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战国时就有高档青瓷器?_陶瓷知识

战国时就有高档青瓷器?_陶瓷知识

陶瓷知识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2020-04-24

陶瓷知识。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青瓷的成熟烧制年代在东汉”的观点或将改变。昨天,早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对德清县亭子桥原始瓷窑址的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瓷碗、瓷杯、瓷盆等日常器皿,还有仿造青铜礼器、乐器等的高档瓷器,其烧造技术之高超出许多后期瓷窑。据悉,明年4月,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将组织专家学者,在德清县召开“瓷之源”学术研讨会,重新探究中国青瓷的起源、烧制技术成熟年代和发展历程。同时,生产仿青铜礼器、乐器窑址的首次发现,也可能为“无锡鸿山墓”等越国贵族大墓中出土的原始瓷礼乐器找到“出生地”。

成熟青瓷起源可能前推600多年

在600多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几条焦黑的窑床遗迹和其间布满的碎瓷片与周边的黄土形成鲜明的对比。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郑建明介绍,经考古鉴定,亭子桥窑址是战国早期遗留下来的,“窑床特别宽,对研究当时的窑炉构造有很大价值。”更重要的是,从发掘的原始瓷残次品、碎片看,烧造技术之高非常罕见,“从胎的致密程度、釉色看,已超出许多后期的青瓷产品。”

“如果亭子桥烧造的原始瓷被认定为成熟青瓷,那成熟青瓷起源将往前推600多年。”郑建明告诉早报记者,成熟青瓷的起源一直是古陶瓷学界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对瓷器标准、出现时间,学界颇多争议。过去普遍认为青瓷烧制技术成熟的年代是在东汉,烧制处是在目前浙江上虞市的小仙坛窑,东汉前的瓷器被称为“原始瓷”。

或为原始瓷礼乐器烧造地

19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在江浙一带越文化分布区内先后发掘出一批贵族墓葬,出土了大批仿青铜礼器、乐器的高质量原始瓷器。2005年在“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大墓”出土的成组(套)原始瓷礼、乐器更震动考古界、古陶瓷学界,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瓷器是流动的,而窑床是固定的,只有找到窑床才能证明瓷器出生地。在古陶瓷考古中,发现窑床比发现瓷器更有意义。”郑建明表示,鸿山等越国贵族墓葬出土的大部分原始瓷礼乐器,如作为礼器的鼎、豆、提梁壶、罐、瓿、盆和作为乐器的甬钟、錞于、勾鑃、铃、鼓座等均在亭子桥窑找到相应标本,且该窑址出土器物的纹路、造型比“鸿山墓”更精美。

考古界一直在寻找生产“鸿山墓”等原始瓷礼器、乐器的窑址,亭子桥窑址有助于解开这一谜团。“不同产地的瓷器,其泥土成分不同。因为在亭子桥出土的原始瓷残次品、碎片的取土成分与‘鸿山墓’原始瓷礼、乐器的基本一致,能初步确定德清原始瓷窑群是这类产品的集中产地。”郑建明说。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战国青瓷研究


人们一提到战国青瓷,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归入商周以来的原始瓷系列。所谓“原始”,就是制作工艺不成熟的代名词。从目前国内外发表过的相关资料看,其中的绝大部分也确实如此。它们除了在器型和纹饰上与商代和西周的原始青瓷有所区别外,在制作工艺水平上似乎没有多少发展。就拿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战国龙形提梁壶来说,那象征龙首的壶嘴,就如同幼儿捏塑的橡皮泥作品,其形态似犬非犬,似羊非羊。壶嘴与壶身的连接处,用一根环状泥条做按压粘接,不进行任何修饰,壶盖已明显变形,壶身上只是粗劣地刻划了一些象征意义的弦纹和锥刺纹。尽管人们常用“古朴”二字来形容它,也难以掩饰其粗糙的做工。

我最近看到了几件战国青瓷,它们彻底改变了我对战国青瓷的原有认识。这批青瓷的制作工艺不但不“原始”,而且在其后的六朝青瓷发展史中,也很少能见到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杰作。它们代表了两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这批战国青瓷作品中,首推一件龙形提梁壶,又称为姨。高21.8厘米,小口低领,口上盖有平顶直壁带钮盖;宽肩,扁圆腹,圆底,三兽蹄形足;壶身上下满布云雷纹;中部和顶部各有一圈阳工弦纹。壶身前部有龙首形流,龙首上印有勾连云纹。与之相应的壶身后部塑有一只虎形兽,兽身上有谷纹作装饰。壶身上部有一象征龙体的六方拱形提梁。提梁前端有一对螺旋状龙角;上端为两组齿形脊棱;末端有一条蛇形龙尾。壶盖的装饰也非常别致,最外端为一圈斜线纹;紧接着是一圈较大的云雷纹;中间是一圈纽丝纹;里面又一圈小云雷纹;中心为一只捏塑的鸟形钮。器表满涂青绿色釉,系江浙地区早期越窑产品。有学者认为,该壶上的动物造型装饰应代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的早期雏形。壶嘴和提梁为青龙,虎形兽为白虎,鸟形钮为朱雀,扁圆形壶身为玄武。

