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天津古瓷博物馆“瓷房子”竣工 正式对外开放

天津古瓷博物馆“瓷房子”竣工 正式对外开放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1-05-08

瓷砖墙面。

天津市著名收藏家张连志历经6年多时间呕心沥血打造而成的古瓷博物馆——“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瓷房子”系列邮票首发和文物义拍活动同时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为古瓷博物馆题写馆名并出席活动。

张连志作为天津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经商之外痴迷于收藏。6年前,他斥资在赤峰道上买下一栋法式建筑,拿出收藏多年的唐代三彩、宋元钧瓷、龙泉青瓷、定窑白定等古瓷片,开始了艰辛的装修历程。

这栋老旧的房子经过他的巧思妙想和精心装修后,贴满了4亿多古瓷片、13000多件古瓷器、300多件汉白玉石雕、300多只随处可见的瓷猫枕和20多吨天然水晶、玛瑙。就连屋子里都用瓷片拼贴出了中外名画的图案,齐白石、徐悲鸿、梵·高、达·芬奇等艺术大师的画作在瓷片的还原下,呈现出独特的韵味。“瓷房子”内还巧妙放置了古代木楼、古家具等古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东方情调,成为张连志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和本市一道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特别是盘旋在瓷房子上的巨龙造型,和那些看似随意但独具匠心的中国符号,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建筑与中国古瓷的美,堪称一绝。张连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瓷房子是他表达对中华文明敬意和对家乡深情的一件作品,蕴涵着一颗中国心。作为中国人,他要通过“瓷房子”向世界展示古老的瓷文化;作为天津人,他要向世界展示天津的形象。

为纪念“瓷房子”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瓷房子》邮资明信片、“瓷房子中国心”个性化邮票、邮折和纪念封,并在昨天举行了首发仪式。

“瓷房子”除了作为古瓷博物馆外,还将作为拍卖行对外开放。在昨天举行的义拍活动中,拍卖了成龙等明星的收藏品,拍卖筹集到的善款全部捐赠给了北京奥组委和国内的慈善组织。

仪式结束后,来自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瓷房子”,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瓷房子”巧夺天工的设计给予了由衷赞叹。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文献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


齐全的陶瓷文献,到处都有瓷器的阅览室,昨日上午,记者从市图书馆了解到,全市第一个特色图书馆,文献图书馆目前已经免费对外开放,该图书馆存有大概有1万多本珍贵陶瓷专业文献供市民查找资料。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文献图书馆,一走进去就看见一帧帧由陶瓷瓷板组合的优秀典籍图------陶冶图,从采石练泥、陶泥练土、拉坯做坯、采选青料、蘸釉吹釉、成坯入窑、束草装桶等,描述了当时古代制瓷工艺的全过程。

据介绍,该馆大约有200多平方米,内设一个陶瓷文献阅览室和一个陶瓷杂志阅览室。在陶瓷杂志阅览室,记者发现里面装修十分富有陶瓷艺术文化气息,木质的方桌面上镶着一幅瓷板画,墙面上挂满陶瓷大师的简介。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陶瓷文献图书馆的原本是一个陶瓷阅览室,为了让陶瓷文化延续下去,将原本只有10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改成陶瓷文献图书馆。

据了解该馆主要特色以瓷文化为主,里面大概1万多本文献大多文献都是记载着关于陶瓷方面的书籍,还有不少本土地方文献,记载着景德镇原汁原味的故事与本土的地方志。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虽然陶瓷文献图书馆目前是全省11个地级市唯一个特色图书馆,但是现在目前还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慢慢解决,比如像书籍的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馆里只有1万多本书籍,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将家中的好书捐赠一些给文献馆。

天津博物馆历代陶瓷陶器阐述


天津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当中,瓷器是重要的一类。经过六十年来的收集,馆藏瓷器达到5000余件,主要来自天津市文广局、天津市财政局多次拨交;天津市文物公司移交和价拨的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瓷器;北京故宫、上海市文管会、上海博物馆移交的各个窑口的瓷器;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天津、北京购买的大量瓷器,尤以在北京韵古斋、宝聚斋、悦雅斋、懋隆和天津市文物公司购买的瓷器最精,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也最高。这不能不感谢天津博物馆韩慎先、李济才、乔凤林、徐静修、张玉衡等诸位老先生作出的贡献。

