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探寻陶瓷行业“冬季”破局之路 陶瓷行业论坛举行

探寻陶瓷行业“冬季”破局之路 陶瓷行业论坛举行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4-30

陶瓷艺术。

7月30日,中国陶瓷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佛山宾馆举行。在陶瓷行业成本全面上涨、产业整治、出口下滑及市场低迷的严峻形势下,本次论坛以“聚焦08突破迷局”为主题,协会领导、企业家、行业媒体负责人就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出于现实需求,本次论坛颇受行业关注。

论坛嘉宾出现明显的观点分歧: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与部分卫浴企业负责人,如东鹏洁具总经理冯储、尚高卫浴副总经理杨玉章、九牧洁具营销副总裁王永奇等认为陶瓷行业目前只是感到有点凉意,真正的冬天还没有来临。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侯文全及瓷砖生产企业代表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昊博瓷砖总经理罗坡文、伊加瓷砖董事长林青山、名典瓷砖总经理林建安、金朝阳陶瓷总经理简荣康等则认为陶瓷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行业的形势基本相同,只是对个别企业而言有所差别。

论坛还就企业应如何应对及破局之道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广泛的交流。除上述嘉宾外,福美软瓷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林志浪及箭牌卫浴、安华卫浴、法恩莎卫浴、东鹏陶瓷、新中源陶瓷、金舵陶瓷、海棠陶瓷、中国陶瓷城、瓷海国际等企业代表和数十家新闻媒体出席了本次论坛。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遇市场洗牌 淄博陶瓷原料行业亟待破局


山东产区陶瓷原料行业发达,陶瓷化工色釉料、高铝球等行业在淄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配套产业集群。据当地业内人士透露,淄博可谓是陶瓷色釉料行业的最大集散地,当地年产销值1亿元以上的陶瓷原料企业多达十几二十家。在规模上甚至超过了佛山。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多家淄博陶瓷原料企业及陶瓷企业了解到,近年淄博的色釉料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产销及品牌渐渐趋于集中,行业进入重新洗牌的阶段。

“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淄博的熔块企业和色料企业正经历洗牌,近两三年基本没出现新的品牌。”淄博陶正陶瓷颜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德君告诉记者。淄博陶瓷原料行业亟待从市场困局中破局和突围。

市场洗牌,淄博陶瓷原料行业遭遇困局

从规模上看,山东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熔块产地,产量规模可占到全球的70%;销售市场上,山东的色釉料产品可销往全国各地陶瓷产区,甚至出口海外;从产品质量上看,山东的色釉料产品品质优良、更新换代快,近年市场受宠的全抛釉及其升级产品超平釉、厚抛釉、金刚釉等瓷砖产品迅速在淄博推行、升级。

在高端的陶瓷原料方面,山东有数家自主生产、销售陶瓷墨水的企业,前两年山东一度成为喷墨印刷技术推广运用最快最广的产品。此外,全球80%的氧化铝球石产品亦来自淄博,高档釉料的研磨球则基本产自淄博。

综上所述,陶瓷原料配套产业上的优势,为淄博建陶产业的发展前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及保证。虽然淄博的陶瓷原料质量优良,产能规模庞大,但品牌发展却相对落后,很多当地具有规模的企业却在行业中名声不显。

“近年淄博的陶瓷色釉料行业也面临着与淄博陶瓷砖类似的尴尬境况:产业规模庞大,具有优良产品质量,但缺少品牌支撑。”徐德君无奈地说。

淄博陶谷陶瓷釉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旭向记者表示,前几年淄博的陶瓷熔块厂家和色釉料企业扩张太快,受到市场行情影响,近两年企业的产销效益明显下降。随着微晶石产品的产销萧条,今年与之相关的微晶熔块和釉料出现萎缩,这对部分釉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陶瓷熔块行业进入门槛太低,技术含量不高。以前只要与陶瓷厂关系好,有销路,只要投入一点资金就能建立加工厂。”山东瑞华制釉副总经理曹宗明直言,过去熔块和色釉料行业发展得太快,企业容易过度快速扩张。但市场竞争太激烈,近两年市场不景气,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属正常现象,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对于瓷砖生产中的原料研磨环节,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在于节约研磨时间、增加研磨产能、减少材料损耗三大方面。

