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明成化斗彩瓷器如何鉴别 > 导航 >

成化斗彩竹节纹碗:清风高节 素雅莹润

成化斗彩竹节纹碗:清风高节 素雅莹润

明成化斗彩瓷器如何鉴别 斗彩瓷器鉴别 斗彩瓷器开片鉴别

2021-04-26

明成化斗彩瓷器如何鉴别。

斗彩又称“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斗艳争奇而得名,斗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贵品种之一。瓷器的斗彩制法是从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红、黄、紫、绿等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斗彩又称“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斗艳争奇而得名,斗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贵品种之一。瓷器的斗彩制法是从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红、黄、紫、绿等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配合组成画面纹饰。明成化年间,“斗彩”技艺已经非常成熟,传世明代成化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为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件成化斗彩杯,胎体细润,彩料精纯,绘画淡雅幽婉,均为一代佳作。

 

成化斗彩碗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碗,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收藏市场上的成化斗彩瓷器历来几乎廖若晨星,得之不易,近年来更是难见踪影。近日,笔者了解到,深圳御宝轩正在展一件成化斗彩竹节碗,碗高5.4CM,口径11CM,底径4.3CM,碗直口,弧腹,圈足。碗内壁净白素雅,一眼望去,几乎无任何瑕疵。碗外壁斗彩装饰,腹部绘两株竹节纹,纹饰采用勾勒平涂施彩的方法,色彩均匀,竹叶青黄点缀,竹节清晰,整体给人以清净素雅之感,十分惬意。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足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另外,竹纹节是汉族传统寓意纹样,汉族民间吉祥图案画竹子,寓意报平安。

在御宝轩的艺术品展厅,艺术展品琳琅满目,包括瓷器、字画、杂项等各种品类。在所有展品中,明成化斗彩竹节纹碗为什么能博得笔者刮目相看?其一,此碗可谓是明成化斗彩瓷器小件物品的典型代表。碗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轻薄体透。其釉色乳白柔和,更能衬托出斗彩的鲜丽清雅。釉下青花勾边,釉上彩釉绘画,形成上下斗彩。成化无大器,但器物都小而精,精而妙。底部内书“大明成化年制”,此类斗彩在市面上极为珍贵,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和文化价值。其二,吉祥纹饰,寓意极好。一件优秀的瓷器,不仅要有好的瓷质,好的寓意更能让其锦上添花。此件藏品不仅胎质完美,无可挑剔,其竹节纹所蕴含的吉祥寓意更让人爱不释手,价值也随之升温。WWw.TaOCi52.COM

明成化斗彩竹节纹碗凭借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烧制技术,成就看当时青瓷发展的最高水平。据了解,明成化斗彩直书年制款的青瓷极为罕见,而此件落款直书“大明成化年制”清晰明了,在市面上极为少见。不仅如此,此对斗彩瓷器从造型到装饰,无不表现出古代民间工匠的才能和智慧,还有他们那朴实无华、富于写实的艺术语言,均值得后世仿效。

2014年香港春拍中,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也是目前中国艺术品中所有三维物品中的最高价格。近几个月来,围绕着2.8亿港元天价鸡缸杯的各种事件和热议,连带着其他成化时期瓷器也受追捧,如梅瓶、直颈瓶、高足杯、马蹄杯、高罐、碗等成化斗彩器型,使得成化斗彩瓷器再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斗彩如此高价的环境下,藏界的其他彩瓷也在各自发力,如五彩瓷、粉彩瓷等,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拍价都无法与斗彩相抗衡。斗彩又称“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斗艳争奇而得名,斗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贵品种之一。瓷器的斗彩制法是从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红、黄、紫、绿等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配合组成画面纹饰。明成化年间,“斗彩”技艺已经非常成熟,传世明代成化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为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件成化斗彩杯,胎体细润,彩料精纯,绘画淡雅幽婉,均为一代佳作。

斗彩凤纹小杯

斗彩凤纹小杯直径:6.2厘米,底径:2.1厘米,高:3.1厘米,¥160万。本品敞口,深弧腹、圈足,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篆书款。造型小巧可爱,胎体轻薄,釉质温润,形制端正。内壁素白,外壁绘斗彩凤纹图案,构图简洁大方,布局疏朗洗练,颇具清新之气,颜色典雅绮丽,绿彩翠嫩淡雅,黄彩明快匀净,红彩鲜妍夺目,蓝彩柔和静穆,相映交辉,妙不可言。其胎骨之坚,釉色之润、勾勒之精、画艺之细,紧追成化斗彩之风华,堪称隽品。

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釉上彩透明鲜艳、色彩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化斗彩的收藏投资成化斗彩瓷的商业价值和升值潜力一直非常可观,且有非常悠久的收藏投资渊源。

