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空鼓 > 导航 >

毛泽东专用瓷器价格飞涨 一个饭鼓卖了60万元

毛泽东专用瓷器价格飞涨 一个饭鼓卖了60万元

瓷砖空鼓 万利瓷砖 简一瓷砖

2021-04-17

瓷砖空鼓。

如今,民间留存的“主席用瓷”已经陆续进入市场。1993年10月,在“首都国际拍卖会”上,一套“四季花卉”小碗,拍至8.8万元,时隔不久,北京又举办了一次“67件‘主席用瓷’拍卖会”,其中一只“水点桃花”饭鼓,以60万元人民币被人买走。

“主席用瓷”产地主要有二:一是江西研究所;二是湖南醴陵瓷厂专窑。

1974年秋,毛主席最后一次回湖南,一住就是114天。湖南省委领导见毛主席要在长沙度过生日,决定让醴陵瓷厂专窑制作一批精良的小饭碗送给毛主席,作为家乡人民对他的祝福。

为了把“主席用瓷”制作得尽善尽美,专窑职工选用特制的本省“洪江泥”作碗坯,绘画用氧化铀作颜料,大胆将坯体倒装入窑,先经1360摄氏度的高温成瓷,然后在碗口上施一层白色低温釉,再经700摄氏度的低温烧烤。1974年11月,烧制出一批釉下五彩薄胎碗。碗内外用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腊梅四种纹饰,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此前,醴陵专窑数次为主席制作过生活用瓷,1958年烧制过茶杯,1971年烧制过烟灰缸和餐具,1972年烧制过汤盘和平盘,1973年烧制过带盖的鱼盘。

再说景德镇。1975年春,研究所奉命研制新的“主席用瓷”。根据毛主席自己提出的要求,设计出两套瓷器图案:一套为“梅花图”,取“梅花欢喜漫天雪”之诗意;另一套为“桃花图”,取“桃花源里可耕田”之诗意。“桃花图”是由画师刘平继承父亲刘雨岑创作的“水点桃花”之画技精心绘制而成。它集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于一体,风格独特,品位极高。两套瓷器所用原料全是经过反复精选的优抽白泥,桃花用釉上彩,梅花用釉下彩。“桃花”一套98件,“梅花”一套47件。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领导让各选3套送北京,剩下的吩咐就地销毁。但研究所舍不得,将之分发给了职工。

改革开放以来,那些散落在民间的“主席用瓷”,被投资者和收藏者所看重。据说有位叫马晓初的商人,从1990年开始,用几元至十几元一件的低价,在江西收走了不少主席用瓷,让他捡了个大“漏”。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制作极精美的五彩梅竹纹盖碗,是毛主席盛牙具的专用器皿,存世仅3只。1995年秋,有专家估计每只60万元以上。其中一只江西造,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另两只由湖南制作,于1981年被醴陵瓷厂从中南海取回,留样保存。后因该瓷厂关闭而流入民间。

如今,民间留存的“主席用瓷”已经陆续进入市场。1993年10月,在“首都国际拍卖会”上,一套“四季花卉”小碗,拍至8.8万元,时隔不久,北京又举办了一次“67件‘主席用瓷’拍卖会”,其中一只“水点桃花”饭鼓,以60万元人民币被人买走。

“主席用瓷”收藏价值较高,由于值钱,卖价不断攀升。所以仿制者也不少,交易时需要多加留意,切莫掉以轻心。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天启瓷一鸣惊人 拍出1232万元


以斗彩为代表的成化瓷,以青花为表率的永宣瓷,以戗金为特色的嘉靖五彩是明代瓷器的三甲,然而,除了这三甲,在不问朝政、埋头于做木匠活、自愿出租权力给宦官魏忠贤、加速了明朝灭亡的天启皇帝时代,景德镇的瓷器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富商及文人成为新庇护人开辟景德镇瓷器诗画装饰先河

天启时期官窑的突然停烧,让这个经历了200余年以官窑为中心的窑场失去了指路人,面临着资源枯竭和失去了最大的皇家客户———创造瓷器辉煌的庇护人和赞助人的问题。

而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式样的来源。200多年来,景德镇官窑瓷器往往是由皇家提供式样,民窑瓷器多是跟风,或是对皇家样式稍作修改而已,从来没有担心过现代人所说的工业设计。到了天启朝,民窑自身不得不担负起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了。