“但中国80%的陶瓷企业老板对研磨球并不重视,在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上一度走进误区。”淄博金石科技集团董事长王超认为,选择优质的研磨介质材料——球石,对于节约能耗、提高原材料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全球80%的氧化铝球石产品来自淄博,高档釉料的研磨球亦基本产自淄博。王超表示,目前氧化铝球石行业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各厂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对建陶产品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更令人遗憾的是,淄博产区并没有充分利用好优质的研磨介质产品。

注重品质提升和研发,多方向进行突围

令淄博新博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铎颇为感触的是,近几年淄博陶企的老板在提升产品品质、开发新产品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以前淄博陶瓷行业总是靠降价来抢市场、求生存,现在更多的则是在不降价、甚至加大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产品品质来竞争。”王铎说。徐德君也认为,近年淄博的陶瓷企业在选择原材料时重视质量多于价格,淄博陶企引进新产品的速度很快,品质显著提升。

淄博京齐力建陶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成为山东瓷砖产品生产的标杆,吸引众多知名陶瓷商贸公司寻求OEM合作。据记者实地走访京齐力陶瓷了解到,该企业的良好口碑形成与其增成本、保质量,全部采用优质微晶原料,原料成本高出产区同行20%密切相关。

佛山欧赛特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骆雪梅表示,淄博产区超平釉、仿古砖、内墙砖等产品在创新升级、工艺制造水平方面,继续保持快速提升的态势,其产品品质、花色等,已颇有赶超广东之势。这两年市场新宠——全抛釉在淄博不断推广、升级就是一个明证。

骆雪梅认为,陶瓷行业上游的原料供应企业应结合当前最新技术,通过工艺创新、配方优化开发创新性产品,这让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外,同时会推动行业进步。她深信,其公司金刚釉产品的成功推出,将会再次推动淄博产区的新一轮产品变革。

王文旭则认为,无论是陶瓷企业还是制釉企业,淄博的企业仍须脚踏实地把产品品质做好,一步一步树立起品牌。

据悉,金石科技集团的球石产品包括普通中铝球、微晶中高铝球、锆铝合球、高铝球四类,此外还能利用矿物废弃原料来生产球石产品。该公司今年申请了100多项研磨球方面的专利,以专业技术和优质产品引领企业和行业前行。

在徐德君看来,淄博的陶企在产品开发以及品牌建设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更重要的还是面对现实,认清市场形势,把市场上好的产品,在质量和稳定性上做得更好,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寻求破局和突围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淄博陶瓷企业在付款和信誉方面明显提升,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原料供应商的货款基本上可以做到月结甚至更快。“相信这在全国所有建陶产区中是做得最好的。这对于原料供应商是好事。”这让徐德君感到欣慰。

商标之争看陶瓷行业发展之路


“东鹏”商标争夺战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年底内或将有所结论,暂且不论最终的判决如何,对于佛山东鹏这样的大品牌陶瓷企业来说,挽回被无辜受损的声誉,才是着手于眼前的要事。毕竟,在信息时代透明化加剧的潮流趋势下,品牌形象、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直接决定了企业成败的关键,容不得半点污垢。

良好的口碑,是企业持续提升发展的进攻利器。显而易见地,在未来的陶瓷市场,企业间的竞争碰撞必将越演越烈,而这种竞争不单单存在于地域、价格,而且还涵盖了质量、服务、口碑等方面,综合来说就是品牌力的竞争。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就这次商标争夺战后续来看,以往品牌意识薄弱的陶瓷企业,也渐渐加大对自身品牌发展的重视,着力于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细看历史年轮的轨迹,佛山陶瓷企业品牌被盗用的消息早已屡见不鲜,似乎每一家名气响亮的陶瓷企业,也曾经有过好几段被侵权的惨痛经历。无论是信息封闭的过往,还是资讯四通八达的今天,消费者也会因认知不多、不深等因素容易受到误导欺骗,以偏概全。面对这前所未有的陶瓷品牌被盗用的尴尬局面,陶瓷企业更应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并通过法律的保护和媒体的宣传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以正视听。

当然,除口碑建设外,陶瓷企业自身产品技术、营销方式等也是左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12年整个陶瓷行业不景气的前提下,不少陶瓷企业也开始尝试接触从网络渠道进行多方位推广、销售。网络营销,成为了陶瓷企业的新兴词语,其受众广、传播快、成本低的优点,让不少企业刮目相看,相对于传统营销手段有着所无可比拟的新优势。然而目前,还能维持较好业绩经营、上规模的陶瓷网络商城却是寥寥无几。陶瓷商城负责人也曾经表示,行业市场内品牌众多,竞争激烈,谁要是能在网络营销方面占得先机,必定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未来国内的陶瓷企业须再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并提升研发实力,不断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靠品质取胜。此外,陶瓷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避免行业高集中度竞争,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占领市场;其次,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线上线下双向轨道前进发展。

2013年,是展望的一年,陶瓷企业经过一整年的调整洗牌如何再能焕发光彩,书写新的辉煌乐章;如何借助互联网这样的陶瓷商城进行有效的网络营销?让我们一起拭目而待!

