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佛山陶瓷企业:在“阵痛”中自救

佛山陶瓷企业:在“阵痛”中自救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4-24

陶瓷艺术。

传统产业如何调整升级,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广东省佛山市淘汰、转移一批落后企业,扶持壮大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约束加剧、整体竞争力不强几大问题。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告诉记者,佛山的陶瓷产业已到了必须调整和升级关键时期。

经过缜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佛山市出台了一系列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

根据全市近300家陶瓷企业的不同状况,佛山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巩固现有龙头企业地位,通过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实现清洁生产;经过整改可以达到环保、规划、国土等有关要求的企业予以保留;环保、能耗、安全生产不能达标的企业,引导其异地改造或关闭转产。据佛山市经贸局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已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区,关闭或转产的企业已占该区陶瓷企业总数的近70%。

一大批陶瓷企业退出或转移,会不会导致佛山陶瓷传统产业的空心化?佛山市委常委梁毅民对记者说,退出的是一些落后企业,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提升,佛山陶瓷企业有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如今佛山市陶瓷产业创新升级的文章正越做越大。2008年10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正式命名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在禅城区开始运营。在这个总投资达26亿元的基地已有全国和世界50多个知名陶瓷品牌企业进驻,设立全球营销、管理、服务以及产品研发设计中心。陶瓷专业物流市场——“瓷海国际”一举吸引了300多家企业加盟。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标准,禅城区要求陶瓷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清洁生产、清洁运输、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高端陶瓷。

记者了解到,一个集陶瓷工业旅游、陶瓷文化鉴赏、制陶体验于一体的陶瓷文化旅游区正在佛山规划建设中,为佛山陶瓷企业深度发展提供了机遇。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业在产能过剩阵痛中前进


促进行业规范迅速孵化企业

近年来,随着国内陶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建筑陶瓷企业相继停产、破产的消息不断。于是,一些评论家预言,“十一五”期间,建筑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可能更加突出,形势将更加严峻。那么,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究竟存在什么弊与利?

就整个陶瓷行业来看,适当的产能过剩现象,或许对于整个行业的成熟非常有好处。一是提升市场竞争的素质与内涵。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部分低档劣质的产品,使陶瓷业尽快规范。二是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它使企业迅速得到孵化,加快市场的成熟。过度的生产能力形成的整个产能过剩,其有利之处是提高陶瓷市场进入的门槛,从而进一步净化市场。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这一怪物,常常伴随着阵痛。从国家与部分企业的利益考虑,产能过剩是由于过度投资造成的,过度投资又造成资源的无端浪费。

回顾一下近十年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似乎一直是产能超过需要。既有过低级阶段的产能过剩,也有过中级阶段的产能过剩情况,现在中国陶瓷行业似乎进入产能过剩较高级的阶段。因此,现在陶瓷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不是此前过剩的简单重复,而是标志着一种革命性的提升。另外,从全世界工业制品生产的产能利用率观察,一般都在70%%-75%之间。而目前,我国陶瓷行业的产能过剩还显然低于国际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陶瓷产业尚处在一个急速上升的阶段,而各地陶瓷企业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势必会增加生产力度,产能过剩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因此,可以预言,我国陶瓷市场存在的产能大于需求的现象,仍然会存在下去。

近年来,尽管陶瓷产能过剩警告不断,但国内陶瓷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在短短的几年中,许多原属进口的陶瓷产品被国产品牌所替代。

产能过剩可以提高陶瓷行业进入的门槛,而对那些动不动就想在陶瓷行业分到一杯羹的投机商,也给予明显的警示。适当的产能过剩,还可以规范陶瓷行业盲目投资的问题,逐步消除陶瓷的投资过热。激烈的竞争对投资者提出更高的产品要求,再加上陶瓷行业生产愈加成熟,利润空间压缩,将迫使他们作出更加冷静的思考。

此外,陶瓷行业产能过剩所反映出来的激烈竞争,还能够促进市场进行整合,推动国内陶企进行重组兼并,导致一批大型企业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的许多知名陶瓷企业,也是经过产业重组兼并,迅速结束了长期的“内战”现象,大量的中、小型陶瓷公司被兼并或被市场淘汰,现在仅剩下几家或十几家公司。因此,随着整个陶瓷行业的日益成熟与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在将来也许会同样在我国出现。

