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传统瓷器 > 导航 >

“外来和尚”创新石湾传统陶艺

“外来和尚”创新石湾传统陶艺

古代传统瓷器 石湾窑瓷器鉴别 陶艺家瓷砖

2021-05-04

古代传统瓷器。

位于南风古灶后面一带的陶艺家村又活跃起来了。南风古灶国际艺术家村昨日揭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陶艺家陆续“落户”,石湾传统陶艺萌发新的生机。

“家家都在搞创作”

南风古灶国际艺术家村是利用古灶周边的民居改建而成的。走在幽静狭小的石径上,两边小房子门窗半开,这就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潘柏林和中国陶瓷工艺大师钟汝荣都已经落户这里。此外,这里也不乏韩国、台湾、香港和北京等地陶艺家开设的工作室。目前,“村”内大大小小的艺术家工作室已有30多个,可谓“家家都在搞艺术创作”。

“外来和尚”好创新

韩国陶艺家金生花是艺术家村的“村民”之一,她是去年来到石湾的。借鉴石湾陶塑艺术特色,目前她正尝试表现韩国历史战争中的人物。

像金生花这样的“外来和尚”正在成为石湾传统陶艺创新的一支生力军。钟汝荣告诉记者,目前每年都有大约20名左右的美院毕业生进入石湾陶艺领域,他们很多人都保持了一种近乎虔诚的创新精神。

传统陶艺融入现代陶瓷设计

“通过创新,石湾陶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无限。”钟汝荣说。此前,石湾美术陶瓷产业与建筑陶瓷产业之间虽说是同根所生,但互不融通。目前,东鹏、特高特、金意陶、汇德邦等一批建筑陶瓷企业都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产品中吸取传统石湾陶艺的精华,推出个性产品。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第3届全国传统陶艺创新大赛于佛山开幕


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3届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日前拉开了序幕。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仅限于国内陶艺家的原作品或精品,但不限题材、类别、釉色。6月、7月为报名、作品征集阶段,8月为专辑出版阶段,9月1日~4日为评审阶段,同时,9月1日~10月31日为展览阶段,届时作品将先后在佛山市图书馆和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展览,并于陶艺节闭幕式中进行颁奖,11、12月为退回参赛作品阶段。

大赛设有8个奖项:市长奖1名,奖金30万元;金奖1名,奖金5万元;银奖2名,奖金各2万元;铜奖3名,奖金各1万元;优胜奖20名,获奖作品原作10名,奖金各5000元;精品10名,奖金各2000元;最具创意奖1名,奖金1万元;最佳釉色奖1名,奖金1万元。凡参赛的国家级大师给予荣誉金奖参赛作品的范围。

据悉,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每2年举办1届,佛山市政府特设30万元市长奖,对在传统陶瓷艺术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陶艺家进行奖励。

当代创新挑战钧瓷传统基因


“艺术需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显出其勃勃生机。而创新不是盲目的,必须适合时代的审美趋向。”日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自宋代以来,钧瓷已经在坎坷中发展了1000多年,到了今天,人们的思想和审美价值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无视这一时代变革来发展钧瓷艺术,很可能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发源于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瓷,素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享誉业界,与“汝、官、哥、定”一起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不过,在最近20年的艺术品“大牛市”中,这一古老的瓷种似乎没有景德镇、龙泉、建阳等其它瓷区的瓷种在市场跑得快,甚至远远落后于宜兴的紫砂陶。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代钧瓷产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必须依靠匠人们去一一讨论和厘清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方面:

问题1脱离传统的创新能否叫创新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掀起一股“刘富安热”;而一大批当代艺人的钧瓷作品也通过外交渠道陆续走出国门,让中国的钧瓷艺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在今春接踵而来的深圳文博会、广州艺博会等大型展会上,钧瓷也将照例成为重点参展的瓷种。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钧瓷正在唤起国内民众对这一传统瓷种的关注。

不过,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资本的节节渗透,当代钧瓷作品的销量和价格虽然在不断水涨船高,然而,当代人审美观念的改变也在倒逼着这个产业上游的艺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由此也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论。

与前人相比,当代钧瓷无论在釉料、窑炉,还是工艺、釉色和造型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匠人们争论最多的问题还是在审美上,到底应该回到传统,还是应该摆脱传统的束缚自由创新?

