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宇宏瓷砖 > 导航 >

钱国宏:在加拿大“淘宝”

钱国宏:在加拿大“淘宝”

宇宏瓷砖 宏陶瓷砖 宏宇瓷砖

2021-04-07

宇宏瓷砖。

钱国宏

对于我这个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是一生的事业。所以,当我置身于加拿大渥太华的繁华街头时,首先想到的是收藏,我和采风团的团员结结实实地在异国他乡“淘”了回宝,颇有斩获。

在国内“淘宝”,很多人喜欢去地摊,因为国内的古董地摊多,北京的潘家园就是一个代表。而在加拿大,却根本看不到古董地摊,该国是不允许各类古董随便摆到街面上的。所以,在加拿大,人们只要搞收藏或购买古董,只需去专门的古董店里可以了。在加拿大,规模不等的古董店在繁华的闹市几乎都可以看到,它们挂出的招牌上大多印着瓷器或烟斗照片。即使不认识英文,一见到招牌上的瓷器或烟斗照片,也就能猜出这是家古董店了。

我在加拿大逛了十余家古董店,真是大开眼界。加拿大的古董店不像国内古董店布置得那样神秘:店内的格局很随意,各种藏品都摆在展架上。展架多是玻璃钢制作,每件藏品之间有玻璃隔断,灯光一照,显得珠光宝气,高贵典雅,且流露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走进古董店,就如同走进了国内的大型超市。

我在一家古董店看中了几枚加拿大银币。这些银币多是较早年代发行的,如1963年发行的加拿大壹圆银币,银币直径3.6厘米,重23.2克,银币的主图为加拿大伊丽莎白二世头像。女王侧着脸,雍容大度,颇有“执政者”风范。这枚银币售价仅为22加元,约合人民币145元。我和店主讲好了价钱,付完款,正欲将银币带走时,店主拦住我:“请稍等”。他小心翼翼地包好银币,拿着银币出了店门。大约半小时的工夫,他又抱着银币回到店里来:他将银币和一份国立收藏协会专家开具的藏品鉴定证明书一并交给了我原来,他是去附近的国立收藏协会请专家再次鉴定的。翻译告诉我,在加拿大,所有的淘宝者不必担心买到假货,因为古董店内的每件藏品都经过了国家收藏协会的鉴定,换句话,凡是上架的藏品,都经过了专家“掌眼”,并附有藏品鉴定证明书。证明书上标明了每件藏品的年代、产地、质地,但不标明出售价格。出售之前,店主还会找附近的收藏专家再次鉴定,顾客随时可以凭店主开具的藏品鉴定证明书来店内调换如果怀疑或发现藏品有假的话。

瓷器是东方的特产,不过,在加拿大,也有很多精美瓷器。在一家名为“爱斯基摩风情”的古董店内,我淘到了一个加拿大“国徽瓷盘”。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中国的瓷器逐渐在国外产生巨大影响,“东风西渐”一词可以准确地概括中国瓷器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加拿大一些商人开始仿照东方瓷器,并采用科学研究的手段,研究出瓷器的多种配方以及先进的烧造方法,再加上艺术大师的雕琢,使得加国的瓷器逐渐地脱离了东方印象,具有了本土的特点。我淘到的这个瓷盘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温润,颇有中国汝窑的特色,大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艺术风格。从这件瓷盘上,可以领略到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盛世国礼,永载史册-钧瓷国礼鉴赏


中国钧瓷文化园

孔家钧窑是唯一12年荣获东博会指定国礼称号的企业。为东博会国宾提供了系列精妙绝伦、华贵不凡的国礼纪念品,得到了中外贵宾的高度赞誉,展现了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大美。其钧瓷艺术和悠久文化也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孔家钧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落成的中国钧窑文化园于2015年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为艺术总监的孔家钧窑是中国钧瓷的领军企业,它以“传承文化、缔造经典”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作品多次在全国陶瓷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国家权威部门收藏。

钧瓷国礼鉴赏

1、《盛德四方》第十四届(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盛德四方》釉色五彩缤纷、错综掩映,为自然窑变而成,带有莹润乳光,赋予国礼雍容博大的气韵,堪称当代中国艺术中的珍品。其造型由中国古老的礼器——鼎演变而成。上部为传统穿带耳饰,上有四个绵密自然、优雅流畅的伊斯兰式卷叶纹纹样,寓意中国与东盟10国互联互通、繁荣昌盛,并突出本届东博会主题国文莱元素。底座装饰着海浪纹饰,完美契合了本届东博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题。

2、《太平有象》第十三届(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国有象天下太平,家有象吉祥平安,国礼钧瓷《太平有象》完美呈现了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和中国的大国风范:《太平有象》得名于作品瓶形象耳的造型,在传统文化中,太平有象是喜象升平,民康物阜的象征,这恰恰契合了中国睦邻友好、共同繁荣的外交理念,彰显中国与东盟携手发展,共享和平安宁、繁荣昌盛的祝愿。

大象头顶装饰如意云纹,精美华贵,寓意吉祥如意,下饰以圆活环,巧妙灵动,寓意万事圆满;瓶身玉带环绕,前后装饰以两朵莲花,花心莲子累累,不仅寓意连连富贵,代代吉祥,更象征中国“一路一带”的国家大战略将东盟各国紧密相连,硕果累累;玉带上方均匀装饰13颗乳钉,见证着中国•东盟携手共进的13年辉煌历程;此外,瓶口如荷叶般舒展优美,其别具匠心的荷口造型,表达了中国与东盟10国和平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景。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国礼钧瓷《太平有象》发布交接仪式上,孔家钧窑总经理孔春生(左)向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右)交接钧瓷国礼《太平有象》

钧瓷《太平有象》作为国家盛事的国礼重器,不仅典雅高贵,尊崇华美,其还蕴含这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追求:其造型《太平有象》源自禹帝时期白象耕土,以为瑞兆,从此以象作歌颂升平沿袭成俗。装作品饰的莲花、莲子装饰,源自北魏的莲花瓦当,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还有着佛教的圣洁、文人的清雅等独特内涵。纹饰与口沿荷叶造型互为呼应,有着和和美美,四海一家的寓意。

