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行业推进双转移政策 前景令人期待

陶瓷行业推进双转移政策 前景令人期待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4-23

陶瓷艺术。

2008年已经终盘,对于下半盘的残局一些企业已经无心恋战,而是开始把目光投向明年甚至后年。明后年的形势如何?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法?日前有企业召开分析会,开始就明后年的战略进行研讨。笔者也应邀在会上跟企业的同行们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交流。

很多人关心未来一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会如何?怎么变?笔者的看法是:这次发轫于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可谓百年一遇,但经济一体化也令我们看到“救市”也一体化,因而“救市”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从G7到G20,联手救市的“雷声”是越来越大了。虽然世界银行行长左利克最悲观的预计是股市再跌20%,但美国、欧洲的实体经济基本面还是健康的,遭受金融危机的实际影响还不大。在本次危机里美欧社会保障的完善减少了危机的制度成本---制度的优化减少了危机中的震动,整个社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强,美国大选在金融风暴中如常举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人感到美国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还是老大,新的格局不会立马就到来。但总体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深刻而长远的。经济发展信心的完全恢复至少要三到五年。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有估计认为中国直接损失有3000多亿美元。但金融危机更大的教训在于促使中国30年来依赖的外向型经济的真正转型。如何通过拉动内需保增长成为一个最重要和最紧迫的命题。今年第三季度的通胀是6.5%左右,明年专家预计是2.9%左右。这使得政府有条件进一步放松银根。目前石油、钢材的价格锐减,服务业的影响也开始显现。明年的GDP增长专家预计是8%-9%,这已经接近经济增长下行危险的临界点。要保持正常的增长,7亿农民是内需的主力。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通过赋予长期承包的土地的流转权,把农民从土地上再一次解放出来。推进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确保粮食安全,进而防止通帐,同时也推进城市化建设。中国过去几年财政一直是盈余,尤其是中央财政,专家建议可增加地方财权,继续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陶瓷行业八成销售靠内需拉动,陶瓷企业有做国内市场丰富的经验,而现在真正的“内需时代”正要到来,因此,陶瓷行业的远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不会进入“大萧条”时期。

但明后年陶瓷行业的基本形势如何?现在一般的估计是一二线市场复苏期最早也要在2010年上半年。因为今年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跌了50%-80%以上。以深圳为例,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只卖317套房。深圳百安居已经关了两家,50%的装饰公司关门,40%中介倒闭。但最近在深圳调查时也发现:真正的高端市场却很稳定,30万元(仅设计加辅材费用)的一个订单在美赫家居这种定位的卖场尤其稳定。有一定泡沫的二线市场今年房地产的大降温将直接影响到陶企明年的销售。三四线市场相对稳定,尤其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中西部地区,市场还是值得期待。顺成、能强、宏宇、欧亚等今年在风暴中能保持销售稳定,与均衡的市场布局及三四线市场的稳定有很大关系。三四线市场可能明年成为行业真正的主阵地。

在佛山地区,小企业遭到双重“劫难”,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政府产业政策调整的原因,据估计:双重“劫难”下,光佛山禅城区就停100多条生产线。加上下半年大企业的普遍减产,以及新兴的江西各产区因大环境的影响产能扩张得到极大的遏止,预计明年全行业的产能减低一两成是正常的。

行业的大调整对上游企业的影响日益显现。色釉料企业最高的每月销量递减六成以上。压机每月从去年的高位卖几十台到现在卖几台的也有。压机运输公司也没生意做,因为佛山地区投入的压机今年才十几台,而去年是100多台。

严酷的“冬天”事实上也正在打击佛山"双转移"政策在陶瓷行业的高调推进。“过冬”比“转移”重要将不得不被政府决策层接受。东莞一度非常强硬的“双转移”政策在市场自然之力的反作用下已经开始调整。“就地转移,就地提升”,已成为东莞产业升级的新口号,佛山陶瓷行业如何抓住这段政企激烈博弈后留下的间隙时间做些应该做的准备也是一个问题。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佛山陶瓷转移只是生产基地的转移并非产业转移


佛山陶瓷转移只是生产基地的转移,并非产业转移

生产环节迁移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一个产业是否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与其生产线在什么地方无关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龙头生产基地,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地位。从世界角度来说,佛山也是最大的产区。佛山陶瓷占世界产量的20%-30%,占我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当然,陶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佛山建筑陶瓷已经有

20-30年的发展历史,它使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也是存在的,所以怎么发展陶瓷产业,是继续扩大还是进行转移,这个问题令人关注。

