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开发区展出隋前釉陶壶 专家推断内藏千年美酒

开发区展出隋前釉陶壶 专家推断内藏千年美酒

古代瓷器壶 古代无釉陶胎瓷器 同治年瓷器鉴别

2021-04-17

古代瓷器壶。

一名工作人员品味釉陶壶中的古酒散发的气味

千年古酒昨飘香开发区与一直封藏它的釉陶壶同在陶瓷展展出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

昨日,在开发区名人茶馆举办的古代陶瓷精品展现场,73岁的古玩收藏爱好者粱克俭展出的一件器皿现场被专家鉴定为东汉之后、隋代之前的釉陶壶,距今大约有1300年至1900年之间,壶内盛有的液体被初步确认为千年古酒。据了解,主办方将

于近日把古酒送到开发区质检部门化验,以确认古酒里的成分。

壶中液体散发酒香

昨日上午,记者在名人茶馆举办的古代陶瓷精品展现场看到,展品中,一件釉陶壶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在釉陶壶旁边还放着一个玻璃容器。记者凑近了玻璃容器,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味。

“这个玻璃容器内里的是刚从这个壶中倒出的古酒。”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釉陶壶是开发区一名收藏爱好者的展品。由于密封的壶中盛有液体,大家都非常好奇,就请来专家当着众人的面一起打开。“当时,我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土腥味和淡淡的酒香味。”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液体倒入玻璃容器内,发现液体呈淡淡的黄色,里面杂质很少。

釉陶壶内藏千年古酒

山东省博物馆协会会员、原胶南市博物馆馆长王景东在现场鉴定后告诉记者,储酒的陶壶盘口表面的釉色属于早期青釉;从造型上看,盘口陶壶属于东汉之后、隋代之前的古瓷器。“釉陶壶内盛的液体从气味、形态、色泽上判断应该是古代的酒,如此说明这个釉陶壶之前一直封存完好,古酒的年龄应该介于1300岁至1900岁之间。”王景东推断,从盛装古酒的釉陶壶外形来看,这器皿应该是大户人家使用的。

7旬老人枣庄“淘”回

随后,记者来到这件釉陶壶的收藏者——73岁的粱克俭老人家中,老人家中摆满了各种陶陶罐罐。据老人介绍,这些陶罐都是他从全国各地淘换回来的,从汉代到晋代、宋元时期的古玩都有。“我老家是山东枣庄,虽然自幼就爱好收藏,但一直到退休后才开始专职搞收藏,经常到全国各地淘宝。”粱克俭说,这件釉陶壶是自己去年7月份从枣庄老家的古玩摊上“淘”回来的,重约4.5公斤,当时虽然知道壶内装有液体,但他一直都没有打开过。

将送质检部门鉴定成分

“经过现场博物馆专家的鉴定,已经初步确认了釉陶壶里装的是千年古酒,但是酒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会存放千年没有挥发?为什么酒中杂质这么少?这些到现在都还是未解之谜。”粱克俭说,他和展览主办方已将酒盛在密封的玻璃容器内,准备近日送到开发区质检部门化验做进一步鉴定,以确定古酒里面的成分。据悉,这是山东首例千年罐藏古酒。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拼起千年“凤首瓶”


40多块看起来残损不堪的破瓦片,经过文物人员巧手“缝补”,居然“堆”起来个距今千余年的辽代文物,昨日记有幸见到“复原”基本成型的千年文物“凤首瓶”。

这个基本“复原”的古文物是辽代“凤首瓶”,别看它现在已经基本完好如初,可是前不久出土时竟然是一些零散的残损片。根据这些出土残损碎片的底足、口沿形状以及造型,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辽代器物。

与此同时,通过辨别和查询资料,根据这些残损碎片介于陶片和瓷片之间、陶胎瓷釉的特质,考古人员断定这是辽代“凤首瓶”的残片。

葫芦岛考古人员赵普光说,“凤首瓶”是辽代典型的瓷器瓶式之一,造型如一只伸颈直立的凤首而得名,也是受金银器物形状影响而独创的一种器形。瓷器呈杯式口,细长颈,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凤首瓶”是在辽代时期一般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达官显贵和皇亲国戚等皇族家才能够拥有的,它是一种用来盛装酒和一些其它东西的器皿,也可以作为装饰物。

由于辽代器物不仅在辽西地区,即使在全省出土都非常少,因此考古人员决定要让这些出土的残损陶瓷片发挥作用,重新复原回原型。

复原工作比较繁琐,考古人员首先将这些残碎片清洗干净,处理好这些断裂面,然后找来相关辽代“凤首瓶”的实物资料,按照“凤首瓶”的本身原貌,在不破坏器物本来面目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粘连和修补,残损的部分用石膏进行填补。

由于辽瓷器物大部分都是部分施釉,部分露胎,所以考古人员对修补“凤首瓶”的部位要保持原样,不进行染色。经过一个多月类似于“绣花”式的努力,终于使这个零散不堪的残损陶瓷片“各就各位”。

目前这个辽代“宝贝”已经作为珍贵文物被妥善保管起来。

走近原始瓷:千年瓷器之源


瓷器,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中不可略过的器物类型。从皇室显贵宅邸中的奢华礼器,到文人雅士居所里的清雅文房,乃至平民百姓家中的生活用具,自东汉成熟瓷器的出现以来,瓷器谱写着精彩纷呈的历史篇章。时至今日,瓷器已是各大博物馆不可或缺的重要收藏门类,也常常以高昂的拍卖价格获得世人瞩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瓷器起源的原始瓷,却鲜有人关注,甚至不为多数人所知。

