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佛山:陶瓷产业在调整中升级

佛山:陶瓷产业在调整中升级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4-23

陶瓷艺术。

传统产业如何调整升级,是目前各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广东省佛山市对传统的陶瓷产业采取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在淘汰、转移一批落后企业的同时,扶持壮大一批优势龙头企业,精心打造“世界陶都”,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陶瓷生产有着悠久历史的佛山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建筑陶瓷生产线后,迅速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现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辐射面广、知名品牌众多的地方支柱产业,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认定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

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料显示,2007年佛山环境统计中陶瓷行业重点企业工业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等,分别占全市所有重点工业企业总和的59.86%、42.15%、32.27%和29.85%,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二是资源约束加剧。佛山既不是生产一次能源的地区,也不是陶瓷原料的产区,而占地多、产出小、技术含量低的众多陶瓷企业,对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佛山城市发展造成极大的限制。三是整体竞争力不强。据统计,2007年佛山规模以上陶瓷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3%和7.9%。

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告诉记者,佛山的陶瓷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已到了必须进行调整和升级的时候,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行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佛山市从2007年7月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目标、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争取用两至三年时间实现调整目标。

政策引导初显调整成效

根据全市近300家陶瓷企业的不同情况,佛山市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实行分类指导,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就是巩固现有龙头企业的地位,通过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实现清洁生产; “改造提升一批”,就是在限期内经过整改可以达到环保、规划、国土等有关要求的企业予以保留,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其持续改造提升;“转移淘汰一批”,就是对经限期治理后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仍不达标的企业,引导其异地改造或关闭转产。

佛山市及所属各区政府推出的各项具体政策,在陶瓷产业的调整提升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一是资金扶持,如禅城区财政及陶瓷生产重镇南庄镇分别拿出5000万元和1亿元作为陶瓷产业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每搬迁或关闭一个企业给予50万元的补贴;南海区财政也划拨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适当补贴、补偿或垫支因企业关闭、搬迁造成的土地停租、职工欠薪等。二是产业转移,各级政府通过各种经贸协作渠道,鼓励和支持一些陶瓷企业到省内外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将属于企业转出地税收分成部分,全部返还给转出的企业。2007年以来,全市共邀请了20多批次外地经贸考察团专门对佛山的陶瓷产业进行了考察、招商。目前,广东省的云浮、阳江、清远等市的产业转移园已为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做好了规划和承接准备。三是帮助关闭或转产后的企业安置好职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对这些企业腾出的土地或厂房用于“腾笼换鸟”引进新的建设项目,给予优先享受“三旧改造”的有关优惠政策。

据佛山市经贸局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已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区,关闭或转产的企业已占该区陶瓷企业总数的近70%。

环境质量的改善或许能更直接地反映调整后的效果。据禅城区环保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至9月,全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同比下降了15.94%,二氧化氮含量同比下降了7.4%,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同比下降了5.8%。

传统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一大批陶瓷企业退出或转移后,会不会导致佛山陶瓷传统产业的空心化?佛山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梁毅民对记者说,目前退出的是一些落后的企业,另一些企业外迁转移的只是生产基地部分,其总部仍留在佛山;更主要的是,通过调整提升,使陶瓷这个传统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据记者调查,佛山市如今正采取各种措施在陶瓷产业上大做新文章,着力打造“世界陶都”。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及陶瓷现代服务业。2008年10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正式命名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在禅城区开始运营。记者在这个总投资达26亿元、首期建设用地400亩的基地看到,已有来自全国和世界50多个知名陶瓷品牌的企业进驻这里,纷纷在此设立全球营销、管理、服务以及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陶瓷专业物流市场--“瓷海国际”已于2008年7月开业,现有300多家企业入驻;佛山陶瓷会展中心二期3.2万平方米的扩建工程已经动工。

建立陶瓷精品工业园。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要求,禅城区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实施清洁生产、清洁运输、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精品陶瓷。

发展高端陶瓷。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态陶瓷、环保陶瓷、节能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陶瓷和陶瓷新材料等,如瓷质薄板、陶瓷纸、陶瓷纤维、特种陶瓷、陶瓷刀具、透明陶瓷、发光陶瓷、免烧陶瓷以及可以浮在水面的陶瓷等等。