国内陶瓷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内地跟着广东走,广东跟着台湾走,台湾跟着欧洲跑”,除了说明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本领,也说明广东在陶瓷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作用。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龙头生产基地,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地位。从世界角度来说,佛山也是最大的产区。佛山陶瓷占世界产量的20%-30%,占我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当然,陶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佛山建筑陶瓷已经有20-30年的发展历史,它使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也是存在的,所以怎么发展陶瓷产业,是继续扩大还是进行转移,这个问题令人关注。佛山陶瓷产业何去何从,确实引人关注,也引起了争论。

近年来,佛山陶瓷工场大规模外迁,对此有人担心:整个佛山陶瓷产业在转移,是不是千年佛山陶将不复存在了?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佛山陶瓷企业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与提高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不断扩张,将成熟的生产车间工场迁往周边地区,使得佛山陶瓷产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创新与竞争力不断升级,正逐步实施从过去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单一粗放式“腰鼓型”结构,向研发、物流等集约式“哑铃型”结构的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

生产环节外迁

去年8月,佛山东鹏陶瓷斥资2亿元北上山东淄博组建山东东鹏公司,今年初已投产,年产销额约1.5亿元,占整个东鹏年产销值的10%至20%。一年来,佛山几十家陶瓷企业相继在山东掀起“圈地攻城”的热潮。

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新中源,它的迁移规模之大令人称叹。早在2000年,新中源就投资5亿元率先在四川省夹江建当地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建陶企业。其他陶企如中盛、新美、新粤中等也纷纷跟着西进。去年上半年,新中源在河源建起了48条生产线,几个月后,又在清远兴建了13条抛光砖生产线和一个洁具厂。不久的将来,新中源的生产基地将不再在佛山。新明珠陶瓷集团前不久已在清远斥资数亿元低成本扩张建成新陶瓷厂。

佛山陶瓷的生产环节外迁,多年前就已开始。著名陶企欧神诺,其管理营销中心设在佛山石湾,而生产车间早已搬至佛山三水区;更多的陶瓷企业生产车间多年前就已向外扩张至周边的南海区及三水区,不再设在佛山市中心城区的石湾镇、南庄镇。但这种短距离、近范围且小规模的外迁,并没有引起业内外人士对佛山陶瓷产业是否转移的关注。

“走出去”是强化成本优势

目前国内几大陶瓷产区中,佛山陶瓷产区拥有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多重优势,而生产优势则随着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弱化。该行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陶瓷原料中心的地位已不明显,特别是廉价、优质的黑泥和低温瓷砂越来越少,佛山陶瓷的燃料能源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佛山陶瓷生产业发展的空间受到制约,陶瓷企业必须考虑土地、生态环境、成本(能源、资源、劳动力、运输)的压力,走出佛山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生产基地加速向资源地、市场地转移。这种资源、市场优势互补,是佛山陶瓷产业低成本扩张,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成本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对生产迁移的战略性转移颇有体会:佛山地区一些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走出佛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时候。同时,佛山一些陶瓷企业正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走出佛山是为了创造产品的成本优势;借地理位置优势抢占某一区域产品低中高档消费市场分流是为了集中精力加快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即从以前生产大、营销与科研小的“腰鼓型”,转变成生产小、营销与科研大的“哑铃型”,从而提升佛山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水平、技术含量,打造强势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培养并造就一批在世界上有良好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改变中国陶瓷产品档次低、价值低、多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不高的现状。

专家指出,转型就是要分流出附加值低、技术成熟的生产环节,集中精力攻克陶瓷产业的两端(即设计、研发,品牌管理、营销、会展、物流)。从当前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形势看,佛山陶瓷企业只是将生产部分外移,并没有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外移。

最近,位于佛山的全国建陶业最高研究机构———中国建陶研发中心正式运作,世界领先、国内惟一的陶瓷粉体彩印技术在此诞生;全国建筑陶瓷行业首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落户佛山市南海区的蒙娜丽莎陶瓷集团;佛山去年下半年建成了全国空前的两个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城与华夏陶瓷博览城,并在此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会;去年佛山地区有6个陶瓷品牌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今年7月有4个陶瓷品牌被评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知名品牌。这些都是佛山陶瓷产业分流生产环节后强化两端、做强产业的好开端。

迁移综合效益利大于弊

分析人士认为,陶瓷工场集体迁走,短期内虽对政府的GDP、税收与就业等有所影响,但长远看,却有利于做强一个大产业。而研发、品牌管理、会展、物流等环节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足以弥补甚至大过生产环节外迁的损失。因为产品作为粗放式的低附加值的一个环节,是一分一分地赚;而品牌、资本与技术,作为产业的核心,是一元一元地赚。

