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展鹏瓷砖 > 导航 >

展 乐山吸引无数市民

展 乐山吸引无数市民

展鹏瓷砖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2021-05-07

展鹏瓷砖。

近日,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乐山市举办,作为艺术节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重头戏的景德镇瓷器展销活动也早早拉开了序幕,各种五彩斑斓、仪态万端的佳瓷美器吸引了大批乐山市民,人们拥向设在中心城区乐山广场的展区,赞誉不断,瓷器展销活动成为艺术节博览会一大亮点。

据悉,此次来乐举办瓷器展销活动的景德镇厂家有50余家,动用8辆大卡车,携带了30000余件各类陶瓷展销品。有不少厂家销售代表说,乐山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这次又是省级高规格艺术节,所以景德镇市政府招商办要求各厂家要把最好的陶瓷艺术品带到乐山,为博览会增光添彩。

近日,笔者刚一走进乐山广场就看见数百米长的展位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瓷器,通道里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中年妇女选中一款青花玉壶春瓶一下子买了8只。在另一个展位旁,一只直径约100厘米的大龙缸吸引住了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拍着龙缸感叹道:古时候百炉难成一器,如今专供皇宫使用的龙缸也能随便烧制到处卖了。各个展位上摆放的装饰有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及吉祥图案纹的瓶、罐、尊、盘,可以说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纹饰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意味悠长,耐人品味。再有,展销品中的郎窑红、豆青釉、蓝釉、茄皮紫釉及各类窑变釉、新型的结晶釉瓷器,以釉色取胜,光彩夺目,漂亮得令人眩目。

在一个展位旁,来自景德镇建国瓷厂的伍先生指着一只郎窑红葫芦瓶介绍说,这类葫芦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参与过广交会拍卖,工艺复杂,价值昂贵,近年来景德镇生产了一批投放市场以满足国内藏家喜好。接着,他指着陈列的名家艺术瓷如数家珍般介绍道,这是景德镇青花大王杨武画的,那是新彩大王刘云辉画的,还有那件是花鸟大王俞金喜老先生画的,等等。接着他从货架上取下一只青花瓶,瓶底印烧有红釉“仿中南海怀仁堂珍品研究所1962年敬制”介绍道,此类瓷瓶的青花既不是釉下青花更不是釉上青花,而是新工艺——釉中青花,是研究所开发成功的科技成果。最后伍先生指着一对书法刻字大件酱釉瓷筒说道,这上面刻的是古代乐山才子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和“赤壁怀古”。笔者细看,果真如是,笔意流畅劲美,瓷筒高150厘米,直径40厘米,让人颇感气势磅礴,放在宾馆大厅绝对合适。

在另一个展位旁,卖家罗先生正在向顾客介绍一只红釉瓶。这只红釉瓶吸引住了不少人的目光,令人不禁想起前不久中央二台《鉴宝》节目中出现的那只估价四五万元的现代“中国红”瓷瓶。听罗先生介绍后知道,原来这是景德镇新烧制成功的另一种红釉瓷——“一品红”。罗先生拿出一张景德镇的晚报让笔者翻看,该报上称景德镇的“一品红”应该叫板湖南的“中国红”和福建德化窑“富贵红”,因为中国大陆三大红釉瓷不分伯仲,各有千秋。罗先生的这只红釉瓶为矮圆腹短细颈,通高31厘米,腹径26厘米。据称这是景德镇第8只“一品红”瓶,本欲参加今年10月份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但为了响应乐山的邀请决定入川参加艺术节博览会,罗先生希望这只红釉珍瓷能在乐山安家。

