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艺宝瓷砖 > 导航 >

专家鉴宝 还讲宝物历史 藏友一听 拿来十件瓷器

专家鉴宝 还讲宝物历史 藏友一听 拿来十件瓷器

艺宝瓷砖 古代瓷器历史价值 瓷器鉴别课

2021-04-26

艺宝瓷砖。

“央视鉴宝大师蔡国声吉林行”大型活动,由吉林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城市晚报社、欧亚卖场共同承办,重量级的主办方、承办方,国内顶级的鉴宝大师专家组,让我省广大藏友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昨日是报名第三天,大家冒雨赶来报名鉴宝,外地的藏友也都提前汇款订票来参加。一时间,在长春藏友之间掀起了一股鉴宝热潮,大家急切地盼望央视鉴宝专家能为自己手中的宝物品鉴。

藏友要携十件宝物让专家把关

这几天,藏友们都十分关注央视鉴宝大师来长春的消息,其中藏友陈先生就是一个藏宝大家,这次他打算携带十件瓷器让专家给看看。据陈先生介绍,他的这些瓷器个头都比较大,每次往外拿都特别费事,需要包裹很多层,就怕把瓷器磕坏了,这次在家门口就能见到央视的鉴宝名家,也觉得是一个机会,藏友们都想好好把握。

在鉴宝报名登记现场,藏友刘先生说,这次他要带来一些文玩物品给专家看看,一直以来,他特别喜欢手串和琥珀类的挂件,在全国的文玩市场买了不少,担心有看走眼的时候,希望让专家看看。

听专家为你讲述宝物的来龙去脉

本次鉴宝大会上,三位央视鉴宝大师为大家品鉴的同时,还将讲述宝物的历史。让大家从宝物的年代和来历上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在吉林省也有不少收藏大家,这次活动,为的也是给各位藏家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把镇宅之宝都拿出来,让专家给看一看,说不定就是一件无价之宝,最终“吉林宝王”也许就是你手中的宝物。

就在前段时间央视鉴宝专家去沈阳寻宝,也发现了不少宝物,其中有一件宝物,竟然是早些年一位藏友的婆婆用粮食换来的瓷枕,没想到竟然是一件无价之宝。而当时参与鉴定的就有央视鉴宝专家欧阳朝霞,她可是玉石类的名家,凡是让她看过的玉石珠宝,从没有走眼的,她能够介绍的很清楚,是全国来说首屈一指的玉石珠宝类鉴定大家。

抗联红色文物继续火热征集中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特别设立“抗联文物征集”活动,凡是有关东北抗联的钱币、票据、老照片等文物,均可在现场指定时间内请专家免费鉴定。昨日,读者刘先生要拿着父亲曾经戴过的狗皮帽子来鉴定,刘先生说,父亲是抗战老兵,去世后唯一留下的物件就是这个狗皮帽子,这是父亲当年打仗的时候戴过的,觉得也很有历史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次也要拿出来展出,未来如果可能也会捐给博物院供收藏之用。

在本次活动之中,大家还有眼福了,为纪念海派巨匠吴昌硕,大师真迹亮相鉴宝现场。吴昌硕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是中国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他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这次也是吴昌硕作品首次在长春展出,凡是参加本次鉴宝大会的藏友,都可以在活动现场有幸一睹大师作品。此次我们还邀请了10位海派名家参加鉴宝文化交流活动,其中5位是西泠印社成员,活动现场数位海派名家将挥毫泼墨,让大家一睹海派名家的创作和风采,与藏友们进行全方位的交流。

全省鉴宝仅800个名额藏友莫失良机

受活动时间和场地限制,此次鉴宝大会全省开放800个名额,望广大藏友莫失良机。鉴宝活动过程中,蔡国声老师还将举行鉴宝专题讲座,为我省藏友介绍2015年藏品交易及升值的相关信息,为藏友们指明收藏方向。此外,活动现场,蔡国声老师将签名售书,将自己的最新鉴宝新书在长春进行发售,与藏友们分享藏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王秋月实习生李瑾历/报道资料图片)

鉴宝时间:7月9日、10日、11日

活动地点:欧亚卖场20号门北冰洋厅

报名须知:报名参加鉴宝的藏友,每件藏品收取鉴定费200元。

报名方式:本次鉴宝大会特设两处报名地点进行报名:城市晚报一楼,鉴宝报名热线0431-*******;欧亚卖场20号门北冰洋大厅报名热线0431-*******。活动现场,广大藏友持报名票据领取号牌依次入场。凡是加入城晚鉴宝qq群:*******的藏友,报名后可以获得蔡国声老师的一本亲笔签名鉴宝书籍作为纪念,此赠送仅限于城晚读者群内成员。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电视鉴宝引质疑 宝物究竟该由谁来鉴?