例如,新中源陶瓷,随着工场不断迁移及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留在佛山总部的100余位品牌营销管理人员,他们同样创造着较高的劳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他们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是带旺佛山房地产、车市等综合消费的重要力量之一。

对于工场外迁,巨额民间资本投向别处,表面上看是当地资本的流失。应该动态地看待资本流向,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过程中,一时的资本外流是短暂的,资本总是寻找最大利润的地方,一旦原来地方(包括新产业)有了资本增值的新机会,这些民间资本又会“杀”回原来极为熟悉的投资环境,寻求低风险高回报。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认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发生转移,而这个产业不再只是以生产制造来赚取利润。佛山陶瓷转移现象是生产基地的转移,不是整个陶瓷产业的转移。同时,一个产业在不在这个城市,应看其注册地、销售中心、管理总部在不在这个城市,而与生产线在哪个城市无关。松下、波音在全世界都有生产线,但它的产业因为总部在日本、美国而早已成为日本、美国的品牌。另外,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有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能力、产品档次、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小飞)

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世界陶瓷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中,中国的陶瓷产业正在崛起,已成为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第一大国。然而国内陶瓷行业在空前繁荣的同时,面临着技术创新滞后、自主知识产权不足、品牌意识淡薄以及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陶瓷企业亟需提升产品文化品位、培育自主品牌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业整合,积极应对变化和挑战。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的陶瓷产业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陶瓷产业可细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和工业陶瓷等领域,其中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是中国的传统优势出口产品,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行业。

爱马仕咖啡具15头陶瓷高档咖啡具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陶瓷出口额达191.6亿美元,同比增加14.43%;2014年中国生产的艺术陶瓷产量占全球的65%,而日用陶瓷产量已占全世界的70%左右。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于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的需求不断增加,2005年至2014年,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国际研究机构WinterGreen Research公司预测到2020年,中国仍将是世界最大的陶瓷市场,而全球陶瓷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2962亿美元增长至5028亿美元,因此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在艺术陶瓷领域,我国虽然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产量已达59.4亿件,占当年全球艺术陶瓷产量70亿件的85%,但国内大多数企业依然是世界知名陶瓷企业的代工厂,产品主要以贴牌出口为主,企业对国内市场重视程度不够,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企业数量也比较少。目前国内艺术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县、湖南醴陵、广东潮州、江苏宜兴、河北唐山等几大艺术陶瓷产业集群,行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文化需求将显著增长。就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经济领先的内地城市而言,人均GDP水平多数已经突破8000美元。2014年中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近6000美元,可见国内艺术陶瓷的需求将不断加强,市场潜力巨大。

在日用陶瓷领域,2013年国内日用陶瓷总产量375亿件,市场规模达到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14%,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国内日用陶瓷行业坯体成型工序效率低下、成型工序配套的模具性能落后、石膏模具及窑具性能较差,导致生产效率低、品质差、能耗和成本较高。再加上国内知名陶瓷品牌极少,产品设计缺乏创新,致使国内日用陶瓷产品竞争力差,产品平均出口均价仅约40美分,远低于国外日用瓷器5美元左右的进口均价。

我国陶瓷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陶瓷产业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国内陶瓷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思考变革之道。

一、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是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

不同的消费者在年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艺术欣赏偏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产品的需求必然会存在明显的区别。过去采用以创作为导向的艺术陶瓷行业和采用标准化规模生产的日用陶瓷行业或许需要向定制化生产转型,并且具备对客户独特需求迅速响应的能力,创作具有独特功能、造型和花色的不同档次的“人无我有”的陶瓷产品。

二、市场与监管的双重压力下,陶瓷行业不断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陶瓷产品的环保和健康安全的关注程度也逐渐增加。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艺术陶瓷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或者是日用陶瓷的经济实用,对于产品的放射性、材料及毒性等方面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全球的监管当局对于陶瓷行业的环保要求也不断趋于严格,企业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国内陶瓷行业一直以来被政府以及国家环保部门认定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向下,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同行,技术更落后的国内陶瓷企业将必然感受到更强的环保政策压力。

国内陶瓷企业必须积极地升级生产设备,探索包括低温烧成、免烧及无毒有机涂料技术在内的各种绿色科技,使得产品的生产不断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三、艺术陶瓷:提升文化品位,丰富表现载体

