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传世汝窑双龙耳三足香薰炉惊现瓷器收藏界

传世汝窑双龙耳三足香薰炉惊现瓷器收藏界

古代瓷器收藏 汝窑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龙形状

2021-04-13

古代瓷器收藏。

香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明清瓷器的拍卖一直以规模大、品质精、价格高而着称,成为明清瓷器的全球交易中心,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三十年来,许多着名的私人藏瓷以及重要的瓷器精品在香港拍卖活动中特别活跃。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之后,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2012年4月4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一件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精品从4000万港币起拍,经34口叫价,终以2.0786亿港币成交,成为了当时宋瓷世界拍卖最高纪录,对收藏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艺术品价格、价值之争再掀高潮。可见汝窑精品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近日,笔者得知深圳御宝轩正在推出一款传世件汝窑双龙耳三足香薰炉,此三足炉高25.8cm,口径12.6,直颈鼓腹,腹底附三个尖状足。器物造型复古,给人以敦实的感觉。胎质坚硬细密,致胎色呈香灰色。釉色青中闪黄,含蓄而富有韵味;釉面所现开片,纹理隐隐约约;釉层滋润光亮,系多次上釉所致;釉中掺玛瑙粉,视若堆脂碧玉;里外均施青釉,足尖及底露胎。

汝窑是北宋时期的着名窑口,位列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其烧制的青釉瓷器是中国青瓷之最,曾为北宋宫廷所垄断,专门烧制御用瓷器,世称“青瓷之父,汝窑为魁”。汝窑制瓷,始于北宋初年,直到元末停烧。汝窑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品味高雅,工艺技术超群。汝窑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制时间短,传世品不多,在南宋时期,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至今的真品,据业界说法仅存100件不到,且大部分在博物馆里收藏,可见弥足珍贵。此次御宝轩惊现汝窑双龙耳三足香薰炉,必将引起收藏界的极大关注。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瓷器鉴赏之传世汝窑


鉴赏宋代所谓的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珍贵的汝窑瓷器

从宋代至今在各朝代都将汝窑瓷器奉为收藏器物珍品之中的珍品,可见其珍贵,由于珍贵的汝窑瓷器都秘藏在各大博物馆与收藏机构里;真正的汝窑瓷器是什么样的呢,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爱好收藏古代瓷器的人们,即使在博物馆里能够见到陈列品,也只能隔着玻璃柜看看罢了;其实在国内或国外收藏机构的工作人员,大都也没有上手摸一下汝窑瓷器或其它珍贵藏品的资格!有些收藏爱好的朋友,总觉得他们所见到的专家搞鉴定时讲不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其实专家内幕朋友们大都很不清楚;他们在学习与鉴定的过程中,触摸真品的机会并不多,由于汝窑器的珍贵,有些所谓故宫搞陶瓷的专业人员恐怕到退休时,也没有机会触摸过汝窑瓷器或其它名窑的珍品;大家都知道器物鉴定不能靠眼睛看,关键是你真正的触摸上手,才会对器物有理解有感受。比如像故宫博物院陶瓷保管组,他们的管理分工是很细致的,大致是陶器一组,两晋隋唐一组,两宋辽金元陶瓷一组,元明一组,明清陶瓷一组;而各组又有一级品库,而一级品是谁也不能动的神器,东西不能动,也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各大博物馆退休的专家自然的就变成卖狗皮膏药的了。