天津博物馆藏瓷器中还包括一些爱国人士的捐赠,如何启君捐赠的清乾隆款豆青釉鼓式罐,韩谨华先生捐赠的清雍正官窑青花松竹梅纹碗,吴颂平先生捐赠的清雍正款粉青釉印花寿字纹渣斗,杨健菴先生捐赠的民国居仁堂制款粉彩仙人祝寿图瓶等瓷器精品,多为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捐赠,丰富了馆藏,提高了藏品质量。

中国在东汉时期烧造成功了真正的瓷器,浙江上虞等地出土的东汉青瓷烧造温度达1300摄氏度以上,使用的是高岭土,器身上有光润纯净的玻璃釉,吸水率低,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馆藏汉青釉划花弦纹瓿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业在江南地区迅速发展,浙江青瓷形成主流,馆藏西晋青釉盘口鸡首壶、东晋越窑青釉虎子、东晋青釉点褐彩蛤蟆渣斗,体现出这一时期的特色。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瓷业迅速振兴,突破了南方专美的局面。代表器物如安阳北齐范粹慕出土的四件黄釉印花乐舞人物纹扁壶,生动模印出五个胡人乐舞俑的场面,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产物,而天津博物馆所藏的黄釉模印凤鸟纹扁壶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

隋白釉双龙柄连腹传瓶

隋朝虽然统一时间短,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隋朝的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更是促进了这种交流。馆藏隋白釉高足盘,造型硕大,是盛放茶具的实用器;隋白釉双龙柄连腹传瓶,造型独特,可以与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釉双龙柄连腹传瓶相媲美。

唐、五代时期瓷器的生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北方以邢窑“类银类雪”的白瓷为代表,馆藏唐邢窑白釉玉璧底碗,质地细腻,釉色雪白;唐白釉辟雍砚,釉色白润,中间为凸起的圆形砚面,四周是圆圈型砚池,是北方白釉瓷器的代表。南方以越窑“类玉类冰”的青瓷为代表,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的七绝诗《秘色越器》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对当时越窑瓷器美丽的釉色进行了赞美。馆藏唐越窑青釉双系盖罐,釉色纯净润泽;五代越窑青釉合九字款碗,釉色青绿,如秋水般深沉,碗心刻有“合九”二字,其意可能是喝酒,也可能表示一共九件。

宋汝窑天青釉瓷盘

宋代是中国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皇室的需求,形成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这五大名窑的作品天津博物馆均有收藏,是国内不多的集齐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博物馆之一。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据考证烧造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二十年间,因烧造时间短,数量少,在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之说。汝窑现今传世不足百件,故弥足珍贵。馆藏一对宋汝窑天青釉瓷盘,通体施天青釉色,釉色肥厚莹润,釉面上布满了细碎的冰裂纹,如冰似玉,清雅高洁;盘底满釉,有三个细小的芝麻花支钉痕。

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设窑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称汴京官窑:南宋设官窑于修内司及郊坛下,称修内司官窑及郊坛下官窑。1930年发现,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标本。馆藏宋官窑龙纹圆洗,通体灰青色釉,青翠如玉,釉汁肥厚凝重,釉面布满了自然天成、纵横交错的开片纹;口部镶铜扣,圈足露胎呈褐色,紫口铁足的特征十分明显。圆洗内底印有一团龙,若隐若现,更增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感。此洗釉色纯正,造型古朴大方,为宋官窑典型器物,并且印有龙纹,较为罕见。

