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行业供应链潜规则伤害了谁?

陶瓷行业供应链潜规则伤害了谁?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1-04-21

陶瓷艺术。

规范管理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在一个合理、透明的规则下产业链的各方方能实现公平竞争、良性发展,否则产业链条上的各方都可能成为受害者。陶瓷行业供应链上的潜规则表面上看陶瓷生产企业尽得先机和利益,但是从根本上讲,陶瓷企业和供应商一样同样是潜规则的受害者。

笔者和夹江诸多原材料、陶机等陶瓷企业上游供应商(包括上游企业驻夹江办事处负责人和中间代理商)有过交流,他们总会谈到在开拓市场的时候遇到的两大潜规则,一是陶瓷企业拖欠货款,二是采购中的回扣现象。对于积压、或则是拖欠供应商货款,陶瓷企业是乐见其成的,因为这在大多数陶瓷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多少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的压力。这种作用的大小具体视陶瓷企业自身经营的情况而定,对于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的现金流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对于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这可能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转。

至于回扣现象,陶瓷企业老板应该是深恶痛绝的,因为事实上采购人员拿的回扣最终还是由企业买单。回扣背后是利益在驱动,供应商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份额想方设法勾兑采购人员,请客、送礼等无所不用其极。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采购人员吃了、拿了之后就到了该回报的时候,方法只有一个拿企业的利益作为交换,或者在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上行尽可能的方便,质量能将就就将就,价格能高则高;或者在企业支付供应商货款的时候把其列在优先地位。陶企老板们想要避免大多却也是有心无力,这也是为什么夹江多数陶瓷企业老板习惯在采购部门使用自己亲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据笔者所了解的,绝大多数老板们使用亲戚并未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预期效果。因为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没有良好的制度制约,亲情通常也是难以抵挡物质的冲击。tAOCI52.cOm

夹江某陶瓷企业在08年受地震影响临时更换原材料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客户流失、产品积压,该企业一度到了想要转让的境地。而最近某企业因为恶意拖欠某高岭土供应商货款,被拒绝继续供货后一时找不到替代原料,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在陶瓷企业采购环节之所以回扣现象大家见惯不惊,这也是和陶瓷企业积压或者拖欠供应商货款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陶瓷企业积压或者拖欠供应商货款成为常态,失去了信用,就难以和优秀上游供应企业形成长期固定的合作机制,经常更换供应商就给了采购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造成原材料供应质量不稳定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产品品质下降,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潜规则下,供应商和陶瓷企业都受到了伤害,上游供应商增加了经营风险,陶瓷企业付出了隐形成本,而没有职业操守的采购和获得提成的业务员却成为净得利益者。

当然潜规则的产生并不单单是陶瓷企业的责任,如果不是上游供应企业为了打开市场、获得销量一味的迁就陶瓷企业、愿意先行供货,而是一开始就坚持公平交易的原则相信也不会如此。同时,如果上游企业在同行业中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技术使其成为稀缺资源,从而掌握话语权,陶瓷企业还敢积压或者拖欠货款吗?例如中国钢铁企业能够拖欠国外铁矿石供应商的货款吗?由此可见,潜规则的盛行也是上游供应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产物。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低价陶瓷害了谁?


一般消费者在选购陶瓷的时候,都只注重陶瓷的外形、花色,有没有裂纹、斑点等瑕疵,很少问及它的内在质量。

近期国家质监总局对陶瓷饮食类器具进行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所有陶瓷餐具的不合格率竟达四成,其中,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是最为普遍的问题。大部分地摊上甚至是一些实体店销售的陶瓷餐具中,有60%以上为不合格产品,有的铅、镉的溶出量竟超出规定指标的10余倍甚至几十倍!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陶瓷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3种。

釉上彩工艺相对简单,因此价格也相对低廉。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的低价陶瓷都是采用的釉上彩工艺,彩釉直接上在瓷器的表面,为使色彩鲜艳,有的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这样会使陶瓷的颜色看起来鲜艳、明亮非常好看。如果釉上彩的颜料不合格的话,陶瓷碗碟中存在的铅、镉等“毒素”会慢慢溶出,随着食物、茶水等途径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另外,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溶出,因此在使用微波炉时,劣质瓷器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大量溶出。