景德镇瓷器展销活动,陈列的瓷器分日用瓷、工艺瓷和艺术瓷,艺术瓷中高档的为名家瓷,名家又分一般名家和大名家,名家瓷一般价格较贵,有证书保证无伪。客观地说,现代瓷器的艺术水准、烧瓷工艺都超过古瓷,只是缺乏厚重的历史感。但历史是由时间沉淀而成的,比如三十年前乐山清华瓷厂烧制的语录罐现在就很抢手。因而现代景德镇瓷器自然也就跻身于收藏品之列,只不过那些人工手绘填彩、个性化突出的艺术瓷和部分画工釉色上等的工艺瓷才有收藏价值,而那些用丝网印刷图案的彩瓷和用水印法印刷纹饰图案的青花瓷,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相同者或许成千上万,属极普通的陈设瓷,一般没有收藏价值。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免费鉴宝吸引千余市民 300民间藏品入选精品


免费鉴宝吸引千余市民 300民间藏品入选精品

18日上午,在济宁市博物馆举行的为市民免费鉴宝活动完美落幕。短短三周的时间里,全市共有千余名市民带着自己的宝贝欣然前往。 经过济宁市文物局的专家“过目”后,三百多件民间藏品入选济宁市民间收藏精品展览,将于6月12日文化遗产日当天集中展出。

现场 八旬老者三次携宝入围

在免费鉴宝活动期间,一位80岁左右的老者引起了鉴宝专家的注意。他先后三次带着十多件家中藏品来到现场,并且每次都能带来让专家们眼前一亮的宝贝。据济宁市博物馆王莉副馆长介绍,这位老者出身书香门第,家中祖传了瓷器、字画、各类杂项等不少收藏精品。“黄花梨笔筒、民国时代的地契等不少藏品都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我们从他带来的藏品中选取了好几件用作展览……”王副馆长一边和记者交谈,一边拿出照片和说明展示给记者。

初步统计,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有近千名市民来到济宁市博物馆参加鉴宝活动。在博物馆门口值班的保安小王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前来鉴宝的市民最多的时候每天近百人,把整个大厅挤得满满当当。为避免发生意外,我和其它几个队员专门在门口维持秩序让大家排队等候。”18日上午,记者在济宁市博物馆看到,前来鉴宝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

鉴定 千余藏品多为普品

在济宁市图书馆保管部,一位参与鉴宝的专家告诉记者,市民们送来的千余件藏品,大部分是日常陈设品、民俗、字画、陶瓷等物品。其中瓷器最多,占到了送选藏品的1/4,而铜器类物品则非常少。玉器、牙雕、砚台等也是大部分市民收藏的物品。

“根据市民送来的藏品,我们专家组鉴定后发现,很多市民带来的‘宝贝’多是普品,但是也不乏一些陶器、瓷器等上档次的精品。”鉴宝小组专家如实告诉记者,虽然经过鉴定后,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不少市民还是抱着收藏乐趣大于实际价值的心态对待。

专家支招

收藏要学习+理性

王副馆长告诉记者,此次长时间、大范围的免费鉴宝活动在济宁市还是第一次,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这也表明了济宁市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民间收藏中来。收藏一定要多学习有关知识,更要保持理性的收藏心态,不要痴迷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收藏爱好者平时要多看些正规出版社的收藏书籍,参观各地的博物馆实地观看收藏真品。

据了解,鉴宝活动结束后,济宁市文物局文物专家将按铜器、陶瓷、书画、杂项及民俗,分为五类对参选作品进行筛选。选出的入围藏品(包括获奖藏品)将拍照设计成形式生动的展览,在文化遗产日(6月12日)当天集中展出,并标注收藏者姓名。获奖者除入选展览外,还将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邮票。

相关资讯:与你分享收藏四字诀

中国著名古瓷器鉴定专家教您鉴别古瓷

现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 看工艺不看名家

“景德镇瓷器展” 市民怀疑瓷器真伪


标价19万元的景德镇仿古大花瓶只要1000元就成交了,如此便宜的成交价不禁让人对这些名家瓷器的“掉身价”感到愕然。据了解,最近在市区金园路、金砂东路举办的“景德镇瓷器展”均遭到冷遇,虽然经销商使出了让利酬宾大甩卖的杀手锏,但生意仍冷冷清清。

