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艺宝瓷砖 > 导航 >

虎年鉴宝:净瓶观音估价10万

虎年鉴宝:净瓶观音估价10万

艺宝瓷砖 万利瓷砖 惠万家瓷砖

2021-04-06

艺宝瓷砖。

金元时期红铜观音

清代青花玲珑杯

南宋时期钧瓷茶盏

清代琥珀项链

清代青花瓷盘

上周六,大河鉴宝迎来了虎年开场首次鉴宝。阳春三月,春意暖暖,河南省龙祥宾馆的鉴宝场地内,来自全省各地的藏友与专家探讨藏品,学习鉴定知识,其乐融融。

净瓶观音有汉风

往期鉴宝中佛像非常多见,反映出民间佛教文化的兴盛与传承。而佛像以藏传佛教的居多,当天见到一座金元时期的净瓶观音,却是汉传文化中的作品。

这件佛像为红铜材质,通体刷金,观音面容部分金已脱落,但佛身上还保留比较完整。年代久远,佛像已形成一层光润的黑色包浆。观音面容丰满,端坐于底座上,底座上有缠枝花卉,与通常见到的莲花宝座不同。青铜器与钱币鉴定专家于倩老师说,元明以前,莲花宝座的造型并不多,元明以后才盛行起来,这样的底座也印证了这座雕像年代较早。佛像整体造型比例合度,品相完好,而红铜的材质比通常所见的青铜、黄铜更纯,更昂贵,也更少见。于老师给出的市场估价为10万元。

丽瓷扎堆有茶香

虎年开场鉴宝,陶瓷项表现最为突出,精美的宝贝轮番登场,陶瓷鉴定专家李卫国成了当天最忙碌的专家。

开封的赵先生是大河鉴宝的老朋友了,这天拿来一件新收的宝贝——一件南宋钧瓷茶盏。这件茶盏直径8.3厘米,器型规整,但釉光被土吃了些,而且边缘处有两处小磕。细看盏内有块红斑,青釉挂红斑。红斑色暗红,不太明显。李老师说,钧瓷的红斑是自然窑变形成的,不可人力把握,钧瓷一挂斑就价值骤增。这件小盏虽说茶杯已失,还有点缺陷,釉光也不好,市场参考价仍可达到两万元左右。

一位来自洛阳的年轻藏友带来一件家传的唐钧罐,高21厘米,腹径19厘米,颜色青中发白,而且口沿补过两大块。李老师说,东西虽说残得厉害,但是件开门货,而且是鲁山唐钧,正经窑口,如果没有残,市场价可以达到十来万元,就现在的品相,也能值个两万元。小伙子说,这件罐是爷爷收的,老早就残成这样了,是他自己用白水泥、石膏调配后补的。嗨,真厉害,把专业的活儿也干了。小伙子说起胎、釉、器型来,一套一套的,很有些专业知识,难怪敢亲自下手呢!

当天还见到一件清代青花玲珑杯,是罕见的官窑器。李老师说,这件小杯采用的是进口箍料,青花颜色深沉,不浮。内侧杯底绘有一只飞龙,龙为五爪,“五爪龙也是官窑的标志”,龙身上“点”出龙鳞,“这正是当时的画法”。再看杯底,有手写底款“康熙年制”字样。杯侧有个小手柄,器型规整,内沿纹饰还有四个小开光。而最为特别的,是杯身的镂空花,即玲珑瓷的“玲珑眼”。

李老师介绍,玲珑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属于镂花的一种,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称做青花玲珑瓷。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犹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澈透亮,但无洞不漏,灵巧、明澈、剔透。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已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已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年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这件青花玲珑杯,晶莹明彻,品相完整,李老师给出的市场估价为上万元。

看罢了玲珑的小杯,又来件青花大盘。藏品主人来自周口,大盘口径达28.5厘米,盘中绘制青花山水人物,画面非常丰富,两个人物闲散打扮,手执竹杖,甚是闲逸洒脱。还有四个小开光。李老师说,这件大盘为嘉庆、同治年间作品,可以看出清晰的橘皮纹,正是同治时期的特点。从纹饰风格看,应属外销瓷,采用国产浙青料,这种料晕散程度轻,因此画面非常清晰,更好地体现出上佳的画工。品相非常完整,没一点毛病,保守估价也在一万多元。

一位藏友带来一件精致小巧的粉彩温酒罐,非常可爱。只有七八厘米高,光光的小盖取下,内中还放有一只小杯,细细的造型,胎质很薄,口沿外撇,架在温酒器的口沿处非常方便取出。器身、杯身、盖子上都绘制了粉彩图画,一个粉面垂髫的肥白童子,手捧寿桃,怀抱西瓜,画面淡雅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旁有“秋色清华”四字点题,画面落款“时乙丑之秋月丽泉自制”,底有落款“江西映莲轩制”。遥想过去人们凭栏望月,临桌对饮,持这样的雅致器物温酒小酌,生活真是小资啊!

