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乾隆年款外销瓷器鉴赏_陶瓷知识

乾隆年款外销瓷器鉴赏_陶瓷知识

陶瓷知识 瓷器鉴别知识 古代瓷器鉴赏

2020-04-24

陶瓷知识。

西洋人物罐

此人物罐胎质较薄,形制独特,前后开光图案分别反映的是牧羊和采花场景。该瓷器采用粉彩技法,装饰花纹以中国传统的缠枝花卉为主,并饰有传统的兽耳,底部中间有红色“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但另一方面,这件瓷器又极具西洋特色,开光处人物为金发碧眼的西方女人,而且整个器物色彩非常艳丽。

西洋人物盘

此人物盘形制较大,盘上绘有2男3女共5个西方人物。此外,画中尖顶房屋等建筑也颇有欧洲特色。但瓷器盘面中,包括山石等绘画手法又有传统的国画技巧。盘底为规整的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两件外销器具有纹饰复杂、装饰性强的特点,应为日常生活中的观赏瓷。吴教授认为两件器物系民国时期所仿制,价格在万元左右。

外销瓷是来样加工

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的清代前期,国外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十分巨大。此时的外销瓷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欧洲的订货合同生产的,有许多纹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瓷绘工人精心摹绘,以确保适合欧洲人的品味。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清乾隆年款


清乾隆(1736-1795年)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篆书多于楷书,这是瓷器复古之风在款识上的体现。乾隆一朝历时60年之久,而且官窑瓷器产量巨大,款字风格变化多样。珐琅彩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以蓝料彩书写,皆为“乾隆年制”四字,可分成4 类:第一类是四字分两行书写的宋体款,套以蓝科彩双正方框,框线外粗内细,此类款最为多见。第二类字体及排列方式与第一类同,只是无外边框,多用于形体较小底部狭窄的杯或瓶上。第三类是四字双行篆书款,外套双线方框,内、外框线粗细一致,这类年款多用于“锦灰堆”开光绘画的瓶类外底,是珐琅彩瓷器款识的尾声。第四类通常被称为“金钱”款,楷体四字按上下右左钱文排列,此类款仅用于高足杯上,书于足内沿。其他品种瓷器上的年款主要有3种,即“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和“大清乾隆仿古”。“大清乾隆年制”见有:一、青花料书写款,可分为双行楷书或篆书加双圆圈款、三行篆书款(在乾隆六字年款中最为多见)和篆书一排横款;二、篆书阳文刻款,可分为一排横款和三行竖列款,三行款有的围以双方框,有的款字笔划涂金;三、暗刻款,分别为双行楷书加以圆圈和三行篆书款;四、朱红款,可分为篆书一排横款、三行篆书款、两行楷书加双方框款(框线外粗内细);五、金彩款,分为篆书一排横款和篆书三行款;六、篆书阴文刻款,款字分三行排列;七、黑彩篆书款,款字分三行排列。“乾隆年制”款见有:一、青花料书写款,分为四字双行篆书款和四字按上下右左钱文排列款(款外或无边栏.或围以双重圆圈);二、篆书阳文刻款,四字分两行排列,有的款字涂金;三、朱红款,分为四字双行篆书外套单方框款、四字双行楷书外围双方框款。“大清乾隆仿古”款均为青花料篆书,六字分三行排列。乾隆时景德镇民窑瓷器年款见有“乾隆六年”、“乾隆十年”等。

汝窑瓷器鉴赏_陶瓷知识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仿品与鉴定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当代仿汝窑较为成功者为河南地区的窑厂,他们的仿品是迄今为止仿的最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那种“鸭蛋壳青”釉色。他们的许多产品被文物贩子买去,作旧后,流散到市面上,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会上当。其仿品与真品的差距主要在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多系现代工艺制成,与传统手工工艺有很大差别,尤其罐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决然不同,支烧痕迹,真品均为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新仿者支钉痕过大。

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均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三件刻“奉华”和二件刻“蔡”字铭文的汝窑瓷器,分别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

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笔者1989年亦在遗址处采集到壶的残片一件,其釉色为标准的天青色,但在壶嘴处有浅浅的刻花,也应是未烧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

汝窑因稀而贵,故历来传得神乎其神,如文献中记载其曾以玛瑙为釉,其实,玛瑙在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不过仅是石英一类的砂石而已。

