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与地板 > 导航 >

评论:涨价与迁徙都无法 根本解决成本压力

评论:涨价与迁徙都无法 根本解决成本压力

瓷砖与地板 地板与瓷砖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2021-05-05

瓷砖与地板。

上两周有两条消息占据着各大煤体的重要版面,一是佛山13家主要陶瓷企业签下盟约,集体于6月1日开始提价5-15%;一是佛山停止审批陶瓷项目,并将下决心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陶瓷企业。这两条接踵而至的消息,可以说是佛山陶瓷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它们与近期佛山陶瓷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上演的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一起交织,构成了目前佛山陶瓷生态的主色图景。

上述几大重要事件的发生,在内在逻辑上有着紧密联系。由于原材料等成本因素的不断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直接以提价而寻求自保;而政府为舒缓与回应社会对和谐人居环境的要求,也不得不对陶瓷项目一刀切式的SAY“NO”;当然,企业在遭遇到成本与环保政策双重压力之下,也自然会“触底反弹”,以“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性迁徙向新的低成本资源地集结。换言之,在市场与政府的双重高压之下,涨价与迁徙就成为目前陶瓷企业解决成本压力的直接手段。

停止审批陶瓷项目,显然是政府作为守护人角色开始让“有形之手”发挥力量。在政府不断拿出“尚方宝剑”让陶瓷企业回归“社会公民”,担负其本应担负的社会成本时,陶瓷企业突然增大的成本压力顿时“拔出了萝卜带出了泥”,将多年来在环保、资源等方面的历史“欠帐”问题迅速暴露出来。

陶瓷老板被称为“资源贱卖者”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由于长期在环保投入上的严重不足和廉价使用各种矿产资源,以及部分地区一贯的“放水养鱼”政策的纵容,致陶瓷企业放心地让陶瓷产品———这一牟利工具一直在“廉价”上运行。反过来说,陶瓷企业多年来能够赚取高额利润,应是全赖于吃了政策这碗饭。也正因为这样,什么样的环境就养了什么样的孩子,结果当政府全面收紧环保等条款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承担“公民角色”这一社会成本的陶瓷企业,“走为上策”就迅速成为其逃避责任的自然选择。

在很多人看来,佛山陶瓷企业以集体涨价的方式开始“起哄”,应该说在一定时期内巧妙化解了政策上的压力。这种巧妙在于,可以让政府误以为陶瓷企业的提价行为更多是对政府环保政策收紧的主动回应。但由于佛山陶瓷企业的集体提价或集体出走,并非正常意义上的市场良性驱动所为,所以即便是涨价或迁徙成功,这种“政策投机性”胜利,无论如何都难以改变其“贱卖者”形象。因为,真正舒缓成本压力的方法在于自身品牌精细化经营与思维上回归“社会公民”,而非以要挟式地在价格与迁徙路线上动刀动抢。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如何有效化解陶瓷行业高成本压力


近期,陶瓷企业面对原燃材料价格一路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运营成本逐年提高,陶瓷业的“低成本时代”已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高成本时代”的不期而遇,且将成为今后的主流。

高成本时代对陶瓷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此,陶瓷企业应清楚认识到,高成本对陶瓷企业存在危险和潜在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提高产品单价是出自本能的反映。面对成本的重压,众多陶瓷企业采取了最直接、最见效化解成本压力的方法——提价。据报载,今年以来,佛山部分著名卫浴品牌无惧市场的销量压力,纷纷上调产品价格,潮州的部分卫浴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也提高了相关产品价格,陶瓷卫浴行业“涨声”一片。业内人士预测,2011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卫浴品牌加入涨价行列。提高价格是一种表象,它不应是成本的转嫁,单纯由消费者买单。其背后还需要陶瓷企业从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品质等方面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产品的高品质、高附加值、高价值、高价格的顺次递延。

管理模式,消除浪费、提升生产效率,化解成本压力。降本:精打细算、精准预算,小革小改、创新发明,以及强化新产品研发设计,通过优化配方、材料替代、简化工艺、提升质量等级率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增效:对生产、管理、经营等实施流程优化和再造,从根本上为降低成本创造条件。控本:控制成本才会为降低成本埋下伏笔,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资产周转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降低时间成本和效率成本等。

