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青花瓷器价格不断攀升

景德镇青花瓷器价格不断攀升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23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一直以来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领航者,而青花瓷是景德镇瓷中的掌上明珠,其价格近年来不断攀升,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投资宠儿。

记者获悉,从11月5日起,来自景德镇的女瓷艺家、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邱明政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举办为期16天的个人作品展。邱明政擅长青花瓷创作,是景德镇首位以细工写实创作瓷画的女性陶瓷艺术家,而从她作品近年的升值幅度也许就可以看出整个细工青花瓷的收藏走势。据悉,邱明政目前一般作品价格在8000元至19000元之间,而在五年前,她的同类作品价格不过4000元-8000元。

有善于观察的广东藏家在景德镇市场发现,印花贴纸或线条粗糙的瓷器随市可见,一幅50×50厘米、技艺普通的青花瓷板画,叫价25000元,而国字号大师的作品动辄十几万元。瓷器收藏界人士表示,初入门的收藏者最好选择一些品位不低、价格适宜的艺术瓷来收藏,如邱明政的青花瓷,精于写实、注重细节描绘,很适合南方人细嚼慢咽的审美情趣。据悉,其作品在广州甫一出现,立刻引起关注,一位年长者买完一幅20000元的瓷板画后仍意犹未尽,过两天又选中一只薄胎山水画瓶。

那么,如何判断一件青花瓷的收藏价值?业内专家认为,除瓷质及画工制作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艺术价值高的作品将来升值空间大。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于上世纪90年代初购进的馆藏精制瓷,许多作品的作者当时还仅仅是小字辈,但现在他们都成了国家级大师,随着年代的推移,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会与日俱增。精品是收藏永恒的主题。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话说景德镇青花瓷


“中华向号瓷之国”。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各族人民所公认。而青花瓷则是景德镇的骄傲,它是景德镇的伟大创举,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中影响最大的品种,它在景德镇的制瓷历史乃至世界的陶瓷史上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同时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巨章”。青花瓷的一经出现就以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居景德镇陶瓷装饰之首,并不为任何装饰形式所代替,它对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与腾飞起着关健性的决定作用。

青花瓷的发明是景德镇陶瓷前辈们智慧的结晶。青花瓷由唐代褐彩衍变发展而来,它是先民们在唐代褐彩和唐三彩的基础上,运用氧化钴作为呈色剂在坯体上进行改样的描绘并施以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青花瓷的产生标志着中国陶瓷已有素瓷向彩绘瓷过渡的里程碑。在此之前,中国陶瓷装饰大部分是以刻、划、印等装饰为主流。青花瓷的发明使陶瓷艺术家不再单一地追求“如冰似玉”的效果,而是向彩绘瓷的领域进军与发展,青花瓷的烧造成功震惊了整个世界,使过去的素瓷暗然失色。从元代开始青花瓷便成了我国陶瓷装饰的一大主要装饰形式,特别是到了明代瓷器便成为青花的世界,青花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外销的主流、畅流世界各地。景德镇之之所以闻名于世界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青花瓷具有计庄重、典雅、幽雅、明块的东方文化艺术风格和强烈客民族色彩与装饰风貌。

青花瓷的分类

青花瓷从功能上来分大致可分为三种,一、青花日用瓷,二、青花仿古瓷,三、青花艺术瓷。但是青花在装饰形式上还经常与釉里红、颜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珑等形式结合起来交织在一起进行装饰,相互衬托而形成青花斗彩。(青花斗彩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受日用瓷,仿古瓷的束缚,由艺术家注意发挥)