哥窑在宋代没有文献记载,至今未发现窑址。传世哥窑以仿三代铜器造型为主,常见有胆式瓶。胎体较厚,胎质细腻,釉色有灰青、月白、深灰、青黄和米黄;釉质肥润有油酥光,釉面开裂成不规则的细碎纹片,纹片呈黑、黄二色,俗称“金丝铁线”;采用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细窄的圈足底边旋削平滑,底足施满釉,传世品多有缩釉小坑。馆藏宋哥窑盘,胎骨呈土黄色,米黄色釉,釉润而施透,布满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金色铁线”纹,还有缩釉小坑,为传世哥窑的典型器物。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河南禹县是钧窑的故乡,惟有钧台八卦洞是北宋后期建立的烧造宫廷用瓷的官窑。钧窑虽属于北方青瓷系统,但它的釉色却变化多端,美不胜收,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馆藏宋代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造型呈六瓣葵花式,三个如意云头行底足,器里施天青色釉,洗内釉面上含有“蚯蚓走泥纹”,器外壁为玫瑰色乳浊釉,釉质肥厚,色彩绚丽;器底上抹有酱色护胎釉,并刻有“六”字铭款,说明是中等偏小器物。馆藏元钧窑天青釉塑铺首纹四耳炉,也以敦厚的造型和多变的釉色给人一种优雅含蓄的美。

宋定窑白釉刻划萱草纹玉壶春瓶

定窑在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馆藏辽定窑白釉贴花瓜棱提梁壶、宋定窑白釉刻划萱草纹玉壶春瓶、北宋定窑白釉印花花卉纹盘、宋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等都是定窑白瓷的典型代表。

宋代窑业百花齐放,民窑窑口众多,除了前面提到的钧窑和定窑,还有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建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等民窑系统。

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黄堡镇,宋时属耀州,主要烧造刻花、印花青瓷,由于它产量和质量在北方青瓷中最为突出,故影响很大。馆藏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花纹碗、宋耀州青釉印花婴戏莲纹碗、金耀州印莲花纹八方碟等都是耀州窑的代表作。

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创烧于北宋初年,经过北宋中期晚期至金的发展,到金代中晚期达到鼎盛,至元代后继续发展,明清烧窑中心转到彭城,直到民国还继续生产。馆藏宋磁州窑白釉剔花兔纹八方枕、宋磁州窑张大家枕款白地黑彩题诗八方枕、金磁州窑白釉褐彩婴戏纹罐、元磁州窑白地黑彩划花龙凤纹罐等都是磁州窑的典型代表。

福建建阳窑,亦称建窑,以烧造黑釉茶盏最为著名。宋代饮茶斗茶风尚盛行,由于黑盏宜于比试,故黑釉茶盏受到重视。馆藏宋建阳窑黑釉兔毫盏、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都是黑釉茶盏的代表作。

龙泉窑系是中国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以浙江龙泉的龙泉窑为代表。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是龙泉青瓷的极盛期。由于使用了石灰碱釉代替石灰釉,得以烧制成粉润似玉的粉青釉和葱翠欲滴的梅子青釉,达到了青瓷制作的最高境界。馆藏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刻莲瓣纹碗反映出当时的特点。

元代龙泉窑的生产规模比宋代扩大了四五倍,产量很高,除了内销,还大量外销。馆藏元代龙泉窑青釉龛式观音,尺寸大,堆贴工艺复杂,并应用了露胎氧化手法,使观音面部、手足部烧成红色,使之与佛龛的青釉形成反差,从而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元龙泉窑青釉划荷叶纹贴塑卧龟碗,造型生动,寓意吉祥。

明中期以前,龙泉窑还烧制部分宫廷用瓷,品精价高,不仅以釉色取胜,还以多变的造型和装饰手法闻名于世。馆藏明龙泉窑青釉划花方格纹菱花口盘、明龙泉窑青釉荷叶纹盖罐、明龙泉窑青釉划花花卉纹高足碗、明龙泉窑刻划花卉纹绣墩、明龙泉窑青釉布袋和尚像等都是明代龙泉窑青釉瓷器中的佼佼者。

江西景德镇窑以宋代景德年间供瓷京师,书“景德”二字于器上而闻名天下。最富于特色和创造性的青白瓷,胎白质坚,釉质晶莹,釉色介于青白之间,清澈似湖水,莹润如玉,晚清后又有“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多种称谓。馆藏元青白釉贴花月下影梅纹罐,全国罕见。元青白釉印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纹八方高足杯也是此时期的精品。