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仅见于传世的70余件。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汝窑的鉴定如能用科技检测方法,对其胎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结构分析,先断其年代后,再通过上述文中的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其是否为精品,鉴定结论会更加完美。

乾隆瓷器鉴赏技巧分享


乾隆朝时期是清朝社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国力鼎盛,百姓安定,因此文艺发展极为快速。而在景德镇汇集了大批名师巧匠,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把清朝的制瓷业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候的瓷器制作无论是数量害死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堪称经典。

不过,这个时期也成为清朝制瓷业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制瓷业开始走下坡路,到了乾隆中期,御窑管理混乱,官窑的瓷质制作品质不断下降,到了乾隆五十一年的时候,官窑体系中介,制瓷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此时的官窑瓷器多以造型端庄规整为主,不如康熙朝时期的雄厚,也不如雍正时期的精美,造型却更具丰富,各种新式品种被研发出来,像转心瓶、镂空套瓶、鹿头尊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乾隆时期的瓷器胎体厚度适中,器型以规整为主,而胎质则多为洁白细净。早期的时候,还保留了雍正时期的特点,到了晚期基本就是独家创造。釉色比雍正时期的釉色更加细白,而且带有玉质感,让人看了十分喜欢。青花瓷的发展也非常大,此时候的青花瓷多以青白色为多,釉面光滑,有时候还会有波浪釉出现。彩瓷中带有大量的颜色,低温烧制,非常漂亮。

乾隆时期的纹饰丰富多彩,除了之前经常用的传统纹饰之后,乾隆朝时期的工匠们还独出心裁,想出很多寓意不错的纹饰,比如福禄寿、多子多福、百子图、五子登科、三羊开泰、八仙祝寿等,这些寓意美好的图案成为后期各朝使用的装饰图案。

乾隆时期的官窑款识一般以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等三种为主,其中大清乾隆年制为篆书款,数量也比乾隆年制多一些。乾隆年制有篆书和楷书两种,楷书一般都是在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则是篆书多余楷书,大清乾隆仿古多见于仿古瓷上,以青花瓷为主。

民窑款识也是以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为主,不过字体不如官窑的漂亮,位置也不规整,与官窑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过,民窑款中多了很多其他的种类,比如堂名款、花押款等,这些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有些制作精美的民窑瓷器甚至被视为是官窑瓷,足见当时民窑瓷器发展的水平之高。

以上就是关于乾隆瓷器的鉴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建议直接到专业古玩交易平台去了解一下,平台上会有专业人士分享经验,能带来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乾隆瓷器精品鉴赏:

1:清乾隆30年(1730)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尺寸:高40厘米;直径12.3厘米;BD12.3厘米,估价:HKD 550,000,000 ,成交价: HKD 230,000,000 ,成交时间:2011.06.25,拍卖公司: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瓷瓶高40厘米,口径12.3厘米,底足外径12.3厘米,瓶口内沿到内颈施松绿釉。内颈以下施白釉。口沿外沿红地蓝彩回纹,上下弦纹描金。彩绘结合了中国的粉彩技艺和西方的油彩画法。瓶身分四个画面,呈现的是中国传统宫廷文化,四组“吉”字,寓意富贵吉祥。“吉”字红地留白再施淡红彩。用不同颜色串珠缀连一组吉祥图案,串珠上连如意纹,下连蝙蝠再连牡丹纹,蝙蝠和牡丹两组对称,纹饰一样,颜色不同。四组双鱼纹,同样用串珠缀连如意、栀子花和菊花纹,寓意年年有余。颈肩地色为桔黄,用矾红描凸形,纹饰是仿古代战将盔甲的三甲纹,红黄釉彩衬托各种缠枝、万字、如意等图案。纹样精细绝伦,色彩雍容华贵。红黄相间,胜似云锦。瓶身粉青釉镂空,夔凤纹成双成对。镂分天地,通透敛日月之光,其品,其意天之佳合。布局错落有致,极富动感。分内外两层,造型别致,外部镂空,内部是中国传统的青花缠枝莲瓶。透过外瓶的镂空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内瓶上精美的青花图案。圆润的造型和浓重的色调,凸显出其造型典雅优美,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通身绚丽的粉彩四组开光双鱼纹,繁复精美的镂空技法,无处不在散发着皇族气息。瓶足一组缠枝花由和口沿相对称的回纹和夔凤纹组成,底部施松石绿釉青花款“大清干隆年制”。釉面温润,略显桔纹,底足宽厚,足脊圆润光滑。套瓶内胆施白釉,釉面白净滋润。青花描绘缠枝花,蓝色浓艳亮丽,沉稳静谧。瓷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精湛的工艺技法上。瓶内套瓶的制作成功,说明干隆年间景德镇制瓷工匠的技艺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充分体现了满清皇室贵族崇尚华贵的时尚风气。瓶身纹饰带有明显的中西结合色彩,应是皇帝给外国使节的赏赐。目前,除了台北故宫有一件类似藏品外,前不久英国伦敦拍出一件,存世被发现的这是第三件,堪称珍稀。

