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陶瓷酒瓶的理性与感性

陶瓷酒瓶的理性与感性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瓷器酒瓶古代 陶瓷艺术

2021-04-23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WWw.TAoCi52.COM在“世界釉下五彩陶瓷之都”的湖南醴陵市,目前当地陶瓷产业中的酒瓶陶瓷品类,可能正在面临着一丝危机。 从去年7月份开始,当地的一家著名的陶瓷上市公司企业湖南新世纪(002280)的陶瓷酒瓶车间已经开始有点冷清。而过去,湖南新世纪所生产的陶瓷酒瓶,特别是在将“瓷都”醴陵著名的“釉下五彩”等生产技术,运用到陶瓷酒瓶生产中后,赢得了包括贵州茅台、古蔺郎酒、湖南酒鬼酒在内的名优酒厂的生意,据悉,这类生意曾经一度占据公司业务的95%以上。 2013年上半年,湖南新世纪陶瓷公司的总经理李雪甚至准备上马一个新项目,“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制作更加精美的陶瓷酒瓶,以便在高档白酒陶瓷酒瓶市场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而现在,他决定将这一决策搁置。值得注意的是,在醴陵出现上述情况的企业,并非这一家。受当下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的影响,醴陵以往供应高端白酒市场的陶瓷酒瓶产业,普遍在市场遇冷。更有企业表示,全年陶瓷酒瓶生意难做,公司的订单相比以往下滑了70%~80%。 同样,在“千年瓷都”的江西景德镇,2013年以来,除了商业街上的日用瓷器店铺没有顾客上门之外,在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园区,很多陶瓷酒瓶企业已经出现了半停产状态,甚至有一家企业已经基本停产,整个陶瓷酒瓶生产车间空空荡荡,再也不复往日忙碌生产的场景。 随着陶瓷酒瓶在市场上的逐渐降温,有关陶瓷酒瓶的“过度包装”、如何平衡陶瓷制作资源“稀有”、不可大量采用的感性与陶瓷酒瓶不可回炉,仅能“一次性使用”的理性,再次成为行业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感性:美学价值与瓷土珍贵 在景德镇市合正陶瓷有限公司经理钟明琛看来,陶瓷产业是充满着生命力的。他始终认为,“瓷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成果,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如此美好的事物。” 而陶瓷酒瓶作为传统的中国酒包装形式,无疑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承载了人们对美更高的追求。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内总体消费水平还比较低,酒类包装以简单实用为主,甚至为降低成本,一些企业不惜制作简陋的包装。在这一时期,以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制瓶和塑料吹瓶,因为成本和销售价格的低廉,成为整个酒类市场的包装主流。 不久,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逐渐富裕的消费者转而开始面向品质化、高端化的白酒产品。酒瓶的包装成本越来越被弱化,对材质、外观和档次考究,逐渐成为白酒包装优先考虑的因素。而陶瓷酒瓶,尤其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陶瓷酒瓶,在观赏性方面的美学优势要远远大于玻璃瓶、塑料瓶。由此,陶瓷酒瓶凭借着这种包装优势,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一时期,陶瓷酒瓶还逐渐在收藏市场开始受宠,甚至一些存量有限、艺术性高、制作精致、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现代陶瓷酒瓶,还受到了投资机构的追捧。很多拍卖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当代瓷器酒瓶,很多投资者也相信,这些酒瓶,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格会慢慢提升。 这一阶段,从陶瓷酒瓶的美学发展角度来看,它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例如,在品种上,除了传统的单瓶和对瓶之外,更多的套瓶和系列瓶不断涌现。在材质上,不少陶瓷酒瓶打破了“紫砂为主”的材质限制,出现了金属、玻璃、竹木、瓜果等。不同的容量也在出现,大的可盛装5000毫升,小的仅装50毫升。 从形态上看,同样是千姿百态。以重大历史题材和重要人物纪念为主的,如湖北李时珍保健药品厂生产的“李时珍补酒”,用李时珍全身站像和半身肖像以及把蕲春著名特产竹、蛇、龟精雕细刻制作的艺术酒瓶。此外,动、植物、交通、兵器,都被做成艺术酒瓶,造型各异。 钟明琛也认为,陶瓷酒瓶行业,未来会向着艺术品的方向发展的。