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交行景德镇分行打造“瓷金融”蓝海

交行景德镇分行打造“瓷金融”蓝海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4

景德镇古代瓷器。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进入新世纪,景德镇艺术陶瓷迎来了盛世年华,市场价格指数呈直线上升态势。陶瓷大师的作品随着当代陶瓷艺术品市场价格走高,陶瓷收藏、投资群体的规模也愈加扩大。围绕着陶瓷艺术,还有许多卫星产业亟待开发,但景德镇缺少有实力的经纪人,缺乏对市场的开拓和对陶瓷艺术品渠道的整理。

交通银行江西省景德镇分行正是在这个节点介入艺术市场,作为最早进入陶瓷艺术品市场的金融机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资本,更是一个全方位的“瓷金融”平台。

搭建瓷金融服务平台

走进交通银行景德镇分行二楼展厅,映入眼帘的是陈列有序的精美陶瓷,交通银行的贵宾们可以在这里一边品尝香茗,一边欣赏着大师的作品。

在景德镇,市级以上的陶瓷大师有千余人,他们的储蓄存款总额占景德镇市储蓄总量的近40%,而他们作为陶瓷文化的领军人物,对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2011年,景德镇分行把做好陶瓷大师金融服务作为“瓷金融”品牌的切入点,开创了以“一个交行、一批大师、一批瓷商、一批瓷企”为主线的“瓷金融”品牌,为陶瓷大师提供理财服务。在理财服务之余,交行景德镇分行还启动宣传、销售、鉴赏、收藏一条龙渠道建设,通过联谊会、访谈等形式,把全国的交行高端客户“请进来”,邀请陶瓷大师“走出去”,把景德镇打造成高端客户购买陶瓷艺术品的大本营。

万鹏程是最早进驻“瓷金融”平台的景德镇艺术家之一,而在此之前,他和许多陶艺家一样,有着许多的烦恼。这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尤其是在名家汇聚的景德镇,万鹏程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联络客户,甚至是去寻找市场。

这样的工作对于陶艺家来说繁冗而无趣,不过,现在这些工作都交给了“瓷金融”这个平台,而且依托瓷金融优质的客户群和良好的服务,让更多人了解了一批像万鹏程这样的陶艺家的陶瓷艺术。

玉柏陶瓷总经理李辉丰告诉记者,2013年,自己第一次与交通银行合作举办陶瓷鉴赏会,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当天的销售收入竟达到100多万元。也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让自己的陶瓷产品知名度大大提高。对于交通银行,李辉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通过‘瓷金融’平台,交行帮我解决了市场开拓、渠道建设、客户资源、产品销售的所有问题。这样一位好‘经纪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尝到“瓷金融”平台甜头的李辉丰将这位“经纪人”引荐到艺术节联合会,那里云集了一批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他们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迫切需要包装、宣传和开拓市场。这些工作,“瓷金融”显然更为擅长。

开辟艺术品交易新模式

陶瓷艺术品交易有三大难题:鉴定难、物品估价难、仓储物流难,当陶瓷遇上金融,就有了陶瓷艺术品回购这项业务,三大难题便迎刃而解。

在景德镇,艺术陶瓷目前仍处于价值“洼地”,当下可以说是投资者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但是,这个火热的市场中却有一种现象始终让买家感到担心,那就是许多滥竽充数的劣质陶瓷作品充斥市场,谎称名家的赝品也并不鲜见,极大地影响了买家的投资信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交行景德镇分行在国内率先推出陶瓷艺术品回购业务。

供货商在交行开设保证金账户,与买家签订陶瓷作品回购协议书,买家从供货商处购买的陶瓷艺术品,如在约定期限内想撤销交易行为,可以由交易价格与保值收益组成的约定价格,由供货商对此陶瓷艺术品进行回购。

整个过程因银行的介入,供货商的回购资金及买家的利益均得到保障。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将开辟陶瓷艺术品交易的新模式。