原始瓷:点燃瓷器文明第一把窑火

原始瓷是从陶到瓷的过渡形态。人们常说的“陶瓷”,实际上是陶器和瓷器两种器类的合称,陶器和瓷器在原料、烧造温度、施釉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陶器的原料是陶土,一般无釉或施有低温釉,烧成温度在1000℃以下;而那些在大众印象中价值高昂的瓶、盘、碗等,例如前年在苏富比成交价逾2.8亿港元的明成化鸡缸杯,都属于在1200℃以上烧造而成的瓷器。由于瓷器一般施有高温玻璃釉,因此得以呈现或绚丽或素雅的缤纷色彩,更为普罗大众所喜爱。区别两者的基本方式是看器物的吸水率和胎质。通常来说,陶器具有吸水性,它的胎质不透明,轻叩发出的声音不脆,而瓷器不具备吸水性或吸水性较弱,胎体有透明感,叩之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煞是悦耳。

本次展览的主角,原始瓷,由于其胎料直接采用了南方地区广泛存在的瓷石且烧成温度多在1200℃左右,按照以上标准已经与陶器有了质的区别,进入了瓷的范畴。相较于广为人知的成熟瓷器,原始瓷的“原始”之处就在于它的胎体仍不够致密,吸水率和显气孔率较大,胎釉结合程度较差,烧成温度在个体间的差异较大,这些都表明当时的陶工在陶瓷制作工艺、烧成技术等方面还处于早期的摸索阶段。

越文化中孕育的原始瓷兴衰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成熟瓷器产生于东汉,与之相比,原始瓷早在夏商之际就已经出现,发展于西周与春秋,在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浙江是原始瓷最主要的烧造区和使用区,在商周时期属于越地。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原始瓷窑址群有4个主要区域,其中,越地就独占3处,分别为浙江的东苕溪流域、浦阳江流域和曹娥江流域,而位于现今浙江北部的德清东苕溪流域正是原始瓷烧造的中心窑场。

德清东苕溪流域坐拥天时地利,在制瓷的瓷石柴料、山体地形、取水运输三方面都具备相当的优势。地形上,东苕溪流域山丘坡度平缓,是龙窑选址佳地。丘陵附近的瓷土资源丰富,可就近取料;山上松竹茂密,柴薪取之不竭。东苕溪滚滚北流,注入太湖,连通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而溯江南上,越过钱塘江,又可达阡陌交通的宁绍平原,因此用水和运输都极为便利。

吴越争霸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吴越两国之间针锋相对之势,其实远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之际就已经开始: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国语·勾践灭吴》)

吴越两国水火不容的冲突,形成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吴国在春秋中晚期一度强盛,越国不得不退居到太湖以南地区。吴文化的南下直接导致越文化的衰退,影响了越文化中心的南退和原始瓷生产中心的南移,随之而来的是,原始瓷的生产扩展到了宁绍平原的萧山、绍兴一带,器类也大量减少。南移之前,东苕溪流域的窑场都纯烧原始瓷,基本不见印纹陶,而宁绍平原目前发现的窑址都是原始瓷与印纹陶合烧,且原始瓷比例较少。

而后局势扭转,自公元前510年吴伐越至前473年越灭吴,经三十八年,越国终于在“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带领下,从一个周文化边缘的夷蛮民族走向中原,跻身于中原大国之列,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灭吴后在短期内政治、经济均走向巅峰。此时,窑业技术也达到整个先秦时期原始瓷发展的高峰时期:产品种类丰富、质量高、装饰复杂,满釉,胎釉结合好;进入战国中期后原始瓷逐步走向衰落,种类减少,器形变小而装饰更粗率。

由此看来,原始瓷的诞生、发展与辉煌同越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展览所言,“纵观原始瓷百世变迁,由早期蓬勃向上的冲击,扩展为一个时代的洪流,又渐渐流向衰落,直至干涸,一个完整的轮回刚好与越族的兴衰轨迹近乎叠合。睹物观史,原始瓷不仅是物质工艺的珍贵遗存,也是越地文明的忠实记录。”

烧制工艺的革新:龙窑与窑具

原始瓷礼乐器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礼仪的需求,而原始瓷生产技术的革新不仅为它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更为后世成熟瓷器的诞生打下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烧制工艺的进步主要是在原始瓷生产的两个高峰期完成。由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制作技术大幅提升,装烧方式出现改革创新,窑炉结构也日渐合理,这些都为大量烧造仿铜礼乐器提供了技术支持,使高质量大型仿铜礼乐器的烧造成为可能。其中最重要的革新莫过于龙窑的诞生。

龙窑的出现使原始瓷的生产成为可能,其后龙窑的不断发展是成熟瓷器诞生的必要保证。瓷器孕育于东苕溪流域,当地物资充沛、山体平缓,好似为龙窑而生。龙窑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以斜卧似龙而得名。由于它随山而成的坡度形成自然的火焰抽力,升温降温快,对瓷器的烧制十分有利。火烧山、亭子桥等典型的原始瓷窑址都是龙窑形制。

此外,窑工还设计出了两类辅助装烧的窑具:间隔具和支烧垫具。为了保证产量,器物通常被摞叠起来放入窑内烧制,而间隔具保证了摞叠着的器物不致粘连,平稳又最大限度地利用窑内空间。托珠是间隔具最初的形态,最迟在春秋早期已被使用。垫具的产生是为了减少低窑位的废品率,提高低窑位的高度。支烧垫具在战国开始广泛出现。