与此壶一起拿来的还有四只造型各异的鼎和一只洗。其中一对大鼎,高22厘米,深腹,圆底,方唇,子母口,有盖。盖上分立三个双孔鸟形钮,中心置一桥形钮,上饰双勾S纹和鼓钉纹。鼓形盖面上有五道阳工弦纹,弦纹之间满布云雷纹。鼎口下沿有一圈阳工弦纹。两壁有长方形竖耳,下有三个外撇的方棱形高足。

与上述双鼎大小相似的还有一只釜形盘口鼎。鼎上虽然没有各种装饰性花纹,但造型也十分庄重。盘形敞口,折沿,沿上有一对称六棱环状双耳,径内收;扁圆腹、圆底,三个外撇的高足呈方形,鼎内外施满青绿釉。

此外还有一件小鼎和一只洗。一看这批青瓷就知道它们是出于同一窑口,甚至同一工匠之手。它们的造型和纹饰均仿造战国青铜器的式样,端庄古朴,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王者风范。它们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工艺复杂,制作精良。以龙形提梁壶为例,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青瓷制作与装饰工艺的所有技法,它将盘、拉、粘、轹、刻、印、脱、修等技法集于一身。仅观察它们的轹坯工艺就与众不同。商、周至六朝的青瓷圆器,绝大部分在制坯过程中都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内壁上都留有盘压和拉坯时留下的螺旋状压痕或指纹。但是这批青瓷器不但修轹外壁,而且内壁也修轹得极其规整。从那些保留在器物内外的犀利刀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晚期,中国陶瓷的成型工艺已从慢轮制作转向快轮制作,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极其娴熟的制瓷技法。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先民就开始了青瓷制作。现在人把商周时期的青瓷称为原始瓷。它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揭开了人类瓷器发展的序幕。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出土的商代原始青瓷的形制特征来看,基本是一致的。它们以尊、瓿、罐、瓮等盛器为主,并有一些豆、簋、钵等食器;胎质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并有少量青黄色、淡黄色和灰色;釉色多为青色和豆绿色,但也有少量酱色、淡黄色和绛紫色;器表拍印的纹饰,常见的有方格纹、云雷纹、锯齿纹、篮纹、水波纹、叶脉纹、S形纹、圆圈纹、弦纹等。

原始青瓷在西周与春秋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资料上看,在北至北京,南达广东,东抵海滨,西到陕西、甘肃的广大地区内的西周和春秋遗址或墓葬中,都曾发现过多少不等的原始青瓷器或碎片。它说明原始青瓷的影响范围在这一时期已有了扩大,其中仍以长江以南与东南沿海地区出土数量较多。这一时期原始青瓷的胎质,都以坚硬而细腻的灰色或灰白色为主。品种有豆、簋、钵、碗、盘、盂、姨、瓿、罐、尊、瓮、坛、壶、瓶等十多种。常见的器表釉下纹饰有方格纹、蓝纹、席纹、云雷纹、锯齿纹、水波纹、叶脉纹、S形纹、圆圈纹、弦纹、划纹、人字纹、曲折纹、乳钉纹等。器表釉色仍以青绿色为主,兼有黄绿色和酱色。

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期,铁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开始普遍使用。战国初期,由于地处江南的吴、越两国战争频繁, 致使青瓷制造手工业的主产地江浙地区的陶瓷生产出现萎缩。战国晚期,吴、越两国被楚国灭亡,主要战场也由南方转向北方。这一时期,江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相对平稳,青瓷生产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开始由“原始”逐步走向成熟。从前面介绍过的几件青瓷作品上,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有铁制工具加工过的痕迹,从整个器物的规整度和切削力度上分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代越窑开始,中国瓷器才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如果你要是能亲眼见到这几件战国青瓷作品,就会对上述结论产生怀疑。它们具备了官窑器物的一切特征:一、象征王权的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体现了战国最高统治者的嗜好和情趣。二、精湛的制作工艺代表了战国制瓷技术的最高水平。三、存世量极其稀少,与大量出土的普通民用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可惜的是:这批瓷器何时出土?又出自何人之墓?现已无证可考。它们是否为“官窑”瓷器的鼻祖,只有等到考古工作者们又取得了进一步的证据后才能揭开谜底。

