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东方韵味 透着智慧的陶瓷饰品

东方韵味 透着智慧的陶瓷饰品

陶瓷艺术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陶瓷瓷砖

2021-04-23

陶瓷艺术。

现代都市生活忙碌而紧张,一个温暖的家能带给每个人最放松的休闲时光。可是如何才能让家变得温暖舒适呢?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轻松打造宜人家居。生活家小编为您准备了从房屋装修到家居布置等一系列的时尚资讯,帮您拥有轻松舒适的生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陶瓷饰品

在饰品日渐成为个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不可否认我们仍然需要“一颗永流传”的珠宝饰品,但我们也同样需要那些能够彰显民族和个性特点的饰品。这实际上也是陶瓷饰品最近几年开始在国内流行的深层原因。家居环境是由多种元素共同组建而成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乃至于小小的饰品,都是渗透着设计者和居住者生活体验的精华和缩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陶瓷饰品

陶瓷的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在于它所反映的方式。它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文化舞蹈。这是由陶瓷的特性决定的。一件件作品,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像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这些旋律,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摄人心魄的中国陶瓷文化大型交响乐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陶瓷饰品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民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陶瓷饰品

陶瓷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它有火的剧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陶瓷,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红墙之下,它与丝竹做伴,屹立于古典案台上,等待你品鉴久远的味道。

编辑推荐

大智若愚大智慧


青花大球瓶,志安老师作。

一群游鱼睁着眼,张着嘴,一条紧挨着一条,一排紧挨着一排,在球形瓶身上围成密密一圈,首尾相接,结队前行,犹若生命的河流在涌动。它们是在孜孜寻觅,还是在随波逐流?是,也可能不是。

“路是圆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路是圆的,处处是起点,处处是终点。

我已经有过许许多多起点了,又似乎有许许多多的终点,终点连着起点起点连着终点……”志安老师如是说。

这是鱼的生存方式,又何尝不是人类自身的写照?不是整个世界的写照?

日出日落,日落又日出。水蒸发化为冰霜雪雨而复降为水,成江河湖海。人,从小到大,生而后亡,又不断有新生命出,周而复始,人类因之绵绵不绝,生命绵绵不绝。季节的春夏秋东,农民的播种收获,工人的上班下班,从家到厂,从厂到家,人车靠右行,无不是在按照一定的规律旋转、转圈。昆虫、动物、植物、家庭、国家,都在转,有起点、有终点,起点连者终点。不同的是,就象哲学里所讲的;呈螺旋形上升。大同中往往有小异,生命的个体会有不同,就象这圈中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这是生命之路上最有意义的地方,预示着生命的升华,艺术的发展,文化的积淀,预示着人类生生不息的努力和追求。

“老师为人师表,率直朴直,真人也。古人尝云大智大愚,宁可信也。吾等能师事之,三生之辛矣。”多年前我曾这样写过,今天我仍是这种感觉,而且时时弥深。

种田、学徒、任教。童年,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和苦难,祖母的关爱,青年,情感遭遇的久远追惜,为人正直仗言而受到的政治磨难和生活、工作的曲折,都没能使这为晚生了909年的宋代名相王安石的“同乡”俯首。读书及丰富的阅历让他彻悟了社会、人生,能够平静、坦然、真诚地面对一切。无论是生命、家庭、情爱、国家、自然、艺术、师友、学问或是灾难和喜悦。“经历过许多莫名其妙的斗争,而心底却依旧是清风一片、阳光一片。在我的记忆里许多事物都无比美好。”正是因为不随浊流,洁身自好,向善的心态,源于内心的对环境的忧虑和不良现象的抵触,使我们体味到了一个长者的善良、宽厚、睿智和中国传统文人式的情怀。

布衣心真,我总觉得这几个字对志安老师十分贴切。仁者、寿者,凡心、平心、爱心可作为他的写照。人们在他的作品里读到了人文和社会关怀,其实这是他内心情感的外溢。他的关怀方式不同与政治家、理论家、社会工作者等的那种使命感、责任感式的外在方式,是不居庙堂者的忧国忧民,处江湖而独善其身、以退为进的知识分子方式,是自性和自悟的,往往是不自觉的自然流露,因而不着痕迹。传达的是布衣情怀和悲悯。

一如其做人,无论是为人、为画还是为陶,他都是直抒胸臆,略无矮饰。读他的作品,我觉得他不是在写诗、文,作画、陶,而是在观天察地、思古论今、谈人生、叙感悟。不讲究技法诀窍,但出来的是佳文、佳画、佳陶,且佳作不断。其传神之透彻,情感之真切远出于许多“名家”,往往平淡里有奇趣,纯朴中寓深意,得常理而又远离平庸,就象他本人:讷朴的外貌下有着智慧的心灵,实在难得。

