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宋元瓷器工艺鉴别 > 导航 >

宋元影青瓷

宋元影青瓷

宋元瓷器工艺鉴别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2020-04-28

宋元瓷器工艺鉴别。

影青瓷,即青白瓷,又称“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是宋元之间南方生产的一种瓷器。影青瓷青中带白白里有青,瓷胎薄如蝉翼,触手圆润自然,虽有瓷名却有玉质。遮眼透视,仿佛可以窥见瓷胎中清白一体的瓷骨,极为珍贵。影青瓷可以称为青白瓷,但并非所有青白瓷都可称为影青瓷,查阅资料中,除了“青白瓷”这一“学名”之外,诸如“影青瓷”“映青瓷”的称呼均是晚清以来才见诸典籍,宋元之际绝无此名。究其原因,无外乎“诨号”比“本名”更为传神,青白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被清代古董商们形象称为“影青瓷”。

影青瓷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其瓷创烧于北宋,初时器型单一,生产较少,多承唐风,至天禧年间,工艺纯熟,器型多变,大量生产。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镇即有青白瓷最早的窑址—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七百余年,可谓珍品无数,传世较多。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已经没有了宋瓷的精细灵巧,大开大合虽嫌朴拙,却彰显了草原民族特色,加上烧制方法比较原始,影青瓷的成色远逊宋瓷。但元人对影青瓷的喜爱并未就此衰减,元人爱玉,影青瓷似玉,所以有的元代瓷产品干脆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等铭款,明显地将青白瓷类比于青白玉。正因元人审美的独特之处,烧制产量和器型较少,传世佳作便极为珍贵。taOcI52.com

延伸阅读

如冰似玉影青瓷


宋朝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徽宗憧憬的雨过天晴是一种怎样的颜色?用我们的眼睛和想象,透过宋朝,去看一看那个被偏爱的瓷色。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红透大江南北的《青花瓷》中,有一句著名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但深究起这“天青色”,它指的其实不是青花瓷,而是青白瓷。

宋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 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故宫博物院藏

在景德镇,有一个叫湖田的窑口,那里的瓷器相比于富丽堂皇的青花瓷,出落得更晶莹剔透,犹如出水芙蓉,宁静安详。就是青白瓷,亦叫“影青瓷”。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字解很美,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

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高6.7cm口径20.8cm足径6cm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蟠螭纹洗 高3.5cm口径13.1cm 足径11cm 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的纯净之美永远是爱瓷之人难以割舍的心头好。它不像其他釉色一样复杂,却有自己的独特。作为青白瓷审美,影青的淡定、清秀和疏朗的特征,还是独树一帜的。

明 青白釉山形笔架 高3.9cm长10.8cm 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

从传统文化审美意义看来,宋代遗留下来的影青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只是这种文化价值是停留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美感回味,而不是文化美感创造。宋代以来,“影青”一直成为人们刻意模仿和制作的范本。这就在时间跨度上为影青形成另一个特征,即影青的恒久性文化特征。

宋· 青白釉瓜棱形盖壶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我们常说宋代是一个超前的时代;不爱繁复,独爱简约。他们痴迷玉的温润,也深爱瓷器的清透,对每一事每一物的审美追求,都出于一个“简单纯粹”。历史如浪涛,宋人的飘逸气质也许曾被烟尘埋没一时,但那份骨子里的轻灵,总会被我们重拾——简单的不一定美,但美必然是简单的,这是我们对美共同的感知。

清康熙白釉青花四字小盅 高4.7cm口径6.2cm足径2.7cm 故宫博物院藏

根据宋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影青瓷烧制得最精美的却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它用来造胎的瓷土非常白,釉色却如湖水蓝般晶莹剔透,故名“影青”。

明永乐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高6.1cm口径15.6cm足径5cm 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

影青,其色淡优雅、晶莹如玉,历史上有“假玉器”美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之句,玉枕指的是青白瓷枕。

宋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狮形枕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瓷以造型见长,以釉色取胜,以装饰的精练简洁为基本特征,集造型、釉色、装饰于一体,以极简的艺术语言达到“疏淡含精匀”的审美意趣。它体现了传统人文精神中“道”与“禅”的境界。

宋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宋代开始,青白瓷在南方地区相当普遍,它成为当时人们审美情趣和陶瓷文化表达的主要媒介,青白瓷器遍及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如今,随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及人文需要的不断扩大,“影青”长时间地出现在多种文化造物上,人们利用它进行物质文化生活的器皿的制作,进行陶瓷艺术创作。一套别致的茶具,精巧的造型,从曲线变化到部件组成,构成了具有现代美感的造型,而青白釉在局部出现的若隐若现的水绿色彩效果,点缀着整个器物。这里渗入淡淡的茶色,就更别具一番风韵,既体现了现代人对生活真实体验,又带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味。