成化斗彩商业价值一直极为乐观,从成化斗彩商业价值一直极为乐观,从不同时期的成交额、成交量对比来看,成化瓷器市场呈现出“量少质精”的特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2013年,成化瓷器仅占明代瓷器4%-9%的成交量,却获得了8%-25%的成交额;另外,明代瓷器均价在70万元-290万元,成化瓷器均价分布在51万元-480万元,除2012、2013两年行情稍微缓外,其余年份均高于整体水平2倍之多。碗作为成化斗彩的经典器型之一,近年来,碗在拍卖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不少人开始对藏市中的斗彩碗更是青睐有加,市场也愈加火爆。对比市场上成化斗彩瓷器历来是比较少见的,可谓成化斗彩的精品得知不易,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明成化斗彩竹节纹碗,其收藏价值可见一斑,具有投资远见的藏家们不宜错过。不同时期的成交额、成交量对比来看,成化瓷器市场呈现出“量少质精”的特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2013年,成化瓷器仅占明代瓷器4%-9%的成交量,却获得了8%-25%的成交额;另外,明代瓷器均价在70万元-290万元,成化瓷器均价分布在51万元-480万元,除2012、2013两年行情稍微缓外,其余年份均高于整体水平2倍之多。碗作为成化斗彩的经典器型之一,近年来,碗在拍卖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不少人开始对藏市中的斗彩碗更是青睐有加,市场也愈加火爆。对比市场上成化斗彩瓷器历来是比较少见的,可谓成化斗彩的精品得知不易,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明成化斗彩竹节纹碗,其收藏价值可见一斑,具有投资远见的藏家们不宜错过。

古董交流,鉴赏,交易:肖先生

微信:wo1898870←长按可复制

微信公众号:小肖说收藏

QQ:438475320(为您提供藏品鉴定评估交易)

电话:18721965220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成化斗彩姹紫


成化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的瑰宝,已经达到中国瓷器制造的极致,故古玩界评价瓷器时常说“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在这一历史时期,成化御窑瓷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成化御窑瓷器的不仅仿宋代瓷器,其制作工艺,效果达到极高的水平,而且青花瓷器,单色釉瓷器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御窑厂创造性的成功的烧制出大名鼎鼎的斗彩瓷器(明,清时期称之为成窑青花间装五彩或成窑五彩)。

成化斗彩瓷器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争奇斗艳,优美绝伦,确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宝。

然而,与成化瓷器如雷灌耳的名气相比,有关成化瓷器的历史记录却有如鳞毛风角,屈指可数。

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明史.食货六.烧造。成化元年即位诏书“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光禄寺器皿及喂养牲口桶....等件,自天顺五年以前拖欠未完者悉与免。”(《明宪宗实录》卷一,页9)。成化四年(1468):成化四年奏准,光禄寺瓷器仍依四分例减造。(《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陶器》)。成化十六年三月:“以岁欠,减光禄寺供用物。”(《明史.宪宗本纪》)。成化十八年(1482):闰八月壬申条记武臣后卫仓副使应时用建言六事谓:“饶州烧造御器,必命内臣监督,自后宜止降式,委诸有司,以免供给之费。”(《明实录.宪宗实录》)。即成化十八年闰八月:“仓副使应时用请罢饶州烧造御器。”(《明史.宪宗本纪》)。成化二十年(1484):正月“诏减贡献。”(《明史.宪宗本纪》。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崩(四十一岁),九月壬寅其子孝宗即位,发出停止“一切不急之务”诏书,命令“江西烧造瓷器内官回京”。

明代成化年(1463-1487)距今有近六百年的时间,传世成化瓷器只有区区不足千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最多,共五百九拾四件,其次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化青花瓷器有八十余件。其余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收藏。成化皇帝朱见深在位共计二十三年,保守估计,期间御窑厂生产御窑瓷器应超过五十万件。与这一庞大数目相比,要靠这千余件传世成化瓷器来全面分析,总结出成化御窑瓷器真的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也难免在研究,总结成窑瓷器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笔者个人认为就研究成化瓷器的水平而言,有两个人可以说达到大师级水平。一个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唐英(1682-1756年),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沈阳隶属汉军正白旗,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在此之前,唐英并不懂陶瓷烧造,但由于他潜心钻研陶务,并且身体力行,从而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在唐英的督办下,乾隆斗彩瓷器,器型变化多端、装饰富贵华丽、色彩绚丽缤纷;纹饰图案多以缠枝莲花、双鱼、灵芝等吉祥物组成,主要器型有碗、盘、瓶等等。之所以说唐英是研究成化瓷器的大家,成化传世器在紫禁城内的存世数量远较现代多出许多.唐英作为皇家特派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有机会接触,研究和仿制这些传世成化瓷器精品.这些活动在唐英的记事录中有记载.