元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窑业的中心,当时的名品有带“枢府”印记的卵白釉瓷,馆藏元枢府釉印花青花花卉纹盘是此时的代表。我国枢府釉带青花的瓷器较少,仅见扬州博物馆有一件枢府釉青花宪台公用文残碗,东南亚的印尼有少量小件枢府窑青花瓷出土,较珍贵。馆藏另一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狮耳罐,体型硕大,青花纹饰层次多,牡丹纹饰层次多,牡丹花突出,寓意富贵,也是元青花的珍品。

明清时期的瓷器异彩纷呈,明清官窑瓷器无疑是此时的代表,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斗彩、颜色釉瓷等。

明清青花瓷器是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大特色,官民窑都有涉及,目前在天博常设展览里就有关于明清青花瓷器的专题展览。青花瓷始于唐代,到元代走向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明初洪武年间的青花瓷器存世稀少,天津博物馆收藏一件明洪武青花暗花云龙纹盘就是此时的典型器。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迎来了生产的黄金时代。此时青花胎釉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多数青花以进口钴料“苏麻离青”作为绘画颜料,烧成后形成自然的铁锈斑,与浓艳的青花相映成趣。馆藏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盘、明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纹器座、明宣德款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明宣德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倭角瓶等都是此时期的典型器。

明朝青花瓷经过永乐、宣德时期的辉煌期,到正统、景泰、天顺时,由于天灾人祸,瓷器产量品种大幅度减少,进入陶瓷史上所谓的“空白期”,而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明天顺青花人物图罐、明景泰青花麒麟纹罐、明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都印证了此时期窑业还在继续生产,并不是所谓“空白”。

青花瓷发展到了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钴料已从进口料改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发色浅淡而呈灰蓝,造型追求柔和之美,纹饰线条纤细流畅,绘画开始使用勾勒填涂之法。天津博物馆藏典型器物有明成化青花四兽纹罐、明弘治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明正德青花仙人故事图葫芦瓶等。

明晚期(嘉靖、隆庆、万历),青花多采用进口的“回青料”,色调蓝中泛紫,浓重艳丽。万历中后期青花蓝中闪灰,发色渐浅。天津博物馆所藏此时期代表器物有明嘉靖款青花八仙过海图瓜棱罐、明隆庆款青花仕女抚婴图长方盒、明万历款青花百寿纹盖罐等。

明末(天启、崇祯)青花瓷器多淡描青花,青花绘画开始出现分水现象,绘画纹饰精细,以文人画题材居多。如馆藏明天启青花花卉纹方花觚、明崇祯青花三顾茅庐故事图莲子罐等。

清初顺治青花瓷生产主要延续晚明风格,并有创新。馆藏清顺治“玉堂佳器”款青花麒麟芭蕉图盘,为当时最常见的图案。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筒瓶,纹饰简练,花鸟生动,似一幅写意画。

清康、雍、乾时期,我国瓷器生产的品种、数量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清康熙青花瓷是天津博物馆的大宗藏品之一。此时青花以青翠明快、层次分明和清新悦目的色泽成为清朝之冠。馆藏清康熙文章山斗款青花山水人物题诗图笔筒、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图棒槌瓶、清康熙青花福禄寿三星图棒槌瓶、清康熙款青花圣祖得贤臣颂文笔筒等是其中的精品。

清雍正朝时间不长,但瓷器产品都很精致,造型纤巧秀丽,胎质洁白细腻,琢器无接痕,青花色调多样。代表作如馆藏清雍正款青花九龙闹海图天球瓶、清雍正款青花八角花纹蒜头瓶、清雍正款青花松竹梅图碗等。

清乾隆生产的青花瓷,早期多深蓝,晕散;中期色泽深沉,稳定;晚期青花闪青灰。胎质洁白细腻,图案纹饰清楚,画法多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有晕散斑块,是人工点染而成。馆藏清乾隆款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清乾隆款青花折枝花纹扁六方贯耳尊、清乾隆青花缠枝花纹梅瓶、清“乾隆丙午”款青花团寿纹莲托八吉祥纹盘代表了当时的烧造水平。