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在禹州当地,还是在广州、深圳等全国其它城市的陶瓷市场上,记者看到的当代钧瓷作品,器型多照搬古人的款式,以梅瓶、出戟尊、玉壶春等传统器型为主,在釉色上都是以红色为主调,视觉效果上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真正反映当代性的作品少之又少。对此,张金伟持批判态度:“就目前来看,众多钧瓷厂家依然在生产市场需求量小、没有针对现代人生存生活需要、没有实用性、没有创意设计的传统工艺品,俗艳的色彩与堆砌的器型充斥市场,无法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终将被时代所淘汰。”他认为,只有转变观念、厘清概念、提升技术、强化创意,钧瓷产业才能呈现良性健康发展,才有可能带动艺术品拍卖、物流、古玩市场、陶瓷机械等相关陶瓷产业链的壮大。

不过,对于目前行业内出现的创新潮流,业内也有不同声音。钧瓷发烧友卫晓峰就认为,现在有很多匠人在釉色和造型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和努力,有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有的则完全脱离钧瓷的传统创造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对于前者,他持支持态度,但对于后者,他并不认同那是对钧瓷的创新。“钧瓷的传统成色基因是铁和铜,用其它矿物质来在陶瓷上着色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归入钧瓷的釉色体系。”

另一位匠人丁建中则认为,钧瓷的本质就是窑变,只要坚持窑变这个底线,你可以加入任何元素,只要能提升钧瓷窑变效果,都不离钧瓷本质。“宋代早期钧瓷主要是天青、天蓝、月白色,后来铜元素引入钧釉,到清末恢复钧瓷时期,钴元素引入钧釉,到21世纪末我在钧釉中引入铬元素,难道就不是钧瓷了?我不吃螃蟹总会有人吃螃蟹,我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这可以让时间去检验,让后人去评说。”

问题2“大师”满天飞是否有利行业

受下游买家和收藏者普遍看重陶瓷作者的身份头衔的心理影响,近十年来,禹州当地的陶瓷匠人也掀起了一股参评“大师”的热潮。“大师”评选对当代钧瓷产业是利是弊?评上了“大师”就意味着工艺水平也相应提高了吗?

此前,国内知名陶瓷学者王洪伟博士撰写的一篇《滥发“大师”帽子成为陶瓷界一道怪异景观》在全国的陶瓷界引起了激烈争论。

“从地方级大师到国家级大师,不同机构协会评选的各类‘大师’称号就有将近20种。但具讽刺意味的是,近百年来,中国大陆日用陶瓷整体上在当代世界陶瓷王国里处于地摊货层级,设计观念落后,质低价廉,甚至为海外陶瓷名牌贴牌生产,成了世界品牌陶瓷的加工厂。中国陶艺在国际上的品质低地位并未因近年来诸类、诸级陶瓷艺术‘大师’的极速‘生产’而有所改观。成千上万陶瓷艺术‘大师’未能创造出世界级的陶瓷艺术极品,未能创造出与千余年前祖辈陶瓷艺人比肩而立的陶瓷器物。”日前,王洪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仍然对目前业内流行的评“大师”风气持批评态度。

王洪伟的观点不无道理。当前,丹麦“哥本哈根”、德国“梅森”、法国“爱玛士”、英国“皇家道尔顿”等陶瓷品牌被誉为世界顶级的陶瓷品牌,这些品牌历史最为久远的如“梅森”创烧也不过300多年,与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但是,这些国外品牌不仅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广受认可,而且价格也卖得非常贵。为什么不像国内有那么多“大师”撑场,他们的陶瓷产业也能发展得那么好,值得我们深思。