陶瓷卫浴业的“高压本时代”,预示着全新的竞争模式和格局正在形成,应对之策,因理念与思想不同而有别。因此,陶瓷卫浴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围绕着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注重环境保护、依法用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自主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核心竞争力等要素和环节,这是企业化解高成本压力的根本。

陶瓷业寻找新能源缓解成本压力


消费税开征后,原来成品油税目当中只有汽油、柴油2个子目,此次又新增燃料油等5个子目。对用油大户陶瓷产业来说,这意味着连续多年上涨的油价又要往上走了。另外,除了消费税实行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成品油的价格,使陶瓷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再次加大。

油价涨了,有业内人士表示,可以仿效国际上石油组织“欧佩克”的办法——减产提价。据了解,广东佛山方面,内墙砖开始提高3‰至8‰的售价。据了解,一批大小陶企的抛光砖,也已经开始提价,有的提了几毛钱,有的提了几分钱。但与汽油价涨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了解,广东省陶瓷协会已强烈要求提高陶瓷产品的价格。据某陶瓷企业负责人透露,国家协会拟从5月起将陶瓷产品普遍提价10‰至15‰左右。

然而,据记者了解,提价并不是所有陶企都想做的事情。三水精博硅酸盐精细材料公司董事长叶恒青认为,现在国内瓷砖市场已经饱和,犹如盛满了水的杯子,再增加一家陶企,水就会溢出来。“这种情况下,不提价是等死,提价则是找死。”一位陶企负责人无奈地认为,原材料价涨,不提价的话,利润空间逐渐趋零,企业将慢慢“枯萎”;而提价会吓跑经销商,失去市场。

除了提价,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减产。但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不能形成“统一战线”,陶瓷企业将不会优先考虑减产。

成本上涨是否就扼住了陶企的咽喉呢?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东鹏陶瓷总经理何新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其实现在广大陶瓷企业都开始寻找液化石油气的替代品。除了水煤气,不少企业希望用上天然气,以减轻成本压力。据了解,因为一直使用天然气,很多企业没有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据了解,去年初,广东潮州某陶瓷企业看到石油涨价的市场风险,率先对窑炉进行改造,选用价格相对稳定的天然气作为窑炉的燃料。在石油涨价,使不少陶瓷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这家企业的经营却一直红红火火,去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使用天然气非常环保,而且也很安全,不管是运输还是日常的管理运作当中,都降低了不少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它相当经济。该负责人相信,使用天然气将是目前陶瓷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据介绍,就目前的价格而言,天然气是每吨4000元左右,而液化石油气每吨是6700元左右,两者相差近3000元。以一家企业每天正常生产所需的用气量4吨为例,使用天然气,每天可节省燃料成本近万元。能用上天然气自然很好,用不上天然气的企业也正在设法降低成本,以改善经营来减压。

然而,广东佛山市南海自然的陶装饰材料厂副总经理尹明非认为,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国内市场饱和后,产品价格必然走低。寻找原料替代物等降低成本或减产提价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他们将立足于自主创新,为品牌找“出路”,以提高售价。广东佛山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彦斌表示,因油价等原材料涨价对品牌产品影响较小,所以其产品利润空间仍较大。业内人士也表示,一流企业卖设计与技术,而二流企业才是卖材料。当设计成本、技术成本增值以后,原材料涨价对产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除了寻找石油产品的替代物,陶瓷企业还应该多在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

价格上涨难解陶瓷业成本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受国家限制资源性矿产过滥开采、成品油税目中新增燃料油等5个子目,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等方面的影响,石油、矿产原材料、运输等价格直线上升。在此情况下,佛山等地的陶瓷厂家涨声不断,纷纷开始上调陶瓷产品的出厂价格。面对这种情况,市场的反映如何,是否会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呢?

