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会不会是锁 > 导航 >

煤烧钧瓷即将消失?价格会不会再次升高?

煤烧钧瓷即将消失?价格会不会再次升高?

古代瓷器会不会是锁 古代烧瓷器 古代钧瓷器

2020-04-26

古代瓷器会不会是锁。

随着近年来环保的介入,煤烧钧瓷越来越少,且成本也越来越高,大部分窑口已经转化为气烧。甚至有人预言,煤烧钧瓷在未来将会消失,价格也会更加高。

煤烧钧瓷即将消失?价格会不会再次升高

那么,煤烧钧瓷真的会消失吗,价格会不会涨的离谱呢,下面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煤烧钧瓷为什么价格高?

其一、煤烧钧瓷成品率低,成品率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再加上煤炭的成本,整体成本就非常高,所以价格就比较高,这是硬性的高成本。

其二、煤烧钧瓷成品率低的同时,那么在这里面还有不合格的产品,窑变不好的等等,那么真正能出售的就更少了,所以价格就再一次升高。

其三、煤烧的钧瓷从工艺和窑变效果上来说,精品级以上的作品非常少,达到珍品级更是寥寥无几,所以一旦出好的,都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可遇而不可求,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这一点是人为控制不了的,价格自然就会很高了。

张建钊大师煤烧钧瓷作品牺耳尊

其次、煤烧钧瓷烧制要求很高吗?

其一、煤烧钧瓷因为成本很高和成品率低的原因,很多实力不够的厂家是不敢投入的。

其二、煤烧钧瓷需要专业的煤烧技术投入,而这些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才行,需要投入大的人力物力。

其三、由于环保的问题,需要对窑炉加装专业的环保设备,以及通过环保单位评测以后才能完成,这个条件是非常高的。

苗锡锦大师煤烧钧瓷梅瓶

最后、随着成本的增高和环保的力度加大,煤烧钧瓷会不会消失,价格会不会升高

其一、市面上很多人都在谣传这个煤烧钧瓷在未来会消失这种信息,但要知道,钧瓷煤烧工艺是中国传统技艺的一部分,不管怎么严格,这是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承下去的,所以煤烧钧瓷是不会消失的,不过会越来越少。

其二、价格方面,在未来,煤烧钧瓷的价格升高肯定是一个趋势,因为本来煤烧的就很少了,精品会更少,精品的煤烧钧瓷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综上所述:大家不必担心煤烧钧瓷会不会消失,如果是钧瓷的铁杆粉丝,完全可以趁着现在入手煤烧钧瓷作品,收藏也好,把玩也好,都是不错的选择。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钧瓷气烧、煤烧、柴烧风格特征


钧瓷气烧、煤烧、柴烧风格特征

钧瓷的烧制工艺目前大致主要有四种:柴烧、煤烧、气烧、碳烧

柴烧钧瓷:柴烧钧瓷窑炉特别是宋代双乳状钧瓷窑炉,双火煻增加火网面积,双火口轮流添柴,有利于在烧成过程中炉温平稳上升。柴燃烧快,燃尽后灰烬即落入灰坑,所以火煻内没有很厚的燃烧层。勤、快、少的添柴烧制方法也为炉温的平稳上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柴燃烧时火苗长,火焰柔和,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淡适宜,为釉料中的铜元素还原成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的艺术风格,这也是使作品最接近宋代钧瓷艺术效果的一种烧成工艺。

煤烧钧瓷:煤烧钧瓷窑炉有倒烟、直烟、平烟等多种类型,内部结构和烧成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烟道出口所处的位置不同。煤燃烧时间长,不易烧尽,容易形成较厚的燃烧层。在下渣松动燃烧层时往往会引起窑温骤升。煤所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大,火势猛烈,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度差别较大,这些客观条件在合理烧成制度的控制下,为窑变效果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釉汁在高温下的流动受窑温起伏和一氧化碳气氛浓淡的制约,也就容易出现曲线变化和色彩交融。煤窑制品具有热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釉面容易出现山水画面活霞彩纷飞的艺术效果。