经过三年的发展,“瓷金融”逐渐产生了强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目前,已有近500位市级以上陶瓷大师成为交行的优质客户,其中国家级大师47人,省级大师93人,累计购买交行金融产品超过15亿元。交行景德镇分行通过联动多家瓷商瓷企,以小企业信贷和个人经营贷为纽带,实现陶瓷行业贷款余额近亿元,支持瓷商瓷企23户,发放陶瓷大师信用贷款也取得了新突破。三年来,交行景德镇分行存贷款总数增长超过50%,存贷款总量突破80亿元。同时,通过与证券公司合作,成功推荐玉柏陶瓷和宝瓷林等著名瓷企在新三板上市。

打造陶瓷金融百货超市

随着战略合作的不断深入,交行景德镇分行与陶瓷行业的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形式越来越广泛。交行把“一个交行、一个客户”和“一批大师支撑特色发展”作为营销陶瓷大师的发展策略,并作为依托“瓷都”创新“瓷”交行特色业务的突破口,不断跟进,逐步建立陶瓷大师档案。

该行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继续开辟涉及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陶瓷特色创新业务,全力打造陶瓷大师的财富管理银行、陶瓷企业的财务规划银行、陶瓷文化交流的金融品牌银行,整合创业贷款、陶瓷回购、陶瓷基金、投资理财、信托产品等陶瓷金融衍生工具,设立陶瓷艺术交流中心,使陶瓷特色业务不断做特、做大、做强。另外,该行还开办了陶瓷回购、陶瓷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业务,分别给予国家、省级陶瓷大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信用授信额度,帮助部分中青年陶瓷大师解决临时资金困难。至今年3月末,该行共累计发放陶瓷行业贷款200多亿元,其中,向500余家小微陶瓷企业发放30亿余元、向2000余陶瓷作坊业主发放近10亿元,50%的国家级大师、80%的省级大师、60%的市级大师成为该行高端客户,并直接带来存贷款快速增长和保险、基金、贵金属等销售大幅提升,扶持了一批陶瓷企业快速发展,提升了大师品牌,产生了“强强合作”的品牌效应,有效构筑起多赢平台。

目前,该行正在采取分步走措施,针对陶瓷大师和陶瓷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不断完善陶瓷金融服务方案,探讨合作新模式,设立专营机构,把陶瓷特色业务做成“陶瓷金融百货超市”,进一步打造陶瓷金融旗舰品牌。

“瓷金融”不等于瓷信贷

冷秋一石激起千层浪。“瓷金融”模式在交通银行内部引起广泛关注,这种突出本地特色文化产业、结合金融服务的平台模式得到普遍推广。如相继推出的扬州“玉金融”、苏州“刺绣金融”等,不仅获得当地艺术家、企业、政府的认可与好评,而且引发人们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思考。

强烈的意愿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发展“瓷金融”的道路上,交行景德镇分行始终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在陶瓷文化主题卡发卡仪式上,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行长杨宁谈到:“对银行而言,完善服务是拓展市场的前提,我们身处景德镇,就有义务把陶瓷文化发扬光大。”正是这种使命感让交行人在推动陶瓷与金融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分外主动。

找准切入点并以持之以恒的服务心态和方式跟进,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交行景德镇分行找准陶瓷大师这个切入点,及时掌握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为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便利,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该行党委书记毛彬告诉记者,自己做“瓷金融”最大的感触是“瓷金融”不等于“瓷信贷”。他说:“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必须改变传统信贷思维,文化是多种形式,金融也不应该只是信贷。银行一味追求信贷获取利润,而不从服务上做根本的改变,将错过很多机会,这应该是‘瓷金融’创新实践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台资企业景德镇法蓝瓷新品上市


景德镇法蓝瓷

以清悠闲雅的翠竹为主题,搭配鸟雀、蝴蝶、蜻蜓、昆虫等制成各种陶瓷饰品,其精致华贵令观者赞叹不已。

景德镇台资企业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日前向记者展示了近百件法蓝瓷2010年最新“逍遥游”瓷品。据该公司营销经理刘崇礼介绍,此次推出的瓷品取材于中国思想家庄子的“逍遥游”,作品主打清新自然风,用春天的柔美色彩提升居室气质,以清悠闲雅的碧绿竹林为主题,搭配白耳画眉、栗背林鸠、蝴蝶、蜻蜓、瓢虫穿梭竹林间,全方位演绎对春天的逍遥想象。

