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彩绘瓷器大会 > 导航 >

陶瓷手工彩绘工可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了!

陶瓷手工彩绘工可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了!

古代彩绘瓷器大会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21

古代彩绘瓷器大会。

为更好的传承陶瓷文化、保护传统技艺、开发技能人才和拓展评价空间,景德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期将对全市陶瓷手工彩绘工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考核鉴定工作。

该局职业培训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考核鉴定工作将采取理论考试、现场操作、作品评审、论文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高级技师考核的还需参加论文答辩。经考核鉴定,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合格者,将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查确认,再核发相应的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据了解,考核鉴定工作对申报技师的要求是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满3年,或从事本工种工龄满10年;从事陶瓷手工彩绘工作15年以上,且职业技能达到一定水平者也可以报名;另外,具有陶瓷工艺美术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或优秀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等也可以报名。对申报高级技师者,需取得技师职业资格后继续从事本工种满3年以上或具有陶瓷工艺美术系列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申报时间截至5月中旬。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重点项目助推醴陵 陶瓷技师学院争取6月开工


当前醴陵稳增长工作情况如何?5月26日,株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文彬率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这一课题来醴调研园区建设和项目推进工作。他强调,醴陵要继续保持和扩大当前的良好势头,为株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醴陵市市委书记周晓理,市委副书记、市长康月林参加活动。

今年以来,醴陵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稳抢快跑”的总要求,突出招商引资、改革深化、项目攻坚和安全保障四大重点,致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4月,醴陵市实现GDP132.8亿元,增长8.2%;完成财政总收入12.5亿元,增长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2亿元,增长24.5%。

调研会上,康月林首先汇报了经开区规划建设、项目建设等相关工作情况。经开区规划建设方面,着力完善了规划布局、加速产业转型、优化园区环境,发展定位更加科学、产业布局更趋多元、空间结构更加明晰、园区品质更有特色、发展模式更趋合理,旗滨玻璃、升华科技、时代金属、恒茂电子等一批新兴企业发展换挡提速,创新驱动动力强劲。项目建设方面,今年醴陵市已经安排本级重点项目80个,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其中,计划实施渌江新城路网建设等新开工重点项目53个,实施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等重点竣工项目13个,实施渌江古城文化休闲带一江两岸等重点前期项目14个;计划融资50亿元以上,征地5100亩,拆迁征收房屋1100栋(套)。截至目前,通过着力开展项目开工、项目竣工、前期开发、项目融资、征地拆迁和招商履约攻坚行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五一模式激活了园区,十条政策激变了产业,六项奖励激发了活力。”周晓理用三句话来概括醴陵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态势。他说,园区建设方面,我们完善了一个思路、一个规划、一套机制,注入了一批资产,给予了一些政策,“以产兴城、以城托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园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产业发展方面,工业十条政策的出台将干部精力转移到抓产业、抓招商、抓发展上来,醴陵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招商引资方面,六项奖励规定充分调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发展活力。

赵文彬肯定醴陵稳增长工作,他说,1-4月份,醴陵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市前列,为株洲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手工彩绘陶瓷洁具走俏市场


彩绘洁具吻合女性的审美习惯,迎合追求浪漫的年轻族。而设计师的初衷就是要使卫浴间充满浪漫气息,让人在花的芳香中尽情释放情绪,营造出适合不同个性享受的浴室艺术。记者从中国陶瓷城获悉,去年3月份全国首创的人工手绘艺术彩绘洁具在众多的陶瓷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新宠。业内人士认为,彩绘洁具走俏市场,是凭着其独有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据了解,彩绘洁具产品自投入市场以来,受到了众多陶瓷经销商的喜爱。该系列洁具吸收了最新的流行元素,每一款洁具均由高级技师,采用德国釉料将花纹图案手绘在白色釉面卫生洁具中,在1230℃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用此方法制成的彩绘洁具浑然天成,每一款均为个性化的手工精品,由于是高温烧成,所以其个性化的图案更耐磨永不褪色且具有光洁度高、抗污性强、无污染的特点。该系列彩绘洁具包括连体坐便器、高水箱分体坐便器、挂壁盆、妇洗器、台上盆等多种产品,产品色彩浑厚鲜艳、表面光滑、抗污性强,图纹永不褪色,而且在脸盆、马桶上均绘有玫瑰花、菊花等色彩。据了解,由于该产品手工手绘成本较高,所以价格相对而言也较贵:一个彩绘台上盆的价格在800-1500元左右,一个坐便器则需1800-3200元。同样的陶瓷产品,加上人工手绘艺术彩绘,价格要高300-500元。