碳烧钧瓷:清代炉窑以碳作燃料,这里的碳指未燃尽的煤渣,俗称“蓝碳”,所以广意上讲也属于煤烧钧瓷一类。炉窑一次之烧一件产品,一次添加燃料烧成,用风箱通风控制窑温。这种独特的烧成方法和特殊的燃料,使炉内一氧化碳气氛相对较淡,不利于铜元素呈色。所以炉窑制品以天青、月白类单色居多。这也就形成了自然恬淡、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气烧钧瓷:液化气钧瓷窑炉所用的液化气或天然气,纯净、少杂质,燃烧完全。火苗由喷火口控制,喷火口的大小多少都在人的掌控之中,是最容易操作的钧瓷窑炉。炉火的纯净,升温曲线的平和,为釉面的平稳呈色提供了空间。气窑制品一般都鲜艳明亮、色彩秀丽。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也能产生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煤烧钧瓷劳动强度最大。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工艺最复杂,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由于柴燃烧火焰长,质量比较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气窑制品釉层鲜亮,明丽浅艳。这里所说的是一般现象,在烧成制度的调节下,某种窑炉由于客观因素的改变,制品也有可能出现其他风格但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

煤烧钧瓷的经济价值


前面小编就煤烧钧瓷的市场表现及艺术价值分别通过两篇文章:

1.煤烧钧瓷收藏研究之市场表现 和 2.煤烧钧瓷收藏研究之艺术价值

做了简要的介绍,今天我们再来一起探讨下煤烧钧瓷的经济价值。

煤烧钧瓷的经济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制作煤烧钧瓷的原材料日渐稀缺。中国神垕因其独特的、丰富的原材料,使之成为钧瓷的不二产地。但是,千余年的开发,加之近年来钧瓷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使珍贵的原材料濒临枯竭。煤烧钧瓷的釉料现在仍使用石质原料,与其它一些钧瓷使用化学原料不同,其材料更加稀缺。目前,地方政府已对原材料进行保护性开 发。

②制作工艺复杂且难度大。在三种主要烧制方法中,煤烧钧瓷工艺最复杂。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 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许多工艺是其它烧制方法所没有的,而且劳动强度大,难度也比较大,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 无法胜任的。

③施釉复杂。煤烧钧瓷的施釉也与其它钧瓷不同,以釉厚著称。柴烧钧瓷和气烧钧瓷一般不超过三遍,而煤烧钧瓷一般是五遍,其中浸釉两遍,刷釉三遍。

④成品率低。目前,气烧钧瓷成品率达到75%以上,柴烧钧瓷达到一半以上,而煤烧钧瓷成品率10%也不到,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⑤成本高。煤烧钧窑大小不一,小的有4立方米的,大的有15立方米的。我们以8立方米的为例,来看一下煤烧钧瓷的直接成本:

A、煤(含素烧):7吨✕1100元/吨=7700元;

B、人员工资:4人✕6000元/人*2(每月按两窑)=12000元;

C、设备折旧:80万元✕10%*20(每年生产10个月,每月生产两窑)=4000元;

那么,一件煤烧在不考虑银行贷款的情况下的直接成本就是:(7700元+12000元+4000元)*(140件[装窑总数]✕5%[精品率])+50元(材料及釉料费)=3430元/件;

从以上可以看出,每件煤烧钧瓷的直接成本就达到3430元/件。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煤烧钧瓷有时候会低于直接成本销售呢?

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煤烧钧瓷窑大多以家庭作坊居多,一般是一家人齐上阵,往往忽略了人员成本和占地成本;

二是煤烧钧瓷销售迟缓,有的窑厂急于变现。

综上所述,煤烧钧瓷现处于价格洼地,远远没有体现出煤烧钧瓷的真正价值。

从另一方面讲,正因于此,现在正是收藏或购买煤烧钧瓷的最佳时机。从长远看,煤烧钧瓷必将成为收藏界以及市场上最具升值潜力的瑰宝。

钧瓷手拉坯煤烧竹节笔筒鉴赏


笔筒是文房中最常用的器具之一,虽没有位列文房四宝,却也是文房一宝,主要用于放置毛笔,是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自古以来笔筒都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几千年来经久不衰。