“陶瓷与酒是人类不同感官体验上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更有价值,陶瓷酒瓶艺术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陶瓷酒瓶如此受追捧,除了人工制作成本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之外,另一个原因不能忽略,就是制作陶瓷产品的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将一寸难求。 陶瓷工业用的瓷土在学名上称高岭土,江西景德镇就是具有这样优质的瓷土资源,才造就了世界级的“瓷都”。不过,已经制瓷千余年的景德镇由于长期开发,其著名的高岭村已经没有任何瓷土资源了。仅剩浮梁县下面的三宝蓬和宁村两个瓷矿还在开采,目前这两个矿的产量,无法维持景德镇当下的制瓷需求,需要从外地进瓷土,成本相应增高。同时,有人还判断,再过20年,景德镇将面临本地瓷土资源断档的局面。 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陶瓷原料每年的开采量都超过两亿吨,而且这一数字随着卫浴陶瓷行业的增长,正在日益增加。各地也都在大上陶瓷项目,扩大产能,瓷土资源同样紧张。2013年8月,新疆就颁布了资源开采方面的新规定,陶瓷原料被纳入保护范围。而在“南国陶都”广东佛山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逐渐关闭整改不合格的陶瓷企业。 基于这种感性认识,知名资深陶瓷人舒惠学向记者表示,陶瓷最重要的价值,还是它文化、材质、工艺的价值。“如果你把它用在酒瓶上,酒瓶是实用价值。那叫‘过度包装’。” 理性:包装实用与不可回收 在过往白酒业高度发展的“黄金十年”里,陶瓷酒瓶被认为是高端白酒发力最后受益的一个品类。特别是在近几年,陶瓷酒瓶成为了酒企选择高端包装的主要形式。而国内的很多“瓷都”陶瓷生产厂家纷纷借助这一时机,转战陶瓷酒瓶领域。 成功转战之后,有陶瓷厂家仅在2009年一年之间的陶瓷酒瓶业务量,就已将过去该厂建厂30年的日用瓷器总销售量,远远甩在了后面。在2012年,白酒行业走到了“黄金十年”的最后一年,虽然陶瓷酒瓶的年销售占有量仅占酒瓶市场的五十分之一,但其市场规模却已经突破了100亿元。 单从此表面来看,陶瓷酒瓶的发展得益于白酒行业尤其高端白酒的增长的拉动,但细细来看,这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除了外观精美、工艺精湛之外,陶瓷酒瓶有很多在包装方面的实用优点不能被其它材质的包装所替代。 第一,陶瓷酒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而且耐高温的温度非常高,最高能达到1000多度,这是塑料酒瓶、玻璃酒瓶等包装材质无法达到的。而这一实用特性,为酒厂在生产过程中的无菌灌装,提供了非常好的便利。同时,这种材质的整洁干净,使得消费者对白酒包装安全的信任感大大提高。 其次,陶瓷酒瓶有着一定的透气性能,它的分子结构上有一定的细孔,非常容易白酒的透气,这对于白酒存储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不像玻璃或者塑料的酒瓶那样的密封。另外,有人认为,陶瓷酒瓶瓶体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一定量微量元素,在存储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会进入到白酒中,对人体饮用有益处。 从行业发展来看,酒类企业在使用陶瓷酒瓶的过程中,也得到市场上的一部分认可。例如,郎酒集团的红花郎,其包装的大胆创新,提高了红花郎的品位,也带动了郎酒品牌的提升。 然而,一些“更理性”的声音认为,相比玻璃和塑料的可回收使用,陶瓷酒瓶制作使用的“陶土”,具有存世量有限、不可再生的特点。而这也决定了陶瓷酒瓶只是一次性使用,如果大批量的采用,无疑也是一种浪费,无法回炉使用的特点,也决定着它对环境保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景德镇,目前一年生产的陶瓷酒瓶占到全国陶瓷酒瓶市场中大约20%的份额。前几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当地人认为,接下来景德镇的陶瓷酒瓶行业可能会缩小。 景德镇政府对陶瓷酒瓶行业也不支持,甚至经贸委不再批复做陶瓷酒瓶的项目。”对于这一点,景德镇的三雄陶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的陈关根认为,“做陶瓷酒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它消耗资源太大,到最后国家肯定会控制。而最后,陶瓷包装可能会被塑料包装、玻璃包装代替。” 面对这种“理性”的现实,陈关根说,未来三雄陶瓷会给自己寻找在陶瓷酒瓶之外的出路。比如说当他们的陶瓷酒瓶达到一两个亿之后,可能会向其他行业延伸。如做高科技陶瓷,“小的一颗跟纽扣一样大的陶瓷就要卖到500元~800元,附加值很高,科技含量也很高”。 而在湖南醴陵,一些企业也认为,需要去继续扩大视野,陶瓷酒瓶不行,可以转向其它包装行业,比如陶瓷茶叶瓶、陶瓷醋瓶等生产。事实上,有些企业已经在陶瓷手机、陶瓷优盘等电子设备包装领域,有了成功探索的经验。 而本文开头提及的李雪也表示,未来他们也会把一直专注于陶瓷酒瓶生产的目光投向了日用陶瓷。“我们准备把日用陶瓷的生产比重提升到公司业务的40%~50%。”李雪对记者说。