湖南陶瓷技师学院开建 醴陵还将建国际陶瓷商贸城


6月18日,在醴陵长庆示范区渌江新城核心区醴陵大道旁,湖南陶瓷技师学院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而在3天前,醴陵市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分别与省轻工盐业集团、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签订湖南陶瓷技师学院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与湖南鸿银置业有限公司签订醴陵国际陶瓷商贸城项目开发合作协议。

据了解,湖南陶瓷技师学院项目一期总投资2.488亿元,项目用地约300亩,另预留发展用地100亩。力争5年内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陶瓷行业一流的技师学院,并成功转轨为湖南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年培训规模人数在10000人以上。

醴陵国际陶瓷商贸城项目位于醴陵经开区凤凰大道,规划用地面积307亩,项目预算总投资15亿元,将建设“产品交易区、科研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品牌总部研发基地”五大功能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项目建成运营后,每年预计实现销售额16亿元以上,创造税收5000万元以上,并带动陶瓷物流、商务、会展等16个衍生行业的发展,拉动约5万人就业。同时,该项目与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陶瓷特色街区等项目一起形成“醴陵陶瓷主题文化公园”。

陶瓷企业携手工艺大师探索骨瓷彩绘新技法


潮彩是中国陶瓷彩绘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潮州市潮安区天地源陶瓷有限公司在研发骨质瓷生产技术的同时,联合潮彩工艺大师积极探索骨瓷彩绘新技法,使潮彩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在潮安区天地源陶瓷有限公司展厅里,陈列了近2000个品种的骨瓷产品,其中包括花瓶、茶具、餐具等器型。

据了解,骨质瓷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灰而得名。天地源陶瓷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攻关,研发了釉下骨质瓷的彩绘技术,并于2010获得骨质瓷釉下潮彩装饰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三等奖。

天地源公司负责人曾曙光表示,该厂研发骨质瓷至今有10年,对骨质瓷的生产流程,各方面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为让潮彩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天地源陶瓷公司积极探索骨质瓷釉下彩新技法,为潮彩艺人搭建创作交流平台。

原潮州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陈俊荣表示,骨质瓷是一种新的产品,在原来传统固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发挥、创新,所以,这个厂有这样的条件,提供给大师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对潮彩传承发展有非常大作用。

目前,在天地源公司进行骨质瓷釉下彩创作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有10多人,其中既有专攻人物、山水、花鸟的,也有在骨质瓷釉下彩探索油画的画坛新秀。据介绍,骨质瓷釉下彩因其胎薄,且须经过反复多次才能烧成;因此在烧制过程中,经常发生不确定的变数。

对于新技术的探索,有几十年画潮彩经验的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小平则表示,以前都是画釉上,釉上的瓷面比较滑,画起来比较流畅。现在转变成骨质瓷画釉下,是画在瓷坯上,有时候线条难度也非常大,另外,感受最深便是色彩,经常是彩有烧无,其实是由于用料、烧成温度不同。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蔡禧平亦有同样的感受:因为骨质瓷彩绘是釉下,用水色,线条很不流畅,用笔滞慢,也容易干燥,上色难得非常大。烧釉容易出现裂纹,要烧成一件完整作品难得非常大。

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


景德镇的制瓷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划分为圆器和琢器两个行业的呢?

明代出现工业生产的萌芽,世代制瓷的景德镇算是该时期最早进入近代工业的城市,制度和系统分工逐渐明细开来。就是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至清初,分工更为制度化。

圆器是专门生产日常生活用瓷的,可能是因瓷器器型全部呈圆形而得名圆器,品种有碗、盘、碟、盅等大宗商品,约占整个制瓷业的三分之二。可见景德镇日用瓷规模化生产在几百年前是如何红火。

灰可器货运抵国外

相传,灰可器是安徽人在浮梁瑶里设窑时创造的品牌,作为景德镇历史最久远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碗类品种,它曾远销到国外,是最早的外销日用瓷种类。