发展陶瓷文化和陶瓷旅游。记者了解到,一个集陶瓷工业旅游、陶瓷文化鉴赏、制陶体验于一体的陶瓷文化旅游区正在佛山规划建设中;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南风古灶”陶文化旅游园也已装饰一新;佛山石湾公园将改造成陶艺公园,江湾路将改造为陶艺大道。此外,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正式落户禅城,与德国佛亚展览公司合作举办的“世界陶瓷高峰论坛”正在有序地筹备中。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佛山陶瓷产业升级 需要众志成城推动产业升级


陶瓷产业升级,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快速发展20多年的佛山陶瓷当下的战略需要,不但受到佛山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实施相关的政策以支持,而且也是众多陶瓷企业寻求新战略布局的方向。但因为佛山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较大,所以在佛山陶瓷产业因提升而进入新的转型时期的初期,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因此需要相关的各方共同探索、探讨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面对解决,以求更快推动佛山产业升级的完成。

产业集群规模较大

据记者了解,佛山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年生产能力已占全球25%。该市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近400家,15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约占全省的90%、全国的40%、全球的25%。95%的企业已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5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0质量体系认证。167个建筑陶瓷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如今的产业集群,其间有中国陶瓷行业的知名品牌,也有一些草根的小型企业,更有大部分处于中间的企业,都为佛山的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同时要协调、调整如此多各个层面的企业会有很大的难度。

政府态度明确

不久前,佛山市政府召开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现场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市政府为佛山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对今后陶瓷产业的调整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陶瓷产业的调整提升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实质性阶段。

《通知》明确指出调整提升陶瓷产业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扶优扶强的方针,做好对污染重、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陶瓷企业的治理、转移等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推进陶瓷企业“佛山OEM”,积极发展陶瓷服务业、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实现佛山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的“转移淘汰一批”,政府必会“动用所有的行政力量,包括税收、环保、交通检查等等手段”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场行动”。尤其是为达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根本转变”的政策性时间要求,不排除政府使用一些行政手段。实行“扶优扶强”,积极推广环保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鼓励、支持一批有知名品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有优势的成长型企业壮大发展。

此举表明,佛山市在加快、加大产业提升的力度和决心,为处于徘徊张望中的企业指明方向,也给正在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企业以鼓舞。

企业行业积极配合

受外界的压力以及自身的发展要求,陶瓷产业正在加快升级,而政府领导所提出“赶走污染、做强陶都”的口号以及陶瓷企业在佛山建立“总部经济”的提议也在受到行内的一致关注、讨论以及实践。

企业方面,7月以来,以新中源、金意陶为首的众多知名陶瓷品牌在东北、江西陶瓷产区布局基本完成。成为首批积极结合自身发展和政府号召的典范,为以后佛山企业、乃至全国的“总部经济”模式提供了模板。

行业方面,7月底,中国陶瓷城二期方案“落地”,首次把“总部经济”概念提上议程。与此同时,意美家卫浴陶瓷世界、南风卫浴城、瓷海国际等一批新建或招商中的“陶瓷城”也纷纷打出“打造专业市场”、“做精品”的旗帜,与政府“做强陶都”的口号遥相呼应。

“总部经济”是产业升级的缩影,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它毕竟处于探索、摸索期,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来共同寻找出路,正如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所说的,“总部经济的路子要怎么走,政府、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商家都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方面要靠陶企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靠政府的统一规划以及政策扶持。”

佛山陶瓷产业升级牵动范围很广,每一个希望佛山陶瓷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的企业,都有责任和权利为佛山陶瓷在更高层面上进行运营尽力,当然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方的力量,而是依靠政府、企业、协会、专家学者关心佛山陶瓷发展的人,以及行业媒体的共同探索、探讨、协作、众志成城的众力,一齐为佛山的产业升级献谋献策。

淄博陶瓷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在创新中突围


太空之旅从一块砖开始

2008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山东淄博统一陶瓷集团为“防静电复古生态砖”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据专家分析,该标准一旦颁布实施,将大大加快防静电陶瓷技术的提升发展与防静电陶瓷市场的规范,提高防静电陶瓷等高新科技类陶瓷产品的竞争力,也必将加快我国传统陶瓷产业的升级换代。

“北方瓷都”的风光

淄博陶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获得“中国陶瓷名城”、“北方瓷都”美誉。淄博建陶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较大面积地出现了“贴牌”现象。上世纪70年代末的淄博建陶业,仅有的几个地方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中,产品是低档次的红地砖和内墙砖。80年代初,淄博建筑陶瓷厂勇于“负债经营”,从意大利引进了大吨位的压力机和生产线,创建了华辰建陶有限公司,而后淄博市调集技术骨干,建立“齐鲁建陶”。后来,乡镇企业、私有企业、合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建陶企业如火如荼,30年后,淄博建陶行业发展了数十倍,生产能力达10亿平方米,成为继广东之后的全国第二大建陶生产基地。在发展中,紧跟领军地区,出现了“贴牌”的现象,甚至,淄博扩大引瓷规模,把东鹏陶瓷、亚细亚陶瓷等著名品牌企业也引入淄博。