艺术陶瓷是由材料、造型设计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有机组成的整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的特征。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国内艺术陶瓷丰富的创作题材,国内企业一方面要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也要顺应陶瓷行业近年来出现的 “中西方文化交融”和“传统与现代的跨越”的发展趋势,在传承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上,提升陶瓷文化品位及产品的附加值。

在陶瓷的材料上,部分国外知名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尝试。例如,英国的皇家道尔顿的御用艺术陶瓷产品采用树脂材料创作独特的造型,还将陶瓷与金属组合,提高了产品的耐冲击强度。多种材质在艺术陶瓷中的组合应用,可以丰富艺术陶瓷的表现载体,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是未来创新的重要领域。

四、日用陶瓷:加强品牌运营,提升产品附加值

全球市场上,英国的皇家道尔顿、德国的唯宝、法国的哈瓦龙等国际知名品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产品单价远高于普通的日用陶瓷产品。随着近年来我国陶瓷企业的国际化步伐继续加快、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陶瓷企业的品牌化建设也日趋紧迫。通过品牌化建设,陶瓷企业可以实现由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的转型,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国外陶瓷产业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通过品牌形象的塑造,具备鲜明的特色,产品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并蕴含深刻文化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持续的发展。

五、加强产业整合,积极应对挑战

最近十年陶瓷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然而自2013年以来,韩国、阿根廷、秘鲁、巴西、欧盟、印尼等多地相继发起对我国陶瓷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让国内陶瓷出口市场遭受到了沉重打击。海外市场的压力下,国内陶瓷行业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合作,以实现产业链分工和资源整合,通过专精于少数品种但大规模产量的专业化生产,将生产和品牌及销售渠道进行分工和合作。提高具备成本竞争力企业的效益,淘汰没有成本竞争力及产品技术能力低的产能。

六、结语

我国的艺术陶瓷及日用陶瓷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企业普遍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牌缺失及节能减排等问题,未来我国传统陶瓷企业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地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产品,以品质占领市场,改变目前以贴牌出口为主的格局,打造中国陶瓷的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进而提升竞争力,才能在未来庞大的全球陶瓷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陶瓷茶具前景广阔


陶瓷茶具的市场商机

中华文化以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茶文化更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而茶具作为必备饮具,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得到快速的提升,陶瓷茶具的做工也更加精致典雅。

早在唐代,陶瓷茶具的种类已经比较繁多了。陆羽笔下的煮茶饮茶用具的主器及附属器中,明确提到陶瓷质地的茶具有:复、搓箕、熟孟、碗。复.即釜或锅,“洪州以瓷为之”,并认为:瓷质的接,虽然雅致好看,但不够坚实耐用。

近代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茶具的艺术要求越来越高,茶具市场一片大好。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日用陶瓷需求总量为82亿件,预计到2020年我国日用陶瓷需求总量为120亿件,其中日用陶艺茶具需求总量占50%以上。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商机,各商家也蓄势待发,争先竞争这块大蛋糕。但由于产品缺乏创新性,品牌较少,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小编希望各商家的产品要以绿色环保为主、倡导健康茶具,产品加大创新投入,将复古与时尚完美的结合起来。

陶瓷茶具不但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之美,小编希望陶瓷茶具能够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河北陶瓷:期待谋变求新


历届陶博会,来参展的陶瓷企业之间竞争都十分激烈,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常已经连续采访8届陶博会的记者发现,在经历了规模之争、品种之争、质量之争、价格之争和品牌之争后,今年的竞争焦点又集中在了产品的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健康环保、节水节能产品的研发销售上。

“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把陶瓷工业这样的传统产业笼统划归夕阳产业是不科学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的一席话道出了陶瓷行业的发展思路与希望。河北陶瓷或许可以在此指引下找到突出重围的路径。

9月18日,记者流连于第八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的展厅中,从眼前那些琳琅满目的展品间,从一年一度展会上的展品变化中,从各界人士见仁见智的话语中,分明能感受到这一探索的路径———虽然艰辛但充满希望。

1生活化艺术,艺术化生活

站在文化的基石上

在参展的陶瓷企业中,不乏品牌,因为绝大多数品牌几乎都是国内省内的名牌;不用担心质量,因为他们的产品差不多都取得了国际质量认证;不缺销售手段,因为他们的销售网络和代销商遍布国内的大中城市。那么,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在哪里呢?首先,他们把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放在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上。

记者在展厅看到,几家著名企业的展位从设计到布局都颇具匠心。最突出的是,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把一只一只瓷碗、一块一块瓷砖和一个又一个的洁具单一地摆放在那里,让人感觉不出风格和效果。