总之,面对我国陶瓷行业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惊慌失措,正视现实,坦然对待。同时,我们必须加快行业技术创新与确立自主知识产权,较好地迈过陶瓷产能过剩这道坎。

佛山:陶瓷产业在调整中升级


传统产业如何调整升级,是目前各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广东省佛山市对传统的陶瓷产业采取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在淘汰、转移一批落后企业的同时,扶持壮大一批优势龙头企业,精心打造“世界陶都”,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陶瓷生产有着悠久历史的佛山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建筑陶瓷生产线后,迅速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现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辐射面广、知名品牌众多的地方支柱产业,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认定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

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料显示,2007年佛山环境统计中陶瓷行业重点企业工业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等,分别占全市所有重点工业企业总和的59.86%、42.15%、32.27%和29.85%,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二是资源约束加剧。佛山既不是生产一次能源的地区,也不是陶瓷原料的产区,而占地多、产出小、技术含量低的众多陶瓷企业,对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佛山城市发展造成极大的限制。三是整体竞争力不强。据统计,2007年佛山规模以上陶瓷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3%和7.9%。

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告诉记者,佛山的陶瓷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已到了必须进行调整和升级的时候,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行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佛山市从2007年7月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目标、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争取用两至三年时间实现调整目标。

政策引导初显调整成效

根据全市近300家陶瓷企业的不同情况,佛山市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实行分类指导,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就是巩固现有龙头企业的地位,通过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实现清洁生产; “改造提升一批”,就是在限期内经过整改可以达到环保、规划、国土等有关要求的企业予以保留,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其持续改造提升;“转移淘汰一批”,就是对经限期治理后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仍不达标的企业,引导其异地改造或关闭转产。

佛山市及所属各区政府推出的各项具体政策,在陶瓷产业的调整提升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一是资金扶持,如禅城区财政及陶瓷生产重镇南庄镇分别拿出5000万元和1亿元作为陶瓷产业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每搬迁或关闭一个企业给予50万元的补贴;南海区财政也划拨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适当补贴、补偿或垫支因企业关闭、搬迁造成的土地停租、职工欠薪等。二是产业转移,各级政府通过各种经贸协作渠道,鼓励和支持一些陶瓷企业到省内外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将属于企业转出地税收分成部分,全部返还给转出的企业。2007年以来,全市共邀请了20多批次外地经贸考察团专门对佛山的陶瓷产业进行了考察、招商。目前,广东省的云浮、阳江、清远等市的产业转移园已为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做好了规划和承接准备。三是帮助关闭或转产后的企业安置好职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对这些企业腾出的土地或厂房用于“腾笼换鸟”引进新的建设项目,给予优先享受“三旧改造”的有关优惠政策。

据佛山市经贸局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已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区,关闭或转产的企业已占该区陶瓷企业总数的近70%。

环境质量的改善或许能更直接地反映调整后的效果。据禅城区环保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至9月,全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同比下降了15.94%,二氧化氮含量同比下降了7.4%,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同比下降了5.8%。

传统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一大批陶瓷企业退出或转移后,会不会导致佛山陶瓷传统产业的空心化?佛山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梁毅民对记者说,目前退出的是一些落后的企业,另一些企业外迁转移的只是生产基地部分,其总部仍留在佛山;更主要的是,通过调整提升,使陶瓷这个传统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据记者调查,佛山市如今正采取各种措施在陶瓷产业上大做新文章,着力打造“世界陶都”。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及陶瓷现代服务业。2008年10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正式命名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在禅城区开始运营。记者在这个总投资达26亿元、首期建设用地400亩的基地看到,已有来自全国和世界50多个知名陶瓷品牌的企业进驻这里,纷纷在此设立全球营销、管理、服务以及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陶瓷专业物流市场--“瓷海国际”已于2008年7月开业,现有300多家企业入驻;佛山陶瓷会展中心二期3.2万平方米的扩建工程已经动工。

建立陶瓷精品工业园。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要求,禅城区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实施清洁生产、清洁运输、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精品陶瓷。