与建陶业不同的是,淄博的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业显示出强劲的创新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他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面貌全新。在材质方面,先后研制成功了滑石质乳白瓷、鲁青瓷、鲁光瓷、合成骨质瓷等一批新材质,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打破了“自古北方无好土,名瓷名品出江南的”定论,产品登上了大雅之堂。“硅苑陶瓷”、“华光陶瓷”、“工陶瓷器”、“泰山陶瓷”等一批名牌产品进入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家机关用瓷和对外接待用瓷。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淄博美术陶瓷、园林陶瓷发展迅速。淄博刻瓷、淄博瓷塑、淄博彩釉瓷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随着陶瓷市场日趋成熟和完善,作为中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的山东淄博,已经拥有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中国陶瓷科技城等一批在陶瓷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市场规模仅次于佛山。但淄博陶瓷专业市场在知名度及影响力方面显然还没有显露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淄博陶企产品缺乏创新,更多的在于模仿佛山等地企业的产品,淄博陶瓷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趋于缓慢,急需集体突围。

陶瓷的“绿色革命”

在新市场环境下,以统一陶瓷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淄博一批陶瓷企业以市场战略眼光去分析市场,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激发陶瓷品牌,该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历经上千次不同环境下的试验与技术攻关,创新研发的“防静电复古生态砖”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中心授予国家发明专利。这一专利技术,不仅促进了淄博地区陶瓷产业的升级,而且填补了我国防静电瓷砖技术的空白。

由于瓷器是良好的绝缘体,防静电陶瓷成为当今世界陶瓷界的研究热点。统一防静电陶瓷的问世解决了困扰全世界防静电技术难题,防静电陶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科研场所,高精密仪器用来防静电的传统材料是pvc,其成分是聚氯乙烯合成材料,一旦发热、燃烧,就会释放有毒的氯气。世界上大部分航天城为了防静电干扰,一般是在地面上采用钢材铺地,然后铺一层三氯氢氨,它不仅有毒,同时不耐磨。“防静电复古生态砖”不仅可以有效防静电干扰,而且无毒无害,生态环保。而且防静电陶瓷相比航天钢材成本低廉,可节约大量资金。据统一陶瓷集团有关领导介绍,在我国现有防静电陶瓷生产能力满足的情况下,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15亿元钢材。

防静电复古生态砖的高标准综合性能轰动了国内外整个建陶行业,并引起了国家科研部门的关注。国家921重点工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控制装配中心、中国航天科技总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第六一八研究所等对防静电干扰要求高的部门纷纷采用了统一防静电瓷砖。

特别是在国家航天中心,由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装配、试验要求在一个无电磁干扰的空间中进行,因而对地板砖的防静电性能和洁净程度要求极高。航天飞机装配中心三层楼房全部采用了统一陶瓷集团开发研制的“防静电复古生态砖”,较好地解决了防静电干扰的难题,统一陶瓷也为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日前的陶博会期间,中国陶瓷科技城、中国陶瓷馆有国内外参展企业1108家,总交易额达20多亿元。同时展会还进行了高科技产品的立体展示及国际学术的引导,加强了淄博市陶瓷的研发力量,新材料技术论坛向淄博市区域性科技迈进,已对接1870个项目和778个技术合作项目的签订,给淄博市众多陶瓷企业的生产和产品的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活力。

佛山陶瓷博览交易会 促进佛山陶瓷产业升级


在昨天的第九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佛山市副市长李子甫表示,陶博会正在向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佛山将加快陶瓷业优化升级的步伐。

趋势:总部经济会促陶瓷产业升级

佛山作为千年陶都,陶瓷业是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陶瓷业要成为佛山继续保留以及优化升级发展的重要传统产业,继续成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佛山陶瓷产业正往总部经济的方向发展,陶瓷企业特别是附加值低的企业外迁正成为趋势,而其总部留在了佛山并在发展壮大。通过总部经济的外延延伸产业链条,延伸的产业链条反过来又在促进该行业的做强做大。

