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民国瓷器佛像鉴别 > 导航 >

民间瓷佛像展首次亮相北京潘家园

民间瓷佛像展首次亮相北京潘家园

民国瓷器佛像鉴别 古代瓷器佛像 展鹏瓷砖

2021-04-21

民国瓷器佛像鉴别。

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绚丽中华──中国历代瓷佛像艺术精品展」今天在北京潘家园开幕。120余尊精美陶瓷佛像亮相展会。据悉,这次展览是中国瓷佛像艺术品的首次集中展示,展品全部来自民间收藏家的珍藏。

据悉,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西等12个省市收藏家的藏品。展出的佛像不仅数量众多、时间跨度长,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多样的形态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反映了历代陶瓷艺人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充满东方色彩的艺术审美情趣。

中国历代瓷佛像艺术精品展吸引不少民众参观

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参观展览后对记者表示,此次展览展品种类之丰富,令他眼界大开。他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佛象是优秀文化的载体。这些瓷佛像不但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佛造像艺术,更从侧面体现了陶瓷艺术的风貌,令佛文化和瓷文化有机的结合。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晁华山告诉记者,从质地方面讲,瓷佛像属于很小的门类,不如石佛像和金属佛像的数量巨大,但它反映了中国在瓷器方面高湛精尖的技术和作品。甚至可以说,瓷器佛像能够把古代的瓷器发展史都包含其中。

在造像方面,瓷佛像受印度、中亚的影响明显减少。佛像的形态、配饰等显得更加中国化。相对于石像,瓷佛像的题材是印度的,材料却是中国的。这部分文物和艺术品是中国文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孙欣表示,本次集中展示众多民间的精品佛像藏品,使曾被遗忘在民间的精品得到关注,相关的艺术和文化内容也得以发展和开掘。中国收藏家协会呼吁民众共同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此次瓷佛像展对中国佛学的收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了中华的收藏文化。另外,此次瓷佛像展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庆祝60周年国庆的系列活动之一。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瓷佛像展品种类繁多,青花、斗彩、粉彩、珐琅彩各领风骚。从宋代就已失传的绞胎工艺,以及极为珍贵的高温蓝釉和汝窰天青釉也在展览现场得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英国著名陶瓷制品珍藏展在北京亮相


英国著名陶瓷制品珍藏展在北京亮相

全球享负盛名的英国陶瓷生产商玮致活在过去二百四十多年来不断追求非凡的设计、工艺技术及品质,其创制的各款优质骨瓷作品,以实用为主干,再赋予优美典雅的艺术内涵,吸引着全球各地的顾客及陶瓷爱好者。近日,有着250年历史的英国著名陶瓷制品珍藏展在北京亮相。作为品牌中的佼佼者,玮致活瓷器集艺术、功能、美感与商业元素集一身,与消费者一同创造更美好的居家生活经验。

成龙先生与玮致活第八代后人Mr. Tom Wedgwood为此次玮致活北京庆典活动揭幕,并将底价为人民币300万元的玮致活250周年特别版花瓶进行慈善拍卖,拍卖收益将全数拨捐成龙慈善基金会,用来支持青少年培育及发展项目。

此次展出的玮致活珍品大部份都是首次在北京展出以及公开发售,极具欣赏及收藏价值。其中“浮雕玉石”、“皇后御用陶器”、“黑色玄武岩”等三个系列的艺术作品也在展览中华美亮相,观赏价值极高。据介绍,玮致活瓷器不仅外型优雅,材质也很坚硬,1988年9月,四只玮致活的骨瓷咖啡杯曾经承托起一辆房车,创造了令人大开眼界的世界纪录。

民以食为天,人们除了重视食物的口感,近年来对餐具也多了一份视觉追求。不论是进餐或是品茗,典雅的餐具,能在席间增添美丽色彩。1759年,英国陶瓷家乔赛亚-玮致活制作的高品质的骨瓷餐具在上流社会崭露头角,1765年被英国王室选用后成为欧洲王室贵族宴客时争相使用的餐具,清朝时做为贡品进入我国。