2:清乾隆料胎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尺寸:18.2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207,086,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乾隆年制》蓝料款。

玻璃为胎,形采包袱,束口皱褶,凸饰红带系结,丰腴饱满。沿边缀小花璎珞,随起伏曲褶而绘,摹拟锦布结集,妙不可言。巧施珐琅彩,黄地明亮,犹如晨光和煦,祥云中,天凤临,仪态雍容盈万方。飞凤顶红冠,翎毛柔密轻巧,多彩缤纷,描金添饰,细腻入微。曦照下,金翅展,牡丹雏菊丛上飞,翔舞颂升平。鞓红魏紫中,一蕾独含苞,内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左证御匠神技。

瓶身凤舞牡丹纹,凤羽设色缤纷,丰润耀眼,更以描金细缀,光彩辉映。如此融合多彩之复杂技法,应始于郎世宁(1688-1766年)笔下鸟禽绘画,后得多位西洋传教士宫廷画师运用。然以纹饰、风格观之,本品应纯属中式。玻璃厂、珐琅作均以西洋匠师为首,雍正帝曾评其所制之器虽好,却流于洋风。牡丹纹以粉红、藕荷二色为主,柔美富丽,得自清初六大家之一恽寿平(1633-1690年)所创花卉画派。综上纹饰之琳琅设色、柠檬黄彩地,皆为数十载前,西洋传教士传入宫廷方得。书乾隆年款于牡丹花苞,彷若花开自得,似范制年款于葫芦瓜身之匏艺,仅现于此二件料胎包袱瓶。雍正朝铜胎画珐琅器,则可见相类年款,书于器底之仙果或其他造形开光内,或如一件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底部绘灵芝形开光,内书年款(台北,2009年,前述出处,编号 II-23)。

3: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尺寸:11.8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169,413,000 ,成交时间:2018.10.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乾隆年制》蓝料款「佳丽」、「翠铺」、「霞映」印。

此盌器形雅正,弧壁浑圆略撇,胎质细密,均净如雪。从景德镇御窑跋涉上送京师,宫中妙画珐琅彩,外壁写生虞美人,黄自矜持、白怯羞绯、红恃娇纵、紫尚雅风,翠叶间,纤花或含蕾、或盛绽,曲茎摇曳微风中,石半掩、蝶萦绕,渲染描绘细腻如生。另一面墨题明人徐桂〈咏虞美人草〉诗二句,曰:「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既咏虞美人随风起舞之妍姿雅貌,又是借花怀古。诗前有「佳丽」,后添「翠铺」与「霞映」,共红料印三枚。盌心加缀三多瑞果,更显清朗秀逸。足底双方框内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宋体款。

4:清乾隆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尺寸:高48.9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123,860,000 ,成交时间:2010.12.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壶唇口,短颈,颈、肩处饰对称夔龙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通体青花绘牡丹、莲花和芙蓉,再缀以胭脂红料花朵;口沿下绘如意云头纹一周;腹两侧胭脂红料绘双凤戏珠纹;足墙饰缠枝莲纹。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此器色彩丰富艳丽,画工细腻,为皇家陈设品中之精品。胭脂料为釉上彩,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成功,督窑官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称之为「新制西洋紫色」。东京松冈美术馆藏一件相同的扁壶,与此器本为一对。

