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对缝 > 导航 >

精品青花双喜罐一对

精品青花双喜罐一对

瓷砖对缝 简一瓷砖 古代艺术瓷器罐

2021-04-25

瓷砖对缝。

双喜罐、美术瓷,过去都是皇宫达官贵人富商所喜欢的,所以他的价值很高,工艺上也要求非常精细,当然也有老百姓平常用的粗瓷,比如讲喜字坛,装油的壶,喝茶的杯子,这样普通的粗瓷也有,这都是属于这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手感与众不同,“女子说它像新生儿的肌肤,男子则说像十八岁的少女”。该“宫碗弧壁圆滑,口沿微撇,隽秀蕴藉,犹如华葩半开。淡蓝宜漫抹,浓青善勒骨。外壁巧绘秋葵连枝,蜿蜒曲回。嫩叶有芒掩映花间……通体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润泽如玉”

大开门的清代盖罐,发色正,器形大气。双喜青花瓷盖罐是出现在清中晚期到民国期间,北方汉族传统婚嫁时女方陪送的嫁妆,成对儿而且保存完整的有很高收藏价值。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北京作为清王朝二百多年的都城,皇宫内外流传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是非常惊人的,它们都是来自瓷都景德镇,不仅时代特征鲜明,而且烧造脉络清晰,为世人再现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历程。

衡量一件瓷器是否值得收藏的因素,除了看其文化内涵、存世量,一件瓷器的品相也至关重要,在收藏领域,品相被称为“收藏品的生命”。一件藏品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收藏品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藏品是否容易变现的问题。瓷器的品相对瓷器收藏意义尤为重大,在制作时对表面的光洁度、好坏都有严格的要求,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会影响到藏品的价格。另外,一件上等的瓷器可以根据珍品稀少性、价值昂贵性、品相完美性、群体认同性、美学观赏性、历史故事性六大标准进行评比。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台湾飞来一对康熙御窑碗 身价刚好一千万


鉴定专家称这对碗为康熙中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

小小一只碗身价五百万元人民币

从台湾打飞的来蓉参加古今通宝赛宝大会的李先生将一个装满塑料纸箱子看得比生命还宝贵:不仅走路会将纸箱抱在怀里,就连上厕所也不会搁下。5月8日,当李先生慢慢拨开纸箱里十多层塑料纸后显露出两个很不起眼的盒子,而盒子打开后是两只比盖碗茶杯大不了多少的小碗。

就是这两只小碗价值连城:经中国博物馆鉴定专家王晓斌鉴定,原本属于宫廷的这两只御用小碗应该是英法联军抢夺圆明园宝物时流失海外的国宝,“目前的市价应在一千万元左右。”

据专程来蓉参加鉴宝活动的代理人介绍,这对宝贝碗是自己老师李先生于2006年去美国时在一位科学家家里看到的,“老师当时就以高价买下并带回台湾,之后多次请台湾权威机构鉴定过。”代理人说,据持有这对碗的美国科学家称,碗由其曾祖父遗留而来,“此次之所以带到成都来,是想请国内著名的鉴宝专家再次鉴定真伪。”

雪白的碗身描上牡丹花和鸟,金边碗口圈、碗底印有蓝色康熙御制字样……经过一番仔细鉴定,中国博物馆鉴定专家王晓斌确认这对碗为康熙中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属于康熙中期御制款,“从白润颜色上看,这对碗使用的釉胎相当好。碗身描绘的珐琅彩富贵花鸟图属当时皇宫画师所画,富贵花鸟纹色彩鲜明,布局合理。这对碗从材质和工艺上来讲,都代表了康熙盛世时期的最高工艺制作水平。”

王晓斌分析称,由于宫廷瓷器在定制过程中数量有严格限制,所以数量极其有限,能够流入民间的更是少之又少,特别现在收藏界能看到带珐琅彩的宫廷瓷器极其罕见。王晓斌估计,这对碗市价在1000万左右,“如果进拍卖市场的话价格应该会更高。”王晓斌告诉中国西部网记者,目前留世完好的珐琅彩瓷器全世界大概有500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留存于民间的寥寥无几。至于这件宝贝为何会流落美国,王晓斌猜测属于宫廷御用的这对碗可能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的。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