6000年古陶瓷首次民间展出 亮相草桥花灯会


福娃花灯、世界最大龙砚、民间收藏展,今年的草桥花灯会可谓精彩目不暇接。昨天(9日),6000年北京出土的数百件中国古代陶瓷亮相草桥花灯会。市民可免费近距离观赏6000年北京出土中国古代陶瓷,了解陶文化历史,感受数千年的陶文化,据悉,这也是古陶瓷首次在民间展出。

据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古瓷贴画艺术家孙宝全先生介绍,这次展出的几百件古代陶瓷,是从新石器时代至乾隆年间,上下5000年至6000年北京出土的中国古代陶瓷。包括了唐朝、北宋、辽、金、元、明、清的碗、盘,新石器的夹砂红陶瓮、汉代的“扑满”、“灰陶兽面壶”等。红陶香炉上面的人物、动物、图纹等栩栩如生,记者在现场展览橱窗看到,其中一个汉代的灰陶瓮上的麻袋纹路更是清晰可见。

据了解,北京出土中国古陶瓷展从2008年2月7日开始至2008年3月10日结束,在此期间,前来世界花卉大观园及游览草桥花灯会的市民可免费观赏。

沈阳故宫首次举行清代海外销瓷展


沈阳故宫博物院“瓷路相逢”首次清代海外销瓷展9月30日开幕,揭开了中国从16世纪开始通过瓷器向西方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历程。

当天上午,沈阳故宫2个展厅内陈列着83件清代外销瓷器,以清康雍乾三朝居多,分为“走向世界”、“中国情调”和“西风东渐”三部分展示,不少民众正在聚精会神观赏。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增多,或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于是应对外销的广彩瓷器出现。这批瓷器上有不少反映中国人生活场景的绘画,如婴戏图、仕女图、狩猎图等,在人物、动植物、风景、器物等装饰纹样的选取方面独具匠心。

在一件清康熙清华西厢记图大盘的展品上,描绘的是名剧《西厢记》中“月下听琴”一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当时被认为具有浓郁中国世俗情调而大量远舶西方。表明了中国古典小说通过瓷器首次呈现在西方人面前,早于文本的传播。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16世纪东方航线开辟后,中国瓷器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掀起了一场卷席整个西方社会的“中国风”,西方人称瓷器上的清装人物为“满大人”。由于广彩瓷器记录着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历史,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展出的清乾隆广彩描金徽章折枝花卉纹汤盘上,印有英属殖民地一个家族的纹章,英国上流社会往往通过展示带有纹章的餐具来显示地位。考古人员通过辨识瓷盘纹章,便可推断出男女主人的家族等相关情况。

本次展览将持续2个月时间,展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众亦可从中感悟到中西方社会对异域文化的传入、接受和融合过程。

湖南醴陵陶瓷将首次亮相故宫


近日,从“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新闻通报会上获悉,6月28日至8月27日,由故宫博物院、湖南省文化厅举办,醴陵市委、醴陵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将在故宫博物院斋宫隆重举行,这是醴陵陶瓷首次在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故宫博物院展出。

这次展览以醴陵陶瓷历史为主线,以醴陵釉下五彩瓷为主题,分为“千年窑火、横空出世、当代国瓷、文化新瓷”四个部分,将全面展示釉下五彩瓷的独特艺术魅力,彰显釉下五彩瓷的艺术价值,整个展览具有跨越年代久远、作品种类多样、表现内容丰富、艺术风格鲜明、稀世珍品众多等特点。

近年来,醴陵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介醴陵陶瓷,先后成功举办了“历史的釉光”首都博物馆陶瓷展、醴陵陶瓷名家作品长株潭巡展、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等重大活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赴台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将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釉下五彩瓷的独特魅力,展览期间,将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发行《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珍品集》,还将汇集国内陶瓷领域知名专家和国外陶瓷专家、文化专家,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研讨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醴陵陶瓷的创新发展。

中国陶瓷业名人名作精品展首次在北京举行


陶瓷艺术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支靓丽的奇葩,历来受到衷情者们的喜爱,昨天,中国陶瓷艺术名人名作精品展首次在北京亮相,为喜欢陶瓷艺术的观众提供一个很好的观赏机会。