陶瓷卫浴行业品牌之路 先卖产品再卖品牌


不管企业的管理、渠道、终端要怎么做,产品依旧是根本。如今,经销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他们变得懂行业、懂产品,企业单单靠所谓的品牌已经很难游说了。于是,产品的地位又被提了上来。

当下,几乎所有的陶瓷厂家都在说做品牌,有的私抛厂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开始品牌运作。

可是,不管企业怎么自称,最终卖给消费者的还是产品,而不是品牌。

前些日子,在采访佛山宝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瑶的时候,他提出一个观点,企业是先卖产品,而不是品牌。只有把产品品质做好了,才有可能把企业做成品牌。

这话说得很对,而且在现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尤其适用。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仿石产品;疯狂的生产线,疯狂的产能;疯狂的厂家,疯狂的品牌。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也是一个躁动的时代。

随着行业寒冬的到来,大家心中的那股内热,逐渐得被消退了。现在大家都在思考。

尽管优胜劣汰显得有点残酷,但弱肉强食就是这个丛林的生产法则。一轮扑克牌游戏结束了,在下一轮之前,洗牌是必须的。

企业都在想如何度过这个冬天,至少让自己不至于挨饿受冻。

不管企业的管理、渠道、终端要怎么做,产品依旧是根本。如今,经销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他们变得懂行业、懂产品,企业单单靠所谓的品牌已经很难游说了。于是,产品的地位又被提了上来。

经过寒冬洗礼的每一个企业都是新的。要想成为经销商、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还得从头再来,从产品开始。

只有当某个企业的产品得到了终端的认可,其知名度才会越来越大,品牌才得以慢慢地树立。当然,基础越好的、准备越充分的企业,在寒冬结束后,“春天”的发令枪响起之时,把握抢跑的时机,并遥遥领先。

而产品的品类、规格、花色等,对于每个企业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也是一个难题,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自己,做好定位再准备发力。

越是寒冷,就越考验企业的身体素质。产品作为企业的核心要素,在这个时候又熠熠生辉,因为企业卖的是产品,不是品牌。

陶瓷行业忧患多 行业洗牌不是“噱头”


此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出过,2010年全国各建陶产区产品销售都不太理想,产品同质化严重,致使无序竞争严重,激烈的价格战蔓延整个产业,企业信誉参差不齐。这无疑说出了陶瓷行业的乱象。

“这种无序、混乱的状态目前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在这样下去,每一家企业的生存空间都会越来越小,将会导致市场竞争呈病态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将会出现不择手段、自相残杀的现象。”上述的夏光明说道。

授信额度增加

据他介绍,目前,众多私抛厂的授信额度已经超过了前几年的几倍,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并且,现在授信这种情况正慢慢地向瓷片和仿古砖领域渗透过来,尤其是在瓷片领域表现得比较突出。“现在做瓷片的客户都会向厂家要授信,并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手段。其实在瓷片这个领域里,我们之前都不会给经销商授信的,但是自从市场竞争加剧,有些企业开了先例后,大家现在不得不给。有的企业的一些客户在一个城市年销售瓷片的量在200万左右,但是却要给他们几十万的授信,你说在这样下去企业还怎么活?”