《太平有象》瓶身玉带上方的13颗乳钉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用的纹饰,其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谷纹”。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汉族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此次钧瓷国礼《太平有象》13颗乳钉纹,既是中国-东盟携手共进的13年的见证,也寄予了中国-东盟以共同的文化为纽带,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的祝愿。

《太平有象》整件作品精美华贵,窑变举世无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呈现了钧瓷艺术的极致大美,这不仅是2016年东盟盛事的荣耀国礼,也是中国艺术的巅峰代表,还是尊崇华贵的艺术珍品。

钧瓷国礼《太平有象》拍卖66万元成交

2017年1月3日,香港国际展览拍卖公司举办的“香港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在香港丽豪酒店盛大开槌!拍卖现场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数百位收藏家竞拍,气氛十分热烈,多件热点拍品出现反复拉锯、激烈竞价的场面。其中,孔相卿大师的巅峰代表之作——钧瓷国礼《太平有象》以10万元起拍,经过近20个回合的激烈叫价竞拍后,以66万元(含佣金)成交!

3、《和乐天下》第十二届(2015)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钧瓷《和乐天下》以青铜器“簋”为基本造型,器身装饰两个如意水纹耳饰和鹿头雕塑。水纹如意耳饰,简洁流畅,如海中浪花;鹿头灵动精致,鹿音通“路”,喻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二者象征中国与东盟2015年合作主题“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

“和”象征和平共处、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乐则意味着喜悦安泰,乐观向上,充满信心。国礼钧瓷《和乐天下》寓意中国—东盟10国的友谊与合作祥和、友睦、长长久久。祝福中国与东盟10国的合作通过可持续发展,共创美好的明天。

4、《汇融四海》第十一届(2014)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本届博览会上,由孔相卿大师设计制作的国礼《汇融四海》,以中国古老的礼器香炉为基本造型,顶部为镂空祥云纹样,两侧装饰一对如意祥云耳饰,周围分布11个圆孔,象征中国—东盟召开第十一届博览会。三足挺拔俊秀,底座饰以海浪纹,不施釉,独具古朴苍劲之美。釉色五彩缤纷、错综掩映,为自然窑变而成,乳光莹润的光泽,赋予国礼雍容博大的气韵。

祥云在中国代表好的预兆,五彩祥云,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同时,祥云象征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与东盟10国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得到充分体现。

孔子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国与东盟10国山水相连、血脉相通、人文相亲,已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汇融四海》的海浪纹,借鉴元代青花瓷纹样,寓意本届博览会主题——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汇融四海》象征着本届博览会将以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姿态,汇聚八方资源,带动深度融合,中国与东盟10国将和衷共济、共谋发展、互利共赢。

5、《祥和尊》第十届(2013)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国礼钧瓷《祥和尊》以手工制作成型,整体造型简约端庄,充分表现出自然窑变的钧瓷美学特色。《祥和尊》采用钧瓷独特的高铁胎质,运用重还原气氛高温烧制,器物通体釉色红紫相间,错综掩映,浑厚莹润,赋予国礼华贵高雅、雍容博大的气韵,是当代中国陶瓷艺术中的极品。

《祥和尊》尊体借鉴古代中国礼器玉琮的造型,腹部似圆非圆,共有十个棱形纹饰,象征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古代文化信仰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传统,玉琮象征“财富”和“昌盛”。器口两侧装点有凤鸟耳饰,取材于青铜器中的凤纹造型。美丽的凤鸟相向盘顾、展翅挺立,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是祥和、安宁、美好的象征,“见者天下安宁”。如果说龙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祥和安宁的一面。国礼钧瓷美器《祥和尊》以琮、凤等古代中国吉祥文化为载体,以1300℃高温凝练出对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衷心祝福:祝愿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寻求新动力,把握新机遇;祈愿中国与东盟十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祥和尊》整体造型像汉字“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象征“完美”和“圆满”,隐喻“十全十美”。《祥和尊》造型又似一个大写“中”字,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和”。相聚博览会,十年铸辉煌。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十年来,以博览会为区域合作一体化重要平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互利共赢,实现了政治的互信、安全的合作、文化的交流与情感的融合。《祥和尊》承载华夏古代文明中之“圆满”、“中和”等祈福元素,祝愿中国和东盟十国人民祥和、安康、幸福。据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祥和尊》将作为中国的友好使者,赠与与会的与东盟国家的代表,把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为博览会增姿添彩。

6、《乾元鼎》第九届(2012)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钧瓷《乾元鼎》,造型端庄大气、纹饰典雅精致,窑变釉色高贵华美,是当代中国艺术陶瓷中的珍品。它以中国古老的浑天 仪为创意原型,装饰四个龙形如意祥云耳饰。线条简练飘逸,底部为玉琮造型,挺拔俊秀,代表着四面八方、天下太平。覆盖于鼎身的釉色,青白红紫错综掩映,为 “自然窑变”而成,乳光莹润的光泽,赋予国礼雍容博大的气韵。

浑天仪体现的是中国古老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宇宙大道、万事万物不停运转、生生不息。“乾元”,典出于 《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为天道之始。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赖以创始化生的生生不息 的力量,故“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乾为天,《乾元鼎》以钧瓷的形式表现宇宙的运动变化规律,有遵循自然规律,探究宇宙奥秘的意义。遵循规律,大胆探 索,体现的正是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科技创新合作的主题。

7、《坤元鼎》第八届(2011)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国礼钧瓷《坤元鼎》造型端庄大气、文饰典雅精致,窑变釉色高贵华美,是当代中国艺术陶瓷中的珍品。《坤元鼎》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鼎”为基本造型,装饰四个凤型耳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欢乐、祥和、安宁、幸福等美好理想的象征,被称之为瑞鸟。