展销场面冷清

在金园路、金砂东路的两个瓷器展区里,记者看到现场虽然摆满了各类瓷器,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但光顾者寥寥无几。尽管最终商家为了吸引人气打出了最后3天大甩卖和打折售卖等诱人的广告横幅,可现场还是乏人问津,不少市民都是匆匆而过,没有停留近前观看。

要价卖价相差近20倍

记者观察到,展区里的瓷器大都身价不菲,动辄要价上千数万元。经营者称:“这些瓷器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用手工精制而成的,当然就贵了。”当记者转身准备离开时,该经营者表示记者若看中哪件瓷器,价钱可以再商量。但或许谁也料不到,这一商量竟是意味着其要价可打折近20倍!13日下午,记者在金砂东路展区就看到一市民以1000元的价格买下了原本标价19万元的一对大花瓶!记者注意到,当该市民还款时还表现出他对1000元的购买价仍感到不踏实。

在随机采访中,展区里几位浏览瓷器的市民都说,要价和卖价差得如此离谱,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名家精品”瓷器的真伪。

各类证书让人难辨真伪

记者发现,瓷器展区里不少高档瓷器旁边都置放着各类证书,如“高级工艺美术师”、“艺术大师名作证书”等等。证书的版本也各不相同,有压膜装,有精装本,也有贴着大师照片和加盖钢印的;发证机关也五花八门,有陶瓷协会颁发的,也有各制瓷公司印制的,也有的是作者自己印制的。

几位市民观看后表示,本来有证书是明确其身份,让人明白消费,但证书种类一多,反让人觉得真假难辨。

据行内人士介绍,景德镇瓷器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的机器化大生产对景德镇瓷器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一些中小型企业为追求利润粗制滥造甚至仿造瓷器,导致景德镇的名声大受影响。另外,潮汕地区尤其是潮州的枫溪陶瓷近年来也是声名鹊起,多选择性、多对比性令消费者对瓷器的品质、价位有所了解,这些都造成了消费者对景德镇瓷器的信任危机。

乐山西坝窑黑釉瓷初探


西坝窑位于距乐山市约20余公里的五通桥区西坝镇。该镇原名“西溶镇”,因境内有溶江而得名,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骚站,人称“西坝水码头”。窑址分布于岷江支流沫溪河右岸的瓦片山、窑头、谢家山、曾家山、打鬼塆、圆通寺等地。绵延约5公里,主要集中于庙沱村一带。

西坝窑发现后,文物部门有关专家对其进行过调查和初步研究,陈丽琼《乐山市古窑址调查》一文中称其为“西溶窑”,而多数民间收藏者则习惯上称其为西坝窑或乐山窑。当时调查范围较小,所获标本有限,多数器物均较粗糙;窑址附近的一些古董小贩常将收集的一些伤残黑釉器物经修补后在成都古玩市场出售。由于窑址所出器物多为残品、废品,致使西坝窑瓷器常给人以粗丑印象。同时,一些比较精致的西坝窑器物却被误认为四川其他窑口的产品。因而,西坝窑瓷器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非常有限。

通过窑址实地考察,并观察大量的民间流散器物,我们发现西坝窑其实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宋元窑址。从调查情况看,西坝窑的分布范围广泛,可见当时生产规模很大。窑址附近的路边和田边地头散落、堆积有大量窑具和瓷器残件,窑址所在的山坡和树丛中,堆积尤其丰富,遍地可见各种窑具、煤渣和瓷器标本。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仅对庙沱村的响水洞和深水沟两处窑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响水洞附近堆积的窑具、瓷器残件和煤渣很多,分布范围也较广。其中路边的一座窑包保存已不完整,地面已被开辟为菜地。从堆积的断面看,此处的器物多为宽圈足、外底中心凸起、里心带涩圈的浅腹敞口碗,口沿带流的束颈壶,以及匣钵等。