“在一大批当代艺人的努力下,钧瓷工艺快速发展,禹州成长为全国最重要的青瓷、白瓷、炻瓷、建筑卫生瓷、园林瓷——特别是高低温颜色釉陶瓷重镇,不仅带动古代汝官窑、钧官窑、耀州窑、磁州窑、唐三彩、黑釉瓷、官瓷、哥瓷、定瓷等历史名瓷的恢复研烧,也大大推动当代钧瓷工艺的繁荣发展。”王洪伟对记者说,以前很多人只知道神垕的仿古瓷做得很厉害,并不知道神垕的当代钧瓷工艺同样获得繁荣发展。王洪伟认为,这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烧造长期局限于神垕一镇,政策资源有限、宣传推广不力,当代钧瓷工艺的繁荣发展并不为外界熟知,一直处于封闭“自成长”,与国内国际陶瓷界交流不多。另一方面则由于当代钧瓷作品虽然工艺性强、实用色彩浓厚,但艺术性严重缺失,流通到市场上的很多作品没有明显的时代性,无法取得当代人的审美认同。

他认为,拉动当代钧瓷产业发展“火车头”应该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创新,这不是评一大堆“大师”就能解决的。

问题3添加化工料会否影响人体健康

食品行业的乱添加现象大家都广有所闻。实际上,在陶瓷行业,这一现象也时有发生,并且受到收藏者的日益重视。

此前,南方日报曾经报道过,在调泥的过程中添加金属氧化物,是紫砂制作工艺中一种较常见的行为,其目的是使其色泽丰富,提高明度。把原矿紫砂与白泥相拼,适量加入氧化钴,可制成墨绿泥;适量加入铬锡黄,可制成枇杷黄色……至于紫砂矿土中添加化工原料,在低端壶品较普遍。

在钧瓷制作工艺中,也有匠人习惯在原矿釉以外引进其它因素来达到成色和增色的目的,个别匠人甚至直接添加化合物。大家知道,最早的钧瓷是利用铁和铜这两种物质来成色,譬如钧蓝就是铁成色的,红是铜成色的。但是,后来一些匠人在探索中发现,引入铬、镍、锰、钛、钴等其它元素,可以让钧釉的颜色变得更加丰富,或者更容易形成。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添加是出于艺术创新的需要,有些添加则是为了弥补工艺上的不足。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要完全杜绝添加是不可能的,微量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物质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但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的添加,都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标准来对添加的量度加以规范。目前,陶瓷行业在这方面规范还远远不够,有些方面甚至还没有起步,仅靠匠人的自律意识来维持秩序肯定是不行的。

陶艺资讯之陶艺人物创作与创新


陶艺人物的艺术价值

陶艺资讯的内容要全面是众所周知的报道需要,其中关于陶艺人物的版块设计,从风格到展示技巧性,都是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传统的陶艺人物作品展示与新创作的艺术品展示,不同的艺术价值,不同的风格特点,代表了不同时代陶艺人物设计与审美风格,所以选择更有创新的产品作为主页,很多时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认可,也是对艺术创新的一种支持。

陶艺人物的相关内容,组成陶艺资讯信息的重要部分,但是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不仅有较强的应用性标准,而且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有着非常不错的技术性技巧,特别是从专业的创作角度来宣传作品,对于大师们是一种鼓励,对于现代的陶瓷人物设计,也是一种支持。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本身也是陶瓷产业发展,和陶瓷文化传播的不同形式,而且意义重大。

陶艺资讯的组织与发布,有着很强的技术性特色,尤其是专业水准非常高,适合在各种场合里应用,而且还有较强的技术性标准,更加适合从专业的技术性领域里进行完善,而更全面的信息,所包括内容的与要有全面并跟得上创新的步子。陶艺人物的设计与创作,不断有新品问世,各有风格和特色,也在实际的设计特点上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更是现代陶艺资讯里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石湾陶瓷父子艺人的传承与创新