青花日用瓷:指在人们日常使用的餐具、饮具(包括茶具、咖啡具、酒具、凉水具等等),厨具、文具、卫生洁具等器皿上运用青花所装饰的产品都有为青花日用瓷。目前,青花日用瓷是景德镇有光明瓷厂、人民瓷厂、华风瓷厂、红光瓷厂、青花文具瓷厂、建国瓷厂等青花日用瓷生产的专业厂,有几家青花日用瓷生产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作坊,还有许多厂、矿也零星地生产部分青花日用瓷。可以这样说现在景德镇的厂矿、作坊、商场无一不产,销青花瓷的,青花日用品瓷以独特的装饰手法、完整的配套和画面、鲜丽、沉着的颜色、清亮、莹润白中泛青的釉质结合美观、大方的图形以及庄重朴素的纹样,制造出大型配套的中、西餐具、饮具、文具、厨具等日用品。以花面不是易磨损具有永不脱落,不会有铅毒的特点。一举夺得了五枚国际博览会金奖。由此,景德镇长期承担着国家用瓷和外贸出口瓷的任务,并为全国各大宾馆、饭店配套大量的青花日用瓷,产品还早畅销世界各地,为景德镇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青花日用瓷以多样性和广泛性的装饰题材丰富和多变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运用独特的青花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创造出了青花日用瓷的艺术境界。在题材上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草虫、图案等,在表现手法上以不追求具体的自然主义写实的描写,通过的大自然的体会和感受并从精神上提炼、升华,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下,广泛吸取民族文化以及其它姐妹艺术的营养,而赋予的一种精神的创造,在纹样的组织上,青花日用瓷采用不着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形式的边花;自由式、适合式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形式的满花,还有散点式、卷草式、缠枝式、团花式、几何式等到传统的结构形式来装饰器皿的装饰面。(装饰面有内、外和主体与配件吻合配套的装面饰)。在青花日用瓷的色彩运用上,可见设计者费心良苦。艺术家们匠心独具的处理手法,计青当墨,而墨又分五色,青花料以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的浓淡层次来丰富青花的色感。在图案的处理上也十分巧妙,图案穿插自然、疏蜜得当,特别是图案的水路处理则更可见艺术家们的苦心经营。它运用了青白相生的剪纸形式,阶梯式色彩渐变形式和浓、淡并举的形式。它一方面以白衬托图案,另一方面它自身也是一利图案与青花的纹样相呼应,这就充分体现了青花瓷的装饰美、材质美,丰富了图案的层次与立体感。(水路:专业俗语,指图案装饰中空白的部分,它不是空白而是一种有形有色的纹样)。正如人民所赞誉青花的那样“近看有花,远看有色。”青花日用瓷以独到的艺术特色曾吸引了不少为之梦求。那青亮、幽靓可爱的艺术感受又让设计者激动了好几回。愿优美、雅致的青花日用瓷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青花仿古瓷,则是根据历史上某一年代,某一产品的具体款式,卷画而进行的仿造。它产生于元未明初,盛行于明未清初,当今更为风靡。它是景德镇继青花日用瓷以来又一回创汇较大的产品。

由于历史上的制瓷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曲指可数,但是它们的艺术效果又是十分良好,并且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民族特色。寻世界艺坛影响很大。因此 许多豪门富商,文人雅士都有以收藏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为荣耀,由此以来在元未明初便出现了仿造前代瓷器的作坊,并一直沿袭至今。而今天仿古瓷生产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青花仿古瓷,它只要求尊重原作,尽量做到惟妙惟肖而无上丝毫的破碇,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就要求仿造者要有丰富的综合性知识和全面的工艺技术。从泥、釉、色料、造型、画面、款式、做旧等艺术效果都要根据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品种区别运用,(做旧:专业俗语运用特殊的手法对成品进行处理,以达到给人一种斑驳陈旧之感)。而达到所领先的某一朝代,某种产品的特定效果。

由于历代青花瓷的生产技术、手法、料色及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由此而出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元代青花瓷则是胎厚、体重、形大、装饰题材大部分有人物、动物、山石、云水、装饰形式繁密,层次较多,黑斑在料色之中、釉层之下的特点。而青花瓷发展到明代就出现了几个风格。如宣德的青花瓷浓厚、深艳,成化的青花瓷清雅,万历的青花瓷秀美。但是在明代成、万历年间还出现了斗彩、五彩及釉里红和颜色釉,青花瓷生产在各方面都有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后代的仿造、学习树立了榜样。青花瓷发展到了康熙便形成 了青花装饰的又一高峰,其造型丰富多样,题材、形式、风格较历代更具有时代特色,而青花瓷的仿造技术几乎达到了造极的地位。在青花绘制的技巧方面,线条刚劲、流畅、青花分水层分明、清澈、莹润。