刘崇礼称,以立体创意造型和丰富色彩著称的景德镇法蓝瓷,每年每季度都会推出优雅时尚系列作品,来满足顾客赠礼和收藏的需求。此次推出“逍遥游” 饰品,4月初已全面上市。饰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西方新艺术的自然线条来表现,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美好温馨的祝福。

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品牌“法蓝瓷”多次荣获国际大奖与“景德镇陶瓷博览会金奖”。该公司曾凭借“蝶舞”系列在“纽约国际礼品展”上获得“年度最佳收藏品奖”,而享誉国际。

据介绍,法蓝瓷结合东方美学思考和西方新艺术(Art Nouveau)装饰风格,采用独家专利“倒角脱模工法”和特制的釉下彩技术,每件作品以手工绘制,历经上百道工序才得以完成,堪称独一无二。

法蓝瓷的独特魅力也深受两岸领导人的青睐,屡屡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国际贵宾,去年12月第四次陈江会上,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致赠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件法蓝瓷特别定制“安和升祥”花瓶,以寄托对两岸安定、和平的期盼,也寓意两岸携手合作,共创太平盛世。

追寻元代景德镇窑“釉上蓝彩”瓷


在我收藏的数万块瓷片里,有两块瓷片十分罕见而令人惊喜,它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烧造的“釉上蓝彩”瓷的残片。为此,笔者查阅了国内不少的有关考古资料,均未见有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烧造过“釉上蓝彩”瓷的有关记载与报道。显然,这是自元代以后一个不为人知、早已消失的工艺,是继“唐青花”、“宋青花”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发现,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这两块瓷片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青花瓷并无两样,若不借助放大镜作仔细地观察,谁也不会相信,如此色彩艳丽,婉如青花一样的瓷片,浑身却闪烁着盛唐“青花”的遗彩——“釉上蓝彩”工艺,同时又焕发出元青花更具魅力的风采。

笔者通过对这两块瓷片长时间的细心观察、研究,结合当年两次采集的其它瓷片进行甄别、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个重要的线索信息:两块瓷片同出于江西景德镇窑,而且是元代中期前后的产品。因此,笔者作出了这样的一个推理:元代初期,我国的制瓷中心开始南移,江西景德镇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全国的瓷都,这里汇聚着各地的能工巧匠,其中不乏有来自河南巩县窑的匠师,他们把青花烧制技术传到这里,利用景德镇独有的自然矿产资源,烧造出一种胎质洁白坚致,色彩浓艳青翠的高温“釉上蓝彩”瓷,从而使这一停滞不前的古老工艺,在景德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窑“釉上蓝彩”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唐、宋以后,我国青花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新的水平。这个令今天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当时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它毕竟为元代中期以后“釉下青花”的产生铺就了平坦的道路。如果这个推理能够成立,它将为研究我国的青花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殊为重要的实物依据。

第一次偶然的发现

1990年9月,一块只有方寸大小的“青花”瓷片与数块元代中期以前的卵白釉大碗的残片,在我县原县政府大院的东北角一处的建筑施工挖掘现场同时被发现,这一偶然的发现,可能补写了我国文物考古部门目前尚无元代“釉上蓝彩”瓷的专题报导,继而与“唐青花”、“宋青花”一对姐妹,结成了一条青花演变、发展、清晰可见的纽带。