佛山陶瓷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综合性陶瓷产区和进出口贸易基地。目前,佛山的陶瓷企业已经发展到400多家,年产值达到5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佛山陶瓷行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占全国陶瓷行业的60%以上。

影响:佛山渐成世界新兴会展中心

会展经济是弘扬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依托佛山陶瓷丰厚的产业资源,陶博会从20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8届,并成为一个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陶瓷尤其是佛山陶瓷的窗口。

在产业蜕变的同时,展会的蜕变也成为亮点。本届陶博会因国际专业会展公司的承办,为陶博会增添了市场活力和国际色彩;组建的独立形象设计团队,彰显了其服务水准与国际接轨;会展上多种语言营销,为佛山会展业特别是陶瓷会展业跨入全球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来自德国的汉斯(音译)先生是代表公司专门来参展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年佛山陶博会在国际陶瓷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与同行的融合中,将会赢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看点链接

概念化成“陶交会”新时尚

昨天,第九届陶交会在中国陶瓷城分会场同时开幕。概念化成为今年陶交会的新时尚,也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方向标。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新的创意概念更主要体现在城内的商家产品展示。今年流行时尚个性化,处处吹起一股概念意向风,各个企业纷纷推出极具自我特色的系列产品,铺张概念、张扬个性、力争自我风格与时尚同步,引领潮流。如金意陶的概念馆。全新阵容的诺贝尔展厅以及绅士德的SPA泳屋,别出心裁,将产品的特性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陶瓷总部经济深化佛山陶瓷产业优化升级


据悉,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禅城区经贸局,佛亚展览有限公司,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广州冠逸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与总部经济发展峰会”即将于2008年4月18日下午,在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届时中外嘉宾将围绕提升、发展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与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及其配套建设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目前,在“优二进三”的产业政策引导下,政府大力推动佛山陶瓷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2008年1月7日,在“佛山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佛山市林元和书记、陈云贤市长特别强调,2008年的节能减排指标是刚性、约束性的硬指标!对陶企污染的整治不会有缓冲期。提出要用世界的眼光做好佛山陶瓷产业,向商贸、物流、研发、服务发展,大力打造陶瓷总部经济的大方向,以及弘扬佛山陶瓷历史文化,发展提升佛山陶瓷品牌的战略目标。

纵观佛山陶瓷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不仅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陶瓷商贸物流集散地,是各类陶瓷人才最集中的地区。现在转移的是陶瓷产业链中生产制造这个区段,而产业链的上游如陶瓷装备制造,下游如陶瓷商贸物流等区段并没有转移,也没有必要转移。这与其说是“转移”,还不如说是企业战略扩张,是资源在更大的区域内的一次整合,是产业的外延发展。陶瓷商贸更是伴随着佛山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借助沿海经济的发展,以及毗邻广州、港澳的区位优势,成为国内最大的陶瓷商贸和出口基地。目前,随着佛山陶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商贸功能也越来越强化,正朝着规模化和纵深化发展,不同定位,不同功能的陶瓷商贸平台更加细化,能够为国内外陶瓷企业的品牌推广、营销网络的构建和国内外物流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为支持佛山陶瓷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响应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产业政策,中国陶瓷城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二期项目——“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据了解,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是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第一个实质性的优质载体,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支持和关注。今年1月10日,佛山市陈云贤市长在视察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时,就充分肯定了总部基地在发展陶瓷总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称赞项目规划非常有特色,定位明确,弘扬了佛山陶瓷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了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并作出指示,禅城区发展陶瓷总部经济,调整提升产业结构需市一级部门加大支持配合力度,打造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需配套通关一体化“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

“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与总部经济发展峰会”在此情形下召开,富有历史意义,其可以联动了中外陶瓷、城市发展、经济研究,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支持佛山陶瓷经济的深化发展,同时也是陈云贤市长“要用世界的眼光做好佛山陶瓷产业”精神下的重要举措!