景德镇在没有官窑的情况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纹饰,恰好在万历年间,民间开始流行画册,而距景德镇不远的新安就是刊行画册的重要地点。天启年间比较著名的画册包括了各种花草鸟禽等等,这些画册的内容就是景德镇瓷器装饰新的来源。这些适合不同口味的瓷器装饰情趣,带来了新瓷器的曙光。

2010年,一件天启朝米万钟制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拍卖会上以1232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明朝民窑瓷器之最。难以想象,名不见经传的天启瓷器一鸣惊人。

官窑停了,富庶的江南商家和游手好闲的风骚文人挺身而出,取代画家成为了景德镇新的庇护人,他们开始大量订制瓷器。

文人必有文人的喜好和怪癖。没有诗的画只能作为装饰用,画意好却无诗情,而天启瓷则开辟了景德镇诗画装饰的先河。

器型变化无常,出现了四方、六方、八方面体

天启之前的瓷器除了一些文房用瓷之外,一般都是以圆形为主,而且基本都是对称的。这当然与瓷器使用轱辘车成型有关,而更主要的是与大家的审美取向紧紧相连。到了天启朝,可能与外来影响有关,一大批日用瓷器出现了四方、六方、八方面体的形状,还有扇形、马形、兔形、山形、琵琶形、桃形、菱形等各种形状的瓷盘。更为出奇的是,有些甚至把盘子弯曲成半平半竖的形状。林林总总,有时候甚至让人感觉,这些瓷器并不是国内生产的。

立件来说则有水桶、提篮盘。这些瓷器制造复杂,一般都要借助手工捏塑成型。这些器型怪异的瓷器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保存有不少,而且都有其相关的用途。在餐桌上,形状不一的盘碟用来盛放各种不同的食物。一般来说,这些器型怪异的瓷器瓷胎都比较粗,有一定的分量,与之前那些追求薄而细的瓷器来说有些趣味不同。凹凸不平的釉面、笨拙而又变化无常的形状,如果与佳肴相配,这种粗大明反而会给人一种拍手叫绝的感受。

原料枯竭,新的瓷土质量不太好,出现脱胎暴釉

根据刊行于崇祯十年的《天工开物》记载,万历之后,麻仓土枯竭,景德镇不得不在邻近地区寻找新的瓷土原料,比如用高岭的瓷土加上开化(祁门)的糯米团。但是由于质量不太好,胎和釉的收缩率不同,在器物的边沿常出现脱胎暴釉的现象。还有可能就是釉的流动性比较大,瓷器普遍粘沙。出窑就暴釉、粘沙,现在看来是次品,可是在当时的景德镇盛名之下,奢侈品的瑕疵或许都成了一种风情。时过几百年至今,仍然有人爱得深切,模仿之人从未中断过。而这个模仿又是难上加难,谁都没有仿制成功,让这个风情更显得难以捉摸。

粗大明,有人诋毁,有人却爱得难舍难分。细细品味,追其原因,原来这与茶道的审美观紧密相连。茶道起源于我国宋朝,深得东瀛人的爱好,绵延千年至今依然是修行养生之道。茶道推崇“冷、冻、枯、寂”,继水吉的建窑天目盏之后,天启瓷器的瑕疵竟然与茶道不谋而合。闭上眼睛设想一下,席地正坐在暗暗的小茶室里,高砂瓶(天启瓷里最为著名的仿龙泉花插)里插上一枝野花,天启的火种罐、水罐、手巾罐有序地摆在面前,手捧一个盛有浓绿粉末茶水的黑色天目盏,的确会使你远离尘世的喧噪,感受到那种心无杂念的枯与寂。

藏家冷对“300万元”瓷花瓶


“我家有宝”现进行征集藏品鉴定,从上周金版公布藏宝热线后,收到许多市民的来电,甚至远至湖北、北京,也有读者看到网上转载的报道后,请求鉴定。对此,“我家有宝”的记者感谢读者的热心支持,也再次感谢我们的专家舒翔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广大市民进行免费鉴宝的义务工作。

另外,“我家有宝”再次进行声明,本栏目只免费帮市民进行藏品年代、真伪、品相等方面的鉴定,但不会对藏品的价格进行评价,更加不会联系任何拍卖行进行藏品的出让事宜。

“我家有宝”店门长开,而且一直信奉“免费鉴宝”的宗旨,家中有宝的市民,可在周一至周五下午2时半至5时之间,拨打本报记者电话13450807983,由记者安排时间让舒翔先生免费鉴宝;或者将宝贝详细资料和图片,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我家有宝