清代中晚期,青花瓷生产逐渐走向衰落,青花发色多灰暗深沉,造型纹饰基本延续前朝风格。此时期青花瓷天津博物馆也多有收藏,清嘉庆款青花云凤纹瓶、清道光款青花云龙纹罐、清咸丰款青花云龙纹碗、清同治体和殿款青花花卉纹捧盒等都是此时期的代表。

天津博物馆所藏彩瓷除青花瓷外,其他彩瓷也多有涉及。

五彩瓷始于明宣德年间,到明嘉靖万历时走向成熟,清朝继续延续尤以清康熙朝时期的五彩瓷最为精彩。馆藏明嘉靖款五彩鱼藻纹盖罐,器形高大,纹饰布局疏密有致,色彩浓艳,是明嘉靖五彩官窑瓷器中杰出的代表作。明万历款五彩凤鸟斗鸡纹葫芦壁瓶也是此时期的精品。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馆藏明成化款青花填绿彩龙纹盘让我们看到了成化斗彩瓷的特点。清朝斗彩瓷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形。总的来看,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馆藏此时期的斗彩瓷器有清康熙仿明成化款斗彩太极八卦海八怪图盘、清雍正款斗彩鸡缸杯、清雍正款斗彩海屋添筹图盘、清雍正款斗彩蟠螭纹长颈尊、清乾隆款斗彩农耕图扁壶、清乾隆款斗彩八吉祥纹盘等。

粉彩又称软彩,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天津博物馆收藏的粉彩瓷器精品主要集中在雍正、乾隆两朝,即粉彩瓷器发展的高峰,其代表作品有清雍正“二年试乙号样款粉彩盘、清雍正款粉彩五福八桃过枝纹盘、清雍正款粉彩虞美人花纹高足盘等。

珐琅彩是在清朝宫廷内生产的一种彩瓷,雍正时期得到高度发展。乾隆珐琅彩造型多样,彩料纹饰清晰,人物具有西方油画的透视感,装饰上追求华美艳丽,纹饰表现手法形式繁复,富于变化。馆藏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镇馆之宝,瓶面绘芍药雉鸡,并配上精美的书法诗,达到诗书画印的完美统一。珐琅彩存世稀少,除此件外,天津博物馆还收藏有另外两件珐琅彩瓷,其中清乾隆款珐琅彩胭脂紫地轧宝相花纹瓶的绘画风格具有浓郁的西洋特色。

明清官窑颜色釉瓷在天津博物馆也收藏颇丰,名品层出不穷。如明永乐宝石红釉盘、明永乐甜白釉梅瓶、明宣德款祭蓝釉盘、明宣德款洒蓝暗花云龙纹钵、明弘治款娇黄釉盘、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等等都是明清时期颜色釉的名品佳器。

馆藏民国时期北洋总统用瓷较为丰富,如民国中华民国纪念款粉彩十二章纹盘、民国居仁堂制款天青釉印饕餮纹花觚、民国居仁堂制款粉彩仙人祝寿图瓶、民国静远堂制粉彩麻姑献寿图瓶、民国静远堂制款墨彩山水图瓶、民国延庆楼制款金地粉彩花卉包袱纹连座葫芦瓶,是袁世凯、徐世昌、曹锟等人的总统用瓷,虽然生产年代较近,但为当时的代表作,且传世较少,这也是天津博物馆瓷器的一个收藏特色。

概而言之,天津博物馆所藏瓷器有如下特点:一、时代齐全,上自东汉,下至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瓷器,均有收藏;二、各时期南北方窑口产品相对齐全,精品亮点频出,唐时邢窑越窑、宋时五大名窑七大窑系、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等窑的产品都有收藏;三、明清官窑器多,以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官窑瓷器为精;四、明清官窑瓷器品种齐全成系列,无论从装饰技法,如颜色釉、青花、粉彩、五彩、珐琅彩等,还是从用途上讲,如日用器、祭器、装饰瓷、赏玩瓷等都有涉及,犹如一部浓缩的中国瓷器发展史。