从器物特征上看,此处窑址的年代较晚,应为元代至明初。

深水沟距离响水洞约500米,窑址位于山坡上,山下有一条自然冲刷形成的山沟。窑址面积也较大,各种窑具、残器和煤渣从山底到半山腰均有分布。堆积多为粗糙的元代器物,其中混杂有少量宋代器物,器物特点与响水洞窑一致。经再三寻找,终于在地势较高的山腰处发现了单纯的宋代堆积。宋代器物以各种形式的盏为主,此外还有瓶、罐、盘等。窑址中还发现有几件黑釉堆塑龙纹罐残件,其中还发现有与其他器物粘在一起的黑釉堆塑龙纹罐的器盖。这类黑釉堆塑罐在四川及重庆各地都有出土,数量较多,民间俗称“鬼罐”或“老钱罐”,其用途是装纸钱灰入葬,对其窑口和年代则说法不一。窑址调查表明,西坝窑是这种黑釉罐的烧造窑口之一。考古发掘材料显示,这种黑釉堆塑罐大量出土于明代墓葬中,说明西坝窑下限可晚至明代。

西坝窑的器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碗、盘、盏、碟、瓶、堆、钵、壶、炉、灯、高足杯、水孟和堆塑罐等,多数器型与四川、重庆两地宋元时期的其他黑釉瓷窑产品大体相似,但也有自身显著特征。从造型上看,西坝窑部分碗、瓶、钵、壶、炉、罐等器物的造型比其他各窑的同类器物造型都要大很多。

四川乐山西坝窑瓷器浅谈


从乐山市区出发沿岷江东岸逆流而行18公里左右,便可到达西坝镇。

西坝镇与五通桥隔江相望,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古镇。离镇不远有著名的桫椤峡谷,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岩崖峥嵘,溪水淙淙,特别是遍布峡谷中的古老生物——桫椤树,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桫椤树与恐龙同代,已有两亿多年的生长历史,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熊猫”、“远古生物的活化石”。5万多株桫椤树密布在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山谷之中,犹如孔雀开屏般的桫椤树叶在微风中摇曳,常常使人看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桫椤大峡谷位于庙沱山中,山下的沫溪河,流水清清,波平如镜,有小漓江之称。在沫溪河转向之处,有庙宇为海法寺,寺中的摩崖石刻有晋王羲之和王举的石刻文字。

从海法寺出发,沿小路朝瓦片山山头前行,虽然全是梯田、耕地、庄稼、竹丛小道,但所到之处皆可看到碎瓷片、碎垫圈、碎窑具之类的东西。据当地人说,这里是当年窑州府的所在地。虽无城址,但绵延近5公里的陶窑遗址可以作证,从曾伍山下的东汉崖墓群中的陶棺可推之,此地在东汉时是特大陶器生产基地,规模和技法都相当宏大和成熟。

有资料说,西坝窑兴起于五代,鼎盛于两宋时期,元代后逐渐衰败,最终毁于明代。古陶瓷专家陈丽琼先生将此窑归于邛窑系,无论是从地理学上看,还是从陶瓷工艺学、陶瓷器型学上看,都是成立的。但与邛窑系其他瓷窑相比较,依然有着独特的风格——豪放、大气、粗犷!

笔者曾前往考察,在一个竹林丛中收集到不少瓷片,结合在收藏实践中所看到的实物,感觉到西坝窑生产的器物有罐、鼎、瓶、炉、壶、钵、盘、碗、盏、杯等,而以明器——魂罐、谷仓罐、钱罐为最大宗。

魂罐是盛骨灰用的,呈椭圆形,多堆塑单龙或双龙,龙的形态亦有繁简、优劣之分;谷仓罐是盛粮食的,呈圆塔状或长椭圆形,罐身塑一圈或多圈三角形锥体;钱罐是放钱币的,与一般同时代矮圆形罐相差无几。出现这种情况显然跟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这两个时期四川因战乱死人实在太多有直接关系,也反映了当时四川民间的丧葬习俗。