这是一个曾被某“权威”拍卖行定价为3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景德镇瓷花瓶,为三阳开泰红黑釉相间款。不过他的主人、来自大良的罗先生,昨日上午则只用寻常的报纸包住,然后塞进一个旧式的饼干铁盒,手随便拧着,慢慢悠悠地坐上公交车,来到顺德博物馆请舒翔副馆长进行鉴定。

在鉴定前,罗先生已告诉记者,这件瓷器他曾给多位专家鉴定过,也曾上报过多个拍卖行和拍卖网站,“都评价很高,低的开价5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的开价300万元人民币,都希望我抓紧时机进行拍卖。”

不过,对于这个传世宝,罗先生的心情却没有因天价数字而变得高涨,始终进行冷静地分析,“我认为这个瓷器疑点很多,至少有三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金版“我家有宝”的鉴宝专家舒翔,对这个瓷器的鉴定到底是什么?

“300万元”瓷花瓶是民国作品

罗先生的祖上原是顺德的名门望族,这个花瓶其实是家传之物。“我判断不了它的历史,但它至少有70年。因为在我小时候,我就一直看着它。”花瓶高大约20厘米,瓶嘴较长,釉色主要为红黑相间,罗先生还自带了放大镜,从放大镜中可以清晰看到,黑色的釉彩泛有一点一点的金色光芒,舒翔首先对这个釉彩进行了鉴定,“钧红釉与乌金釉相映成趣,色彩雅致夺目。”

罗先生一直认为此花瓶有疑点之处不少,舒翔也非常仔细地进行鉴别,并初步给出判断,“为民国时期作品,具体哪一年不好说。但可以确定是景德镇出品。”长颈瓶的表现形式为“三羊开泰”,“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既然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约定俗成,满大街都使用“三羊开泰”,就不必斤斤计较“三羊”还是“三阳”了。

舒翔的最大鉴定依据,就是此花瓶的“肩部”,“撇得比较急,也就是弧线下坠的很厉害,没有那种圆润感。从长颈瓶的款式看,这种弧线不是晚清时代的特点,再往前推的乾隆年代,就更不靠谱。判断这种弧线,一般看是不是显得轻灵、轻巧,这件作品明显不是,我们还可以打一个比喻,‘飞得起’就是乾隆时期的,‘飞不起’就明显不是了。”

第二鉴定依据就是瓶底,从瓶底的圈束看,“是向外斜,并呈三角形,这也是民国瓷器的一个特点。”舒翔还向记者解释了瓶底为什么没有刻字,“这虽然是景德镇的作品,但因为是大众化的商品,不是个人艺术风格的创作,所有没有必要进行刻字,就是打个品牌。”

最后,从釉彩看,红黑自然相间,特别是黑釉彩将红釉彩隔成三个自然圆润的部分,是非常漂亮的三阳开泰釉色,“现在烧窑有用电、用煤、用气,但以前主要是用柴。用柴火气温上升得不会那么快,是一个慢烧的过程,釉彩的分布也显得均匀、自然和圆润,民国时期景德镇也是用柴火烧窑的。”结合以上特点,判定此瓷花瓶为民国作品,收藏价值一般。

开天价原为手续费

舒翔的鉴定,罗先生基本认同,但他认为作品的年代可能是在清朝,不过对于“收藏价值一般”的鉴定结果,却没有大的异议,“我自己一直就对这个花瓶的真实价值有看法,尽管花瓶的造型、质地都很特别,而且还有多家拍卖行开出了天价,但我自己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多么贵重的宝贝。”

在获悉瓷花瓶为“天价”后,罗先生自己做了很多功课,包括自学了不少鉴宝知识,并上网留意相关的拍卖新闻与信息,这更加坚定了他冷静面对天价的态度,“实际上,我认为拍卖行开出天价是他们想赚取高额的手续费。比如开出300万元价格的某拍卖行,让我签协议,他们帮我拍卖,拍卖成功我当然是发达了;但如果拍卖失败,就给拍卖定价2%的手续费,300万元的手续费可是6万元啊!”

“这样的花瓶能以300万元的价格拍卖出去?”罗先生拿起自己的家传品再看了看,摇头道:“我认为绝对不可能!”