涉足企业不断增多

此外,据多家陶瓷企业老板向记者反映,随着各地陶瓷企业的兴建,随之而来的是利润逐年下降。“一言概之,全国所有的东西都在大幅度上涨,但是只有瓷砖的价格没有太大的上涨幅度。”一家陶瓷企业的老板说道。

如此种种忧患,已经令业界不少人士感到寝食难安。“之前在谈到陶瓷行业将会洗牌的时候,大家可能都觉得这只是一种噱头,甚至有些危言耸听。但是照这样的扩张速度,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洗牌,并且这洗牌将是很残酷的,一大批企业没有了生存空间,将会关门倒闭。”夏光明告诉本报记者,未来的形式还将会更加严峻。“就全国形式而言,佛山陶企在各地圈地扩张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和规划,还有很多股隐形的力量也将会在两三年之内冒出来。”

“很多地方资金雄厚的单位和个人也会采取独资或者融资的方式逐步进涉足陶瓷行业。还有很多在陶瓷渠道方面运营得很成功的经销商,通过多年的经营他们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本,也有了很好的终端操作经验和渠道基础,这样的经销商会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福建商人,他们也会自己去建厂或者贴牌,插进行业。”

“另外,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私抛厂也会建立自己的生产线,目前已经有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企业。如果一家私抛厂它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后,他肯定会考虑自己投资建设生产线,自己生产砖坯。自己用不完,他就会卖给别人,那么其他的私抛厂也会效仿兴建生产线。另外,做贴牌的企业也会有联手兴建生产线的可能。”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在夏光明看来,这些都是未来的力量,这么多股力量如果全部冒出来,未来的市场形势可想而知。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却求之不得陶瓷企业入驻投资,“这是导致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陶瓷产线,导致整个行业无序、呈疯狂态势发展、扩张的根源。”

“从2010年的4、5月份以后,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就处于一个萎靡不振的情况。2010年整个行业形势用‘虎头蛇尾’来形容是比较恰当的,并且这个蛇尾可以扫到2011年的年尾。可以这么说,2011年如果把全国各地所有陶瓷企业的窑炉、生产线停掉,2011年市场上也不会缺乏产品。因为经销商手上的库存量总量加起来,大过他厂里库存量的10倍以上。”夏光明表示,导致目前整个行业面临这样的局面或者下一步乱象会进一步加剧的局面,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包括房地产调控、强制节能减排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陶瓷行业本身的无序扩张导致了巨大的产能,而这些产能市场根本无法消化。

需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长远规划

事实上,对于类似的种种乱象,不少业界人士表示,如果要寄希望于哪一天整个行业的市场混乱得让人恐惧,让企业不敢再去投资、扩张,这种可能性很小,真正解决的根源还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长远规划。“

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地特色、周边的资源环境进行一个地方产业的合理规划,规划好当地适合发展什么产业,而不是一窝蜂似的全部盯着陶瓷产业。就像顺德一样,顺德地方不大,但是其辖区内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陈村镇有花卉交易基地、乐从镇有家具、钢材交易市场、北滘镇以家电企业闻名等等,如此就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格局。换个角度分析,在整个中国大范围内更应该如此按地方特色布局经济发展格局。”

中国陶瓷出口论坛“陶交会”期间举行


记者获悉,为配合春交会的顺利进行,组委会策划了一系列精彩务实的活动,并将在中国陶瓷城相继隆重登场。

据组委会负责人透露,4月18日下午2:00—4:00,由中国陶瓷城主办、《建材周刊》协办的“中国陶瓷出口论坛”在中国陶瓷城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是三大高校的学院派专家、教授的学术联袂,由广东商学院梁碧波教授、武汉大学商学院黄静教授和学院工商学院院长左和平教授分别主讲“中国陶瓷出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陶瓷的品牌国际化战略”和“中国陶瓷工业的竞争力分析”等专题。这次论坛将邀请了众多陶瓷企业的高层领导、出口部经理以及业内专家前来参加。“中国陶瓷出口论坛”是一次将国际前沿理论和陶瓷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题研究,是一次探讨中国陶瓷出口前景、品牌国际化战略等热点话题的盛会。

由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中国陶瓷的出口趋势显得越来越迫切。但由于企业在正确把握国际市场行情上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发展障碍。因此迫切需要有专业人士、专家指引市场资讯,指点迷津,正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引领企业往更高的层面发展。“中国陶瓷出口论坛”正是在中国陶瓷企业的热切呼唤下,为迎合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而诞生的。(易善)

探寻陶企转型之路专题研讨会佛山举行


7月24日上午,沈阳五洲城·瓷海国际继佛山瓷海国际“情牵五载筑梦瓷海”五周年晚会精彩之势,于佛山市马哥孛罗酒店举办了盛大的“重塑东北陶瓷商业模式——探寻陶企转型之路”专题研讨会。