琥珀莹润象牙黄

杂项总有惊喜出现,当天见到一串晶莹的琥珀项链,甚是喜人。

这串琥珀有47厘米长,共36颗,颗颗匀称透明,呈黄褐色,与莹润的玉器相比别有一番风味。玉器与杂项鉴定专家张保龙老师说,这是件清代晚期的老货,保存非常完整,估价在1万元以上。

张老师介绍,琥珀是久远的地质年代第三纪时期,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沉于煤层中,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而形成。多数为黄色半透明,有玻璃或油脂光泽。是一种有机矿物。琥珀的颜色很多,以金珀、血珀为佳,以内裹有清晰完整昆虫的虫珀为贵。

张老师特别叮嘱这位藏友,琥珀的熔点低,易熔化,怕热,怕曝晒,琥珀制品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温的地方。琥珀易脱水,过分干燥易产生裂纹。琥珀属有机质,不宜接触有机溶剂,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等,也不宜放入化妆柜中。一般情况下,不要用重液测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测折光率。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击,应避免摩擦、刻划,防止划伤、破碎。

象牙以材质为贵,古时是富贵人家的标志。当天见到一双象牙筷,黄黄的色泽非常自然。张老师说,象牙随着年岁增长颜色会变黄,牙质越好变黄的速度越慢,最好的象牙是乳白色。从这双筷子颜色发黄的程度看,至少到清代。这双筷子为素器,并无雕饰,而且有使用痕迹,显见是实用器。筷身以肉眼即可看到清晰的波浪山峰纹,截面的网格纹,正是象牙的标志。但这双象牙筷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筷子大小、粗细并无二致,张老师说,一般象牙筷稍长,更显大气贵重,这双可能是用小料制成,甚至可能是断裂后截去断面重新磨制而成的。以象牙做箸,不仅材质稀贵,可显示富贵,更有辨毒的特殊功能,如果食物中有毒,象牙筷就可起反应变色。TaOci52.CoM

松鼠葡萄白玉润

玉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可礼天、礼地,可随身佩带,寄托许多美好的寓意。

当天见到一枚金元时期的青玉印,个头不小,印底为11×11厘米,高5.3厘米,玉质为杂玉,色彩斑驳,反倒给这枚大玉印增加了些古朴厚重的气息。印文非常有特色,笔画盘旋曲折。钱币鉴定专家于倩老师说,这是九叠篆,在钱币上也有出现,北宋“皇宋通宝”钱采用的就是这种字体。九叠篆在宋代出现,印文上使用得较多。张老师说,这枚玉印用的是青玉山料,印应当是金元时期的老东西,印面周围有一圈宽宽的纹饰,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格,边缘磕碰比较厉害,但并未伤及印文。玉把件与挂件小巧轻盈,随身携带,随时取出把玩,在民间甚是普及。当天出现一件松鼠葡萄挂件,也可称把件,材质很好,为和田白玉籽料。油润度非常好,白度也好,高5.5厘米,握在手中非常称手。雕的是一串累累垂垂的葡萄,肥厚的葡萄叶上攀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小松鼠,中间镂空,整体造型合度,但打磨稍嫌粗糙,不够光润。张老师介绍,这件挂件为传统题材松鼠葡萄,葡萄原比喻五谷不损,丰收富足,后来比喻多子,而在十二生肖中,鼠为子,寄寓多子多福意。这件玉器玉料上佳,通常这样的好料是舍不得镂空雕的,也许原来的玉料中有杂质,才镂空去掉杂质。张老师给出的市场价位为1万元以上。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大爷250元淘个大盘子 专家估价100万元


“花250元买回一只大盘子,现价超过100多万元!”昨日上午,一场比拼民间宝物的赛宝大会,在成都武侯祠大街238号拉开帷幕,其中一件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留白大盘,被专家估价100万元以上。持有人李大爷透露,他只花了250元就买回了这件宝贝。