5: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一对),尺寸:17.7厘米,估价:HKD 40,000,000 ~ 60,000,000,成交价: HKD 107,060,000 ,成交时间:2012.10.0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为高估价拍卖品。苏富比可要求有意竞投高估价拍卖品的顾客填写预先登记申请表及交付苏富比港币2,500,000元或其他由苏富比决定之更大金额的订金及任何财务状况证明,担保或/及其他由苏富比全权酌情决定要求的抵押作为参加苏富比竞投的保障。即投BIDnow网上竞投服务并不适用于高估价拍卖品。

6:清乾隆瓷胎洋彩黄地锦上添花莲纹长春百子图双龙耳瓶,尺寸:高38.8厘米,估价:HKD 50,000,000 ~ 80,000,000,成交价: HKD 66,475,000 ,成交时间:2018.05.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矾红六字篆书款。

双龙耳瓶,以双螭龙为耳,细节处施以矾红描金。瓶外口及圈足外壁绘矾红金彩回纹装饰,不仅上下相合,亦于瓶颈左右两侧龙耳形成统一之视觉观感。瓶颈以黄釉地锥划凤尾形卷草锦纹,与瓶下胫部黄地洋彩西番莲纹为配,两种西番莲纹一纵一宽,配合器物局部造型而设,显示宫廷法度一丝不苟。瓶颈下部双层蕉叶纹,与瓶身下部双层莲瓣纹,上下呼应,挺拔俊丽。瓶身通景绘长春百子图,群婴百子于山台岸边,或击鼓鸣乐,或舞狮相戏,或龙凤对灯,或鸣炮相庆,远处四童子分别高挑鲭、鲌、鲤、鳜四色鱼灯行进山间,谐音「清白廉洁」之意。画面以舞狮、彩灯、鞭炮诸元素,展现春节元宵习俗,寓有长春百子之吉祥寓意。婴戏图,为中国经典吉祥题材。于瓷器上出现,最早可见于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器物,其后宋金时期之定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及磁州窑等瓷器上,皆可见到以刻花、印花、绘画等技法表现的婴戏图案。明正德、嘉靖时期,婴戏图成为宫廷官窑定制纹样,其后清代因受到乾隆皇帝喜爱,而发展成宫廷书画与御窑瓷器之祥瑞主题,并附以长春百子等吉祥名称。

7:清乾隆黄地洋彩轧道锦地折枝洋花玉壶春瓶,尺寸:29.3厘米,估价:HKD 30,000,000 ~ 40,000,000,成交价: HKD 57,240,000 ,成交时间:2014.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乾隆年制》款。