然而在康熙青花瓷中又以民窑的民间青花更具有特色,由于当时官窑生产严格、精细的风格,加上朝庭的民窑诸多的禁造规定,再加上制瓷工人生活十分贫困,因而为生计的所迫,在明代民间青花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清代民间青花瓷艺术的新境界,它以熟练、沉着的笔法、层次分明的料色,简洁明快的点线、面和夸装、变型的纹样组合,配合丰富多样的题材,明亮、莹 润的釉色和争艳斗丽的釉里红、五彩、斗彩,使清代的青花艺术又别开生面且独树一旗,这些是仿古瓷制作者应十分注意的。

如今景德镇青花仿古瓷专业生产厂家就有陶瓷馆、建国瓷厂、曙光瓷厂、中外合瓷、独资私营作坊近万家之多,在那些高手如云,各显其他,他们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青花绘瓷艺术的宝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继承民族传统陶瓷文化的气韵,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花艺术瓷,则是有别于青花日用瓷和青花仿古瓷而独立成在的一门以青花装饰为主的,具有典型的东方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的艺术陶瓷。

青花艺术瓷在装饰题材上,技法上大致与青花日用和青花仿古瓷相同。而青花艺术瓷与他们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营造一种诗化般的意境。在题材的表现上,陶瓷艺术家则是十分自由,任意发挥,它不象青花日用瓷和青花仿古瓷那样只为表现而已,只具有青花纹样自身的装饰性、工艺性,而青花艺术瓷则更注重艺术性和旷远的意境表现。一方面它是通过具体的装饰题材,表现出青花纹样自身的装饰美,工艺美;另一方面则是借助具体的装饰题材,通过奇巧的构图,对装饰题材的形象加以夸装、变型等艺术的处理,以文人画的笔情墨韵,充分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人产生联想和艺术的享受。如青花艺术大师王步先生所作的《蔬菜萝卜》虽然题材、纹样都有非常一般,但经过大师的丹青妙笔和以其独到的青花技法处理,再配上“田园风景茵浓,铺叠窑前一望中,如此青春如此日,好将生意比东风”的诗句,那画面中的蔬菜萝卜便随着诗境的深化而不复存在,给人留下的只是被艺术家妙造的境界。

青花艺术瓷表现形式与手法上与青花日用瓷釉青花古瓷也大致相同,最主要的是青花艺术瓷讲究意境的创造。青花艺术瓷在装饰形式只有工笔、写意、和综合装饰。工笔画法包括二方面:一是以线条为主,略赋以料色、画面酷似中国工笔画,不过青花艺术瓷大都是单色和少数彩。另一方面是以图案结构为主的装饰性画面。青花艺术家更重要的还是它有写意性也包括二方面;一方面青花艺术瓷受中国画写意画的影响,讲究严谨的构图,吸引中国画的笔情墨趣,以洒脱、自由、出神的形象结合诗、书、画的完整统一,从而创造出诗化般的意境,这就是历来陶瓷艺术家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青花艺术瓷诗、书、画有机的统一是陶瓷装饰艺术上的一个突破,但是陶瓷装饰艺术不只是单纯追求诗、书、画的形式,它只是借助诗、书这种文人人式的画风,为陶瓷装饰艺术寻找到新的艺术境界。从而使青花艺术瓷由表现性、工艺性,走向艺术的境界。这就是青花艺术瓷的一大特征——诗化般的境界。如许多以花鸟画为题材的青花艺术瓷作品,它们虽然都是艺术家们从现实生活中摄取,提炼出来的一个形象,并由此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作者的追求,让众人在联想中产生共鸣,这才是青花艺术瓷的真谛。

另一方面是以自由、奔放、率意、洒脱的笔调、以简洁、精炼、夸装、变型的纹样反映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景趣的民间青花瓷。但民间青花艺术所反映的都有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借助自己的表现形式来加以体现,它的特征就是表现的非主题性和描述性,体现和注重表现形式的形式美感。

青花艺术瓷经过历年几百年来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具有远大的影响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起稿——过稿——勾线——分水——施釉——烧成。