镉溶出量超标可导致人体镉中毒,引起肺疾病;而铅溶出量超标则可导致人体铅中毒,轻者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痛,重者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痛风、周围神经系统病等。对儿童而言,铅中毒后危害尤为严重,轻则影响大脑发育,重则引起颅内压升高、呕吐、痉挛等。

提醒大家在购买陶瓷,特别是低价陶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对于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请问清楚制作原理后谨慎购买。因此,如果购买能力较强还是推荐购买对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等陶瓷餐具;新餐具在使用前,最好能用沸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陶瓷遭遇质量门 放射性潜规则


据09年10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陶瓷行业被抽查的272家企业,共有364种陶瓷被抽查,其中有97种陶瓷产品上黑榜。据悉,由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9第2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让博华陶瓷公司猝不及防,各种电话四处打来“了解情况”。与博华陶瓷同上黑名单的,有广东家美陶瓷生产的L&D瓷砖,山东东鹏陶瓷生产的东鹏超市砖,此外还有众多福建、四川、辽宁、山东、陕西等地陶瓷品牌。

“送两个地方检查,结果两个地方的结果不一样。”博华陶瓷集团销售总经理刘汉津告诉记者,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之后,他们马上把同一批次的产品送交其他质监所。结果,由于标准不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结果也不一。

根据09年10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陶瓷行业被抽查的272家企业,共有364种陶瓷被抽查,其中有97种陶瓷产品上黑榜。瓷砖吸水率不合格、墙砖强度不合格、瓷砖放射性超标成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放射性超标更是引起全行业轩然大波。有行业人士表示,此次涉及企业之多、抽检产品之广,都属行业首次。

东鹏陶瓷研发中心副主任曾德朝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陶瓷的放射性再怎么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与天然的石材相较而言,更是不可相提并论。“消费者的心理就是怪,天然的东西辐射更大,人们还愿意接受。人造的瓷砖辐射性小,还把它当回事。”“一些媒体把放射性超标的危害放大了,其实它比电脑的辐射小多了。现在很多IT人还不是天天抱着电脑睡觉?”他说。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的每批产品都有生产证明和产品批号,必须要经过检验才能出厂,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只能说明企业本身的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不严格。“陶瓷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但是也不排除个别企业或者企业的个别批次产品出问题,要看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该负责人认为,无论瓷砖放射性超标本身是否对人体有伤害,或者伤害程度有多大,首先都应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

陶瓷行业资深人士张永农则认为,放射性超标是企业作茧自缚。“本来消费者不关注这些,有些企业就把这个当作卖点,大吹特吹,结果每个企业都把放射性当回事。”

他认为,地球本来就是一个放射源,任何物体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陶瓷企业最早知道放射性这个玩意,是早期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新闻。一位消费者买了马桶,得了癌症,就状告该马桶生产企业,认为马桶放射性促成了他癌症的形成。

装修“潜规则”消费者成“冤大头”


瓷砖销售“回扣风”危害家装市场健康发展

揭开兰州瓷砖市场“潜规则”之二

一块价格不菲的瓷砖,售价的近一半竟给了家装设计师做回扣!昨日,本报有关设计师在瓷砖市场“吃”高额回扣的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那么,设计师的这种疯狂行为究竟侵害了谁的利益?

木地板销售受到冲击

“木地板你不要考虑了!”

“为什么?”“我给你设计就要为你负责,木地板甲醛含量高、不环保,我家里用的全是瓷砖。”

……

这是记者在一家陶瓷市场内暗访时,听到的一位设计师跟业主的一段对话。

“真是这样的,家装设计师为了让业主购买瓷砖,不惜诋毁木地板的质量,这对整个木地板行业来说,都是很大的冲击。”提及设计师,某品牌木地板甘肃总经销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设计师为什么极力给业主推荐瓷砖?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木材资源的日渐珍稀,木地板的进价一路飙升,但销售价格一直遵循市场指导价。相对而言,瓷砖就不一样了,瓷砖的原料多是粘土,进价比较低,但售价却很高。

“都是回扣惹的祸!”该负责人称,为了销售畅通,只要是设计师推荐成功的业务,绝大部分的瓷砖经销商都要给出很高比例的回扣,最高的回扣达50%,但木地板就不一样了,由于其利益微薄,无法给设计师多余的回扣,即使给一般也仅有5%-8%,回扣数额的悬殊使得设计师在给业主推荐地板时极力倾向瓷砖。同时,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肆意诋毁木地板的质量,夸大木地板的“环保问题”。