汇入中原:原始瓷的第二个高峰

原始瓷发展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阶段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第二个阶段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两个高峰都体现在对青铜器的模仿上。相比于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期的原始瓷绝大多数可以找到其模仿的青铜器的样本。在强盛之际,越国采用中原的制度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也逐渐接受中原的礼制,并对中原的青铜器进行包括器形、纹饰等在内的全方位模仿,除早期即开始模仿的礼器外,还有乐器、兵器、农具、工具等,几乎涉及到青铜器的所有门类,也有相对固定的器物组合规律,由此迎来了原始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与中原地区的高等级墓葬不同,在越国贵族的墓葬中,有着随葬品不使用青铜礼乐器,而常以原始瓷替代的现象,可见从日用器到仿青铜礼乐器,原始瓷器在越国的广泛应用,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注意的是,原始瓷礼乐器作为一种礼仪用器,为越地所独有。原始瓷礼乐器中的一些器形和纹饰源自越地传统,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礼仪符号体系。

这一原始瓷在越文化中的显着表征,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类瓷制礼器无疑代表了先秦时期原始瓷工艺的最高水准。更为重要的是,与青铜礼乐器一样,原始瓷礼乐器同样是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蕴含着等级和礼制的丰富内涵,它从侧面勾勒出那个列国纷争、变革图强的历史图景:在中原强大的政治制度下,身处周文化边缘的越国采纳中原的制度改革本国政治、经济的同时,也逐渐接受着中原的礼制与民俗。

原始瓷从萌发到辉煌,继而“渐渐汇入中原文化的大河,不再是耀晔的独立闪烁,从此成为中华文化渔火灿星之一点”,正是本次展览以存世文物遥映那个变革时代的生动总结。

千年窑火 碧瓷青影


东方收藏网5月13日消息: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享誉世界,千年瓷都景德镇也成为全世界艺术家,收藏家的朝拜圣地。如今由上海高域艺术馆承办的2014《千年窑火,碧瓷青影》——胡强教授吴德扬高工的陶艺作品展于5月31日至6月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542号中心城区最具影响力的中福古玩城举办,会给大家带来视觉上的艺术盛宴。

胡强教授,1989年毕业于学院美术系,。1989年在江西省陶研所艺术室,从事陶瓷艺术创作,1993年就职于景德镇学院艺术系,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中国画教学。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瓷翰研究院院长,艺术家交流学会副主席,景德镇冷香京剧票友协会副会长。现为景德镇市高等专科学校教授。胡强教授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国画教学20余载,擅长花鸟、人物。其水墨丹青风格洒脱豪放,清新优雅。釉下青花墨分五彩,笔迹放纵,兼以斗彩点睛,松紧有序,主次分明。窑变彩绘,色釉变幻,绘画精美。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装饰情趣,是馈赠之上品,收藏之瑰宝,为现代家庭装饰之时尚。其作品获国家,省市奖励30余项,其中全国中青年工艺精品大奖赛金奖,江西省陶瓷美术“华月杯”金奖;2008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教育成果大赛金奖;2007上海秋季拍卖会作品《神仙畅游》以15万价格成交。国际香港、韩国美术交流展,作品《醉春》获银奖,江西省工艺品大赛一等奖,国际陶瓷节“百花奖”,全国工艺品评比一等奖等。作品《冰清玉洁》被故宫博物馆收藏。入编国家出版书典二十余册如《大全》、《全集》、《瓷苑新苑》、《陶瓷研究》等等,2008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景德镇电视台文化纵横栏目专门报道其艺术人生。

胡强教授的学弟,毕业于学院的吴德扬高工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中青年新锐艺术家,景德镇青年画院常务理事,昌南画院高级画师,他自幼爱好绘画,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工艺细腻,生动传神,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善于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入传统装饰,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他的作品《荷香远溢》在2001年江西民间工艺美术展获一等奖。《天香夜染衣》2012年第十届中国工艺博览会上荣获“中艺杯”金奖,《东风吹来满眼香》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优秀作品评比金奖。他的作品《香远》《春风摇曳》《欢乐天地》分别被中华民族美术饰品馆、大连美术馆、江西省美术馆收藏,他的论文《浅读粉彩花鸟画创作》和《读诗书画印与陶瓷装饰》相继在《景备镇陶瓷》杂志和《江西画报》上发表。他还获得2011年景德镇“全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本次展览还得到众多陶艺大师的力挺。参观时还可赏析徐朝兴、夏候文、熊纲如、刘远长、赖德全、叶小春、孙燕明、徐金和等大师的艺术作品。

千年钧瓷万古流芳


你,着一身素净的幞头袍衫,站在大禹之州的凤阳山上,任思绪飘扬······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非青即白的釉色单一,不应是兼容并蓄、极具繁盛的以唐字注解时代的瓷器的主色调。在你的心中,你想要一种改变,需要历史在你的身边点上一个渲染瓷器色彩的符号。

双龙尊-孔家钧窑

大禹治水的勇决心鼓舞起你的坚韧劲儿,追寻的步履,在伏牛山余脉的大刘山、云盖山、凤翅山、牛头山的漫山遍野上留痕。黄矸土、碱石、白土、黑毛土等,是你坯泥的起始;长石、方解石、玛瑙石、滑石、铜矿石、铁矿石等,是你釉的主料。骡马驮来的软黏土,风吹、日晒、雨淋、冰冻,你和它一样历经四季风雨;肩挑背扛来的硬矿石,轮锤敲碎,石碾磨细,你为它遮阴挡雨怯灰尘。渴求变化的眼眸,周而复始地专注在明了又灭灭了又明的炉膛里,渴求一软一硬在炽热中幻化。卓尔不群的创见,让你有了意想不到的瓷的色彩创获。从创见到创获,一字之变,你走了二百多年。有一个叫做白峪的唐窑遗址佐证了你的手迹:褐为主,间或月白、天蓝等色,莹润典雅,意形流动。鲜活的质感,解开了单釉的牵绊,你以淡淡的墨痕,把花釉瓷著录在了瓷的演变史册上。

