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兴辉瓷砖 > 导航 >

“改制”抓机遇“进园”求发展——景兴厂改革改制侧记

“改制”抓机遇“进园”求发展——景兴厂改革改制侧记

兴辉瓷砖 古代瓷器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2021-04-21

兴辉瓷砖。

日前,从市远景瓷业公司传来喜讯:这个由原景兴瓷厂改制重组的新企业,今年与世界知名企业瑞典宜家TkeaofsweDen公司签订1800万件产品的订单,企业外销有望突破500万美元。景兴瓷厂的国企改革,是该市坚持企业退城进园、易地重组的改制思路,使企业成功转型,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成功范例。

景兴瓷厂是该市1962年成立的国有陶瓷企业,以生产中餐具、茶具、和合器等日用瓷为主,职工人数达1660余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市场的影响,和该市许多陶瓷企业一样,景兴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企业生产、销售面临新的考验,改革改制迫在眉睫。2002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景兴瓷厂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退城进园,市区厂房土地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收购,收购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改制,同时在陶瓷工业园区新建厂房,以此为依托进行招商引资,并成功引进远景瓷业公司在园区落户。由景兴变远景,不仅解决了原企业职工的就业问题,还为企业做大做强带来了新的机遇。

远景瓷业公司在企业管理上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它们在景德镇传统的青花瓷工艺基础上自行开发而成的“温”系列餐具,一面世即走俏国内外市场,在中东和欧美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通过努力,该公司成为瑞典宜家TkeaofsweDen公司的全球供应商,出口创汇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公司逐渐从一个股份制企业逐步向国际惯例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方向迈进,成为景德镇日用陶瓷生产销售的一支生力军。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创税利220万元,其中宜家产品外销达到300万美元。

当前,远景瓷业公司拟在继续扩大再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国际间全方位合作,努办实现新突破,他们与瑞典宜家签订1800万件产品订单就是其中一项大手笔。虽然金融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但远景人雄心勃勃,他们要在去年外销300万美元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实现产销、利税翻番,要在安置600多名下岗职工的同时,力争安置更多的人员就业,为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抢抓机遇加快产业发展


3月27日,市长刘昌林在调研全市陶瓷产业发展时强调,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陶瓷产业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启文陪同调研。

当天上午,刘昌林一行先后调研了陶瓷工业园区的诺耐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清和陶瓷(景德镇)有限公司、兴勤电子有限公司、景德镇爱和陶乐华陶瓷有限公司、汉景达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国韵陶瓷有限公司等在建项目的施工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希望企业抓紧建设,早日开工投产。在景德镇神飞特陶有限公司、三雄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宝瓷林陶瓷有限公司,刘昌林在了解了企业产品生产、市场销售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情况后要求,各企业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创新能力,扩大经济效益;各有关部门和园区要加强与企业对接和项目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提升企业整体水平。

在调研座谈会上,刘昌林在详细听取了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围绕陶瓷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后指出,要坚定信心,现在陶瓷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条件越来越优越,人才越来越充实,陶瓷产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但同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陶瓷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产业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总量和规模要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开发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水平要有进一步提升,企业要进一步集成、产业要进一步集聚,进而形成完善的陶瓷产业发展格局。

刘昌林强调,各有关部门和陶瓷工业园区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陶瓷发展的意见”,切实做好陶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陶瓷发展方向;要加快研究陶瓷企业发展的意见,坚持对外招商和对内扶持发展并举、新陶瓷企业和老陶瓷企业发展并举、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发展并举的政策,分门别类,认真分析现在陶瓷企业发展现状、列出发展重点、明确扶持政策;陶瓷工业园区要认真研究,做大、做强、做优陶瓷工业发展平台,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平台;要加强陶瓷人才培训力度,利用我市院校的培训资源,培养出适应陶瓷生产的技术人才;各企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进一步做大陶瓷企业规模,共同促进全市陶瓷产业发展。

系统国企改制年内完成


记者近日赴景德镇采访时获悉,按照该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陶瓷系统国企要在年内基本完成改制,并已确定择建国瓷厂、雕塑瓷厂试点改制先行,然后全面展开整体推进。两家试点改制企业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改制公开,政策透明,确保职工利益,并将依法依规开好职代会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实现企业再创业、再发展。”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报提醒陶瓷系统国企一些去外地的“打工”人员,要共同关注家乡企业改制工作的进程。

据了解,8月12日上午,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由副市长黄康明、市政协副主席何炳钦及有关部门领导陪同,还到建国瓷厂调研了试点过程中的工作开展情况,与正登记医药费报销的一些退休职工亲切交谈。许爱民指出,该厂改制试点工作开展平稳有序,下一步工作要做得更好、更细。一是要保障权益,善待职工。二是要理清程序,凝聚人心。三是要二次创业,实现发展。四是要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在雕塑瓷厂,许爱民一行和企业干部、职工代表座谈共话改制时强调,该厂是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示范点,在推进改制的过程中,企业班子一方面要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改制平稳,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创意产业实体和陶瓷艺术创作室,实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新的更大发展。