行业:厂家不堪成本之累

一直以来,矿产、陶瓷色釉料等原材料以及水、电、铜等上游产品都在不断地涨价,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相互压价使得陶瓷企业处境艰难,一些低附加值、利润空间比较小的产品都是微利或低于成本价销售。

消费税开征后,原来成品油税目当中只有汽油、柴油2个子目,此次又新增燃料油等5个子目。对用油大户陶瓷产业来说,这意味着连续多年上涨的油价又要往上走了。另外,除了消费税实行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成品油的价格,使陶瓷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再次加大。

油价涨了,有业内人士表示,可以仿效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办法——减产提价。据了解,广东佛山方面准备将内墙砖售价提高3%-8%。一批大小陶企的抛光砖已经开始提价,有的提了几毛钱,有的提了几分钱。但与汽油价格涨幅相比,这样的提价幅度还有很大差距。据某陶瓷企业负责人透露,国家及行业协会拟从5月起将陶瓷产品普遍提价10%-15%。

除了提价,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减产。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不能形成“统一战线”,陶瓷企业将不会优先考虑减产。

市场:商家不敢轻言涨价

然而,提价并不是所有陶企都想做的事情。三水精博硅酸盐精细材料公司董事长叶恒青认为,现在国内瓷砖市场已经饱和,犹如盛满了水的杯子,再增加一家陶企,水就会溢出来。“这种情况下,不提价是等死,提价则是找死。”一位陶企负责人无奈地说,原材料价涨,不提价利润空间逐渐趋零,企业将慢慢“枯萎”;而提价会吓跑经销商,失去市场。

在北京的集美建材城,前一段时间众多陶瓷品牌的墙地砖和卫浴产品都在竞相降价,而且打折的幅度都比较大,在5折左右,甚至更低。原价120元/平方米左右的墙砖现价在60元/平方米左右,原价在60元/平方米左右的墙砖现价在28元/平方米左右,而一些小品牌墙地砖居然卖到了20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

面对如此低的折扣,不少销售人员表示,这是为了五一促销,而五一之后,则肯定是要涨价的。在集美建材城中,代理帕米尔、依诺等品牌墙地砖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原材料等一直在涨价,听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墙地砖肯定是要涨价的,但是什么时间涨价,涨价幅度是多少还没有确定。中盛陶瓷的销售人员表示,五一期间的促销活动过后肯定要涨价,幅度大约是5元钱左右。但是不会一下子就涨上去,而是先上调一两元,然后慢慢上涨。

也有的品牌陶瓷销售人员对节后涨价一说表示怀疑。百特瓷砖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的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每个品牌都在促销以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谁敢轻易涨价呀?

对策:节能降耗是出路

其实,对涨价一说表示怀疑也不无道理。毕竟在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行业现状下,提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能在短期内用来救急。总不能随着油价或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不断地涨价吧?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油价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不可能避免的,企业要发展,只有通过节能降耗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保证一定的利润。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东鹏陶瓷总经理何新明称,现在陶瓷企业都开始寻找液化石油气的替代品。除了水煤气,不少企业希望用上天然气,以减轻成本压力。据了解,去年初广东潮州某陶瓷企业看到石油涨价的市场风险,率先对窑炉进行改造,选用价格相对稳定的天然气作为窑炉的燃料。在石油涨价后不少陶瓷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这家企业的经营却一直红红火火,去年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广东清远、高要等环保门槛较低的陶瓷产区已经开始改用水煤气,实施以煤代油的改造工程。佛山市区的陶瓷企业由于环保压力,无法改用水煤气,只能采用加强新

广东佛山市南海自然的陶装饰材料厂副总经理尹明非认为,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国内市场饱和后,产品价格必然走低。寻找原料替代物等降低成本或减产提价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该公司将立足于自主创新,为品牌找出路,以提高售价。广东佛山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彦斌表示,因油价等原材料涨价对品牌产品影响较小,所以其产品利润空间仍较大。业内人士表示,一流企业卖设计与技术,二流企业卖材料。当设计成本、技术成本增值以后,原材料涨价对产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除了寻找石油产品的替代物外,陶瓷企业还应该多在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

生产成本扶摇上涨高达15% 陶瓷产品要涨价?