现在海内外古董市场上的各类古陶瓷赝品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有大量的仿战国青瓷器,如何辨别真伪是收藏者们最为关心的课题。我认为辨别战国青瓷的真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胎质。真品的胎质一般不够纯净,质地较松散,胎色也多有变化。这些都是由于当时的制烧条件所限。战国青瓷在原料制备上还属于早期阶段,掏洗不够精细,更不存在机械粉碎和加工。烧制用窑炉不但体积小而且结构简单,很难严格控制温度和把握气氛。现代仿品的胎质较为纯净,质地也过于致密,胎色呆板缺少变化,这些都是难以掩饰的现代制瓷工艺造成的外表特点。有人采用听敲击声来辨别真伪,认为声音低沉者为真品,清脆者为仿品,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由于江浙地区生产青瓷所用原料含硅量较高,含铝量较低,所以很容易玻化,在1200℃左右就可以获得瓷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敲击声清脆悦耳。战国青瓷的瓷化程度往往要高于北方各窑口的宋、元瓷器。

二、釉色、釉质及施釉痕迹。战国青瓷的釉色、釉质及施釉痕迹都很有特点。首先谈釉色。战国青瓷的釉色虽然有青绿色、黄绿色和酱色等多种颜色,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与胎体的颜色协调一致。造成瓷器颜色变化有两大因素:一是元素成分;二是烧成环境,也就是烧成的温度和气氛因素。现代仿品的釉色与胎色往往不够协调一致,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就是胎和釉的元素成分不同。战国青瓷胎和釉的基本材料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用同一种黏土作原料,只是在釉子里面多加入了一种天然熔剂——草木灰。现代仿品胎和釉的成分差异较大,釉是单独配制的,多用粉碎后的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作替代品。

其次是釉质。战国青瓷的釉层普遍较薄,少数产品釉稍厚,釉厚处有明显橘皮现象,有的专家称其为“麻癞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釉的高温黏度较大,缺少流平性;二是作为基料的黏土和作为熔剂的草木灰未能均匀的分散与充分的结合。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在使用草木灰作熔剂时,还没有掌握陈腐、漂洗、粉碎等工艺,只是通过简单的筛选后把它与黏土搅拌在一起,所以灰与土之间不能均匀的分散与充分的结合。通过观察战国青瓷的施釉痕迹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未经过陈腐、漂洗、粉碎等深加工工艺处理的灰比重较轻,而黏土的比重较重,它们在釉液中会出现上下分离现象,灰浮在表面,土沉在底层,因此在上釉时不能采用蘸釉工艺,只能采用浇釉工艺。所谓浇釉,就是用勺子一边反复搅动釉液,避免灰土分离,一边向坯体表面浇洒。采用浇釉工艺制作的瓷器,釉面有较多“泪痕”现象,胎釉结合部位参差不齐,没有环状蘸釉痕迹。青瓷的浇釉工艺从商代一直延续到西汉,东汉以后才普遍采用蘸釉工艺。现代仿品的釉面较厚,麻癞现象也不典型,有专家称其为“豆腐脑”釉,上釉方法也多采用蘸釉法。它说明仿品的制釉工艺与古代有明显差异。

三、成型工艺。战国青瓷圆器已经开始使用快轮制作,在盘、碗等小件器物上已察觉不到泥条盘筑的痕迹,大多数只是在内壁有一圈圈螺旋状压痕,底足也不修饰,用割线从轮子上割下的痕迹依稀可见。现代仿品的器型都过于规整,螺旋状压痕也显得十分做作不自然,底足上留下的不是割线痕,而是刀痕。

四、自然旧貌。自然旧貌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如果釉面是用氢氟酸和高锰酸钾作旧处理过,表面会产生一种不自然的油光。还有一种更直接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用舌头舔一下器物表面,真品会有一种土壤的清香气味,用酸加工过的仿品会有一种辛辣味。器物表面的“土锈”也不容忽视。真品上的“土锈”较为坚实,必须用力才能抠下来,掉下来的“土锈”也为片状。仿品上的“土锈”十分松散,用手指一抠就成粉末状向下脱落。也有的作假者为使“土锈”变得坚实,便向泥土里加一些胶质物,如虫胶、107胶等。用手指抠它会留下一道白印,如用小刀向下刮,刮下来的“土锈”会向刨花一样打卷。真正的“土锈”则不会打卷,而是一片片向下蹦。

五、科学测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古陶瓷的真伪是最可靠的方法。无论造假者的造假手段如何高超,在现代科学面前都会原形毕露。目前采用的无损鉴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釉子的老化鉴定;另一种是元素成分鉴定。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10以下,真品的老化系数要远远高于它。

瓷器瓷器时的保养知识


瓷器如果保养不当,会严重危害瓷器,不利于瓷器长久保存,特别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应该精心保养。下面小编教你瓷器收藏时的保养知识。

瓷器的保养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同时,对瓷器的保养,也不能对瓷器造成保护性损害。

1、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2、瓶、罐、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薄胎器皿,胎薄、质轻、娇气,移动、安放时更要小心,要双手捧底,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体型较长,还需防风吹倒。