鼎为方形,象征筑巢引凤,引来四面八方宾朋。鼎的底部装饰20枚乳丁,象征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同时增强了釉面的聚散变化,平添了灵动的气息。钧瓷“入窑一色,出窖万彩“的制作工艺,红紫错综掩映,华贵高雅,乳光莹润的光泽,赋予国礼雍容博大的气韵。

8、《共赢尊》第七届(2010)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国礼钧瓷《共赢尊》,造型简洁明快,优美流畅,文饰典雅精致,窑变釉色高贵华美。它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之酒器为基本造型设计制作,表达了中国作为东道主敞开胸怀喜迎八方宾客的绵绵尊敬和谦谦厚礼。

《共赢尊》以飘逸妙曼、圆转如意的曲线,围成两个相互联通又相对独立的空间,不但营造出回环往复的空间趣味,还象征着自贸区自由沟通、互利双赢、分工协作的经贸一体化格局。从顶部向下端详,又似两盏碰在一起的酒杯,寓意为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干杯。尊体上部装饰祥云浅浮雕,祥云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象征,下部装饰回纹,有生生不息、连绵不绝之意,两样文饰一方一圆,相映成趣,代表中国与东盟10国更加充分的对话与沟通,促进了双方合作深入、多元、均衡、和谐的发展。两个活环耳饰,一上一下,高低错落、灵动活泼;一龙一虎,龙腾虎跃,生龙活虎,寓意“自贸区”建设不仅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兴旺、繁荣,还将给区内19亿人口带来福祉与发展的新机遇。

9、《珠联璧合》第六届(2009)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珠联璧合”原意为日月同升,五星相连的祥瑞天相,引申为美好的人物与事件汇集一堂,取长补短,汲取对方的精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是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初衷。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六周年之际,国礼《珠联璧合》表达了中国与东盟10国的共同愿景。

中国古代以玉为信,沟通神灵,玉璧为其中一种,在《周礼》中占有重要地位。《珠联璧合》以中国上古礼器玉璧为基本造型。玉璧上11枚乳丁环绕一周,等距排列,象征中国与东盟10国合作共赢携手发展。玉璧上方为一宝玉,古人以“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比喻价值连城的珍宝,玉产自山而珠生于海,寓意中国——东盟10国睦邻友好、山水相依,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玉璧”周围装饰有六个如意,如意为中国古代礼赠贵宾的佳品,意味着万事如意、幸福来临。

以“六”为数,代表中国——东盟博览会已举办六届,同时,中国传统“六”为吉数,有继往开来、顺利平安之意。《珠联璧合》表达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将汇聚多方力量,推动多元交流,促进该区域经济平稳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福祉,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钧瓷,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素以“钧与玉比,似玉非玉胜似玉”著称,其单色釉天青、天蓝、月白等乳光莹润、淡雅清新;花色釉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呈现出花玛瑙般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景。《珠联璧合》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创意、设计,不但借鉴玉器造型,釉料中还添加有玛瑙、水晶、孔雀石名贵材料,釉色如玉般温润沉静,含蓄柔和,如意为传统宋官钧釉色,青白蓝紫各种色彩错综掩映、变幻不定;中孔铭文与大气,为当代艺术陶瓷之珍品。

10、《象天鼎》第五届(2008)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象天鼎》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创作,造型端庄大气、文饰典雅精致,窑变釉色高贵华美。据介绍,《象天鼎》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鼎”为基本造型设计制作,两个象形耳饰,与三个鼎足的象形加在一起为“五”。五象寓意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五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会给这片土地带来长久的繁荣,三个象足又代表第三届中国-东盟电信周。鼎腹装饰有祥云浅浮雕,下部装饰有青鸟图案,中间为“中国东盟 五”铭文。祥云萦绕与青鸟飞翔的天空,代表着中国与东盟10国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的平台沟通与交流,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繁荣昌盛。

据介绍,《象天鼎》之所以能入选国礼,自有其原因:一方面,钧瓷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始于唐,盛于宋,较之其他四大名瓷的青、白色,它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自然窑变著称,色彩丰富,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高;另一方面,《象天鼎》以中国最古老的艺术造型——鼎,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承载与东盟10国睦邻友好、共同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理想。

11、《海宴鼎》第四届(2007)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国礼钧瓷《海宴鼎》,秉承宋钧神韵,风格雍容尊贵、典雅大气。它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鼎”为基本造型设计制作,上部四个龙形浮雕,象征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四个龙雕之间,装饰着四组乳钉,每组三排12枚,象征着十二地支,以中国传统纪年法寓意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部装饰四个虎形铺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自强不息、泽被苍生的品德,而虎虎有生机,虎在民间习俗中驱邪、祈福的含义。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代表中国与东盟10国的发展合作富有生机与朝气。下部的海浪纹,象征着大海波平浪静,点出了《海晏鼎》的主题:繁荣、和谐、发展。钧瓷《海宴鼎》厚重、大气、典雅,充分展现了钧瓷独有的“窑变“艺术魅力,代表了当代陶瓷的最高制作水准,打出了“国礼”的高贵神韵。

12、《丰尊》第三届(2006)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丰,本意为长木繁茂,和谐共生。《丰尊》以古老的青铜礼器“尊”为基本造型,尊体圆润、内敛、浑厚的风格,外形饱满而张扬。在器型外颈部装饰有11个凤尾纹与3个龙形耳饰,与尊体浑然一体,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进而提炼出‘共生、收获、繁荣、意义的过程。糅合现代审美意识,其寓意表达了中国与东盟“10+1”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

13、盛世祥瑞鼎-纪念党的19大胜利召开而创作

钧瓷作品盛世祥瑞鼎,是由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王现锋为庆祝党的19大胜利召开而设计创作的专利作品。该作品造型端庄大气,底蕴十足,釉色浑厚沉稳,上部为天青色莲花造型,有清正廉洁、浩然正气之风。下部为传统中国红釉色,蕴涵了中华5000年历史文明的深厚积淀,器身周圈一条腰带,代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其中19颗乳钉,代表党的19大,鼎身以龙为耳,底足以象为首,表达了龙腾盛世、和谐祥瑞的美好愿景。