青花瓷的制作基本上要经过以上六个基本步骤。(除了个别单件的创作和青花贴花纸外)。起稿是青花瓷生产的第一步,是设计者为了适应和突出造型特点的前提下,将已构图好的纹样组织,用淡黄蔑灰画到坯体上去,经反复修改后再用深黄蔑灰重勾描一遍。(苏蔑灰,用竹子去青皮燃烧,烧后的炭灰用擂捶细备用,苏蔑灰画在坯体上易擦掉,便于修改,它不影响施釉和烧成)。过稿,则是用棉纸或生宣纸复在已起好稿的坯体上用手指在纸背面磨擦纹样便清楚地印在纸上,再用浓黄蔑灰把纸上的纹样复勾一遍,待干后将图帖在坯体上用手指轻轻磨擦,纹样便清楚地印到了坯体上。(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腊纸用针笔按图案轮廓刺出小孔,形成点状花纹,再贴在坯体上,用纱布包黄蔑灰或红粉在腊纸上轻轻抹一遍,粉灰就从小孔中落到坯体上,形成了许多小点所连接的纹样,腊纸除破外,可以连续使用)。勾线,是制作者根据设计者的意图用浓、淡合适的青花料对纹样进行勾勒成擦,勾线用笔要自然、流畅、刚劲有力。分水,则是根据画面的需要按头浓、正浓、二浓、正轻、影轻的浓淡变化的不同,在勾好线条的坯面,以泼墨式的笔法,进行青花料的染色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修养,分水的技法高低的不同,有的是先分水后勾线,如此不受纹样轮廓的束缚,使画面活泼、自然、通常它多适用于写意法青花艺术瓷的运用。施釉,是对已画好的青花瓷进行罩釉,它是吹釉、蘸釉、浇釉、射釉等区别。适应各种不同的产品,如果施釉不当便当生产的最后一环,由于时代的发展,燃料的进步,陶瓷烧成逐步由柴窑——煤窑——重油——煤气、液化气使烧成率飞速提高,并使一些以前名贵的产品变为一般。但如果烧成后气氛控制不当便会造成欠烧、窑黄、料意、闷色等缺陷,所以陶瓷为做火烧之尤物,那一步骤掌握不好就要前功尽弃。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对景德镇青花瓷的一些体验所作的说明性论述,属一孔之见。定有不少疵陋,恭请专家,老师及同行予以赐教指正。

【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鉴赏-青花瓷器


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

景德镇陶瓷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还有少量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大罐等。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还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在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黄金时代(明永乐、宣德年间)

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陶瓷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有的作品一度创造过中国古美术品售价的最高纪录。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因而被世人誉为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时代”。而这个“黄金时代”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永乐初年,刚刚上台不久的新皇帝就派遣以太监为首的叔陶官,前往景德镇御器厂监督烧造陶瓷,以补充朝廷需要因而永乐年间的官瓷烧造更是精益求精,从青花瓷器看,永乐青花与洪武青花相比,更趋成熟,作品从洪武朝的素朴雄浑不断地朝精美典雅风格演变。

从外观上看,元代和洪武似乎用的是两种青料。再看永乐青花,它的青花色调、绘画风格,与元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原因:元青花与永乐青花都是采用同样的进口的“苏麻离青”绘制而成的。永乐、宣德青花之亮丽,早地明代就已令文人雅士倾倒,如明人王世祯《觚不觚录》中记载:“画当重宋而三十年忽重元人……,价骤增十倍;官器当重哥汝而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永乐青花之精美由此可见一斑。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由于大多数书有四字或六字朝代官印,因而面貌比永乐朝作品更为清晰,历代文人对之述之尤详,凡提到明代青花瓷器,世人多推宣德为第一,但由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因而这两朝的作品地历史上曾有一段相当长时期难以区分,旧时国内古玩行业有“永宣不分家”之说。在当今世界各地的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藏有大批宣德青花瓷器,其数量远远超过永乐青花瓷,其中收藏量最丰富的是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两千多件作品。此外如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也十分丰富。另外,除国内一些大小博物馆有收藏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的公私博物馆、美术馆、私人藏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私人收藏中可能就以香港葛氏天民楼的收藏最为丰富。

黑暗时期(正统、景泰、天顺)