藏品口径:14.5cm,高:42cm,底径:11.5cm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

2014年艺术品收藏市场如火如荼,势如破竹,一发而不可收拾。商界大亨皆瞄准这一生机盎然的艺术品市场。各地的拍卖活动更是风起云涌,热火朝天。尤其是书画、瓷器、奇石。据悉,目前中国大约有收藏爱好者八千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捧瓷大军”扎堆在陶瓷收藏市场,艺术品市场发展潜力无可限量。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外观极为瑰丽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粉彩瓷极为珍贵,其中花鸟纹、缠枝纹、凤凰纹、真龙纹更是被誉为仙品,价值无法估量。古往今来,我国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出口大国,瓷器、玉器、官窑等闻名于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中华民族伟大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粉彩釉的开发,是跨时代的杰作,粉彩釉美到极致,其他艺术品难以媲美,为我国的艺术品带来质般飞跃。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了一款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藏品口径:14.5cm,高:42cm,底径:11.5cm。至今历数百年,如今依然保存得如此完美,实属难得。藏品纹饰枝叶繁茂,布满全器,极为瑰丽,缠枝花卉纹图案精致,尤显富贵华丽,都是工笔重彩,一丝不苟极为瑰美。粉彩开光恍如画龙点睛似的,将藏品花卉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得不可方物。

此款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此款极品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来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会被视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存世量极为稀少的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细腻光洁、粉彩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让人如痴如醉。美得犹豫一幅画,整体构图饱满,线条勾勒清新,层次丰富,美得动人心魄,非一般匠人所能及也。看上去自然而然让人感受到宁静、端详、舒适。其缠枝花卉纹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

乾隆款珐琅彩胭脂紫轧花地宝相花纹瓶(一对,清)


现藏天津博物馆。

清乾隆(1736-1795),高25厘米 口径6.7厘米 底径6.5厘米。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其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

三代珐琅彩瓷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雍正初年时珐琅彩绘变化不大,构图仍是呆板的对称,但写生画开始多了起来,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红、黄、蓝、白等色;乾隆珐琅彩绘受西洋画影响很大。色彩特点是:杏黄细腻而泛红,蓝色鲜艳,胭脂红色浓而透明。

天津博物馆藏的一对清乾隆款珐琅彩胭脂紫轧花地宝相花纹瓶,非常典型。高2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6.5厘米。这对勾连瓶,撇口,长颈,长圆腹,假圈足。颈部蓝色地,朱红色条状图案,作螺旋状绕颈一周。腹部胭脂紫地,锥剔出凤草纹,黄地开光绘三组宝相花纹,色彩光亮油润。瓶里及底均施淡绿釉,釉表呈现折光不强的皱纹,口、肩部描金彩,底中心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红色方款。此瓶富丽堂皇,采用轧道工艺装饰手法,体现了清乾隆崇尚华贵艳丽的审美风尚。

收藏之珍青花精品,荷叶纹盖罐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此件荷叶纹青花盖罐,器型大气规整,釉色肥厚温润,青花画工流畅,青花发色晕染自然,浓淡层次分明,胎土细腻,底款规整,整体包浆老旧自然。此青花荷叶纹盖罐现由上海泓帛艺术品销售有限公司代为宣传,编号:ZX170638该藏品由藏友提供,如需咨询可联系公司客服部门,VIP客户可直接联系市场部负责人。