中国钧瓷工艺大师-王现锋作品《盛世祥瑞鼎》

王现锋大师简介:

王现锋,男,1963年7月出生,禹州市神垕镇人,2007年7月创建正玉钧窑,现任正玉钧窑董事长,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高级工艺师。独立开展的新型煤窑窑炉研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王现锋大师制作盛世祥瑞鼎工作照

获得荣誉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钧瓷工艺大师

河南省高级工艺师、河南工艺美术馆研究员

河南省爱心陶瓷艺术家 、大国非遗工匠宣传大使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9中国收藏热点


金融危机给全球收藏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去年上半年,身处金融风暴中心的纽约苏富比春拍收入较前两季递减6%,拍品也多在估价区间或略高价成交。中国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根据雅昌艺术网统计,2008年中国香港与内地各拍卖行的总成交额为201.47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3%。

在奥运效应和惯性行情的支撑下,去年春拍延续了几年来的风光,总成交额突破125亿元,同比增长46.7%。但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收藏市场缩水50%几乎成了中国2008秋拍的代名词。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对收藏投入的资金和热情大不如前。不过,随着投机泡沫的破灭,中国收藏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精品收藏和兴趣收藏或成为主流。

当代艺术急剧降温

近5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不少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年增长率超过200%。而按照国际惯例,一位画家的作品价格通常的年增长率约为20%。而张晓刚的《无题》被拍出近3,800万元的天价时,而这幅画当初他只是以3万元卖掉的。

如今,一路狂飙的当代艺术率先体会到了冬天的寒意。雅昌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春拍上当代油画的成交额指数就比上一拍卖季下降了约18%,秋拍更加惨淡,同比下降了96%。在近70场当代艺术品拍卖专场中,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仅有4场。其中,香港苏富比在春拍时创下全球苏富比“当代中国艺术”的历年最高成交纪录,总成交额达到3.2亿元。但其秋拍却勉强挺过了1亿元的成交底线,成交率只有59.6%。

在香港佳士得5月举办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6,700万元的成交价登上年度冠军宝座。但大多数一线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张晓刚创作的《血缘:大家庭3号》在4月的成交价高达4,736万港元,但同一系列的《血缘:大家庭1》在秋季只拍到了2,029万港元,差浮近1倍。

与此同时,当代艺术中的另一个门类——“文化瓷”却获得了藏家的青睐。去年中国嘉德秋拍的当代陶瓷专场上,由著名画家、书法家制作的瓷画作品受到追捧,全部高于估价成交。北京荣宝秋拍也打出了同样的招牌,“中国书画家画瓷”专场成交总额达350多万元,成交率近94%。其中著名国画家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画缸”以134.4万元的高价成交,给寒冬中的当代艺术带来一丝暖意。

奥运收藏也疯狂

从纪念币、邮票到火炬、奥运服务车、甚至奥组委使用的咖啡壶,奥运藏品成为去年拍卖市场上最别具一格的门类。全年192个拍卖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4,200万元,成交比率为63%。这些藏品虽然远不及古玩动辄上千万元的价格那样惹人注目,但品种之繁多也堪称一道风景。

北京奥运的相关藏品无疑是市场的宠儿。在18场历年火炬拍卖专场上,2008年北京奥运的火炬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最终以29.1万元创下同类拍品中的最高成交纪录。在12月的长风拍卖会上,墨客的油画《(2008北京)奥运之光》则以125.8万元创造了全部专场单品拍卖的最高成交额。

纪念章、吉祥物、奥运资产等奥运物品的拍卖也是热火朝天。首场北京奥运资产拍卖的1,800多件奥运物资在短短的13分钟内被抢拍完毕。“金镶玉”、“青花瓷”效应还带动了玉制物件和瓷器制品的拍卖。去年8月,书画艺拍上的《中国印北京奥运徽宝典藏版2008年北京奥运和田玉印NO.053(限量2008)》最终以25万成交。不过,奥运藏品的真正价值和升值潜力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进一步考验。

古典红木别样红

尽管全球范围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名贵木材的市场价格有所回落,但中国古典家具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却依然高居不下。去年4月,中国嘉德举办的“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中,“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先以3,136万元价格的成交,随后“清乾隆紫檀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又拍出了3,248万元,再次刷新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事实上,红木家具市场并非没有受到危机的影响,每年30%的增值也出现了缩水。但一方面由于明清红木真品家具的存世量总计不到1万件,“物稀为贵”促就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价位体系。另一方面,许多红木产出国实施了禁止红木出口的相关规定之后,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供给出现困难。因此长期来看,这些保存良好的珍品家具仍然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发掘近现代书画精品

在2008年惨淡的艺术品市场上,中国近现代书画用强有力的数字再次证明了精品的价值。50多个专场拍卖的总成交额超越了10亿。其中,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的2场拍卖会以10,819万元的成绩,成为同行中的翘楚。

单品拍卖成交额的冠军被《洪荒风雪》摘得。在北京保利拍卖专场上,这幅由黄胄于创作于1964年的画作拍得了918.4万元。此外,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张大千、吴冠中等名家之作没有因为恶劣的大环境而降低身价,纷纷高出估价成交。吴冠中的《古墙》以706万元成交,超出行家们300万-400万的估价。齐白石的《大音无声》也以高出估价4倍多的成交价落槌。

艺术品收藏市场:投资者热土 淘宝者金矿


在保利拍卖会上,经近70轮竞价,北宋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总交易额创出21.28亿元的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

由此可见,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涌入深不可测。业内人士称,没准艺术品市场的下一个主角就是瓷器和犀牛角。果真如此?带着疑惑,《证券日报》独家专访馆副馆长徐桃生。

《证券日报》:请您介绍一下馆的情况。

徐桃生:馆属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国内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以陶瓷藏品最多、时代最全、类别最丰、品位最高而著名。馆藏有自唐宋以来景德镇各个历史时期生产的陶瓷珍品2万余件,以及部分书画杂件。其中近代、现代和当代景德镇生产的陶瓷精品为馆独有,所有藏品构成一部完整的发展史,被誉为“千年艺术殿堂”。

馆藏陶瓷年代准确可靠、品类齐全丰富、科研价值高,是收藏家、鉴赏家最具权威的欣赏和断代标尺,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传播提供了最为可靠的实物依据。

随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馆将主体进入,设立官网已列入筹备计划中,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大家一定能通过网络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证券日报》:请您谈谈对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现状的看法。另外,您是陶瓷行业方面的专家,您觉得目前陶瓷收藏市场的情况又是如何?