某鉴宝活动现场

专家在鉴宝

清粉彩镂空转心瓶

明永乐青花双系扁壶

西汉鎏金嵌琉璃乳钉纹壶

24亿;7280万,最近,这两个数字频频见诸报端,前者是几位专家给一件假“金缕玉衣”的估价;后者则是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得到的专家估价。

其实,类似藏品估价的数字游戏几乎每天都在电视鉴宝节目中发生:一件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器,嘉宾甲作价30万,嘉宾乙估值200万,而最终专家给出500万。伴随数字的疯狂,躁动着的却是观众那颗“激动不已”的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电视鉴宝收藏类节目不下20档,最兴旺时多达50档。从央视《鉴宝》、北京卫视《天下收藏》、凤凰卫视资讯台《投资收藏》,到湖南卫视《艺术玩家》、山东卫视《收藏天下》……国内电视台无鉴宝节目的可谓凤毛麟角,而鉴宝节目所引起的混乱和争议,更在广泛的人群里蔓延,甚至成为人们对社会诚信感到失望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我们想向鉴宝节目提出几个问题。

一问:究竟该由谁来鉴宝?

藏家手执藏品出镜,一干自称爱好收藏的演艺明星与品鉴专家齐齐上台“看”宝。未几,各自亮评语。有人言假,有人出价惊人。一些节目还安排远观的现场观众也参与论真伪。

尽管众说纷纭,节目最终都会给出个唯一结论,下结论的无一例外都是电视台请来的鉴宝专家,他们中有的来自文博系统,有的是浸淫古玩市场的玩家或行家。这样一个看似由业界精英组成的专家嘉宾是否就可以对文物做出鉴定,并进行估价呢?2005年5月,央视《鉴宝》节目中,一幅吴作人的《牧牛图》,被专家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25万元。后来,包括吴作人妻子与女婿在内的家人均认定该画系伪作。2006年某电视台一期节目中,专家为一套齐白石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事后证实这套通景屏为赝品,画的笔法、款识都与齐白石真迹相去甚远。

最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现“壶王”赝品,假“金缕玉衣”案以及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疑为学生习作等事件,让人们对参与鉴定文物真伪的专家生出了更多怀疑:当时都是怎么鉴别的?是能力不够还是另有原因?

“隔着玻璃罩走一圈就能辨识真伪?在一些人眼里,处处皆真品,而实际情况是赝品无所不在。”中华全国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王立军,一个自称“体制外”、“上过不少当”的收藏老顽童说,“当下收藏领域,所谓专家是最大祸根,充当着‘搅屎棍’角色。”据王立军介绍,当今文博系统不少专家最初学的是中文、档案,“看看真东西还成,辨伪并不擅长”。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鉴定家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要有理论;二要有实践;三要有悟性。“鉴定还得靠实战型行家,他们是经过市场磨砺的‘野生动物’,眼光更准。”王立军说。

有业内人士反映,目前一些电视鉴宝节目中出现的所谓权威专家,圈内人甚至不认识。

“收藏领域范围很广,研究玉石的不一定懂书画,研究瓷器的不一定懂青铜器。这就要求没有鉴别能力的专家不要信口胡说,此外,公众也要敢于质疑专家。”玉器珠宝资深评估专家李彦君如是说。

撇开伪专家、隔行专家,真正的专家又在哪里呢?“由于政策、观念所限,拥有最大专家资源的国有博物馆,只对馆藏文物负责,并不允许为民间藏品提供鉴定支持。”中国文物信息中心研究规划部主任金瑞国回应。这也就造成了如王立军所说的现象,一些顶着研究员头衔的人士,只得四处“偷偷摸摸”走穴,而有关部门似乎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依我看,也别以系统内外分为专家、行家,依照鉴定对象是否属于文物划分也许更恰当。”文物法研究学者焦晋林提出,“属于文物的,必须合乎《文物保护法》规定,由有资质的部门、个人鉴定,而非文物的可以放开让中介机构参与。”

谁有资格参与“鉴宝”,至今仍是自说自话,自行其事,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二问:鉴宝一定要估价吗?

看完藏品还未来得及落座,一众嘉宾和专家就被主持人吆喝着赶紧估价。娱乐节目常见的插科打诨出现了:其中一位嘉宾要么拿其他嘉宾取笑,要么抖落些自个的私生活。当然最终大家还是会亮出个价格,从零到上千万不等。

有人说,鉴宝节目的主角不是收藏者和观赏者,而是商家和专家。原因在于节目焦点从来就是商家关注的价格和鉴定专家给出怎样的价格。节目中最刺激的也莫过于识别真伪及估价这两个环节。“谁说鉴宝就一定要估价?”焦晋林认为,收藏对象绝不仅仅是文物,收藏也不意味着经营。他说,哪怕一块周朝的青铜器碎片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除了反映手工艺水平之外,还能体现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对丰富和完善地方志与断代史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不可能通过估价来体现。估价很容易导致价值单一化,落入重器物轻文化的境地。”在他看来,为文物估价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参照的是什么?朝代不同、类型不同,你如何估值?”最让他啼笑皆非的是,有些物件被鉴定出的价格竟然精确到几角几分。

“不估价,没有怦然心动的数字,观众还会紧盯着电视看吗?”一位不愿具名的鉴宝节目制片人向记者大吐苦水,“只有价钱才能拨动观众心底的那根弦,为了收视率,必须这么做。”文化学者张颐武认为,作为一档电视节目,“鉴宝”无疑也会打上诸如“观赏性”和“戏剧性”这样的电视烙印。“如果娱乐性太强,文化引导就会变弱。尤其是如果有意制造噱头,过分强调藏品的价格,导向就偏离了”。在电视文化学研究学者苗棣看来,不少鉴宝栏目都被安排在重要时段和主流频道,理应肩负起传播器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职能,否则只能流于低俗。“只希望观众不要太当真,千万不可把虚拟当作真实”。