历史,对旁观者来说只是一段故事,于亲历人,是根植于生活原壤的揉搓着雄伟梦想和奋斗壮丽的践诺。

虎头瓶-孔家钧窑彩釉斑色,让你的心中涌起了千百种热望,花瓷上窑变斑点的闪现,启迪着你的陶瓷天空向着湛蓝而高远的方向飞翔。

在釉与火交织的日子里,远不止“钧釉”传说窑神爷显灵那般巧妙所能解读的机缘巧合,也不似窑工女悲情纵身一头栽入窑炉里红光弥漫出玉般晶润、血般艳红花瓶的壮烈。岁月是一种修炼,在孤独的前进路上,你享受着一把泥带来的幸福。一双手,拈来捧起瓷土,泥的脾性熟稔于胸。坯,拓於掌心,或注浆,或拉,或脱,旋转流变,在火的烧烤下,幻化丰盈,素淡成型。或涮,或浸,或浇,或刷,釉浆绕身,烈焰重袭灼筋骨。一次又一次,你也不知道历经了多少次甄别遴选,七十二道工序中恪守着窑变的问候。

灵泉寺的白果树绿了又黄,枯了又绿,始终昂扬着挺拔的躯干,注视着七里长观街烟火遮住天的境况。

孔家钧窑-炉钧观音瓶

千年前那个叫做开封的都城蔓延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商贾云集的景象可与当今大都市纽约地位相媲美的鼎盛,也极大地一次又一次鼓舞着你前进的步伐始终不肯停歇。时间的推进中,釉的弱点褶皱与火的风暴微澜,你有了精准而锐利的洞察。泥的灵魂,在神蕴之地,终凝聚成万千炫彩,玎玲开片声中,釉色凛烈升腾。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创举,使你一发不可收拾地驾轻就熟于釉与火之间。色浅韵味足,色浓幻化多,五彩争艳,辉映竞芳,从而让你以润、活、纯、变、厚、正、纹、境、浑的清纯淡雅风范,在瓷的世界里,独步天下。于是,华夏第一都,在大禹之子启宴会天下诸侯的颖水河畔的钧台,你有了自己的名字—钧瓷。由此,你迈入了由灿烂二字描绘的“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做得来”人生轨迹,用辉煌书写着“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窑变无双钧瓷无对的国之瑰宝的美誉。从乡野器皿,到登堂入室,进而入主宫廷,你的坚守换来了你的尊贵,使你成了御用珍品—君王之瓷,而你的出生地因你得到了四次皇封,也是因你的胎质有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字—垕。

元丰钧窑-富贵瓶

岁月之刀在雕刻时光的同时也雕刻着你的命运。时局的动荡,朝代的更替,文化的落魄,你成了一位隐忍者。所有的忧伤和怅惘,追忆和感怀,都无法抗拒年轮的碾磨,在滚滚飞尘中慢慢地遁形于元、明、清历史的尘埃中。

清末,世事风云变幻,新时期的整体化和近代化,有着高贵血统的你又一次以物以稀为贵陡然进入世界人民的视野,追“钧”的心思波澜暗生。

孔家钧窑-连升三级

立志恢复钧瓷的心和当初创举钧瓷的信念一样,百折不悔,屡仆屡起。数百年久远的断烧,你已失忆于曾经的鸡血红的由来,蚯蚓走泥纹的难得,观音瓶的盛烧不衰。但秉承天地之灵气的名贵矿石和独特土质,历经冬寒、春酥、夏晒、秋润而成的五色瓷土与十色釉料,依旧在神州大地上唯一活着的古镇里相映生辉。你在坚硬的现实中又开始了钧的飞翔。先仿后创烧,一个手拉风箱,捂火还原,窑变艺术在大河之上天地之中又获重生。这一切都是在那个兵匪如蚁、旱涝频仍、饱受列强欺凌的半个多世纪的战乱年代苦焦生活重压下,你用大河儿女令人震撼的血性,裹挟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精气神,使华夏文明延绵不绝,恒久保持着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

迎着招展的五星红旗,你的手和共和国总理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天授地生,由一个你凝聚着你们,醉心于钧的痴情。理论研究、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日夜不辍,专心钻研。改炉窑结构,研釉料配方,掘制作工艺,变烧成方式,迷失千年的技艺,用创新的姿态,脱逸而出,散发着惊喜的光泽。钧红釉,云蒸霞蔚;天青釉,幽雅明快;翠玉釉,似玉类翠;油滴天目釉,滴注凝雪,灿若繁星。你以旷达空澄、济柔以刚、真淳淡然、众美从之的新质,酣畅地浸染着“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珍贵。你成了中国符号的一个特质,以Jun Porcelain的标志,温文尔谦地站在寰宇之上。

盛世祥瑞鼎-王现锋大师作品

掬一泓清澈颍河水,唱一首大气磅礴《窑变》歌:入窑人间事,出窑万古花,敢向大河诉儿女,一捧黄土捧出了你我他·····

歌颂千年史,古镇又青春。凝视十里神垕街,活跃而灵动。儒雅劼俊的你,怀揣着美好愿望之时代文明理想,又迈开了重振钧瓷盛世文化的坚定步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方向鼎力前进!