另一位必然提到的成化瓷器研究大师就是文物界大名鼎鼎的孙赢洲先生.1906年来到北京,在隆福寺三合公硬木家具店做学徒。1923年他在北京开办“孰华斋”古玩店。解放后到1956年公私合营前,孙瀛洲在孰华斋经营古玩生意达36年,所以存货非常的多,除瓷器、青铜器,还有不少的犀角杯等文物。孙瀛洲先生将自己惨淡经营、多年收藏积累的3000余件文物慷慨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充实了院内的文物收藏。其中仅陶瓷一项就有2000件之多,明成化斗彩三秋杯等25件瓷器被定为一级文物。他捐赠的瓷器不仅数量,品种多质量也都很精,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奖励,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的顾问,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孙先生一生致力于古董瓷器研究,特别是对宋、元、明和清代瓷器的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被誉为宣德大王.孙先生进入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专门从事瓷器研究.孙先生后期对成化瓷器研究也达到极高的水平,后辈研究者望尘麽及.孙先生通过对北京故宫收藏的成化瓷器研究,总结出许多快炙人口的有关成化瓷器特点,鉴别方法的口诀,对后世学者及文博研究人员研究,鉴别成化瓷器的胎,釉青花,彩料和款识有着极大的帮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赢洲首次提出了成化斗彩差紫这一新的概念.孙瀛洲先生对‘姹(差)紫’有这样的描述:‘它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所以称为差紫,可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著名瓷器研究大师耿宝昌先生则对其论述是:‘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过去有人对此色不甚了解,每清洗便误认为是污垢面刮削,损及彩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所有后仿者均望尘莫及。’最典型的例子是孙先生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对大明成化斗彩三秋杯。见图1和图2。

高4.3cm,口径6.8cm,足径2.6cm。杯撇口,深腹,瘦底,圈足。釉色青中泛灰。杯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草,间以飞舞的蝴蝶。蝶翅或覆黄彩,或覆紫彩,花枝及一小蝶的尾上点以红彩,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谓“姹紫”或“差紫”,其特点是色浓而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特有,是后世仿品所不能及之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乡居野景,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故此种杯被赋予“三秋杯”之雅称。杯外底青花双方栏内署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

成化斗彩杯造型有数种,此为其中之一。瓷杯造型轻灵秀巧,胎体薄如蝉翼,从内壁可清晰映见外壁花纹。画面布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差紫一色从此名声鹤起,此色为成化斗彩所独有的颜色,其他朝代没有此色彩或仿制不成功。换句话说如斗彩瓷器含有差紫色,则此器必为成化瓷器。差紫是鉴别成化斗彩瓷器的充分条件但并非必要条件。毕竟含有差紫色的成化瓷器毕竟是少数。差紫名气实在太大了,几乎所有介绍成化斗彩瓷器的文章,书籍必谈差紫.令人不解的是,没有一个人出来明确指证除成化斗彩三秋杯之外,还有哪一件成化斗彩瓷器上还有差紫这一独特颜色。成化瓷器差紫之谜激发了本人探寻,揭开这一谜团的浓厚兴趣。

本人认为,正象孙赢洲先生所提到的成化斗彩瓷器的差紫实际上就是烧造时产生的差异的色疵,通俗地讲它就是因颜料溶液中溶质比例误差,烧制过程中该杯在窑中位于炉温较高等各种因素综合而生产出的一只残次品,绝非烧造者当时想得到的颜色。但由于其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极具魅力而幸存下来。那么差紫的原色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差紫的原色应该就是成化斗彩中的一种颜色--锗红.

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化斗彩三秋杯有两只,首先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两只杯上蝴碟的不同,见图3和图4.

孙赢洲先生无私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只成化三秋杯图案一致,唯一的差别正是含有差紫的蝴蝶颜色有很大不同.一只杯的那只蝴蝶颜色正如耿宝昌先生所描述的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既所谓差紫.另一只杯的那只蝴碟颜色红中微微泛紫有浓淡色阶.

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成化斗彩三秋杯存世的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这一对.甚至连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也认可这一观点。事实上,台北故宫博物院也保存有一只斗彩三秋杯,只是名称不同,它被称之为成化点彩花碟杯.见图5.其图案,尺寸几乎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化斗彩三秋杯一样.

2.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成化斗彩十字杵洗.高4.2公分口徑12.5公分底徑9.2公分、斂口,弧壁、平底、圈足內凹。器內底心青花繪十字杵,內填紅彩、綠彩。外壁釉色牙白,平素無紋。器底青花書長方雙框「大明成化年製」楷書六字款。见图8

3.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點彩花卉青花梵文小洗.高3.2公分口徑7.4公分底徑4.5公分、歛口,弧壁、平底、平足內凹。器內壁無紋,底心中央青花繪十字杵,周圍一圈蓮瓣紋,其內各填一梵字,共九字。器外口沿青線二道,腹以青花勾勒花卉四朵,其中花心加點紅彩蕊就是锗红彩即所谓的差紫,花梗莖彩以淡紫色,襯以綠葉。器底青線一道。器底青花書雙方框「大明成化年製」楷體六字款。见图9

4.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成化斗彩缠枝莲天字罐罐盖顶部中心区的锗红彩.见图10.