“估价大多是应对方要求给出一个参考值,我想不会有人把专家的估值作为市场的成交价。”全国农业展览馆研究员贾文忠说。尽管反对为藏品贴价签,但在谈及专家为“金缕玉衣”估价24亿元时,焦晋林认为:“专家估价环节属于委托代理关系,而银行据此贷款属于经济合同关系,二者不应该被捆绑在一起说是道非。”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他后来选择自修法律,就是想让自己有能力理清其中复杂的法律关系。

在不少国家,鉴宝纯属做公益,不向咨询者收取任何费用。但在国内,几乎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是上电视的专家,还是接私活的,收取鉴定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收费本身属于双方约定,除非与人串通、主观故意给出与事实不符的鉴定结果,它并不构成犯罪。”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岳成说。“收费可以,但你得说实话。真专家们为何敢作伪鉴定?根源在于出具者除了名声可能受损外,几乎不受其他约束。”金瑞国提议建立文物鉴定诚信记录体系,将鉴定机构定期报送的鉴定记录作为其申请换发《许可证》的必要条件。

三问:对赝品能否“一砸了之”?

“砸它!砸它!该砸!”在观众的起哄声中,王刚手执紫金锤砸向已被证伪的“宝物”,瞬间,完好的藏品化身碎片,人们报以热烈掌声。

在不少鉴宝节目中,“砸宝”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焦晋林明确反对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草率砸掉,缺乏对文物应有的尊重。”

有人会说,自己的宝贝已被鉴定为赝品,总可以砸了吧。焦晋林认为也不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你怎么能保证今天的鉴定结果就是最接近真实的?”他举例说,当年被命名为“司马戊大方鼎”的器物后来更名为“后母戊鼎”,就是因为研究者有了新的发现。

尤其让他不能容忍的是那些打着“出土文物”幌子的藏品,竟然也加入到“砸宝”行列,尽管其中有不少是冲着抬高价钱来冒充的。据焦晋林介绍,个人在向文物管理部门报备文物相关信息后,可以拥有文物的所有权,但同时也肩负起保护、传承的义务。“即使你已经签下‘生死文书’,‘砸宝’也是无效甚至违法的,你无权对拥有的文物自行处置”。

“假货该砸,太害人!”王立军给记者讲了一桩凄惨的故事。某人一辈子清贫,唯一爱好就是到古玩市场“捡漏”,临终时,他告诉妻子,那些藏品没一千万不要出手,而当其妻找人鉴定时,才发现没一件真品。“砸赝品不知惊醒了多少梦中人”。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中国自古就有仿制前朝的惯例,比如,明朝仿宋朝、清朝仿明朝的瓷器,后世书画家仿前朝名家书画作品的更比比皆是。从艺术性上来说,某些赝品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的赝品属于收藏者几代家传,上面凝聚着浓厚亲情。“一砸了之,可以视为在获悉不能挣大钱后的冷漠宣泄。”一位电视文化学者说。

“盛世收藏、收藏盛世”常被鉴宝节目制片人和主持人挂在嘴边。“其实这话重点不在收藏活动本身,而在于通过收藏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谁在收藏中国》一书的作者、文化学者吴树认为,现如今穷人指望淘宝一夜暴富,富人指望艺术品投资,获取巨额收益。“国人收藏精神的物化,必然带来一砸了之的破坏行为”。

四问:高科技能拯救肉眼吗?

短短数分钟里,嘉宾、专家环绕摆放在桌面上的藏品走一圈,有的会拿起来瞧瞧、嗅嗅;有的则全凭目测,并不上手。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全年总成交额达到573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英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与漂亮的数据相比,国内文物鉴定手段却相当落后,民间文物鉴定仍停留在靠人的眼、耳、手等感觉器官望、闻、问、切的阶段。有学者笑言,目前文物鉴定技术还停留在“新石器时代”。“高科技制假”对“低科技鉴定”构成了巨大威胁。

北京古玩城文物修复中心实验室首席科技顾问关海森,是国内文物鉴定领域较早引入高科技手段的专家之一。“现阶段,单凭陶瓷的‘长相’来鉴定文物真伪已经捉襟见肘。”他介绍说,“每件古物都有不可摹拟的因素,它往往记录着穿越时空的不少信息。我的仪器就是要通过采集这些信息分析出诸多结果。”相比十年前发明的40倍带光源的便携式显微镜,如今老关手中的仪器早已升级换代,包括热释光剂量仪、LIBS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等。前者能通过测量陶瓷最后一次热释光现象的年代精确检测其烧制年代,后者可以测出元素的化合价,根据这一点能辨别出送检物品表面是否涂有新添加的“化妆品”。