另悉,在此次峰会之前,由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负责本次大会的主题论文征集活动,并组织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的论文将由大会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此外,大会还将选择部分优秀的论文在专业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集将由大会直接呈送佛山、广东相关政府主管机构、各陶瓷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作为决策参考。所有论文作者将获邀参加本次论坛,并有机会作为专家学者参与主办机构持续推动的关于总部经济和陶瓷产业优化升级的论坛研讨活动。欢迎从事陶瓷产业研究、生产、管理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从业人员等积极撰稿并参加会议进行交流。

评论:佛山调整陶瓷产业结构绝对是好事


“佛山政府对于陶瓷产业的结构重组和生产格局重新布局,绝对是好事!对佛山企业的生产和贸易都有利。同时,对于增加意大利与佛山的合作也绝对是个好机会。”

日前,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在广州开幕,佛山主要的陶瓷生产和陶瓷机械制造企业均参加了这次展会。意大利陶瓷机械及设备生产商协会总经理PaoloGambuli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将使佛山陶企摆脱以低成本竞争的格局。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佛山至少有200家左右陶企可能因为不达标而需要关闭与转移,仅有少数优秀企业与大部分陶瓷企业总部继续保留。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参展企业中有约七成左右来自佛山,前来观展的也有很多是佛山陶企的代表。而意大利企业则是本届展会面积最大的外国参展代表团。面对庞大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意大利陶瓷机械及设备生产商协会与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现场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对话”。面对不断自我提升的中国陶瓷企业,PaoloGambuli认为,“中国陶瓷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在贸易方式和现代化进程中,也变得越来越有实力。”

据工业展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黄芯红介绍,中意两国陶瓷产业的交流历史最长、合作也最紧密。而作为国内陶瓷产区龙头的佛山,与意大利陶瓷企业、陶机企业的渊源也最深,不少新技术、新产品都是两地合力完成的。预计近期内,双方陶瓷界或会因为实施新的节能环保标准等而进行更深层的合作。 

据了解,作为中国最大墙地砖产区之一的佛山,已成为具世界领先水平的意大利陶瓷机械的主要市场。而目前在美国、西班牙等国,陶瓷企业采用的节能环保标准,大都是由意大利企业发布的。PaoloGambuli说,国际市场对于生产企业的环境等问题非常关注,一些外国采购方可能会因为不满意企业的生产环境而取消贸易,但佛山陶瓷经过这次的调整在这些方面将会有一个较大提升,而且生产技术的提高,也将使企业产品的价值得到更好体现,有利于摆脱低价竞争的困境。

佛山陶瓷企业:在“阵痛”中自救


传统产业如何调整升级,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广东省佛山市淘汰、转移一批落后企业,扶持壮大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约束加剧、整体竞争力不强几大问题。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告诉记者,佛山的陶瓷产业已到了必须调整和升级关键时期。

经过缜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佛山市出台了一系列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

根据全市近300家陶瓷企业的不同状况,佛山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巩固现有龙头企业地位,通过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实现清洁生产;经过整改可以达到环保、规划、国土等有关要求的企业予以保留;环保、能耗、安全生产不能达标的企业,引导其异地改造或关闭转产。据佛山市经贸局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已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区,关闭或转产的企业已占该区陶瓷企业总数的近70%。

一大批陶瓷企业退出或转移,会不会导致佛山陶瓷传统产业的空心化?佛山市委常委梁毅民对记者说,退出的是一些落后企业,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提升,佛山陶瓷企业有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如今佛山市陶瓷产业创新升级的文章正越做越大。2008年10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正式命名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在禅城区开始运营。在这个总投资达26亿元的基地已有全国和世界50多个知名陶瓷品牌企业进驻,设立全球营销、管理、服务以及产品研发设计中心。陶瓷专业物流市场——“瓷海国际”一举吸引了300多家企业加盟。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标准,禅城区要求陶瓷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清洁生产、清洁运输、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高端陶瓷。

记者了解到,一个集陶瓷工业旅游、陶瓷文化鉴赏、制陶体验于一体的陶瓷文化旅游区正在佛山规划建设中,为佛山陶瓷企业深度发展提供了机遇。

陶瓷产业调整 有利城市发展


佛山铁腕治污,到今年年底前至少还有近200家陶企可能因为不达标而需要关闭与转移,仅有少数优秀的企业与大部分陶瓷企业的总部继续保留。“这次调整绝对是好事,对佛山企业的生产和贸易都是有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与佛山合作的机会。”在昨日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上,意大利陶瓷机械及设备生产商协会总经理PaoloGambul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有七成企业来自佛山,而前来观展的有很多是佛山陶企的代表。同时,意大利企业也成为面积最大的外国参展代表团。面对庞大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意大利与佛山套起了近乎。原来,意大利陶机在中国的第一单生意便是与佛山企业做成的,地点正是在当年的一次陶瓷工业展。

据工业展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黄芯红介绍,两国在陶瓷产业上的交流历史最长合作最紧密。而作为国内陶瓷产区龙头的佛山,与意大利陶瓷企业、陶机企业的渊源最深,不少新技术、新产品都是两地合力完成的。预计近期内,中、意双方的陶瓷界将会因为节能环保等指标而进行更深一层的合作。

德化陶瓷业:在主动调整中蓄势待飞


近来,记者在德化县采访中发现,一些先知先觉的陶瓷企业已经开始解剖自我,开始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上审视自己。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在经历了品种之争、质量之争、价格之争和品牌之争后,陶瓷企业该如何把握未来市场方向?