现在的新展厅多以居室为单位,以人为本,以成龙配套的整体效果展示产品。在“隆达”展厅中,那些各具表现主题的展示小区,有的像轻松的购物区,有的像低吟浅酌的休闲空间。还有大幅逼真的产品实用效果图,向人们演绎着产品的品质与功能。

“河北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唐山在近代陶瓷工业史上写下的辉煌,古代五大官窑之一的保定曲阳定窑和据传有7000多年历史的邯郸磁州窑,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所以,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致力于对古老河北陶瓷文化的拯救和光复,以重点扶持发展作为陶瓷文化载体的艺术陶瓷为突破口,倾力营造陶瓷文化氛围,努力增进与世界的陶瓷文化交流。”省陶瓷协会会长祁春学相信河北陶瓷的“文脉”终有重放异彩的一天。

而作为陶瓷艺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陶艺。一位陶艺界人士分析,近年来国内陶艺发展形势悄然变革。南方要比北方发展快些,但从这届陶艺展来看,北方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陶瓷主产地的唐山,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有技术、有人才,应该成为陶瓷艺术的大本营。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消费的文化含量也与日俱增。其中对陶瓷的文化品位要求更甚。记者在各展台前看到,圆盘圆碗圆碟子的传统造型在消费者眼中已经显得呆板,不对称、直线条的新式造型已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而唐山一家日用瓷厂生产的澳式餐具颇受追捧,奥妙就在于与普通大碗不同的是,这种碗的碗口直径处有一对别致的凹槽豁口,销售人员介绍说,这样既美化了造型,又增强了实用效果———凹槽口是专门用来撂筷子或刀叉的。相对于艺术陶瓷的生活化,日用瓷产品也越来越多地注入了艺术元素。

祁春学分析,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由于工作原因,他曾经去过很多外地陶瓷产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所到之处,陶瓷的氛围十分浓厚。在佛山、景德镇等城市,当你步入城市边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陶瓷,第一句话听到的也往往是与陶瓷有关的话题。而相比之下,在我们河北就缺少这样的氛围。

就在不久前,我省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师评审结果在唐山公布,最终,10名陶艺师从众多参评者中脱颖而出,喜获“河北一级陶艺大师”终身荣誉称号。这些人与众多陶瓷从业者,被我省业界给予厚望。他们希望能通过这些大师,依托我省陶瓷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产品设计、工艺制作上与历史文化和当代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外观精美又极具文化内涵、工艺独特又符合潮流的产品,树立河北陶瓷品牌。

2

绿色环保,节能节水

“陶瓷革命”越来越紧迫

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进和带动传统产业,是几乎所有陶瓷企业高呼了多年的口号。随着市场对陶瓷产品的绿色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能源消耗的关注和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陶瓷革命的任务也越来越紧迫。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日用陶瓷行业若按210亿件产量计,则要消耗非金属矿物资源1050万吨以上,耗电75亿千瓦时,消耗标准煤1000万吨。

目前,中国陶瓷业内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生产规模普遍偏校有近半数的陶瓷出口生产企业为私营企业,出口量达中国陶瓷出口总量的35%,并且私营企业大多经济实力弱,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亟需突围的我省陶瓷业也面临着摆脱大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现实课题。

“陶瓷含铅,铅对人体有害。”一位来自美国的客商告诉记者,美国对陶瓷铅含量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7PPM(百万分之一)严格到现在的3PPM。在美国,有关陶瓷产品的质量诉讼,十有八九是在铅上面出了问题。

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本着“健康、绿色”的理念,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骨质瓷分公司自2001年着手无铅骨质瓷项目研发,经过4年多的磨砺,终于在今年5月成功通过验证,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红玫瑰”骨质瓷已实现100%无铅生产。

专家认为,“红玫瑰”无铅骨质瓷研制成功的最大意义在于,从此打破了国外长期对中国日用陶瓷出口的技术壁垒,增强了骨质瓷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而对于卫生洁具来说,目前面临的硬指标检验当属水量的控制。

在“惠达陶瓷”的展厅前,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节水型洁具销路明显看好,虽然价格略高于普通同类产品,但节水产品的销量仍占到总销量的80%以上。

他还介绍说,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他们还生产出大小水流分档的陶瓷洁具,小档时一次冲水用量仅为4至5升。此外,他们还专门改进了冲水控制部件的设计,相同型号产品可通过更换部件升级为节水产品。