钧瓷手拉坯煤烧竹节笔筒(晚秋)鉴赏

钧瓷竹节笔筒,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文杰手拉坯成型,采用传统煤烧的方式烧制,笔筒造型以传统竹节造型,寓意为节节高升,平步青云,为笔筒中最受欢迎的器型之一。

钧瓷竹节笔筒此面釉色以紫红色为主,蓝色相间,有主有次,如同满山的红叶,层林叠嶂,红红火火,一条山间小道从山里面横穿而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美不可言。

笔筒的侧面釉色逐渐变淡,有了走出山林的感觉,瞬间天空变的明亮起来,山涧腾起淡紫色的雾气,如梦如幻,令人心旷神怡。

在山间小道的出口,窑变效果更是让人意想不到,竟然像一只拖着尾巴的狼,站在小小的山丘上,像是在觅食,也像在眺望远方。这就是钧瓷窑变的神奇之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力不可为。

随着视野的开阔,已经完全走出了山林,放眼望去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生活中的困难将会一跃而过,节节高升,越来越美好。

竹节笔筒因以煤烧烧制,故釉质丰厚,莹润多汁,玉质感极强,完全可以用“似玉非玉胜似玉”来赞扬;其开片为经典的冰裂纹,肉眼清晰可见,触之无痕,视觉效果极佳,有晶莹剔透的感觉。

笔筒内侧开片同样清晰可见,且釉色窑变红中带紫、紫中带蓝,蓝中带青,如梦如幻,妙不可言。同时可以看到一圈圈的旋纹,这是手拉坯的特点之一。

该钧瓷竹节笔筒整个器型端庄沉稳,不偏不倚,窑变釉色红中带紫、紫中带蓝、蓝中带青、青中带白,五彩渗化,相互交融,实为钧瓷窑变的珍品,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不仅耐人寻味,还令人回味无穷。

钧瓷有四大美“神、奇、妙、绝”,而该竹节笔筒则完全可以用这四大美来形容,这就是钧瓷珍品魅力的所在,这也是钧瓷大师辛苦创作的结晶。

浅谈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的本质区别


从新中国钧瓷复烧一来,钧瓷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钧瓷的烧制工艺由柴烧发展为煤烧,然后又发展为气烧,是钧瓷的成品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气烧的发展,煤烧和柴烧少了很多,只有少数的坚持传统烧制艺术的窑口,还在坚持柴烧和煤烧。

浅谈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的本质区别

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为传统工艺烧制,烧制成功率不到40%,所以其价值也是远远高于气烧的钧瓷,也是深受收藏家和钧瓷爱好者的喜爱的工艺。那么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有哪些区别呢,我们给大家讲解一下。

煤烧钧瓷

煤烧钧瓷是宋代以后才有的,一经采用就表现出了与柴烧钧瓷的不同,煤的火焰短,靠的是辐射升温,火焰比较难控制,所以煤烧的钧瓷窑釉质效果非常丰富凝重,刚劲深沉,有阳刚之气。艺术效果更为坚硬、浑厚,煤烧钧瓷火温度一般超过1300度,原国营厂的煤烧钧瓷艺术效果刚、硬、烈、猛、劲、挺拔的感觉油然而生。有人称之为“大器”“尊贵”也不为过。煤烧钧瓷作品给人的艺术感觉是浩然正气式的。

煤烧钧瓷-淑女瓶-张建钊大师作品

煤烧艺术特点

煤烧钧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亮而不艳、光而不妖,有金刚石、宝石的自然特点,特别是煤烧钧瓷釉质的开片,更给人以宁折不弯、拧断勿折的感觉。

由于煤之火升温快,焰烈势猛,且能更长时间保持高温状态,其氧化还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火温对釉与胎质的作用瞬时发生变化,因而窑变的效果丰富且对比度强,既通体窑变,又能在釉充分氧化还原的过程中使釉质产生晶莹的效果。