清代青花将军罐鉴赏


军罐,是因其体形硕大、造型饱满、气魄雄伟酷似一位头顶缨盔的将军而得名。从元代由短颈大腹的无盖大罐到明代的荷叶盖罐逐渐演变形成,从存世的实物来考证,真正成熟的将军罐是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开始,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官窑、民窑大量烧造。清代中后期更是备受推崇。将军罐也由实用器皿逐渐发展为用来陈设装饰、供奉避邪的艺术品。图中这对清代中期的缠枝花青花将军罐高45厘米,直口、丰肩圆胸,腹部渐收,器型饱满,整体就像两位戴盔披甲壮年的将军,器型稳重挺拔,威猛刚健。青花图案自上而下共分七层,盖子顶是蓝色的围棋钮,往下用青花绘出2朵枝条纤细修长、花朵丰满的缠枝花,在盖子的折沿上用泼墨留白的手法绘出半隐半现的梅花,花朵分内外两圈。罐子的颈部是连续的如意纹,肩部用青花绘制的如意头花边披肩。作者在罐子的胸部与腹部巧妙地运用写意的线描手法绘满了浓淡相间的缠枝花,委婉流畅的曲线将花朵与叶子表现得婀娜轻巧。腰部以下是变形的回纹。这种庄严威武的造型与浪漫娟秀纹饰巧妙的配合,逐渐成为了大众非常喜爱的风格,这也是从清代乾隆开始一直到清末青花瓷上较为流行的典型纹饰。在对大量的新旧陶瓷标本分析中发现,新瓷的表面光泽与旧瓷的光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古陶瓷的光泽由强到弱(逐渐切弱),虽然显得暗淡,但过渡逐渐,比较自然。这对青花将军罐的青花发色凝重、淡雅,图案的边缘比较朦胧、柔和。因为在上百年的岁月里,釉子因不可避免受到磨损、风化、侵蚀而发生老化,釉子表面与内部的老化与劣化改变了釉子的光学性能,釉子表面的光泽降低内部的光泽加强,清晰度与透明度不断下降,最后变成了一层毛化膜层,在毛化膜层的作用下,古陶瓷釉下的图案也会变得柔美、凝重、典雅。特别是图案的边缘比较朦胧、柔和。而那些新仿瓷釉下的图案就显得清晰、单薄,缺少立体感,特别是图案笔画的边缘比较锐利、清新。在这对青花将军罐盖子的钮上能看到比较明显的磨损,损伤是多年自然使用的痕迹,这个与人的使用习惯和器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使用时人手经常摸触的地方以及放置时陶瓷与放置经常接触的地方往往磨损比较严重。凡是人手经常触摸的地方多是陶瓷器型凸起的外沿的“峰部”,触摸较少的地方常是陶瓷器型凹陷的内缩的“谷”或“沟”部。“峰部”越突出,凸起就越常受到磨损其光泽就越暗;无论新瓷经过怎样人为的打磨、去光,破坏的多是外部和外表,只是造成了表面的粗糙,它里面没有被破坏的地方发光还是很亮。而古陶瓷的表面结构的破坏和改变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它遭受到的破坏是长期的。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将军罐成了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目标,但与花瓶等其他古玩不同,将军罐是由罐子与盖子两部分组成,在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大多数身首异处,特别在文革“破四旧”的年代又因体积太大难以藏身而大量被毁,完整的传世品较少,所以这一对原配的、完整无缺的清代缠枝花青花将军罐更是稀有,弥足珍贵。

差点丢弃的哥窑青花罐


父亲生前是位酷爱收藏的人,还会做一手漂亮的木匠活,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乡村转悠,一边找活干,一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古玩。

因此,我家里收藏了不少瓷器,像盘子、碗、罐一类的特别多。不过,父亲从来没花什么钱,都是用自己的木匠活换来的,看中别人家什么瓷器,就跟人家谈妥,免费做一件或几件家具。父亲跟我说过,那些瓷器近代的比较多,虽然目前的价值并不是很高,但等到许多年后,就有历史价值了。

父亲还没等来那些瓷器变得有价值就走了,留下一屋精心淘来的瓷器。那时我还在外地上大学,回到家时,父亲只剩最后一口气,艰难地嘱咐我,一定要看好那些他辛苦得来的宝贝!我答应了父亲,在料理完后事后,便把父亲留下的宝贝清理分类,其中有一只全是裂纹的青花罐被我当作垃圾处理。因为我觉得如此多的裂纹已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将其放到了后院的墙角边。

几年之后,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工作之余,我对收藏也有了一点点兴趣,同时也认识了一些爱好收藏的朋友。每到周末,便会有藏友来家里赏玩父亲留下的那些宝贝,大家一起讨论宝贝的年代,聊起它们的故事。面对藏友们资深的阅历,我是自叹不如。有一次,一位藏友去后院转了下,回来时居然乐滋滋地把我曾丢弃的那只裂纹严重的青花罐抱了回来,对我说道:“你小子怎么把好东西随地放呢,看来你家的宝贝还真多啊。”