志安老师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出世的是他对人生的超然看法,对艺术的思考方式。入世的是有追求的目标和对亲人的牵挂。“我要那么多钱干吗?”他曾放弃加工资的机会,后来又以“卖青菜罗卜”的方式来体现父爱,这都是人性的体现,独特的“志安方式”。痛快淋漓,不拖泥带水。

最近每天在看奥运会节目,“更高、更快、更强”是奥运精神。人们都在追求第一。志安老师亦有持之以恒的追求,不是第一,而是最好或更好。因为运动有具体高低、快慢、轻重、多少的量化尺度,人们可根据这些标准来作出判断。而艺术的标准是难以量化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偏差,所以当今艺坛名家辈出而鱼龙混杂,名不副实者多多。读书、思考,解析几千年来的文明脉络,研究历朝历代诸大家的风格流派及其形成轨迹,尤其是对白石老人诸家衰年变法成功的特别关注,我想,对他来说是有缘由的。凭着“真人”、“真性情”,质朴的人格,大智若愚大智大慧的修为,如果“工夫在诗外”而又不仅仅在画外,“工夫在陶外”而又不仅仅在陶外,外内并蓄,我相信,远处那个隐隐的峰峦就会渐渐显现,期待的只是天时、地利和人和。

瓷器上的纹饰都具有哪些寓意和韵味?


瓷器,是中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产物,它的做工精细,造型种类多而且美观。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它们那华丽的外衣——就是它的纹饰。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而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谐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不同的纹饰具有怎样独特的韵味呢?

1. 牡丹纹

唐代人崇尚牡丹,金银器等常以牡丹纹为装饰题材。宋代人受其影响,视牡丹为富贵花,瓷器上盛行牡丹纹饰,宋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在瓶罐、盘碗、盒枕等器皿上大量采用。

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定窑器上常出现一枝独秀的单朵牡丹,耀州窑瓷器上多见花朵两两相对,磁州窑枕面上还可见随云头形曲线绘画三朵牡丹。构图方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

2. 海石榴纹

海石榴纹从伊朗传入,最早出现在唐三彩陶器上,多与宝相花、莲花、葡萄等相配,有模印贴化,也有刻花施彩手法。

其形象是在盛开的花朵中心露出饱绽的石榴果,或花苞之中满是石榴子,有的称“海石榴花”。凶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海石榴纹成为一种占祥纹饰。

3. 宝相花纹

宝相花纹是将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作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面团形,以8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

这种团形宝相花多用于唐三彩装饰,上海博物馆藏唐三彩宝相花纹盘为典型器。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莲瓣构成。

此种宝相花纹多见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影青暗花缠枝韦相花纹碗、明成化青花宝相花纹碗为代表。

4. 缠枝纹

缠枝纹是我国传统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而得名,明代称为“转枝”。

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力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茎纹或缠枝花果纹。

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石榴、缠枝灵芝、缠枝宝相花等纹样,统称缠枝纹。

5. 卷草纹

卷草纹又称“卷枝纹”、“卷叶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因其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而得名。

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图案为植物枝茎作连续波卷状变形,构图机理似缠枝纹,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以切圆线为基干变化出有规则的草叶或茎蔓,形成枝蔓缠卷的装饰花纹带。

卷枝纹与缠枝纹最大的不同是仅出现枝茎或草蔓,不出现花卉或花果。缠枝纹虽也图案化,但写实性仍较强,而卷枝纹则较凝炼概括,更具抽象性。卷草纹与卷叶纹也有细微差异。卷草纹只见茎蔓,不见叶形。

卷叶纹则叶形明显,极类忍冬纹。卷枝纹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忍冬纹,但更规范也更细致,通常只作为辅助纹饰。

6. 瓜果纹

瓜果纹指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的纹饰。历代装饰手法有模印、贴塑、雕刻、彩绘等。

始见于唐代,唐宋两代陶瓷器上多见葡萄纹和石榴纹,有缠枝葡萄、婴戏葡萄、婴戏石榴等图案,均含多子多孙的寓意。表现方式有图案性与写实性两类,构图方法多样。

7. 莲花纹

莲花纹是南北朝以后流行的瓷器装饰纹样之一。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

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人们对瓷器的热爱不仅是一种局限于表层,更加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寄托!