3、刚买回来的高温釉或釉下彩瓷器,应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干水分后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充垫,且加了泡沫后直径不能超过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应松紧适当,同时应避免挤压,以防损伤藏品。

4、出土的低温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会渗入很多杂物,甚至会出现脱釉脱彩的现象,应先在胎釉之间加入少量的粘合剂,在彩上再涂较软的粘合剂以防彩釉大面积脱落。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较长时间的高温釉或釉下彩,在瓷器表面还产生很多钙质、硅质化合物,即土锈。可先用清水清洗一次,用3%双氧水浸泡3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以上,用清洁白布清洗,一般可除去土锈。如果除不尽,可用刷子醮上醋酸,刷在土锈处,5小时后用医用手术刀斜削除去土锈,刀片只能向一个方向削。待大部分土锈去除后,再用白洁布和牙膏清洗直到土锈完全去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温釉和釉下彩。

5、在洗刷油污等积垢时,应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可以用碱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净水冲净。

(2)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温,以防冷热水的交替使瓷器发生爆裂。

(3)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铅的成分较多,出现泛铅现象,可先用棉签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净。

(4)如果瓷器有开片或冲口裂纹等现象,污渍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体刷洗。但釉上彩器物,不能用此方法,因为酸、碱性物质易损伤釉彩。如果是描金彩瓷器,不可用鸡毛掸子做清洁,因为鸡毛掸子易损伤瓷器上的描金。珍贵瓷器收藏时应配有相应尺寸,带胆的木箱或木盒。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瓷器收藏时的保养知识”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战国秦汉陶瓷


(一)战国陶瓷

1、战国时期的陶瓷

战国陶器仍以灰陶为多,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种类有日用器具、陶明器、建筑用陶及少量陶制生产工具等。

战国时期的的日用陶器,主要是泥质灰陶,釜这类的炊器则为夹砂灰陶。一般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常见的器形有:作炊器的釜和甑,作盛器的罐、壶、盆、钵、瓮,作饮食器的碗、豆、杯等。由于各国文化传统不同,各国陶器在形制等方面差别很大,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烧制出较多的大形陶器,如高82、口径41、腹径90厘米的瓮,高55、口径88厘米的釜等,表明此时陶器成型、烧成技术已很高,为秦代烧制高大兵马俑打下了基础。

战国时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贵族们也渐用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随葬用木俑或陶俑代替人殉,所以战国时期陶仿青铜礼器的明器迅速发展,陶俑较多出现。陶礼器主要有鼎、豆、壶、簋等,而且制作精良,磨光、暗花、朱绘线刻等装饰广为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陶工艺,推动了陶器业的发展。特别是战国陶俑的出现,为我国陶器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品种,影响非常深远。请读者注意战国陶俑的特点:体小(高5-15厘米),火候很低,制作粗糙,有些身上还留有明显的刮削痕迹,带有很大的原始性。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和宫殿,因而建筑用陶发展迅速。战国建筑陶器的品种,有前一时期已经出现的陶水管、陶瓦(筒瓦和板瓦)、瓦当,铺地砖(方砖和长方砖)的基础上,此时新出现了建筑陶空心砖和陶井圈。空心砖长一米左右,作长方形条石状,内部空,壁厚2-3厘米,外部饰有花纹,主要作用大型建筑的踏步和台阶,也用以修筑坟墓的椁室。另外,战国时期还出现断面呈"几"字形的花砖和长方形凹槽砖战国陶井圈呈直壁圆筒形,每节高30-50厘米,口径60-100厘米,大多为泥质灰陶,圈壁上挖有几个小圆孔,以便井外的水渗入井内。战国陶井圈的特点是:时代早的体高,口径小,时代晚的体矮、直径大,外表拍印绳纹。

印纹硬陶仍然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陶器品种,分布范围广,以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使用尤为普遍。此时印纹硬陶的烧制技术较前有所提高,胎体基本烧结,胎质坚硬,多呈紫褐色或砖红色。器形不多,主要有瓮、坛、瓿(大口深圆腹圈足成盛器)、罐、钵、孟等贮盛器。纹饰以米字纹、方格纹、回纹及堆巾的旋涡纹、S形纹为主,前一时期常用的曲尺纹、云雷纹已很少见了。由于各地文化传统不同,器形、纹饰各有特点,有的差别还很大。

2、战国时期原始瓷

战国时期原始瓷的生产和使用较西周春秋更加进步和广泛,胎泥处理更精细,火候更高,釉色更稳定,成型更先进:由前一时期的泥条的盘筑改进为多轮制成型。这时的原始瓷胎细,致密坚硬,多为灰、灰白色,亦有紫色等。釉厚薄较均匀,多里外满釉,一般呈青色或青上泛黄,不太容易剥落。纹饰很少,主要有S形纹、栉齿纹,碗盘内底往往有一细密的由里到外的螺旋纹,外底有一道道切割的线纹。主要器形有饮食器碗、盘、钵、孟、盅、碟、鼎、等,及仿铜礼器、鼎、钟、于等。