徐桃生:当前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现状我个人认为还是处于“群雄逐鹿”、“泥沙俱下”状态,对于入市的人数可以说是“蜂拥而至”。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个人财富积累。

这其中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处于资本高层的群体,他们迫切寻找新的投资增长切入点,进行新一轮的财富积累;二是处于资本下层的的群体,他们渴望通过收藏这个捷径在短时间内达到对财富的拥有;三是一些电视节目和报刊专栏和拍卖公司的片面炒作,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本该规范、理性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变得浮躁。

当今的陶瓷收藏市场也和艺术品收藏市场一样处于“圈地运动”时期。无论古陶瓷和现代艺术陶瓷收藏都缺乏理性,盲目跟风,只注重名声和名气,名声、名气成为价格的标尺,而忽略了作为艺术品来讲它内在的真正价值。这就使很多藏家们难以逃脱“吃药”,“打眼”的尴尬。陶瓷艺术品是综合的艺术,作为一个理性的收藏者要从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它本身所附着的文化内涵这几个方面来考量才能得出它真正的经济价值,从而确定自己的取向。

《证券日报》:投资客接连在楼市与股市“碰壁”,收藏品可能成为他们转战的另一个“战场”。去年年底出现普涨行情后,国内收藏品市场是否遭遇到新一轮行情还是泡沫的“节点”考验?您认为,热钱现在是否已瞄准了艺术品收藏市场?如果真有大量热钱涌入的话,对艺术品收藏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桃生:从不久前的几场拍卖和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所谓热钱瞄准艺术品收藏市场已经显露端倪。

我前面讲过:处于资本高层的群体,他们迫切寻找新的投资增长切入点,进行新一轮的财富积累。在某种层面上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投资收藏者,而是投机者。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投资客是在转移资金,规避纳税。当然也有很多是为提升企业文化而进行的文化投资,还有是利用闲散的资金来进行收藏,兴办博物馆进行文化和文物的保护传承,弥补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的不足。

如果真的有大量热钱涌入的话,我认为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会带来一场“金融风暴”,在法规缺失、监管缺位、公信缺乏的情况下,很多入市者一定会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加强监管力度,各类媒体也应该进行理性疏导,多从保护传承,艺术欣赏的角度来宣传,正确引导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发展取向,防范于未然。

《证券日报》:业内人士称,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主角前几年是当代艺术,这两年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目前瓷器和犀牛角的上升势头很猛,没准市场的下一个主角就是瓷器和犀牛角。您对这种说法,有什么看法?

徐桃生:陶瓷历来是收藏品中的大宗,随时随地能见到它的身影。因此,下一个主角就是瓷器这种说法我基本表示赞同。

从古陶瓷来讲,它的文化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容易保存,决定了它在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执牛耳地位。

从当代艺术陶瓷来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陶瓷艺术家经过个性张扬阶段的历练,渐渐也都进入纯艺术化理性创作的时代,艺术造诣和水准都日趋成熟,不乏有许多精品投放市场。一大批青年陶瓷艺术家也逐渐成长起来,这些人都在逐渐摆脱和完全摆脱传统艺术思想的束缚和工匠习气,跟随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应该来说是具有收藏潜力的。

至于犀牛角成为收藏主角,我不敢苟同。一是从珍稀动物保护的角度来说,它不应该成为收藏主角;二是作为艺术品它体现的主要是稀缺性和作者的手工技艺。

总而言之,对收藏者来说还是二个字“理性”,任何一件艺术品还要从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它本身所附着的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来考量,来决定自己的收藏取向,至于谁是主角并不重要。

《证券日报》:机构投资者和公司的投资量占到艺术品投资市场总量的4到6成。这些机构投资者和公司的能量远超过个人投资者。这对于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形成泡沫?

徐桃生:有影响,并且很大。我们常说物有所值,如果物超所值,就是泡沫。因为机构投资者和公司的能量远超过个人,就像团购一样,他们的目的是投资,不是收藏,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取向是以增值为目的,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为达到抢先占有,必然会使价格攀高,使价格超过价值,在价格与价值之间造成空洞,形成泡沫。

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的,你将它的价值超前消费了,弥补这个空间时间究竟是多长?谁也难以预料,如果真的产生收藏泡沫,要想恢复市场恐怕要百年左右。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历次收藏高峰的间隔期,这点不无参考价值。

《证券日报》:对于艺术品收藏市场而言,是否需要大量资金介入来帮助艺术品收藏行业的发展?

徐桃生:当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介入可以推动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繁荣发展。通过市场的繁荣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也为更多的从业者带来利益。但还是要重申“理性收藏”,如果业界都能“理性收藏”,诚信交易,国家法规完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到位,我们的艺术品收藏市场才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平台,投资者的热土,淘宝者的金矿。

艺术品投资

资本唯炒收藏唯实

国人有句流传了上千年的老话:“盛世收藏乱世金”,一针见血的点明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浮沉起落。如今,经历了32年改革开放历程的国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被外媒称为“史上最牛盛世”的年代里,又一次启动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高潮。

中国嘉德2007、2008、2009连续三年的春秋拍及其他拍卖总交易额分别是17.48亿元人民币、18.21亿元人民币和27.12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总交易额则高达21.28亿元人民币,创出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态势,即就是在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之后,国内资本对于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市场的热情始终未减。

随着大量的“先富起来”的房地产开发商、矿产开发商纷纷进入,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热浪一浪高于一浪。近来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宋代著名书画家黄庭坚书写的《砥柱铭》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拍出了4亿元的天价,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狂热情绪由此可见一斑。