这次出土的“青花”瓷片很小,长不过4.8厘米,宽仅3厘米,最厚约0.42厘米,从瓷片的形状看,这是一件碗的口沿残片,其弧身、口沿外撇;胎体洁白坚致,断面细腻光润;瓷胎的表面施青白釉,由于年代久远,釉层遭受水土侵蚀已经发生了质变,但胎釉之间仍结合牢固,没有剥釉现象;碗的内壁还残留一处青花梅枝纹图案,青花是用深兰色的钴料在釉的表面绘画上去的,纹饰纤细娟秀,青花浓重处有青褐色的铁锈斑点;借助放大镜观察瓷片的断截面,青花自釉面沉入釉下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之间的釉层,清晰可见,这种工艺同“唐青花”、“宋青花”一样,属于典型的“釉上蓝彩”工艺,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唐、宋时所使用化妆土的工艺痕迹,这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瓷片的做工来看,规整精细,工艺很高,如果完整器物,精品当之无愧。

第二次更重要的发现

无独有偶,事隔14年后的2004年7月16日,笔者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冒着夏日炽热的高温,在我县城西的古城河道南岸“吊桥”(古时西城门遗址)一处的建筑施工现场,在地下约二米深的挖掘坑里,采集到一块元青花大罐的底部残片,清洗后,经过仔细地观察发现,原来又是一块元代“釉上蓝彩”瓷,这又一重要的发现,无疑为研究、探讨我国的青花起源,又增添了一件更加重要的实物依据。

这次采集的“青花”瓷片较上次相比,尺寸较大些,长14厘米,宽8.5厘米,胎体同样洁白细腻坚致,玻化程度很高,击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外腹壁施青白釉,釉内小气泡云集成雾状,釉面平滑光亮略有稀疏的棕眼;里壁无釉露出修胎时的竹丝刷痕;外壁的近底处,用钴料在釉面上绘画出两道疏朗的弦纹。弦纹靠上方的一角,还残留一点类似龙纹的一个爪纹,青花娇艳青翠带有晕散,其蓝色的钴料自釉面沉入釉下约五分之四甚至胎体的表面,若不借助放大镜对其釉层、釉面、胎釉之间进行仔细地观察,很难确定它是“釉上蓝彩”还是“釉下青花”。足为饼形足,足底露胎微凹,露胎的砂底呈火石红状,并留下清晰的刮刀旋纹,最为突出的是,足墙的外角被整齐地旋削一刀,这是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最典型的修足特征。经过鉴别,这是元代中期的青花大罐的残片。

通过对两块“釉上蓝彩”瓷片的观察、分析,我们看到两块瓷片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1、采用“二元配方”做胎,然后在瓷胎的表面罩以一种透明釉;2、以氧化钴为绘画的蓝色彩料,直接绘于透明釉之上,即釉上绘彩;3、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这种元代的“釉上蓝彩”工艺,同“唐青花”、“宋青花”烧造工艺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跨越,但仍能看到清晰的延续和继承关系;而同元青花烧造工艺相比,胎、料表现出一种师承关系更为贴近。

今天,这两块罕见的元代“釉上蓝彩”瓷片,已很好地珍藏在笔者的瓷片收藏馆里,或许有一天,它会告诉人们这件消失工艺的最后秘密。但今天对我来说,还是产生了许多的遐想,那就是:元代中期以前,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釉上蓝彩”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它完全具备有未来时期“釉下青花”创烧的技术条件,那么,在这一时期是什么原因致使“釉上蓝彩”工艺停滞不前,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呢?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个:1、青花原料严重匮乏,生产制作成本过高,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2、元代上层主流社会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为美,彩瓷为谷”的世俗观念,致使市场销路停顿,深深制约着“釉上蓝彩”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中叶,我国打通了通往欧西亚的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成了蒙古贵族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柱。这时,在中东一些盛产青花钴料产地的波斯贵族和商人们,十分看好中国景德镇精美的白瓷,他们纷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充足的青花钴料,按照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喜好,订烧一种与“釉上蓝彩”风格完全相同的“釉下青花”瓷。这种十分熟旧的工艺只需稍加技术上的改造,就能带来商业贸易的巨额利润,极大地刺激着景德镇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最终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普遍生产以“釉下青花”为主的新的大发展时期。这种由海外贸易繁荣促成钴料资源的突然充裕,加速了青花发展的步伐,使唐、宋以来一直停滞不前的“釉上蓝彩”工艺忽然间演变成“釉下青花”新工艺的产生。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地在元代晚期迅速成熟,导致“釉上蓝彩”工艺,最终退出青花发展的历史舞台,而湮灭在茫茫的世界里长达六百多年之久不为人知。