话归正题还是来谈一下笔者对汝窑瓷器的看法,我们知道汝窑瓷器在学术界分两大类,一类是皇家收藏的傳世汝窑瓷器,另一类是河南考古研究所,考古出土的汝瓷;而二叶(叶喆民,叶佩兰)写的《汝窑聚珍》有几大问题错引了收藏爱好的消费者,误区一,傳世汝窑瓷器与出土的资料标本有不同之处,傳世汝窑的基调颜色是带有偏灰色的卵青色,而二叶却将傳世汝窑基调的颜色说成天青色。宋徽宗有汝窑评价是:“虽一摸淡青,然静如止水;虽神光内敛,却温润如玉。”傳世汝窑瓷器的特点是:釉,蓝而不艳,灰而不暗,青而不翠,有网纹,鱼鳞纹,柳叶纹等,釉面温润,造型规整;皇家风范。误区二,傳世汝窑与河南汝瓷釉质与釉的结构不同,笔者有幸家藏傳世汝窑瓷器数件,其中有三件可与傳世汝窑典藏所比,尤其是家藏汝窑盘口瓶,瓶口虽然只剩了五分之一,但能看出宋代瓷器对瓶口工艺严格要求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拉坯,瓶子因为是破碎,上下两部分,但可以测出瓶子在加工过程中的制作严谨,从瓶口破损部,瓶子的肩部,瓶子的底部,拉坯的厚度几乎是一样的,这体现了宋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而河南出土的宋代仿汝窑瓷器,器型很随意,属于民用仿制品,根本就没有皇室风范。误区三,傳世汝窑的釉面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半透的乳浊釉,一种是微透的乳浊釉;前者一般在汝窑瓷器立件器物上比较明显(盘口瓶,敞口瓶,三足奁式炉,渣鬥,莲瓣碗等)一般都是卵青色开细片纹,并伴有较大褐色的网状纹,而釉面温润如玉。后者微透明乳浊釉,一般都出现在洗,盘,碟,碗等,釉面有较大网纹開片,伴有鱼鳞小纹。总之傳世汝窑的釉色基调为卵青色,而河南考古出土的汝瓷标本釉色就比较复杂了,有二叶称之的天青,天蓝,豆绿,豆青,灰青,釉质更是比较多变,透明開片青釉,浑浊较脏杂质多的乳浊釉等等。更有甚之的是二叶将《汝窑聚珍》图1天青釉出戟尊(底刻奉華款)的清代仿制品列为第一,大家知道如果这件奉華尊是真品,那么它的外足里部一定会在腹部之下,而不是在底部,确切的说应该是大喇叭口圈足,何况叶喆民是考古学家,而叶佩兰是故宫资深陶瓷组保管员出身,两位学者不应该也不会出现这种无知的常识性错误,喇叭口圈足史于隋唐,而盛于宋元。

而从汝窑的瓷胎与釉里的结构来鉴定一件汝窑瓷器是否是傳世汝窑,还是宋代河南仿汝窑瓷器的汝瓷?笔者的体会是,傳世的汝官窑乳浊半透明釉,釉内很少见气泡,而出土的仿汝窑青瓷标本,气泡如鱼子。至于所传的香灰胎,那就要看收藏把玩者来怎么来理解香灰了,优质的香灰与质量差的香灰是有区别的,但是笔者还是提醒藏家玩家要注意的是瓷器是火的艺术,烧制后的成品瓷器总会有不同变化的,鉴别真伪还要掌握大量的知识。

弘治黄釉暗刻龙凤纹三足薰炉


宣德黄釉器烧成之后一直为内府皇廷所垄断,只归宫廷御用,管制极为严厉,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森的等级制度,后朝均有效法。

《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记载,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时下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赀,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

谕旨中黄釉器皿属于首禁之物,可见其独尊地位不容冒犯。越是严法禁止,越是彰显黄釉瓷器的尊贵和无比稀缺。弘治黄釉在其“宣黄”的基础上竭力改进技术,其色清亮匀净,透明度高,更因其时烧造数量甚少,流传至今更是难能可贵。

此黄釉暗刻龙凤纹三足薰炉,烧制于明代弘治时期,娇黄釉釉面光亮,淡雅悦目,公认为历史最高水平,与宣德时期娇黄釉相比,更精细油润。通体清逸明朗,自然流畅,器形端庄秀雅胎坚质密,胎体厚重,釉面腴厚,白晰亮丽,具有典型明代弘治黄釉特征。

整体造型大气端庄,静谧之中赋予动态美感,静中生威,雍容华丽;在造型上,腹部饱满,下承三个三弯状兽足,主体纹饰龙凤纹图案布局。香熏盖钮镂雕狻猊一只,精致威武,器身对称设置一对造型飘逸的朝冠耳,身形矫健,飘逸威猛,具有十足的动感和气势。

朝冠本身便富有加官晋爵的吉兆,因此举凡职务或学业上有晋升需求的人,若以此炉摆设,不仅寓意吉祥,更可收到美化观瞻的实效。炉底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识,书体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

价值千万成化斗彩瓷器惊现武汉


武汉藏家黄女士展示了一只祖传的高足碗,底部有“大明成化年制”款。本报记者孙辰摄

市民家传珍贵成化斗彩瓷器,经故宫专家鉴定为真品,借鉴历届此类瓷器拍卖成交价保守估算,至少价值近千万元。这一消息如同给“歇夏”的艺术品市场一剂兴奋剂,也令武汉收藏界为之震惊。一口传承有序的瓷器,加之有故宫专家鉴定,但仍引起了业内质疑声不断。