西坝窑的各种瓷器产品胎色多样,计有黑灰、砖红、灰黄、灰白、深灰、浅灰等,胎体粗糙厚重,带颗粒状杂质,胎表面施白色化妆土。釉色以黑色釉和酱色釉(包括酱黄釉、酱黑釉、酱红釉、柿色釉或紫金釉等)为基本色釉,也有褐色釉和少许灰白釉,多数器物同时呈现形态繁多的蓝、白、灰、黄、红色的花斑条纹——这是由于釉料不纯,含有铁、钛、铜等多种金属元素以及器物在窑炉中受热不均所造成的。

西坝窑瓷器多数修坯草率,因而,胎体厚而不均匀,修坯痕迹和接胎痕迹都很明显;施釉也不精细,普遍施釉不到底,釉层厚薄不匀,常见流釉现象和漏釉现象。器足多为饼形足、宽圈足、环形足、玉璧底足,以及底部外沿留宽圈足而中间保留一小圆饼的特型圈足,有的宽圈足内沿还向内斜削一刀。所有底部挖足粗糙,刀痕明显,粘砂多,缝隙多。

根据器型学结合年代对比,西坝窑宋代至元初的产品比元末明初时期的产品精细得多,相对而言,前一段时期的实用器和陈设器多一些,后一段时期明器多一些。

西坝窑在四川长期处于战乱、逃难人口很多、死人很多的时代背景下生产,难免为追求产量而粗放制作,但并不意味着当时西坝窑的制瓷工艺差。事实上西坝窑也生产了少量的精细产品,其中以用料讲究、修坯均匀、施釉精细、全身满釉、色调全黑或全紫的器物和具有各色花斑条纹(如蓝兔毫纹、白兔毫纹、玳瑁斑、油滴斑、虎皮斑、酱红色斑、酱黄色斑、不规则花斑等)者最具观赏价值,质量上乘者甚至可以被一些人误认为是建窑、吉州窑和广元窑的产品。

据笔者所知,四川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尚有不少古代陶瓷窑址,没有得到科学发掘,乐山西坝窑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四川特别是乐山地区的民间收藏家除将在古玩、文物市场上零星出现的西坝窑瓷器产品收藏起来以外,还积极地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这无疑填补了我国古陶瓷研究的空白。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澳门市民惊叹:靓!潮州陶瓷


“中国瓷都”潮州陶瓷博览会是潮州市陶瓷在澳门的首次集中亮相。连日来,一些从来没见过潮州陶瓷的澳门市民在参观了陶博会之后,对潮州陶瓷刮目相看,连声慨叹:想不到潮州陶瓷这么精美!

陶博会举办期间,在澳门综艺馆门前及周边马路的“中国瓷都——潮州”宣传标幅鲜艳显眼,一直吸引着澳门市民的视线。在许多澳门市民的印象中,还没有潮州陶瓷这个概念。但是,一进入展馆,他们的这种印象就彻底改变。

徜徉在各个陶瓷展区,工艺高超的精品名作,清新素雅的仿古工艺瓷,细腻晶莹的日用瓷,新潮实用的卫生陶瓷,让前来参观的澳门市民和外国客商爱不释手,叹为观止。他们纷纷赞叹:想不到潮州陶瓷这么精美!

一位澳籍老先生上午来展馆参观时,千姿百态的潮州陶瓷让他大感惊讶。下午,他带着照相机再次来到展馆,把一件件中意的陶瓷精品都拍了下来,准备带回去与家人朋友一起欣赏。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参观了陶博会之后,对精美的潮州陶瓷大为赞赏,当场向中国瓷都陈列馆和有关企业订购了一批陶瓷精品作为礼品和办公用瓷。他们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潮州去,感受中国瓷都的风采。