景德镇市陶瓷企业金融服务对接会召开


为了进一步了解陶瓷产业,加强金融机构与陶瓷企业的沟通,让金融机构在陶瓷企业中有更多作为,近日,由市瓷局、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联合举办的“服务陶瓷、共赢发展——全市陶瓷企业金融服务对接会”在开门子大酒店三楼会议室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市瓷局,市人民银行相关领导,市高新区,工业园区招商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50余家企业代表。

黄康明在会上指出,在市政府已将陶瓷作为景德镇经济发展的三大重点产业之一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有义务,也有责任为陶瓷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黄康明说,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资金是关键的生命线。因此,金融机构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是市陶瓷企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在座的陶瓷企业代表,黄康明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这些陶瓷企业家能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不满足于当下的成就,埋头实干,勤心发展,争取创造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响当当的民营陶瓷品牌。黄康明的讲话获得了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在会议现场,与会的陶瓷企业代表也积极发言,他们就一些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问题、金融机构在扶持企业的政策等问题上与在场领导积极讨论。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中行景德镇市分行推陶瓷产品服务


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立足当地陶瓷经济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金融服务品牌,广受陶瓷中小企业主的青睐,至2012年年底,对上百户陶瓷企业进行了信贷资金支持,累计授信投放近10亿元,众多陶瓷中小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大力推进了当地陶瓷产业发展壮大。

多元渠道建平台

为向陶瓷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渠道,中行景德镇市分行加强与政府部门、工业园区、担保中心等机构的合作,建立起批量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陶瓷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组织参与政银企专项对接活动。主动与市瓷局联合开展“服务陶瓷、共赢发展”的银企对接活动,在当地银监局组织开展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中,推广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通过重点对陶瓷企业客户进行细分,建立客户资料信息库,明确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名单式管理、清单式服务”。主动对接陶瓷工业园区主要陶瓷商贸市场,以特色化、专属化产品为陶瓷中小企业客户制定合理的配套金融服务。加强与景德镇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合作,联动服务有融资需求的陶瓷中小企业客户,积极帮助一些因抵押物缺乏而面临融资难的陶瓷中小企业客户。

因地制宜创产品

为有效助推陶瓷中小企业发展,切实破解陶瓷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难和贷款抵押担保“瓶颈”问题,中行景德镇市分行强化观念创新,从过去注重抵押担保向更加注重企业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及实质现金流等方面转变,创新出存货、应收账款、保险权益等担保方式,降低贷款门槛,破解担保难或押品不足的“瓶颈”。

在推出“银园保”、“联保联贷”、“特色供应链贸易融资”等一系列产品的基础上,中行景德镇市分行成功开发了特色化融资产品——“陶瓷通宝”。该产品针对陶瓷企业客户融资需求,充分发挥专属化产品对客户的支持效应,拓宽陶瓷行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陶瓷行业中小企业提供“全产品”、“全流程”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除了以“中银信贷工厂”新模式为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外,中行景德镇市分行还通过个人投资经营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产品提供个人金融服务,帮助陶瓷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三年来,通过个人贷款支持陶瓷企业(含个体)户数有20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2.6亿元。

真心实意升体验

针对陶瓷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中行景德镇市分行突破传统“部门银行”设置,以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中银信贷工厂”,实现了陶瓷中小企业融资“一站式”的标准化流水线流程银行运作,切实提升中小微陶瓷企业客户体验。在新模式下,大大提高陶瓷中小企业贷款审批速度,给与了陶瓷中小企业有力信贷支持。该行建立了服务陶瓷中小企业业务专职人员队伍。在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做到了专营机构、专人到岗、专业管理的基础上,抽调素质高的业务人员,组成团队专项服务与陶瓷中小企业客户,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升这支队伍对陶瓷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能力。

景德镇“青花蓝”闪耀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是世界公认的时尚中心,江西景德镇则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当东西方文明交织碰撞,当传统与时尚相互融合,会产生怎样的绚丽火花?