近期,与陶瓷关系重大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工釉料、交通运输等价格居高不下,陶瓷生产成本扶摇上涨已高达15%,在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市场,陶瓷涨价已如弦上之箭——

在成都东、南、西、北方向,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记者发现,在这些市场,陶瓷售价上扬已经不是传言。60%左右的陶瓷经销商还在“涨”与“不涨”间徘徊。部分陶瓷则冒着减少市场份额的危险悄然涨价。昨日,有“西南陶瓷霸主”之称的城北512陶瓷城表示:至少在近期,512陶瓷城的所有品牌将在价格上保持稳定状态。而9月,512陶瓷城联合本报力推墙地砖、卫浴惊爆特价的策略也将如期进行。

告急陶瓷生产成本上涨15%

 

成本上升导致陶瓷企业利润大幅滑坡,尽管上调产品价格要冒着丢失市场份额的巨大风险,但在成都南门几大建材市场,已有陶瓷品牌经受不住成本上扬压力,开始暗中陆续提高售价。在市场敏感时期,512陶瓷城筹划的“墙地砖、卫浴惊爆特价风潮”是否有悖行情、挑战极限之嫌?

业内人士指出,陶瓷生产企业的成本不断攀升并不是空穴来风。类似512陶瓷城大幅降价这样的举措的确有一定的风险,除非其能够较其他市场更能控制成本。

整个陶瓷生产线窑体的工序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燃料成本占生产成本近30%,运输成本也占三分之一。与陶瓷成本构成相关度非常大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工釉料、交通运输等价格居高不下,燃料价格提升了约30%;目前,泥砂石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已达20%左右,粗略测算,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涨价使建筑陶瓷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15%;此外,国家对陶瓷企业的能耗标准也有了新的规定,加大了其技术革新成本;逐年递增的人力成本也让陶瓷生产企业压力重重。

市场人士指出,在这种情况下,512陶瓷城能够用行动来表明“不涨反降”,原因应该很简单,那就是这个专业陶瓷市场极有可能发挥了其“陶瓷供货源头”的优势,有效控制了运作成本。

掌握资源发挥供货源头优势

“高端陶瓷品牌暂时不涨价。”这是近期陶瓷市场的一大现象。据悉,高端陶瓷品牌面对的人群及定位均“高高在上”,目前这些品牌的成本压力还不算大。512陶瓷城拥有全国2/3以上的高端陶瓷品牌,其“不涨反降”的举动似乎有了答案。

但512陶瓷城的态度表明这种猜测仅仅是表象。就512陶瓷城而言,先入为主成为陶瓷厂家的第一供货渠道让其成为这个行业最牛气的市场。在512陶瓷城,有着大把的陶瓷资源。广东、福建等陶瓷厂家将512陶瓷城视为打开西南市场的第一站。花都、露华浓、诺贝尔、欧神诺、鹰牌、冠军、腾达、美陶、亚细亚、斯米克、萨米特、蒙娜丽莎、新西南等绝大多数厂家均将总经销、旗舰店、西南办事处设立在512陶瓷城。

陶瓷厂家无疑是512陶瓷城的直接供货商,在成本上减少了中间环节且挤干了价格水分,掌握了控制成本的主动权,较二级、三级经销甚至成都的其他建材市场而言,512陶瓷品牌的成本无形中低了很多,售价低于其它建材市场也是顺理成章。

市场分析,实施价格策略,512陶瓷城显然有了较大优势,而其是否会在霸主地位上再次发力影响西南市场行情,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原材料涨价压力 陶瓷企业以新代旧抬高价


15×15cm小尺寸白花花的普通瓷砖已在上海各建材市场、卖场失踪,营业员都说现在流行仿古砖、印花砖、玻化砖、抛光砖,陈旧品种早该淘汰了。但上海一家没有名气的建材公司负责人揭露,为了消化原材料涨价压力,瓷砖生产企业想出了“以新代旧”的招数,瓷砖整体供货价被抬升了8%左右。

新品上市价格上涨

揭露瓷砖涨价“招数”的这家公司没有在上海电信114查号台里留名,也许这是该公司负责人敢于报料的原因。据说,从去年就开始上涨的陶瓷原材料价格一直到两个月前才开始稳定。但是经过这次原材料成本大涨价,很多陶瓷企业都倒掉了,剩下的厂家把瓷砖零售价大约抬高了8%左右,原材料新增成本大半转嫁给了消费者。