瓶巧作纤颈撇口,垂肩丰腹,下承矮足。双曲优雅流丽,姿态婀娜,却又比例恰宜,不失端庄。外壁洋彩细绘折枝洋花,有番莲、银莲、百合、牵牛花、忍冬、蝴蝶花、桃花、水仙、石榴花、蔷薇及翠菊等共廿七组,羞蕾待绽,娇妍傲放,隙地满施黄彩锥剔凤尾形卷草纹,锦上添花,雅致入微,色彩丰富细腻,立体像生。丹葩紫华相争艳,芳苞瑶草不搀先。肩上间添蓝彩细锥凤尾形卷草纹地折技莲纹一道,下垂红彩如意云头纹,蓝红亮丽,与黄料比对鲜明。口沿加红地卷草花纹,足环饰层迭莲瓣,俯仰相宜。口、肩、足加缀金边,更益瑰丽。内颈与底均施湖绿,底心留白署矾红「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方框款。来源:美国私人收藏传约2002年于佛罗里达州旧货市场购入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 Brunk Auctions,2009年5月9/10日,编号800盛世洋彩瓶 锦上妙添花Hajni Elias此黄地洋彩玉壶春瓶,展现乾隆时期造瓷工艺之创新与进步。洋彩属清宫最受珍视之瓷器品类,亦深受乾隆帝重视且喜爱。洋彩于清宫收藏中的地位,从紫禁城内廷之主殿,干清宫内的特殊展示,即可略见一二。就连乾隆帝偏爱的另一处宫殿,圆明园欧式风格西洋楼,亦摆设有数件洋彩瓷。1此瓶之器形与纹饰,属乾隆早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最新颖之风格,其设计及造瓷技术,成功结合洋彩折枝洋花纹与轧道锦地于一器。轧道锦地之技术乃当时任职紫禁城造办处的唐英所创,于瓷器鲜艳的彩地上,刻划细致纹饰,首作于康熙朝造办处烧造之珐琅彩瓷,后于景德镇御窑厂延作,其设计及烧造,多数皆需经过皇帝之批准与认可。虽然记录有案,此瓶当时为成对烧制且送至宫廷,此瓶为现存唯一之例。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十六年二月八日(1751),「洋彩锦上花玉壶春壹对」送至内廷,此处为仅见的洋彩玉壶春瓶记录(图一)。2 此瓶乃现知唯一符合之器,有可能为上述1751年入清宫收藏的对瓶之一。此件玉壶春瓶成功融合传统中式品味,及西洋装饰手法及设色。首先,其器形取自经典宋式玉壶春瓶形,而比例则按清式风格略作调整,乾隆早期造瓷勇于创新,尤其在器形上,此瓶亦是其中一例,除了灵活运用新的装饰技法及色彩,对于既有造型之调整,亦是无可厚非。此瓶足部宽厚,瓶腹更显丰圆,口沿较传统器形为宽,应是工匠循古而欲创新之举。见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页259,图版442,所录清宫旧藏之清瓷瓶器的线描图。3「锦上花」式设计可能源自古典文学中「锦上添花」一语,首见于宋代文人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了了庵颂〉。4 与苏轼年代相若,黄氏乃当时最具影响力之文人,以唐代诗人杜甫为宗,尤以收藏、临学杜甫之作著称。同身为书家、诗人及画家,乾隆帝对于黄氏极为景仰,因此「锦上添花」一词对他亦别具意义。诗中,黄氏以丝绸织锦比拟新建之佛庵,而现身于其间的他,就像是花朵,落于织锦上,使得这幢独特的建筑更显迷人。「锦上添花」成了朗朗上口的成语,意指「好上添好」,寓意吉祥,贺人美事加乘,福分双倍。此瓶不仅展现传统中式品味,其花卉纹饰及釉彩亦反映出西方影响。乾隆帝的审美品味,及唐英于制瓷上之造诣,造就出洋彩瓷器的缤纷色彩。5 以洋彩搭配锦地的「锦上添花」,则是出自唐英的巧思,如此搭配打造出极致赏心悦目之美感效果。「洋彩」应指其来源可溯至西洋绘画。玉壶春瓶之纹饰,运用西方绘画中的明暗法,以亮点并调合白彩绘花瓣、叶片之亮处。洋彩能烧出如此明暗效果,也使整体纹饰更加立体逼真,而折枝洋花纹之构图亦属西式风格。此外,亮黄彩地极为珍罕,较常见于清宫传教士创之北京画珐琅器。刘良佑曾指出,黄彩乃清代金属胎画珐琅器之首要用色。7 而玉壶春瓶的描金口沿及框线,更明确显示出北京画珐琅器的影子。

如同其特殊器形,此瓶之年款亦甚罕见,属乾隆初期二十年间尝试烧造的多式年款之一,事实上,乾隆年间烧制的洋彩及珐琅彩瓷,可归纳出至少十六种不同年款样式。其中四字青花、蓝彩、矾红、篆文款或是楷书款皆有;六字款亦见青花、矾红之篆款。更可见搭配双框、单框、或无框等变化。洋彩瓷书乾隆六字描金篆款者,极为珍稀,然存世亦见有刻六字篆款例。与现例相类之年款样式,可见于一对洋彩万年甲子笔筒,记年1743,亦展出于前述展览,前述出处,编号65(图三)。此件洋彩玉壶春瓶华美绝伦,品相极佳,其纹饰工艺媲美存于台北及北京故宫的乾隆洋彩精品。清宫旧文件记载有案,更彰显其为乾隆一朝之文化瑰宝。

8:清乾隆青花穿莲龙纹长颈胆瓶,尺寸:46厘米,估价:HKD 35,000,000 ~ 45,000,000,成交价: HKD 49,037,5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龙纹长颈瓶,瓶腹饱满,器颈转折柔润修长,绘五爪飞龙,气势万千,穿梭繁花折枝地,器形硕大无比,将乾隆帝的思古之情,华丽雄浑之品味,纳于一身。游龙穿花,跃于瓷上,源于十五世纪青花瓷,雍正一朝始见复作,至乾隆时期加以精制。龙纹乃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最重要之纹饰,象征帝王及皇权,此瓶钴蓝发色浓艳,纹饰强而有力,以堆栈法画制,仿效早明青花瓷深浓带黑斑效果,反映出当时瓷匠的高超技术。