影青釉特点

青白釉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北宋 繁昌窑影青釉梅瓶

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在1300℃高温下烧制时,釉流动性大,遇有花纹等凹凸处便聚积较厚,这样,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总体效果浓淡相间,莹润似玉,十分优雅。以此制作茶具,无论杯、碗、盏托,都有一种淡雅的韵致。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萤,加上烧质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称青白釉。也有人将它称作映青、隐青或罩青。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仿佛看见床边的玉枕,在夜色下透出莹润的光,清冷而美丽。这个伴着女词人度过漫漫长夜的“玉枕”,就是青白瓷枕。

宋 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

宋人喜玉。但玉毕竟名贵,不是一般百姓能轻易拥有的。因了这份可“欲”而不可求的向往,景德镇的能工巧匠们,融合五代青瓷和白瓷的烧制技艺,创造出色质如玉的“假玉器”──影青瓷。

这个“假”字,非但不是贬义,反而是对影青瓷的无上褒奖。影青瓷的釉色,素白中透着淡青,温润如玉。又如“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干净而神秘。曾见一个影青碗,捧在手心光滑冰凉,湖水般的釉色如梦似幻,恍然分不清是玉是瓷。

要做出清透的影青瓷,必须用景德镇的高岭土。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致密,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薄如纸张,施青釉其上,几近脱胎。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世人称影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最妥帖不过。

全民皆爱瓷中玉

这种美丽而亲民的“玉”,被工匠们制成碗、盏、盘、瓶、罐、枕、炉等,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京都汴梁和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用品的店铺。

宋人会将影青瓷做成粉盒,盛装化妆品。像南瓜形的影青瓷盖盒,莹润的瓷器装着鲜艳的胭脂水粉,如美玉衬美人,比今天的金属塑料有气质得多。很多影青器皿上还刻有花纹。随性几笔飘逸的弧度,就是一幅汹涌澎湃的波浪图,釉色中几尾小鱼悠然游动。还有绽放的花,啾啾的雀鸟,嬉戏的孩童……意趣盎然。无怪乎收藏家马未都也希望活在宋朝,去体验宋人生活那种细致与情趣。

光线下的影青瓷,通体剔透,釉里藏花。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以"素肌玉骨"赞誉影青瓷,晚清文人还以“隐青”、“映青”、“印青”等为之命名。古往今来,人们都试图用文字去接近这种难以言状的美丽。更有趣的是,自从有了“薄如纸,声如磬”的影青瓷,古人也不怎么用玻璃器物,可以说影青瓷是瓷器史的一个高度,更是断送了中国玻璃器的生产。

然而,元代以后,随着青花瓷的创制、兴起,影青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度成为遗存。但这种清透灵动的美,终归很难被埋没。正如玉一样,影青的美是纯粹、简单到隽永的。在各朝各代普遍崇尚花巧繁复的时候,唯独宋代如同出水芙蓉,独爱影青。他们比我们早了千年,洞悉了一个至理:简单的不一定美,但美一定是简单的。

宋元龙泉窑青瓷之美


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宋代 龙泉窑刻莲瓣纹盖缸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

宋代 龙泉窑花觚

龙泉窑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

南宋 龙泉堆塑龙虎纹盖瓶

龙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它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它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宋元 龙泉折沿洗

龙泉青瓷之美还在于其器物的造型,瓶、觚、罐、壶、碗、盘、杯、碟、灯、洗、砚、等等,大者尺,小者寸,或日用,或陈设,诸器无不匠心独运,制作精巧,高矮长短比例谐调,实用功能与审美理念有机结合,天衣无缝。

宋元 八卦纹三足炉

南宋 龙泉鬲式炉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珍品欣赏


宋 湖田窑兽首壶

湖田窑是景德镇著名古窑场。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 湖田窑 影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烧法,烧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造型简单,瓷胎较厚,釉色偏灰或米黄。多光素无纹饰。这一时期的产品,尚不具备影青瓷的基本特征。

宋 湖田窑 菊瓣纹盒

北宋中晚期,选用表层风化最佳的瓷石原料,淘洗澄湛工艺逐渐完善,拉坯成型技艺日趋成熟。尤其采用旋坯工艺,用铁刀在阴干的毛坯上旋削修整,使瓷胎薄腻至极,造型规整秀美,其实大批量烧造的斗笠碗,口径20厘米有余,面碗壁厚度尚不足0.2厘米。如此大口径薄胎器,即便明、清两朝造瓷技艺发展至巅峰,也无法大规模再造。