市民家传之宝成折磨


藏家赵先生家传的北宋官窑鬲式炉。

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8亿元的天价,假如你手里有这么件宝贝,还能睡得着吗?“家藏至宝,寝食难安。”用这句话来形容赵先生此时的心情最为贴切。拍卖市场上古代瓷器动辄上亿元的成交价格,让他睡不着觉了。他家传一件北宋官窑瓷器,在经国内三位顶级的古瓷专家鉴定为真品之后,在他手里又沉睡长达9年之久,也没少给他带来烦恼。随着日渐年长,他期望为这件北宋官窑瓷器找到归宿,希望有博物馆以合适方式接收,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瓷器家传已超过百年

5日上午,打开保险柜后,赵先生戴上了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个盒子。揭开层层包裹的软布,一件色泽温润的瓷器展现在记者眼前。

“这件瓷器是曾祖父传下来的,传到我手里时,父亲特意叮嘱我,这件宝贝是北宋官窑瓷器,在家里已经保存100多年的时间,要小心保管。”赵先生说,为了更好地保存祖上家传之物,他开始自己研究瓷器方面的知识。不过在自学过程中,赵先生发现,从手边乃至图书馆查阅到的所有资料中,找不到一件传世的北宋官窑瓷器和家传之物相似。

呈现在记者眼前的这件瓷器呈粉青色,釉面开片,底部三足则像铁锈般的颜色。“瓷器的口径是17.5公分,高11.2公分,重量是1080克。”赵先生说,尽管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对这件家传之物的了解,并没有绕出上述内容。

跋涉5000里证“身份”

2005年10月份,赵先生背着这件瓷器赶赴北京寻求专家鉴定。一路陪同他的,是央视二套艺术品投资专题报道组的摄制人员。首先拜访的是时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的杨静荣。“但在看了东西之后,杨老师说这东西不是宋代的,应当是清代的仿品。”赵先生回忆说。

失望之余,他想到了寻求光谱测试的方法,在当时,这是瓷器断代最可靠的方式。经中国国家博物馆光谱鉴定,这件瓷器与宋代官窑瓷片表面成分符合较好;而在看了光谱测试结果后,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主任的姚清芳做出了“可以往老瓷器这方面考虑”的断言。

考虑到河南是北宋官窑的故乡,赵先生又赶赴郑州,找到了当时中国古陶瓷学会的副秘书长赵青云。看完东西之后,赵青云断言:具备北宋官窑的特征,而且这种鬲式炉在北宋比较少见。

尽管已得到两位专家的肯定,赵先生仍不放心,拜别赵青云后,他又拿着这件北宋鬲式炉连夜赶赴杭州。时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的朱伯谦看完后,直接断定:北宋官窑,这种釉只有北宋官窑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从青岛赶往北京,再从北京赶到郑州、又从郑州赶往杭州,再从杭州回到青岛,为了求证祖传藏品的身份,我跑了不下5000里地。”赵先生说。

“疯狂”的瓷器成了折磨

让赵先生高兴的是,在2005年的11月17日,中央电视二台艺术品投资专题专门报道了赵先生携带北宋鬲式炉寻求专家鉴定的整个过程。“当时就觉得三位专家的结论一出来,长久以来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赵先生说。

不过,随着收藏界资本对古瓷器的追逐,古代瓷器尤其是北宋官窑、明代瓷器屡屡拍出天价,他的心情开始难以平复。尤其是今年4月份,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逾2.8亿元成交;随后,一件北宋汝窑葵花洗,在竞价34轮后拍出了2亿元的“天价”,这些让赵先生开始昼夜难眠。赵先生说,这件瓷器在他们家族手中已流传100多年,他很担心将来会因为不可抗因素而流失出去。“最好的愿望是,能有博物馆以合理的方式接收,毕竟放在博物馆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

民国时期瓷器低价吸引新手


下图为汪野亭绘粉彩山水方笔筒,成交价达253000元。作品创作于民国十九年仲夏(1930年)。图中所画草亭、树木、江岸、远山等,用色鲜明,用笔古拙,笔法健劲,色彩绚丽。两侧分别写有陈侯敦、右邑尊的铭文。