由于一般瓷器爱好者可接触到的成化器馆藏资料有限,应该还有许多有关差紫的例子没有被列出,但我们仍可以由上述论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成化斗彩差紫并非成化斗彩彩料中的一个独立色料,而是其中一种红彩--锗红料。因颜料中配料比例,颜料颗粒度大小,低温烧制颜色釉时炉温控制差异(极可能温度较高),产生的颜色突变而产生的一种特殊颜色效果,其并不具有普遍性,且此色仅存在于成化斗彩瓷器中。孙赢洲先生所处的时期正是两岸严重敌对状态时期。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原有馆藏成化瓷器绝大部分随国民党撤离大陆而运往台湾。两岸那时并无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且那时资讯远不如现在这样发达。因此,当时孙先生认为成化斗彩三秋杯传世的此一对,绝无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三秋杯的出现为我们揭开成化斗彩差紫之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成化斗彩葡萄杯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节目。斗彩是明代成化年时首创的一种彩瓷工艺。相传成化皇帝朱见深为了向自己宠爱的万贵妃表达自己的体恤恩爱之意,特命景德镇的工匠们烧制各种小巧玲珑的斗彩杯,供她赏玩。这就有了传世至今的稀世珍宝成化斗彩鸡缸杯和三秋杯。在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也陈列着一对成化斗彩杯,今天的传世档案将为你讲述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对小杯子与成化斗彩鸡缸杯和三秋杯的图案有所不同,因为其绘有葡萄图案,而被称为成化斗彩葡萄杯。在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它们的位置并不显著,但是一联想到1999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2917万港币的高价那件成化斗彩鸡缸杯,还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世上唯一一对成化斗彩三秋杯,我们就自然能够感觉到眼前的这对小杯子的价值了。

196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南院科技园区的施工现场已经接近扫尾,在进行配店房地基挖掘的时候,一些大型的方砖频频碰撞挖掘工具,施工人员意识到,这里是一座墓地。这对价值连城的斗彩葡萄杯就出自这座墓葬,那么这座墓葬的主人是谁,她生前身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景呢,她为什么能和这么珍贵的瓷器相伴长眠呢?

今天的北京市北二环外的海淀小西天地区,在元大都时期是被圈在城郭以内的,虽然空旷荒凉,但毕竟还算“城里”。明军攻克元大都之后,为了便于防守,把北城墙向南缩进了2.5公里,退到了现在护城河的位置。于是,北太平庄地区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城外,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东门的公共汽车站名叫做铁狮子坟,据此也可以知道,这一带原来是坟地,有普通人家的私墓,也有埋葬贫民的义地,也有王公贵族的圆寝。档案记载,1954年,北师大征用建筑用地114.93亩,起出有主坟174座,无主坟284座。老北京有许多带“坟”字的地名,如公主坟、八王坟等。北师大南门往西一带过去叫索家坟,就是清初康熙四大辅臣之首索尼家的坟地。索尼,出身在满洲正黄旗,是大清王朝的开国功臣,是四朝元老。早在努尔哈赤时,索尼就因为通晓满、蒙、汉三种文字,被安置在文馆内任职。皇太极死的时候,特地把年幼的顺治帝托付给他。顺治帝死的时候又留下遗诏,特命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索尼因为资格最老,声望最高,成为四位辅政大臣的领班人物。在康熙朝,索家的权势达到顶峰。康熙六年,也就是公元1667年,索尼病死,他的墓地就在这一带,难道这就是索尼的坟墓?按照当时索家的实力和势力,也只有他家才能拥有这样贵重的成化斗彩瓷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对小杯子,可以发现,其中的一只里面还有使用过的痕迹。要知道,成化斗彩瓷器在明代皇帝当朝就很贵重的,有文献记载,说“神宗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对于普通的拥有者,他们肯定只是把玩欣赏,而断然不敢真的用来饮酒使用。那么这只杯子上的使用痕迹是谁留下的呢?是成化皇帝和万贵妃,还是索尼呢?仿佛也只有他们这样的王孙贵胄才可能使用如此贵重的器皿。

施工停了下来,北京市的考古专家进驻了施工现场,开始对这片墓地进行系统的挖掘。这是一个墓葬群,共有5座墓葬,其中型制最大的就是这个1号墓。墓葬整体为南北向,墓室平面为正方形,券顶,边长1。8米左右,高近3米。这样的型制和规模根本就不像一个王公贵族的圆寝。那么,这会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坟墓?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普通人家怎么能把一对成化斗彩的瓷器当作随葬品呢?

墓葬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已经被地下水淹没了,把水抽干后,发现里面已经是空空如野。这座墓的形制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从发券和墓壁上的雕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墓地。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也发现了几个盗洞,但他们不相信,盗墓者会一件东西都不留下。然而,眼前整个打开的墓室里没有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

考古专家苏元钧: 我不相信,就循着墓地用手轻轻地扣击,发现有一面墓壁发出的响声很空,

苏元钧揭开墓壁上的方砖,一个小小的壁龛里堆满了宝贝。随后,他又在另外两面的墓壁上发现了两个隐密的壁龛,大量的随葬物品让所有的在场人员惊呆了。出土的随葬品种类多,数量大,制作精美,且多为珍稀之物,除了这对葡萄杯以外,还有嘉靖斗彩八卦纹炉,万历五彩花鸟纹洗,明永乐年制甜白釉暗花龙纹壶,青花高足碗等,渐渐堪称极品。这些随葬瓷器,几乎包括了明清朝两代官窑的代表之作。出土的玉器也包括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作品。大家惊讶之余,都在猜测,这会是谁家的墓地呢?