千年吉州窑瓷马俑


马年里,本文特选出七尊(左起编号)吉州窑瓷马俑供大家和喜爱12生肖的藏友欣赏。吉州窑是宋代江南著名民间瓷窑之一,其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又称“永和窑。”因从隋唐至宋,今吉安古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历史悠久,始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从开建距今已1200年。目前遗存的24个窑包遗址保存完好。吉州窑是享誉中外的综合性的窑场,也是全国古代黑釉瓷的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工艺考究。其黑釉、木叶纹、剪纸贴花、彩绘等品种在宋元陶瓷中独树一帜。许多国家把吉州窑兔毫斑、鹧鸪斑、玳瑁斑、剪纸贴花等视为传世珍品,木叶天目盏则被列为国宝。吉州窑的另一大亮点是雕塑瓷,雕塑瓷分瓷雕和捏塑两大手法,从上述七件马俑可以看出首先以捏塑方法做出马或骑马人,然后用雕刻手法刻出马和人物的头部以求生动准确。而制瓷大师舒翁和其女舒娇就是著名的民间陶瓷家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舒翁善于烧制玩具,舒娇则长于烧制炉瓮,并擅长构图上釉,产品以白釉、绿釉、黑釉、彩绘为主。他们烧制的各种玩具和绘有佛、仙的瓷瓶,造型别致,色彩明快。吉州窑瓷塑品种繁多,主要分人像及动物两大类。属于人像的有官吏、平民、仕女、武士、仙翁、佛像等;属于动物的有马、牛、狗、虎、猴、鹅、鸽、鱼、龟等。多采用手塑和模制两种手法,或两法兼用。这七件瓷塑均采用手塑法制作,先捏出人体或动物躯干再植以头面、四肢、冠带衣饰等,再用小工具刻画出颜面五官、衣纹走向。骑马人分别制出马和人物,再将人物安插到马背上。这些瓷马俑全凭手做,所以形制无一相同,虽简洁而富于变化:稚气十足的小马(一)、跃跃欲奔的中马(三)、若无其事的大马(二)、抚摸马头的骑手(四)、举目四望的男(五)女(六)骑马人和高耸鼻梁的骑马胡人(七)。这七尊瓷塑虽只有5×8厘米左右大小,但制作前作者都经过精心策划,信手捏来,加上娴熟的手法使小小玩具也变得生动传神,在简练中寓精巧,于自然中见匠心。特别是酱褐釉骑马胡人(七)的特殊造型所揭示的胡人身份与唐三彩中骑骆驼胡人遥相呼应,这是古代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吉州窑与世界连接的又一物证。只有西域、中亚或欧洲人到过吉州永和,古时的东昌县城,若非舒翁和舒娇亲眼目睹过他们,怎能塑造出如此生动的瓷俑?据有关专家考证吉州窑瓷器出口主要有四条路:沿赣江下南昌、九江经长江溯运河北上入渤海到登州接近辽境;或到沿海明州、杭州销往日本、高丽;或溯赣江而上经瑞金、长汀、龙岩至泉州运南洋、印度、非洲转欧洲;或由赣州、大余、梅关、南雄、韶关经北江到广州运往南洋、波斯、印度和非洲等地。海上丝绸之路把吉州窑瓷器销往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也使吉州窑美名传遍天下。

白瓷龙首双身壶(隋)


隋 白瓷龙首双身壶

规格:高18.6cm、口径4.5cm、底径4.5cm

质地类型:瓷器

白瓷在南北朝时已开始生产,而真正成熟的白瓷直到隋代才出现。中国白瓷最早产生于北方地区,特别是河北和河南两地,南方的白瓷要比北方晚近300年。河北内丘邢窑的隋代窑址是目前发现最早制造白瓷的地方。

白瓷在隋朝的生产相当普遍,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出现的,系在含铁量低的瓷胎上涂以透明或乳浊的高温釉而烧成。工匠们的技艺这时有了很大进步,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三氧化二铁在釉中的呈色规律,然后有意降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最终制成了白瓷。继隋代白瓷之后,唐代邢窑,宋代定窑、景德镇窑和明德化窑等都以生产白瓷而闻名,生产的邢瓷、卵白釉瓷、甜白瓷、象牙白等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白瓷也为青花和彩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如北齐武平六年(575年)河南安阳范粹墓,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征虏将军张盛墓、大业四年(608年)周宣帝外孙女李静训墓、大业六年(610年)金紫光禄大夫姬威墓等。1982年,内丘与临城交界的贾村隋代白瓷窑址等地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白瓷,尽管其中有些属于早期的白瓷,还有点白中带青,但其后就无可争辩的是正宗白瓷了。

在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中,龙柄双连瓶和龙柄鸡首壶堪称精品。龙柄鸡首壶这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青瓷传统造型,这次以白瓷的全新面目展现于世人之前。而龙首双连瓶更是造型别致、气度不凡之作。双连陶器远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如双连壶。唐、宋时瓷器有双鱼瓶、双连杯、双连瓶等,其中双连瓶到清代一度流行,出现了合欢瓶,这自然是有特别的吉祥含义的。

宋官窑瓷器冠绝天下传承千年


官窑

官窑分做两个地方,一为北宋的汴京官窑,一为南宋南迁后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然此项分类尚有纷歧意见,因为汴京遗址长埋于开封市底下,考古难以挖掘,只能借由古籍记载来推测当时烧窑的情况。根据几本古籍,如明初曹昭《格古论要》、南宋人所写《负暄杂录》、以及南宋《垣斋笔衡》所载,官窑的确分作南北两处。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华)、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瓷、婺州窑瓷、龙泉青瓷已久负盛名,各树一帜。"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五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文献说明,北宋时期已烧制官窑。南宋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的技术和制作方法。文献把南宋官窑划分为"修内司"和"郊坛下",前者"名内窑",后者系"别立新窑",并明确指出新窑"比旧窑大不侔"。据浙江省文管会1956年所发掘出来的一座南宋乌龟山窑址已确认了郊坛官窑的存在。但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址迄今未发现,有考古专家提出,抑或是它和郊坛下仅是一处窑址的两种称谓,这也有特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印证。