煤烧钧瓷-牺耳尊-张建钊大师作品

柴烧钧瓷

柴烧是从自钧瓷之初就采用的,柴之火焰绵软柔长,柔中有刚。刚刚触手的柴之火好像没什么可怕,但柴之火舌舔之时长,同样让人感到灼热疼痛,这是柔中有刚,经时而烈的现象。宋代禹州人智慧无比,把本来无法升温至 1300 度的柴之柔火,想方设法升至 1300 度,并且使这一常人无法达到的高温能保持长久。

由于柴之火的因素,烧成速度慢,木炭之灰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产生化学变化,所产生的窑变釉色增添了油光之泽,更加丰富多彩,产生釉画的可能性更大,且釉画釉色共同产生一种柔和温润的艺术效果。

柴烧大梅瓶-孙新要大师作品

柴烧钧瓷艺术特点

柴烧钧瓷是温润曼妙、珠圆玉润、柔而不软、温而不淡、润而不滑,委婉、清秀、温润、柔和,具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柴烧钧瓷窑变出的釉色更是妙然天成的画卷。一窑成“蝶恋花”状、荷花状、蜻蜓状系列的,引人进入生机无限,沁人心肺的境界。

柴烧钧瓷竹节如意瓶-孙新要大师作品

以上就是煤烧钧瓷和柴烧钧瓷的区别,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很多钧瓷窑口为了加大生产量和成品率,大部分已经采用气窑烧制,只有少数坚持传统工艺的窑口还在采用传统煤烧或柴烧。而柴烧钧瓷的数量会更加少,并且已成为新时期收藏家竞相收藏的艺术价值昂贵的奢侈品之一。

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工艺有哪些区别?


近年,随着柴烧钧瓷的恢复,煤烧窑口的增多,一些钧瓷爱好者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哪种烧成方式最有收藏价值?有人说是柴烧,有人说是煤烧,也有人说是气烧,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工艺有哪些区别收?

从窑变效果上看:

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的艺术风格。

柴烧钧瓷-孔雀尊

煤窑制品具有热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釉面容易出现山水画面活霞彩纷飞的艺术效果。

气窑制品一般都鲜艳明亮、色彩秀丽。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也能产生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效果。

从钧瓷开片上看:

柴烧作品与气烧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正是钧瓷独有的开片,一般来说气烧作品中有少部分能和煤烧作品一样,在釉色的变化中开片,而柴烧钧瓷作品窑变出钧画的多,而开片的却凤毛麟角。从足的变化看也有一种区别方法,柴烧作品的底部,在底釉和无釉部分,时常会出现过度色,而气烧钧瓷从上千件作品中观察,没有过度色。这是一个细节上的区别。

从釉面表现上看:

当下钧瓷烧制因为釉料与施釉方法的多样化,不论柴烧、煤烧或气烧钧瓷都能窑变出绚丽多彩的釉画,这些釉画奇绝无比,可以说丹青难成,画工难绘。然而,柴烧与气烧从从釉画上是有所区别的。柴烧的釉画立体感比较强,煤烧的釉面更为厚重,玉质感相对明显,而气烧的则为平面图,煤烧钧瓷表面的气孔(俗称猪毛孔)比较大,而柴烧钧瓷表面气孔比较小。

从烧制工艺上看:

三种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从工艺上讲,煤烧钧瓷劳动量最大。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工艺最复杂,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由于柴燃烧火焰长,柴的质量比较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但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气烧劳动量最小。不用匣钵,使用现代抽屉窑或者梭式窑,无论温度、气氛都容易掌握,工艺难度小,成品率也高。从烧成的表面效果看,煤烧由于煤的质量差异,煤的成分复杂,燃烧时火焰较难控制,所以产品烧成效果比较丰富、凝重,从艺术表现上容易表现力量感强的作品。柴烧由于木灰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变化温润如玉,烧出的产品比较细润柔和。气烧钧瓷由于温度气氛容易控制,特别是当人们明白了钧瓷的成色成釉机理后,容易形成人们所期望的艺术效果。

近代钧瓷复烧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神垕的任坚工程师试建倒焰煤窑烧制钧瓷成功。

从50年代初直至1994年,钧瓷都用煤烧。期间有代表性的属禹州国营的钧瓷一厂、钧瓷二厂。

199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试验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