此次精品展共展出陶瓷艺术作品500余件,分别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家王锡良、王恩怀,中国陶瓷艺术家刘平、周国桢等30位名家之手,涵盖了陶瓷雕塑、彩绘、青花、综合装饰、现代陶艺的多个方面,既有人物、山水,也有花鸟、动物,从艺术藏品,到日用陶瓷,件件精彩纷呈。其中,这块巨型瓷板屏风《繁荣昌盛》格外引人注目,屏风长2.2米,宽1.2米,由王锡良等十二位大师共同创作完成,烧制难度极大,是不可多得的陶瓷艺术精品。这一组造型似含苞待放的花蕾的瓷瓶名为《母亲颂》,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而创作的,融景德镇传统青花、粉彩和现代新彩工艺于一体,象征着祖国一派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同时,16位享誉中外的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还为观众当场献艺,让北京市民又一次领略到中国陶瓷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中国红”瓷器在长沙首次亮相


“中国红”瓷器在长沙首次亮相

高贵典雅的“富贵牡丹”,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十八罗汉”,线条优美流畅的马王堆汉墓壁画,展现红色经典的“伟人风采系列”……这些由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共22件精美“中国红”瓷器已获世博会组委会审查审批通过,将作为“中国红”瓷器在世博会上展出。今日,这批“中国红”瓷器在长沙首次亮相。

长沙“中国红”瓷器为纯正的大红瓷器,是用1200℃以上高温烧制而成。颜色鲜艳、发色均匀、光致貌美是高温大红瓷器本身的三大特色。“中国红”能挺进世博会并不容易,湖南省200多家企业申请,仅有3家通过审批,而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国红”为唯一参展的中国红瓷器。

“长沙三绝”--中国红瓷器、湘绣、菊花石雕将携手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22件参展的“中国红”瓷器,将于3月份运往上海布展。

中国红瓷器发明人、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尹彦征介绍,此次由世博会参展官员挑选的22件“中国红”瓷器,主要集合了三大特色,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如瓷器上的福虎、罗汉、富贵牡丹等;其二是特色湖湘文化,如湘剧脸谱、马王堆汉墓壁画等;其三是伟人风采系列,毛主席画像及诗词本身就是一张很好的名片。

同时,专为世博会创作的“中国红”瓷器纪念品也正在生产制作中。本次专创的纪念品融入了世博元素,将恢宏壮丽的中国馆印上了瓷器,世博会上湖南特色产品展示运用的“魔比斯环”也在其中,湖南展厅取名“桃花源里”寓示湖南人从古至今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

学院拍卖品首次亮相


为了配合“首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的拍卖活动,8月7日上午,学院的教授、副教授、省级大师及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在陶瓷学院陶艺中心进行征集。这次征集主要针对陶瓷学院一些名家和大师的作品。

本届瓷博会期间将首次举行拍卖活动,启动中国艺术陶瓷收藏板块,促进景德镇市艺术陶瓷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中国艺术陶瓷作品国际鉴价制度。

作为这次筛选作品的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这样告诉记者:“景德镇的艺术瓷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历史文化比较深厚,从事艺术瓷创作设计的人也比较多,我们在艺术瓷的推广方面,拍卖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形式。这对于景德镇艺术的一种价值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起色,所以这种形式的拍卖大家都应该积极的参加,而且我们这种拍卖活动还仅仅是开始,以后应该多弄点。相对于地摊货,“景德镇”这三个字,应该更多的去搞些专卖啊,画廊啊,特别是拍卖,它会提升一种价值,我觉得这个工作很重要,大家都要理解和重视它,这是艺术瓷一个很好的出路。”

刘远长还表示:“我看到陶瓷学院对于这次拍卖是很积极的,我想何老师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这次大家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有些人还是不知道情况,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会议精神告诉大家。有一些中青年的作品都比较新,作为个人来说我想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尽量能使他们的作品都进入拍卖,拍卖也应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局面。”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炳钦对于这次拍卖活动,准备了很多,他表示:“为配合国际博览会,市陶瓷节组委会前些天开了个会,第二天,我们就组织了符合条件的一些老师召集起来,动员大家把最好的作品交上来参加这个拍卖会。经过这些天的准备,今天我们征集了大概30件作品,这些作品有青花,粉彩,颜色釉综合装饰等,从初步来看这些作品都是比较精致的,有很好的品相,大家努力的配合这次博览会的活动,我想这次拍卖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个人也预祝本次拍卖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瓷韵1004将在北京亮相 全球限量1004套