通常藏家都知道,元清花、明永宣以及清三代这几个时期的官窑作品,目前的市场价格非常高,非一般藏家可以接受,尤其对于刚入行的瓷器收藏爱好者更不好把握。但作为新入行的藏者可以关注民国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作品尽管在艺术价值上相对逊色,但目前的市场价格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上手比较容易。

保持低价位运行

3月17日,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第1期“瓷器、佛像、玉器、工艺品”专场中,推出了60余件民国瓷器。从估价来看,这60余件作品,低的从3000多元起,高的可到10多万元,最集中的价格在1万到5万元之间。从近年成交价来看,民国瓷器的市场价格水平都比较低,但是真正大家认为优秀的作品仍然超过之前官窑瓷器。在这次嘉德拍卖中,其中一件民国时期汪野亭的绘粉彩山水方笔筒,估价35000元到55000元,最后成交价竟达到253000元。

在民国精品瓷中,以汪友棠等为代表的浅绛彩瓷、以及王琦、汪野亭等为代表的“珠山八友”新粉彩瓷,一直是这一板块的佼佼者。

由于民国瓷器相对价格比较低,所以是不少月、季度小拍卖会上的常客及有意向者值得留意。

仿造品易出现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治中,17日在潘家园举办的中国瓷器收藏讲座时介绍,尽管民国时期这部分作品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和之前瓷器鼎盛时期比,但是在民国初期还是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作品。

他介绍说,袁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古代传统瓷器的爱好者,但是因为时间短,烧制的数量不多。在这个时期,由于选料精细,瓷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蓝料或红料款。

荆治中介绍说,民国时期,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外,还出现了大量仿古瓷器,这一时期的仿古瓷器的特点,范围广,数量多,不仅仿制历代名窑陶瓷,还有民国后期仿前期的瓷器,常见的仿制古瓷器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元时期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窑瓷器,仿明、清的也有很多,所以应该掌握各个时期瓷器的特点,多加鉴别。

粉彩和贴花是特色

民国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制造的瓷器作品。民国时期,贴花瓷器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通常有一部分是贴花,有一部分是绘画水彩,两者融为一体。民国日用瓷以青花、粉彩为主。另外,民国瓷器上的题名、书法功底都比较扎实。

荆治中介绍,民国时期,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渐多。其中,水彩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水彩是光绪末年出现的一种瓷器颜色,多数为江西景德镇、天津、唐山等瓷厂烧制,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全彩比较好。

新粉彩瓷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尤其是代表人物的第二代新粉彩画师“珠山八友”。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王琦倡导下8位画师成立月圆会,称为“珠山八友”,前后共10位画师参加,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之前还有第一代和第三代,都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中国的瓷器 吸引全球藏家眼球


(“鬼谷下山”图罐)

中国瓷器被整个世界关注着。在国内近1亿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比例居首。在国际上,苏富比和佳士得奠定了中国古陶瓷在世界艺术市场上坚实的商业地位。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青花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单色釉开始有了起色,似是一只潜力股,成为中型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此外,外销瓷也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7月份结束的全球拍卖巨头佳士得、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双方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中国瓷器成了伦敦拍卖市场的主角。一件元青花鱼藻罐以213.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011万元)拔得头筹。早在去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鬼谷下山”图青花罐拍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的天价,让人们惊呼中国瓷器的魅力。

中国瓷器在海外市场赢得了满堂彩,而在国内市场也不例外。在今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国内近1亿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比例居首。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瓷器价格将依然保持高涨的趋势。尤其在国内市场,瓷器投资正当时。

中国瓷器吸引全球藏家眼球

伦敦是中国瓷器走向国际的据点。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英国有很多的艺术机构,如英国大英博物馆、阿尔伯特和维多利亚博物馆、伦敦大学大伟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牛津东方艺术博物馆等,它们都收藏有中国大量的古董和高品质瓷器。而英国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藏的中国瓷器水准更高,也让世人钦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积累,英国伦敦才奠定了其作为中国艺术品尤其是瓷器的全球中心市场的地位。