2002年底,郑州大学阎夫立钧瓷艺术工作室又开始成功地用天然气烧制钧瓷。

气烧(液化气、天然气)技术从防止空气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改变钧瓷作品空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很快在神垕大多数窑口推广,并在实践中对气烧方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当气烧钧瓷成为主流后,神垕瓷区一直保留少量煤烧钧瓷窑,没有断烧。200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星航钧窑、晋家钧窑又成功地恢复了柴烧钧瓷工艺,一些窑口在煤烧钧瓷、气烧钧瓷的同时,也兼做柴烧。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柴、煤、气烧三大主流钧瓷产品百花齐放的局面。

从1994年气烧工艺普及以来,气烧钧瓷多是明亮艳丽,这与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由于去掉了匣钵束缚,大件异形体钧瓷也越来越多,釉色也愈加鲜艳夺目。这样,就使人们有个错觉:气烧钧瓷色彩艳丽但失之轻薄,没有煤烧厚重、柴烧温润。但真正掌握气烧技术,采用一些工艺手段,完全可以烧出煤烧和柴烧的效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宋柴窑补记:

据史料记载,宋时烧制钧瓷的燃料是木柴,还没有使用煤。钧瓷烧成的最高温度需达到1280℃,并且须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这种工艺要求在当时是一种不好克服的难关。于是,聪明的窑工采用了双膛式窑炉烧制。其做法是,先将一个火膛填满优质的木柴,留有进气孔,然后用泥土封死火门,再点燃另一火膛,经过不断填柴烧火,整个窑炉开始升温,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填满木柴的那个火膛里面的木柴因为缺氧开始炭化。当窑炉的温度大约在1100℃时,将炭化的火膛开火。打开进气孔进入空气,使之快速升温,突破1280℃。了解这个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温度低于1280℃时钧瓷不会发生窑变,而温度高于1300℃钧瓷的窑变也很难实现。当时受窑炉设计的限制和燃料持续性的局限,造成了钧瓷的烧成十分困难。这是因窑炉中上下温差的存在,使产品的高度受到局限,烧瓷时往往上边过火,下边缺火,所以成功的钧瓷往往局限在一尺之内,也就是所谓的“钧不盈尺”。(钧不盈尺是什么意思?)

三种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宋代时钧瓷始于柴烧,金元时期开始出现煤烧,到元代末年由于煤炭浅层枯竭,深层煤炭不易开采,又改用柴烧。到了明代,由于南方瓷器崛起,北方连年战争,树木柴草被毁,燃料缺乏,大多钧窑停烧。直到清朝末年,钧瓷开始恢复,当时多在烧碗窑中带烧。后来又在炉窑内用蓝炭(没有烧透的煤炭,烟少易燃)烧制。而烧、煤烧作为一种钧瓷烧造的历史文化,应是收藏的因素之一。从收藏的角度来说,钧瓷艺术品的收藏,无论哪种烧成方式,首先要看的是作品的造型和窑变效果,在此基础上,作品文化背景、作者名气、尺寸大小、烧制难易都应是考虑的重点。当然,柴烧、煤烧作为一种钧瓷烧造的历史文化,也应是收藏的因素之一。(钧瓷收藏价值剖析)

煤烧钧瓷收藏研究之艺术价值


最近两年煤烧钧瓷收藏逐渐火热,许多人认为现代煤烧钧瓷仍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及升值空间,无非都是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一方面煤烧钧瓷的釉色确实相较于柴烧、气烧的钧瓷温润,更加耐看,一方面是煤烧的工艺取决于烧煤,而国家在提倡环保的同时,逐渐加大对烧煤的管制力度,导致许多煤烧钧瓷窑口停烧甚至关闭,产量逐渐减少导致其稀缺性提升!那么除了这两个方面,煤烧钧瓷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呢?