“他们的这种行为对我们木地板的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雁滩某建材市场,一家木地板经销商称,业主铺地板要么选瓷砖,要么选木地板,二者各有所长,原本没有优劣之别,但由于人们对设计师比较信赖,他们“专业的解释”,往往令消费者对木地板望而却步。

记者调查发现,兰州地板建材销售中,瓷砖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设计师的蛊惑下,瓷砖与木地板的差距在继续扩大。采访中,许多木地板的经营者对此叫苦不迭。

瓷砖经销商有苦难言

瓷砖经销商把近一半的利润作为销售回扣给了设计师,那么,经销商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利润又在哪里?在采访中,接受采访的瓷砖经销商对于瓷砖市场回扣的“潜规则”并不避讳,但也透露了更多的无奈。

“没办法,不给回扣销量就上不去。”一位瓷砖销售商称,对于他们来说,瓷砖主要靠走量盈利,如果不给设计师回扣,或是给的回扣少,都将影响销量。该人士透露,瓷砖市场的回扣“潜规则”已经由来已久,“说白了,我们也在靠设计师吃饭”。

设计师拿走了高额的回扣,那么,瓷砖销售商的利润在哪里?对于这一提问,很多的瓷砖销售商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但在家装行业混迹多年的老杨却道出了其中的秘密。“瓷砖的利润空间可以想象。”在记者与老杨之前的暗访中,标价358元的瓷砖,经销商的售价仅是4折,4折交易成功后,还要把近一半的售价份额给设计师。老杨说:“由此计算,一块标价358元的瓷砖,实际的进价也就几十元,一般情况下,兰州市瓷砖市场上很多瓷砖的标价是其进价的10倍,甚至更高。只有这样,瓷砖经营者才能在给设计师高额回扣的情况下,仍能赚钱。”

“设计师的高额回扣直接导致兰州瓷砖价格虚高不下。”对于老杨的这一分析,接受记者采访的瓷砖经销商亦有同感。一家品牌瓷砖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价格虚高导致销售难,但为了销售他们不得不看设计师的“脸色”。他说:“我也想用最实际的价格跟消费者交易,但大家都这么做,只能随大流。”

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其实,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老杨称,很多的消费者花数百元购买的一块瓷砖,自觉品质很高,而实际的成本及进价却很低。

前几年,马路边的装修工曾给兰州的很多装修业主留下遗憾,甚至是切肤之痛:购买建材时以次充好、吃回扣,装修时偷工减料,变着法子讹钱……

“普通消费者可以说是‘逃出狼窝又入虎穴’。”老杨说,当人们脱离了马路装修工的欺诈之后,却又在不自觉中落入了设计师的圈套之中。家装设计师的出现,使得业主根本无法以实价购买到瓷砖。相比而言,马路装修工讹钱业主还能感觉到,而现在设计师使出的则是“温柔一刀”,让业主在无意识之中损失一大笔钱,而且还心服口服。

设计师疯狂“吃”回扣,家装公司为何不管不问?采访中,一些家装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现得很无奈。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很多家装公司来说,设计师不过是他们的一张牌,加上他们开出的工资很低,因此,对于设计师“吃”回扣的事,公司根本无力约束。

“设计师的回扣问题势必影响整个家装市场。”老杨认为,设计师不是个体,设计师的前面冠以“家装”二字,就和整个家装市场挂钩,他们这样做,不仅砸了自己的牌子,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整个家装市场的健康发展。

选购需谨慎—细看进口瓷砖市场的潜规则


目前市场上进口瓷砖的价格每平米几百元,而国产瓷砖只要几十元,巨大的差价会让一些消费者觉得进口瓷砖就一定好,但真的是这样么?笔者走访市场中一些进口瓷砖代理商,发现这其中有不少猫腻,有些获得进口权的代理商甚至拿国产的高仿进口瓷砖来欺骗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进口瓷砖时,一定要货比三家,即使同一家的产品也要进行类比。

国外品牌国内建厂进口瓷砖国产砖混着卖

除了把代理权交给中国人外,部分国外的品牌也会选择自己进入国内市场。笔者在某从事进口瓷砖生意近12年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有的除了卖从原产地运来地纯进口特色瓷砖外,也会在国内建厂,做些高质量普通款国产瓷砖。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货运周期,让更多人能买得起。不过,该业内人士也表示,据其了解,如果消费者询问产品出处,上述提到的品牌通常会告知哪些是纯进口,哪些是国产货。