灰可器呈深锅形,碗的内外壁上均布满青花图案,青翠欲滴,并以物美价廉而深受各地民众喜爱,尤其是在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用灰可器。既然精美,为什么价格便宜呢?那不能不说是瓷都人太实在了,瓷都瓷业物产丰富了些。制造灰可器对原料要求不高,都是采用本地区所产的泥料和釉料。而且在槎窑烧炼条件下,燃料是满山遍野可寻的槎柴,年年可取,槎窑又很适宜烧制灰可器。在清中晚期以前,景德镇那可是槎窑的天下,这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了灰可器的物美价廉。但这并不意味灰可器是廉价品的代名词。

有记载显示,在清乾隆年间,灰可器的生产销售达到高峰,月产量100万筒,占景德镇日用瓷的五分之二。后来,柴窑兴起,槎柴逐渐减少,一部分灰可器转入柴窑烧炼,产量有所减少。

在灰可器的辉煌时期,不仅产量多,而且有适应不同阶层人士需要的品种,大致可分四类。一类是称为“店货”的高级货,原料不仅不用余土和捡渣,而且掺用南港瓷土和瑶里釉果,画面用珠明料,瓷胎细腻,花色青翠,行销邻国和国内大城市,有“搬过山”之说,质量和价格都是顶尖的。略次于店货的称灰器,主要是原料使用上略微差一些。第三类是行可器,又称“叶老鼠”,原料再次之,因它的材质可上可下,上可升为灰器,下可降为可器,故得名。第四类便是外可器,也就是最次的尚可使用的渣器,原料掺用较多的余土和捡渣。精细瓷器发展后,店货便不再生产,只有灰器和可器,又合称“灰可器”。由于可器用较多的捡渣为原料,在景德镇当地又得了个通俗易记的土名“渣胎碗”,景德镇人看到这三个字是不是感觉很亲切,时光像倒回了几十年?

古老的生产方式

灰可器不仅品种古老,生产方式也很古老。在坯房布局、工匠作业形式以及成品等级的划分,都保留了古老的传统。

不同于其他圆器类生产,灰可器生产作坊里没有泥房,也不设三只一副的淘泥桶,而是在紧靠驳墈南侧,设阶梯形泥塘两口,一口叫淘泥塘,另一口叫屯泥池,后者容积比前者大,紧靠前者西侧。再在第三间正间前方地下设一口长方形泥窖。淘泥塘与屯泥池有闸伐相通,屯泥池与泥窖也有地下涵没事相连,布局设计甚为科学。

打杂工淘泥时,将余土、捡渣、下脚料倒入淘泥塘,用渣耙搅动,沉淀一会儿后打开闸门,稀泥浆就流入屯泥池内。当屯泥池内的泥浆积聚到一定容量时,舀出上面清水,用渣耙搅动,打开消涵洞口,用筛过滤,糊状泥浆流入泥窖,再按比例将余干不(音同“盹”)子和石头口高岭土打碎投入其中,稀释后,再倒入利坯和剐坯下的泥屑,此时打杂工将粗绳打成环结,吊在屋架上,手握环结,短裤赤足,从四角往中央踩拌均匀,哪怕是数九寒天,也必须这样操作。地窖周围路面铺的是青石板,往后的练泥在石板上进行。

另外,每一处生产组合只配利坯工一人,作业时,不分打粗和修坯,一次成功。刹合坯蘸釉时,将坯先在釉桶右侧的水缸中蘸一下坯的下半部分,以洗去画坯时摩擦产生的粉尘,再行蘸釉。画坯工每处三人,两人画坯,一人混水,兼写底款。

灰可器所绘图案为抽象的勾莲茶,每画一朵,就用竖线隔开,留下约1寸的空白。混水工将坯倒覆在膝盖上,再在空白处绘枝蔓,图案才算完工了。在上世纪40年代,曾有十多家窑户改用西洋莲图案,画坯工增加一人,但只坚持了五六年。

消失于上世纪60年代

这似乎也在预示灰可器进入快速消亡阶段。柴窑兴起,槎窑数锐减,灰可器烧造受到影响。尽管抗战胜利以后,槎窑恢复到近200处,灰可器月产量达到50万筒,与辉煌时已不可比。解放后,人们对瓷器的花色品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窑炉的更新改造,烧制出大量质优色美的日用瓷。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槎窑逐渐绝迹,灰可器品种也随之消失,渣胎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灰可器在正常生产时期,日产量是圆器业中最多的,每天琢坯50板,每板22只;汤釉时,每板定数为15只,计71板,叫过伕坯,当天要完成,白天完不成要做夜工。有歌谣曰:“若要赶,碌渣胎碗”。碌意指做,并有忙碌的意思。