战国原始瓷的烧成窑炉有馒头窑和龙窑,但都不太大,而且往往仍同印纹硬陶同窑烧造,并且除少数扁圆垫珠外,没见使用其他窑具,所以烧成的质量不一,成品率不高。战国原始瓷在当时还是一种较高档的用器。

我国原始瓷的发展到战国晚期受到一次严重挫折。由于那时各国战争频繁,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原始瓷产地(主要还是江、浙带)的生产设施、技术力量被严惩摧残。从考古资料看出,战国晚期原始瓷产量大减少,窑址发现极少,甚至有些地区一度中断生产。这使我国原始瓷未能顺利发展成熟瓷器,而在秦汉之际有一个恢复、再创原始瓷生产的过程。

(二)秦汉的陶器

按照不成文的惯例,无论讲中国陶瓷史,还是讲中国古陶瓷的鉴定,秦汉以后重点讲瓷,陶器越来越少了,宋元以后基本不讲陶器。基本原因我认为是内容不丰富因而只能择要讲述,再者,各时期瓷器的器形、装饰、工艺等等均代表了当代陶瓷生产的面貌。本书亦持此惯例。

秦汉陶器成就最显著者,是下面几种:

秦兵马俑:

这是我国古代灰陶制造水平最高的作品,是我国北方陶俑雄健朴素、明快洗练风格的最辉煌的杰作。关于它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化艺术上的伟大意义,论述已很多,并正在不断地深入研究。这里只讲它的作为一种陶器的特征:秦兵马俑在制作方法工艺上,集商周以来数千年我国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分部位(头、手、足、躯干等)合模制作、套合、粘接成初胎(叫定型),再于表面覆加细泥,运用塑、捏、堆、贴、刻、画结合的艺术手法制成。在烧成上,我们从众多陶俑皆质地坚硬、通体无形变等特点看出秦兵马俑制作时,胎泥配制成份严格统一,干湿程度非常恰当,火候恰到好处,陶色统一,等等,确是达到了当时制陶的最高水平,说明了当时已经建造了容积相当大的窑,能较准确地控制窑内烧成的还原气氛。(关于窑炉气氛概念我们下面讲到)。秦兵马俑不少还进行了彩绘,画有大红、朱红、紫红、粉紫、中黄、土黄、桔黄、深绿、粉绿,及灰、白、黑等色彩。这些鲜艳的色彩由于出土后被氧化,观众已很难辨认了。

下表介绍的秦兵马俑的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能,会帮助读者更准确认识这种特殊陶器: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O

吸水率

火候

陶俑

65.66

17.45

4.67

0.87

4.16

3.82

2.00

8.87

940℃

陶马

64.34

16.51

4.22

0.70

0.45

3.21

3.87

1.92

5.62

805℃

汉代的陶塑、陶俑:

西汉的陶塑继承了秦代艺术风格,深沉雄大。东汉陶塑,以四川陶俑最为典型,造型生动活泼,手法简洁洗炼,具有浓厚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四川汉代陶俑多为泥质红陶,火候较低,胎较粗松。

汉代的铅釉陶:

我国带釉陶器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发现,但生产少。西汉宣帝以后,在关中、河南等地较多出现,东汉普及全国,数量大增,成为汉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种。这种釉陶器,胎体是陶,釉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的釉。铅釉陶烧成温度低,大多为700℃,所以叫低温铅釉陶器。铅釉陶器的特点是:釉的熔融温度低,高温下粘度小,流动性较大可以比较均匀地覆盖在器物表面,冷却后的釉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质较强,指数较高,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装饰作用。由于烧成温度低,胎体不结实,釉中铅含量高,所以不大作食器,大多作装饰器和明器,汉代几乎全作明器,器形有:鼎、盒、壶、仓、灶、井、水碓、磨、楼阁、池塘等等。

汉代铅陶的大量烧制成功,不仅是汉代陶器的一大成就和特点,开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而且对我国汉以后陶器生产影响深远,唐代的三彩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是其发展。

讲到这里,为了今后便于从本质上辨别鉴定陶瓷器的釉色,我们要稍为多讲点釉的呈色机理。先从汉低温釉陶的釉的成份说起。据研究,汉铅釉中的绿釉的化学组成为:

SiO2

Al2O3

Fe2O3

PbO

CuO

33.86

6.20

2.31

46.89

1.26

其中氧化铅(PbO)为助熔剂,氧化铁、氧化铜为呈色剂。铜和铁是我国古代陶瓷釉常用的呈色剂,铁尤其用得普遍。当釉中氧化铜含量极少而氧化铁含量较高,并在氧化焰中烧造时,氧化铁含量在3-5%釉成褐色或褐黄色,氧化铁含量在5-8%,则成黑色。铜更是一种呈色功能很强的呈色剂,釉中氧化含量只要达到0.5%,经氧化焰烧成釉呈绿色。