 花了250元 “捡”回青花瓷盘

“上等精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手持放大镜,对准一只大瓷盘研究10多分钟后赞叹。几位藏家立刻起身去看这个大瓷盘:大瓷盘非常沉,盘沿是均匀的流线型,盘中央洁白,盘身有白色凸起缠枝牡丹,四周点缀着青色菱形图案,青花纹饰清晰雅致。盘底印有“大明宣德年间制”7个大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李知宴说,经鉴定,这个青花瓷盘烧制于明朝宣德时期,出自景德镇窑,是一件难得的精品,最保守的估价在100万元以上。

藏品主人李大爷非常激动,他今年87岁。李大爷说,去年他来到位于罗马假日广场的古玩物市场。这只盘子并不是非常起眼,他扫了一眼就走了。但他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又跑回去仔细看了看盘子,发现盘底写着“大明宣德年间制”。他也不知道盘子是真是假,但一问要价才250元,也不是很贵,就掏钱买下了。

李大爷称,30多年来,他已淘了几千件藏品,包括青铜器、瓷器、陶器、字画等。他开玩笑说,已经可以开一个小型博物馆了。

 家有9只碗 每只价值12万

昨日上午,一位身着紫色T恤的男子,抱着一只黑色布袋走进鉴宝室,“专家,您帮我看一下这两只碗值不值钱?”男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布袋,打开里面的盒子,拿出两只碗。这位男子说,他姓宾,一大早从郫县赶来。

李知宴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并自言自语地说:“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质肥厚,多小气泡及垂流现象;釉层均匀,釉面玻璃质强……”李知宴最后鉴定称,这两只冬青釉瓜枝碗出自宋朝,估计一只碗值12万元左右。宾先生说,他家总共有9只同样的碗,从祖上传下来的,是祭祖的祭器。分家后,他们兄弟九人,一人分得一只碗,但大家一直都不知道碗值多少钱。宾先生表示,回家以后要把好消息告诉他的几个哥哥。

观音瓶:观音瓶瓷器的寓意和由来


什么是观音瓶?

“观音瓶”造型是钧瓷常见的一个品种,其基本形体是喇叭口、脖颈内收、丰肩、圆腹、直腿到足,与观音菩萨所持净瓶特别相似。

观音瓶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禹州旱灾严重,恰逢观音菩萨下凡而来,便要布云施雨,拯救禹州人民。当观音菩萨要做法之时,发现手中无装盛用的器物。观音菩萨心想,听闻禹州盛产钧瓷,何不借这钧瓷瓶一用呢?此时,正有一女,手持钧瓷瓶而来。只见这宝瓷瓶,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特别适合用来装盛。观音来到东海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词,只见大海里一股水柱直冲上来,钻进宝瓶口里。观音用宝瓶吸罢水,返回到禹州上空,手捧宝瓶开端行雨。宝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滂沱大雨。禹州百姓为感谢菩萨的救命之恩,便将宝瓷瓶命名为观音瓶。这即是观音瓶外型的由来。由于观音瓶外型简练,线条流畅,对比适于钧釉的改变,加上与观音菩萨有必定的联系, 有吉利美好之意,所以深受我们的喜欢,到现在还盛烧不衰。

观音瓶图片

孔家钧窑炉钧釉观音瓶(点击图片查看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观音瓶的寓意

因“观音”同“官印”,常被寓意事业步步高升,加上与观音菩萨有一定的联系,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到现在还盛烧不断。

钧瓷观音瓶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的传奇故事上,更在于宝瓷瓶自身的魅力上。

钧瓷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器型上,观音瓶以细颈丰肩为基础特征。线条流畅,如流水瀑布顺山势而下,毫无造作之感。远观,好似“一个直立的人”,束颈、丰肩、修腹、敛足,线条比例之和谐如观音玉立,令人有不能妄加增减一分一毫之感。

中华钧窑钧瓷观音瓶(点击图片查看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钧瓷观音瓶

釉色上,钧瓷特有的开片纹理和窑变色彩,使观音瓶具有震撼人的美感效应。而窑色多变,依靠工匠严格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才使得瓷器表面美不胜收。只有正宗的钧瓷工艺加上正宗的钧瓷窑口才能造就出似高山白雪,如红霞漫天的窑变美感。

神韵上,大宋官窑小观音瓶,釉面色彩高雅,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整体神韵天然意趣,每一处窑变色彩都自成图案,韵味十足。纵观小观音瓶,其浑然天成的高贵气质,独具一格的色彩变化,都让人眼前一亮,无法忘怀。

钧瓷观音瓶器型优美、釉色高雅,堪称珍品。窑火凝珍,凝结出火与人的艺术;求珍去凡,创作传世宝藏。

碎宝 一枚青花瓷价值上万


看似毫不起眼的一块破瓷片,价格高达上万元,就因为它是元朝青花瓷标本。在万片瓷藏家王瑞华看来,这些别人瞧不上眼的瓷器碎片,却是了解瓷器收藏的“活标本”,可以称得上是“碎宝”。 