本月22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的2014广东民间工艺精品进京展上,石湾陶艺再次成为亮点展现在全国的视野里,除了让市民看到更丰富的石湾陶艺,也让人感受到广东的工艺品在传承与创新上做出的努力。

说起杨伟东,市民并不了解,说起杨锐华,广东的工艺界就非常熟悉了,他是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伟东是杨锐华的儿子,子承父业,一起制作工艺。

在寂寞中创新石湾釉种

老石湾艺人在表述石湾陶艺的釉时,常有一釉二型三题材的说法,釉色是排在第一位的。“以前石湾陶艺早期以出口为主,为了迎合外国人的需要,它的色彩非常丰富,并以此著称。”杨伟东说,传统的石湾釉色共有几十种,但是在古窑的柴烧成环境复杂,气氛温度很难控制,尽管釉色丰富,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通常会用的早期的灰釉为主,釉色品种多但工艺控制难度大就消失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人们慢慢通过尝试用矿物质与氧化物合成釉料取替代早期灰釉,稳定性好烧成范围广。

但在古柴龙窑烧成的顶尖老作品,到现今也无法复制,即使通过严格化学分析也无法在复杂的柴窑气氛里重现,这种偶然性总让人感受到一窑一宝的珍贵性。

杨伟东毕业后,逐渐对陶釉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到父辈石湾陶艺家们总是被偶然性的釉彩表达局限,困住手脚,他慢慢掌握了釉料的性能,便开始日夜调试颜料,在泥、釉、火诸方面积累经验。

丰富釉料拓展石湾工艺的道路

在创新过程中,老一辈和新一代显出了剧烈的冲突,父亲觉得儿子研发出的釉料太亮,太前卫,“火气大”;而儿子又觉得父亲太保守,不能接受新鲜的事物。两人在争吵中不断融合彼此的观点,最终达融合。现在研发出的一些釉料都是借鉴了其他陶艺产区釉料基础上进行创新,如耀变天目釉、金彩茶叶沫釉、绿银丝金沙釉等。

让杨伟东最得意的一个釉料是铁红金圈釉,这种釉通过高温烧成特殊的曲线,在陶艺上犹如斑斓的梅花,非常漂亮。杨伟东曾在一个有设计感的大琵琶花瓶上施于此釉,将作品送于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评选,荣获金奖。还有一个釉种名为绿银丝釉,这也是杨伟东的首创,通过绿金沙釉改良而成质感犹如刺绣中的乱针绣的立体效果。

杨锐华告诉记者,因为儿子丰富了石湾的釉种,他也根据釉种对石湾工艺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比如最近他做的一个《孔雀》作品,就是专为绿银丝釉而创造,器型采用多种釉色混合配搭,更能表现出孔雀颜色的艳丽釉色传统和创新有种配搭,这也是对固有石湾釉彩新的突破。

陶艺大师齐聚石湾共议陶塑技艺传承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昨日,刘泽棉、梅文鼎等陶艺大师齐聚石湾探讨推进石湾陶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据介绍, 2005年底,“石湾陶塑技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了公示名录。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特别是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 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为了更好地宣传和传承“石湾陶塑技艺”这一独特而无形的血脉文化,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佛山市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结合今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举办了此次座谈会。

石湾陶塑技艺应如何适应新时代?如何应用到其他产业或行业中合作发展?座谈会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梅文鼎等陶艺大师及专家、行业代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保护、传承石湾陶塑技艺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谋划策。

石湾镇街道宣教办主任杨洪表明了地方政府推动陶文化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他说,如何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承下来,更多考虑应当是如何做出影响力,而不是单纯的追求产值。要将陶文化融入到城市个性和城市品味中,融入到其他产业的提升中。另外,政府要搭建一个平台,将石湾陶艺送到国家级展览馆展出,打造出区域品牌。同时,要设立知识产权专项保护资金和陶艺专家组,推动陶文化的发展。