除了仪器,关海森还有另一个“武器”——全国第一家真假文物古玩对比标本库。它也是关海森这些年打假历程中的经验总结,赝品的配料、成分等是关海森重要的参考数据。不过,关海森也指出,单纯依靠“高科技鉴定”还不能完全解决文物鉴定中的所有问题。原因有二。其一,各种无损检测方式都需要先进设备和庞大的数据库,对于数据库中未涵盖的内容,检测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仪器检测结果给出的只是物理分析后的成分列表,诸如文物在艺术、市场方面的价值,还需要专家利用文史知识及“肉眼”加以综合鉴定。

记者手记

鉴宝的复杂与不复杂

“这个问题很复杂啊。”采访过程中,记者常听到对方如此感叹。鉴宝,顾名思义,就是鉴定“宝贝”的成色。无论单纯依靠眼力,还是借助科技手段,它理应都只是一项技术活。俗语说得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再高难度的技能,掌握后就不算难事,何况鉴宝算不上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业界不少行家里手都是半路出家。

看来这个“复杂”比较少地出在技术层面。剔除掉“物”的因素,剩下的就是人的因素了。审视鉴宝活动各个环节,涉及的“人”不外乎藏品持有者、鉴宝者和相关行业管理方,他们共同构成收藏的“江湖”。“要不这样,我就不说啥了吧。”记者通过熟人联系过好几个受访者,对方要么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婉拒,要么听闻是记者便直接挂断电话。一些曾经“语必惊人”的文化学者,也选择了谨慎回应,几乎听不到个性化的声音。“你想听到的,恰恰是人家最不想说或者不能说的,人家只能回避了。”笑言与鉴宝无直接瓜葛的文物法研究学者焦晋林也不愿多谈鉴宝本身的话题。

在收藏界,鉴宝者因分属系统内外,有专家、行家的称谓之别,容易为大众接受、认可的文博系统内专家不允许公开给社会上的藏品做鉴定,而行动自由,掌握技能的圈内玩家、行家又极力想获得社会认可。不论谁瞧不起谁,其实,他们都是鉴宝的重要执行方,都难以置身事外。这是复杂之一。

再来看收藏者,据说国内有好几千万。不少人参与其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升值赚钱。谁不想自己的藏品被鉴定为真,被标注一个好价钱呢?既然有此需求,鉴宝者索取费用就变得理所当然,而收人钱财,难免“嘴短”,伪的说成真的,无处不真品,生意则源源不断。互相利用的双方构成了复杂之二。

“收藏热”必然导致对鉴定的需求旺盛,而事实上,拥有最大专家资源的国有博物馆由于政策、观念等因素制约,尚不能为民间收藏提供鉴定服务。“偷偷摸摸”接私活的;中介不具备资质胡乱出证书的,全活跃起来。更糟糕的是,目前鉴定机构都由工商部门批准,它只考虑是否具有开张的资质,而知晓其是否有经营能力的文物部门却没有审批权。此为复杂之三。

很显然,收藏的复杂往往与各方面的利益纠缠在一起。“收藏并不意味着就要交易,收藏对象也绝不仅仅是文物。”在焦晋林眼里,收藏反而是简单的,无论是准备投身收藏还是探讨收藏的,都应该厘清一些最基本的认识。而人为造成种种复杂的收藏界,倒是应该认真反思一下了,毕竟,文物不是大白菜。

延伸阅读

鉴宝领域著名纠纷案例

田黄石事件

2004年9月11日,央视《鉴宝》栏目,专家对天津藏友朱廷哲提供的一方“清代寿山橘皮田黄冻印石”进行鉴定估价,当时现场鉴定专家是天津市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他给这方寿山田黄冻印石开出了180万元的高价。节目播出后,很快就有观众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的《田黄石鉴赏与收藏》一书中发现,该书刊有一件与《鉴宝》栏目中质地、形状、印记相同的田黄印石,而该宝物的持有人正是靳志忠。靳志忠后来承认,出现在那期《鉴宝》栏目中的田黄冻印石和书里的那方是同一件,不过物件并不归自己所有。此后,靳志忠从公众视线中销声匿迹。

青铜镜事件

2007年初,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和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其间,一面据称曾被陈逸飞等人出价100万美元的战国青铜镜,在礼仪小姐展示时不慎摔落在地,当场碎裂。

后来,据专家披露,那面铜镜其实并不为包括他在内的专家看好,只因铜镜所有人陈凤九另外还收藏了几面有价值的铜镜,所以才破例让那面铜镜登台亮相。至于铜镜值100万美元的说法,是陈凤九的一个朋友说的,并不可信。铜镜被摔碎后,央视工作人员和现场专家立刻对铜镜进行了更为慎重的鉴定,并将实际价值跟陈凤九进行了沟通,最后,陈凤九也同意不再追究此事。只是,公众再也无从知晓破碎铜镜的实际价值。

专家鉴宝——瓷器收藏未必越老越好


专家手中即是明晚期的古瓷

日前,在石家庄市博物馆陶瓷厅每月例行的鉴宝活动中,确实有藏友带来了一些古物,经专家鉴定后也是真品,可是专家给出来的估价却是很低的。这使得有些藏友搞不明白为什么年代久远的东西却不怎么值钱了?