穿莲龙纹可见于明永乐朝天球瓶,此时龙纹较大,至正德朝,龙纹略小,与本品之饰相近,缠枝花地则更为密致,作于各式器形,包括瓷瓶、盘、盌等,纹饰近类此瓶。长颈胆瓶,多施单色釉,但清代匠人取其器形,却绘穿花龙纹,展时代之风。

此龙纹长颈胆瓶,纹饰浓丽,五龙游戏缠枝卷花间,极为珍稀,未见他例有录。

本品属乾隆年间烧制之瓶款,器身如梨,瓶颈修长,广见于世界各地重要博物馆及收藏,每款纹饰独一无二。

陶瓷知识:唐代外销瓷远销东非


从目前国内外发现的传世和出土的长沙瓷器,以及长沙窑窑址地层出土瓷片标本来看,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至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开始烧造,并一直延续至晚唐五代时期。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主要着色剂是铁和铜,早期色彩比较单调,只有釉下褐彩,或釉下绿彩,其后出现褐、绿两彩,或褐、绿、红多种色彩并现的情况。这几种色彩的交替或重复运用,使彩色产生多变效果,并利用釉料在高温中与瓷胎相互渗透的原理,形成深浅浓淡的层次。纹饰也由以斑点组成的简单几何人物、山水以及诗文的画面。长沙窑釉下彩的花鸟、花草和各种动物等。在各种短尾,大部分在草丛中作跳跃状。此外,用长短不一的诗文作为瓷器装饰,也是长沙窑釉下彩绘的一大特色。这些诗句一般多写在壶流的正中处,或书于枕面和碗碟内。每个器物或只题一首诗;或单一句;或一联句,四言、五言不等。其中有古老的民谣、谚语、格言、警句,也有成语或俗语,字体多为行书,也有少量草书。长沙窑瓷器中,还常采用模印、贴花等装饰手法。模印的纹样有人物、狮子、葡萄、椰枣、西域舞女和力士等,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流、罐系的下方和洗的腹部。

唐代长沙窑的产品,还用作外销,目前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至东非等地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传世的唐代长沙窑瓷器或出土标本,其中尤以日本和伊朗出土遗物最丰富。从这些国外发现的长沙窑瓷器精品来看,虽然其输出的时间晚于越窑和邢窑,但由于器物的造型和装饰能适应销往国家的需求,因此长沙窑成为唐代生产外销贸易瓷的主要窑口之一。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黄卫文)

明隆庆年款


明隆庆(1567-1572年)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独具风格。首先,目前巳知的隆庆官窑年款均为楷书款,不见篆书款。且绝大多数为青花料书写;其次,年款中的最后一个字,绝大多数为“造”字,而不是“制”字。款识所书位置多在器外底,个别有书于器物口沿下或腰部的。款字排列方式,以“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围以青花双重圈为主,也有自右向左书写的六字横排款或六字直书单行款,单行款一股无边栏,双行款中亦有极个别围以双线方框的。隆庆官窑器中还有一种四字青花年款,比六字款少见,多书于盘类外底,双行排列,围以双重方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瓷砣,腰部均匀分布6个圆形开光,内书“隆庆二年制造”,属于少见的年款。隆庆官窑大鱼缸的写款部位较特别,其六字年款横书于内口边,而不是常见的外口边。隆庆官窑红彩款较罕见,仅用于五彩器上,六字双行排列,书于外底。隆庆官窑年款在写法上以中锋运笔,笔划格外挺拔遒劲,似出自一、二人之手。其色泽浓艳,沉入胎骨,毫无漂浮之感。隆庆民窑瓷器年款,见有青花婴戏莲纹砚外底的“隆庆贰年”青花楷书款,款外无边栏;另见青花八卦炉的外壁楷书“大明隆庆五年吉日”款。

清康熙年款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的年款,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康熙官窑早期作品多无年款或仅有干支款,中晚期大量使用楷书年款,晚期出现少量篆书款。