发展高端陶瓷。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态陶瓷、环保陶瓷、节能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陶瓷和陶瓷新材料等,如瓷质薄板、陶瓷纸、陶瓷纤维、特种陶瓷、陶瓷刀具、透明陶瓷、发光陶瓷、免烧陶瓷以及可以浮在水面的陶瓷等等。

发展陶瓷文化和陶瓷旅游。记者了解到,一个集陶瓷工业旅游、陶瓷文化鉴赏、制陶体验于一体的陶瓷文化旅游区正在佛山规划建设中;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南风古灶”陶文化旅游园也已装饰一新;佛山石湾公园将改造成陶艺公园,江湾路将改造为陶艺大道。此外,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正式落户禅城,与德国佛亚展览公司合作举办的“世界陶瓷高峰论坛”正在有序地筹备中。

国内陶瓷企业忙自救 国外企业谋扩张


“楼市调控”、“库存严重”、“原料涨价”、“反倾销”、“限电停产”、“节能减排”......进入2011年,国内陶瓷企业就面临众多不利因素的挑战,一直到2011年年底,不少企业都纷纷制定一系列的过冬招数以自救,希望能够保存实力等待明年行业春天的到来。但与此同时,国外陶瓷大鳄则无视国内陶瓷企业遇到的困境,反而纷纷在这个冬巨额在国内投资生产基地。同样一个市场环境,国内国外陶瓷企业截然不同的做法让不少企业开始深思,明年行业春天到来时,新的仗应该怎么打。

严冬要保命国内陶瓷企业忙自救

2011年,全国建陶产业提前“入冬”,楼市调控对销售的打压,各地对华瓷砖反倾销也加重了市场的压力,生产原料不断涨价,产能过剩等多方面压力,众多龙头企业都不得不停窑减产度日。

据报道,山东淄博、四川夹江、云南易门等陶瓷产区出现停产,大批企业倒闭,就连老牌陶瓷产区佛山也受不住内外压力,据统计目前已有八成企业已经开始关停部分生产线。

面对不容乐观的市场现状,低端企业使出“价格战”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希望能够减缓销售部景气的现状,但并非降价就可以卖得出去,市场的实际需求量是有限的,产能过大市场根本消化不了。业内人士分析价格战并不能让企业走出困境,相反这一现象一旦持续,将会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做品牌的企业则不断加快新品的更新速度,据介绍是因为新品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接近年底,不少品牌企业还陆续制定明年的品牌推广计划,希望能通过媒体宣传让品牌和产品价值最大化,好让市场回暖抢占最大的份额。但这一举措也引来不少担忧,若是企业不当或过度投入到宣传中,给企业带来的是巨大的浪费。

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年底总结市场需求,改善企业产品结构和管理体系。据维可陶卫浴营销总经理陈志源在接受网易家居专访时就介绍,未来维可陶卫浴将生产出更多适用于中低端市场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以更好地占有市场。

熊市好占市国外陶瓷企业谋扩张

就在这厮国内企业不断想办法“保命”求生存的时候,国外两家大头企业则不约而同地在国内大施拳脚,似乎想用行动证明“熊市占市”的说法,趁市场低迷加紧扩张。

据报道,11月8日美国科勒(Kohler)公司在济南高调宣布,淄博科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科勒)在淄博正式投产。该项目占地面积达700亩,一期投资9600万美元,总投资2.6亿美元,是科勒计划在亚洲打造的最大陶瓷工厂。而日本骊住集团已在法库县建设伊奈新型建材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9亿元,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预计明年4月份投产。

在这个大家都不看好的时机,科勒和伊奈逆势而为的举措引来了不少的关注和争议。“在很多人眼里,觉得外国品牌在国内投资生产线是一种扩张,但我认为他们的投资只来源于他们公司自身的压力,”陈志源认为,法库等地生产出来的产品比佛山的成本最少要少三分之一,若投资成功的话北方市场的物流会大大降低。“所以我认为他们这个举措只是企业减少自身压力的一个做法。”