特点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描述官窑瓷器说:"官窑瓷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笺》里进一步说明杭州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之下也。"在已发掘的杭州乌龟山郊坛官窑窑址中发现很多瓷片与窑具,胎质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质轻薄、釉层较厚、釉色有粉青、蜜腊黄等色,器型常有盘、碗、碟等,还有仿古器皿是受北宋徽宗提倡仿古复古的影响,作为宫迁陈设用品;郊坛官窑遗址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特征与历代文献记述相符合。

色泽:南宋官窑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但也有以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为主的。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南宋官窑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南宋官窑的釉极厚,故便有"原釉薄胎"之说法。

纹层: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有大小开片,亦称文武片。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经过人工染色,从而达到所谓"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南宋官窑瓷的造型,品种包括很广,以陈设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样样都有。器型多仿自周、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官窑瓷器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但是它所表现的气度,却仍然不可漠视。

风格: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在它的装饰,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官窑所烧的都是宫廷御用器,因此,要求制作都尽量完美,早期作品为了使器身全部敷釉,盘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钉装烧,唯支钉较汝州官窑为大且粗,数目甚至有多达二十枚者。晚期,则多以垫托垫烧,虽然是底留下一道无釉的痕迹,但涂上一层铁质护胎浆成"铁足",使制品更富特色。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精华。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而且对世界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一个伟大的卓越的贡献。南宋王朝覆灭之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故传世珍品较少。

鉴定方法

窑器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但窑器窑址仍未确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悬案之一。

底足对比法:南宋官窑足沿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乌黑色,铁黑色,澄泥色都有,详见以下图片,修内司官窑早期花钵,晚期花口洗和花口碗的底足都没有上一层青釉护胎汁。露足部位泛出铁红色。郊坛下官窑,用的是一种石灰碱釉,它的特点是高温下粘度大,不易流动,早期厚釉易粘接支烧工具,造成废品,详见早期翠绿樽式炉(早期常用环列六齿支钉烧制,三足上都有烧焦痕)。到晚期变满釉支钉装烧为刮釉垫饼装烧、由于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沿釉薄处露胎处显"灰紫色","橙黄色",而圈足底端刮釉胎处呈"黑褐色"、"乌泥色"、"澄泥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征。花口洗,葵花洗圈足都有一层很薄的青釉护胎汁,即是同样的配方,色釉的厚薄。窑位的放置,温度的高低稍有差别,烧成的底足便有天壤之别。资深藏家说得对:瓷器底足的信号很多。鉴定一件瓷器的新、旧、作假、多看底足。

水波纹和乳浊釉对比法:官窑似鱼油,这句话一点不夸张,从以上图片看釉层中"攒聚"着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还有长、短、新、老、自然开片,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是鉴别南宋官窑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厚胎厚釉和薄胎厚釉,马上就分开两种底足,一种上青釉,一种不上青釉护胎,一种釉面上有水浪纹,一种釉面上乳浊釉,早期没有,晚期釉色滋润,玉质感强烈。修内司官窑,是一种含钙量较高的石灰釉,是高温下粘度较小,易流动,到后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两次烧成的厚釉工,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所以在晚期的官窑中能清楚的看到像小河流水似的水波纹,也是如今工艺无法仿制的地方。

瓷器的七十二道工序,奢侈千年


伴随着机器化时代的盛行,现代都市愈益浮躁,专注坚持、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在产品和服务上也是越来越少能体现。流水线的机器作业,最终造就出呈现到我们面前的,恰也正是那冷冰冰的器物而已。

对于中国古代精湛手工艺的极致体现,景德镇的瓷艺技术就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学习的范本,没有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仅借着一颗匠人对瓷器执着与坚持的心,七十二道制瓷工序层层渐进。俱匠心,也正籍着这一份匠人的精神,才有了传承于后世那一件件炽热煽动人心的作品。

唐德贵先生的《陶序图》,为我们更直观清晰地呈现出制瓷技术的七十二道工艺,景德镇人的匠人之心,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景德镇制瓷先要勘察才去瓷土的山地。而蕴藏的瓷土都有矿脉。由于表层裸露的矿头比较坚硬,所以要用薪柴堆放在上面明火烧一阵,然后担水浇灭。石质由于热胀冷缩,矿石就会出现裂缝。用羊角镐、锄顺着石纹向里挖掘,就成了一座瓷石矿洞了。

由于瓷石矿大多在深山里,所以运输矿石都空人力担筐肩挑。一般要挑到临河建有水碓棚的地方。在那里有另外一些做勤杂工的人,把挑来的大块瓷石用铁锤砸成拳头大小的规格,以备碓石使用。

水碓棚都挖有一条引山溪的水渠,利用水的落差,冲动碓轮上下起落。而瓷石放在碓臼里,不一会儿就被击得粉碎了。然后把粉淘出来浸到棚内的淘洗池里。连续几天不断地用泥耙淘洗,弃去粗渣,待沉淀后放掉余水,就可以取到稠化浓缩的瓷浆泥了。

把澄清淘细的瓷石浆再阴凉几天,泥巴就可以成团了。取来放在装有铁丝划切的长方形模匣里,用隔泥线去掉多余的泥,提去模匣,就制成了像土砖一样的泥砖。景德镇的人把它称作“白不(dun)”或“不子”。这是制瓷原料的一种粗加工的传统工艺。