最常见的康熙官窑年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运用最广,多为青花料书写,六字排列方式以双行和三行最为多见,双行款外围以青花双、单圈或双重方框;三行款或无边栏,或围以青花双圈。花盆类的六字青花楷书款常书于外口沿下,自右向左横书一排。高足盘、碗类的六字青花楷书款常书于高足内沿、自右向左环形排列。康熙官窑天蓝釉、豇豆红釉器上的青花款多为六字三行排列,且无边栏,属于例外。另一类常见的康熙官窑瓷器年款为“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多书于珐琅彩瓷器的外底,通常称为“图章式” 款。四字多分双行排列,围以外宽内窄的正方形双线框。个别宜兴紫砂胎珐琅彩器上的“康熙御制”四字按上下右左钱文形式排列,外围双线圆圈或双重四瓣花形边栏。四字料款的颜色有红、蓝、黄  等,其中以蓝色料款最为多见,红色料款次之,黄色料款则只用于宜兴紫砂胎器上,这可能是由于黄色与红褐色的胎体相配易形成鲜明对比的缘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件紫地珐琅彩花卉纹瓶,外底无釉,“康熙御制”四字款系先阴刻再填以蓝色,此种作法在康熙珐琅彩器中极少见。康熙官窑瓷器上的篆书年款较罕见,只有个别器物如金釉凸花盘、金釉蓝团寿字的杯和碟、豆青地五彩佛手花纹碗等,外底釉下以青料写篆书六字双行款,外加青花双重圈。另见康熙白釉暗花番莲八字葵瓣口碗上有模印的六字双行篆款,外围单圈。除此之外,尚未见更多的篆书年款,这是康熙朝官窑瓷器年款的—个显著特征。康熙朝是明、清两代中历时最久的—朝,景德镇御窑厂书写年款者绝非一人,致使官窑年款的书法体式多有变化,大体上是前期字体宽肥,笔道粗重挺拔,顿捺明显;后期字体则显得清秀。青花款字持点是:“大”字起笔见顿,住笔见锋。“清”字大体有两种写法,即“清”与“清”,前者属早、中期写法,后者为晚期写法。“康”字下半部除俗称“半水”的正常写法,还有写成“水”的;另外“康”宇有时不先写第一笔的点,而是将竖直接通上去。“熙”字写法有几种,最惯用的是一“照”,两撇“熙”少见。“熙”字下部的四点以直点为多,顺点次之,火字形极少。“年”字有几种写法,即“年”、“年”、“年”、“车”、“年”等。前四种为早、中期书体,后一种为晚期书体。“制字最明显的特点是“衣”字无上点,“衣”横越过右边的立刀。

清雍正年款


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陶瓷器上的年款,与康熙朝相比,篆书款明显增多,但楷书年款仍多于篆书。

雍正官窑楷书年款最为多见的是以青花料书于器物外底的“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或三行款,外围青花双重圆圆或双线方框。其中六字三行双圈款系雍正早期流行的款式,字体柔弱略草,不太规整,只有少数写得工整有力。六字双行双圈或双方框款时间略晚,字体工整秀丽,多为宋版书体正宗小楷,青花料色调大都纯正,只有少数呈色深浅不—。六字青花楷款也有个别自右向左横书于器物外壁近口沿处的。高足杯、碗上的六字青花楷款一般书于高足内沿,壶类则多于足里边环形排列。雍正官窑楷书年款中还有一种“雍正年制”四字青花款,多书于器物外底,四字作双行排列,外围双重正方框或双重圆圈。雍正官窑篆书年款有六字双行或三行以及四字双行的体式,大多无边栏,个别的围有双圈,可分为青花料或金彩书写款和镌刻款。篆字棱角分明,笔画刚劲有力,俗称“铁线篆”。镌刻篆款多用于颜色釉瓷器上,可分为款上覆釉与不覆釉两种形式。如窑变釉器外底的镌刻款多覆以酱色釉汁,釉色或深或浅;青金蓝釉器外底的镌刻款或覆釉或不覆釉。花盆外底的四字镌刻年款有的作十字形钱文排列。青花料篆书年款有六字和四字之分,六字年款多作三行排列书于器物外底,但也有较特别的,如天蓝釉或青花釉 里红茶托,款字多写于器足里圈。四字篆书青花款除常见的四字双行排列形式,有时还作钱文排列。青花或天蓝釉四连筒瓶上的四字款,则将四字分别书于四瓶的外底。雍正珐琅彩瓷器上的年款以“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图章式蓝料款最为多见,蓝料色泽比康熙时浅淡,字体也比康熙时略小,笔法极其工整,款外所套双方框边线外粗内细,还有极少数款外无边栏、主要见于小酒杯上,可能由于底部空间过于狭小,无法再围边框。雍正珐琅彩瓷上的青花款共有3种,第一种是“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正方框,内外框线粗细一致。第二种是“雍正御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方框,此种极少见。第三种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线圆圈。雍正珐琅彩器上还有一种罕见的花果间藏款,如在珐琅彩器外底彩绘寿桃,其间写“雍正年制”双行红彩楷书款。