安徽省博物馆古陶瓷展首日开放


位于三孝口的博物馆今早首日开放“安徽省民间古陶瓷藏品”展厅,108件来自安徽民间的有代表性的古陶瓷今起免费供市民观赏。

早上10点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打开了展厅大门,“安徽省民间古陶瓷藏品展”就此拉开序幕。偌大的展厅里,一个个射灯照在每件精美的展品上,尽最大可能展现展品的质感。战国原始青瓷云雷纹把杯、汉代叶脉纹青釉鼎、西晋越窑青釉喝彩双耳蛙尊、南朝洪州窑莲花纹盖罐、唐代寿州窑剪纸贴花酱釉银锭枕……一件件古陶瓷穿越时空隧道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展览共有108件展品,有陶壶、罐、钵、尊、碗、壶、瓶、釉枕、盘、香炉等十几个品种,是从新石器时期到民国21个历史阶段的古陶瓷代表作品。而这108件展品全为安徽各地民间收藏爱好者的心爱之物,经过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的专家鉴定后,从上千件宝贝中脱颖而出,整个展览的展品征集工作花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展品中距今年代最为久远的是两件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壶。列为第一件展品的“石岭下文化彩陶壶”,泥土黄,倒像个泥罐,唯一的彩色是两条黑色蛇的彩绘,对称缠绕在一起,蛇的眼睛瞪得老大,非常有气势,让人一看到彩陶罐就不由自主地盯着蛇眼看。省陶瓷协会的爱好者许国说,这个作品代表新石器时期早期马家窑文化。另外,还有一个代表新石器时期中期半山文化的“双耳彩陶侈口壶”,也是用黑色彩绘描绘出简单的花纹图案。

橱窗里,一个40厘米高的高足带盖越窑香薰引人注目,香薰青釉色泽丰润,暗花镂空雕琢。除了越窑,洪州窑、长沙窑,包括寿州窑和繁昌窑的陶瓷都列展。值得一提的是,市民还能见到中国古代八大民窑中的官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出产的古陶瓷,如北宋的“景德镇窑影青枕”、元代“磁州窑白釉褐彩四系梅瓶”、清朝乾隆年间的“官窑胭脂红粉彩开光清供图碗”、清朝光绪年间的“官窑粉彩龙凤纹大赏瓶”等八件。

第一批观赏者中,几个浙江宁波古陶瓷爱好者对每个展品“评头论足”,他们从安徽省古陶瓷协会得知今天开馆,昨天下午就开车来到了合肥,为的就是今天一饱眼福。

宁波观赏者中姓胡的领队相当厉害,每件展品他都能说出各自的特点,和展品质地显现出的不完美之处,他自称比较喜欢外表不起眼的古陶瓷,而非清代色彩华丽的陶瓷,“不要看古陶瓷‘灰头土脸’的,虽然没有清朝瓷器华丽的外表,却沉淀了一种成熟的美丽,而且民族性强,代表了远古人们的审美情趣。”

全国首个校园古陶瓷博物馆11月开放


全国首个校园古陶瓷博物馆11月开放

昨日,记者获悉,全国首个校园博物馆将在今年11月正式面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开放。届时,热爱古陶艺的青少年及其家长都可前往参观。据了解,校园古陶瓷博物馆设在佛山二中,禅城区教育局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苏永善表示,接下来还会在其他几所学校内设立分馆。

该博物馆设在佛山市二中,占地两层共500平方米,目前已收藏过万件古陶瓷(含标本),其中整器有1000多件,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解放初期历代陶瓷,几乎涵盖了我国各地知名窑口的典型品种和著名品种,且每个藏品包括每个时代的代表性品种。博物馆中的佛山石湾窑品种比较齐全,同时藏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标本,有些连市级博物馆都没有。此外,还有高丽瓷、珐琅彩等稀有品种标本,以及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

苏永善为学生搭建了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平台,带动了一批学校的发展。“学生搭建平台”一直是苏永善的教育理念,苏永善说:“不管哪个学校,只要有需要我就去讲课。”为了让更多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苏永善在博物馆的六楼开设了一个教室,专门为有兴趣有意向的学生开课。“古陶瓷课程的书本正在编。”苏永善说,古陶瓷课程已经开了好几次课,学生反响也不错。