惊世珍藏

家传斗彩价值近千万

近日,武汉藏家黄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只祖传的高足碗,该碗口直径15.5cm,高10.5cm,其造型高雅精巧,胎体细腻,釉面温润,线条流畅自然,龙凤纹图案形象而又生动,底部有“大明成化年制”款,别具韵味。

黄女士是武汉收藏家协会古玩杂项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因家传的瓷器而入门收藏,经几十年的学习和与丈夫陈先生共同探讨,对明代成化瓷器研究颇深。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高足碗前不久被故宫研究员王桂芝鉴定为“明代(成化年)斗彩龙凤纹高足碗”,轰动武汉业内。据了解,明朝使用成化年号共23年,传世的成化斗彩瓷器数量极为稀少。2001年伦敦苏富比秋拍的一件成化斗彩海水飞象纹天字罐以75.15万英镑成交,200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一件成化斗彩花卉纹高足杯以991.84万港币成交。

瓷器作为艺术品市场领涨品种之一,近年来交易价格逐年攀升,业内人士表示,黄女士持有的成化年斗彩瓷器若是真品,价值至少近千万元。

业内质疑

与300元仿品一模一样

成化斗彩历来名贵,究其原因,武汉收藏界的一位瓷器收藏大佬表示,该瓷器主要贵在彩饰工艺上的创新与精湛,“古代只有皇族才能用龙凤形器物,也只有官窑才能生产龙形瓷器,传世斗彩并不多见”。

该人士提起一段收藏界流传已久的佳话。著名的陶瓷收藏与鉴定大师孙瀛洲,1956年受聘于故宫博物院时,将其精心收藏的各类文物精品3000件捐出,其中一件成化斗彩三秋杯,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瓷器为孙瀛洲于上世纪40年代初,花40根金条购得。

该人士介绍,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胎釉、色彩、造型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先用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要经过两次进窑烧制才能最终完成,并且成品也不会太多”。

“可想它的价值是如何惊人,数量是多么稀少,普通藏家怎么可能拥有呢。”该人士称,黄女士持有的斗彩是目前业内谈论的焦点,大多持质疑态度,原因是该瓷器他们曾不只一次见过,“跟我家中的一模一样,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花300元买的仿品”。

国粹瓷器 青花双龙戏珠双耳扁壶


藏品口径:4.4cm,高:21.5cm,底径:7cm

青花双龙戏珠双耳扁壶

青花是中国瓷器最具影响力的品种,无论是精致秀丽的日用瓷,还是通体莹润的陈列瓷,都是达官显贵们迷恋的宝物,金银在青花瓷面前黯然失色,美玉也失去光彩。如今国际收藏家认为,中国青花瓷是人类造瓷史上最伟大的杰作,是所有瓷器中的佼佼者,更是当今瓷器收藏中最为重要的版块。青花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也是众多实力藏家追逐的对象。

中国的青花瓷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及历史价值,历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纵观近二十年以来,古瓷珍品的交易无不注重流传有绪,尤以青花瓷器为甚。据了解,青花瓷价格上涨速度远远超过其它品类陶瓷,几乎是一年一个价。尤其在近几年收藏界,青花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价格涨势如火如荼,元代、明代甚至“清三代”青花瓷都能交易几千万元,涨幅几乎难以估算。

近年来,青花瓷部分的成交纪录

2006年香港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方烛台726万

2009年香港青花缠枝莲纹梅瓶635万

2009年上海青花云龙纹花口大盘890万

2013年香港青花缠枝莲纹盘582万

2013年纽约青花折枝花果纹葵瓣口盌665万

2013年北京青花龙凤纹洗671万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价格涨势如火如荼,涨幅几乎难以估算。在近几年收藏界,青花瓷独领风骚,价格也一路走俏。纵观近几年青花瓷的漂亮的成交记录,这些传世上品皆以高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古瓷专场上抢尽风头,频频出现高价成交。可见青花瓷的收藏价值之高,一直受到买家的追捧,行情可谓始终不衰。