宣德之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被后人称之为景德镇官窑制瓷的“黑暗时代”。由于这三朝官窑均不见书款者,因而后人对三朝制瓷面貌认识模糊,时至今日,人们仍难以区分这三朝的作品,一般只能根据各时代的产品特征,从中寻找属于三朝烧造的作品。在传世及大量出土物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民窑青花瓷有着较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青料方面看。这三朝民窑青花主要采用国产青料,它们应当就是江西地区的“土青”。前期产品,青花色泽青蓝中带黑者较多,后期产品有恬淡雅致的倾向。这三朝青花的纹饰,前期常见图案满密的缠枝花卉纹,但后期出现了许多布满疏简潦草的产品。从图案上看,以缠枝莲纹为多,有折枝牡丹、折枝花草、云气纹,还有犀牛、麒麟、双狮戏球、花蝶、莲池鸳鸯、鱼藻、松竹梅、婴戏图等此外,书梵文或福寿字的产品也有较多制作。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对于成化朝的官窑青花瓷器,后人评价极高。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对明瓷的综合评价是宣德为上,成化次之,永乐再次,但有人的看法不同,把成化瓷看成第一。从观赏的角度来看,成化青花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相比也自有特点。永、宣青花浓艳,带黑色斑点,古雅幽菁。成化青花色泽淡雅,有水黑画风格。永宣青花中有部份作品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画彩(那种浓艳而呈黑斑的宝石蓝色青花都用这种青料绘画),而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尚有部份产品可能仍用进口青料绘彩外,后期的制品绘彩主要用江西乐平地区开采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且所绘风格与记、宣青花明显不同。

永、宣青花着色都用小笔触,因而烧成后有浓淡的层次。成化青花主要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数浅淡雅致。开创了青花瓷画龙点睛的新画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弘治时期,新上台的皇帝比较崇尚节俭,上台伊始即下令停止不少官文制造。所以弘治朝景德镇官瓷的烧造没有成化朝辉煌。尽管如此,这一朝有不少好的作品,但基本保持着成化时期的烧造风格,无多大创意。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烧造规模较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并一改前朝精美的风格而向质朴厚重的风格转变,造型也较为丰富,往往一器多式。采用的原料也多种多样,如:弘治时期限采用的“平等青”,瑞州地区的“石子青”等。纹饰也比前朝丰富。如:云龙、双龙、莲龙、云凤、双凤、花鸟、海兽、八仙人物、寿星、亭榭人物以及波斯文、八思巴文等。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其数量远远超过明初洪武至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所以,这一时期,是明青花瓷器烧造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这三朝的景德镇青花官瓷虽没有明代早期和中期官瓷产品那样吸引人,但今人对这三朝的瓷器产品还是十分喜爱,许多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嘉靖时期青花瓷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青花呈色带有浓艳红紫的色调,这种青花器中所用的青料是产于新疆一带的“回青”。这是嘉靖朝最好的青。料,其发色浓艳、鲜艳葱翠。到了嘉靖中期,由于嘉靖帝崇尚道教,因而此时期作品多与宗教有关隆庆一朝仅六年,因而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瓷器不多。万历一朝长达四十八年,是明代皇帝在位最长的一个,烧造的品种多样化,一应俱全其烧造量之大,可从大量的传世品中得到验证明。明代的最后三个朝代是泰昌、天启、崇祯。这三朝政局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此时的官窑少见存于世。清代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瓷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明代青花瓷在当时已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的话,那么,到了清代,青花瓷的生产流程民达到了飞跃的程度。从今人对中国瓷器的收藏、流通的情况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的传世瓷器吕种在数量上可与清青花瓷器相比,无论在国内外藏有中国瓷器的博物馆、美术馆或私人收藏家手中,无论是国内外文物拍卖市场和古玩铺,都可以找到清代青花瓷的踪迹,清代青花瓷的影响所及,可遍及全世界。清代青花瓷器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各地烧造产品质量较次。唯有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精粗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一代青花瓷的代表。

如何鉴别景德镇青花瓷?