1、历史价值。煤烧钧瓷始于金元,其间起起伏伏,都没有大的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煤烧钧瓷才焕发出新的活力。20世纪50年代初直至1994年,钧瓷都 用煤烧。1994年以后,当气烧钧瓷渐成主流的情况下,煤烧钧瓷也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延续着,并随着的时间的推移,煤烧钧瓷越来越焕发着迷人的魅力。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煤烧钧瓷为例,其价格一般以万起价,几万、几十万不等。有人愿以百万元求购当年的《寒鸦归林》挂盘而不得。

2、人文价值。现在从事煤烧钧瓷创作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国有集体钧瓷厂的人员,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他们以对煤烧钧瓷的深刻理解和执着,以其 熟练的工艺、不断的创新,诠释着煤烧钧瓷的生机和活力。这些老艺人虽然大多数没有职称或荣誉称号,但其实力已达到或超过了有关职称或技术称号规定的标准, 他们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能得到他们的一件作品,应是人生一件幸事。

3、艺术价值。煤烧钧瓷珍品是自然窑变成形的似象非象,这种变化不是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是纯粹的自然变化。煤烧钧瓷容易出现曲线变化和色彩交融,具有热 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一些煤烧钧瓷珍品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泛红,五彩渗化、交相辉映。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类翠 似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确有巧夺天工之美,备受人们青睐。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象煤烧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煤烧钧瓷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煤烧钧瓷的经济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制作煤烧钧瓷的原材料日渐稀缺。中国神垕因其独特的、丰富的原材料,使之成为钧瓷的不二产地。但是,千余年的开发,加之近年来钧瓷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珍贵的原材料频临枯竭。煤烧钧瓷的釉料现在仍使用石质原料,与其它一些钧瓷使用化工原料不同,其材料更加稀缺。目前,地方政府已对原材料进行保护性开发。

2、制作工艺复杂且难度大。在三种主要烧制方法中,煤烧钧瓷工艺最复杂。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捂火还原等,许多工艺是其它烧制方法所没有的,而且劳动强度大,难度也比较大,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无法胜任的。

3、施釉复杂。煤烧钧瓷的施釉也与其它钧瓷不同,以厚釉著称。柴烧钧瓷和气烧钧瓷一般不超过三遍,而煤烧钧瓷一般是五遍,其中浸釉两遍,刷釉三遍。

4、成品率低。目前,气烧钧瓷成品率达到75%以上,柴烧钧瓷达到一半以上,而煤烧钧瓷成品率10%也不到,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5、成本高。煤窑烧制所用的坯大多是手拉坯成型,每件坯价位在15元左右,煤烧钧窑大小不一,小的有4立方米的,大的有15 立方米的。按4立方米来说,每窑大约八十件。烧窑时所需的煤大约2~3吨,而且煤块质量必须是好的,再加上釉料费、泥料费、施釉师傅、烧窑师傅两人的人工费用等等。

太白尊-传统煤烧工艺品-张建钊

从以上可以看出,每件煤烧钧瓷的成本可谓之高啊!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煤烧钧瓷有时候会低于直接成本销售呢?

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神垕煤烧钧瓷窑大多是以家庭作坊居多,一般是一家人齐上阵,往往忽略了人员成本和占地成本;

二、是煤烧钧瓷销售迟缓,有的窑场急于变现。

综上所述,煤烧钧瓷现处于价格洼地,远远没有体现出煤烧钧瓷的真正价值。从另一方面来讲,正因于此,现在正是收藏或购买煤烧钧瓷的最佳机。现在艺术品收藏火热,煤烧钧瓷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一方面煤烧钧瓷的釉色确实相较于柴烧、气烧的钧瓷温润,更加耐看,一方面是煤烧的工艺取决于烧煤,而国家在提倡环保的同时,逐渐加大对烧煤的管制力度,导致许多煤烧钧瓷窑口停烧甚至关闭,产量逐渐减少导致其稀缺性提升!那么除了这两个方面,煤烧钧瓷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呢?