毗邻景德镇的安徽省祁门县,也出产瓷用的白不,色泽纯净,品质细腻,都是顺昌江水路用船装运到景德镇来卖。镇上有黟县人开设的“白土行”,专门储存白不,是原料的经销商,他们把瓷土或以现金交易,或者以先赊货给制瓷的作坊。这样的经营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产供销各方。

陶瓷需要饰釉,而釉必须要有釉灰。乐平出产的釉灰石永一种青白石和凤尾草堆叠在一起烧炼,把灰用水淘细,就成了釉灰了。使用时加进白不加水调剂,按瓷器的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需要,即配制成不同比例的釉汁。

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其胚胎都要装进匣钵里,这样能保证胎质的洁净和避免破损。制作匣钵的泥土可以不必细腻,只要在轱辘车上能拉成型就可以了。制好的匣钵略加晒干后,还要旋削光洁再放进柴窑里去空烧一次,这就叫“镀匣”。只有经过“镀匣”才结实耐用。

匣钵做好了,就有御窑厂派人前来验收。主管的人用一根尺子来测量匣钵的大小厚薄和深浅轻重,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合格的匣钵才能送到御窑厂去装烧贡瓷。

在做瓷器之前,必须先把“白不”敲碎放到大水缸里去浸泡,第二天用木耙把原料搅拌成浆,再用泥锅舀水,把沉淀中的粗渣去掉,用瓷石吸除铁质,然后把泥浆通过细目筛从粗桶过到细桶里去,如此反复二次,泥浆呈现出浓稠的样子,就可以用手揉起,堆放到泥房里陈腐了。

泥料放在泥房的大块青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陈腐后,用泥铲进行反复铲移,每铲一铲形成“口”字型的泥片,再用力撲打由“口”字打成“田”字踩泥。传统的踩泥有“菊花蕊,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的口诀。也就是铲泥踩泥的操作要领。

精炼的泥还要进行类似和面的揉搓,景德镇人俗称抐泥。这种揉搓就是要排挤出泥里的气泡,使泥中的水分均匀分布。抐好的泥由做坯的人放在轱辘车的转盘中心,陶车转时以手间距离的收放的微妙变化,即可以做成器皿造型的样式。

印坯模是圆器重用于器物内壁定型的专用模具。它是用山土制成的干燥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性。制模技术要求高,通常是“一尺之坯只得七八寸之器”,而修模工业要“熟谙窑火,泥性方能计算尺寸加减以诚模范”。印坯模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有损伤,可以再进行修削而重复使用,所以模具使用寿命比较长。

经过拉坯成的圆器器皿,待稍干后,还需套在尺寸相符的模具上用手拍打按实,这样就能做到胚胎的规整一致。要使器皿表面光洁和厚薄一致,还得经过在陶车上的旋削,而这种称为利坯的工艺,是成型种最关键的工序。

拉坯的时候圆器的夏布会留有一段长约二至三寸的泥足,这是方便取坯绘书青花时掌握用的,书完后,必须把泥足挖掉,这道工序俗称剐坯(或叫挖足)。再施底釉,稍干后修圈足,把圈足装匣时与垫饼相接触部分的釉层利去,以免器皿因施釉而熔融而与垫饼烧结在一起。这道工序叫取釉。

凡是杯子壶子,它们的把手或壶嘴,古人称“持手”或“流”,由于形状和安放位置等原因,所以要再另外的工序里镶接完成。做这道工序的人,景德镇人俗称“雕削(工人)”。它们不仅做有把嘴的日用瓷,连大件的镶有兽型螭耳的陈设瓷也少不了他们。

做好的瓷器坯胎,一定要使用它干透,特别是在冬天,但是烧火去烧,坯胎会干裂,而用炭火的话,会因为没有移动坯板而使坯胎去湿不均匀。最好是在有太阳的晴天,坯胎都可以搬捧出来晒。但是自夏天就不必如此了,坯胎足可以阴干。在春季、秋季也只要放在坯坊的晒架塘上,上可日晒,下可通风,有利均衡干燥。

瓷器内部要上釉,是采用“荡”的方法,先舀釉水到里面,再用手捧着轻轻地摇荡,让釉水均匀的覆盖整个内壁,然后倒出剩余的釉水,此时应轻轻转动坯体务使口沿布釉均匀。吹釉的方法使用一根六寸长的竹筒,一头蒙有细布,蘸满釉浆后在另一端用力吹气使釉汁成雾状附着在坯胎上,反复的次数要看所需要的釉层厚度面定,有的器物甚至达到十七八次之多。

对于小件瓷坯胎的外釉,一般采用蘸釉的方法,拿一根弯曲的木棍勾托器皿底部,把它在釉水里浸之,其体口沿与釉水平齐时,就马上提出来,一次可以完成施釉。而对于大件瓷的坯胎施釉,不能用蘸和荡的方法,而要用浇的方法。就是在装有釉水的木盆上放一块木板,把坯胎放在板上,施釉的人两手各拿一只碗,舀取釉水同时从左右方向中间坯胎浇淋,这样就可以了。

坯胎在上釉之前要进行一次补水,通过用水笔蘸清水在坯胎上刷抹,可以除抹利坯时的刀痕及晒坯时残留的粉尘,还可以发现坯胎内隐藏的气孔及混在坯泥中的硬泥团(俗称死泥)。并及时地修补,施完釉后还要检查,对坯胎没有施上釉或釉薄缺的地方,也要用相同的施釉方法进行修补。

颜色釉施于坯胎上,由于釉浆比较厚,只适宜用毛笔涂搨上去,这种施釉的放发酵涂釉或搨釉,但是颜色釉在高温窑火中,一种颜色釉常会因为窑温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出现几种不同的色彩,这就要总结经验,完善配釉的良方,对那些釉薄而色相不好的都应该剔除。