在本次研讨会上,主办方五洲城·瓷海国际盛邀各方专家,紧扣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脉搏,以“商业模式的变革与重塑”为主题,深入探索陶瓷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和新商业模式给陶瓷行业带来的机遇。

诸多陶瓷企业代表对于五洲城·瓷海国际的陶瓷品牌形象展示、物流仓储、总部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十分认同。五洲城·瓷海国际总经理林莹表示,希望通过五洲城·瓷海国际的打造,发挥佛山陶瓷总部的资源优势、运营优势,构建一个南产北销的互动平台,重塑东北陶瓷市场的盈利模式。

专题研讨会之后,五洲城·瓷海国际组织商家考察了佛山瓷海国际。五洲城商管公司总裁陈文军表示,此次活动为东北陶瓷行业转型升级、再创辉煌提出了发展蓝图,得到了东北、沈阳商家的一致认可,为东北陶瓷行业再次腾飞奠定了基础。

陶瓷行业半年跌宕之路 保障房或成救命稻草


炽热的阳光预示着盛夏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时间已经过半。回首展望,上半年陶瓷行业真可谓风云变幻,众多陶企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这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大环境影响下的缺失与遗憾。本期特别策划推出陶瓷行业半年盘点,对陶瓷行业半年来发生的事情进行归纳总结,为下半年能有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策节能减排是出路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比“十一五”,国家在宏观上对经济增长的方式作了更多的调整,更强调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就对陶瓷行业有了新的要求。陶瓷行业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非常快,但是却存在着经济增长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还是以消耗资源为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很脆弱,而且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增长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陶瓷行业必须在节能环保上猛下功夫,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相结合,才能茁壮成长。今年上半年,陶瓷行业也响应了国家号召,纷纷加大力度发展环保节能事业。记者在2011年的广州陶瓷工业展上看到,许多陶瓷机械设备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节能减排产品,部分新型的机械设备宣称比原来的设备节能超过40%,同时许多陶瓷生产企业在上半年都推出了喷墨打印产品,喷墨印花技术的墨水利用率高达98%,能节省更多色釉料。

原材料收紧

国务院办公厅5月1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稀土行业管理,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资源局表示,今年中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在9.38万吨。对比往年的开采量将提升4600吨,但稀土开采量的提升,并没有压制稀土价格上涨的势头。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部分稀土产品的涨价幅度高达20倍,令人咂舌。稀土资源问题近段时间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虽然陶瓷行业对稀土需求量不是很大,但也是陶瓷原料的重要元素。今年上半年稀土价格的上涨让陶瓷企业饱受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

产量增长将放缓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原地区遭受到干旱,一些以水力发电为主的地区遭遇到“用电荒”,导致今年对江西高安、湖南、湖北等陶瓷产区限电期来得特别早,这让许多陶瓷工厂的生产线被迫停止生产。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对此现象表示了担忧,他表示,陶瓷产区今年遇上大面积停电,部分工厂开三停四或错峰用电,而自己发电电价将超过2.00元每度,陶企无法承受如此高昂的电价,因此,陶瓷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还是没有把产能全面释放出来。另外,据记者了解,2011年是淄博陶瓷“调整振兴”的第三年(最后一年),淄博陶瓷产量将由12亿平方米下降到7亿平方米。这说明了行业本身已感觉到今年全面释放产能的风险,开始有计划地对产量进行瘦身,目的是更好地找到陶瓷产销平衡点。目前虽然还没有官方公布的任何数据,但据估计,今年行业的产能仍不太可能全部释放,不会像去年一样一下暴增20%多。今年陶瓷产量的增长将会有所回落。

企业数量直线下滑

陶瓷企业数量今年上半年并没有太多的增长,据佛山一家登记注册的服务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佛山登记注册的建筑卫生陶瓷商标(品牌标识)有3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为陶瓷企业,且以抛光砖、仿古砖为主,卫浴以及马赛克企业寥寥无几。而在注册的陶瓷企业商标中又以广西、江西、湖南等地的陶瓷品牌占多数,比例达到了注册商标的50%以上。

与去年同期陶瓷企业注册新品牌商标80个的数据相比,今年新品牌推出的数量明显下降,减少了63%,并且大企业、老企业推出新品牌的事例几乎没有,多为新建厂的品牌以及成立两三年内企业新推出的品牌。记者从部分企业的负责人处了解到,由于今年陶瓷市场环境的惨淡,许多新建的陶瓷品牌都宁愿停下上市的脚步,规避市场的风险;此外,原材料和通货膨胀也成为新企业上市的拦路虎,因此,今年上半年陶瓷企业数量的增长率直线下滑。同时,部分企业负责人预测,今年年底或许有一批陶瓷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所淘汰。