该公司负责人认为,靠消费者消化涨价压力对瓷砖厂家来说风险不小,瓷砖行业竞争很激烈,产品容易被替代,轻易提价无疑会很快失去市场。但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企业不提价就没法存活。在上下游两头逼迫下,瓷砖生产企业对老产品往往不敢提价,而是通过上市新品种来实现涨价目的,比如号称应用了新的科技、采取了特别的花纹,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价格判断。

据解释,不少瓷砖生产企业都推出了新品,各厂家给一级经销商比如大的建材市场、商场的供货价已上抬高了8%左右,考虑到流通领域的代理、分销环节,瓷砖市场的最终零售价可能最高抬升了10%。尽管有些代理商、经销商为了尽快销售,自愿让利1%~2%,但大部分涨价负担还是落在了消费者头上。

据记者近日在上海大型建材卖场了解到的情况,价廉物美的小尺寸白瓷砖、马赛克统统不见踪影,仿古砖、印花砖、玻化砖、抛光砖大行其道,表面呈现花卉、纹理、凹凸的面砖、墙砖,售价基本维持在每块10元以上。号称“岁末大赠送”的一家全国连锁外资建材卖场,最便宜的面砖每块卖1.98元,最便宜的墙砖每块卖1.74元,这些促销品的价格相比3个月前几乎翻了一番。

后续涨价遭遇阻力

广东海关统计表明,陶瓷生产企业正在加紧出货。出口退税降低后,广东省陶瓷出口仍保持平稳增长,今年1至8月的月平均出口量15.2万吨,9、10月份分别出口18万吨和16.6万吨,均高于此前水平,但随着这股出口潮的退却,按照以往规律,陶瓷生产企业将转入“内战”,很

可能是掀起新一轮价格竞争,这对消费者倒是没什么不好。

据悉,瓷砖生产企业以新代旧的招数原本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陶瓷行业协会的产业导向,这些部门都希望瓷砖和陶瓷生产企业走转型升级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推广创造新价值。因此,瓷砖生产企业新瓶装陈酒的行为可能再接再厉。

据介绍,瓷砖的暗中涨价已对市场需求产生了抑制,目前在上海等沿海城市,建筑装饰市场对瓷砖的需求量已开始萎缩,经销商们只得相应收缩摊子。有些仍从事瓷砖生意的商人开始想办法减少开支,花在仓库、场地上的投入有所下降,瓷砖生意高峰时期曾经每天花费0.7元/平方米的租金,现在已经下降到每天0.5元/平方米,而且现在租借到好仓库相对容易了。

厂商当然也得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全国连锁的一家外资建材卖场这些天正在全面促销瓷砖,从场面上看,“POP”贴满店堂、堆头摆满走道,打折幅度一般为八折。营业员说促销既是常规动作也是形势所迫,适值陶业旺季,不少原来在旺季月份能够轻松销售1000多万元的一线品牌,如今只得到几百万元的业绩,瓷砖厂商必须加强促销。

产地广东涨价“自保”

据广东拱北海关最新统计,今年1至10月,广东省出口陶瓷制品156万吨,价值2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和23.4%;出口平均价格为1561美元/吨,增长16.7%。广东陶瓷制品出口呈现量增价扬形势。同期,广东省出口建筑陶瓷制品12.1亿美元,增长37.9%,占同期出口总值的49.5%;出口家用陶瓷器皿8.1亿美元,增长15.5%,占同期出口总值的33.2%。上述品种出口值合计占同期出口总值的82.7%。

广东是上海陶瓷市场的主要货源地,“广东感冒上海吃药”,两者具备因果关系。广东海关表示,陶瓷出口均价上升,既是原料、能源等成本上升的综合结果,也是广东企业为了应对未来两大不确定因素的举措。这两大不确定因素是指出口退税率下调及欧盟附加新的卫生指令。

据悉,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的利润基本来自出口退税,而今年9月15日起,陶瓷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8%。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直接提高陶瓷生产出口企业的成本,缩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要么不出口,要么涨价出口,而且出口价格的上涨必然带动内销价格跟进。

据说,欧盟的新指令主要针对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可能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必须附有由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的书面声明等内容。分析认为,中国的建筑陶瓷命运同样不容乐观,将来也可能遭遇麻烦。我国对陶瓷制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国内陶瓷制品的质量难以应对更为严格的欧盟技术壁垒。企业今后做欧洲生意,首先要碰到技术替代及检测费用大增的问题,如果依然按现有思路继续低价抢市场,将在出口领域到处碰壁。

评论:官员与瓷器


2013年2月底,景德镇的气候乍暖还寒,春天已经到了!