考古专家苏元钧:发现了很多瓷器和玉器,看来这个墓的主人身份很高贵,而且坟墓的设计者在防盗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个人是很鬼的。

随着挖掘的深入,墓葬底部的污泥清理出以后,这座墓的墓志铭出土了,专家发现,这座墓的主人竟然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 一个小女孩,究竟有什么样的身世才能有这样高规格的随葬品,她的家庭背景肯定不一般。

墓志铭中记载,小女孩是清康熙首辅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也就是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的女儿。这个小女孩在七岁那年突遭疾患,不治而死。按照当时的风俗,没有成年或者没有出嫁的女孩是不能埋进祖坟的。那么,这块墓地也就绝不可能是索尼的墓地了。根据后来的考古发掘证实,索尼的墓地就在今天的北太平庄街道索家坟红联北村西直门电话局附近,距小女孩的坟不远。出西直门往北通往学院路的大路上,今天这里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谁知当年却是松柏森森,荒草离离。

一个夭折了的小女孩在封建王朝的背景下能有如此厚重的丧葬规格,确实令人瞠目。她既然有这么多贵重的随葬物品,看来拥有和使用过那只斗彩葡萄杯也在情理之中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索家在清初政治中的地位。尽管索家在朝廷中威风八面,但是在康熙十三年,索家的经历是悲惨的。这一年,索尼的两个孙女突然死去:时年21岁的皇后赫舍里氏在生第二个皇子的时候,因为难产死去,皇子存活了下来,这就是后来康熙两立两废的太子允人。同一年,索尼的另一个孙女,也就是索额图的长女,年仅七岁的小女孩不幸夭折,这个小女孩就是北师大南院的这座墓的主人赫舍里氏。

这个7岁小女孩能够有这样高规格的丧葬待遇,固然和索家的势力有关,但是从康熙皇帝对小女孩的堂姐,也就是孝诚皇后的情感上,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索家在清廷不俗的影响。椐记载,康熙四年,孝庄皇太后把索尼的孙女,也就是索额图的二哥各布喇的女儿赫舍里氏选定为康熙的皇后,并举行了大婚典礼。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是康熙和这位皇后十年的婚姻生活还是很好的。

据记载,孝诚皇后的死让康熙十分悲痛,为此,康熙停朝5日,在皇后死后的三七内,也就是二十一天的时间里,康熙几乎每天都到灵前进行哀悼。在孝诚皇后入葬前,灵柩停放在京师北郊的巩华城,也就是今天的沙河,康熙在三年之内,共前往巩华城80次,平均每个月都有一两次,悼念与他共同生活了10年的皇后。看来二人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这座墓葬的主人,7岁的小女孩就是孝诚皇后的堂妹,其身份和地位当然也十分显赫,所以她拥有和使用这对小酒杯,也就不那么意外了。尽管如此,小女孩也仅仅是使用了一只酒杯,另一只保存得还跟当年成化皇帝制造时一样。只不过,成化皇帝和万贵妃是否把玩过,已不可考。

正是因为康熙皇帝和索家的这种情感纠葛,使得索家在朝廷中的势力迅速扩张。当年,在海淀西山脚下,曾流传着:“要做官,找索三”的民谚,索三就是索额图,索尼的第三子。孝诚皇后身后留下的皇子成为了皇太子。皇太子从小就由外祖父索家照看,索额图以太子外祖父的身份与之形成了一种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太子年龄渐长,康熙每次外出巡视或出征,朝中大事均由太子处理,索额图既是当朝大学士又是太子的外祖父,自然也就参与其中了,并逐渐形成了太子党,开始左右朝政。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03年五月, 内大臣索额图挑唆皇太子,被宣布为“天下第一罪人”,拘禁于宗人府。中国第一档案馆研究员李国荣:索额图成为依附和拥戴皇太子党羽的首领人物,也就成了康熙眼中的第一罪人,最终,随着康熙皇帝清算太子党,索额图被囚禁并死在了狱中,他的儿子先后被处死。

索额图死后,一说葬在了西直门外的索家坟。另一种说法是索额图以附逆谋反之名逮捕下狱的,以其忤逆的身份是不能埋入祖坟的,只好另择坟地,最后选在了海淀西北旺镇的唐家岭村。无论如何,索额图作为一个囚死狱中的犯人,是不可能像往日逝去的先辈那样风光地入土,或许只是一领草席裹尸抛于荒郊野外——这些,今天已无法考证。

索额图和自己的女儿比起来,结局要悲惨得多。从他7岁女儿墓葬出土的这对斗彩葡萄杯上,还能依稀显示出索家当年的华丽富贵。

成化斗彩美名扬


斗彩,亦称“逗彩”,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勒出纹饰的全部或大部分轮廓线,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中烧成,再在釉上的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最后在低温中两次烧造而成。“斗彩”一词为清代《南窑笔记》中首先使用,不见于明代的记载,明代文献中所谓的“青花间装五彩”可能即指斗彩。