即便是“国外品牌”,依然有可能买的是国产货。据业内人士提醒,某些国内商家或自己到国外注册公司,或找国外友人帮忙注册,当他们拿到国外“身份证”后,就开始从南方找代工,并大量进货,做着“进口瓷砖”生意。这是因为,如果瓷砖穿上“洋外套”,身价立刻翻倍。据业内人士分析,有些国家在公司注册问题上的管理并不严格,除了身份审核较松外,注册资金也不高,这也是众多国内商家倾向于走这条路的原因之一。

拥有国外品牌代理权却大量兜售“仿制品”

有真正代理权的商家,是否在踏踏实实地卖进口瓷砖?某个较为知名瓷砖品牌店内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就早已拥有某意大利品牌的国内代理权,但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产品,90%都是拿着国外的设计在南方生产加工出来的。如果客人想要纯进口产品,他们也可以特地从原品牌订货,但价格会比较高。该销售人员在向笔者作此番解释时,并未刻意回避周边正在看货的其他顾客。可见,这种现象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拥有真正国内代理权,有些商家也会出现不甘寂寞,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毕竟,纯进口产品的附加成本颇高,售价也不便宜,如果只做进口瓷砖,前期成本和销售量就是个大包袱。而一边卖着进口货,一边靠向国产货的做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利润。

购买国外品牌代理权产品却是凭空抓来

“国外代理权是可以买卖的,买到某国外品牌的代理权,不一定就要卖这家的瓷砖。不少人都是拿着买来的代理权,到南方订货,再回到北方当成进口瓷砖卖。”某品牌的驻店负责人刘先生,面对进店询问进口瓷砖的笔者,给出了以上说法。虽然刘先生的话看似有板有眼,但由于购买代理权与品牌运作密切相关,所以笔者并未在市场中发现实例。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瓷砖“代理权买卖”的确存在,但多数国外公司对品牌信誉较为看重,又担心代理权的买卖将会为自己惹来麻烦。因此,这种现象在国内不多见,即使有,也是国外一些小瓷砖品牌所为。

记者提醒:消费者在买瓷砖的时候不要以为“进口”的就是好的,很可能是花了高价买的“进口货”其实是国产的。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的辨别。

观点:谁动了陶瓷行业利润的奶酪?


据来自有关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总额正在全力提升,已达到创纪录的近百亿美元。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以及艺术陶瓷产品的出口,呈现全面飘红的喜人景象。尽管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国陶瓷的出口亦面临着严峻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总体上讲,中国陶瓷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总体局面与取向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对于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国内陶业产能不断扩大,品种与产品质量也在提升,但与陶瓷产能不断提高成反比,陶瓷企业的利润率却不断下降。

那么究竟是谁动了陶瓷企业利润的奶酪?值得我们细加分析、找出原因,并应尽快地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办法。笔者以为应该说有如下几项原因。一是国内陶瓷行业激烈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因为无论什么行业,其发展的普遍规律都是要经历最初欣欣向荣的新生期,紧接着是企业极力巩固自身在本行业的成长期,然后是必须依靠竞争才能存活发展的成熟期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依靠将产品降价当作主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各陶瓷企业相互攀比着降价的事例,可谓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对于连年持续降价,直接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二是因国内陶业产能过剩,造成了企业利润率下降。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内一波又一波瓷砖生产线热、卫生瓷建厂热,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鲜活与快速增长,但紧接着也同样导致了国内陶瓷产能的大幅增长。而国内外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市场需求却有限,甚至并没有很明显增长。新加盟的陶企大量增加,导致产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陶瓷消费也提前进入了买方市场。第三是由于近年来陶瓷日常生产所用的能源、陶瓷原料、辅助原材料均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而且其幅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也大大压缩了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

陶瓷行业许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使得许多企业苦不堪言,甚至于有倒闭和关门大吉的。但从整个陶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来讲,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从微观层面看,利润下降给企业以沉重负担,但可促使国内陶瓷企业经营者下决心优化管理,内部挖潜;加快新产品开发,提升企业的竞争素质;再者,可以迫使陶瓷企业扭转经营策略,加强市场开发力度;另外,还能够促进陶瓷企业经营与决策由原始的粗放型,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实现差异化经营,加大生产开发,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转化。由此而实现把坏事变成好事。