灰可器业工人的工资计算方式与有些行业也有所不同,是按100筒(10只为筒)重坯计算。在清末,印坯工工资铜钱370文,做坯工500文,画坯工两人共得560文,其余各脚均在400文至480文之间。

灰可器的瓷器等级分级特别细,共分青提、三色、红顺、米色、白色、次顺、惊口、正脚、爽脚、毛沿、大脚嘴、炭山等12个级别,堪称圆器类中分级之最。

尽管灰可器已在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中消失多年,但它曾凭借古老传统的生产,辉煌的畅销史,其业主行会团体裕成窑位列三窑九会中的“三窑”,行业集会时有单独的集会地点。裕成窑的集会地点原在太白园附近的华陀庙,后迁朱里弄下弄,不过现已无迹可寻。

陶瓷手工制作


虽然当今科技发展已经进入3维电脑打印技术时代,但是陶瓷传统制作工艺在陶瓷艺术创作中一定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最常见传统陶瓷艺术品的成型工艺有三大类,手工制作技法,拉坯制作技法与模具制作技法。在陶瓷艺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技法(Hand-building)又可分为捏塑成型、泥条成型与泥板成型三种。一起具体看看“陶瓷手工制作”的方法。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陶艺教学的流行由此诞生了泥条机(Extruder),泥板机(Slab-roller)等陶艺设备(另见词条“陶艺设备)。

现当代陶艺教学中最常见的三种手工制作技法:

捏塑成型(PinchMethod)是最基本的陶瓷成型技法之一。将一小块的泥团捏成一件动物或人物是许多儿童学习陶艺制作的第一步。熟练的民间艺人可以用捏塑的方法做出许多复杂的造型。还有一些当代陶艺家们用捏塑的方法创作大型作品。或者,用捏塑的方法做成许多小部件,再装配成一件大雕塑。捏塑是很有表现力的技法。捏塑时留下的指印,也可以形成十分有趣味的肌理效果。

泥条成型(又称盘筑,CoilMethod)在世界各地原始社会的陶器中均有发现,至今还可以在许多民间陶器作坊中看到。制作者将泥团搓成粗细均匀的泥条。然后将泥条按照所需要的造型盘圈垂直重叠。制作者可以将器物表面的水平状条纹用手或工具修光,也可以将部分条纹留作装饰。泥条成型法可以做小件作品,也可以做大件作品。作品的大小取决于泥条的粗细。也就是说,作品较小,泥条就搓得细一些,作品较大,泥条就搓得大一些。如今,各地均有手动的或电动的泥条机出售,用机械方法替代手工制作泥条,制作对象也远远超出传统的圆形器皿的范畴。

泥片成型(又称板筑,SlabMethod)也是传统陶瓷成型技法之一。一般来说,制作者可以用擀面棍滚压,用钢丝切割,或拍打等不同方法取得泥片。泥片成形颇似量体裁衣,是最常见的雕塑或容器的手筑成形技法。从简单的方形陶盒到复杂的人体造型均可使用泥片成型的工艺。泥片成型也是宜兴紫砂壶的传统工艺之一。如今,各地均有泥片机出售,用机械方法替代擀面棍的作用,这种泥片机是制作大型作品制作的好帮手。