斗彩为彩瓷之冠

斗彩瓷器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相传与成化皇帝的宠妃万贵妃有关。万贵妃,本名万贞儿,原为慈寿皇太后身边的侍女,后来得到成化皇帝的宠幸。万贵妃喜欢奇珍异宝,所以景德镇官窑专门为万贵妃创烧出斗彩瓷器。它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不仅保持了青花幽靓典雅的特色,而且增加了五彩浓重华丽的色调,彼此衬托,争奇斗艳,绚丽多彩,赢得了“彩瓷之冠”的赞誉。每一件成化斗彩瓷器都离不开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青花用于勾勒和渲染纹饰,构成画面的主要轮廓;五彩则增加画面的色彩,烘托与点缀图案,讲究浓淡搭配,追求清雅富丽的艺术效果。青花使用国产的“平等青”,发色淡雅柔和。五彩的色泽多样,鲜艳秀丽,柔润优雅。比如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油红,色重艳而有光;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杏黄,色闪微红;松绿,色浓艳而闪青;孔雀蓝,色沉;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姹紫,浓艳却无光。

成化斗彩瓷器的绘画细腻又不失雅致,疏朗之中偶得浓艳,精巧而不失大气,千姿百态又隽咏秀美。绘画时往往依据画面来设色,使得图案与色彩的搭配浑然一体,恬淡沉静。由于以平涂勾勒填绘技法来描绘图案,所以画面缺乏层次感,比如人物的衣服都是一色单衣,山石无凹凸感,树枝不皱皮;叶子只有阳面,没有阴阳向背之分;花朵只绘正面,无侧面和背面之别。图案丰富,题材多样,常见的纹饰有梵文、团花纹、菊花纹、折枝花卉等。

收藏市场难见踪影

成化斗彩瓷器使用“麻仓土”烧成,胎体呈牙黄色。釉面滋润肥腴,温润洁白,如脂似玉,抚之有玉质感。造型精巧规整,玲珑娟秀,富于变化,以小件器物为主,除常见的盘、碗、碟、杯、洗以外,还有瓶、盖罐、盖盒等,尤以天字罐、鸡缸杯、高士杯、婴戏杯、葡萄杯等久负盛名。施彩方式以填彩为主,还有加彩、点彩、覆彩、染彩等多种技法。款识为“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书写时多用藏锋笔法,笔触遒劲,柔中带刚,字体沉稳,以拙取胜。传世的成化斗彩瓷器数量极为稀少,到万历时已经是价值连城,故《明神宗实录》中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双,价钱十万”的记载。目前仅见40多个品种,大约有250多件,而且绝大部分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收藏市场上的成化斗彩瓷器历来几乎廖若晨星,得之不易,近年来更是难见踪影。199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917万港币成交,2001年伦敦苏富比秋拍的一件成化斗彩海水飞象纹天字罐以75.15万英镑成交,200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一件成化斗彩花卉纹高足杯以991.84万港币成交

明成化斗彩凤纹天字盖罐鉴赏


明成化“天”字罐,多以斗彩为主,青花“天”字罐较少,笔者在拙文《浅说洪武初年‘天’字罐——收藏洪武初年天字罐有感》(下称‘洪武天字 罐’)一文己提到。因成化“斗彩”是在成化晚年才比较成熟,而对于“天”字罐上的“斗彩”工艺来说,己经很成熟,并且十分精美,所以说,成化斗彩“天”字 罐,应是成化晚年产品。 明成化斗彩凤纹“天”字盖罐(图1)(以下简称“凤罐”),通高12.4厘米(罐高10.8厘米),口径6.3厘米,腹径12.8厘米,足径8.6厘米。 该器质地细腻,体质轻薄,在室外自然光照下,手指在外壁(图2)和底部(图3)晃动,从内壁可见,另外在鉴赏和鉴定时,可看到用青花书写底款“天”字的笔 画外围的边缘,有浅淡青色范出,好似人们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时所看到的情景(图4),这种现象,是在仿品中很难办到的,这对鉴别真伪很重要。

该罐以“凤纹”为主纹饰,是比较突出和新颖的,也是较为少见的。成化“天”字罐(含斗彩与青花)的主饰纹,在‘洪武天字罐’中己用列表列举,多以龙纹为主饰纹(如海水云龙纹、螭龙纹、应龙纹等),兼八宝纹、宝相纹等,很少运用“凤纹”(含斗彩与青花)为主饰纹。

该“凤罐”因为其完好而幸存,展现在世间,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成化斗彩‘五凤’朝阳‘天’字盖罐”(图5)。如缺了盖子,或者说即使是罐体 四方都有凤纹而盖上没有凤纹(或缺盖)也无法称其为“成化斗彩‘五凤’朝阳‘天’字盖罐了。为什么?因罐的外壁四面各有一个凤,加上盖面上也有一个凤,才 构成“五凤”,便形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个凤,才构成“五凤”朝阳。例如:在山东景鸿堂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精选之二,其中有一件 明成化青花凤纹“天”字盖罐,完好。高11.3厘米,(〈收藏〉2005年12期)。此罐是凤纹,但未见盖上有凤纹 ,就无法构成“五凤朝阳”。