另一方面,从宏观方面看,当国内陶瓷企业利润率甚低时,必然为陶瓷本行业的发展设置一道厚厚的门槛,利润的降低,会促使陶瓷行业由此开始真正走向成熟和强大;由于利润降低,可促进陶瓷行业内部加强资源整合;由于利润降低,促进竞争加剧,从而迫使介入陶瓷行业的门槛升高;利润降低还促使管理不良、技术素质弱势的企业退出市场或被淘汰出局。这样更加有利于部分素质好的陶瓷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另外,我们在仔细研究和分析陶企利润下降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国内大多数陶企的利润较之于国外陶瓷同行仍然偏高。可以预言,国内陶瓷企业的利润率或许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与可能。因此,无论如何国内陶企利润下降乃是一种市场竞争条件下自发的行为,确属正常现象,这样也就无需大惊小怪。

看业内人士揭瓷砖黑幕及潜规则


瓷砖主要有: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厨房、卫浴间用的)三种。

陶瓷行业的内幕的主要特点有:

1、永远不透明:主要上因为一般家庭一生只装修一次或两次,所以不可能太关注这个行业,我估计许多没有装修过的朋友现在都不知道陶瓷有哪些品牌。

2、利润空间大:陶瓷行业的利润比例很高,主要是因为行业不透明,消费者不了解,还有就是做这个行业中间环节多,所以中间费用也多,得留利润给中间环节。

3、中间环节多:中间环节主要有装饰公司、设计师、工程监理、铺贴工这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拿返点已经成了陶瓷行业的潜规则了,不给不行。

先说装饰公司,一般买了房都要找装饰公司做空间设计,所以装饰公司掌握着客户资源。而且客户对陶瓷不了解,所以装饰公司可以影响客户对瓷砖品牌的选择,所以装饰公司得拿瓷砖销售的返点。包工包料或者负责推荐材料的装饰公司则由瓷砖店老板给个底价,他们自己操作,但是这类公司比较少。大部分装饰公司是粗放式管理的,这类装饰公司大部分是设计师拿返点。

设计师,直接跟客户交流的是设计师,在客户眼里,设计师是专业人士,所以设计师对客户影响最大,一般消费者选购瓷砖时都会听设计师的意见,带着设计师去建材市场选购瓷砖,以选购符合设计方案的风格的瓷砖(其实无论你选什么砖都是符合风格的,风格只是扯蛋)。所以设计师在消费者购买瓷砖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和他合作不一定能成事,但是不跟他合作却一定会坏事,所以如果想做生意,那么设计师的返点一定得给,而且是四个环节返点最多的。抛光砖返点一般在百分之10-百分之40,仿古砖百分20-百分之50,瓷片返点百分之10-百分之20。(注意,是按开单金额算,不是按成本算)

工程监理,设计师做出装修设计方案后,得找人来施工,施工进程及质量检验工程由工程监理来掌握,监理说你的砖好就好,说你不好,你再好的砖也不好。所以一定得给返点给工程监理。就算这个工程监理是装饰公司的人,给了装饰公司和设计返点后,给监理的点也不能少。

铺贴工,又叫泥水工,他们应该是这四个环节中拿钱最少的,不过也要拿。砖只是一个半成品,如果铺贴工想搞鬼,你再好的砖都铺不平,所以一般铺砖前会给泥水工一点烟钱,铺好后按面积每平方1-3元给泥水工补贴。

这其中返点的重点在于设计师这里,一般新产品、高端产品、重点主推产品返点较高,根据不同的地方,大概在20-40个点之间。低端产品或特价促销产品一般为10-15个点。

以前某个(具体品牌我不方便透露)知名仿古砖品牌武汉区域曾给设计师返点高达百分之60,可是持续几个月之后就降下来了,因为设计师害怕了,经销商也害怕了。

为什么害怕?如果你是客户,当你知道你买的10万元瓷砖中,有3-4万元是设计师的回扣你可能还能容忍,但是如果你知道其中有6万是设计师回扣你会不会拿刀去砍那个设计师?