近日,宣亦艺术有幸征集到一款青花珍品──青花双龙戏珠双耳扁壶,藏品口径:4.4cm,高:21.5cm,底径:7cm,现暂藏于广州宣亦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壶圆口,垂肩长颈直,扁圆式腹,高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如意纹和变异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双龙戏珠纹,两条矫健威猛的龙在苍茫无际的云海中遨游,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云海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双睛,愈显神采。

藏品通体饰以青花,胎土精细,釉汁均净,造型工整,凝重浑厚,胎质细腻,细砂底,整体风格是雄伟浑厚,庄重古朴。装饰手法丰富,绘画讲究恢宏壮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瓶身上纹饰描绘得非常流畅,线条粗犷,自由活泼,画法布局根据器型讲究变化,既灵活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及绘画功力的娴熟。是青花瓷的上品之作,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藏品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从不出边线。画笔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实笔多为细线条,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画工繁缛精美,青花线条清晰,层次丰富,笔触轻松而富有弹性,以手工绘制如此繁复的图案而又游刃有余,实属鬼斧神工。釉面平整光洁,玻璃质感极强,观其青花发色,浓艳而不炫目,秀敛亦不蒙滞。此件藏品其制瓷工艺和艺术成就之高,堪称青花制瓷水平的最高境界。

天价频传,吸引了更多藏家为瓷器驻足。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保持着每年20%的涨幅。在我国近亿人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当中,以“捧瓷大军”为最,而为琳琅满目的瓷器品种当中,青花瓷又拔得头筹。我们有理由相信,青花因其美丽珍稀,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捧者,继续创造着天价神话。

清乾隆古铜彩双螭龙耳乳钉寿字纹方壶赏析


清 古铜彩双螭龙耳乳钉寿字纹方壶 高37.0cm

方口内敛,口沿侧壁斜弧。长束颈。肩部四面随器形成斜梯状过渡,梯面微弧。四方鼓腹下收。方圈足外撇,足沿四角再起足竖立。底部“大清干隆年制”六字三行阳刻篆书款。颈部左右堆贴螭龙双耳,螭耳简形,与壶身纹饰相对比照。口沿侧壁浮雕团寿比列,再匀雕三角波浪曲折间隔。颈中,四弦上下各二,共成长方圈带,圈带以乳钉团寿规整布局。腹部,四面浅剔轮廓,内中同式装点:中域如意云纹开光,其内回纹作地,团寿置中。外区,浮雕T纹相对,余下乳钉疏落满布。圈足侧壁雕乳钉纹装点,乳钉两侧排布,中留素洁平面。

瓷业发展至乾隆一朝,可谓顺时之兴运,集古之大成。烧瓷工艺终达历史顶峰。一方面,承袭前代的瓷釉品种日益精进;另一方面,基于高超的工艺水准,更大胆创新。于是,成就出干隆一朝彩釉超越历代的丰富品种,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者,莫过于仿烧一类。皇帝喜好雅玩,酷爱各类工艺品,此般兴趣对于当朝陶瓷工艺的革新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之陶瓷与釉彩配合可塑性极强,在著名督陶官唐英的带领下,乾隆御窑厂“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钿、竹木、匏诸作,无不以陶为之”,在瓷业上开创出历代未有之奇观。

此壶釉色仿古铜效果。古铜彩为模仿古代青铜器色彩的一种装饰彩,属清乾隆时期制瓷工艺中的特殊品种之一。其工艺十分考究,一般是在紫金釉或厂官釉上,用红、绿、黑、蓝、酱黄等低温彩仿造青铜器的斑驳锈痕,或用金彩摹绘出璀璨的错金银纹饰,其质感与青铜真品几乎无异。所仿器皿的足部多为黑色或酱色,底部刻有“大清干隆年制”篆书款。古铜彩从乾隆创烧起即一直延续至清末,历来为世人看重。

细观,壶身整施茶叶末釉,口沿、腹部如意云纹开光内以褐色釉彩模仿古铜锈蚀氧化效果,尤为逼真。干隆皇帝好古,其仿古铜釉瓷器非但从釉彩仿之,器形装饰亦无一不以古为范。综合众多乾隆仿古铜瓷器观之,此类器表纹样装饰手法主要有凸雕与描金两类。陈浏于《陶雅》亦如此记述:“古铜彩独推干隆朝,花纹皆凸雕夔龙、云雷,青绿殊可珍玩。款皆篆书六字,或凸雕,或以金写之。”本拍品亦然。器形模仿古代青铜礼器肃穆端庄的风格特征;凸雕纹饰中的乳钉纹则又仿古玉而来,与明清以后流行的“团寿”纹饰结合,整体观之彰显出独特的仿古创新意味。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余佩瑾的说法即在新旧结合之中,作品“蕴育出一种怪异的仿古风格,十足展现出官窑企图纳古今、集祥瑞于一器的创举。”