其实,年代对一件古玩的价值并不起决定作用。试想如果年代决定一切,那是不是两千年前普通民家的一把小凳子也该价值连城呢?瓷器在收藏领域受到青睐,是因为它除了历史价值之外还有艺术价值,含有当时工匠的精湛技巧所表现出的艺术美感。因此瓷器并不仅仅是作为生活用品而存在,更多的是以艺术品的形象来出现。

而在这次鉴宝活动中,藏友带来的古瓷确是明晚期的,只是它们是死人陪葬时用的冥器,其上没有任何图案纹饰,而且还有破损之处,所从收藏的艺术价值上来考虑,这些古瓷不会只因为年代的久远而价值翻番。

笔者再次着重落笔此处,是想提醒各位藏友在收藏诸如瓷器之类的古玩时不要执著于年份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更多的还要考虑其艺术价值与保存的完好程度。

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论坛长沙开幕 藏友可去现场鉴宝


(全国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长沙)论坛在长沙举行。)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向论坛致辞。)

(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将被永久珍藏。)

(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每幅匠心独具,堪称史无前例。)

弘扬民间收藏文化,为民间收藏产业化指明方向。12月18日,全国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长沙)论坛在长沙杜甫江阁举行,为期三天。

本届论坛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史馆、湖南省文物局主办,由湖南省收藏协会、湖南五千年文化经营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等出席了本届论坛。

藏友可带“宝贝”去现场鉴宝

本届论坛将围绕收藏组织如何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当前民间收藏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收藏文化与社会责任、古陶瓷文化等内容开展广泛讨论。

应广大藏友的要求,论坛组委会还将组织部分专家,于12月20日在杜甫江阁千年一品收藏会所举行鉴宝活动,届时,各地藏友可携带自己的“宝贝”到鉴宝现场,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李辉柄将现场为您“掌眼”。如果您的藏品通过了鉴定,可申请由专家亲笔签名的鉴定证书。

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将被永久珍藏

在开幕式当天,还将举行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发行仪式,百名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为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挥毫泼墨并签名,其书法与绘画珍品更以“一尊配一书画作品”的方式烧制在炎帝丹青尊上,每位画家的书画作品只限十尊,每幅题材唯一,匠心独具,堪称史无前例。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均将炎帝丹青尊永久珍藏。(记者 贺冠铭 尹胜)

现场“鉴宝” 十有九假


文物收藏家望野作客文化周末大讲坛,现场为收藏爱好者鉴宝。

收藏家望野作客文化周末大讲坛分享“鉴宝”感悟

昨日下午,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特别策划了以“收藏与鉴赏”为主题的讲座,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收藏大家望野先生不仅向收藏爱好者分享了自己的“鉴宝”故事和一些鉴赏古董艺术品的小窍门外,还现场为市民“鉴宝”。不过,不少市民不辞劳苦地从镇区带着自己收藏的古玩“宝物”前来“鉴宝”,却纷纷被鉴定为“赝品”。

当一位藏家将一只漂亮的“转心瓶”拿到望野面前时,他细细端详了一下无奈地说:“其实像这种乾隆年间的‘转心瓶’,本来就是皇室定制的,目前存世的非常少。”

望野随即告诫在场收藏爱好者,“乾隆年制‘转心瓶’在社会上流传的已经十分少,大家在市面上买对的可能性,比买中彩票的可能性还要低一千倍。”

记者在现场观察了一下,将近一个小时的专家“鉴宝”过程中,真正被认定为“真品”的古董只有极少数。当藏家李先生拿着清道光年间的杯子上台并被专家鉴定为“真品”时,全场爆发出了一阵掌声。

高手教路:鉴别古董一“掂”二“摸”三“看”

“有时候,触觉会比视觉更加敏感。”望野昨日还向东莞收藏爱好者透露自己的“鉴宝”窍门。

“我首先会‘掂’一下,感觉一下那种分量。另外,还可以‘摸’一下,感觉一下釉面的光滑程度和触感。”望野举例,不少是“修补”过的陶瓷品,肉眼是难以看出来的,但是,却可以通过手摸来感觉到,哪里有问题。“如果你摸到哪个地方有点黏黏的,或者摸到哪里不舒服,那肯定这件器物是有点问题的。”

望野还提出,通过观看整件器物的气象是否符合那件器物的朝代特征,也有助于鉴定藏品的真伪。“就好像唐三彩,就一定会带有那股盛唐的气象。”

乾隆年制的十件绝品珐琅彩瓷器|颜色多热闹


先为诸君简单介绍一下珐琅彩。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美妙的珐琅彩瓷。这种技术源于15世纪的法国,清初传入我国。珐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烧成后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色彩种类繁多,表现力极强,深受人们的喜爱。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与由法国传入的画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彩瓷品种。康熙时珐琅彩全由西洋进口,雍正中期国产珐琅料烧制成功。清代珐琅彩瓷器制作考究,由景德镇御窑厂按宫中御样烧制素胎,运到北京由宫中养心殿造办处的宫廷画家绘制珐琅彩,在宫中的小窑经低温二次烧成。珐琅彩瓷极费工时,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为小件器,全部由皇家垄断,民间没有留存。