古人很讲究和谐、统一,只有和谐、统一,才得到涉调。而这个涉调,又是来自“五行”——金、木、土、水、火。在这个“五行”当中,它们之 间,既相生又相克。所以,古人认为,万物都要和谐、统一。大至宇宙,小至个人的人体,都应该是从这个“五行”中得到和谐、统一来涉调,人才能生存。这就是 阴阳家所说的天人合一的说法。不但阴阳家讲“五行”、应用“五行”,中医的理论也讲“五行”、应用“五行”,是通过“五行”的生、克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得到 涉调,身体才无病,才能得到健康长寿。所以说“凤罐”有端庄、秀丽、吉祥、如意、平安、清吉之意。综观明成化斗彩“天”字罐,虽说它是以龙纹为主,但也末 发现有在一个罐子上有五条龙(如同“凤罐”那样装饰,当然有些缺了盖子,是永远都找不到)同时出现,可见此罐的庄重而稀有。再说,“凤”是女性的代表,在 古代的皇太后、皇后常戴“凤冠”,以及在解放前民间刚出嫁的闺女(新娘)的头上也有戴“凤冠”的习惯。这表示庄重而华丽。因此,“凤罐”和“凤冠”可以说 是一组同音(包括多音字)异物的两个词,“冠”字是多音字(可读“冠”(罐),比如“冠军”,也可读“冠”比如“凤冠”或“鸡冠”)。所谓异物,即“凤 罐”是以凤为饰纹的罐子,而“凤冠”则是女性戴上头的帽子。综观该“凤罐”,非寻常百性之日用品,而是宫廷和高层人物或大户人家之玩物或用品。因此,此罐 很可能是宫廷中的皇太后、皇后、贵妃们的玩物或用品无疑。可见足以珍贵。

用青花书写底款“天”字,其笔画外围的边缘,有浅淡青色范出,好似人们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时所看到的情景。是鉴别真伪的重要因素。

罐的外壁四面各有一个凤,加上盖面上也有一个凤,才构成“五凤”,便形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个凤(每个凤首都朝着东方),才构成“五凤”朝阳。故也称其为“明成化斗彩‘五凤’朝阳‘天’字盖罐”

成化斗彩海水江崖花卉纹盖罐


自成化皇帝一生,在文化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早期就已经首创了斗彩瓷器,但是这三个阶段的用料和工艺风格迥异,呈现出截然不同效果。

早期的彩料颜色单一,感觉像我们眼睛之间加了一层薄纱,没有通透艳丽之感;而中期出现了姹紫嫣红五彩,颜色更加丰富。呈现出透亮,釉上釉下的堆叠感觉更强烈。此外,虽然都使用了麻仓土,但成化中期的胎壁更薄,画面显得极为细腻。

早期釉上彩的制作工艺没有那么精致,到了中期工艺成熟,釉上五彩的纯度及已撵磨细度都比早期有质的飞越,也显现出了真正成化斗彩的风采;而早期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还是承袭前朝的一些制作方法和工匠,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早期器型延续了前朝部分特点,比如早期“天字罐”腹部微隆,与肩部角度相差不大,给人感觉低矮敦实。而中期器型较高则挺拔,腹部收缩肩部宽耸,给人以秀美灵巧之感。

而款识书写都使用了国产“平等青”料,颜色淡雅飘逸。由此可以看出,斗彩真正巅峰乃成化中期时代,产量高、质量稳定,工艺最成熟,工匠的技艺最为精湛,艺术造诣最高。使成化瓷器成为六朝之首!

明成化瓷器斗彩罐


成化斗彩瓷罐从传世和出土的造型来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高体罐,另一种是矮体罐以及天字罐斗彩天字罐出现于明成化时期,因其器底书有“天”字,故名。

斗彩怪石花蝶纹罐,明成化,高10.5cm,口径10.8cm,足径9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通体斗彩装饰,于坡地上描绘怪石牡丹和怪石月季各两组,相间排列,辅以飞舞的蝴蝶。全部图案均在釉下以青料勾勒轮廓线,釉上填涂红、黄、绿、紫等彩,给人以清新亮丽之美感。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形体饱满,釉质白润,画意生动。此罐属于后者。清代康熙时景德镇窑曾仿制过这种斗彩怪石花蝶纹罐。矮体罐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明成化,高11.8cm,口径6.6cm,足径8.8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饰。腹部绘四只海兽及海水江崖、朵云纹。肩与近底分别绘下覆、上仰蕉叶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此罐胎体轻薄,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装饰以红彩和青花为主色,黄彩和绿彩为辅,明丽悦目。画面海水汹涌,浪花飞溅,海兽形体由象头、狮身组成,腾空而起,凶猛异常,体现出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工匠高超的绘画技法。

此罐因外底书“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斗彩瓷中的名品。这种成化斗彩天字罐一直珍藏于宫中,清雍正、乾隆时宫廷档案中称之为“成窑五彩罐”或“成窑天字罐”。除海水异兽纹,有的天字罐以海马纹、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做主题纹饰。