罗先生的态度,得到了舒翔的首肯,“确实现在的收藏和拍卖市场有待规范,藏家千万不要被百万元美梦冲昏了头脑。”

大爷250元淘个大盘子 专家估价100万元


“花250元买回一只大盘子,现价超过100多万元!”昨日上午,一场比拼民间宝物的赛宝大会,在成都武侯祠大街238号拉开帷幕,其中一件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留白大盘,被专家估价100万元以上。持有人李大爷透露,他只花了250元就买回了这件宝贝。

 花了250元 “捡”回青花瓷盘

“上等精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手持放大镜,对准一只大瓷盘研究10多分钟后赞叹。几位藏家立刻起身去看这个大瓷盘:大瓷盘非常沉,盘沿是均匀的流线型,盘中央洁白,盘身有白色凸起缠枝牡丹,四周点缀着青色菱形图案,青花纹饰清晰雅致。盘底印有“大明宣德年间制”7个大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李知宴说,经鉴定,这个青花瓷盘烧制于明朝宣德时期,出自景德镇窑,是一件难得的精品,最保守的估价在100万元以上。

藏品主人李大爷非常激动,他今年87岁。李大爷说,去年他来到位于罗马假日广场的古玩物市场。这只盘子并不是非常起眼,他扫了一眼就走了。但他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又跑回去仔细看了看盘子,发现盘底写着“大明宣德年间制”。他也不知道盘子是真是假,但一问要价才250元,也不是很贵,就掏钱买下了。

李大爷称,30多年来,他已淘了几千件藏品,包括青铜器、瓷器、陶器、字画等。他开玩笑说,已经可以开一个小型博物馆了。

 家有9只碗 每只价值12万

昨日上午,一位身着紫色T恤的男子,抱着一只黑色布袋走进鉴宝室,“专家,您帮我看一下这两只碗值不值钱?”男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布袋,打开里面的盒子,拿出两只碗。这位男子说,他姓宾,一大早从郫县赶来。

李知宴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并自言自语地说:“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质肥厚,多小气泡及垂流现象;釉层均匀,釉面玻璃质强……”李知宴最后鉴定称,这两只冬青釉瓜枝碗出自宋朝,估计一只碗值12万元左右。宾先生说,他家总共有9只同样的碗,从祖上传下来的,是祭祖的祭器。分家后,他们兄弟九人,一人分得一只碗,但大家一直都不知道碗值多少钱。宾先生表示,回家以后要把好消息告诉他的几个哥哥。

200万元请来德国“鉴宝王”15分钟辨出真假瓷器


真品?赝品?一尊北宋汝窑三牺樽让云南收藏界争论了2年都没有结果。日前,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检测实验室花费200万元巨资,从德国引进了高精度的EDX-3600L古陶瓷检测分析仪。经过该仪器的科学检测,这尊颇有争议的北宋汝窑三牺樽最终被鉴定为真品。

北宋珍瓷云南再现

在云南省收藏家协会,记者见到了这尊珍贵的北宋汝窑三牺樽。此樽高23.5厘米,口径14.3厘米,色彩为天蓝色。樽上有三只羊,寓意“三羊开泰”。三只羊共用六条腿,显示了古人巧妙的构思。

云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李德昆介绍,汝瓷是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一,为北宋宫廷专用瓷。因是御用品,又以玛瑙为釉,在特定的光线下七彩纷呈,被认为阳刚之气太盛,帝王公卿也不敢用它陪葬,却将它视为吉祥之物,镇宫之宝。

据了解,三牺樽在古代用于祭祀。这尊北宋三牺樽的珍贵之处在于保存完整,而此前云南发现的三牺樽虽体型更大,但已有釉面剥落。

由于目前的古瓷器鉴定专家都是通过肉眼鉴定,凭借的是经验,难免会产生误差。过去2年中这尊三牺樽的真假一直没有定论,有专家认为这只是个赝品。直到最近古陶瓷检测分析仪引进云南,经过成分检测,才发现这尊三牺樽完全不含现代元素,可确定为珍贵的北宋汝窑三牺樽,身价不可估量。

15分钟辨出真假瓷器

昨天下午,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检测实验室内,实验室主任沈华友用这台刚从德国原装引进的宝贝——“EDX-3600L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现场进行了一次演示。

