷骤热,但是建水陶茶壶并不如此,它应付骤冷骤热的性能很好,并不会因为在寒冬突然往里加入沸水而壶体破裂,而且它的传热速度也很慢,泡茶后握着茶壶也不会烫手。

5、用得越久,壶身越亮

建水陶茶壶用得越久壶身的光泽就漂亮,它光彩照人,抚摸起来也很光滑。

紫陶壶的优点就是:即实用,还能帮助人们健康喝茶和养生,不仅可以用更可以藏,能传世能卖钱!最重要的是玩壶的同时提升了的人们的艺术品味,还能交到不少好友!

最新:紫陶壶,其实很简单


爱好一种事物,都会经历喜欢,痴迷,冷静,成熟的过程。好像都是这样,无论是紫陶,还是其它的种种,甚至谈恋爱也是这个过程。看来万物是相通的。书要先读厚,再读薄。首先是提出问题,之后是解决问题。学习都是这个过程。把紫陶读薄,就算小成了。

壶真的那么值钱吗?或者壶不值钱吗?

初入紫陶大门的人,会有一部分抱着买股票的心态,追名家作品,等着升值;直到玩深入之后才慢慢的喜欢上紫陶,喜欢上喝茶。这与紫陶自身的魅力是分不开的。

紫陶首先是好东西,是我们日常茶桌上无声的朋友。总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些气息,好像在与你交流。紫陶宜茶,同时把饮茶的好习惯带给我们。陶冶情操,净化内心,很淡定。这种感觉很好!

所以,好的东西都被追捧,这本身很合理;但要是过了,就变味儿了。陶,是无罪的,皆为人事。

如何辨别,也完全取决于个人。大千世界,三六九等,不可能大家都做到整齐划一,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别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就是认同这种差异,并和谐共处,这个世界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紫陶壶,其实很简单,泥料天然健康,壶型、装饰符合心意,做工也合格,泡茶好用就行了。这样的壶,也许有一定的升值,但不会很大,也不必太过在意了。选壶,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壶型,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装饰,有时候,甚至对自己有非凡的意义。

其次,泡养也不必太急功近利,为养壶而养壶,忘了谁是主题,是人还是物;是我玩紫陶,还是紫陶玩我。急功近利,也是短视、不成熟的表现。要成为高手,首先要有高手的眼界和胸怀。

再说说紫陶壶的收藏价值。

什么东西具备收藏价值?首先是稀有,其次东西品质过硬,第三是合自己的心意。满街都是大师紫陶壶,平卖都成问题,收藏更谈不上。有的壶商忽悠,与股票黑嘴是有得一拼,需要大家睁大眼睛去防范。

最后要注意防止两个极端:

一是不论好坏,买进,觉得紫陶会升值。这是无知论,有的壶商就喜欢这样的。

二是,刻意看低紫陶的价值,以至于好作品擦肩而过。壶商不喜欢,自己也不受益。须知,紫陶的价值或价格是一个匠人团队意志的反映,而非个人。一件好的作品,凝聚着很多位作者的心血,首先要予以尊敬,欣赏,然后是大致合理的估价。

品味宗日类型粗陶壶


被誉为“彩陶故乡”和“彩陶王国”的青海高原,其彩陶文化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特点:一是所覆盖面积广,从西侧诺木洪台地到东侧的民和乐都一线,北至祁连山麓,南到黄河河畔,无不曾是各种类型彩陶的产地;二是青海高原彩陶品种繁多,粗略统计包含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卡约类型、辛店类型和宗日类型;三是青海高原彩陶纹饰题材多样,图案丰富,绘制精美,可说是洋洋大观,蔚为奇迹。

宗日文化类型彩陶在青海众多彩陶家族中,是目前“人丁”不很兴旺的一支。20世纪末,青海省同德县宗日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彩陶,其中有制作精美、纹饰细致,可与马家窑产品媲美的壶罐之类。另一类则是烧制疏松的粗坯器,造型多为无耳壶。无论大小、外形都很像后来的瓶子,纹饰则大都用暗红或棕褐色颜料在肩部画一组鸟纹,鸟身略似企鹅,鸟足或有或无,多的达4至6个,显然是一种夸张的变体。这种宗日类型鸟纹粗陶壶迄今发现很少,除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转交省博物馆彩陶展厅陈列的数只外,外界甚难见到。

笔者有幸在2000年从西宁奇石古玩城市场上遇到一只宗日类型鸟纹壶(见图),惊喜之余将此壶买下,据摊主说,此壶摆放了好多天,均因质粗、其貌不扬而无人问津。恰巧我遇而得之,实属有缘巧合。这件器物高26厘米,口径9.5厘米,肩径19厘米,底径12厘米。夹沙粗陶,烧结度低,肩以下及底部拍印有清晰的席状编织物纹,通体涂一层白色陶衣,肩周绘10只水鸟纹,仅头与上身,未绘足,其下画有代表水波的三角形线条。口部边沿绘短竖纹作装饰。笔者初步认为,水鸟纹为善于捕鱼的鸬鹚变体。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红陶人头壶 展示“人类童年的样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红陶人头壶 展示“人类童年的样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展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