德化的回答: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路子,虽然艰辛但充满希望。

专业化:无法复制的优势

德化县科技局局长苏志坚对于专业化的比喻很形象———专业化是钉子,多元化是棒锤。他说,德化的企业应该多学钉子精神。

钉子为什么能钉得深?因为它是尖的。因为尖,同样的力量集中在很小一点上,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穿透力。同样道理,无论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集中做一个行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做深做透,做精做细。如果四面出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是力不从心,每个行业、每样事情都做不深、做不透、做不好。

“德化目前还有许多小而全的陶瓷企业,无论大小企业,从瓷土生产、加工、釉料研制到陶 瓷制作、包装、销售都由企业自身完成,重复研究,重复办厂,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表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才是成功的捷径。

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扶优扶壮工程”基础上,走专、精、特、新道路,挖掘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整合团结民营陶瓷中小企业,规划组建专业陶瓷产业组群,打造“三统一独立”(统一设计、统一检验、统一销售、独立生产运行)战略合作企业群,从而形成专业化、协作化生产链,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强企业群体竞争力。

也许,这时有人会说了,在德化,不乏多元化企业成功的例子,有的还是泉州民营企业100强呢,这证明多元化也是可行的,为什么偏要强调专业化呢?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平面地把自己铺开,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为一个企业的强大最主要的表达元素是自己的销售规模。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却没有与这规模相适应的利润比例,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浮肿的,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专家称,多元化不是不能做,只是要不断进行创新,尤其是大的企业。而那些还没有练好内功却一味追逐多元化的企业,还不具备真正创造一个低成本扩张或者是发展的能力。

标准化:打造优质品牌

“陶瓷含铅,铅对人体有害。”

一位来自美国的客商曾告诉记者,美国对陶瓷铅含量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7PPM(1%)严格到现在的3PPM。在美国,有关陶瓷产品的质量诉讼,十有八九是在铅上面出了问题。

德化陶瓷在海外市场为何频频遭遇技术壁垒?就是因为中国的陶瓷产品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标准化是品牌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化,别说是品牌,甚至连现代工业化生产都无从谈起。

“德化陶瓷可谓是名声在外了,可由于陶瓷生产没有准入门槛,就造成了德化陶瓷质量的参差不齐,这非常不利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苏局长称,要想让德化陶瓷的品牌价值发挥聚合作用,就必须相应形成自身的技术标准、认证标准、消费理念和文化内涵,并能够引导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开发标准件的陶瓷产品,快速撑大陶瓷产业。

“谁能在行业标准上取得成功,就能成为陶瓷行业游戏规则的引领者,否则,就会面临品牌‘空心’化的危险。”苏局长如是说。

规模化:小山城彰显大经济

提及陶瓷,那是德化人的骄傲。

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一套套先进生产设备在这里安家落户,一辆辆满载瓷器的集装车在这里启程,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德化县陶瓷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世界上按商标价值排在前50名的名牌产品,基本上都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现代大公司大企业生产的,由此可见,名牌产品只有借助规模优势才能成其为名牌。

于是,德化县将规模经营,作为陶瓷业品牌战略的重要依托。

“一种产品不管设计如何新,质量如何好,如果规模小,批量上不去,就不能拓宽市场,就不能为消费者所熟悉,更不能成为知名的品牌。”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教授指出,许多中小企业,其知名度,信誉度及获利能力都比较高,但因其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最多只能称“小型巨人”,而不能称名牌。他声称,企业在经营决策上应注重由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高层次延伸,走资产重组,低成本扩张的路子,逐步实现规模效益。

可以说,德化陶瓷业苦苦找寻的由大做强之路,今天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何加以明晰,并据此制定出科学完整的发展战略,尽快付诸实施,将成为德化下阶段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此时,面对困局和迷团,德化陶瓷业需要的是清醒睿智的头脑,前瞻远虑的思想,找准适合自身的国际市场定位。”张教授表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佛山:陶瓷产业在调整中升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佛山:陶瓷产业在调整中升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