如何鉴别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悠久,素有“瓷器之都”的美誉,江西景德镇青花瓷是人间瑰宝,在唐代,烧制出的瓷器洁白无瑕,堪比玉器之美。

到了宋代,皇帝才赐名“景德”于景德镇,从此以后,景德镇不负厚望,将瓷器制作工艺发展的越来越好,制瓷大师的技艺日益娴熟,为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瓷器发展到巅峰时期是在清康、雍、乾三朝,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奠定了景德镇瓷器达到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境界。在瓷器之上,绘花、鸟、鱼、虫,刻书法、诗词,在瓷器文化基础上又增添了更浓厚的艺术气息,让景德镇青花瓷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瓷器真的好吗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它作为中国主流品种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很多青花瓷爱好者为了寻得古代青花瓷颇费周折,如果能自己懂得一些辨别知识会减少很多麻烦。下面为大家谈谈如何评定青花瓷?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

首先,察看年代,通常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价格从高低,依次为元、明、清、民国;

第二,瓷器上的图画有多种类型,有人物画、动物画,还有花鸟画、山水画,可根据绘画造诣来评估青花瓷价值;

第三,从工艺制作和器型上来看,躺着的青花瓷为盘子,蹲着的为罐子和碗,站着的则是梅瓶;

第四,察看官窑青花瓷还是民窑青花瓷,通常官窑青花瓷要比民窑的好;

第五,元、明朝时期的瓷器没有清朝的瓷器存留的多,清代出窑的瓷器,风格多样化,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其胎体,通常薄厚适中,其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用稀薄的釉施于其上,大多为青白色。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瓷器图案中融入了西方绘画艺术,别具一格。皇帝年号款式是景德镇官窑常常所用,而吉祥语款、私家款式为民窑所采用。

在手工及描绘上乘的前提下,如果是旧陶瓷或古董级的青花瓷,往往素马里青釉是上等的,色泽显清白和沉稳老色;好的现代青花瓷,须瓷质清白,采用青蓝的回藏青釉。达到这些要求方为上乘品。

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的历史“佛缘”


宗教是构成民风、民俗的要素和原形,尤其是浩如烟海的民窑瓷器纹饰的演变,更能体现出宗教“与时俱进”的历程。就像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城市、文字几乎都源于祭祀、宗教活动一样,景德镇瓷器纹饰的历史也在祭祀、宗教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它们作为一种维持封建统治理想的手段而反映在瓷器上,每个时期的流行纹饰都充分体现出“宗教”思想的主题,并伴随着日常用品一起融入到中国人的世俗生活中。

佛教产生于印度奴隶社会,却大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国佛教自东汉至元期间与传统文化长期对立融合蜕变为“中国佛家”。它成为不少亚洲国家“佛教”的策源地,其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堪称空前绝后。中国的本土文化,诸如儒家理论、鬼神思想、帝王政治、民风民俗、文学艺术……都在中国佛家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佛教“大慈大悲,成佛度世”的思想,借助于儒家“仁者爱人,内圣外王”精神的荫护而逐步深入人心,最终构成了一个“治世以儒,修心以佛,养身以道”三教合一的格局。

众所周知,浙江龙泉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所建金沙塔塔基出土三件青花碗的残片,无论其是否为当时所造,经上海硅酸研究所检测它们均是以国产钴料製作,这可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佛教徒供奉的青花器。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延六年(1319年)“青花”牡丹纹塔盖瓷瓶,现经测试其为铁料绘画。该器是依墓主崇尚的佛教思想而订烧的明器,墓主曾停葬一年零七个月,其停葬时间超乎寻常,是否因瓷瓶当时很难烧出令人满意的蓝色而改用铁料?

果真如此的话,景德镇青花瓷的诞生应在1320年之后。同馆另一件佛教徒舒氏生前所用的双耳连座三足炉,其下限为至正八年(1348年),青花发色已明显成熟。杭州出土至元丙子(1336年)三件青花观音菩萨像、江西波阳出土的一对青花云龙莲池带座梅瓶、安徽青阳出土的青花玉兔纹带座净瓶均为佛教供器。除达维德基金会收藏的元青花泰定四年(1327年)款外,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景德镇青花瓷“元统三年”(1335年)款也是佛教供碗。