此时,景德镇的陶瓷市场似乎还处于冬季,不少陶瓷商人、陶艺家都感觉到了“市场没有以前好做了。”有人认为,这和当前的反腐形势有关。2月25日出版的《中国经济周刊》恰逢其时地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论据。这一期的封面报道《瓷器的官场生意》几乎不加隐晦地指出,景德镇艺术陶瓷的繁荣得益于官场的腐败。

《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景德镇引起了强烈震动。短短两天内,我的QQ便收到了三位朋友发过来的网址链接,点开一看,全是这篇文章的网络版。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朋友全是陶瓷圏外人士。

有朋友问我,“你对这篇文章怎么看?”我的回答很文绉绉:“瓷器无罪,罪恶的是人的贪俗。”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院长何炳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别用“雅贿”给景德镇陶瓷贴标签。这一观点,我极为认同。

有人认为,官员爱瓷其实是爱钱。对此,我不敢苟同。

官员爱瓷是有历史文化根源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态与文化生态密不可分,从而催生了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文人政治。从科举制度实行以来(甚至更早一些),官员都是从文人中选拔而出,文人不一定是官员,但官员一定是文人。历数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有几个没有当过官的?以唐宋八大家为例,无一例处,全是高级公务员,有的甚至高导宰相之位。

既然是文人,就必然舞文弄墨,琴棋书画无所不及。而古代的瓷器还只是工艺品(日用品),难以与书画相提并论。如果有哪位官员在瓷器上写诗作画,简直是自降身价,贻笑大方。

到了当代,瓷器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工匠变成了大师,日用品成为了艺术品。文人有了很大的毛病,就是附庸风雅。当瓷器成为一种当代时尚的艺术之后,文人就会心生爱慕之心,群起追之。

当瓷器的市场价位达到一定高度时,穷酸的文人是买不起的,那些自视有文人气质的官员们也是买不起的。但是,只要官员们喜欢,再贵重的瓷器也还是有人会送的。这就是瓷器雅贿现象的根源。

景德镇瓷器能成为雅贿的“重灾区”,恰恰说明景德镇瓷器的价值所在。

借助反腐之风,挤掉景德镇瓷器的价格泡沫,让景德镇瓷器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评论:原料上涨 加剧成本攀升陶瓷行业之痛


中国有句俗话: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放在当今的陶瓷行业,再贴切不过。改革开放30年,4次大的投资发展热潮,使中国的陶瓷业迅速跃升世界前列,并确立了其世界陶瓷大国的地位。曾几何时,压机就是印钞机的惊喜;提货的汽车排成长龙的壮观;以及昔日的菜农洗脚上田,穿着笔直的西装领带在礼仪小姐的搀扶下,不停地剪彩投产的辉煌,使陶瓷产业跳跃式发展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然而,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和对资源、能源的过度依赖,在资源日竭,能源紧张的今天,随着能源价格的一再直线飚升,原辅料全面上涨,以及世界经济危机及国内通胀日益加剧导致的运输、人力成本也全面攀升的今天,30年的辉煌已暂告一段落。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新政的出台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实施,传统的制造企业如海啸般大片大片地倒闭。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制鞋、家电到陶瓷行业,虽然时令正值三伏,然而业内铅云密布,寒流滚滚。自今年初,一场大雪灾使煤炭供应局部紧张,至汶川大地震及目前的奥运会,进一步加剧了燃煤的供应紧张局势,与此同时,作为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高岭土、瓷砂、白泥、黑泥及色釉料的原料也日日见涨,更令陶瓷企业雪上加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曾坦言:08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而业内不少有识之士也总结为“陶瓷行业陷于困局”。虽然有少数大品牌企业说现在只是感到有点寒意,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但放眼行业,从佛山到福建、从江西到山东、从华北到四川,各产区企业收缩战线,囤积煤炭、原材料,都在做蛰伏过冬的准备。在7月16日的高安论坛上,业内巨头黄建平曾引用地震时的一句话:活着就是最好的。这应该是现今陶业状况的最真实写照。