上周五,记者在江汉路步行街上的武汉市大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里看到了王瑞华和他的400多件瓷片标本。这些碎瓷都是王瑞华的个人藏品,为了能让收藏爱好者与器物零距离接触、上手把玩瓷片,王瑞华特别从收藏的上万件碎瓷片中挑选出了这400余件最具价值的。 

“虽为残片,但价值不菲,是研究瓷器不可或缺的标本和资料。”王瑞华介绍,这400多件瓷片有宋代的汝窑、钧窑、吉州窑、定窑等民窑产品,还有元、明、清青花瓷器代表作的残片。 

一件元青花大盘(残片)价值高达1万多元。王瑞华介绍,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峰,目前可见的真品不过300件左右,只有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有馆藏,因此他拥有的这种陶瓷碎片就显得弥足珍贵。 

另外记者注意到一件元釉里红玉壶,全部由碎瓷拼成,还有一小半的瓷片缺位,“这个瓷瓶,连湖北省和武汉市博物馆都没有完整的。”王瑞华笑着介绍,可见其稀有和珍贵的程度。 

◇藏家故事同行笑他蜜月都要逛“窑子” 

万片瓷藏家王瑞华,以前是武汉文化局的职工,现在又在中山舰博物馆工作,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与古玩打交道。 

“我是从1990年开始收藏瓷片的,这个既是个人爱好,又是工作需求。”王瑞华利用旅游、出差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古陶瓷遗址如河南汝窑、福建建窑、河北定窑、浙江龙泉窑、湖北湖泗窑等地探访。甚至有同行笑话他——蜜月里都要逛“窑子”,其实是指他经常到窑洞捡拾瓷片,连结婚度蜜月也不放过。 

二十年来,王瑞华在每天和碎瓷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练就了鉴赏瓷器的好功夫。“文物鉴定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书本只能增加知识,不能增加经验,经验必须要到实践中去体会、揣摩、学习。”王瑞华告诉记者:“瓷片在手,可以看到瓷器的造型、胎釉、工艺、绘画风格等,从而提升收藏爱好者的鉴别能力。” 

◇藏家传经 

明写意清写实

不同时期瓷器各有特征 

“明晚期的鸟兽线条明快,以写意为主;清代的绘画十分精细,以写实为主。”王瑞华介绍,判断瓷器要从造型、胎、釉、纹饰等多个方面观察,他随手拿起一件瓷片,就判定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理由是“这件瓷片密度高,分量重,上面的图案非常有层次感,犹如宣纸上的水墨画,一看就是康熙年间造的。”又拿起一件瓷片,王瑞华说,“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瓷盘。因为清初盘延陡、有突出感,清末盘延平。” 

关于鉴赏瓷器,他做了个比喻,“就像大家家里用的开水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早期是竹子外壳的,后来是铁的,也有的是塑料的。文物也是同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完整的瓷器虽已不在,但它的精美工艺却在瓷片上局部地保留下来。”

现代臆造品 专家估价:500元


古语说“打眼容易捡漏难”,难就难在古玩的真假难辨。眼力好的,能淘到看似普通却价值千万的宝贝;眼力差的,就算倾家荡产买回的“古董”也一文不值。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藏家、爱好者,本报隆重推出“江南鉴宝”栏目,免费为您的藏品进行鉴定。我们有着最资深、最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团为您授业解惑,同时帮您的宝物“验明正身”,评说市场价值。

本期鉴宝专家吴念亲: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玉器委员会副主任

藏宝人:山东潍坊 陈先生

藏品名称:现代臆造品

藏品尺寸:高24厘米 口径7.5厘米 底足6厘米 重550克

藏品描述:此件玉觚是本人1984年从古玩市场买的,当时花了500元。现在请专家帮忙鉴定一下它的年代和价值,谢谢。本人认为是汉代的。

藏宝人估价:50000元

专家点评:从读者寄来的照片看,当属现代臆造品,材质为地方玉料。整件器物现代做旧痕迹明显,刀工凌乱、生硬,纹饰粗糙,没有收藏价值。

专家估价:500元

鉴定知识:觚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其基本形制为侈口、束腰、长身,口和足部似喇叭口状。青铜觚初见于商代早期,于商周时期盛行,从商代中期到西周后期,觚身向高耸发展,但在西周后期绝迹。从器型上判断青铜觚的年代有如下规律:①口越侈,年代越晚;②腹膨出有扉棱者,年代越晚;③圈足边越高者,年代越晚;④圈足上有十字形孔,越大者,年代越早。玉觚始见于明代,为明代仿古玉中数量最多的器型,其造型和纹饰均模仿青铜觚的样式,清代更盛,而造型有所创新,除了作为供器陈设,还作为花插使用。清代宫廷或称为花觚。此外,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 螭虎纹、谷纹、蒲纹等。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要对一件藏品下手,起码要先了解该藏品本身的时代背景、材质及工艺特征,否则只会多交学费。