1、历史价值。煤烧钧瓷始于金元,其间起起伏伏,都没有大的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煤烧钧瓷才焕发出新的活力。20世纪50年代初直至1994年,钧瓷都 用煤烧。1994年以后,当气烧钧瓷渐成主流的情况下,煤烧钧瓷也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延续着,并随着的时间的推移,煤烧钧瓷越来越焕发着迷人的魅力。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煤烧钧瓷为例,其价格一般以万起价,几万、几十万不等。有人愿以百万元求购当年的《寒鸦归林》挂盘而不得。

2、人文价值。现在从事煤烧钧瓷创作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国有集体钧瓷厂的人员,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他们以对煤烧钧瓷的深刻理解和执着,以其 熟练的工艺、不断的创新,诠释着煤烧钧瓷的生机和活力。这些老艺人虽然大多数没有职称或荣誉称号,但其实力已达到或超过了有关职称或技术称号规定的标准, 他们是真正的“无冕之王”。能得到他们的一件作品,应是人生一件幸事。

3、艺术价值。煤烧钧瓷珍品是自然窑变成形的似象非象,这种变化不是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是纯粹的自然变化。煤烧钧瓷开片容易出现纹路变化和色彩交融,具有热 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煤烧钧瓷是最能体现出钧瓷的本质特征: 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珍品红中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泛红,五彩渗化、交相辉映。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类翠 似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确有巧夺天工之美,备受人们青睐,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钧瓷收藏再次升温


“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这是一句赞美钧瓷的诗句。钧瓷,传承千载而不衰,民间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传说。现在,钧瓷收藏再次升温。

在刚结束的2011年的北京纳高春拍中,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福安两件钧瓷作品“钧瓷—大红袍梅瓶”、“钧瓷—大红袍益寿瓶”分别以134万元成交,这是继当代大师顾景舟、王锡良、张松茂之后为数不多的作品超过百万的陶瓷艺术大师,也说明随着收藏的不断升温,当代大师精品正不断被人们认可。刘福安先生是中国钧瓷界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与紫砂大师顾景舟同时在1988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刘福安先生从事钧瓷制作四十年,其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奖八项、科研奖二项,是钧瓷艺术的重要创新发展者,到他去世为止,一直是钧瓷行业唯一一位由国家命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第一个使钧瓷造型突破300种大关的大师,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级金奖,让钧瓷作品走进国家珍宝馆的大师,他的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创作设计的《钧瓷双龙戏珠瓶》、《翠玉釉龙凤瓶》等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0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刘福安先生的钧瓷作品,这也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收藏当代人的作品。其一生传世作品仅400余件,且件件都是其一生精品之作,因为作品传世量稀少,且多被国内大藏家私人收藏,市场上很少流通。此次拍卖的两件均著录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钧瓷作品集刘福安卷》,《中国美术大师刘福安钧瓷作品集》又称“大红袍”,是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印刷厂印刷,这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新中国大红袍系列书画题材以外的首次出版的工艺美术类的大师作品集,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又保证了作品的真伪。

刘福安(1948—2004)男,汉族,禹州市神垕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优秀陶瓷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实验室主任、厂科研所所长,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河南省陶瓷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委员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1961年在神垕陶瓷一社参加工作,当年拜著名钧瓷艺人卢广东为师。1972年至1977年先后设计创作“活环”工艺,将注浆、印坯工艺应用于钧瓷雕刻,改传统硫磺模具为耐磨锡金属模具等,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更是钧瓷雕刻类的装饰更为美观清晰。与人合作创制的150cm高双龙活环大花瓶首破“钧不盈尺”的先河。两次参加河南省工艺美术公司举办的陶瓷设计培训班与中央工艺美院陶瓷设计工艺培训班学习深造。1978年创作的“益寿瓶”被外交部选为邓小平出访日本的国礼送于大平正芳首相。设计创作的钧瓷精品“关公挑袍”母子鹿“、”焚香炉”、“翠玉釉秀玉瓶”、“羽毛釉异兽瓶”、“荧光釉台灯”以及参与设计创作的诸多钧瓷作品,屡获省和国家级奖励或收藏。所撰写的论文《仿宋油滴天目釉的研究》由《中国陶瓷》刊发。1988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2年出任禹州钧瓷研究所副所长,同年指导新建造“双无匣钵钧瓷窑炉。”199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应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邀请赴韩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与韩国著名陶艺家车哲、许由、吉星进行技艺切磋。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欢聚一堂”栏目进行现场技艺表演。2002年在郑州“刘福安作品鉴定鉴赏”会上,中国古陶瓷界、工艺美术界的专家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