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颁奖


陶醉禅城--中央电视台走进佛山,刘欢、韩红、费玉清、容祖儿等歌坛明星与大家共度美好时光。大会颁发了全国陶艺创新大赛“市长奖”,陈云贤市长为获奖者刘泽棉颁发了三十万的奖金。

为了促进石湾陶艺的健康发展,在行业内鼓励树立个人风格,倡导独创精神,以促进传统陶艺的创新,包括传统题材的开发、传统艺术程式的开拓、传统技术(煅烧、色釉等)的创新等等,同时推动产业发展,本届陶艺节举办了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对于本次大赛,佛山市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地设立了市长奖,重奖30万元。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本次大赛得到了全国各大陶瓷产区艺术家们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福建德化、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湖南醴陵、山东、河北、广西、潮州、广州及佛山等全国各大陶艺产区的近200件作品参赛,参赛作品层次高、规模大,代表了中国陶艺界的较高水平。

近日,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会同佛山市经贸局、佛山市监察局及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的评选工作。在由清华大学张守智教授(国务院陶瓷顾问)、中山大学李炳荣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曹国昌教授、张海文教授、国际石湾陶艺会理事长梁义(香港)等5位国内陶瓷界的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委会的认真评审下,大赛的市长奖及其它各奖项均已评出,刘泽棉的《兵圣孙子》荣获市长奖,梅文鼎的《喜得大利》、吴植华的《盆满钵满》、刘火兴的《达摩东渡》分别获得金、银、铜奖。

为了实现大赛的持续性,在佛山市政府的倡导下,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将每两年举办一届。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大赛成为全国陶艺行业的“奥斯卡”,以此促进中国传统陶艺以更新的面貌和活力立足于世界的陶艺之林。

评委评价摘要:

张守智:在近两年的全国人大会议、科学院院士会议、全国科技大会等会议上,都提出了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是发展自主创新的经济。佛山是传统的陶瓷产区,也是国内领先的产区,由佛山来举办这样的大赛,可以起到由龙头带动发展的作用。

李炳荣: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必须有强力的后盾,本次大赛得到了佛山市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是中国和石湾陶艺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

曹国昌:参评的作者多了,艺术风格更多样化了,内涵更丰富了,作者更加注重新题材和个性化的创作。但在吸收其它艺术形式优点的同时,切记不能变成既不像东方又不像西方,两头不到位。

张海文: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吸收其它文化的优点,但同时也必须保持住本土文化的DNA,本次大赛的一些优秀作品在这方面就表现得很好。

梁义:我从事收藏30多年,平时很难见到这么多的优秀作品。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比赛,让收藏家们有更多欣赏的机会,也有利于传统陶瓷艺术的推广。

百件石湾陶艺珍品初次向世人展示


佛山四月二十九日电 (辛述之、李星)“藏宝于民石湾陶艺珍品展”,二十九日上午在石湾美术陶瓷厂内的珍陶馆揭幕,吸引省内及港澳台近二百名专家和陶艺收藏爱好者前来观展。

本次展出了四十多位石湾陶艺收藏家所收藏的近百件石湾陶艺珍品,包括人物、动物、器皿及部分日用品,均为明、清至文革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沉睡于民间多年,其中清朝咸丰七年的《人物琉璃脊》为石湾独有的制作,清代的绿釉人物像、民国的三彩大鳌鱼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石湾艺术珍陶。