鉴宝热线: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和寄信的方式(南京市管家桥65号10楼大江南收藏)将您的藏品照片发送至本报(请在信封上注明“鉴宝”。备注:请您标明藏品尺寸,同时简述您的收藏经历、藏品介绍。如果是瓷器,要拍底足、款以及口沿的细部特征

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叶佩兰:10年民间鉴宝80%是假的


4月18、19日,第五届湖北民间寻宝专家鉴定会在徐东古玩城举行。受帝云轩古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珠宝专家杨诗妍邀请,故宫文博专家叶佩兰、丁孟、刘静、孔晨坐镇,大雨挡不住藏友热情,只见人头不见“宝”。

在当今古陶瓷鉴定界,叶佩兰这个名字无人不知。她1956年入故宫,1998年出宫,40多年与瓷器为伴,给藏品编号、照相、做卡片和归档,几十万件藏品的大致方位,了然于心。身为故宫陶瓷组组长,带领全组人员编写的《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和《古瓷辨识》等为陶瓷界捧为经典。

这位“国宝级”专家著作等身,为人谦和。“尽一点义务”,让藏友少入迷途,叶佩兰退休之后,不顾劳累,10多年来,奔走于各地鉴定会,为藏友指点迷津。

人物介绍

叶佩兰,1937年生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近半个世纪从事古陶瓷的鉴定与研究工作,尤其长于元代青花瓷的鉴定。著有《斗彩名瓷》、《五彩名瓷》、《元代瓷器》、《海外遗珍》、《古瓷辨识》、《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清代盛世瓷选粹》、《中国彩瓷》、《粉彩・珐琅彩》(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陶瓷卷》(副主编)等。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瓷器类首席专家。

时间4月17日

人物叶佩兰

采写记者周洁

一面鉴定一面讲文物知识

问:您曾经来过武汉吗?对武汉收藏界有怎样的印象?

叶佩兰(以下称“叶”):说实在,武汉藏界我还真不了解。湖北有名气的就是铜器,瓷器本地产的不多。也有武汉藏家到北京找我搞过鉴定。若要和其他城市比较,要看明天藏家来的状况。

每次到武汉,都是匆忙一瞥,工作做完就走了。下周二到天津,也是一个文物鉴别会。要不是事先安排好了,真想上武汉蛇山去看看。

问: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故宫专家鉴出假货一堆。相信您有感受?

叶:是这个状况,80%是假的。我10年间参加的民间鉴定,真没看到过上档次的东西。个别的藏家朋友之间让我看一下,有点好东西。

问:可否与您在故宫看好东西多了,一般的都不入您法眼?

叶:我们参加民间的鉴定,主要看东西的真假,年代的早晚。藏家有点宝物,自己拿不准的,可能拿来,真的拿得准的不一定拿来。上周到吉林,那里曾出土了一个大的窑藏,都是元代的瓷器,我想应该可以看上几件元青花,可结果一件真的元青花都没看见。也许藏家有顾虑。如果是真的,肯定是出土的,就要问哪来的?刨根问底一追,就是一个问题,所以不敢拿出来。

问:每一位藏家对自己的宝贝都充满爱,鉴赏会上,您会直言不讳吗?

叶:我一般不说假字,要考虑藏家的心态。“假”这个字对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刺激,容易带来伤害。

曾在北京一次鉴定会上,有对夫妻从颐和园那边坐汽车特意奔我来,拿来好几件万历五彩。我一看,说老先生,你的东西是仿品,现代新仿的,他太太就晕了。那次对我是一个触动,以后讲话就要小心。

10多年,一面鉴定,一面讲文物知识。为什么大家愿意找我,因为我给他讲知识。我就说这东西从胎呀,釉呀,哪点不太像,哪一点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般人就明白了,知道为什么不对。