5月17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9“美丽中国”欧洲旅游推广活动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驻法国巴黎旅游办事处代表王长青在现场做“美丽中国”整体推介,重点介绍了景德镇。景德镇作为江西省唯一地市代表团参加活动。景德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金龙出席活动,并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金牌导游做专题推介。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余志华参与现场抽奖、颁奖互动,就文旅融合话题与欧洲友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古窑民俗博览区安排专人,参加了现场文化旅游推介活动。

余志华就文旅融合话题与欧洲友人进行深入交流

景德镇代表团向到场嘉宾介绍了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他们说,景德镇历史文化厚重,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铸就了享誉世界的瓷都品牌,留下了151处瓷业遗址和遍布全城的遗迹,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写下了浓重而绚烂的一笔,令世人神往和景仰。

景德镇是开放的国际性文化旅游城市,是一座世人喜爱的旅游名城,拥有中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优质旅游资源,陶瓷产业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目前,景德镇正在全力建设全国唯一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与欧盟共建“中欧城市实验室”,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节点城市,建设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希望通过此次推介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法国文化旅游行业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共同促进文化旅游业繁荣与发展。同时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为景德镇旅游走向世界注入强劲动力。

在业内洽谈环节中,景德镇代表团与法国旅游业相关机构进行了业务洽谈,共同探索旅游合作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建立长期交流合作的意向,并和多家境外旅行商取得共识。

18日下午,还在法国拉德芳斯四季购物中心举行了公众推广活动。贸促会法国代表Josefa、巴黎大区副主席REZE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Hedva、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封立涛、驻法使馆文化公参李少平、驻巴黎旅游办事处沐昱伟主任等出席,并莅临景德镇展区指导。

国家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封立涛等领导到景德镇展区指导

活动以嘉年华的形式展开,设立了杂技、剪纸、书法、踢键子、投壶等多个中国文化展示和互动游戏。景德镇的“青花蓝”元素在现场尤为醒目,让许多人啧啧赞叹。商场的多层环形LED屏幕滚动播放着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专门为制作的中国文化旅游宣传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

据悉,巴黎是2019“美丽中国”欧洲旅游推广活动的第二站。此前,在西班牙马德里已举办过相关活动,下一场推广活动还将走进意大利米兰。

“超乎想像的中国,影响世界的china”。近年来,中法两国文化旅游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空前发展,文化产业合作方兴未艾,旅游往来蓬勃发展。双方充分交流、积极对接、找准切入点,景德镇文化和旅游正以更自信、开放、积极的态度“走出去”,对话世界,共同书写中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新的篇章。

景德镇:发挥陶瓷特色 打造产业集群


走进昌南新区陶瓷产业孵化加速基地一期项目现场,在阵阵机器轰鸣声中,只见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为了将被疫情耽误的施工进度抢回来,建设方景德镇城投集团与承建方中国二十冶浙江公司周密安排、科学应对,于2月21日就组织了200多名工人进场施工。

建设陶瓷产业加速基地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干项目年”、推动产业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端到高端、从分散到集中”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必将助力我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陶瓷特色产业集群。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只有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特色产业集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

产业兴,城市旺。无论是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还是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都必须有陶瓷产业的支撑。“曾几何时,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集聚不够、品牌效应不突出、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步伐,一个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陶瓷产业也不例外。”……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集聚,是陶瓷业内人士的心声。

专家介绍,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直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产业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端到高端、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格局,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围绕千亿级陶瓷产业集群,大力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优化陶瓷产业发展布局。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壮大陶瓷产业集群