陈志源直言,在伊奈科勒的立场上,我支持他们在这个时候扩充生产线。“因为有一句话,叫熊市占市,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占领市场。”目前国内陶瓷行业还没有出现能垄断市场的企业,所以科勒和伊奈有能力去做一个行业的统治者和带头人。在暴风雨来临时,企业内部去做调整时期是非常适合的,在这个时候去投资扩充产能,等以后市场回暖,企业硬件设施会比其他企业走得更前面,到时他也能快人一步地做好产品营销了。

市场不怕竞争有压力才能走得更前

纵观几次行业寒冬,国内企业的发展节奏总是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国内经济宏观面的变化,决定了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生命线的走势,大环境好,企业发展快马加鞭,大环境差企业就跟着“猫冬”。所以,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是投资热以及相伴而生的产能过剩,而在低谷时期则到处是闲置乃至等待并购的产能。

在这一方面,国外品牌受到的影响和冲击要远远小于国内品牌。而科勒和伊奈在国内扩充生产线的做法也许对国内品牌的冲击没有想象中的大。陈志源认为,对国内品牌企业来讲,不应该因为国外品牌到国内建厂而感到有压力,因为目前国内市场空间还非常的大。不管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没有一家能占到销售总量的6%。“所以说企业不应该去怕竞争对手,应该想着怎么去抢市场份额。”陈志源希望目前国内市场能出现强者企业,能带领其他品牌企业发展,让我们在压力里面成长。

转移升级:佛山陶瓷在涅槃中获得新生


【提要】目前,禅城陶瓷产业优化升级专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2010年8月,禅城区政府已组织93家建陶生产企业完成关闭和外迁,22家完成了清洁生产改造。在禅城区建陶产能总体下降超过30%的情况下,陶瓷企业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提升了产品价值,2008年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

记者:不久前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在接受本网专访时,把禅城区陶瓷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成功的典范来介绍。在此,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禅城区目前陶瓷行业转移升级的总体情况。

胡安泉:2008年,由佛山市委市政府牵头,我们开展了陶瓷产业优化升级专项工作,实行了“三个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围绕这“三个一批”,推动整个产业的整治和转移。禅城区原有上规模的建筑陶瓷企业115家,到今天为止,转移关迁了93家,仅留下22家。具体说来,佛山陶瓷产业的专项整治工程包含转移、转型、升级三层意含。转移分“三环”,第一环是转移到广东省内的区域,比如开平、清远、肇庆等;第二环辐射到广东省外,如江西、湖北、四川;第三环则到我国边疆区域,比如说新疆米泉、沈阳法库。

转型则是陶瓷总部还在,但生产基地都转移出去,改做别的行业。如南庄的罗南村,11个陶瓷厂都关了,转型为海盛东方城,转做商贸为主,由第二产业转为服务业。

升级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换鸟”。换一些什么“鸟”呢?主要是围绕引进新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南庄,就将由原来的专业镇转型为未来的新兴产业基地,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陶瓷装备业、陶瓷会展业等。

通过整治之后,禅城区陶瓷现在是“四个一”、“五个城”:

“四个一”指一个总部基地——中国陶瓷总部基地;一个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华夏陶瓷研发中心;一个会展中心——佛山国际会展中心;一个基地园——陶瓷装备基地。“

五个城”——中国陶瓷城、中国马赛克城、瓷海国际、华夏陶瓷城、国际家居博览城。

事实上,从这“五个城”概念的演化也能看到我们产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升级,已不单单是产品制造上的升级,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升级,我们的企业已经从注重产品研发升级到更注重产品的应用上,更注重缔造灵性的空间,让产品充满内涵。在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国家馆应用了我们佛山的陶瓷。

佛山陶瓷的价值体现在哪?就体现在建筑物的整体上。佛山陶瓷企业里除了原来的产品工艺设计师之外,现在还设有建筑设计师,甚至城市规划师。陶瓷企业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盯住自己的产品,而是更注重自己的产品如何能更好地与建筑相协调,从而与整个城市相协调。

记者:在产业转移升级中碰到哪些困难?