一秒钟就可看出瓷器真假

问:元青花瓷器屡屡拍出亿元天价,让人眼红。打眼了可怎么得了。听说现在瓷器也可做旧。

叶:最贵的2.3亿。故宫藏品摸了几十万件,一级品一千多件。现在的仿品,再精致,我一秒钟就可以看出来。前不久一个鉴定会,有藏家带来一个元代八方带盖的瓶子,还有个元代大罐,漂亮极了,要我好好看看。说他们家和李鸿章是亲戚,李家转给他们保存到现在,说得很生动,可我觉得这两件东西还没有他岁数大呢。但我要尊重藏家,还得看一下,给他找出差异在哪里。

我们和景德镇的专家交谈过,比如从釉上做旧。新的比较亮,火光要去掉。去光,将新烧的瓶子用药水腐蚀。而腐蚀出来的釉面,没有光泽了。用放大镜看,釉面有很小的细坑;要不然,用很细的皮子打磨。用细皮子打磨出来的光亮是油亮的感觉,和自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问:您出版有《古瓷辨识》。在您看来,辨识古瓷最基本的“门规”是什么?

叶:最重要有一定的悟性。各个时代有不同的品种。老是老的样子,新是新的样子。首都博物馆正在举行元青花瓷器的专题展,汇集了二十几个博物馆的元青花,都是出土的。你一进展厅,看,所有的元青花给你的感觉,不刺目,古老深沉。藏家开明的话,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比一比,新仿的亮晶晶的,很漂亮、很精美,合着一摆,准是两个气质。

分享经验让藏家少入迷途

问:许多藏家持“非官窑不藏”的观点,您怎么看?

叶:这是个偏见。你要是真正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就应该喜欢彩陶呀,六朝的青瓷呀,宋代的民窑,应该都喜欢。

河南和山东有人专门收集瓷人,有的是五彩的,有的是红绿彩的。小孩、老头、妇女、胡人、佛像……反应生活各个方面的,很好的,这不也是艺术嘛。而且还很便宜,一个二三百块钱。存得时间久了,还是一笔财富。收藏不一定要找官窑。

问:您是国宝级的专家,自己收藏文物吗?

叶:莫说“国宝级”,无非老一辈专家都不在了,我排队排到了前面。我不搞收藏。我自己收藏,必须质量好,得够收藏水平。但是真正够的,不仅没有,有的话,我也买不起。全家东西卖了,也不值一个瓶子。

以前看官窑看珍品,学的都是正统的知识。退休了,经常参加点社会的活动。虽然70多岁了,还不糊涂,把自己的鉴定知识分享给藏友,大家多交流,提高辨别的能力,少入迷途。

问:做心理辅导师了?

叶:真是这样。深圳有夫妻俩因买古董打架,日子过得一点不消停。太太把老板丈夫轰出家门,儿子把爸爸给找回来,经过谈判,说想办法把叶老师请来,如果叶老师说不对,那就不买了。

问:结果呢?

叶:展转找到了我。去他家一看,他家里三层楼都买满了。一屋子唐三彩,唐三彩哪这么多?平台上全是铜器,大的小的,盖着塑料布。我揭开塑料布一看,流绿汤。我就给他下毛毛雨,说你的瓷器不对,铜器也危险,最后又给他找了个可靠的铜器专家鉴定。这个企业家很理智,就真不玩。我就给他做工作,你不要灰心。如果喜欢,还可以作为业余爱好。

问:面对一屋子假货,再玩那不是添堵吗?

叶:企业家凡是收藏古董的,不上歌厅,不爱玩,白天累了一天,回家就是看自己的古董,看书做研究,收藏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古董古董,起码有二三百年吧,凡是老的瓷器都比较古朴深沉。我跟这位企业家说,就把家里的做反面教材,跟他讲了好多知识,再上大街他就不随便买了。那两口子豁然开朗,不吵架了,经常一起逛,碰上特别的,跟我寄一个照片。过年过节打个电话,中秋节还寄盒月饼,我们成朋友了。

胸中绘有一个故宫藏宝图

问:朱门九重,隔断满城喧嚣。故宫在中国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当您第一次跨进故宫厚厚的大红门,故宫给您是怎样的记忆?

叶:1956年进入故宫,那时候就觉得故宫好玩。我们那一批二十几个同学,现在就剩下五六个了。开始我就被分到业务部,搞了两年的历代艺术,漆器、珐琅都搞。从1958年到退休就搞瓷器。那时候对人员审查很严格的,我家庭比较好,又是党员,才让我管理一级品的库房。后来当组长,就全管了。

问:您18岁入故宫,正是灿烂年华。终日和那些古物打交道,会觉得枯燥吗?