因此,如果说英国的中国古陶瓷研究强化了中国陶瓷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学术意义,那么苏富比和佳士得则奠定了中国古陶瓷在世界艺术市场上坚实的商业地位,成为推动中国瓷器风靡海外市场的两股核心力量。这一点从两大国际拍卖行在伦敦拍卖会上的相互攀比就可以一览无余。

受国际市场的拉动,这几年国内瓷器市场也叫好声一片。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副经理张跃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了翰海拍卖近3年瓷器拍卖的统计结果。据统计,2004年翰海春拍瓷器及杂项成交额为8600万元,同年秋拍便达到2.4亿元;2005年春拍为1.3亿元,同年秋拍增长到1.8亿元;刚结束的2006年春拍上,这个数字又上升达到近2亿元。从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瓷器拍卖在稳步地走着上坡路。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玉部经理杜峥也向记者介绍道,前两年太平洋拍卖会上瓷器的成交率高达90%以上,而且成交价格也非常高。从2005年开始,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一路攀升,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据杜峥介绍,国外由于对瓷器的收藏比国内早,收藏氛围浓,而且国外藏家资金雄厚,因此国内瓷器市场成交额与国外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同时表示,从近几年瓷器价格一路稳中有升的走势来看,他对国内瓷器市场还是很有信心。张跃进对此也表示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她认为,虽然国内拍卖行业才经过十几年的历程,的确还有些制度和服务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从瓷器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正在逐步赶追国际市场。而且随着国内藏家数量的增多、对瓷器认识程度的提高,中国瓷器会稳步上扬。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如果国内拍卖行能得到如“鬼谷下山”图大罐类似的精品,或许也能拍出那么高的价钱。由此可见,中国瓷器在被整个世界关注着。

青花是热点 单色釉迎头赶上

“早在周代就有了青瓷,到宋代逐渐开始形成瓷器规模,瓷器种类也丰富起来。”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理事、中国陶瓷馆副馆长刘久正向记者介绍道:“宋代以后瓷器大量生产,所以流传至今的大多也是宋代以后的品种。”

外销瓷今年有一定的突破,这种瓷器的代表作就是青花瓷。同样在今年伦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件清嘉庆外销葡萄牙青花瓷以约合358.7万元人民币成交,另一件明早期外销到伊比利亚的青花长颈瓶,最终以311.3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两件外销瓷的高价成交预示了外销瓷价格的新空间。同时,杜峥表示,太平洋拍卖公司也会在今年秋拍推出一些外销瓷精品,似乎也预示着外销瓷春天的到来。

纵观这几年的拍卖会,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青花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去年元代“鬼谷下山”图青花罐的天价成交,带动元青花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杜峥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是官窑青花,成交价格就肯定不会低。刘久正也称,即使是一片元青花的瓷片现在也价值好几万元。

据刘久正介绍:“首先,元青花瓷器的器型大,看起来厚重、有气势。因此价格上会偏高。而且对于这种奢侈品来说,元青花庞大的气势会给欣赏者强烈的满足感。其次,元青花不管是烧制水平还是绘画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用料特别精细,影响到中国日后的瓷器制造。还有就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物以稀为贵。由于瓷器本身易碎的特点使得它的保存比较困难。目前元青花的整器全国也就100多件,而且国内很多藏家出于对元青花的喜爱并不愿意出手,因此元青花的价格扶摇直上。专家提醒,藏家可以继续关注青花,但需要理性出价,切不能盲目跟风。

另据杜峥透露,单色釉开始有了起色,成交情况理想,似是一只潜力股,成为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对象。对于单色釉,藏家以前对此认识不够,因此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随着人们收藏水平的提高,单色釉会逐渐显示出它的潜力。对于中型投资者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从目前市场的拍卖情况来看,清三代的单色釉瓷器无疑是拍卖市场的主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展 乐山吸引无数市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展 乐山吸引无数市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展鹏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