陶瓷品种知识——彩绘陶


烧成后装饰彩绘图案的陶器。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彩绘陶主要是在泥质灰陶上作画。首先将陶器修整光滑,然后将彩绘颜料粉碎磨浆,添加适量植物胶,在器表描画图案。彩绘最常见的底色有3种:黑地以墨打底,红地以朱砂或铅丹打底,白地多用白粘土打底。也有个别为黄地,主要颜料是五氧化二磷或硫化砷。彩绘陶通常为黑地绘红白彩,红地绘黑白黄彩,白地绘红黑彩,底色与彩绘的搭配多绚丽斑斓,协调醒目。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龙山文化都出土彩绘陶器,尤其是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凡泥质陶盆、壶、瓶、罐、盘等均施彩绘。彩绘陶以黑、褐、红色为地,用红、白、黄、绿色矿物颜料绘图案。纹饰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圆点、条带、云纹、涡纹、回纹等,也有一些构思复杂的图画,如蟠龙、变体动物纹等。彩绘蟠龙纹陶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的繁荣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绘陶。壶、豆、盘及鼎、尊的盖等几乎通体绘彩,颜色丰富,纹饰复杂。如洛阳汉墓出土彩绘陶壶,以红、白、黄、赭色在壶的不同部位分层绘出宽带纹、锯齿纹、绦坟、云纹、双线三角纹、圆点纹,构成上下连接通体的图案,颜色搭配协调,纹饰布局紧凑合理。此时期彩绘常见纹饰还有S纹、雷纹、蛇纹、虎纹等,特点是周身布满纹饰。另外还出现写生人物故事彩绘图案,河南密县后郭村出土东汉陶仓楼正面彩绘地主收租图,图中绘4人,其中2人正往粮袋中装粮,身边有斗、斛、粮堆。两侧各1人,均头裹平帻,身着黑衣,左侧1人双手执箕,右侧1人腰间佩剑。背面为彩绘饲弓图。彩绘陶还大量用于随葬陶佣。秦始皇陵及西汉杨家湾大墓出土上千件兵马佣,均施有彩绘,只是施彩方法不如器物描绘仔细,而是整片涂抹,追求整体效果。唐代彩绘陶已走向衰落,仍延用的器形主要有塔形罐、卷沿罐、盆、碗等。受佛教影响,纹饰多用仰、覆莲花,也有少量菊花、梅花。河南陕县出土塔形罐通体施白衣,盖钮绘红彩,盖沿部以双黑线勾覆蓬纹,罐口点红彩,肩部以双黑线勾覆莲纹,其下为黑条带云纹,腹部为上下交错的6朵红彩菊花,底部为双黑彩仰莲纹,其座束腰部为黑彩条带云纹,足为双黑彩覆莲纹。花纹上下呼应,腹部红彩醒目突出,华丽精美。同时期其他墓中出土的卷沿罐彩绘纹饰也与之相似,只是有的腹部花纹不同而已。唐代随葬生肖佣大都施彩绘,有些三彩佣面部也多在烧成后施彩绘。唐以后彩绘陶不常见,彩绘花纹潦草简单,至明代消失。

磁州窑刀工欣赏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的巅峰时期,不但出现了五大名窑,成为陶瓷史上的传奇,同时还因风格特点的不同而形成了磁州窑系、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青白瓷系六大窑系。这时期的瓷器种类繁多,出现了许多新的造型与装饰手法,其中的磁州窑系在当时窑场分布广泛,尤以河南的窑场最为众多,形成年代最早。

北宋磁州窑白釉刻缠枝牡丹纹盘口瓶

磁州窑系虽属民窑体系,但其以工艺精良、成品精美著称于世,尤其是它的剔刻类瓷器是极为精彩的品种。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盘口瓶深剔刻局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磁州窑系的剔刻工艺属于胎装饰类,分浅剔与深剔刻两种,浅剔是指在半干胚胎上把纹饰以外的化妆土刻划剔掉,露出胎体,施透明釉烧成,成品色差明显、主题纹饰突出;而深剔刻则是刀入胎骨,将主题纹饰以外的胎地剔除,增加纹饰图案的浮雕效果,使纹饰图案看上去凹凸立体,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

北宋磁州窑白釉刻缠枝牡丹纹盖罐

刚刚走过的2013年中,在伦敦苏富比春、秋两季拍场上,分别出现了两件宋代深剔刻瓷器精品,5月春拍的一件北宋磁州窑白釉刻缠枝牡丹纹盘口瓶(上图、中图),高39.5cm,其造型优雅,但釉面失光。此瓶流传有序,曾在1986年与2009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上两次易手,此番估价:120000-180000GBP,最终以146500GBP(人民币1398636元)成交。11月份秋季拍场上,编号219的北宋磁州窑白釉刻缠枝牡丹纹盖罐(下图),高12.5cm,剔刻工艺娴熟,釉水品相一流,难得器盖保存完好。此深剔刻盖罐资料显示来自日本,是购于上世纪70年代的私人藏品,估价25000-35000GBP,成交价为人民币2951335元。

磁州窑系深剔刻类瓷器是宋金时期的名贵产品,其复杂的纹饰图案与构图需一气呵成,对工匠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深剔刻瓷器表现了宋代人对瓷器不仅追求釉色之美,同时也重视瓷器的表现手法之精彩,其装饰风格展现了一个华美的艺术境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手工彩绘工可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手工彩绘工可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彩绘瓷器大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