叶: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开始看着玩,不太懂。我们很幸运,像陈万里、冯先铭都是世界著名的老专家,后来的孙瀛洲、耿宝昌,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定一级品,一起编书,对我是极大的帮助。又赶上了故宫的大整理,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大整理,编号、整理上架,每天换着看,也不觉得累,一天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反反复复的看,记了好多花纹,胎呀款呀,做的笔记好几十本,一纸箱子。几十万个宝贝,大致知道它们的位置。

问:几十万件瓷器,光说搬来搬去就很辛苦的。

叶:是的。过去,二级品以下都放在外东路07门。老房子,窗户都是纸糊的,经常一刮风,土从门缝全进去了,瓷器上积的土非常多。狐狸、耗子、猫进去,到处拉的是屎。有耗子死了,腐烂了,变成虫子了。你一扯瓷器,许多小虫子飞出,弄得满身都是。每次整理出来,就成了灰人……

特别想念孙瀛洲,他是一个古董商,非常开明。穿着旧式衣服,衣袖里老装一个手绢,一拿出来,把桌子一拍说,你们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陶瓷专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让我们成才,从不留一手,我们好多经验都是从他那里学的。高墙大院,外面喧嚣,里面安静。故宫是得天独厚的库房。最珍贵的宝贝交给我管理,什么时候想看,什么时候可以看。可是现在退休了,就没这个条件了。

问:特留恋故宫生活吧?

叶:留恋!故宫的环境我也喜欢。每个库房前都有果树。我们一级品库现在变成陶瓷品研究中心,院子里有两棵大树,八棱海棠,个有小酒杯大,特别好吃。每天进库房从地上捡两个吃。到了冬天,把它捡起来,放在窗台上,吃冻海棠。还有核桃树,枣、柿子……现在,杏子快下来了,宫廷大白杏,好吃着呢,年轻时工作的环境,让人很留恋。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8cm,底座径13.3cm

生产时代: 明代陶瓷

生产窑口或产地: 其它窑口

品种: 白瓷

陶瓷造型: 雕塑

说 明: 明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水月观音的造型来历


水月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水月观音的图像在敦煌千佛洞中曾被发现。法国罗浮宫美术馆收藏有其中最古老的一种,相传是唐代中叶所作。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名称由来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的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

三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为其设有道场。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与水月观音之间的关系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又名《水月观音经》

本经内容为向观音发愿,以求救度。对研究我国观音崇拜的流传及其形态有一定的价值本经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故亦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收藏于中国天津艺术博物馆,编号为4532号。整理本以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为底本,无校本。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尔时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一切识情,种种人民,欲诵持念《大圣观音水月光菩萨经》名者,于诸众生,起慈悲愍,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证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超于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成戒足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已同法性身。

若值刀山处,刀山自摧锋。或向火汤里,火汤云消灭。若遇地狱者,地狱或竭枯。或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或向阿修罗,恶心自发如是愿已,志心称念:

我大慈大悲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悲心陀罗尼,愿救法界一切苦,能满众生于觉道。

水月观音与千手观音的关系

水月观音最早是在敦煌偶然发现的,这是禅宗与宋代以后文人最喜爱的观音类型(Chang1971,王1987)。现存证据,是从敦煌发现的一部记载着这尊菩萨称号的经典。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史1987:34-37),有位地方官翟奉达(活动于902-966)委托一位未具名的书法家,在三个卷轴上抄写了十部经,其中有部经名为《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翟为了利益已逝的妻子马氏(1),而举办为期十天的法会,并抄写了这十部经典作为纪念,而这部有关水月观音的特别经典,则是为了二七日而抄写的。有些抄写的经典属于正典,如《心经》,不过大部分都属于本土经典,包括《十王经》与《盂兰盆经》(Teiser1994:107-116)。《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的内容很短,仅有十七行,而且每行只有十七个字。经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种祈求与十大愿,这六种祈求的内容是希望消除刀山、火汤、地狱众生、饿鬼、阿修罗与畜生难等危难,或祈求观音的保佑,这些内容都摘录自《千手经》,与《大悲启请》(《大正藏》第二八四三经)的内容完全相同。抄写《千手经》这部分内容,与集中于吟诵的忏仪原始型态,两者的根据都在八世纪的敦煌获得证实。原文起始与结尾的部分一探端倪:比丘、比丘尼、童男、童女,一切有情众生,欲受持读诵《大圣观音水月光菩萨经》者,应发大悲心,随我同发此愿。……既发此愿已,谨以至诚持诵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祈愿法界一切苦痛悉皆消灭,一切有情悉发菩提心。以上所引述的内容,使我们更加清楚水月光观音与许下十大愿并揭示大悲咒的千手观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水月光」是「水月」的地方性异名。此外,「水月观音」是「千手观音」的异称,因为在敦煌艺术中,这两尊观音形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最早有纪年(后晋出帝天福八年,943)的水月观音是在敦煌发现的,那是一幅现藏于巴黎吉美(Guimet)博物馆的绢幡。由画面上可见,在千手观音像下方右侧的题记中,可以辨识出这尊菩萨是「水月观音菩萨」。他右手持杨柳枝,左手持净瓶,以「如意坐」的姿势悠闲地坐在水中的一块岩石上,水中长满莲花,他的左脚踏在其中一朵莲花上,在他的背后有片茂密的竹林,这景象使人想到观音就在他神圣的岛屿家乡—普陀洛迦。虽然佛经中的普陀洛迦岛是在印度南方的海上,但五代时的中国人却认为普陀洛迦就是在浙江外海的普陀岛。这个新图像最独特的特色,无疑是包围着菩萨像满月的祥光。对敦煌的画家们而言,水月观音是平易通俗的主题,在完整的敦煌石窟壁画目录(1982)中,水月观音占了十五幅,其中六幅完成于十世纪,其他的则完成于十一至十三世纪。学者搜集到更多的例子,数量超过三十幅(王1987:32)。(2)然而,这些形象可能创作于八、九世纪。画家们在这种形象的创作上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例如张彦远在其所著《历代名画记》的前言中提到,周昉(740-800)在长安圣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他是画水月观音的第一人。那幅画描绘一轮满月将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片竹林,构图十分类似前面所提到的画作。因为随着文学的发展,九世纪后这新的图像在艺术家当中流行起来,《益州名画录》与《宣和画谱》的前言都记录了几位曾画水月观音的名画家,这也是在宋代以后逐渐广泛流行的另一位中国式菩萨──白衣观音的基础。

水月观音造型

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

水月观音的造型来历

《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善财童子去拜记观音的住处普陀洛迦山。一般认为这就是水月观音造型的创作源起。依经文上说:

尔时善财童子……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见观世音菩萨住在山西阿。处处皆有流泉池。林木繁茂地草柔软。结跏趺坐金刚宝座。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而为演说大慈悲经。

国南滨海有秣刺耶山……秣刺耶山东有布咀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奇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海。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

文中所描绘的流泉、岩石、草木等景象,不断出现在中国水月观音的造像系统中,影响深远。

另一幅著名的水月观音作品是由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唐代供养绢幡[南无大慈大悲水月观音菩萨],采传统观音造型,观音并不是如意坐姿,而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手持杨柳净瓶,端坐在圆月中,整个场景布局仍延续普陀洛迦山的山水意象。

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740—800)。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録》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构图很接近前面的画作。可惜这幅画作已失传,但却很可能是后来绘画者或雕刻者创作水月观音形象的根据。从周昉的画来推测,水月观音流行时代应该在西元八世纪中叶的唐朝。

宋代以后出现女性水月观音

唐代的水月观音是男性造型,脸上留有胡须。到了宋代以后,水月观音逐渐出现女性造型。元代颜辉的水月观音,背景依然有圆月、湖水、杨柳净瓶以及瀑布,观音却是身披长袍、坐姿忧雅的端庄女性。此时水月观音也完全变身成为女性观音的造型。

在中国民间盛行的女性观音,大多伴随大量灵验传奇、宝卷或朝圣地等,来催化信仰传播,例如白衣观音有白衣宝卷,妙善公主有香山寺等等。唯有水月观音缺乏这类民间文学推波助澜,也因此在宋元以后,水月观音不若其他女性观音普及与盛行。

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34.5cm,口径5.8cm,足径8.5×12.5cm

生产时代: 乾隆

生产窑口或产地: 其它窑口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乾隆

瓶直口,细颈,颈肩相交处饰对称的如意形双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瓶圆若满月,故称“宝月瓶”或“抱月瓶”。通体以青花为饰,口沿绘回纹,颈部纹饰分两层,上部绘上仰的如意云纹,下部绘缠枝花纹。腹心凸起处绘宝相花,外以回纹、莲瓣纹环绕,中心绘八瓣宽体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八宝纹,腹体两侧各绘缠枝花四朵。足墙绘缠枝灵芝纹。足底施白釉,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造型秀美,胎体洁白,青花色泽艳丽,色重处可见细密的斑痕,为人工点染所致,以摹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浓重晕散的效果。八宝纹与莲花相配作为装饰图案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为清乾隆朝瓷器中常见的装饰纹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