景德镇市陶瓷国企在改制中发展壮大


“在这次改制中,我们的企业不仅没拆一间厂房,没卖一块土地,相反却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招商,扩建实体,发展生产,增加了改制职工就业,实现了企业新一轮发展。”日前,景德镇市陶瓷国企改制工作全面结束,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方霞云在谈及改制中的成功做法时颇感欣慰。该市在国企改制中实施高位推动,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创新工作理念,以促进企业发展,扩大职工就业为目标,使改制成果真正落到实处。目前,该市通过改制新增就业岗位1万余个。

景德镇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大,国企职工人数多,尤其是市属陶瓷企业改制困难多,成为该市发展和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为使国有陶瓷企业改制顺利推进,成功实现4万余名陶瓷职工身份置换,该市首先从传统特色产业中谋求发展,实施产业转型,使传统的陶瓷产业从生产型逐步向创意型转变。该市雕塑、为民、宇宙、建国等陶瓷企业主打创意经济牌,利用保存的厂房和设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雕塑瓷厂吸引了172家陶瓷实体入驻,解决了900多名改制职工再就业;艺术瓷厂实行创新重组,成立宗元国瓷公司,专门生产国家礼品瓷和重大活动纪念瓷,为企业创造了新的效益。

通过招商引资壮大企业实力,走出一条规模化发展新路,是景德镇国企改制工作中的又一项成功举措。改制后,该市光明瓷厂、红星瓷厂、建筑瓷厂等窑炉承包承租实体分别投入几百万元用于窑炉改造,淘汰了耗能高、污染大的落后窑炉,建起了3条高效节能小切面隧道窑,使陶瓷产品档次提高,同时新增1000多人就业。长虹景德镇机电产业基地项目的成功引进,是景德镇华意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国企改制的一个成功典范。该市领导高位推动,与四川长虹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携手建造全国最大绿色环保高效变频压缩机生产基地,实现了华意改制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而且企业效益、职工收入双增长。据统计,该企业改制重组前每年上交利税约700万元,改制重组后,仅今年1月至8月就已上交税收3000万元。

将改制企业所属子弟学校、企业居委会全部移交社区管理,是景德镇市国企改制工作的又一大亮点。在移交过程中,该市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成功实施了生产、民用的“两电分离”、“两水分离”,为企业职工安装一户一表,从而解决了困扰企业和职工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真正实现了企业职工双赢。

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改制纪实


进入9月,景德镇市国有陶瓷企业改革平稳中快速推进。截至9月30日,全市陶瓷系统20家参与改制的陶瓷企业,职工身份已全部置换到位,这表明作为景德镇市国企改革的攻坚部分——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已初步告捷。

现在是推进国企改革最佳时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景德镇市国有陶瓷企业纷纷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职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大力推进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改制,势在必行。

在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有关国企改制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景德镇实际进行调研分析后,景德镇市市委、市政府达成共识:现在是景德镇推进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机。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团结拼搏排除万难,在年底以前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改制的目标任务。

目标明确后,景德镇市专门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针对陶瓷企业人员多、包袱重、牵涉面广的特点,该市把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在制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改制方案上下足工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频频深入各陶瓷企业调研,听取大家对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召开部门、企业、职工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反复讨论,充分酝酿,对不同的改制方案进行比对,最终通过了“一稳一分七清”的改制方案:“一稳”即稳定完善租赁承包;“一分”即已改制后的租金分年缴纳社保医保金;“七清”即一次性发给生活费,并还清以前欠发工资、医疗费、抚恤费、丧葬费、集资款、退休职工垫付欠缴社保金等六项款项。

围绕这一改制总要求,景德镇市各企业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加速推进国有陶瓷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

改革是利益分配的深层调整,在此过程中如何取得职工的支持和理解,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企业的发展,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

景德镇市在推进改制的过程中,采取了“试点先行,整体推开”的策略,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做到“让职工放心,让承包实体安心,让企业管理者宽心”。

系统这次大规模改制,需要置换身份的职工达4.1万人,改制总成本将达16亿元,改制资金的筹集是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如果把国有企业的土地资产进行合理运作,能够获取一笔可观的改制资金,但这一做法的弊端在于,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承包实体将因此而失去经营场所,企业也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一批职工将被迫下岗,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又会随之产生。在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考虑,该市做出“不卖一寸土地,不拆一幢厂房”的决定,政府通过有效资产进行融资的方式来解决改制所需要的资金,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并通过对租赁经营实体进一步完善后,实现陶瓷产业的更好发展。