由于客户对陶瓷的不了解,造成了经销商销售对设计师渠道的依赖,和中间环节的层层回扣,所以陶瓷价格居高不下。一般陶瓷产品标价都是出厂价乘以3-5(特价产品除外),然后再给客户打7折销售。

瓷砖规格与颜色挑选 厨卫间有潜规则


厨房和卫浴是家居中俩大特殊空间,在装修时,也是较为费脑筋的区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防油、防水、防打滑是我们在厨卫间瓷砖选购中所需要遵从的基本原则,同样的,在瓷砖规格和颜色的挑选上,同样也有“潜规则”。

瓷砖规格与颜色挑选有哪些原则?

1、厨房

①规格

厨房看面积,最大的整块墙面面积,如果宽度超过三米以上的,可以使用无缝砖,规格是30*45。因为上下橱柜的间距一般是80左右,那么不管横放还是竖放,都可以不浪费材料,而且这样视觉效果很好。

瓷砖规格与颜色挑选 厨卫间有潜规则

②颜色

面砖一般挑选白色为主,可以略带花色底纹。地砖选择一般看你橱柜面板的颜色,基本是一个系列的颜色,比如,冷色调,高贵色调,暖色调,地面的砖要比橱柜门板的颜色要单一点。厨房一般不使用腰线。

2、卫生间

①规格

卫生间按照地面面积来选择,如果地面面积不超过4个平方,那么就用25*36左右的,如果只有3个平方左右,那最好选用20*30竖贴的面砖。超过4个平方了,那就可以用无缝砖系列了。一个平方需要多少?一除以砖长除以砖宽,就是一个平方数量,然后平方乘所用砖一平方所需片数,就出来总数了。一般损耗加7%,这样不超过一般供货商不能超过10%的规定,也大于实际损耗约5%的量,就不用到时候补货,少许退货即可。

②颜色

挑选颜色方面,很多人会说,我有我的设计思路,我想要什么风格的,设计师都已经给我了啊。其实不然,整体风格,是一个大空间的思路,每一个房间,有每一个小空间的作用,那么他所需要的特点也不同。卫生间,需要洁净或者温馨或者豪华,你想要的卫生间特点、光线、房型、面积大小、温馨、浪漫、现代、大气,所用的颜色不同,亚光亮光也不同。即便是同样的颜色,如果花纹不同,所体现的风格也不同,所以,要有一个思路,再进行选择。

让陶瓷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对于已举办15届的陶博会而言,借助陶瓷这个泥与火交融的艺术,依托陶博会这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像抓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样,下功夫做好陶瓷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工作,对于做大做强唐山陶瓷产业意义重大。

一是在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上进行“补链”。充分吸收借鉴陶博会传播的新信息、发布的新产品、展示的新技术,引导陶瓷行业向产业链上游出发,着力在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上进行“补链”,进一步健全完善陶瓷研发机构,并加快建立陶瓷行业院士工作站、窑炉技术装备分会等创新性交流平台,不断提高陶瓷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一方面,应设立引导基金,对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给予重奖,并从技术、人才、劳动力、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应充分利用专业学院的优势,扶植发展陶瓷专业教育,建立我市陶瓷人才的培育基地。

二是在陶瓷产业的延伸配套、融合、衍生和品牌打造上进行“建链”。广泛借助陶博会的影响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助推全市陶瓷产业逐步向陶瓷新材料产业转变、向陶瓷机械装备迈进、向陶瓷产业链下游发展,重点在陶瓷产业的延伸配套、融合、衍生和品牌打造上进行“建链”。在延伸配套上,大力发展纳米陶瓷、电瓷电器和陶瓷机械、陶瓷装备以及水暖五金等配套产业。在融合上,加快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和陶瓷文化创意公园建设,促进陶瓷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艺术与实用的联姻。在衍生上,下大力做好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统瓷业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使之成为独具魅力的陶瓷旅游资源。在品牌打造上,在加大包装、宣传和推介力度的基础上,狠抓兼并重组,引领小微陶瓷企业从简单地追求“单打冠军”,向谋取“团体冠军”转变,联手打造知名陶瓷品牌,全面提升我市陶瓷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是在陶博会的功能完善、陶瓷业态的拓展上进行“强链”。在完善陶博会“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功能的同时,重点强化提升其招商引资功能,吸引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尤其是着眼于打造永不落幕的陶瓷文化盛会,尽快规划建设唐山国际陶瓷贸易城,并使之成为中国北方和全国最大的陶瓷集散基地、交易中心乃至区域定价中心,促进陶瓷产业与现代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行业供应链潜规则伤害了谁?》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行业供应链潜规则伤害了谁?》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