请读者务必记住"氧化焰","还原焰"这两个常用术语。它们的概念如下:

氧化焰:燃烧时供氧不充足,燃烧不完全,具有还原作用的火焰。这种情况下窑炉内的烧成条件叫做还原气氛。烧白釉、红釉、青釉、青花等瓷器,都需要还原焰。

秦汉的建筑陶:

秦汉时期的建筑陶,无论是质量和花色品种,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的进步和扩大,后人常用"秦砖汉瓦"来代称,形容其遗物多而精美。我曾用"秦汉建筑用陶艺术化"来概括此时建筑用陶品种繁多,图案花纹精美、烧制工艺先进的盛况。此时的砖、瓦、瓦当等都有美丽的纹饰图案,空心画象砖,四川筑墓用画象砖已成极其珍贵的艺术品。

关于秦砖汉瓦的具体的时代特征、纹饰内容等,相当多的专著文已有详细研究,本书不能细述了。

汉代灰陶器多为明器,造型独特,时代特征非常鲜明。

战国原始青瓷龙柄提梁壶


笔者由于爱好原始陶瓷器的收藏与研究,数十年中看到数不尽的各朝各代形制各异的古陶器和原始青瓷器。但是,当我看到这只战国的原始青瓷龙柄提梁壶(见图,高19厘米,围径63厘米),似乎又一次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令吾意与古会,情思难返……因为战国以后的各种提梁壶我见过不少,但是像这样可称之为提梁壶先祖的美妙无比的器型,真的让笔者又一次油然而生出对先人工匠的敬重之意。

原始青瓷或称“原始瓷器”,也称“釉陶”、“青釉器”等。瓷器原始阶段时的制品,一般认为产生于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制品的胎体含铁量在2%左右,经过人工施釉,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成。器物大多为尊、卣、簋、壶、豆、罐、鼎、杯、盂等盛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部分钟、錞等仿青铜礼器。原始青瓷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都有发现。经化验后证明,这些原始青瓷的瓷胎系用高岭土烧制而成,瓷釉光润,多施在器表及口沿内,器内施釉的少见。其釉为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器物制作基本上采用轮制法,也有手捏和泥条盘筑法成形的。从瓷器的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及物理性能看,已具备瓷器的基本特征,但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比较低,原料粗糙,杂质多,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较差,胎体颇多裂纹、变形,像图中这只提梁壶这样造型规整的器物并不多见。这只战国原始青瓷提梁壶是当时流行于贵族阶层的一种酒具,虽说装饰略少,但外形上运用了简洁流畅的曲线,圆满古拙的器身上是一条纤细方形青龙为提梁,向人们展示有器型(壶身)、有线条(提梁)、有神光的威严,有艺术的夸张,视觉上整体稳重又不活泼,给人以精神与艺术的双重享受,实为一件值得珍藏与欣赏的古代艺术品。

从一只只原始青瓷器那庄严稳重的造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青铜器强劲有力的阳刚之美,又不乏泥土细腻温和的柔美之秀。虽说几乎没有什么纹饰装扮和繁琐的工艺,但是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稳重得体和高贵大方的气质,那疏朗自然的片片积釉,那意趣横生的斑斑点点,那纵横驰骋的釉色流淌,是否像中国画中大写意酣畅淋漓的泼洒?

这只原始青瓷龙柄提梁壶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自然天成”的朴素艺术特征,它的美是内在的,现代的仿品无一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无论作仿者的技艺如何高超、悟性何等突出,也无法真实并准确地再现那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思想精髓和自然纯朴的个性。它鲜明的特征证明,它只能属于那个时代。

陶瓷知识:北方青瓷的出现


我国烧造瓷器的历史南方早于北方,早在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宁波、慈溪等地就已经能够烧造成熟的青瓷和黑瓷。六朝时期,南方制瓷业迅速发展,除了浙江境内的越窑、欧窑、婺州窑等著名窑场外,江苏、江西、福建、湖南等地也相继出现了烧造青瓷的窑场。而同一时期北方制瓷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产品仍延续汉代以来传统的陶器和釉陶。

从墓葬出土资料看,北魏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基本上都是陶器,从东魏起瓷器才逐渐增多,但仍以陶器和釉陶为主。

由于这一时期釉陶多数是采用高铝质粘土为原料,胎体烧造温度明显高于用陶土作胎的传统釉陶,经测试,有些胎体的烧造温度已经接近1200℃。这类铅釉产品的胎体瓷化程度相当高,与同时期施石灰釉的瓷器非常接近,就性质而言,应当属于由釉陶向瓷器过渡的中间产品,也可以称之为铅釉瓷。