坐落于昌南新区东北角腹地的名坊园,不仅可以领略生态环境、欣赏传承技艺,还可以感受陶瓷文化、购买高端精品瓷。名坊园建成以来,邓希平的“颜色釉”、镇尚的“以大取胜”、九段烧的“速烧技艺”、厚森的“仿古瓷”……众多陶瓷名人、名坊、名企纷纷入驻。该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有53家陶瓷企业入驻。

“以前,景德镇的一些名人、名坊散落在市区的樊家井、老鸦滩等地,这些地方条件差,甚至连小汽车都开不进去,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形象。”景德镇市镇尚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江中告诉记者,名坊园为景德镇的陶艺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集生产、生态、生活、生根于一体,将名人、名坊集中起来,更好地传承陶瓷文化,提升了景德镇的形象。

名坊园是我市打造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一个有力见证。近年来,我市以创新为引领,不断调整陶瓷产业结构,在陶瓷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大陶瓷产业格局规模初具。

——整合优势资源,壮大陶瓷产业。我市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着力抢占陶瓷产业链的制高点,推进了总投资45亿元的邑山陶瓷工业综合体、红叶陶瓷新厂、陶瓷设计研发中心等20个项目的建设,陶瓷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搭建创意创新平台,不断释放产业发展活力。2017年,洛客设计谷项目正式落户我市。自落户以来,洛客平台已为景德镇本土的富玉陶瓷、熊建军窑和美国常青集团、贝汉美等众多企业进行了创意设计。目前,我市与有关方面正在全力打造洛客设计谷,积极构建全球陶瓷创意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品牌投资孵化中心、营销发布中心、交易中心。洛客设计谷的打造,将从设计端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引领世界陶瓷设计新风尚。

——在推动陶瓷跨界融合上,我市还围绕“陶瓷+生活+艺术”,开创了“陶瓷文化+体验+旅游+个性化订制”的“陶瓷生活4.0”发展模式,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陶瓷茶具产品及设计大赛、花器大赛、大千集艺术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陶瓷产业与茶产业、花器产业和服饰产业的交流融合,成功推动陶瓷产业发展。

抢抓国家政策红利,逐鹿全球陶瓷市场

2018年12月28日上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厂顺利点火投产,这艘陶瓷产业“新航母”正式鸣笛出海,走上劈波斩浪的新征途。新组建的景陶集团整合了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陶瓷进出口有限公司、国瓷馆陶瓷有限公司、金品陶陶瓷有限公司和国家用瓷办公室、协会等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是集陶瓷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骨干龙头企业。组建陶瓷龙头企业,彰显着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陶瓷特色产业集群,逐鹿全球陶瓷市场的雄心。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时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景德镇时提出,要创出千年瓷都新风光,打造国际瓷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总理的殷切期待,为景德镇的发展擘画了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景德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千年沧海桑田梦,一朝繁花似锦城。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从国家层面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支持,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千年瓷都景德镇必将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投资十亿 景德镇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为做大做强千年陶瓷品牌,瓷都景德镇正在重点推进总投资10亿元、规划用地1000亩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

江西景德镇因瓷而名,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制瓷中心,景德镇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但在此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景德镇名列其中。

据景德镇市政府介绍,全市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大小实体近2900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景德镇紧紧围绕陶瓷这一文化品牌,大力保护优秀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近一年来,全市累计投入11.2亿元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为加快城市转型,景德镇确定将创意产业作为陶瓷振兴的重要增长点,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世界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目前,投资10亿元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正在重点推进中。这一项目旨在打造世界级陶瓷创意设计、陶瓷文化旅游、会展和交流、古玩与陶瓷艺术品交易、创意教育和资讯传媒等“五大中心”。

景德镇珍品玲珑瓷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曾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温、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 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坏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细薄的胎上,雕成米粒状的通花洞,然后施釉多次,填平通花洞,再入窑烧制而成,再清肛,瓷工把青花和玲珑巧妙地结合一体,形成了人人喜爱的青花玲珑瓷。碧绿透明的玲珑和色呈翠兰的青花互为衬托,相映生辉,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交行景德镇分行打造“瓷金融”蓝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交行景德镇分行打造“瓷金融”蓝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