以上众多迹象表明,景德镇青花瓷的出现与佛教有着密切关,而它们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历史意蕴,以及均为国产钴料(尚待确定)绘画绝非偶然:钴料为铜铁的伴生矿源,元代以前中国瓷器便使用以铁、铜元素绘画,其间偶然获得钴料的提炼方法,并早在唐代河南巩义窑的唐青花上彩绘。著名的唐代画家吴道子是佛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唐代画家尉迟乙僧将中原与西域画风结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把西域彩色晕染与中国线条造型相结合的典范;从隋唐开始,莫高窟佛像壁画中的人物上多以深蓝色染发鬓;藏传佛教的缂丝画亦多以“蓝色”铺地;中国画颜料中的蓝色和瓷器上使用的“回青美者”均习惯称之为“佛头青”。

现代科学证实蓝色竟可以使盲人降低体温,自然也可以使正常人冷静下来思考人生,尤其在“出世”佛教徒心中“青”似乎已成为抽象了的佛,青花瓷很可能便是自东汉以来崇尚青瓷(青瓷是陶器发展为瓷器的必由之路)的佛教徒把“青色”(绿)升华为蓝色的产物。

景德镇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华夏民族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到东汉时期的瓷,发展到今天形成璀璨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皇窑是一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手工制瓷的生产性保护和研究示范的所在地。当您一走进景德镇皇窑里面的瓷宫,便可以领略到陶瓷的博大精深。从宋朝到清朝,从古代到现代,高仿瓷器引领着人们走进时光隧道。游客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更加了解陶瓷背后的历史以及它的内涵。景德镇市的四大传统名瓷,分别是青花瓷器、玲珑瓷器、粉彩瓷器和颜色釉瓷器。它以独特的“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等特性而称著于世。通常整个制瓷工序,多达七十二道。最为核心的工序是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这五个工序。同时,在每道工序当中,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因为分工明确,能够提高制瓷的效率。在工匠的巧手之下,看似平平无奇的利坯其实业暗藏诀窍,匠人们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他们明白只有精工才能够出细活。

“白地蓝花”是青花瓷最显著的特征,景德镇青花瓷始创在元代,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高峰。施釉之后须得一次烧成,但是不同的施釉方法,让青花产生不同的变化。斗彩又被称为“豆彩”,是釉下青花跟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色瓷器装饰工艺。粉彩,粉润柔和,是清代康熙末年的时候,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下彩,说到釉上彩的精品非珐琅彩莫属。珐琅彩的创烧,跟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充满宫廷味道。珐琅彩有很多颜色,颜色不同代表着当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一种瓷器。譬如说,胭脂红珐琅彩瓷器是为皇宫专门打造的,只有正宫娘娘皇后才能使用的一种颜色,其他妃嫔都没有资格。

景德镇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集历代制瓷民窑之大成,写下了一页页辉煌灿烂的历史。现如今透过大众体验,让传统文化往下扎根。真可谓是“一把泥土,巧夺天工。神奇窑火,点亮世界”。传承需要引路人,让这门手艺不断地延续下去,不仅只是每一个手工艺人的心愿,也是炎黄子孙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

景德镇青花瓷制作工艺简介


江西景德镇素有“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近年来,一些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景德镇,尝试着利用陶瓷这个新载体来体现自己的书画艺术,向世人演绎了“瓷以画传,画以瓷传”,丰富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

拉坯

这些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用青花料在坯胎上进行书画创作,更多地是被瓷本身的魅力吸引,他们抱着尝试新材料、体验烧制乐趣、拓展创作思维的心态进行瓷画的探索,将宣纸换成瓷瓶,平面转向立体,水墨变成了釉料,使自己创作的画作进入了另外一个艺术门类。瓷画创作有一定难度,画家画完是一个感觉,但经过火的烧炼,窑变的过程,烧完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有人做也有天成,也许正是这种不可控的神秘感带给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极大的快感。

利坯

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在瓷器上作画,把中国画的精华直接带到瓷器作品上来,利用绘画技能的优势提升了瓷器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带动陶瓷艺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开启了中国瓷器艺术的新风气。

打灰

画瓷作为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一部分,整个工序还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等多项工艺。

画青花

装窑

将经过1350度高温烧制好的釉下青花作品拉出燃气梭式窑

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的特点


在明清两朝,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瓷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清代督陶官唐英在当地管理陶务以及参与制作的过程中,曾经详细记载了当时瓷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使得后人对当时青花瓷的制作工序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不少瓷器收藏爱好者对青花瓷青睐有加,将之视为瓷中神品,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青花瓷是如何烧制出来的,今天收藏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的特点!