这台仪器大约有半人高。工作人员首先为待检的瓷器用酒精进行消毒,之后放入仪器真空舱内,用橡胶泥把瓷器固定住,把大约1平方厘米大小的受检测面对准探测器。之后,工作人员关上舱门用电脑操作起来。真空舱开始抽气,接着是150秒的探测时间,如此进行两次以求精确。接下来,电脑把所得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15分钟后得出结论,所有元素符合标准。除少量污染外,不含任何现代元素——这是一尊真正的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瓷器。

沈华友介绍,仪器还可以检测青铜器和贵金属。前两天,这台仪器鉴定出一个原本被认为是永乐时期的青花瓷碗含有现代元素,且成分与当时的大相径庭,判定为赝品。这个碗如果是真品,价值将在2000万元以上,赝品则毫无价值。

维护费用达30万元

据悉,这个古陶瓷检测分析仪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3台,此前只有故宫博物院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拥有。而目前云南的这台是3台中真空舱最大的,被检测样品高可达60厘米,宽可达55厘米。这种仪器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30万元。

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高精度的探头分析瓷器所含有的元素,经过数据库比对,可得出该瓷器所出的窑口、年代和真假,对瓷器本身没有损害。此仪器的数据库由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长期研究所得,包含了中国1万多个窑口的数据库,其中中国5大名窑、元明清官窑数据最全面。

沈华友介绍,由于烧制瓷器的原料和环境是无法复制的,因此赝品中大多添加了现代成分或一些添加剂,把瓷器做旧,光靠专家的肉眼很难分辨。通过科学的仪器分析,很快就可得出瓷器有没有添加现代元素,及瓷器的硅铝比例、钙钾比例是否在该窑口的区间内。如遇上大件的瓷器,在征得送检人的同意下,可以通过刮取一定样本进行检测。

据介绍,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已广泛使用,填补了西南地区古陶瓷收藏品的检测空白。目前,已经有成都、贵州的收藏家要求送检藏品。

30万元现代花瓶受东盟参展商关注


近年来,现代陶瓷的身价正以每年20%的水平递增,个别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已经翻了好几番。本届东盟博览会上,一只价值30万元现代珐琅彩瓷花瓶引起部分东盟国家参展人士关注。分析认为,由于现代瓷器制作精美,烧工精细,相比价格高昂又稀缺的古瓷而言,存较大的升值空间。

参展商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只价值30万元的现代花瓶名为“如意大冬瓜瓶百鸟朝凤”,为现代珐琅彩瓷,由10多种颜色烧制而成,每烧一种颜色都有花费上月的时间,烧制成功的瓷器实属难得。因此,公司才标出约30万元价格。这两天,有些参展观众对这个价值30万元的花瓶,表示愿意进一步洽谈。目前,来咨询的客户主要是国内,但也有一些有经济条件的东盟国家人士也有预订意向,如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金融界、工商界企业人士。也有一些东盟人士咨询能否帮公司代销产品,因为在越南、新加坡等市场,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买到中国瓷器精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广西瓷器收藏专家杨丹认为,与古瓷收藏相比,现代瓷器收藏最大的优点是收藏成本及风险相对较低。近年瓷身价不断翻番,后期升值空间较高。不过,现代瓷器市场也存在赝品,光冲着艺术家名气去收藏是不行的。现代瓷器收藏独有的五大章法分别是造型各异、用料坯胎、精工细作、思想意境和五行变法,好的现代瓷器作品必须是集器行之美、材质之美、气质之美于一体的,富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较高的观赏性。

康熙色地珐琅彩高成交纪录760万元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近年来,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接连创下了天价。部分藏家也随之把目光盯在了康、雍、乾,清三代时期的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极品,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早年,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就拍出了1.5123亿港元的天价。

珐琅又名景泰蓝,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其色调以蓝色为主,故称为景泰蓝。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唯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造办处烧制,是皇室御赏器,当时都由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如出现最多的康熙色地珐琅彩,最高成交纪录(胭脂红地)760万元,最低成交纪录(蓝地)427万元,大体稳定在500万元左右。

珐琅彩瓷器不仅“物以稀为贵”,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元青花瓷器——历代瓷器中的一个特殊时代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

由弃儿到宠儿的传奇

2005年7月12日的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罐,由伦敦古董商艾斯凯钠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竞得。

元青花在这一刻算是走上了一个小小的巅峰,令无数人叹为观止。几十年前,关于元青花,那几乎一片空白,现在瞬间成为收藏界的新宠,究竟咋回事?