较之同时期的其它仿古颜色釉,仿古铜釉存世数量不多,拍品珍稀,格调高雅。目前唯一见到的类似器型和纹样的物件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清干隆古铜描金寿字方壶,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在器物的突起纹饰部位描以金彩。而该拍品保持最初一次烧成的古铜彩原色,更显古朴和端庄。

如今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一共多少件


汝窑是北宋宋徽宗取代定窑白瓷的官窑瓷器,汝窑烧造历史仅有短暂的20多年,如今北宋汝窑烧造遗址还没有找到,据说在北宋都城汴梁。目前传是的汝窑瓷器有多少件呢?

汝窑瓷器可以统计的是9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共21件,北京故宫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这四家拥有汝窑瓷器数量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它的都是收藏在美国、日本、丹麦、中国其它的博物馆,加上个人收藏的7件,一共90多件,当然了,肯定流传的不只这些,需要以后发掘和登记。

物以稀为贵,由于北宋汝窑自古价格就贵,所以每次出现在拍卖行都是以亿元价格拍卖,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汝窑天青釉圆洗】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

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认为是此洗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丁”等标志。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蔡”、“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一般认为是宋代所刻。“蔡”字当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

文献记载汝窑用玛瑙作釉的原料,其实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玛瑙的加入对釉的性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只能说明烧造宫廷用瓷之不惜工本。 “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是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

汝窑瓷片与传世器有区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的是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的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

笔者认为,一、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器,与传世的官窑器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们就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当然也有好的标本,很少。故这些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只能作个参照。

二、龙泉仿官不能作为官窑器来看,做得再好也只是“仿官”。至少目前学术界没将它作为官窑器。浙江金村窑、大窑等,有的就是黑胎,为龙泉仿官。目前有不少龙泉仿官片被作为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有当地人故意混在一起,因为这里涉及到经济利益问题。

三、汝窑址出的标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汝窑器,与传世的汝窑器有明显差异。在当时,它们是不合格产品,打碎下埋的。同样宋临汝、民汝窑出的瓷片更不能作为汝窑器来看。

四、宋汝官窑器是亚光的,是仿玉的效果。宋官窑器与汝窑器亚光的是一脉相承。龙泉仿官有玻化程度高的,也有少部分是亚光的。汝窑器址也出过玻化程度高的标本,但正因为它不是亚光的,才打碎没传世。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玻化程度高的汝窑址标本,来说它是汝窑器(传世器中没有)。宋汝官窑器乳浊釉是亚光还是玻璃质,主要与窑温高低有关,当时的工匠在烧汝窑、官窑器时,有意识地控制窑温,汝窑器好像是1225度,过了就呈玻璃质,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砸碎就地掩埋。不到就有生烧的感觉,不像现在可用电脑控制,完全凭经验,故成品很少。这也是宋汝官窑器传世品绝大部分呈亚光状态的原因。

名瓷欣赏—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名称】: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类别】:瓷器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宋代汝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宋,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

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

此器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它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

汝窑青瓷胎体较薄,细腻成香灰色,釉色青翠华滋,造型很有气魄、雄浑饱满,周身布满纵横交错的纹片。器物口沿由于上釉时釉汁下流,釉层较薄,釉下黑色胎骨透过半透明的玻璃青釉,呈显紫色。底足部分不施釉,露出黑色胎骨,形成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正如清代乾隆制诗所描述的“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装饰上,有印花刻花和素白无饰两种,以素瓷为贵。最常见的器形物有碗、洗、盘、盏、瓶、尊等 。由于汝窑瓷器烧造历时短促,因此传世品稀少珍贵,又因以贵重的玛瑙粉末配制釉料,宫中禁止大量烧造,所以产品极少,在当时便已极为珍贵,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叙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后,发出“近尤难得”之叹,可见汝瓷之珍贵。明代景德镇仿汝仅见于宣德年间,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窑透亮,纹片密而规整,且釉面有橘皮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