除了给学生上课,苏永善老师还会带年轻的老师。“这样其他老师又可以给更多的学生上课。慢慢地,规模就会越来越大,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

珍品展明日天津博物馆开展


明日(1月28号),《古风·新韵·景德镇民国陶瓷艺术珍品展》将在天津博物馆隆重开展。作为奉献给天津市民的一道春节文化大餐,这次展览共展出了民国时期的瓷器精品116件(套),均是从馆的陶瓷中遴选出来的文物珍品,无论是展览规模之大,还是展品品质、品种、数量之多,在国内的同类型展览中均属首创。同时,为了让观众充分领略到文化的风采,天津博物馆还特别配合此次展览拿出了馆藏的民国瓷器精品共同展出。

作为“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的世界制瓷中心,景德镇一直都是中国瓷器的代名词。过去,中国瓷器只是古丝路上的贸易商品,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文化载体。据了解,这次展出的景德镇民窑仿古瓷及“珠山八友”瓷器精品均为此次展览的亮点。清末至民国时期,景德镇民窑仿古瓷大量涌现,品种也不断增多,达到了一个兴盛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文人画派美术瓷的发展,特别是以王琦为代表的“珠山八友”等一批艺人活跃在艺坛,把艺术瓷的制作推向高潮。这一时期所创作出来的无数陶瓷艺术珍品成为中华民族灿烂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天津在民国时期则是在国内最大的销售市场,寓居天津的民国总统用瓷,也代表了当时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这使天津·景德镇两地的文化交流有了共同的语言。

四川宋瓷博物馆恢复开放公告


尊敬的游客朋友:

春分雨脚落声歇,柳岸斜风带客归。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分区分级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的统一部署,经遂宁市文广旅局批准,四川宋瓷博物馆将于2020年3月25日起恢复有序开放,现将恢复开放相事项公布如下:

一、恢复开放时间及区域

1.开放时间:每日9:00—18:00,(17: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遇节假日顺延)。

2.开放区域:一至三层《东川巨邑—遂宁历史文化陈列》、《中国陶瓷发展简史》、《宋韵—瓷器背后的宋代生活》等展厅,其他区域暂时关闭。

二、限流措施

为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馆采取参观限流措施:(1)可接受25人以下团队预约参观,需提前一天电话预约。(2)每日总接待观众量不得超过1000人,瞬时游客承载量不超过200人。

三、入馆方式

1.进馆观众须主动出示健康证明以及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身份证件并进行实名登记;通过扫描入馆处设置的“智游天府”申领“智游天府码”并完善个人信息,由场馆工作人员进行线上核实;

2.优先人群:仅限医务工作者、军人、消防救援人员、70岁以上老年观众等。

3.观众入馆时须佩戴口罩,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实名登记,体温无异常者方可入馆。如发现体温异常或其他紧急状况,须配合工作人员及时进入临时隔离点隔离并由工员上报当地防疫部门处置。

四、参观须知

1.疫情防控期间,可提供人工讲解,但需提前电话预约,按预约记录分批、间隔性入馆,有序参观。

2.我馆安保人员、讲解员对来馆观众进行有序疏导,确保进馆秩序,排队过程中,须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3.观众入馆后,请勿聚集和扎堆。并主动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4.观众在观览过程中,如出现发热或身体不适等情况,请及时联系我馆工作人员。

5.来自重点疫区或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观众谢绝入馆。

6.观众须配合馆内的清洁维护、消杀作业和公共卫生工作,共同营造文明、清洁、舒适、安全的观览环境。对不配合体温检测、随意吐痰等违反防控规范的游客,将第一时间报告当地防控部门处置。

五、咨询/预约电话0825-2328300

四川宋瓷博物馆

2020年3月22日

欣赏遂宁宋瓷博物馆瓷珍


最近,笔者前往遂宁参观了遂宁中国宋瓷博物馆,欣赏到一件件精美的宋代瓷珍。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笔者禁不住将所观所感带回乐山,与乐山的藏友们分享。