俗称“石湾公仔”的石湾美术陶瓷,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石湾陶民以岭南人的兼容性,学习北方名窑的优点,形成“石湾公仔”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是民窑生产,创作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并充分吸收了国画写意笔法的精髓,强调概括和夸张,具有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浑厚朴实的特点和具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十七、八世纪时期,荷兰人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大量购买石湾公仔运抵欧洲,现英国、美国、德国、丹麦、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仍收藏着不少石湾陶艺珍品。美国人施钦仁不仅收藏了四百多件石湾公仔,还把这种爱好传给了女儿施丽姬,她的博士论文就是《石湾陶器研究》。在国内及港澳东南亚一带,更有不少石湾陶艺收藏者。

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彩陶杯、蓝纹红陶釜,证明了中国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艺术在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数千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绽放出灿烂的异彩,显示其特有的魅力。

唐宋两代是佛山制陶业的重要发展时期。1957年以及1972年先后在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发现了唐宋窑址。陶瓷的大批量生产,使佛山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陶瓷基地,产品除供应国内所需,更外销到海外。当时佛山艺术陶瓷制作已具相当高超水平。

佛山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则始于明代。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佛山陶瓷业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产生了行会组织,使石湾成为陶瓷的中心基地。在广州当时的出口商品中,陶瓷出口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丝织品。当地的陶艺家利用本地丰富的陶土资源,研发出数十种颜色各异的色釉,并因势利导,塑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的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而器皿处理上则以浓厚多姿的釉彩掩盖陶胎的粗糙,同时吸纳各大名窑的釉色和造型,生产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器皿。尤其是仿钧窑产品取得了很大成功。

进入清代,佛山陶瓷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乾隆年间,陶瓷制造业分为大盆行、白釉行等23行。其中白釉行生产中小型产品,在240个品种中,绝大部分是艺术陶瓷。而专产大件器皿的花盆行品种之繁多为23行之冠。其中尤以艺术韵味独特的花脊称著。而举世闻名的“石湾公仔”(石湾人物雕塑)更是取得辉煌的成就。石湾公仔吸纳、仿造当时各大名窑精华,如仿钧窑冰裂纹釉、乳浊釉,仿建窑鹧鸪黑釉,使石湾公仔增加了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仿耀州窑刻花、仿磁州窑黑白彩绘和红绿彩绘,丰富了石湾公仔的装饰手法。借鉴江西吉州窑中舒窑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韵味,更奠定了石湾公仔在当时陶艺界的坚实地位。清代产生了以黄炳、黄古珍、陈祖等一批陶塑名家,代表着当时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黄炳,出生于制陶世家,擅长捏制鸟兽和人物,尤精于塑造鸭、猫等动物。其动物多以胎骨泥为胚,不施釉彩,借鉴工笔国画手法刻画体毛,并以时钟发条勾勒胎毛,形神逼真,开创了石湾陶塑“胎毛技法”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古珍精于制作器皿,他借鉴宋代吉州舒窑的彩绘风格,结合石湾的各种彩釉,以“仿舒加彩”的独特手法拓展了石湾陶艺的广阔领域。而陈祖则擅长瓦脊人物,他不着重于人物的小节刻画而注重于通过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绪,为“意塑派”的先驱。

民国是石湾陶塑艺术的巅峰,以陈渭岩、潘玉书的崛起为标志。陈渭岩制作的作品工整雅致,无论人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长,又善于仿制古代名窑的颜色釉,开拓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石湾陶瓷仿古作品的广阔途径。他吸收了西洋雕塑人体解剖结构比例准确的长处,引领一代陶艺新风。如果说陈渭岩融会中西,引领一代新风,那么使石湾陶塑艺术走向成熟辉煌的,则是他的弟子潘玉书。潘玉书在石湾陶艺古朴传神的特色上吸收西洋雕塑技法,他擅长塑造仕女形象,以眉眼、嘴角、唇边动态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女性特有的温柔娇媚,其服饰则用细密的线条来表现衣褶的重叠,有很强的动态感和节奏感,从而形成了含蓄典雅、潇洒、俊逸而富于书卷味的独特风格。民国期间名家辈出,如以刻划市井人物生活情趣见长的刘佐朝,以胎毛技法塑动物的霍津,以微塑著称的巨匠廖坚等,他们共同创造了民国石湾陶艺的兴旺局面。