精选阅读

情感与形式于陶瓷艺术的构思与创作


情感是陶瓷艺术创作的源泉,作者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创作之中。让观众更好地看见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图。一个优秀的陶瓷创作者,必定有着丰富的情感,独特的形式,巧妙的构思,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一、陶瓷艺术的情感影响其艺术的构思和创作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没有情感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情感是艺术家之于其艺术品的羁绊,也是艺术家与观众通过艺术达到交流目的的一个关联。并且,情感同样是艺术家创作与构思的冲动和源泉。在陶瓷创作中,创作是为了表达一种创作者的情感。从陶瓷的构思到它的创作,不仅仅通过形体的塑造来感染人们的视觉,而主要是通过造型中蕴涵的思想,从而影响艺术观众的心里世界。

“国魂”是解晓明博士于1999年创作国魂系列中的第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从情感上说,艺术家当时所处的环境,很多人认为中国陶瓷不行,陶艺不行,陶瓷科技也不行,对于一个中国陶瓷艺术家而言,这样的舆论触动了艺术家的情感,从而促使艺术家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继而创作出了这件作品,完成了艺术家由情感到艺术构思的过程。从形式与创作上说,这件作品是用泥条盘筑的手法盘筑而成,除了颜色釉的丰富多彩,更融入黄沙、食盐,以及一些陶瓷碎片的等等细节,而作品里面的是唐代最鼎盛时期的佛教造像。唐代陶瓷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出去的,而敦煌是陶瓷外传的必经之点。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不仅仅丰富了艺术作品,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陶瓷外传留在历史中的遗迹,也寄托了艺术家希望中国现代陶艺也能像唐代一样辉煌,引领全世界的情感。所以说这样一个作品,完成了情感和形式,构思与创造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二、情感影响陶瓷创作的高度

情感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是促使陶艺家进行陶瓷创作的动力,是促使陶艺家在脑中进行构思,继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创作出陶瓷作品的基础。没有情感的作品不是艺术品。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情感于陶艺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陶艺家与陶瓷匠人的区别。所谓陶艺家,就是以陶瓷为媒介进行陶艺创作与设计的艺术家。日本陶艺家藤原毛井曾经说:“正是优雅和个性使一个真正的陶艺家与一个仅仅只是制作陶器的人相区别。一个真正的陶艺家必须能体验和分辨音乐、绘画、文字和哲学中优秀的东西。他只有吸收了这些优秀的东西,方能够将力和个性贯通于他用黏土所制之物。”正如前面所举例的作品——“国魂”,情感通过一定构思与一定的艺术技巧,从而创作出了格调较高的作品。

在陶瓷艺术的构思与创作中,情感是他们的基础,也是决定了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陶艺家在进行陶艺创作时,主要表现为以陶瓷为媒介进行艺术的探求与情感的表达。所强调的是创新能力的突出和个性的张扬。

三、陶瓷艺术的形式与创作

“从本质来讲独特性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陶瓷作品形式的多种多样,就是为了符合艺术独特性的本质,所以每种形式的陶瓷作品又有很多不同的装饰效果,从而使得同一形式的陶瓷又出现了不同的美感。