1.制坯

采石制泥是瓷器制作的第一道工序,采石工从山中采集瓷石,利用水碓将瓷石击碎,舂洗干净之后,制成像砖块一样的不子,加工好的不子经水路,运到镇中心的御窑厂,在坯房内进行泥料的精淘,淘泥工先将不子放入粗缸中浸泡,然后用木耙不断地翻搅,飘起沉渣,再用马尾细萝和双层绢袋进行精淘,等水干成泥之后,经过拍打、踩炼、揉搓,制作成瓷器用的胚料。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圆器需要在轮车上进行旋转拉坯,琢器则是用加工好的瓷泥板粘合而成。成型后的瓷坯须得经过印坯、修坯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艺,而下一道工序。

2.画坯上釉

青花画坯是青花瓷的重要工序之一,画坯工利用特殊处理的青花瓷钴料,在瓷坯表面进行手工描绘,所画纹饰风格以细致、繁缛、华丽为特色。工匠们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绘制好之后的瓷坯,要经过上釉处理,釉料是用青白石和凤尾草堆垛起来反复烧炼,并且配以白膏细泥调和而成的。上釉的方式有两种,圆器和小型器物多在釉缸内蘸釉,琢器及大型器物则需要上釉工手拿蒙着细沙的竹筒蘸釉之后吹在瓷坯之上,少则三四遍,多则十七八遍。

3.烧窑

在烧窑之前,镟坯工还要将瓷坯的底部挖掉,并在底足上写下款识。装窑时将匣钵由匣尾往窑头逐排满装,匣钵是烧窑时用来装瓷坯的容器,它可以使得瓷器干净不落灰。窑火有前中后之分,根据不同制品所需要的温度的高低和窑内各个区域的温差合理排放匣钵。烧窑到了第三天需要焖一昼夜,到了第四天开窑。当精美的青花瓷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风火仙庙也迎来了祭拜祈福的各路工匠和官员。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一直熊熊燃烧着,一代又一代制瓷工匠不断接力,将景德镇工艺传承了两千余年。

民国青花瓷器价格


民国青花瓷器价格如何?民国陶艺大师王步青花瓷瓶260万成交。

首届艺术品(南昌)博览会暨国际艺术品拍卖会昨日在江西南昌落槌,中国青花陶瓷艺术大师王步创作的一对民国瓷瓶以26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成为此次近现代瓷器专场的标王。

在当天的“百年遗珍——近现代瓷器专场”上,主办方甄选出95件近现代陶瓷精品进行拍卖。其中民国瓷器共32件,包含民国陶瓷艺术大师王步、汪野亭、王琦、刘雨岑等人的作品,瓷器种类涵盖瓷板、瓷瓶、茶壶、印泥盒、屏风等。

拍卖会现场,来自信陆北京、福建、湖南、江西以及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等地的收藏爱好者竞相出价。拍卖会中,标价200万的民国陶瓷艺术大师王步的“青花九桃纹梅瓶”作品受到现场的陶瓷爱好者的竞相出价。

记者看到,场内“235号”竞拍者率先喊出200万的应价,随后“283号”竞拍者加价十万,“339号”竞拍者也紧随其后竞价。经过几轮激烈的相互竞价,最终,这位“339号”香港收藏家以260万元人民币将这对瓷瓶收入囊中。

民国青花瓷器部分成交记录:

民国王步青花人物图四方笔筒编号:0787成交价:RMB3,355,000拍卖日期:2007-12-11拍卖专场:中国瓷器工艺品杂项

民国王步青花十八罗汉瓷板画编号:1062成交价:RMB2,464,000拍卖日期:2013-07-07拍卖专场:瓷器、玉器、古董珍玩专场

民国王步青花珐琅彩比翼鸟瓷板编号:0552成交价:RMB2,090,000拍卖日期:2005-10-05拍卖专场:瓷器

民国王步青花釉里红玉米盘编号:72成交价:RMB2,070,000拍卖日期:2014-03-27拍卖专场:民国及现当代瓷器专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青花瓷器价格不断攀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青花瓷器价格不断攀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