陶瓷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不仅仅为陶瓷企业带来低成本,更预示着不可限量的新市常据报道,国外高新技术陶瓷按原料组成分为氧化铝陶瓷、氧化铁陶瓷、氮化硅陶瓷和金属陶瓷等,其应用范围已由电容器、滤波器、点火器、磁头高级烹调器、保温器材、医疗器械和通信器件等方面,迅速发展到航空航天卫星和半导体芯片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技术含量决定着我省陶瓷的现实生存状态,也昭示着未来。

3

成也机制,败也机制

关键是做好“人”的文章

同在一样的市场环境下,省内几家国有大型陶瓷企业的滑

坡和民营唐山惠达陶瓷集团的崛起,从正反两方面例证了机制对于发展的根本意义。

祁春学认为,有一个好的机制,才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万事人为本,企业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产品质量的提升、管理的优化,还是科技的创新,最终还要落实于操作者手中。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河北陶瓷可以说是“成也机制,败也机制”。而其中的关键便是如何做好“人”的文章。

企业要建立一套运行流畅,富有市场进攻性的经营机制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这种机制却是企业生存和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对于我省国有陶瓷企业而言,这种机制却有不同的实现途径。

有关人士便建议,我省陶瓷企业要抓住当前国外陶瓷企业投资国内的机会,在合作中培育新机制。“要求国有陶瓷企业像唐山惠达一样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也不现实,现在我们所能做的或许是尽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合作,通过资产、产业链条或者技术等各层面的关联,实现企业内部的机制转型。”

在寄希望于外力的同时,人们更期待我们国有企业改革能早日到位。在这种等待中,我们不能忽视民营陶瓷企业的成长与培育,一方面我们需要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还要大力扶持先行者。只有这样,才能保留下我们的市场份额,让更好的机制发挥出更大优势来,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节能减排政策下的行业洗牌 福建陶瓷发展论坛


12月3日,由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等主办的第二届福建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泉州举行。国内多位陶瓷产业的资深专家,与福建的陶瓷企业老总们齐聚一堂,就福建陶瓷企业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调整和提升,进行了热烈探讨。

在与国内其他陶瓷产区尤其是佛山的对比中,以泉州为主的福建产区,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发展原因,企业规模、品牌实力与之差距较大。而且福建陶瓷企业一直专于外墙砖领域,受技术、资金等限制难以向内墙砖、地板砖等领域突破。在目前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大幅上涨,以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大背景下,福建陶瓷企业如何突围、如何提升品牌,已经是摆在企业家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本次论坛即是围绕这些话题而展开。

要在人才引进上突破

邱东波(陶瓷行业资深专家、联硕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顾问)

举一个诺贝尔瓷砖的例子。诺贝尔的前身叫“金达”,也是1999年底才开始改革,导入品牌战略体系。但是,不到10年的时间,诺贝尔已经发展成目前国内陶瓷产业的领头羊了。这其中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人才的因素。

其实,福建的很多陶瓷企业也想做高品质的产品,做高端的品牌,也很想从外墙砖向内墙砖、地板砖发展,可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却一直难以逾越呢?一些在尝试做的企业,也往往只是去做做批发市场,没有人敢去拼品牌、拼终端,这就是限制。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福建人狭隘的地域观念,限制了福建企业的人才引进。比如,在其他产区的一些企业,年薪50万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比比皆是,但是福建这边有吗?

所以,我认为,福建的陶瓷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思想上创新,要屏弃狭隘的地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进而在企业的发展上突破。福建的企业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广纳贤才,走向全国。

开拓干挂式外墙砖市场

叶辉(房地产行销专家、深圳市建筑装饰市场研究会会长)

随着目前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陶瓷产业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但是,从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福建企业主要在做的粘贴式外墙砖,却是处在市场逐渐萎缩的状况。粘贴式外墙砖主要使用在经济型商品房,在这块市场,有外墙涂料可以替代。相比之下,外墙涂料具有保温、节能等诸多优点。从国外的形势来看,外墙涂料替代外墙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在的高楼越来越多,干挂式的外墙砖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相比干挂石材、玻璃它有着许多优点。但是,福建的陶瓷企业却疏于对这个市场的研究,还没有挖掘和开拓这块市场。

另一方面,福建的陶瓷企业往往把眼光放到商品房市尝装饰市场,忽略了一些大型建筑如机尝酒店的公装市场。你做一千个家装客户,可能还抵不过一个公装客户。公装市场往往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但陶瓷企业对这块做得比较差。

随着节能减排等国家政策的颁布实施,未来陶瓷产业面临

着大洗牌,对很多企业来说,未来可能是关闭,可能是搬迁。所以我也建议,福建的企业要及早做准备,企业要走向联合,实现各自的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损失最小。此外,像对市场的研究、营销手段的创新等等,福建企业做得也还不够,应该对此不断加强和提升。