胡安泉:第一个困难首先是来自于思想观念。很多本土出生的企业家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很大,在某种意义上说,产业转移升级是需要壮士断腕般的勇气的。企业员工、技术人员中也存在不同的想法。转移出去的一些企业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等问题。

第二个困难是经济的冲击。一些企业要转移走,对企业是损失,对政府税收是损失,对一些产业工人是损失,对当地的上下游行业都产生损失。第三个困难来自于换“鸟”的压力,“腾笼换鸟”,“笼”腾出来了,换什么“鸟”来,怎么换“鸟”,那“鸟”来不来?这些都是问题。

陶瓷卫浴企业大举扩张 寻找自救之路


眼见2011年即将结束,2012年即将到来。业内人士预测,2012年房价松动在所难免,楼市刚性需求成交量或能攀升,而下游家居业也将迎来新机遇。近期,不少陶瓷卫浴企业重新装修店面、搞转型、开新店,大肆扩张。此番动作是应房产家居形势而做的相应调整,还是在企业发展压力下的自救策略呢?

企业大手笔投入求产出

11月份,上海不断有陶瓷卫浴新店开业,不少旧店也进行了重新装修,一改往日的面貌。马可波罗瓷砖不久前新开了面积达700多平方米的科拉胜至尊店,并在今年第四季度分别对喜盈门店、汶水路店进行区分风格的精心装修。此外,德国Roy卫浴在青浦区意邦建材城新开了1500平方米的上海旗舰店。杜菲尼卫浴也在同期注入资金,重新打造了上海风尚店。

“新店开业、新品发售都是源于企业对市场扩张的需求。2011年,陶瓷卫浴产业表现欠佳,其原因与市场大背景不无关系,但陶瓷卫浴产业并不会坐等局势好转,而是需应市变革。马可波罗瓷砖的此番动作正是应市变革的最好表现。”马可波罗瓷砖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工程渠道获益的马可波罗瓷砖在年后将逐渐涉入家装领域。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家装渠道。”

跨行业抱团应战

不同行业抱团应战,成为2011年家居业的显著特征。家装公司与建材商面对面碰撞,实现行业间的强强联合。近日,在某陶瓷卫浴企业的开业庆典现场,近九成的来宾是家装公司的工作人员。陶瓷卫浴企业的造势,多是为了与更多的家装公司联合起来,势必将精装修进行到底。

陶瓷卫浴企业引领家居潮流

在建材行业当中,陶瓷卫浴行业是相对较成熟的产业,陶瓷卫浴企业的动向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家居行业的变化。

在2011年的市场大环境下,陶瓷卫浴企业积极寻求自救方式,无论是撤店潮还是精装修,陶瓷卫浴企业的大手笔扩张无疑给家居业应对大环境的影响注入一剂强心剂。大面积装潢一新的新店,犹如家居业里飘扬的旗帜。以此同时,陶瓷卫浴企业发布的新品,引领着行业的潮流。一位设计师表示,这些新品完全可以引领2012年的家装潮流,其领先的工艺和时尚的外观设计都是当前最新的设计元素。

希望陶瓷卫浴企业的这些动作,能够引发家居业中其他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共同提供精装修的多样选择。

陶瓷企业新一代速溶色料在佛山诞生


佛山市明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日又研制成功新一代速溶色料,为陶瓷企业传统的制釉工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多年来,陶瓷色釉的制备都是将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球磨罐中磨到一一的细度,然后在生产线上施釉,做出种种各样的釉面效果。但是,这种生产工艺,由于球磨罐中的花釉放不干净,在球石的球罐内壁上沾附有大量剩余的花釉,因此每次更换花煞费苦心都要用大量的水来清洗球磨罐,使釉水损耗率居高不下。现在好了,由明朝科技率先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速溶色料,打破了传统的制釉工艺,它将色料的细度由原来的325目提高到1200目,这样生产厂家就没有必要将色料和基础釉放在一起球磨,而只需将基础釉磨好就可以了,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在基础釉中加入不同的色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就制备好了生产所需的各种花釉。

这种速溶色料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以传统的制釉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约了花釉成本和制备时间,而且花釉质量更稳定,发色效果更好,用量更少,是陶瓷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据明朝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速溶色料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生产的,在国内处到领先水平。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陶瓷行业的釉料制备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广西在佛山招引陶瓷企业 欲设厂进东盟市场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2011年佛山陶瓷产业引资推介会昨日在该市举行。部分与会陶企表示有意通过在广西设厂,撬动东盟市场。