收藏君这就到诸君一起来领略一番乾隆年制的珍品珐琅彩瓷。

一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

高9.1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厘米

瓶小口,短直颈,溜肩,肩部凸起三乳钉,瓶身细长,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卧足。瓶内外及底部均施白釉,釉面细腻莹润。瓶身绘山石、桃花和长春花等,寓意群芳祝寿。上题“长日香风细细吹”,下落“金成”、“旭日”两方红印。外底书蓝料彩“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此瓶在似绢般的釉面上作画,设色淡雅,构图简洁清新,有雍正珐琅彩之遗风。

二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

通高21.4厘米,口径9—5.2厘米,足径10—6厘米

瓶呈双连式,洗口,溜肩,肩以下收敛,近足处微外撇。瓶附双联盖,盖钮涂金彩,盖面用蓝、红、黄彩描绘垂叶纹。口、足均以淡绿彩描绘折枝菊纹。肩、圈足外墙皆以胭脂红地璎珞纹、磬纹装饰。腹部绘主题纹饰婴戏图,一面为四婴、三羊,寓意“三阳开泰”;另一面为九子嬉戏,其中一小童怀抱宝瓶,瓶中飞出五只红色蝙蝠,寓意“福在眼前”。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

三珐琅彩开光双戟小瓶

高8.9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1.6厘米

瓶小口微敞,长颈,溜肩,椭圆腹,圈足外撇,颈部饰双贯耳。口、颈及双贯耳绘蓝彩卷草纹,肩部绘一周紫红地莲瓣纹,腹部以绿彩卷枝纹为地间饰四开光。一组开光为椭圆形,内以珐琅彩绘骑牛牧童和母子牛;另一组开光为圆形,内以胭脂彩绘山水风景,表现高山村舍、老翁独钓。圈足外墙绘一周变形如意纹。外底蓝料彩署“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乾隆时期开光技法在各类器物上的使用较为频繁,构成主次、疏密、虚实等多种变化,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此瓶小巧精致,装饰手法新颖,两两对应的开光构成不同的画面,别具一格。

四珐琅彩双环瓶

高14.1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6.4厘米

瓶仿汉代铜壶式样,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金彩象首衔环铺首。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金彩锦纹为地,上绘各色变形宝相花,从口沿至圈足以5道金彩弦纹相隔,愈显富贵华丽。外底署黑色珐琅彩“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粉彩瓷器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

五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

高18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5.5厘米

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外底双方框内书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印章款。

乾隆帝对珐琅彩瓷器珍爱有加,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康雍两朝,造型更加丰富,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茶壶、方盒、盘、碗等器皿的数量与样式都明显增多。宫中内务府珐琅作人才济济,分工更加具体,画师有专工花鸟鱼虫的余省、擅长人物花卉的金廷标等。工艺制作更加精细,正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

六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

高26厘米,口径12.1厘米,足径12.1厘米

瓶莲花口,束颈,溜肩,圆腹,足微外撇。口内施松石绿釉。通体有多层装饰:颈及胫部为蕉叶纹、如意头、夔龙等凸印彩饰,腹部以豆青釉加金色乳钉纹为地,有四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和周围的山景及墨彩隶书乾隆御制诗。其中一首名《河间道中》:“问风略悉农桑候,览古欣过礼乐邦。毛氏诠诗真诣独,献王得士果无双。韶开邨店春光霭,雪化溪桥野水淙。忆我书斋订经义,几多景仰在明窗。”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两方朱文篆书印。瓶底部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用多色珐琅彩与粉彩结合绘纹饰,在装饰手法上集轧道、凸印及彩绘等数种装饰工艺于一身,充分反映出乾隆朝高超的制瓷水平。

七珐琅彩胭脂红山水图小瓶

高9.6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2.2厘米

瓶撇口,细颈,折肩,筒形腹,圈足。外壁以胭脂彩描绘田园山水,图中山林尽染,屋舍、小桥旁携琴访友的隐士漫步于山林。瓶颈、肩空白处题“晚峰晴露巅”五言诗句,上首“旭映”,下首“山”、“高”等三印章。外底署蓝料彩楷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此件珐琅彩瓷器色彩油亮凝厚,纹饰微微突起,用彩时注意画中景致的远近、深浅、浓淡的变化,笔触精细,立体感很强,应为宫廷名画家所绘。

八珐琅彩竹菊鹌鹑图瓶

高19.15厘米,口径5.55厘米,足径6.2厘米

此瓶为乾隆珐琅彩之绝品,撇口、细颈、溜肩、直圈足、此瓶造型挺秀圆润,釉细洁。造型挺秀圆润,器身以珐琅彩绘画竹菊鹌鹑图,寓意为一生平安。彩绘浓淡相宜,鹌鹑翠竹、湖石、花草布局得体,笔绘工细,画风活泼,颇具雅趣,底部书蓝料彩双方框“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其装饰堪称难得一见的绝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九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

高16.8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7.5厘米

瓶体双联式,盘口,短颈,溜肩,圆腹,束胫,圈足微外撇。盖顶置宝珠形纽。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在胭脂红、蓝地上装饰轧道工艺,并彩绘折枝花卉纹。圈足内施白釉,自右向左署蓝料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排六字款。

此瓶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轧道工艺是在珐琅彩色地上用铁锥划出细如毫芒、宛如凤尾状的花卉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十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

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

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腹部绘制雏鸡、芍药等。在这件16厘米的小瓶上,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纹饰空白处墨书题诗,是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