造型之美是形式美中的一种,通过不同的造型创作出不同的形式美,紫砂陶瓷艺术大师顾景舟先生说:“茶壶是喝茶的,是实用的东西,但也要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人家工作一天和劳累,捧起茶壶也是一种享受。一把壶,人家今天用明天厌不行,要越用越喜欢,越看越高兴才行。”所以说,在陶瓷作品的构思当中,应该融入这样的思想,从而用更多、更新颖、更美丽的方式创作出最终的作品。

陶瓷艺术历经千年,经过历代陶瓷工匠和艺术家的努力,陶瓷的造型和装饰都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同一个造型有不同的装饰,同一个装饰风格又配之以不同的造型,极大丰富了陶瓷艺术作品的形式。

装饰之美也是形式美的一种,装饰的技法丰富多样,也就决定了陶瓷形式的多种多样,进而使陶艺家在陶瓷创作时有更多的创新。如,刻划花装饰——元代的青白釉刻花莲花纹盘、印花装饰一一隋代的褐釉印花瓷洗、贴花装饰——唐代的模印凤鸟团花纹壶、剔花装饰——西夏的白釉剔花牡丹纹罐、釉下彩装饰——元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罐、青花装饰——元代的青花莲花纹盘等等。多种多样的陶瓷艺术形式也为陶瓷创作提供了千变万化的艺术风格。让创作者的情感通过不同的形式更好地表达出来。

“形的概念也完全是从外部世界得出来的,而不是在头脑中由纯粹的思维产生出来的。必须先存在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把这些形状加以比较,然后才能构成型的概念。”也就是说,通过外部世界对陶瓷创作者的刺激,激起他们的灵感和创作的情感,再经过陶瓷创作者的构思,通过一定的陶瓷表现形式,最终创作出作品。我们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可以看出,形式之美对于陶瓷艺术的创作是多么重要。

所以在陶瓷艺术当中,情感是一个陶瓷艺术作品的生命,是陶瓷艺术作品的灵魂,是陶瓷艺术家创作时内心构思的灵感源泉,决定了陶瓷艺术作品的格调和内涵。而形式是陶瓷艺术作品的“外套”,它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而服务于作品的,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陶瓷作品的艺术魅力。在陶瓷的创作过程中,把丰富的情感和极具魅力的形式感融合于陶艺家的构思之中,才能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优秀作品,情感与形式是创作构思的方向,也是决定创作最终格调的两个重要方面。

陶瓷艺术的辉煌与失衡


六十年代,在距景德镇市百余公里的万年大源仙人洞出土了中国大地最早的陶瓷——大口深腹圆底罐及众多的陶片。这是新时期早期遗存下的文物。这处遗址出土的陶片中,已出现原始朴拙的绳纹装饰、刻画格装饰、附加堆钻石。这些距今九千至一万年的简陋线条,揭示了当时的人类已有了审美需求,已开创了使用图画语言来表达某种感觉的美术创作先河。这地处荒郊黄土岗的陶片实是后世震惊全球的华夏陶瓷艺术的源头。此后,陶器的纹饰逐年演变,战国时期彩陶文化已具相当水平,如河南洛阳烧沟战国墓出土的彩绘陶壶,在壶的上方颈部,是对称而多变的规则几何连续纹,在壶的腹壁,这绘有类似孔雀尾毛的图案,其中较粗的曲线勾勒色界,斜行而较细的立线勾勒出羽毛,羽毛组合成雀尾,与雀尾对应的是鸟头,线条回环婉转流畅,多变而不零乱,已具变形艺的雏形,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才能和熟练的技巧,至今仍具有极强的感染魅力。

陶器的制作导致了瓷器的出现,出土实物和窑址表明,中国瓷器的故乡在浙江,商国之际已有原始瓷器出现,这种原始瓷器可视为陶与瓷的过渡产品,至东汉,瓷器生产已基本成型,浙江上虞东汉窑的产品碎片,表明中国瓷业称雄世界近2000年的历史已经开始了。