出口逆势上涨

今年上半年的陶瓷出口可谓受制于三座大山的重压:一是欧盟和其他国家对我国瓷砖实施的反倾销;二是中东和非洲局势动荡;三是人民币的升值。因此,今年上半年陶瓷的出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尹虹表示,在国际大环境中,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将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局面,这里有国外贸易壁垒、贸易保护的原因,更有国内陶瓷行业自身的原因,行业缺乏自律,相互恶性竞争。虽然形势是严峻的,但是2011年上半年我国瓷砖出口继续保持增长,而佛山市禅城区今年一季度瓷砖出口就增长21.7%,达4.2亿美元。据了解,原来许多陶瓷企业开始开拓其他区域的市场,目前东南亚等地区对国内的需求持续兴旺,而拉丁美洲在今年的增长更是一大亮点。据行业人士介绍,由于巴西将承办2014年的世界杯,因此当地将大规模地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对建材的需求量激增40%。

房地产保障房或成救命稻草

陶瓷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房地产市场的兴衰也决定了陶瓷行业的兴旺与否。今年上半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一系列政策的打压,房屋的交易量随之急速下滑,部分城市更是出现房产月交易量为零。但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稳如泰山,二三线城市的价格不降反升,限购令让有钱的人买不到房,而房价高企更让低收入者望而却步,这意味着陶瓷产品将没有用武之地。另外,中央政府除了打压房地产外,还在今年将推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据了解,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以小户型为主,单间保障房的平均面积大概为80平方米。那么今年至少将需要8亿平方米的瓷砖用量和1000万套的卫生洁具。这需求量大概可以占到我国全年陶瓷产量的10%,虽然10%的消化量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却能缓解一下目前的燃眉之急。

编后语

今年上半年,陶瓷行业的宏观环境并不是很乐观,随着房产市场的持续低迷、节能减排步伐的不断加快,陶瓷产量的连年攀升,原材料资源的不断收紧……这一系列现象都告诉陶瓷行业:最黑暗的时候还远未降临,未来更会是狂风暴雨。

陶瓷行业如何上行“回春”


2008年陶瓷行业面临着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经济下行,各大陶瓷市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市场低迷让许多企业和经销商都备感困惑。生产商饱受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经销商纷纷感慨涨价困难,生意难做。山东、福建、江西、河北、辽宁等地部分陶企甚至停产。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再次重提的“过冬论”而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认为,建筑卫生陶瓷的冬天实际上已经来了,而且这个冬天会很长,也许一年,也许两年;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则表示,根据陶瓷行业的特点,现在钢材、水电行业没有进入冬天,陶瓷行业也不会进入冬天,冬天还没有到,只是有点凉意……陶业资深人士更是一语道破玄机:何谓“冬天”“春天”?中国经济跟世界经济循环一样,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有市场、有品牌优势的陶瓷企业,一直都是“春天”;没市场、又毫无优势可言的陶瓷企业,一辈子都在“冬天”里担惊受怕,彷徨至死。

姑且不去争论陶瓷行业是否真的到了“冬天”,针对当前形势,陶瓷行业经济下行那是不争的事实。“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成了08年1~7月份我国建陶业整体运营状况真实的写照。有业内人士甚至预言,“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撑不过9月。”

根据《商业周期影响管理决策》的理论,在市场低迷期应是投资的收缩期,而不应该是扩张期,陶瓷企业很多生产线停产、库存增加,甚至倒闭。这个时候不是大谈大发展的时候,调整的思路应该是提升现有产业,而不是单纯量的扩张。

经济下行,陶市低迷,陶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行上”,已经成为了当今陶业老总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营销培训储备人力资源

陶瓷行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在这逆境中积极做好吸纳人才储备人才,不仅能起到扩充企业新鲜“血液”激励人心,并能很好地吸引社会上更多优秀人才加盟企业。

7月26日,罗马利奥东北陶瓷城旗舰店开业,罗马利奥总部借旗舰店开业之机,以军事化模式举办“金牌店长、超级经理”终端精英特训营活动,罗马利奥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可以切实地提升各经销商运作能力,提升经销商公司的店长及业务经理在市场竞争实操水平。罗马利奥销售总经理吴里生先生表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培训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这样,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有那么一批像冠星陶瓷一样独具慧眼的企业及企业家,他们不仅看到严峻的经济形势,同时也看到了与挑战并存的机遇,于是他们积极进行技能培训和人才储备,为新一轮更为残烈的竞争作充分的准备。