北方的制瓷业与南方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有成熟的釉陶烧造技术,在借鉴南方烧造青瓷的经验后很快发展起来,从北魏后期到北齐短短几十年间,河北青瓷已经逐渐成熟,到隋代基本替代了传统的铅釉产品。

北朝时期的古瓷窑遗址发现不多,有河南巩县白河窑,河南安阳相州窑,河北磁县贾壁窑、河北峰峰临水窑,河北邢台西坚固窑,河北内丘西关窑,河北临漳曹村窑,山东淄博寨里窑等。从地理位臵看,当时北方的中心窑区应该在豫北冀南一带。

法国高档瓷器的分析报告


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利摩日高档瓷器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直至战后才逐步恢复元气。

目前,利摩日高档瓷器仍然部分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在晶莹剔透的白瓷上画上各种图案,既有手绘画作,有的甚至出自名家之手,也有印花图案。图案分为水果、风俗、景物、人物和动物等。同时,造型也别具一格,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在颜色方面,深蓝的高贵,雪白的典雅,翠绿的超凡,图案和色彩的完美搭配,演绎出高雅的风情。这些瓷器可以满足各种需求,既可用于餐饮,也可用于室内装饰,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利摩日还生产镶有精致框架的瓷画、瓷塑雕等各种栩栩如生的高档瓷器。

巴黎西南郊的塞夫勒皇家高档瓷器厂建于1756年,专门为法国王室生产高档瓷器。塞夫勒瓷器厂是当时著名的中国瓷器仿制加工场,由那里加工、模仿、再装饰的各种中国瓷器产品,发往全国各地,为王族、贵族和收藏家所购买和珍藏。后来成为国家瓷厂,产品闻名世界,法国总统常用其产品作为礼物赠送国宾。法国目前共有4家瓷器博物馆,其中两家国立博物馆分别位于利摩日和塞夫勒,另外两家市级博物馆则落户马赛和鲁昂。

在法国市场上,有不少我国澳门仿制的粉彩、广彩花瓶,是从日本进口后在澳门加彩。法国消费者尤为喜欢我国出口的花瓶台灯,以6英寸-18英寸产品最为好销。因欧洲房间一般只有2.5-2.6米高,台灯高了不相称。

法国市场对仿造欧洲风格的人物、动物、花鸟图案的高档瓷器较为看好,陶瓷动物小尺寸的比大尺寸的易销,含铅、镉量高的日用瓷滞销。

利摩日的瓷品以精致而著称,但价格自然不菲。由于销售不畅,利摩日制瓷业目前正面临艰难时期。据悉,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名牌瓷器产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据利摩日瓷器制造商联合会的统计,2005年利摩日瓷器产量1640吨,比2004下降了0.12%;员工总数707人,比上一年减少17%;总营业额5598.9万欧元,同比下跌14%,其中内销额为2649.2万欧元,下滑9%;出口额为2949.7万欧元,猛跌19%。

利摩日的高岭土已于上世纪50年代告罄,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从法国比利牛斯、布列塔尼地区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和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高岭土,成本不断上升。过去,年轻人结婚都要买一套利摩日高档瓷器餐具作为居家的必需品,如今多数人考虑的是旅游、购置现代家具和电器等,对餐具并不讲究。

近年来由于欧元坚挺,致使瓷器的出口价格攀升,利摩日瓷器外销因此也受到影响。20年前,利摩日有30家瓷器生产厂,目前已减至10来家。此外,利摩日瓷器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各自为政,各显神通,也是利摩日瓷器的遗憾之处。为了扭转颓势,利摩日各大瓷器厂商开始面向大众,加大了生产“大众瓷”的力度,增加一些素瓷产品(即白色或色彩较少的瓷器产品。大众瓷器产品价格较低,也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陶瓷知识:原始青瓷的分布


青瓷历史发展久远。原始青瓷从商代中期出现以后,很快发展起来。商代后期,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河北蒿城台西村,山东济南大辛庄、益都、江西清江吴城等地的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原始青瓷的碎片出土。如安阳殷墟发现的原始青瓷双耳罐、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二号奴隶殉葬墓出土的矮圈足原始青瓷豆等。

西周时原始青瓷的分布地区更为广泛,河南的洛阳庞家沟、浚县辛村、信阳孙砦、潢川李老店,陕西的西安张家坡、长安普渡村,江苏丹徒烟墩山和安徽屯溪等地的西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近年在浙江江山、武义县也有发现。

河南洛阳庞家沟出土的原始青瓷不但数量多,瓷器器型也丰富,胎色灰白,施灰绿色釉者居多,有的釉层薄而不匀,装饰有方格纹与云雷纹。陕西西安张家坡发现的原始青瓷多为残片,胎色青灰,器表面施有青色或黄绿色釉。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原始青瓷胎色一般呈青灰色或灰白色,釉色青灰、青绿或浅黄。安徽屯溪出土的以豆为多,豆盘较深,圈足较矮。胎色呈白色的容易脱落,呈灰白色胎质较细的不易脱落。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战国窑址出土陶器与汉代陶器