东方神韵釉画


最近几年釉画艺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更多的人希望了解釉画艺术,亲近釉画艺术。但是,其他画种在世界艺术的顶端地位和釉画在中国的边缘化地位,落差巨大,这种落差也为釉画艺术在中国的未来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釉画集其他画种优点于一身,必将复归它本身应有的地位和价值。釉画艺术不仅属于艺术市场,更属于社会文化,大众审美和学术研究。

釉画是用青花料,粉彩料,五彩料,颜色釉在瓷胎或瓷器上自由绘画,有独立绘画语言的绘画方式,是陶瓷装饰的一种。釉画是借助陶瓷载体经过釉上釉下釉中及其他工艺的一种绘画。其主体是瓷胎、青花料、五彩料、粉彩料、颜色釉、沙子、玻璃、玉石、釉、高低温烧制构成。是泥与火的艺术。

釉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4500-5000年前,龙山文化就出现了黑陶挂釉,到西汉的铅釉陶器,第一次穿上了大红大绿的新衣,是釉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东汉晚期真正的陶瓷出现了,是釉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到了唐代有了挂色釉的唐三彩,宋的影青,元代的青花,清的五彩,粉彩,珐琅彩,清末民初的浅绛彩,浅绛彩的出现,釉画得到了空前发展。清末民初时,文人墨客聚集瓷都景德镇的珠山绘画瓷器,他们是那个时代釉画绘画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釉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有瓷厂的美研室,到轻工业部、省市陶研所。当代的大师,院校教授,艺术家成为创作的主题。

釉画是陶瓷工艺完成的绘画方式,具有视觉艺术造型审美的艺术科学价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强的绘画感和表现力,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如吹、滴、泼、喷等手法,笔者的《东方神韵·层林尽染》基本上采用了喷,泼,洒等技法表现树干,枯枝,艾草丛和树叶,画面中,近景的深秋枫树,高高耸立,橙红一片,远景的高树苍润幽远,整个瓷板呈深红基调,片片红叶起舞在晚风中,整幅作品色彩丰富浓艳,光彩夺目,景物自然逼真,看不出人为的痕迹,乌金釉造树干的厚重,红釉妆扮的枫叶似火,真可谓秋天树林神姿仙态,作品层次感强,色彩丰富,变幻无穷,宛如一首歌颂深秋动人的歌。釉画的材料性能稳定,工艺精良,技术含量高。又如笔者的《东方神韵·唐韵》系列,采用滴、洒、泼等技法,塑造了数位身姿动人的仕女,使深宫女人相互倾诉?抑或是离别时执手相看眼泪互诉衷情?作品晕色自然流畅,达到了形似神更斯的艺术境界,留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

釉画的创作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集传统工艺技术与当代绘画思想理念于一体的新型绘画。釉画的表现形势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门类,釉画既能表现油画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的视觉效果;又能表现中国水墨画的墨韵、产生似象非象的物像特征,这种特征效果使人诱发丰富的遐想;还能表现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釉画在塑造和晕染不亚于色粉画,釉画的卓越表现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全国美展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釉画是追求自由绘画语境的形式,用陶瓷材质为媒介出发,借用抽象的语言,以不同方式揭发出深层次的精神诉求。与传统绘画单一媒介不同的多媒介试验探索,打破了旧有画种的界限,激励出创造的灵感,形成新鲜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国艺术生态的新的增长点。如笔者的《东方神韵·云山》颜色艳丽朦胧,色彩变幻无方,大气淋漓,气势恢宏,追求本真。蕴含着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追求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往往给观者用心去感受,探索和领悟。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釉画的颜色釉能表现抽象画 的本质,抽象是宇宙的本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人的感悟里,抽象文化是生命文化,是人的生命天性和本质,是直接服务人的生命方式,通过视觉的形势审美,传递快感和美感,完成生命的视觉和精神享受。经过1300度的过滤后的产物本真,基于这种理念,又受到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笔者创作《东方神韵·禅》采用唐代泼墨的方式泼釉,由流动釉泼出观音的型,用不流动的釉作背景,绘制而成。在变幻的白云之间有一若隐若现的观音。做到了道法自然,大象无形。受到德国伯特?海灵格《现象学》的启发,笔者创作了《奈何桥》,画面灰和白为主色,白的抽象的人体,和灰的人体及幽蓝的头部,来表现宇宙的阴阳。生和死,爱与恨;虚幻和真实,文明与荒昧。是宇宙阴阳滋生万象,还是阴阳博弈的……,我只是一个观者!釉画的载体是陶瓷,它具有永久性。他的工艺材质比其他画种更稳定,有独立的艺术语言。釉画在景德镇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瓷土,瓷胎成型,釉料,绘画,烧制,包装,物流,出版,画廊,院校等研究机构一应俱全。釉画已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艺博会的展示,本土华艺拍卖公司的崛起,还有嘉德、保利、万隆、匡时、香港的佳士得等知名拍卖行的加入,更推动了釉画的发展,釉画是当代艺术品新宠,她卓尔不凡艺术气质,内在蕴藏巨大的潜能,必将问鼎世界艺术的宝座。

朱振洪 1973年生,山东沂南人,自由艺术家。从事陶瓷研究十余载,现居景德镇从事高温色釉研究与创作。作品色彩变幻丰富,率性挥洒而不失色彩造性法度,一任自然。追求本真,朴拙雄浑的艺术气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