对齐标杆丰富品牌内涵

品牌概念可以理解为:品名、品级、品味、品德。

在品牌经营过程中,众多企业只是注重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知名度,也就是只重视品名,而品级、品味和品德却往往被忽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我们连产品的销售都成问题,谁还讲品牌内涵的丰富?但是,不要忘记,可口可乐公司一位老总同样说过:“即使工厂一夜之间烧光,只要品牌还在,我马上就能恢复生产。”依据就是品牌的影响力。

品牌的塑造与内涵的丰富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展开,佛山很多陶企便是很好的行业标杆:金意陶的仿古砖纵横百舸、新中源的超洁亮抛光砖这边风景独好、东鹏品牌运营融会贯通;箭牌凭藉品牌影响力而强势进军墙砖陶瓷;诺贝尔、新明珠、斯米克、马可波罗、欧文莱等优秀品牌百花齐放,都呈现出其行业领军的王者气派。

标新立异研发新潮产品

在建陶产品大量同质化的今天,一个企业要制胜市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品。

东鹏纳福娜洞石,率先攻克了高端仿石技术难关,刷新了中国洞石的世界新高度。

也许,陶瓷行业并非每个企业都能有东鹏一般的实力设立博士后站点研发全球关注的新品,但对产品质量或者款式进行提升和升级,也许便能“鹤立鸡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山南庄一陶瓷企业的李先生对记者表示,“现在整个陶瓷行业相对低迷,公司放缓了生产速度,把工作重心转移至产品的研发上面,中国经济的大环境总是好的,经济发展的脚步始终不会停止,我们正期待下一个经济高潮,到时我们‘标新立异’的产品,或许可以把这拉下的销售额补回。”陶业资深人士更是指出,陶瓷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把产品研发和渠道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多管齐下营造企业文化

日前,新明珠集团举行了“营销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大会”,新明珠营销总经理彭新峰旁征博引,传承“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以生动典型诠释了职业道德的重要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更是针对营销人员出台营销《新明珠营销人员的八荣八耻》,目的只有一个,那是以道德标准来规范员工自觉遵守的规范。这就是企业文化,这就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陶瓷市场整体低迷期间,新明珠集团一路高歌,“职业道德教育大会”、新明珠企业之歌演唱赛、“安全竞答”、无偿献血、为成品车间添加保温桶等等,看似与产品生产毫不相关的事,却生动地诠释着新明珠的企业文化。

创建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品牌背后的是文化,而文化的积淀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为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定位,奠定企业品牌的品味。而企业文化最终目标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一,换而言之,就是将企业效益(竞争力)与个人价值最大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最具杀伤力的市场竞争利器。

记者手记

当前建陶行业正面临各种危机,关键是如何应对、如何化解。近期政策层面暖风频吹,市场希望大环境趋于稳定之心呼之欲出。君不闻赛德斯邦的总经理邱文胜豪言“危险等于机会,越乱越有机会”。凡事均有其两面性,危机危机,不正表明危险与机遇同在?

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老板都说,“企业做得大,就是没钱,钱到哪里去了呢,全部在固定资产上,投了地、建了厂房,买了设备……像股市一般,被套牢了。”

针对陶业现状,蒙娜丽莎的董事张旗康说过,“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明显感觉到压力。面对当前困境,陶瓷企业要进行重新定位,在销售市场得不偿失时,只有暂时减少生产线,保持足够的现金流,保存实力,等待时机,一旦股市、楼市起来了,再把生产线推出,对外战略布局增加生产线,这样既能熬过冬天,又能迎来美好的春天。”

陶瓷行业走到今天这种状况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直面现实,不等不靠,主动调整,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学会转“危”为“机”。不同利益主体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特定的地区、产业、企业和群体面临不同压力,各方应根据自身实际,调整的思路,提高应变能力,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提升。

陶瓷行业本无所谓“春天”“冬天”,只有坚强地走过,才有美好明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探寻陶瓷行业“冬季”破局之路 陶瓷行业论坛举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探寻陶瓷行业“冬季”破局之路 陶瓷行业论坛举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