据资源县县长陈代昌介绍,该县目前探明矿点122处,其中瓷土、长石和石英的合计已探明储量在6500万吨以上,且周边县三种矿产资源储量累计在2.5亿吨以上。在交通上,资源县处于广西与贵州、湖南区域经济的枢纽位置,电力资源充沛,近期,中国国电集团正投资6亿元兴建广源、金源、鑫源三大电站,总装机达6万千瓦。

“我们对投产企业也定了准入条件。”陈代昌表示,建筑陶瓷生产项目总投资必须在1亿元以上,而卫生、日用陶瓷生产项目总投资必须在6000万以上。“来我市投产的陶瓷企业,能享受项目用地执行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最低价出让的优惠,还有其他引资鼓励、规费减免等”。

“交通、矿产资源这都是陶瓷企业较为看重的因素。”雅士高夫董事长陈彦斌认为,目前不少陶瓷企业在外投资设厂都遇到“水土不服”,“在目前整个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会谨慎投产。”

“目前在广西资源县,暂时仅有不超过10家的佛山陶瓷经销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驻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表示,近年,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都选择到广西设厂,“对他们来说有利于开辟当地的农村市场”,他认为,在未来五年内,广西有可能超过江西,成为最多佛山陶瓷企业外迁设厂之地。

评论:引佛山陶瓷企业 勿忘“佛山经验”


广东佛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在国家七大产瓷区中排名倒数第一。其当时的产品结构主要为日用陶、电陶、化工陶。陶瓷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陶瓷行业中的知名度也很小。

近二三十年来,佛山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锐意进取、敢想敢干的闯劲,神话般的快速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方圆150公里的陶瓷经济圈。现在的佛山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建陶及建筑卫生陶瓷装备的生产基地之一。

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与过度开发,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佛山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传统陶瓷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使其资源逐渐匮乏,燃料日益紧张,交通时常拥堵,污染严重超标……因此无论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整治和迁移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陶瓷产业都已成为了该市谋求长久持续发展,恢复创造友好清洁环境的需要和必然。

正是基于提升佛山陶瓷产业竞争力,基于对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有了比较成熟和深刻的认识,佛山市人民政府才忍着GDP会严重受挫的阵痛,顶着陶企搬迁及关闭带来的负面影响,坚决地毅然地提出了迁移(关闭)低端陶瓷产业,建设陶瓷产业研究中心、设计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总部经济”的宏伟蓝图,试图从产业链的源头上提升佛山陶瓷产业的竞争力,立志从产业结构上提升佛山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于是该市统一思想、全盘布局,在政府政策的宣传、引导、影响和驱动下,佛山的中低端陶瓷企业已经或正在完成迁移和关闭;上海硅酸盐陶瓷研究所也已经进驻佛山,南庄华夏陶瓷城正在扩建;瓷海国际市场也正在发展扩大;佛山陶瓷产业创意园也应运而生!佛山发展“总部经济”的蓝图正在逐步描绘和展开……

笔者认为,佛山关停外迁污染大、成本高、附加值低的低端陶瓷产业,保留并大力发展集研发、营销、物流、信息、会展等元素于一体的高附加值、高平台的“总部经济”是明智也是无奈之举!是疯狂过后的理性回归,也是数十年实践的教训总结!

从单纯的生产基地到配套批发市场,从批发市场升级到专业陶瓷市场,再发展到陶瓷展销中心、陶瓷精品展销中心最后剥离生产基地集研究中心、设计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于一体,这不单单是文字表述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和更新,更是思想和观念上的质变和飞跃!

现在东部陶瓷行业正在进行产业调整和集体转移,这对处于中部地区的该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在努力引进承接这些东部陶瓷产业力求快速做大陶瓷总量的同时,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应充分吸取佛山陶瓷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应在做好长远产业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下,从本土市情出发,未雨绸缪,综合考虑环保、资源、能源等因素,适度适量地高要求高标准地引进相关企业,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也实现由“景德镇制造”到“景德镇设计”的质的跨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佛山陶瓷企业:在“阵痛”中自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佛山陶瓷企业:在“阵痛”中自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