在这次改制过程中,系统没有一名职工因改制而下岗,反而新增1.4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该市推进国企改制的一个创举。

恢复造血功能重现企业活力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方霞云告诉记者:“这次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改革是通过企业机制的转换,经营模式的创新,结合景德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大旅游’产业的思路,让企业在改制后恢复造血功能,实现战略转型,重现企业活力。”

据介绍,在完成对国有陶瓷企业的改制任务后,景德镇市将重新对改制企业进行发展定位。位于景德镇城东区的雕塑、宇宙等瓷厂将依托学院、江西省陶研所、景德镇市陶研所的辐射优势,大力发展以陶瓷文化创意、设计为主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建国、人民、光明等瓷厂将充分利用保存完好的古作坊、古柴窑遗址和修建于上世纪的厂房设备,修旧如旧,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位于城市西南区已完成改制的东风等瓷厂则策应高新区的发展,着力打造新的陶瓷出口基地。

据了解,雕塑瓷厂在着力推进改制的同时,已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对该厂的厂区环境进一步美化、亮化,充分利用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在引进乐天陶社的基础上,进一步靠大联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着力打造景德镇国际雕塑陶瓷创意产业园。

景德镇还在招商引企上下工夫,通过引进欧神诺打造景德镇日用陶瓷新品牌,通过引进创立宗元国瓷公司,把国家用瓷的辉煌业绩进一步发扬光大。

经过改制后的企业,就像是一只涅槃后浴火重生的凤凰,向着太阳,伴着云霞,振翅高飞。景德镇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流浪”6天 景瓷商进新家


12日晚,江西景德镇59家瓷器商人来到长春,运来9大卡车瓷器。13日,当他们将瓷器卸下来准备销售时,长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扣押了部分瓷器。原来,他们自称的展会根本没有审批,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瓷商们将瓷器运到暂租库房,他们称损失要超过100万元。

本报讯120多名江西景德镇瓷商,带着9大卡车展品在长春“流浪”了6天后,经本报牵线,在长春市信访局的撮合、社会各界的关注下,4天中瓷商们进行了三次“相亲”,最后终于找到新家。昨日,瓷商们开始忙着布展,长春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新文化报》,帮政府解忧。

第一次“相亲”路途太远没相中

15日,几十名瓷商来到长春市信访局,希望政府出面帮助解决此事。此次瓷商每户共交纳场地租金1213元,在江西交了1000元,在长春交了213元,这213元已经在警方的监督下退还给这些瓷商。警方认为此案不属诈骗,属于商业欺诈,瓷商们可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他们也可以回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此时,梅河口市一家商城的王先生打来电话:“我们这环境好,还是室内展览,我们正和梅河口市政府各部门取得联系,尽量减免一些税,他们如果愿意可以先派两个人过来看看。”

得到这个好消息后,长春市信访局县区处副处长赵万刚立即与瓷商们进行沟通,但由于路费等方面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

第二次“相亲”场租太贵没谈拢

16日,瓷商们再次来到长春市信访局,副处长赵万刚立即召集建委、执法局、公安、物业等相关部门人员一起解决此事。在此期间瓷商们情绪激动,与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当日长春某艺术品交易会组委会负责人杨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这些展商能去他们的交易会来参展。遗憾的是,虽然记者和长春市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尽力争取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瓷商们仍然觉得场地费用太高,第二次“相亲”失败了。

第三次“相亲”多方撮合终成功

17日,瓷商们来到省信访局。这时,本报热线又收到线索,长春市某展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提供场地。记者立即与赵副处长取得联系,安排第三次“相亲”。100多位瓷商几乎有100多种意见,不标准的普通话更是给沟通带来很大困难,经过多回合磋商,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场地租赁合同。

长春市信访局赵副处长表示,政府对此事十分关注,考虑到瓷商们的实际情况,建委、城管、展会等方面的手续可以不办了,在一个月内,允许他们在长春合法经营,并对本报这些天帮助政府解决实际问题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改革开放后紫砂的发展


197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港商罗桂祥先生首次到宜兴鼎蜀镇访问。罗桂祥先生钟爱紫砂,在周游世界各地行商办公之余,广搜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紫砂名壶,并于1981年10月将自己珍藏的476件各类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在原香港海陆空三军司令部建立了“香港茶具文物馆”。据贺东强、贺盘发先生的《罗桂祥先生访宜兴》一文,罗桂祥先生在宜兴期间,除了与紫砂工艺厂的工艺师们座谈外,还订购了一批紫砂壶,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自的一批外销紫砂器。这批高档紫砂工艺壶订单,计26个品种,约580多件套,金额约5万余元。此后不久,罗先生又再度访问宜兴,为在1981年香港亚洲艺术节上举办宜兴紫砂展览做准备。