“冬天”来了,这个“冬天”可能会很漫长,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到底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煤价上涨主导成本压力

目前陶瓷企业特别是建陶企业的生产主要还是使用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制气作为燃料。虽然佛山有段时间因事故而叫停水煤气,但不久都恢复使用,而其它主要产区如山东、华东、江西、福建等地都是使用水煤气,这样,煤炭就成了陶瓷生产的主要能源。据资深陶瓷生产技术人士介绍,燃料在整个生产成本中占到1/3。

自年初雪灾开始,到四川汶川大地震,由于受运输影响及国家确保火电供应用煤,煤价开始持续飚升。到7月底,煤价已由年初的每吨700元左右上涨到1330元左右,创历史新高。据最近国内权威媒体报道,国际油价将继续走高,受此影响,燃煤价格还将上涨,涨幅受地域影响,或将有所差别,但整体攀升已不可避免。

记者日前走访了佛山罗村的某燃煤公司,偌大的堆场“僧多粥少”,在不多的煤炭堆放处,等候运输的大货车排成了长龙。据该公司一员工介绍,现在煤炭不仅价格上涨,而且很难买到,即使现金预付也不一定能订到货,运输也非常紧张。记者还采访了部分企业生产负责人。据强辉陶瓷生产负责人黄先生介绍,今年年初,煤气站燃料用煤每吨价格在680元至730元之间,目前已暴涨至1300元/吨,而且供货非常困难,库存不足。以前佛山陶企主要使用山西及贵州煤炭,现在大部分陶企已转向广西及越南采购,以保障用煤库存。

江西高安陶企也不例外。据江西瑞福祥陶瓷负责人张先生介绍,自5月12日以来,该公司煤炭供应商没有给他们发过一个车皮,铁路运输完全“中断”,主要靠公路运输。高安大部分陶瓷生产企业库存煤炭不足1000吨,而且价格在1280元/吨左右,而山西大同的煤炭到厂则高达1300多元/吨。

江西景德镇欧神诺生产基地腰线厂的曾先生也表示,目前该公司燃煤库存紧张,仅5000吨左右,而且价格高,发货困难。

据张先生分析,目前运输紧张主要是确保四川地震灾区救灾运输造成的。而国家重点确保大型火电厂用煤运输也是原因之一。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局公开披露的情况综合了解到,河北、安徽、湖南等省煤炭库存都低于1个星期。从湖南国光、群力陶瓷企业反馈的信息表明:岳阳、醴陵两地陶瓷企业煤炭库存也纷纷告急。

相对比较好的是福建陶瓷产区,腾达、华泰、国星、鹏程、奥辉、彩菱等提前斥巨资囤积煤炭,腾达陶瓷更是斥资6000万元现金购入煤炭5万吨,这些企业约可维持3个月左右。

山东的煤价可以用“暴涨”来形容,年初时每吨在600元左右,“五一”时价格至700元/吨,7月份却迅速飚升至1100元/吨,涨幅达80%以上。据有关人士分析,山东煤价如此走高,与山西各地政府加大对煤炭企业的整顿导致煤炭供应大幅下降有很大关系。

在记者综合了解的相关信息中,一些从事煤炭行业研究的人员表示,近期煤炭期货成交率在不断下降,而同时国际煤价大大高于国内,这种因素,大大刺激了煤炭出口,将最终导致下半年煤价持续上升,给陶瓷生产成本带来更大的压力。