据说,很长一段时间,元青花活得挺憋屈,国内无人寻,文献上没留名,甚至都不相信它曾经在元代存在过。

悲剧!元青花怎会有如此遭遇?有人说是因元代短命,生产的元青花数量少,太弱,在国内又遭冷遇,因为好多人还没从青白瓷的世界里缓过神来。

元青花在国内不被看好,于是,就被拿去“蒙”老外了,谁知老外识货,对它一见钟情,于是大量元青花开始远走东南亚、西亚等异国他乡,国内却难觅踪迹。

也有人说元青花是被明太祖“杀害”,消失在,明建国后的“碎瓷运动”中。还有人说,它后来在频繁的战乱中香消玉殒,最后淡出国人的记忆……

元青花凤穿花卉纹玉壶春

元青花鱼藻纹罐

元青花牡丹龙纹尊

元青花穿花凤纹执壶

元青花牡丹龙纹罐

关于元青花,有好多扑朔迷离的传说,好像它神来就是一个传奇,但无论它有怎样的遭遇,终究难掩它美丽容颜。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现代,国人也曾从古沉船、考古研究中发现过它,却从未真正重视。于是,英国的陶瓷收藏家大卫先生看不下去,终于,在1929年,一对带有元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在英国闪亮登场。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好吧,英国学者霍布逊先生看见,也坐不住了,立刻回家潜心研究,随即发表《明以前的青花瓷》为元青花正名,后来英国,美国的权威、专家组成集结号,来研究元青花。

此时国内不淡定了,元青花瞬间变得炙手可热,后来,你懂得。这样一朵瓷界奇葩,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元青花缠枝莲牡丹纹葫芦瓶

元青花波涛龙纹盘

瓷界奇葩——元青花的诞生

曾几何时,我们连元青花这回事儿都不知道,短短几十年,它都火了。

毕竟元青花有点诡异,一出现在人们面前就是“漂亮的大姑娘”,我们都不知道她怎么“长大”的。

元青花,你的婴儿期究竟在哪?

青花在唐宋就开烧了,但地点不在景德镇,与景德镇无半毛钱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几乎未见一件完整的,都是一些残片。

扬州唐城出土青花残片

还是做考古,搞研究的,给了唐宋青花一个名分:唐宋确有个别窑厂烧制一些零星青花瓷和红绿彩瓷。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水域唐代沉船“黑石号”出水的唐青花瓷碟

此时景德镇的青白瓷烧造可谓一枝独秀,到了元代还烧出卵白瓷,润白细腻如玉。那和青花有毛线关系?当然有,要是卵白瓷上绘青花是什么效果?想想都醉了。

元青花雉鸡竹石花果纹盘

元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青花海水百花龙纹八棱梅瓶

元青花凤凰瑞兽穿花纹四系扁方壶1

元青花凤凰瑞兽穿花纹四系扁方壶2

为什么是蓝色纹饰?有好些说法,但不管哪一种,白地蓝花的素雅成了众望所归。

当景德镇把青白和卵白瓷色都做到了极致,该开辟新路子,企业不进步,就意味着死亡。这么先进的思想,其实古代工匠们早在以身践行了。

元代是个自由奔放,中西文化常碰头的年代。工匠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敢给瓷器加彩了,那加什么样的彩呢?

催生婆,一块蓝印花布?

正在这时,河北磁州窑烧出的白釉黑花瓷给它们送来灵感,但这还不够。

一块在江南很流行的蓝印花布飘到了景德镇工匠们的眼前,白地蓝花,蓝地白花,素雅而不失靓丽,这样美的设计用在瓷器上如何?景德镇的匠人们顿时脑洞大开……

蓝色的釉料哪里找?这都不是事,唐代三彩陶就已解决了蓝釉料的问题,万事俱备,只差一阵东风。

蓝印花布金鱼莲花纹方巾江南中国收藏

元青花莲池游鱼纹盘

元青花孔雀牡丹纹罐

元青花“至正七年”铭双系盖罐

元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

“东风”会吹来吗?这阵风,无疑是元代的统治者的喜好,各位弯弓射大雕的英雄好汉会喜欢吗?其实,聪明的工匠们早就知道他们的“底细”了。元朝建立,在马背上野惯了的蒙古人爱极了蓝天白云,他们尚白尚蓝,与宋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窑火大大地烧起来吧。