雍正官窑瓷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的是奉皇帝指示不书款。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圆一件,传旨着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的烧造些来,底下不必落款。”也有宫廷指定落某种年款的,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四年〕八月初八日,高足宣窑碗一件,传旨交与年希尧照样烧造,其碗内款落大清雍正年制。”雍正时景德镇民窑瓷器年款见有青花楷书“雍正元年监制”、“雍正二年制”、“雍正三年谷旦”、“大清国雍正九年”、“大清雍正二年冬制”等。

明永乐年款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瓷器绝大部分不书年款,少部分带有年款的可分为青花料或釉里红料书写款、锥刻款和模印款3种。款识字体以篆书虽为多见,另有个别楷书和行草。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目前仅见“永乐年制”、“永乐元年”、“永乐肆年”等,不见‘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款,故凡书六字款者,皆为伪款。

永乐官窑年款开启了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上书帝王年号款之先河。篆书款是永乐官窑瓷器上最常见的一种,目前所见皆为“永乐年制”四字双行排列,按书写方法可分为青花款、锥刻款和模印款。永乐官窑青花器为数不少,但青花款仅见于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上。据明谷应泰《博物要览》载:“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 花心者又其次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3件此种压手杯,一件杯心绘双狮戏球纹,球内篆书四字年款;另两件杯心画团花纹,五瓣葵花心内篆书四字年款。但目前尚未发现鸳鸯心者,也未发现谷应泰所说的六字篆款。锥刻款和摸印款主要见于永乐单色釉瓷器上,位置在碗、盘、高足碗等圆器的内底心或内壁,款字作两行排列于葵花心或单圈内。模印款主要见于甜白釉薄胎印花器上,如甜白釉薄胎印花云龙纹盘和高足碗等。锥刻款则主要见于永乐红釉或甜白釉刻花器上,如永乐红釉高足碗,此类碗有两种,一种是内白釉外红釉,碗内心单线圈内锥刻一朵五瓣葵花,花心内锥刻四字双行篆款,款字清晰;另一种里外通施红袖,碗内心刻划的四字款被红釉覆盖,不甚清楚。永乐官窑瓷器上的刻、印年款需对光侧视或透视方能看清。永乐篆书年款,无论书写还是刻、印,都很有章法,笔道流畅自然,笔划转折处浑圆,字体结构严谨,苍劲浑厚,婉丽飘逸。此款识蓝本必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之手。有学者将上海博物馆所藏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一方端砚底部篆刻款“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与永乐官窑瓷器年款仔细比较后认为,二者风格完全—致。因此,永乐官窑瓷器年款很可能是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下交景德镇御窑厂,由工匠们按墨迹摹写、刻划或做成泥模印在瓷坯上的。传世永乐瓷器上不见楷书年款,1979年至1988 年,景德镇珠山永乐、宣德官窑遗址出土了大量实物标本,其中有两块铜红料楷书“水乐元年”和“永乐肆年”题记的釉里红盘口瓶残片,款字书于瓶口外沿,笔法遒劲。这两片标本的出土,弥补了传世品中的不足,为研究永乐瓷器年款提供了珍贵的资料。o

永乐行草年款极少,仅见于民窑瓷器上,如山西民窑黑釉剔花小口瓶,腹部刻有“明永乐二年初四日置买酒平葫”十三字。字体结构松散,但笔道均匀,手法熟练,显示出民间瓷匠的书法修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年款外销瓷器鉴赏_陶瓷知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年款外销瓷器鉴赏_陶瓷知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