《宜兴陶艺》,大力弘扬紫砂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出现一股争购宜兴紫砂的热潮,对促进紫砂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罗先生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1981年江苏省陶瓷代表团一行四人(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宋伯胤)应香港市政局邀请参加香港亚洲艺术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宜兴紫砂展览、紫砂讲座香港茶具博物馆开馆仪式等。

继罗桂祥的双鱼公司之后,香港赵小蝶女士的锦锋公司、连梅英的英泰公司、郑修文的海洋公司相继来宜兴订货。根据港商的需要,紫砂工艺厂开始生产200毫升的小型茶壶,如集玉壶、龙团壶、松鼠葡萄壶等。

香港客商所经营的紫砂器大多是转道输往台湾的,1986年秋天,参加秋季“广交会”的台湾客商拿到订单后来到宜兴,开始了台湾商人与宜兴紫砂艺人的接触和收购紫砂壶的风潮。台湾商人前后约有百余人来宜兴炒作紫砂,定购名人茶壶,搜求古茶壶,也有少数台湾壶商找人做古壶、名壶的仿品,这股风潮在1991、1992两年达到最高峰。港台客商在宜兴形成巨大的市场购买力的同时,经营和发行了有关茶和紫砂壶的杂志,从而促进了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茶与壶》、《紫玉金砂》、《天地方圆》、《壶中天地》等,就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杂志。

这场持续10年左右的由台湾市场主导的紫砂陶商业潮流,将宜兴紫砂陶业带进了市场化时代,紫砂也因此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文化嬗变。

从1959年起,紫砂工艺合作社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工厂领导人也几经变化。先后有周荣贵、陈中选、李新安、王春生、薛如友、江中、吴开禄、吴柏松、吴德安、邵六松、周群、张焕明、杨嘉明、朱洪亮等。

31家企业入园12个品牌落户 景瓷搭建发展新平台


作为景德镇市吸纳国内外陶瓷企业及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一个新基地,启动两年的工业园,经过市场化运作,已初现“聚集”效应,入园陶瓷企业已达31家,国内外陶瓷知名品牌中已有12个在此“落户”。陶瓷工业园正成为再度起跳的一个新平台。

工业园特别注重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园内有完整的绿地系统。仅公共绿地就包括“一场、一带、两园、四绿地”:即园区中心广场,昌江沿岸的滨江绿化带,中华瓷园和居住公园以及分别位于四个工业小区内的绿地。

启动两年来,按照“利用收购储备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变现资金,依靠商住配套项目的适度开发筹措资金,据此对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实行有计划、滚动式开发”的思路,目前,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陶瓷工业园内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捷报”频传。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园区项目部就接待参观、考察的国内外客商近千人。台商独资企业台达陶瓷原料股份公司现已入驻工业园,作为亚洲最大的陶瓷原料生产企业之一,该企业的落户投产标志着原料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艺术、景光、陶机等一批本地国有企业,也在改制后纷纷落户陶瓷工业园。现在,入驻陶瓷工业园的企业已达31家,其中外资企业8家,民营企业13家,国外知名企业一家。现有入园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

退城进园新方向 搞活科贸增活力


——产业实现新发展2002年,景德镇市的一批陶瓷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突破,退出国有资产1.04亿元,6700多名职工转换了身份。全行业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呈现恢复性增长,预计2002年全市陶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3%,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

“退城进园”是景瓷发展的一条新路。为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从2001年起,该市在西南城区规划了14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包括陶瓷加工生产、居住生活、旅游观光、产品开发、管理服务、商务展览等多种功能的陶瓷工业园,鼓励老城区的陶瓷企业改制后退城进园。上月初,美国新都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的″民营陶瓷科技园″业已开工。景德镇蓝博陶瓷有限公司入园后,以现代企业全新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始运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搞活科贸、激发活力是景瓷新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为维护“景德镇”品牌,该市加大了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陶瓷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集展销于一体的“陶瓷大世界”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香江集团投资13亿元、占地1500亩的大型“城”,上月初已在新市区开工建设,首期500亩工程今年可以投入经营。2002年以来,的民间出口贸易迅猛发展,扭转了传统出口经营模式的低迷状况。

12月初,由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公司组织,对该市组建的″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获得通过。这标志着景瓷将结束科技与生产、经济的分割局面,为景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景德镇市委书记姚亚平指出:“今后陶瓷产业的发展将在流通、科技、生产等方面寻求突破口”。省陶瓷工业公司也提出了加快2003年陶瓷企业振兴步伐的具体措施。在新的一年里,以新机制建设新企业,以新工艺推进新技术,以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相信会有更加可喜的发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改制”抓机遇“进园”求发展——景兴厂改革改制侧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改制”抓机遇“进园”求发展——景兴厂改革改制侧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兴辉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