瓷器绘画自六朝早期的青瓷釉下彩开始。在未烧成的坯体上用色料彩绘,然后施盖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的瓷品,称为釉下彩。由于色彩不暴露在外,又有釉层的保护,故瓷面不会在使用中被磨损,百千年后仍然保持原貌。釉下彩出现初期,由于缺乏精品,并不为社会完全接受。从出土文物的施彩比例看,人们似乎更喜欢无彩的瓷器。景德镇地区的窑厂在唐代已有烧制白瓷的名声。《景德镇陶录》载:“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中秀里人陶氏所烧造。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供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唐代釉下彩产品的代表窑址应算湖南长沙的铜官窑,这是的瓷画具有很强的绘画性,颇具中国画写意特色,构图注重传神。如浙江宁波出土的铜官窑釉下彩壶,壶腹画有一头幼鹿,它弓身翘尾,前蹄跃空跃起,伸颈反顾,双耳竖立,两眼大睁,眼白几占全眼,黑眼球成为一条线,一边跳跃一边警惕观察看四周动静。其他动物禽类,作者注重刻画他们的瞬间动态,注重小品性的情趣,人物画也十分注重神态,尽管这些作品绘制水平不均衡,有些画的基本功不够好,但其中已清晰地显露出作者美化瓷品的同时也追求着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美术效果,它应是中国陶瓷画艺术的正宗。

始于唐代的青花瓷,标志陶瓷装饰进入举世瞩目的辉煌时期。青花以天然钴料为色彩,烧后呈蓝色,青花装饰主要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点线笔法处理图案与图画,运笔技巧具有鲜明的国画风格。青花瓷画,在我国古代瓷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市元代中晚期以后的青花瓷艺术中心,此时的青花烧结技术完全成熟,绘制技艺对汉唐也有所发展,此后青花图案历年增多,经明代的鼎盛之后,到清代图案款式已数以百计。长期使用青花瓷器皿的中国人民,已形成民族欣赏习惯,以至直到今日青花瓷仍是众多地区喜爱的品种。

清代出现了粉彩瓷,它使用加入砷的白色彩料对各种色彩“粉化”,如大红变粉红等,使色彩湿润柔和,这样色彩的种类也在原五色上大大增加。雍正、乾隆之后,粉彩已风行民间,这种瓷画工整严谨、重填彩、重工笔、色彩铺盖全器皿,具有典型的宫廷富贵味。

笔者不惮其烦地追述历代瓷艺,意在表明做出下面阐释时没有忽略我国传统陶瓷画的赫然业绩。

在由各代陶瓷绘画器皿组成的历史画廊中,人们可以发现,凡是能够直观地较为强烈地表达作者创作个性的绘制,都难以承传。不仅上文所提及的富有个性变形的味的战国陶壶图案未能进一步发展为艺术的抽象,而且像铜官窑所绘制的富有生活情趣,表现制作者独特视角的绘制,也未能形成流派。

一门具有千年以上历史、影响广及全球、接受者数以亿万的绘画艺术,竟然未能出现几群,不,那怕是一伙;不,哪怕只是一位艺术风格卓然独立的艺术大师!在品味这门艺术时,作为传统艺术的传人们,心中恐怕难免不泛出一番苦涩。

数以万计的陶瓷文物揭示着这样一种失衡:瓷画追求从官、从俗、从众,排斥独特个性;追求图案的严整平和,排斥富有创意的变形;追求对器皿的装饰性,排斥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几乎各个朝代都存在着艺术灵性与王朝统治年限背反的规律:封建王朝越长,体现在瓷画中的创作个性被扼杀的数量就越多,个性作品就越少。清代末年的瓷画,实际上已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元朝陶瓷文化与现代陶瓷艺术的结合


元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从元朝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习惯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元朝的陶瓷文化及其对中国陶瓷文化方面的影响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它揭示了社会历史背景对陶瓷文化的影响,为我们陶瓷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达到青花瓷那样影响巨大而且流传深远。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远东、日本等国,最后传到欧洲。

据考古发现,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过用含有钴的蓝釉彩用来装饰,这到早期青花的出现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到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云南玉溪、浙江江山等,其中产量和质量都以景德镇为最。景德镇地区是在当地宋代影青和卵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彩绘的技术上和艺术上受到过磁州窑的影响。