到了元至正年间,也就是14世纪中期,元青花的烧造技术已十分成熟,景德镇官窑烧造的青花瓷更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美丽。

从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这种钴料低锰高铁,发色浓艳,迷倒一片。波斯人,阿拉伯人也都格外钟情,蓝色也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哦。

元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

由于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骑着骏马,带着大雕,打通了宋朝中断的丝绸之路,疆域已延伸到西亚腹地。

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也都往中国跑,跑来干嘛?情不自禁爱上青花瓷,不带走些怎会甘心。

元青花在这个契机中出现,成长,壮大,异族文化的匆匆加入,使元青花多了份异域风情。

青花料“苏麻离青”浓艳高贵,使景德镇的工匠们将青花之美推向另一个高峰,中国瓷史上当之无愧的一朵奇葩——元青花。

元青花云龙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元青花云肩水波纹莲花纹玉壶春瓶

元青花釉里红堆塑四灵塔式盖罐

青花诗句缠枝花卉纹高足杯(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

元青花梅花纹带座瓶、菊花纹连座炉

一个陶瓷收藏家的情怀


去年11月,我应邀参加香港中华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传统陶艺及现代陶艺国际研讨会”。与研讨会同时进行的有一个作品展览,按规定,每个出席研讨会的陶艺家应带几件作品参展。可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美陶厂副厂长庄稼却没带作品。问何故,答曰:“香港有借。”

开展那天,展厅果然立着庄稼的两件陶瓷雕塑,一件叫《诗圣杜甫》,一件叫《与君同寿——彭祖八百岁》,均有40多厘米高。我心想,庄稼真会起巧,免去从大陆搬动香港的功夫,又免去途中可能破损的担心受怕。我同时纳闷,他的作品怎么香港有借?

晚上,我在下榻的亚洲酒店找同行问候,串门串到庄稼房间时,见有一个陌生人,庄稼忙起身介绍:“这位是香港陶艺收藏家吴志明先生,我的展品就是从他那里借来的。”

哦,收藏家?我仔细打量他,衣着朴素,身体不瘦不胖,不像是个大富翁。他听庄稼说我来自景德镇,立刻显得很热情:“景德镇的陶瓷我也喜欢收藏,王琦、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等人的,我更喜欢。”他居然一口气讲出原景德镇八大名家的尊名大姓,一个不漏,叫我大为惊讶。

对于收藏家,我原来也未接触过。但我知道有的出于对民族之根的眷恋,喜欢收藏民族色彩极浓的艺术珍品;有的从宗教信仰出发,偏爱收集符合自己宗教心理的东西;有的按照自己的现代审美情趣,收寻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有的为财产保值而收藏;还有的也许是附庸风雅。眼前这位收藏家属于哪一种呢?

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说得沉重:“中国陶艺精品流失国外太多了,我不能不为保护这些精品尽一份心,我死前要留下遗嘱,把我的全部收藏品捐赠国家。”一席滚烫的话,使我深受感动,对他肃然起敬。

我们许多人疲于追求生活的温饱,没钱收藏艺术品,国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艺术精品的经费也有限,许多艺术精品自然流失国外,以至于我们的陶瓷专业工作者要研究某一个历史时期的陶瓷,还得常常翻阅外国资料,实在令人痛心。眼前有这么一位品德高尚的收藏家,真是难能可贵。从与吴志明先生聊天中得知,他的艺术素养也很厚实,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都能说出道道来。由此,我想到香港的一位同行对我说的话:“香港容易接受中国文化,也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从我近几年多次赴港考察、展出的情况来看,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市,既有保留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面,又有高度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面,又有高度现代化生活的一面;既有西方文化的参透,又有民族文化的痕迹,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完美情趣上的多元格局。其实,不仅港澳地区如此,东南亚地区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为这些地区佛教文化氛围浓厚,审美情趣是单一的,因此我们面向他们的陶艺作品也只有单一的佛教题材,殊不知情况早已变化。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之间,有审美眼光的大收藏家介入,不能不是左右审美趣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收藏家本身就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如果开放的话,是可以起到艺术交流、观摩、借鉴保护作用的。吴志明先生他诚意邀请我们这次与会的陶艺家去他家参观,可惜会议活动日程安排很紧我,我有心去却未能实现。

吴志明先生在与我交谈的短短时间里,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我深信,他的一番话语在我以后的创作实践中是会化为力量的。

我们陶艺创作者应学会研究收藏家,与收藏家对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