瓷都千年纪念珍藏瓷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在中国陶瓷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景德镇以集大成者的英姿,成为世人仰慕的瓷都。

自公元1004年,宋真宗赐名“景德镇”以来,景德镇,倍受了1004年的举世瞩目,也经过了1004年的风雨历程。如今的制瓷圣地—景德镇,已是锦绣昌盛,朝气蓬勃。为传承千年陶瓷文化,展现国粹陶瓷的艺术风采,重振瓷都雄风,扩大瓷都对外文化交流影响,为促进瓷都陶瓷艺术的发展,在景德镇市政府的倡议指导下,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广瓷都品牌、发掘名家精品,保护传统工艺”为宗旨,由景德镇文物局、瓷局领导组织,历时4年,反复遴选工艺创意,隆重发行“瓷都千年纪念珍藏瓷”首款产品《瓷韵1004》珍藏套瓶,真正是以瓷都最本色的瓷器文化为千年华诞献礼。《瓷韵1004》由年满80岁的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当代绘雪景大王凌宗正先生创作设计,由中国文物学会、景德镇文物局、景德镇瓷局联合监制发行,全球限量发行1004套。前不久,这套雪景花瓶己得到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认证书,以其精堪的陶艺技艺,再度向世人展示瓷都景德镇的风采,迎来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

《瓷韵1004》,独特创意,史画双绝。

《瓷韵1004》寓意昌南古镇于公元1004年被宋真宗赐名景德镇,度过了1004个春秋,又迎来了一个1004年,以此纪念景德镇建镇后千年中人为艺术所做的贡献和景德镇创造的辉煌成就。这套瓷瓶是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文化局直接领导下,由景德镇名人陶瓷精品研究制作中心创意绘制的精品陶瓷,其意境深邃、设色雅致,夺人眼球,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瓷韵1004》由《瓷之源》和《韵之脉》雪景花瓶组合而成,《瓷之源》画面主题为一棵傲然挺立的长青松柏,取意千年松柏,千年古镇。树干苍劲有力,挺拔傲岸,凛然傲雪,精神、气势栩栩如生。自古以来,景德镇以东埠码头为源头,将瓷都千年陶瓷文化传播世界,走出了一条陶瓷之路,世界认识中国就是从认识景德镇开始,正是昌江之水这条绵延不断的彩带,将景德镇的各个景点串联起来,隐约在远山近水之间,形成了一幅完整的风景长卷。凌老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观照。使春夏秋冬,朝暮白昼,风霜雨雪,青山碧水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远处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以村舍、茅亭,与水流之势,动静相映成趣。图中的古老水车、龙珠阁、观音阁旧貌处理得恰到好处。其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丰富,洒脱而富有灵气,洋溢着平淡纯真的神韵,把景德镇的大好河山、制瓷之源描绘得淋漓尽致。

《韵之脉》则以傲雪红梅为主题,赞扬陶瓷工人及艺术家艰苦奋斗的精神。画面以凌宗正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所获金奖作品《红梅颂》为原型并加以重新创作,画面上一棵苍劲勃发的梅花树屹立在冰天雪地的高岭山下,迎霜斗雪,表现出不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意志。这与景德镇历代从事陶瓷行业的工人默默奉献的精神及陶瓷艺术家的朴实无华不谋而合。画面中中盛开的80朵傲雪凌霜红梅,不仅寓意着凌宗正先生80岁高龄,更象征着公元2008年的“8”。整体画面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气势恢弘,观瓷瓶与其说是在“赏梅”,不如说是在细细品味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百折不挠的品格。

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这套瓷瓶上边角为五条腾空而起的祥龙,龙型流畅,盘旋在漂浮的卷云之间,有上下翻腾的动势,简单造型的龙纹有了活灵活现的感觉。伴有五朵洋莲如意,寓意吉祥如意,平平安安。下边角以最大楷数“9”。绘有九条卧龙,龙态凝重,安详静谧,象征天长地久,给人吉祥舒心的视觉感受,着色比上边角略重,用来达到视觉平衡的效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民间瓷佛像展首次亮相北京潘家园》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民间瓷佛像展首次亮相北京潘家园》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民国瓷器佛像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