隐于市的鉴宝专家“高手”


隐于市的“高手”

据了解, 当今鉴宝专家分成几种,从优到劣,第一种是出自新中国成立前的名门望族或清宫后裔, 本身就是大藏家,见过大量真品,眼力超凡,但不靠鉴宝谋生,只偶尔露峥嵘;二是新中国成立前即在琉璃厂等古董行业谋生的人,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国家文物部门,从事文物鉴定,鉴宝经验丰富,但由于自己不事收藏,事不关己自然不够尽心, 眼力也比第一种稍逊;第三种是学术派和经验派, 学术派有学历、缺眼力,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经验不足,容易被高仿品骗倒,经验派有眼力缺学历,也包括考古队出身的人,往往只认自己见过的东西, 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只要是自己没见过的精品或珍品,常常断真为假;第四种最多,就是类似上文所述那位专家一样的“江湖郎中”,他们或者在国家文博单位工作过,或者获得过非文物部门的一些技术职称,对鉴定缺乏正规学习和锻炼,却擅长于包装自己,言必称“专家”、“理事”、“研究员”,是什么都敢鉴、什么证都能开的“砖家”。

而即使是著名专家,也常常犯下低级错误。2006 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在公开场合表态,目前全国元青花瓷完器的真品还不到300 件,在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完器中,只有不到30 件绘有人物形象, 中国仅保留有八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这是典型的‘外来和尚能念经’,盲目把国外的理论请进国内,国外专家说300 件,国内专家就跟着念。我不能理解的是,还有那么多元青花在土里埋着, 怎么就知道总数了? 上次在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竟然也这么说,我认为这简直太荒谬了。”据了解,在江西高安博物馆,单从一座元代晚期的窖藏里就出土了24 件质量上乘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

黄云鹏认为,真正的鉴定高手,不是专家, 而是商家。“仿古瓷不可能做到100%乱真,谁都没这个本事。真正的专家在产区、在市场里。比如鉴定景德镇瓷器的专家在景德镇,定窑的在定窑,龙泉的在龙泉。博物馆专家只看到库房里的瓷器,数量有限,不懂工艺,不调查窑址,能鉴定好吗? 就算一般的能鉴定出来,但高仿做旧当真卖,他们就迷糊了。你看那些卖老瓷片的文盲,康熙雍正,一看一摸就知道真假,为什么? 他们做了二三十年的生意,过手的瓷器十几万片,能看错吗? ”

专家“鉴宝团”入川为上千件民间藏品“验身”


“我这件是乾隆年间的砚台么?”“您看这是南宋龙泉官窑烧的瓷器么?”13日上午,四川省博物院一楼中庭特别热闹,挤满了携自家“宝贝”前来鉴宝、“秀”宝的“藏友”。

他们小心翼翼地从大大小小的锦盒、纸箱、手提箱里,拿出裹得严严实实的各种“藏品”,轻轻揭开上面的层层包装,放在“鉴宝台”上,忐忑不安地等待专家们作出“宣判”。

“这件陶瓷是东晋时期。”“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早期的木板印刷品。”负责“审判”的五位“法官”,均是国家顶级鉴宝高手。他们分别在鉴赏书画、玉器、古陶瓷、青铜器、佛造像等方面,具有颇深造诣。

高规格的免费鉴宝活动,吸引了300多名收藏爱好者报名参展。满头白发的秦群林,是13日第一位参展者。12日,他带着自己收藏多年的十几件“宝贝”,从老家南充市赶到成都时,已经深夜了。67岁的老人连夜排队领到了参展的一号签。

秦群林满怀自信地拿着一只黑底龙纹的抽丝珐琅碗、一块童子抱桃图案的和田玉、一支红绿宝石金钗,第一个走上“鉴宝台”。经过鉴定,这三件东西分别为明清时期的古董。

“瞧,这件是明朝贵妇戴在发髻上的。”秦群林拿出那支红绿宝石金钗,边说边比划古人怎么戴发簪。“我搞收藏不是为了投资,而是喜爱中国古代文化。通过一件件古人用的器物,仿佛能触摸到当时的历史。”秦群林说自从退休后,就把更多时间花在“摆弄”文物古玩上,现在对古玩知识也略懂一二。

从书画笔砚到青铜器、玉器、瓷器,从拇指大小的小件玉雕到1米多高的青花瓷瓶,活动现场,上千件民间藏品将整个大厅装扮得熠熠生辉。

“这是四川彭县宋代磁峰窑出产的白釉碗,胎薄、釉润、刻花精美。”一位鉴宝专家把玩着一只胎质洁白细腻的白釉碗,建议道,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使当地民间文物藏品可谓“富甲一方”。作为四川人,可以多关注、收集本土文物。

“盛世兴收藏。”近些年来,民间收藏珍宝渐成新风。四川的艺术品市场也迅速发展,成都市内十多座大型古玩商城生意红火,出现了大量川籍收藏家、古玩从业人员和古玩爱好者。

四川省博物院院长盛建武介绍说,举办此次活动是为了让更多收藏爱好者走进博物院,共同鉴别宝物真伪,揭开宝物秘密,探寻宝物由来,见证历史沧桑。为喜爱收藏、鉴赏的市民提供一个了解、认知文物,掌握文物投资与趋势的交流平台。

鉴宝专家教你辨认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盛世兴收藏”,近两年来,各家电视台的“鉴宝”栏目红红火火,每天都有百姓抱着自己收藏的古玩艺术品请专家鉴定。201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中国博大文化的魅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这又为艺术品市场添加了一把火。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而到了今天,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

据统计,我国的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已经增长到7000多万,每年的交易额超过人民币400亿元,以至少每年10%到20%的速度迅速递增。业界人士称,艺术品收藏将成为今后最赚钱的投资之一,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现在正是收藏的好时候。不少收藏家都这样感叹。

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对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讲,该如何鉴定古瓷器呢?