向上向专两极发展

张璐(知名陶瓷品牌管理专家、广州风和日丽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陶瓷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上游的生产成本在涨,但是下游的终端市场又难以提价。所以,外墙砖要突围就更加困难了。泉州陶瓷产业过去“无为而治”的发展,造就了今天市场无序、相互压价、竞争混乱的局面。其实,这就需要行业的大佬们联合起来,引导行业走向自律和规范。

福建的外墙砖产业发展,从市场定位和挖掘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跟广东的抛光砖很像。那就是,今后外墙砖的市场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而中间则肯定是断层的。

向上,就是说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做强品质、做大品牌,用专业的营销模式来打造,有配套完善的渠道建设,专注于高端市场。而另一种向下的,则是要靠规模,靠数量生存,比如,一条窑线就只做一种砖。定位于低端市场,利润不高,但是量大仍然可以达到营利。

其实,对陶瓷企业来说,最核心的仍然是产品的创新。比如说,现在的大楼越盖越高,几百米外都能远远看见,但是你看到的是什么?是色彩,而不可能是外墙砖纹路等等。所以,除了过去保护建筑的功能外,外墙砖还多了项功能就是美化城市,那么陶瓷企业是不是就应该从色彩的角度去多琢磨呢?

陶瓷卫浴市场黑幕令人忧


家装中,要购买的第一件装修主材就是陶瓷卫浴。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陶瓷卫浴时常常被其价格及款式所吸引,殊不知陶瓷卫浴购买当中有不少看不见的陷阱。目前,一位从事陶瓷卫浴多年的经销商曝出众多内幕,提醒消费者睁大眼睛选陶瓷卫浴。

以次充好

消费者在选择陶瓷卫浴时,通常会注意到陶瓷卫浴的外包装上有标明等级,但是很少会知道这等级也有文章可做。现在陶瓷卫浴生产厂家对于等级的划分并不规范,有些厂家一级品就是优等品,因此,买陶瓷卫浴时最好问清商品品牌厂家的等级划分。但通常,优等品是最好的,一级品、二级品次之。有些不良商家,会将一级品、二级品冒充优等品出售,售价自然高了很多。

虚高价格

在许多的陶瓷卫浴店中,消费者依旧可以和商家讨价还价。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大部分商家在标价上比较规范,但仍不排除有些商家虚高价格,遇不懂行的消费者则能蒙就蒙,遇懂行的消费者时便自动降低价格,以低折数来吸引其购买。

假冒产地

市场上绝大多数陶瓷卫浴都是产自广东,广东产品无论在质量、款式还是品牌上都略胜一筹,也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正是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一些不良商家就如地板中的“欧典事件”一样,将不是广东产的陶瓷卫浴硬是包了广东产的外包装,欺骗消费者,以图非法利润。

以假乱真

市场上,名牌陶瓷卫浴无论在花色还是款式上,都是引领时尚潮流,吸引不少消费者的眼光。因此,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追求品牌的心理,制作出一些仿品牌款式的陶瓷卫浴,售价却只有名牌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有些消费者因贪图便宜买下了这种仿制品,却得不到品牌的服务及质量保证。

调包行为

虽然消费者在店中看中品牌产品,却不料有些不良商家采取了调包行为,待送到消费者家中时却是同样花色款式的其他品牌陶瓷卫浴。如果消费者有异议,则退回产品,若消费者没有看出破绽,则乘机赚取差价。

不明码标价

有些陶瓷卫浴店里,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有标价。不良商家往往只标出其中一种价格较低的商品,待消费者查问其他商品时,乘机哄抬价格,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商家设计的价格陷阱中。

飞雪迎春到 期待中国陶瓷行业的陶火将渐烧渐旺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美国股灾,物价指数猛涨,钢铁及燃料价格持续上涨,国内产业政策积极调整等利空因素犹似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是激流勇退,还是溯风飞扬?这挑战性的机遇正考验我国陶瓷行业投资经营者的智慧和胆识。

按照往年惯例,绝大多数陶企都是在过了正月十五之后才上班,然后开始对陶机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到了正月二十左右才点火温窑。然而,戊子年新春伊始,记者通过电话随机采访了解到,在正月十五前已超过三成陶企点火温窑。