艺术品市场的高涨引来了国内众多资本高手的关注,也间接导致了21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于在国内战乱期间流落到国外的国宝级艺术珍品纷纷通过拍卖的形式回归国内。如此众多的资本高手何以一夜之间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情有独钟,主要还是看中了艺术品所具备的资源稀缺性。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不管是在股市,还是在艺术品市场都是适用的。

根据最新的媒体报道,云南地区的黄龙玉在6年之间从每斤几毛钱涨到了每斤几万元,从中不难看出,资本推手的疯狂程度。换而言之,如同今年的农产品(15.59,0.40,2.63%)市场上对绿豆和大蒜的炒作一样,与其说是农产品价格的回归,不如说是资本炒家的杰作。现在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市场上,虚火上升的背后浮现出来的却是各路资本的黑手。更为令人吃惊的是,资本炒家们把股市里个股炒作的手法搬到了艺术品投资市场上,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周期内,集中优势资金对一个书画家的作品展开地毯式轰炸,将其作品的价格抬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再出货走人,让“击鼓传花”的接力人抱着一大堆物所不值的书画作品欲哭无泪,成了资本炒家的牺牲品。

艺术品市场的高烧不仅引来了众多资本炒家,也引来了众多赝品的纷纷出笼。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前,再加上艺术品市场上向来就有“买假自认”的潜规则,使得艺术品市场上堆积了太多太多的赝品。这也难怪,经历了自1840年以来屈辱的战火历练,大量的国宝珍品流失国外,残留的一些民间珍品也在十年浩劫中遭遇到了毁灭性的灾难,使得如今的人们为了一睹中华文明的珍品,要么得远赴伦敦大英博物馆,要么得通过仿造。就连价值四个亿的《砥柱铭》,也有业内人士指为赝品。

由此看来,艺术品市场的高烧不退,赝品的造假情结便永不得宁日。现代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使得赝品的“造旧”技术日益逼真,就算你是业内鼎鼎大名的一流鉴别高手,也不可能不走眼,这给以“唯实”为宗旨的艺术品收藏业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万千赝品之中淘到一件真品,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就跟如今各家电视台热推的《鉴宝》栏目一样,各个鉴定专家的目光也是姿态万千。

艺术品市场热了,国宝回流了,资本炒家玩疯了,“造旧”工匠赚狂了,真正的收藏专家的眼泪为谁而飞?

国瓷里的花魁——汝窑


始盛唐兴荣宋

唐朝皇族出自名门陇西李氏,隋朝末年,唐国公李渊感其朝廷横征暴敛,百姓名不聊生,遂举尊隋为旗,进封唐王,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定都长安,由此展开盛唐璀璨的宏伟画幅。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长安,华灯不灭。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盛唐时期,工艺技术飞跃发展,汝州地大物博,是商贾聚集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贞观之治”使得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而此时的汝州瓷器也逐渐的兴盛,造瓷工艺日益成熟,并始烧出惊艳瓷史的“釉如脂、声如馨”的国瓷花魁汝窑。

到了北宋王朝,社会稳定,手工业进步,陶瓷业繁荣昌盛,制瓷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到宋徽宗大观年间,因汝窑有“雨过天晴无去处”之称,便命人汝州建青瓷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即把汝官窑称汝窑,把汝窑称临汝窑。自此划下了汝窑在万象瓷器中动人心魄的一笔浓彩。

汝窑三足洗

“雨过天晴无去处”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冠,它与钧、官、哥、定窑齐名,有“汝窑为魁”之誉。北宋王朝的建立,拨乱反正,社会稳定,手工业进步。汝官窑独居众瓷之首,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掺玛瑙末,其色有天青、豆青、虾青,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最为名贵,有“雨过天晴无去处”之称,釉汁淳厚,犹如堆脂滴泪,视如碧玉,叩声如磬,汁中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真正的汝官窑烧制时间很短,产品全供宫廷,所以汝官瓷有“近龙难得”的说法。

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厚2~3米,最厚者在6米以上。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色泽的釉料。所烧青瓷,色泽莹润,并有美丽的开片。宋哲宗元祜年间,在青岭镇设巡检司,专管坑治。试掘中,出土20多件宫廷御用汝瓷,有鹅颈瓶、折肩壶、细颈小口瓶、碗、盘、洗、盂、茶盘托、器盖等。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窑遗址。

汝窑三足洗

历史云烟荒茫缭绕,凝千思万绪笔锋平仄转折,寻深深浅浅痕迹。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宋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汝瓷文化是其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工艺精湛,釉面温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此件汝窑三足洗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釉汁莹若堆脂,似玉非玉。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整器造型大方,制作讲究,品相完好,宛若一朵出水青莲,美不胜收。

现代追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是汝瓷的典型特征。自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汝瓷在收藏界也再次引爆市场,盛开如媔,也成了一张沉淀文化的名片。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汝窑三足洗

据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王经理介绍,汝窑烧制时间只有20多年,传世真品不足百件,可确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2014年3月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吸引了全世界藏家的目光。此藏品,直径13.5厘米,小巧朴雅,色质绝佳,较为罕见的六瓣葵花造型,最终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创出了汝窑拍卖的新纪录。

收藏紫砂壶“钱景”大


“收藏现代紫砂工艺大师的作品,其升值潜力要远远大于仿古作品。”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鉴定专家刘静等人,在合肥古今通宝举办的鉴宝赏壶活动中如是说。

收藏行情走俏

紫砂壶的收藏投资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港台一些藏家大量购藏,使得市场价格直线上涨,80年代末逐渐回落。近两年来,紫砂壶行情再次走俏。香港佳士得曾拍卖一件清

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元成交,是目前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内地的紫砂壶市场现在也非常火,收藏价值每年以20%增长。

由于紫砂壶的矿源越来越少,所以紫砂壶更显珍贵。“应该说,和国画比起来,紫砂壶目前价位还处于起步阶段,升值空间大。而且国内的紫砂壶收藏和市场都在发展,紫砂壶是具有投资潜力的。”一位专家介绍。

寻找“潜力股”