我满脸疑惑地问道:“这也算好东西?这么破了还有用吗?”几位藏友听后哈哈大笑,问其原因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只清代时期的开片人物青花罐,裂纹只是罐子的特征。我仔细看了后才发现,这只高为12.8cm,口径为5.5cm,底径为8.2cm的罐子,开片自然绘画精细生动,胎体细腻完美,而我居然把它当作垃圾给扔了,好在并无损害,不然会抱憾终生。

据悉,开片结构源自南宋的哥窑,哥窑,亦称“哥釉”。哥窑质细色润,纹饰美丽,自古以来便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哥窑瓷釉面上的开片形成原理其实是在烧胎过程中,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这种原本是烧制过程中的缺点,却因其开片的自然美观而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特别喜爱,曾赋诗不下十篇,其中,还有一诗赞哥窑瓷是“色暗纹彰质未轻”,哥窑因此得名。

嘉靖青花应龙罐赏析


明嘉靖窑仿成化青花江崖海水应龙纹小罐《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款高15.8cm

鉴赏人:梁晓新(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前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

□名家鉴赏

这是一件由海外征集来的回流青花珍品,2010年我在北京的拍卖会上看到它时,立即被它的出众艺术魅力所吸引。

这件精致的青花罐,从造型与纹饰上均是刻意追摹前朝成化时期(1465-1487)的天字罐效果,可见成化官窑瓷器,在仅仅三十多年后的嘉靖朝,就得到了热烈的认同与赞美。从一些已经发表了的嘉靖仿成化器来看,它们均是笔绘特别精细,窑烧品质也相对本朝其他官窑作品要显得更精美。譬如本件应龙纹小罐,釉水清透明润,宛如肥润的堆脂,甚至具有成化瓷器上独有的蜡质感,而青花料则仍然选用了平等青,以刻意体现成化青花淡雅细腻的感觉,同时也掺用了优质回青料,故发色层次分明之外,仍然体现了明艳青翠,蓝中泛紫的效果,仰垂莲瓣纹带有明显的成化风格,而龙头与龙身的样式却沿用了当时的绘画手法。综合以上风格特点,这件异常精美的小罐应该是嘉靖早期的官窑精品。

在已经发表过的资料记录中,只有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一件几乎完全相同的青花应龙罐;香港著名收藏家李景梁则珍藏一件万历款小罐,尺寸稍小,但造型与纹饰却与本件小罐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了这种具有鲜明皇权寓意纹样的小罐受到了明内府非同寻常的青睐,直到万历朝仍由官窑仿制。

鉴定嘉靖青花罐九要点


鉴别嘉靖青花罐有9个要点,这9个要点正与赝品9个漏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嘉靖青花罐真品与赝品有9个不一样。

一是胎体及接胎状态不一样。真品胎体厚重,接胎很显露,尤其从器内壁可发现接胎处烧结不够坚致,表面有断裂现象。赝品胎体偏轻,接胎不太显露,接胎处烧结良好,没有断裂现象。

二是釉色不一样。真品釉色呈青白,抚摸光滑不涩手。赝品釉色偏青,抚摸涩手有贼光。

三是釉面状态不一样。真品釉面起伏不平,实际是手工拉胎造成。釉面常见缩釉,并有开片。赝品釉面平整,实际是现代制胎工艺造成。釉面少见缩釉点,不见开片。

四是施釉特征不一样。真品器里及器底常有漏釉。赝品不见漏釉。

五是纹饰特色不一样。真品纹饰舒展自然,多处青花溢出勾描线。譬如照片上一朵缠枝莲多达12处青花溢出莲瓣勾描线。赝品纹饰很呆板,少见青花溢出勾描线。

六是青花轮廓线不一样。真品青花轮廓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赝品轮廓线清晰不见晕散。

七是底足胎釉结交处特征不一样。真品底足胎釉结交处都有一线橙黄色。赝品底足胎釉结交处没有一线橙黄色。

八是底足状态不一样。真品底足有自然磨损痕迹。赝品底足常有故意打破的缺损与人为做旧的磨痕。

九是青花罐整体感觉不一样。真品青花罐纹饰自然,造型古朴。青花罐流露出民窑那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气息与年深日久的苍老感。

赝品留下许多仿造的破绽,胎釉及纹饰整体没有真品青花罐那种自然古朴的效果,给人留下后仿瓷粗制滥造的感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