一位资深收藏家表示,在尚未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前提下,一定要谨慎,要以学习的心态来对待古玩收藏。“一要学懂,二要戒贪,三要冷静”。当面对一件传统艺术品时,首先要弄清它是新的还是旧的,不然收藏或投资是没有依据的;不要轻易相信自己能“捡漏”,抱有“捡漏”、一夜暴富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就会上当。多阅览收藏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最鲜活的古瓷器真伪对比图、细节图在网上都能找到。还要多逛古玩市场、多接触实物。将着眼点放在器物本身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价值上,才是收藏的正确态度。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多钻研历史,多看多研究古董知识,再多交点‘学费’,才有可能明白一些皮毛。”

辨认古玩瓷器真伪的“秘诀”

要能在古玩市场的茫茫大海里寻找到有价值的古瓷器、古玩,不经磨难,不历练出一双目光如炬的“慧眼”,是很难识别的。而且由于历代传统文化的推崇,中国历代都有文物仿造,到现今作伪手段不断翻新、提高,利用高科技制作的古玩,连很多行家都会上当。那么,初涉收藏界的朋友应该从何下手呢?

鉴宝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委员、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绍尹是一位拥有30多年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他亲自传授了几条在他多年收藏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简单实用的分辨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第一招:富有美感。艺术性越强的瓷器越值得收藏。古代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的制作都是不顾成本,追求最高端的艺术效果,因此好的古玩无论从造型、工艺、色彩、图案等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选择收藏瓷器,首先就是要选在视觉上能给人以较高审美享受的。从另外一方面说,收藏最基本的就是要带给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如果非常喜欢一件瓷器,哪怕不是真正的古玩,能带给人很高的审美愉悦,也是一件美事。这样的收藏能让自己获得快乐。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收藏,会让学习的过程更轻松和自在。

第二招:随身携带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瓷器表面的“气泡”。如果“气泡”完全大小均匀,则是现代的电窑和煤气窑烧制的。而真正的用柴窑烧制的古瓷器表面应该有大小不等的气泡,还会出现颗粒非常大的“破泡”,这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瓷器本身的物理变化,无法仿制的。要注意的是,用放大镜看的时候,最好是看瓷器表面“青花”花纹,在有颜色的衬托下,能看得比较明显。

第三招:用手指弹器皿,听其声。此招适用于大盘子、大碗之类的较大体型的瓷器。一只手悬空托住瓷器底部,另一只手用手指轻弹瓷器边缘。若是好的古瓷器,你将听到如钟声一般悠远悦耳的声音,而且余音袅袅,回旋声将持续很久,非一般瓷器可比。

“别小看这简单的三招,要真正的活学活用,要经历大量的实战体验,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收获。”余绍尹认真地说。

他还反复强调:要学习收藏,一定要熟知历史知识。每件器物的材质、绘画艺术等都有它的时代特征。当你对那些重大时代的背景、典故、人物乃至技术工艺能力都了如指掌的时候,你才能发掘到古玩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且很多声名显赫的知名古玩所具有的收藏价值,也都是依靠独具慧眼的收藏大师所发现的。

鉴定古瓷器年代的方法

在瓷器方面,目前最为藏家欢迎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明代成化、永乐、宣德等年代的瓷器,清代最精的则是雍正年间、然后是康熙和乾隆年间的,这些年代产的瓷器也是历代藏家所追求的。

那么如何来辨别古陶瓷的年代呢?古陶瓷鉴定是一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有能力的鉴定师都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了如指掌,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式甚至重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继而循序渐进地来掌握诀窍。

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

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古瓷的底足很关键

根据鉴定专家的经验,要鉴定古瓷的真伪,底足是很关键的。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烧造工艺、老化程度等。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首先也是要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特征,如足的形状,胎的质量等,还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定古瓷真伪。

首先,底足是否有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虽然仿品也有少数粘沙,但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仿品的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使之极少有粘沙。

其次,看底足露胎之处胎骨磨损情况。一般来说,仿品的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真品的露胎处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显得细腻。

然后,看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瓷器的火石红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瓷底足处火石红特别浓郁,而其仿品的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显得轻浮不定,有的颜色偏黄。

最后,看底足的垫烧痕迹。明以前的瓷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哥窑有“跌足”等。

看各时期底足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瓷器底足露胎处的痕迹。如南宋瓷器有旋纹;元代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代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较少;清代官窑瓷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

从古瓷的底足来判断的方法比较专业,适用于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收藏爱好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