“收藏者一味去购买仿古作品,还不如去购买现代大师的作品,其收藏升值的空间更大。”刘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刘静一同到肥的专家建议,收藏者尤其是初涉收藏的爱好者,最好寻找紫砂壶的“潜力股”,从收藏现代紫砂制作工艺大师的作品入手。

购买时,一定要选择名师、名品、名作,这是考核紫砂壶价值的关键。刘静举例说,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沈云兰,其制作一把壶的价格是1万~2万,而他的师傅制作一把壶的价格则高达16万以上。

刘静建议,收藏紫砂壶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要以急于挣钱的心态去购买,这样容易被人欺骗。此外,收藏新壶不能只看现在的价格,还要看两年以后的价格。

鉴定真伪有妙招

很多人以为用火柴划紫砂壶能划出火就是真的、年代久远的紫砂壶,刘静认为这是一个误区。越古老的紫砂壶是擦不出火花的,反而是刚出窑的,由于还残留一些矿物质,才能擦出火花。

简单来说,鉴定紫砂壶的优劣,可以用“泥、形、工、款、功”等来概括。

民国瓷器现在价值多少钱呢?


中国陶瓷史上,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的陶瓷书籍图录,也极少有把民国瓷器作为一个专类来记叙的。这里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民国”这个概念不太好把握;二是文物界及收藏界对民国瓷器的重视远远不及他们对其它时期瓷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的程度。那么民国瓷器值多少钱呢?

民国瓷近年来异军突起,价格逐年稳步攀升,正成为瓷器收藏领域的一匹黑马。据了解,年初至今民国精品瓷的价格已上涨了10%以上,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等名家瓷价位均超几十万元。业内人士表示,民国瓷具有文化、历史双重价值,且易保存、能观赏,是近年来获升值的主要原因。收藏方面,建议首选名家作品。民国瓷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受到关注,至今的十年多时间里,价格几乎每年都在稳步上涨。上月底在景德镇举行的201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民国瓷器的成交率达91%,其中“珠山八友”之一王琦的瓷板画《糊涂即是仙》,成交价高达350万元。

2007年374万成交民国粉彩开框人物瓶。款识:矾红“乾隆御制”四字楷书款说明:撇口,模仿乾隆时期九江瓷的布局方法,周身绘菊花瓣,加以填色,笔触之细致有过之而无不及。瓶身开框,绘仕女和花卉。工夫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2012年529万成交民国“粉彩菊花纹双耳尊”。款识:“长湖”、“愿闻吾过之斋”说明:胎质细腻透薄,白釉滋润洁净。肩部附象鼻耳,外壁绘粉彩菊花图,菊花吐妍,争相盛开。颜色鲜艳,笔触细腻。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王步的艺术创新和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得到普遍的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所珍藏,并在国内外书刊上广为发表,成为青花瓷经典。

2010年780万成交民国“古月轩珍”款洋彩人物瓷器(一组十三套二十一件)。珐琅彩是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彩瓷中的皇后”,自清代康熙时创烧后即成为宫廷专享的御用器,其制作技艺奇绝,成本高昂,传世极少,至为珍罕,为收藏家梦寐以求之珍宝,故晚清至民国中前期曾出现了许多仿品,其中尤以欧洲人施德之斥巨资所制“古月轩”瓷最为精绝,令人称道。

施德之本名E.A.StrehInee,拉脱维亚人,原为俄国军人,日俄战博华争时期随军驻防哈尔滨,退中役后来上海开设古董店及施德之药房,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以“十滴水”大王着称,获利颇丰。其醉心于中国古董,对瓷器特别是彩瓷颇有研究,特别出资聘请清宫遣散的造办处彩瓷绘画高手珐琅彩瓷器,多署“古月轩”款,物华精美至极,代表了民国时期瓷器工艺美术的高峰。施氏“古月轩”瓷具有鲜明的特点,胎体极为轻薄,釉面滋润清透,而最为典型的是其纹饰布局,极为华丽繁复,善用各式开光,绘画精细,花鸟草虫、仕女儿童,无不分毫毕现,神态生动,并有题诗画面搭配,诗句落款多为乾隆时期当朝大员,如“刘墉”等,具有文人画的意趣。此外“古月轩珍”款识多藏于团花纹饰中,设计巧妙,可谓别具匠心。

从国礼看瓷器收藏的未来


2014年11月,彭丽媛和孟加拉国总统夫人、蒙古国总统夫人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夫人参观首博四楼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厅时,由衷的赞美了瓷器之美: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制作体现出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塑造。

一个绘有男孩嬉戏图案的瓷罐和盖子,装饰用钴蓝色绘制;16世纪产于江西省。

“让中国感到无比骄傲的是,他们发明了瓷器制作技术,”大英博物馆的亚洲部主管简·斯图尔特(JanStuart)也曾说过说,“他们想要向本地以及世界的观众着重强调这一点。”

陶瓷制作的秘密,是由宋朝(公元960—1279年)景德镇的制陶工匠发现的。当时他们在用于制作其他陶器的瓷石当中加入高岭土,并将烧窑的温度提升到摄氏1300度(华氏2400度)以上,制作出了一种坚硬、亮泽而且呈现明亮白色的物质。它可以用于制作精美的容器,可以产生无与伦比的装饰效果,因此也带动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瓷器确实是第一样全球性的产品,”斯图尔特女士说,“它被运送到了世界各地,帮助推动了现代经济和白银贸易。”

瓷器在其所到之处几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超凡的美和惊人的硬度,曾经让一些人相信它具有各种魔力。东南亚有一种文化认为它是流星带来的;还有一些文化认为它能治病,可以唤来神灵。

一只有珐琅装饰的瓷器汤碗,18世纪产于江西省景德镇。

本身就拥有深厚陶器传统的中东,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宋瓷最大的海外市场。它也很快掌握的制陶技术,而经营海上丝绸之路(亦作“陶瓷之路”)的中国伊斯兰教商人,也将中东的“钴”引进到了中国,从而让明代中国得以创造出其标志性的青花瓷瓷器。随着需求迅速增长,景德镇窑厂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每一件瓷器会经过大约70名工匠之手,有些工人甚至只负责绘制碗器上的蓝色镶边。