仅用青花料勾描样的线条,呈色淡雅轻柔,很像中国画的白描,这种青花绘画称之为淡描;而混水(也叫分水)则是在青花勾线的轮廓里,用浓淡不同的青花料水进行渲染填色,很有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的风味。

瓷雕中有一种捏雕,把少许的瓷泥放在手掌中用搓削剔压的技法,可以组合成各种花鸟,造型十分逼真;如果是在坯胎上涌刀按线图刻画的话,就可制出刻花瓷,这种刻画装饰的瓷器罩上透明釉就可以送窑烧成。

瓷器坯胎从作坊送到画坊或窑厂,有专门的工人运输。左右两肩各托抗一块坯板的叫驮坯工,挑一种竹制坯架挑子的挑坯工。坯架子上分五层,左右坯板上有一百多个,但挑者脚步轻盈稳健,坯不会晃荡,这是景德镇特有的一种景观。

匣钵经过多次高温的窑火,难免会出现皲裂的现象,景德镇人又一种好办法,就是用长长的竹篾薄片把匣钵破裂处紧紧地箍捆好,进窑烧时会经久不断,有助匣钵高温软化时接缝。装坯时要看坯胎大小高低选择合乎规格的匣钵,装的时候要洁净平稳不能有任何倾斜和摇晃。

瓷坯做好后,需装进匣钵内,送到专门烧窑的业主家去。烧窑工把匣钵根据瓷釉耐火的要求及成瓷标准用叠直竖放的排列顺序布立好,对放置最顶端的匣钵称作“加表”。整窑匣钵要分行排列,稳直不斜,中间还须留有焰火流通的空隙。这一系列工序叫做“满窑”。是决定烧窑成败优劣的关键一环。

烧窑的柴火主要是选用松树锯断劈成柴块的,这是因为松木油脂多,火焰长,耐久燃。但是烧一窑瓷窑烧掉八九十担柴。所以窑场上挑柴的人像蚂蚁一样穿梭着,烧窑的人像飞蛾扑火一样前赴后继,而在这时,大家都得听烧窑把椿师的号令了。

待等停火歇窑的时候,窑工们就进窑搬出一摞摞的匣钵,取出一件件烧好的瓷器,经过粗选后就放进瓷篮里挑走。大家都很关心烧制的数量和质量,因为都是以瓷业为生活,有着密切的经济利害关系的。

柴窑烧过多次,难免会有损伤,就应该请修窑的行家来修补。他们调的泥像糖浆一样粘稠,把砖排砌上去就很紧贴。过去有户姓魏的人家,就专门从事这种行业的,在景德镇很有名气。

从窑里开出来的瓷器,需要专人按品种、规格、质量好坏来分类检查和挑选,一般分为上色(优)、二色(良)、三色(一般)、脚货(差)四个等级,这道工序俗称看色,实质上就是鉴定产品质量。另外对需要釉上彩绘的瓷器,就要按规定该配对的配对(如花瓶)等,该配套的配套(如茶具、餐具)等。

釉上彩绘需要颜料,这有专人来做的。一般使用水乳研磨,研钵放在一张矮凳上,凳上一头上横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圆孔,研槌就穿在孔里,人坐在凳上双手握着研槌就可以研料了。这种工序并不复杂,无论小孩老人甚至残疾人都可以干。料研细后需晒干,然后根据各种调色性按比例调合,这就是景德镇俗称的“挌色”。

彩画瓷器,必须按照传统工艺进行,无论是花鸟山水等图样,都讲究形神兼备。画师要先画好一张设计稿,这叫起稿。征得货主认同后,就用墨笔临摹在一种吸水性强的草边纸上,喷湿后覆盖在待画的瓷上涌手掌拍打,就会出现构图的轮廓线,那么绘画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了。

在白釉瓷上彩绘,先要将需要的各种颜色在料碟里揉搓和研细,这就是彩绘工的准备工作“搓料”。画画时要结合瓷皿造型来绘画,画的山水景致有关仝、荆浩的笔韵,画的花鸟图境有黄荃、徐熙的风格,真不可以笑看这些瓷画工匠们。

景德镇的彩绘分工很细,一般来说画画的人不填色,填色的人不绘画,而填色的技术比较复杂,并且细致,仅晕染法就有用油和用水的区别,所以妇女从事填色的比较多。彩绘完毕了,还要有人写上譬如纪年款,堂名款及诗句等。字体都是学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了。

彩绘好的瓷器要经过烧炼才能固定颜色,这就是烤花。烤花炉使用土砖砌成圆桶形状,高三尺,口径二尺六七寸,周围是夹层,填炭火的,下面还有风眼,满炉就是把待烧的瓷器放进炉中,大件在下面,小件叠在上面,叫“过肩”。以不碰撞颜色为准,烧的时候要看火,必须扶持类似锅盖的圆板遮挡灼人的火气。面炉盖除火眼外,其他地方都用黄泥糊盖好,以免炭炉掉入,烤花一般只一个晚上就可以了。

彩绘好的瓷器,景德镇人称之为红花瓷,检验红花瓷质量的人叫汇色,也俗称看色。看色行的老板按约定的时间来提取瓷器。按四六八的计算单位装进瓷篮里,挑到瓷行按规定的要求核实质量和数量,然后开出写有验看结果的换票(即结算的凭证)就可以了。

瓷器发运前,要包装好。一般碗盘之类的。每十只为一筒,用纸垫包后再裹上稻草,然后装进特制的木桶内,就可运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但是也有不装桶的。碗杯盘碟以三四十只或五六十只为一组,茭草成长形圆柱状,再用竹篾横扎在腰间,这样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搬运,都很方便和安全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