飞雪迎春到期待中国陶瓷行业的陶火将渐烧渐旺

在广东陶瓷产区,R·A·K陶瓷及海棠陶瓷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春节期间未放假,加班加点地忙着赶货。顺成陶瓷正月初八已点火温窑;尚古、玉山、鹰鹏、卓远等陶企在初十已点火,冠星、蒙娜丽莎则在正月十二(2月18日)点火温窑。潮州陶瓷产区则普遍在正月十五后开工。

据山东淄博鸿港陶瓷有限公司朱总介绍,在淄博陶瓷产区,正月初十已有部分陶企(包括鸿港陶瓷)点火温窑,大部分陶企则在元宵节后开工。

朱总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因为客户敦促要货,企业为了满足经销商的市场需求,陶企只有提前几天上班,才能安排好生产及发货。

另据福建省泉州市南方建材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高世谊先生介绍,在春节期间给客户拜年时所反馈回来信息显示,山东和四川的大部分陶企都将在正月十五之后才上班。

我国1月份居民消费指数高达7%,能源价格一涨再涨,人民币升值,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整日益趋紧,银行银根紧缩,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要求日益紧迫,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国内陶企运营再次面临机遇和挑战。

虽然春寒料峭、物价上涨、2008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微妙,有人预言2008年陶业要“休眠”,但是,从目前陶企点火温窑及春节不停窑火,加班加点生产情况看,2008年,敢为人先,溯风而行的陶瓷企业依然会阳光明媚,彩旗飘飘。在优势品牌企业带动下,中国陶瓷行业的陶火将渐烧渐旺。

山东陶瓷期待走出“贸易摩擦”


“现在虽是时令上的春天,却是建筑陶瓷业的冬天。”淄博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宋文通,对记者表述了自己的迷茫。

日前,号称“史上最大”的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调查作出初裁,山东21家建陶企业,普遍被征收73%的临时性反倾销税率。

无疑,“山东制造”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省商务厅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省出口产品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8起,占全国同类案件总数的88.9%。其中,反倾销6起、保障措施2起,涉案企业228家,案值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山东制造”如何走出贸易摩擦的泥沼?

就上述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调查初裁来说,或许从全省范围来讲,这次裁定对该省的影响并不大,涉案企业仅有21家,案值775万美元。然而73%的税率却足以将中国建陶业拒于欧盟市场之外,使企业本就艰难的国际发展之路更加举步维艰。

据信益陶瓷(蓬莱)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钟国强介绍,作为配合调查但未被抽中的企业,信益最终被征收的税率是32.2%,而原来的关税仅为5%。“虽然比同行高达73%的税率低了近一半,但是公司出口的都是高档产品,出口的成本已经接近欧盟内企业的成本,我们出口的产品已经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更让陶瓷企业心痛的是,经历了艰苦的市场开拓,本该扩大规模,享受成果的时候,欧盟市场突然紧闭的大门,几乎让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今年,原本有一位西班牙客户,计划将一个4亿美元的项目交给我们代工,现在因为反倾销的缘故,客户已经转到东南亚去寻找供应商了。”钟国强无奈地说,“现在,只能眼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被别人抱走。”

“继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泰国等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后,这已是中国陶瓷10年内遭遇的第6次反倾销调查。”省建材行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瓷器是中国的发明,淄博又是驰名世界的瓷都,而现在中国出口的陶瓷却受到这种待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不仅是陶瓷,纺织、钢铁等该省传统优势出口商品都遭遇过反倾销调查。”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处处长王玄瑜表示,近年来,针对传统领域的贸易摩擦强度更大。其中,土耳其对织物及服装进行保障措施调查,该省案值高达1.3亿美元;俄白哈关税同盟对彩钢板采取反倾销措施,该省案值1.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该省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土耳其、印度等国家,涉案产品主要包括纺织、食品、钢铁、陶瓷、纸张、水泥等该省在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教授孔庆峰认为,“贸易摩擦的频频升级,还反映了我国包括山东低成本发展战略尚未根本调整。”他表示,“长期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发挥的都是我们的传统比较优势,无论是中国制造还是山东制造,都只是物美价廉,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附加值不高。”

孔庆峰说:“从企业自身来讲,应加大研发投入,并借助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积极走出去,通过投资设厂、合资并购等方式,规避频发的反倾销案件。同时,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还应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的产品竞争力是很强,很有优势,但是品牌附加值还是不够。”山东省财政学院教授王蔚指出,“无论是陶瓷还是其他出口产品,根本的出路在于塑造民族品牌,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再到品牌输出,最后到资本输出,这是外贸企业的必经之路。”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行业推进双转移政策 前景令人期待》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行业推进双转移政策 前景令人期待》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