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实施了多种管理手段,除设立行政机构外,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很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对他们的技艺实行“世袭制”,既使生产专门化,又使得特殊技艺后继有人。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兴一时。

此外,元代景德镇创烧的另一著名产品为卵白釉器。这种产品亦称“枢府窑器”,相传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的定烧器,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但烧制这类卵白釉瓷器的窑场还同时烧造青花瓷和黑釉瓷。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载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包括当时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官窑、钧窑以及景德镇等窑场的大量产品,成为考查元代各窑址产品情况的可靠实物佐证。

二、元朝陶瓷文化与现代绘画

陶瓷艺术与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来看,都有共通之处。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究“骨法用笔”、“画龙点晴”,着重形象的刻划和意境美的追求,讲究兼工带写,以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蕴藉为品位,遵循“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绘画艺术所要求的这一切,陶瓷艺术无一例外地要遵循。传统派是如此,学院派也毫不例外。

绘画性的彩绘作品是这样,即使是陶瓷雕塑作品也和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著名陶瓷雕塑艺术家刘远长,对中国绘画与陶瓷雕塑之间的关系深有体会。他在《学习瓷雕古装人物的体会》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物画特别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对意境、形象、动态、衣纹都有严格的要求。既写实又夸张;既要求逼真,又讲究装饰性。传统人物瓷雕受中国画的影响很深,它们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因此,学习中国人物画对于古装人物瓷雕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它们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古装人物瓷雕也是如此,石湾‘公仔’的传神、古朴和苍劲,德化瓷塑观音的慈祥端庄、衣纹流畅婉转,以及景德镇瓷塑色彩斑斓、富丽堂皇、造型简练、富于装饰性等等,都是从传统的中国画中吸取了营养。

三、结束语

元朝的陶瓷文化的成就对促进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及工艺美术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清陶瓷生产格局和装饰风格,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陶瓷文化的研究包含历史学,工艺学,美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马赛,质朴与创意的陶瓷之旅


说起来,法国的陶瓷艺术最早受中国瓷器的影响,后来渐渐自成一体,尤其讲究精致和浪漫。而其陶瓷风格发展到现在,已经转化出了各种姿态,光转转法国几个代表性的城市,就可发现不同的特色,巴黎是时尚华贵,普罗旺斯是传统质朴,而到了马赛,这里的陶瓷店和工作室显示出十分有创意和趣味的一面。

和巴黎陶瓷店的贵族气相比,马赛的陶瓷作品显得更加文艺。我在这里遇见的一家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著名作家Jean-Marie GustaveLeClezio(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来命名的陶瓷店,当时我正在马赛复杂的街巷中迷路,幸亏事先准备了GPS,才找到了凡·高画展所在的美术馆,也就在那家美术馆旁边,不经意地发现了这家小店。

店主是位二十来岁的法国女子,纤细而羞涩,见客人进来只抬头示以微笑,然后低头继续自己的制作。工作室内摆满了颜色漂亮的餐具,还有质朴的艺术陶泥像和各种造型奇特的灯,工作台上的木格子里放着她手绘的卡片,是与巴黎的陶瓷店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法国南部的轻盈质朴的艺术之陶。

在“流浪的星星”附近的一条街上,还有许多风格奇趣的陶瓷小店,有以凡·高的画为主题的,有以抽象图案为主题的。一家店里,女店主正在做传统的法国女子雕像,另一家店里,帅哥正埋头制作一只蜥蜴造型的作品。即使只是以太阳花为主题,也可开出一家十几平米的艺术陶瓷小店来,马赛的创意仿佛无穷无尽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因为当时正好拿了数码摄像机,记录下了一段陶瓷制作的精彩过程,帅哥店主有兴趣地试用了一番,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添置一部,记录下自己的工作过程。对我这个游客而言,这是旅途中一种特别的记录方式,比拍下照片更加鲜活,录像里不仅有店主热情的解说,还有我与对方的对话。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极度迷恋猪的女生,她干脆开了一家全是猪的小店,名为“疯狂的猪”。那些陶泥做的撅着嘴的猪们,洋溢着傻傻的憨实可爱,被抹上了土耳其蓝、柠檬黄、青草绿等浓烈的色彩,用斑斓的花朵装饰,俨然法国南部的夏日风情气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