1991年,遂宁市城郊金鱼村发现了全国最大一宗窑藏瓷器,共出土宋代各大名窑瓷器985件,有国家一级文物29件,二级文物200多件,三级文物500多件,几乎件件都是国家珍贵文物。在此基础上兴建的遂宁宋瓷博物馆成为全国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遂宁金鱼村出土的窑藏宋瓷,几乎包括了南宋时期国内名窑的产品,如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四川彭州窑等名窑。这些瓷器造型精美、胎骨敦厚、釉色明丽。其中荷叶盖罐、龙耳式炉、青白釉梅瓶、三足蟾形水盂等文物更是稀世之珍,被誉为“国之瑰宝”。

宋代北方的瓷窑主要有河北定窑、河北磁窑、陕西耀州窑、河南钧窑、河南汝窑、浙江龙泉窑、四川成都琉璃厂窑等,这些瓷窑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宋代北方地区制瓷工艺的主要成就是铜红釉的发现与应用,制瓷匠师们第一次看到了红色在瓷器上出现,这一意外的发现给人以启迪,使人知道氧化铜在一般情况下呈绿色,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呈红色。

宋代江南地区制瓷工艺获得很多新成就,选用优质瓷土,不断扩大窑炉体积等。宋代瓷窑生产的瓷器,胎质都很洁白,与之前代的灰胎、灰白胎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寻找优质瓷土作原料是提高烧瓷质量的重要途径,宋代不少瓷窑正是发现和找到了优质瓷土原料烧出了胎质洁白釉质如玉的青白瓷,胎体薄的达到了半透明程度。笔者在遂宁宋瓷博物馆见到的近千件宋瓷绝大部分都属质地洁白如玉的青白瓷,而南宋龙泉窑的窑炉长度明显加长,短者达五六十米,长者七八十米,个别长达百米,成倍地增长烧容量,是为了适应国外对瓷器不断增长的需要。据估计,南宋龙泉窑每窑可装烧瓷器两万件,如每月装烧七八次,一座窑的月产量就达10万多件,而南宋龙泉仅遗址已发现数十处,总产量十分惊人。

遂宁宋瓷博物馆有一件十分引人注目的刻花梅子青梅瓶,这是南宋龙泉窑匠师摒弃了北宋时期的传统石灰釉,创造性地烧出了石灰碱釉,成功地烧出了粉青和梅子青釉的代表性作品。

遂宁宋瓷博物馆的藏品,由于是窑藏出土,保存得十分完好,数量也十分惊人,为我们研究宋瓷的工艺成就,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依据。也为我们鉴赏宋瓷真品精华、提高“眼力”提供了机会。因此笔者认为,乐山众多古瓷收藏爱好者可以到遂宁一饱眼福。

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世界博物馆日”活动


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下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了“致敬最美抗疫逆行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副市长熊皓,市文旅局、市卫健委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为景德镇援鄂援新余抗疫的医护勇士赠送抗疫纪念杯。

熊皓在致辞中首先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瓷业高峰是此都”展获得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表示祝贺。并表示,在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特意邀请了援鄂援新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共同出席“致敬最美抗疫逆行者”活动,可以说,陶瓷文化所彰显的自信、价值和能量,也正是我们医护人员在抗疫斗争中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希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城市窗口、文化地标”为己任,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和教育功能,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立足景德镇,放眼全世界,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

据了解,疫情杯的设计借鉴了中国版图的造型,带着医用手套的手象征着医护人员,柔弱纤细的手寓意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的守护;蜂鸟是坚韧、生命力和活力的象征;鲜花喻示温柔呵护,甘泉更代表着爱如泉水,泉水落地生根化为蔓藤,是给予力量与信心的象征;疫情杯的反面是一首诗歌:“白袍雪甲破楼兰,仁心医者平安还”,每个疫情杯都对应着每位医护逆行者的姓名,致敬抗疫逆行者。

赠送仪式结束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邀请景德镇学院客座教授王志刚为抗疫的医护勇士作了一场《大美无言花光永祚——中国陶瓷文化漫谈》专题讲座;全体参会医护人员参观博物馆常设展览。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天津古瓷博物馆“瓷房子”竣工 正式对外开放》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天津古瓷博物馆“瓷房子”竣工 正式对外开放》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