穷于应付原材料涨价和变相涨价

自5月以来,虽然陶瓷产品价格平均上涨在8%左右,但由此而来的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陶瓷企业穷于应付。据佛山某知名陶企生产负责人刘先生介绍,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成本增加6700多万元,而且因环保的整治,环保成本投入2000多万,这些都是非盈利性投入,这些投入最终转化为综合成本。而强辉陶瓷某技术人员介绍,陶瓷生产的泥砂石已从年初的180元/吨涨至220~250元之间,钠砂由300~380元涨至450~550元/吨。高岭土、黑泥等从95~120元/吨涨至150元/吨,Cr2O3从10000元/吨涨至30000元/吨,氧化锌从7000多元/吨涨至30000元/吨,透明釉从3000元/吨涨至4500元/吨,总之是全线“飘红”。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下半年一些企业停产,可能对积压的产品要低价倾销,这样两头紧会更加大行业的冲击。

广东欧文莱陶瓷的生产负责人唐总表示,今年以来,高岭土、白泥、黑泥价格已总体上涨5~10%,不仅如此,电价也上涨每0.1元/kwh,而陶瓷包装的纸箱价格也上涨60%。广东某陶瓷原料企业负责人吴先生更是坦言:“现在各种东西价格都在上涨,各原料生产企业出于维护客户关系,表面上标准原料价格没涨,实际上,今‘泥’已非彼‘泥’,有效成分都下降了,实际上是变相涨价,这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这种变相涨价,涨幅在10~20%之间。不同的原料,涨幅各不相同。

吴先生还透露,现在广东在查封整顿矿产资源,很多无证无规划企业将停产,产量的不足,将导致陶瓷原料价格还要继续上升,涨幅可能会高于上半年。

原材料在整个陶瓷生产成本中约占10%,但品种多样,门类繁多,原材料集体涨价,而且涨幅不一,往往使企业对行情的把握费尽心机,穷于应付,同时也更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运输和人力成本节节攀升

随着油价的大幅飙升,汽车运输及海运费用也日见日涨。不仅如此,近期受奥运影响,对进出港及道路管制非常严格,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运输紧张、发货困难。而根据最新的《铁路货物运价率表》,整车货物运价及集装箱运输价格都已上调。人力工资方面,受国内物价大幅上扬及高通胀影响,陶瓷企业平均人力成本亦上涨10%,并且受行业总体经济大环境低迷影响,人才流动加速,招工也比较困难。这些因素进一步加深了陶瓷行业的困局。

怎样控制火焰的性质与压力?


烧煤的倒焰窑内还原焰的表征是维持窑内正压操作,投煤次数较多,相隔时间较短,做到不断火,不断焰;而氧化焰的特征是窑内维持负压操作,窑内火焰明澈清晰,一般添煤时间间隔较长,初时窑内浓烟滚滚,过后渐淡而后火净,即火焰的性质为还原-弱还原-氧化。因此保持窑内火焰的一定性质往往以存焰与火净的时间比例来予以控制。对于氧化焰操作要求火净的时间远多于存焰时间,保持氧化焰时煤层不宜太厚,每次加煤量少,加煤间隔较长,必须有稍多的过剩空气。欲提高窑内温度,必须采用氧化焰烧法。为了满足某些制品对质量较高的要求,一般在1000-1180℃,当釉料尚未熔融前须控制还原焰,即维持窑内不断火与不断焰,为此必须在更换还原焰时将闸板下降;以减弱窑内通风。加煤操作除采用小块煤外,应按照"勤加少添"原则,并保持燃烧室内火势不发白,煤层不发黑的状态,即可避免窑内温度急升所引起的釉面过早玻化、坯体还原不充分的现象。 常见的火焰为弱还原焰或氧化焰。控制弱还原焰的方法是采用大块煤烧窑。煤层可厚些,每次加煤量大,加煤间隔较还原阶段长,同时减弱窑内的通风,但应维持窑内不断火。 在还原焰操作时,应使窑内保持不大的正压,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大量涌入。 压力控制对隧道窑尤为重要。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制品时,隧道窑的零压点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制品时,隧道窑的零压点则在烧成带与预热带之间。如果零压位置控制不当,则将使窑内气氛变化,而造成产品出现缺陷。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评论:涨价与迁徙都无法 根本解决成本压力》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评论:涨价与迁徙都无法 根本解决成本压力》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与地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