如果说明清两代的民间艺人把石湾陶瓷艺术推向了民间乡土艺术的高峰,那么,以刘传大师为代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则勇于创新,把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观相结合,带领石湾陶艺步入了当代艺术的殿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是石湾公仔恢复发展,从民间工艺品升华为艺术鉴赏品的时期,令石湾陶艺的创作从内涵到形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刘传学习前辈潘玉书及各名家的精髓,注重生活积累,大胆创新,作品擅长于把握情节发展的高潮,突出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用夸张而又洗炼飘逸的手法来处理人物特征,克服了民间匠人千人一面的通病。他还总结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主张作品应“动中有静,起中有伏,粗中有细”,在情节处理上要“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与刘传名望并肩的还有以动物陶塑著称的区乾,他以严谨的写实作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各种灵禽的千姿百态。20世纪50年代起,勇于创新、各成大家的还有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大师。他们融会了西洋雕塑的长处,善于将石湾陶瓷的多样化技法,如捏塑、雕塑、贴塑、捺塑等综合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展现出苍劲醇厚的艺术风貌。他们的作品严谨细腻,既有浑厚的传统石湾公仔的韵味,又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师的神髓,以造型刚劲传神、人物骨骼奇特、结构紧凑慎密为艺术特色。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以表现时代精神和风貌”。以勇于创新而成就卓越的陶艺大师还有梅文鼎、黄松坚、潘柏林等。他们有的运用书法、篆刻和古代绘画艺术于陶瓷造型中,以古朴典雅、简炼新颖的艺术特色展示自己致力革新的个性,脱颖出新的姿彩,有的认真研究石湾陶艺的传统特色,结合时代精神去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豪放健雅、优雅灵秀的艺术风格著称。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素有美术陶瓷生产传统的石湾,其生产的美术陶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在美学价值上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在现代仍能显示其浑厚的文化潜质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亦要看到,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石湾陶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与不足。第一,在传承上历代艺人都比较保守,“传男不传女”,“传本派人不传外派人”,致使许多技法不能很好地继承及发扬光大。第二,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意作品还很少,而且创作题材及技法大同小异,模仿抄袭的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当前,石湾陶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令石湾陶瓷艺术走向新辉煌的唯一途径唯有突破传统题材、手法,开拓新领域,并使陶艺作品与现代人居环境相融合,使自由奔放的现代陶艺与浪漫舒适的现代家居相得益彰,给人们带来艺术化的家居文化享受。要借鉴西方大型公共环境雕塑的艺术感染力,使只供个人把玩的案头艺术走向公共环境艺术的广阔展示天地。如何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打造强大的中国文化产业,使之走向世界舞台,这是在全球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的新时期摆在石湾陶艺家面前的重任。

进入21世纪,在繁花竞放的陶塑艺苑里,我们欣喜地发现,一批中青年陶艺家已成长起来。他们得益于石湾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得益于一大批前辈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石湾公仔”艺术的熏陶。令他们在这块土壤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根植传统,大胆创新”正是新生代陶塑艺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借鉴前辈的艺术成果,博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从新一代陶艺家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创新、勇于挑战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如有运用写实、严谨手法延续传统精华的执着;有以点、线、板块结构,结合现代审美情趣,走进现代化生活陈设的和谐。其中既有豪放、刚劲、传神的石湾人物公仔,又有细腻、小桥流水般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盆景、动物、昆虫……。新的时代,新的市场,新的追求,新生代陶艺家们的大胆创新,突破传统,为石湾传统陶塑注入了新的血液,亦使千年的石湾传统陶艺得以经久不衰,方兴未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外来和尚”创新石湾传统陶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外来和尚”创新石湾传统陶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传统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