汉代的窑址,在高州良德发现一处,尚未发抛,详细内涵不甚明了,但结合本省汉墓出土的陶器,从器形、数量和制陶工艺等方面来看,可知广东当时是处于历史上第二次陶瓷飞跃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墓葬在广州、佛山、南海、增城、番禺、顺德、东莞、四会、韶关、英德、乐昌、怀集、平远、清远、肇庆、海康、徐闻、郁南和陵水等地都有发现。发掘清理了约七、八百座。其中有些东汉墓刻有记年铭文,如建初元年(公元76年)、建初五年(公元80年)、永元八年、永元九年(公元96、97年)、建宁三年(公元170年)等。以广州两汉墓葬出土的陶器为代表,西汉的陶器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一般陶质都很坚硬,以施黄褐色和黄绿色釉的为多,常见的陶器有瓮、罐、钫、壶、鼎、盒、三足盒、三足罐、多联罐(二至五联的均有)、匏壶、熏炉、和釜、甑、瓿等器。纹饰有印纹、划纹及彩绘等。印纹多施于瓮、罐之上;划纹多施于三足盒、瓿、壶等器物上,纹样以水波纹、篦纹、绳纹等为常见;彩绘多见于壶、钫、鼎、盒等器物。凡带彩绘的一般都是陶质松软,出土时往往与土粘连,纹饰剥落,模糊不清,已不可辨认。中期的陶器胎质坚硬,挂黄褐或黄绿色釉,软陶数量极少。除瓮、罐、钫等还保留有早期的形式外,壶、鼎、盒、匏壶等器形都与早期的完全不同。三足罐、三足盒已无发现,瓿亦极少见。屋、井、仓、灶、囷等陶制明器已开始出现,但不很普遍。器物的纹饰方面,印纹仍有保留,划纹如绳纹、水波纹、曲折纹等已没有了,一般都是以简单的几条弦纹为主,风格简朴。晚期的陶器,种类和造型方面大致与中期的相同,但花纹渐趋复杂,开始有四叶形或斜方格的划纹。器形有四耳罐、壶、鼎、奁、盒、盂、仓、井、灶、三足釜、小盒等。三足釜和小盒中期没有出现过,增加了猪、牛、鸡、鸭等牲畜陶俑,但还不是很普遍。东汉的陶器,胎质坚硬,一般均带黄绿色或黄褐色釉。纹饰以划纹为主。纹样繁杂,常见的有斜方格纹、鳞纹、四叶纹、三角形纹、三角形垂叶纹、水波纹等。在同一件器物上往往同时兼划二、三种以上的花纹,与西汉陶器的风格有很明显的区别。日常生活用的陶器有罐(有四耳无耳之分)、壶、鼎、瓶、熏炉、盆、三足釜、簋、簠、杯、碗、耳杯、案、勺、豆、灯等,还有屋、仓、井、灶、陶俑、陶动物、马车、牛车、陶船等明器。其中陶屋的式样较多,有栅居式、曲尺式、三合式、楼阁式和城堡式等。栅居式陶屋结构比较简朴,其平面布局有一定的式样。结构分上下两层,低层四周用矮墙围绕,构成一个方形的基座,有的施于斗栱,正面安设楼梯,供登降之用,整个底层都是用作饲养家畜的圈栏,在背面墙根处多数都辟有一个椭圆形洞口,以便牲畜进出。上层的面积约占底层的三分之二,其平面分为横长方形和曲尺形两种,屋顶采用悬山式,正面辟门,屋背有小窗。几乎在每座屋内都有一个厕所的设备。现今散居于中南、西南一带的兄弟民族仍极盛行栅居式住宅。可见这种建筑形式早在汉代已极盛行,而且在一些山区和水乡地带,还一直沿袭至今。楼阁式陶屋结构布局比较富于变化。一般是由两个三合式组成H形的平面,中间特别高,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作上下两层,屋顶是重檐四阿式。展附于两侧的建筑为较高的单层平房。在构架上已普遍使用柱,梁、斗栱的方法,在整体建筑的组合上高低参错、主次分明,配合得井然有序。可见广东建筑体系,早在汉代已基本形成。曲尺式、三合式和城堡式等陶屋也各具不同的特点。此外,在广州汉代遗址中也发现过大量砖、瓦等建筑遗存,可见《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提到的广东落后到唐代才知道建筑瓦屋,并将建筑瓦屋之功归于宋璟和杨于陵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0cm长56.0cm广东省广州东汉墓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战国时就有高档青瓷器?_陶瓷知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战国时就有高档青瓷器?_陶瓷知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