宋 湖田窑影青双螭龙纹斗笠碗

这一时期,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釉熔融较透,透明度特别好。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刻花、划花、模印花纹的凹痕宽度、深度不同,釉层堆积厚度和块面大小多有变化,釉色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纯净明澈并富于色调变化的硬青釉,大大强化了纹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音乐旋律绎如心灵”的美感。

南宋 湖田窑刻花玉壶春

棕眼是影青瓷釉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坯胎用的是生料,高温烧结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通过釉面逸出,有些釉表面未被及时填平,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棕眼。棕眼不光凹馅面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态也有差异。多数只是釉表面的凹痕,一些却有针管样细孔穿透釉层,连通瓷胎。经近千年土浸,釉层下的胎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放射状扇型土浸斑。灯光照射影像明显,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佐证。

宋 湖田窑葵口高足杯 (一对)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线条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线斜刻一刀。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汉代玉雕之“汉八刀”工艺。匠师根据构图需要,刻痕深浅、斜线坡度、斜面宽窄等等都富于变化。每根线条都明显起顿,犹如中国书法之提、按、顿、捺。细线条则以深浅宽窄变化,表现花、叶、水波、娃娃等范围轮廓。流畅有力,有韵律美感。线条的起顿衔接,准确而自然。匠师专业而有自信,手法娴熟,正可谓“庖丁解牛”。匠师们还就地取材,创制刻、划花的专用工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取得了超乎想像的艺术效果。一种竹制成用以划花水波纹的扁平斜口面竹笔,形似排笔,宽1~2厘米,笔端削成阶梯状排列的一根根细竹丝。通过手腕的提按顿捺,划出长短不一、粗细变化的同心水波纹。这些同心水波纹,自然而有序地排布在粗线条的轮廓内,与复刀主线、单刀轮廓线共同构成一幅完整图案。律动的线条变化,赋予莲花荷叶风中翩然,莲子荷包欲出:近看湖面水波涟漪,远眺江水激流翻滚,寥寥数刀轮廓线勾勒出的娃娃,头大体腴,生灵活泼,嬉戏于河塘水际……看似纷繁的画面,其实自然有趣。整个画面根本找不出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条,仅此一点,足以想像当时匠师是何等胸有成竹之“高人”。

宋 湖田窑娃娃碗 (两件)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珍品欣赏

古代瓷器:如冰似玉影青瓷


宋朝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徽宗憧憬的雨过天晴是一种怎样的颜色?用我们的眼睛和想象,透过宋朝,去看一看那个被偏爱的瓷色。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红透大江南北的《青花瓷》中,有一句著名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但深究起这天青色,它指的其实不是青花瓷,而是青白瓷。

宋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故宫博物院藏

在景德镇,有一个叫湖田的窑口,那里的瓷器相比于富丽堂皇的青花瓷,出落得更晶莹剔透,犹如出水芙蓉,宁静安详。就是青白瓷,亦叫影青瓷。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字解很美,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

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高6.7cm口径20.8cm足径6cm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

北宋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梅瓶

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在1300℃高温下烧制时,釉流动性大,遇有花纹等凹凸处便聚积较厚,这样,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总体效果浓淡相间,莹润似玉,十分优雅。以此制作茶具,无论杯、碗、盏托,都有一种淡雅的韵致。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萤,加上烧质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称青白釉。也有人将它称作映青、隐青或罩青。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仿佛看见床边的玉枕,在夜色下透出莹润的光,清冷而美丽。这个伴着女词人度过漫漫长夜的玉枕,就是青白瓷枕。

宋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

宋人喜玉。但玉毕竟名贵,不是一般百姓能轻易拥有的。因了这份可欲而不可求的向往,景德镇的能工巧匠们,融合五代青瓷和白瓷的烧制技艺,创造出色质如玉的假玉器──影青瓷。

这个假字,非但不是贬义,反而是对影青瓷的无上褒奖。影青瓷的釉色,素白中透着淡青,温润如玉。又如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干净而神秘。曾见一个影青碗,捧在手心光滑冰凉,湖水般的釉色如梦似幻,恍然分不清是玉是瓷。

要做出清透的影青瓷,必须用景德镇的高岭土。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致密,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薄如纸张,施青釉其上,几近脱胎。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世人称影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最妥帖不过。

全民皆爱瓷中玉

这种美丽而亲民的玉,被工匠们制成碗、盏、盘、瓶、罐、枕、炉等,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京都汴梁和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用品的店铺。

宋人会将影青瓷做成粉盒,盛装化妆品。像南瓜形的影青瓷盖盒,莹润的瓷器装着鲜艳的胭脂水粉,如美玉衬美人,比今天的金属塑料有气质得多。很多影青器皿上还刻有花纹。随性几笔飘逸的弧度,就是一幅汹涌澎湃的波浪简单的不一定美,但美一定是简单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