第一件瓷器在公元1300年之前就已经进入欧洲,但大规模的出口直到16世纪晚期才开始。当时先是葡萄牙人,然后是荷兰和英国的商人,开始将瓷器运往欧洲——常常是在装满茶叶和丝绸的船上做压舱品——从而激起了“瓷器热”(PassionforPorcelain)。

两年前,北京——当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为了庆祝2012年的两大盛事——伦敦奥运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纪念——而决定联合举办一场展览时,它们选择了一样对两国命运都有过至关重要作用的事物:瓷器。而这一次的展览也以此为名,中文称作“瓷韵”。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ttger)便是其中一个这样的倒霉蛋。在无法将廉价金属变成黄金之后,他在大约1700年的时候逃离了普鲁士法庭,对瓷器极度狂热的萨克森(Saxony)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大力王”奥古斯特二世(AugustustheStrong)将他捉住,并且强迫他在德雷斯顿(Dresden)的一个地牢里找出造瓷的秘密。

伯特格尔得到了大量的资源——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RobertFinlay)曾写道,伯特格尔的实验室“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第一个研发机构”——而伯特格尔也在他的前任E·W·切恩豪斯(E.W.vonTschirnhaus)所做的工作基础上获得了成功。

于是大力王奥古斯特也在伯特格尔的指导下,于1710年在迈森(Meissen)开设了欧洲第一家瓷器工厂。他极力提防商业间谍,甚至将自己的雇员关入监牢,但秘密还是传出去了。很快,全欧洲都已经在生产瓷器。

但中国的收藏家却从来没有对英国的瓷器或是其他任何来自欧洲的产品有过同样的爱好。相反,大量白银从英国的金库流出,用于购买越来越多英国人喜欢的茶叶和瓷器——直到英国商人通过向中国出口鸦片来“止血”,这种邪恶的贸易策略也最终引发了战争。不过幸运的是,在这些曾经经历过漫长发展过程并且不断加深的文化交汇当中,“瓷韵”所记录的都是其中美好的一面。

“我想让人们明白中国是多么重要,它为西方人的想象力提供了燃料;我也想让人们看到,一些西方的独特风格,”斯图尔特说,“这也是一个机会,让中国的人们看到,由他们最先开创的东西,是如何发展出自己的生命的。”

雍正赏玩的瓷盘 值多少钱


一个日本财阀家族在1900年至1945年间,从日本两大中国古董经销商——山中商会和茧山龙泉堂处,购买了一定数量的中国古玩。多为明代嘉靖、万历两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作品。虽然规模不大,但品味高超,多年秘藏不露。其中最为珍罕的是清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除粉本相同和构图不同的各一件外,迄今别无第四件传世,当属内务府为雍正皇帝御用赏玩而烧造的珍贵品种。

●千百年秘不见人的官窑名品流入民间

大阪山中商会的山中定次郎和东京龙泉堂的茧山松太郎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4年),山中定次郎到北京,在崇文门内开设山中商会北京支店。随后,茧山松太郎在北京崇文门内麻线胡同四十四号开设龙泉堂北京支店。这是日本古董界最早在北京开设的支店,主要收购中国古陶瓷器。

龙泉堂及山中商会北京支店一直延续到1945年,50年之久。其间,经历了大清帝国的光绪朝十四年,宣统朝三年。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随着大清王朝的崩溃,当时大量清宫藏品流入市井。北京的清王朝王公贵族纷纷变卖家产旧藏,千百年来秘不见人的赵宋官窑、永宣青花、清三代官窑名品得以流入民间市场。当时在北京的山中商会、龙泉堂北京支店,正赶上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从1911年至1945年,二者收购了大批中国历代陶瓷珍品,用船运回日本,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使日本收藏界的中国陶瓷收藏提升到高水准。

●直接参与内务府拍卖会

在1911年至1924年间,山中商会、龙泉堂北京支店,除了从当地古董业界的渠道收购物品之外,最大宗的购买珍品,是直接参加了逊清室内务府举办的拍卖会。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可是以逊帝宣统为首的清皇室仍居住在紫禁城皇宫内。然而,今非昔比,在收不敷出的境遇下,自1911年至1924年,在溥仪出宫前的十几年中,由逊清室内务府不定期地举行物品拍卖会,拍卖清宫旧藏的瓷玉古铜物件等。这可能是中国由官方举办的最早的拍卖会了,亦是当时全世界最高水准的拍卖会,拍品全部出自清宫旧藏。

当时拍卖会由逊清室内务府主办,地点就在紫禁城神武门内西配殿。由内务府向在京城内有资信的古董商号发请柬。当时的山中商会、龙泉堂北京支店都在入选受邀请之列。商家接到请柬,按指定时间交纳保证金。当时尚无图录,发拍卖物品清单,并无起拍价格。由内务府人士带领承购商家进神武门内物品陈设殿观看,承购商家在物品目录上写出欲购物件的自报价格,交回内务府。十日后,由内务府下达通知,在景山西门内务府筹办处,由内务府人士宣布物品落槌价格及成交商号,然后交款取物。

●当时拍卖件件是真品

当时的拍卖,程序井然,中规中矩,且货真价实,件件是真品。公平竞标,出价高者,中标得物。日本的中国陶瓷藏品中顶尖级珍品多是来自这个时期。

在1911年至1924年间,内务府的类似拍卖不定期地举行,每场二百至三百件不等。这一时期,使日本古陶瓷收藏界得以直接收藏到清宫旧藏的顶级珍品。将近百年过去,老一代收藏家的藏品,有的归属了博物馆、美术馆,有的仍收藏于民间。

如今,保利拍卖公司征集到日本著名收藏家族珍藏近百年的陶瓷珍品,组成《菊採东篱-日本珍藏重要明清陶瓷》专场,拍卖这批清宫旧藏,也就知道雍正赏玩的瓷盘现在到底值多少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