斗彩宝相花纹盖罐,明成化,通高19.7cm,口径7.9cm,足径8.4cm。

此罐为目前所见成化斗彩罐中形体较大者。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通体斗彩装饰。肩部与颈部分别绘如意头纹和莲瓣纹。腹部绘六组团状折枝莲托宝相花纹,团花间隔处上、下间绘对称朵云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附盖并非原偶,查《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可知,此罐上的盖子当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陶官唐英奉旨所配。档案中称之为“成窑五彩荷花罐”。盖顶绘佛杵纹,环以相间排列的朵云和朵花,周边绘如意头纹。

此罐造型娟秀,与灵动活泼的团状图案相配,可谓相得益彰。所施釉上彩以红、绿彩为主,局部使用黄彩,给人以清丽优雅之美感

成窑五彩就是成化斗彩


成窑五彩是清代人的叫法,现在正确的叫法就是成化斗彩瓷器。与斗彩齐名的是“天字罐”。斗彩始于明宣德,但罕见实物。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

斗彩工艺是用青花在瓷器胎体上绘画,构成整个图案的主色,釉上色彩按青花勾勒的范围填入,或用青花画好的一部分,釉上再着色拼成全图,两次烧成,是以青花为主色调的。青花五彩瓷则与斗彩不同,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而已,这个区分有模糊地带。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一对,1962年7月在北京海淀区索家坟出土的。提到索家坟,就要说说大家都还熟悉的索尼了,他是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一等公爵。顺治帝驾崩,遗诏让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康熙四年(1665),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长子噶布喇之女)成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就是孝诚仁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大学士、辅政大臣之位。康熙十四年(1675),索额图之女只七岁病死,索额图爱女心切,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墓室,把在当时就十分稀罕的瓷器、玉器深埋下去,到1962年被发现,历经了287年。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只是其中的两件,墓中还出土了明嘉靖时期的“斗彩折枝花卉纹三足炉”和其它五彩瓷器等。

御宝轩展出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


明成化年间,“斗彩”技艺成熟,时有精品出现。其特点就是造型灵透,彩绘极具画意,斗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贵品种之一。它是在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红、黄、紫、绿等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配合组成画面纹饰,具有釉上釉下色彩斗艳争奇的意思,由此得名“斗彩”,也称“逗彩”。传世明代成化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为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高烧银烛、锦灰堆、高士、娃娃、葡萄和鸡缸杯等多件成化斗彩酒杯,胎体细润,彩料精纯,绘画淡雅幽婉,均为一代佳作。尺寸:高:8CM 口径:7CM 底径:3.7CM

斗彩瓷器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相传与成化皇帝的宠妃万贵妃有关。万贵妃,本名万贞儿,原为慈寿皇太后身边的侍女,后来得到成化皇帝的宠幸。万贵妃喜欢奇珍异宝,所以景德镇官窑专门为万贵妃创烧出斗彩瓷器。它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不仅保持了青花幽靓典雅的特色,而且增加了五彩浓重华丽的色调,彼此衬托,绚丽多彩,赢得了“彩瓷之冠”的赞誉。每一件成化斗彩瓷器都离不开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青花用于勾勒和渲染纹饰,构成画面的主要轮廓;五彩则增加画面的色彩,五彩的色泽多样,鲜艳秀丽,柔润优雅。比如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油红,色重艳而有光;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杏黄,色闪微红;松绿,色浓艳而闪青;孔雀蓝,色沉;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姹紫,浓艳却无光。

在以往各类交易会上,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高价成交不在少数,为业界震撼。据悉,曾经有过《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两件)》起拍价为14,715,000元,最后成交价为22,615,000元;《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一对)》以3,7534,400元起拍,最后成交价为11,289,4400元;《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以23,894,400元起拍,最后以15,894,0400元成交,可见此类明成化瓷杯基本都是过千万,上亿的,2011年,一件明成化斗彩莲纹杯现身香港佳士得是次春季拍卖会,估价高达3000万港元成为焦点。此类数据足够让收藏家们投资信心倍增。

收藏市场上的成化斗彩瓷器历来几乎廖若晨星,得之不易,近年来更是难见踪影。近日,从御宝轩公司了解到,他们正在展出一件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此杯高8CM, 口径7CM,底径3.7CM,整体呈现特别美观,杯口微撇,弧腹,下承中空高足。釉上空白处填上红绿紫黄各色以达到预期效果。胎微微发粉色,轻薄,釉色莹润。杯外壁斗彩装饰,腹部绘葡萄纹,此杯纹饰采用勾勒平涂施彩的方法,色彩均匀,微微凸起,富有写实感,时代特征鲜明。此杯是明代斗彩瓷器中众多高足杯的代表。该对高足杯胎质洁白细腻,轻薄体透。其釉色乳白柔和,更能衬托出斗彩的鲜丽清雅。釉下青花勾边,釉上彩釉绘画,形成上下斗彩。成化无大器,但器物都小而精,精而妙。此高足杯,绘葡萄纹,高圈足,内书“大明成化年制”较少见,在市面上具有极为珍贵,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