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艺术陶瓷会做不会卖 何时能迎来春天

艺术陶瓷会做不会卖 何时能迎来春天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能强瓷砖

2021-05-08

陶瓷艺术。

艺术陶瓷承载着我国数千年陶瓷文化底蕴,也由此奠定了中国陶瓷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随着建筑、装璜、收藏等行业的发展,艺术陶瓷发展前景广阔,但记者近来采访发现,近年我国艺术陶瓷被仿制仿冒严重,销售渠道不畅,自身创新不足,这三大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瓶颈。

专家认为,要扩大艺术陶瓷在国际上的影响,进一步开掘国内市场,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艺术陶瓷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陶艺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同时组建正规的展销渠道,打通艺术陶瓷通向国内外的市场之路。 

仿制仿冒成陶瓷名家之痛

名家名瓷因其不菲的“身价”,首当其冲遭到仿冒仿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瓷板画《春江花月夜》问世后,受到海内外陶瓷收藏家的青睐,每件价格在数十万元。然而2001年8月,一件标价46万元、几可乱真的《春江花月夜》瓷板画赝品公然出现在北京一公司的柜台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创作的雕塑瓷名作《哈哈罗汉》的仿制品随处可见,价格一度低至每件二三十元,而为数不多的真品反而淡出市场。

仿制仿冒名家艺术陶瓷甚至出现在一些由文化部门组织的国际文化展销会上。今年4月,一位展销商在得到文化部门的批准后专门组织了一次景德镇知名的艺术陶瓷赴法国参展,这位展销商拿到文化部门提供的展品名单后,为减少成本,在收集展品时并未与当地的一些名家联系展瓷,而是按照图片仿制了一些作品,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把关不严,一些仿制品被充作真品带出国门参展,其中学院教授何炳钦的一件名作就被仿制。

景德镇多位陶艺名家反映自己的作品都曾被仿制仿冒,加强艺术陶瓷特别是名家名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一些陶艺大师认为,一个艺术家达到较高的创作境界可能要耗费毕生的精力,而仿制仿冒盛行,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如果任其发展,整个艺术陶瓷行业势必走向衰落。

“会做不会卖” 优势成劣势

“会做不会卖”是很多陶瓷名家的弱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将一件艺术精品以10万元价格售予他人,但购买者很快就在香港以50万元高价售出。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艺术陶瓷制作者自身市场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没有一个畅通的销售渠道,能为艺术陶瓷提供合适的市场运作模式。

在正规销售渠道缺位的情况下,艺术陶瓷的巨大市场价值催生了大量不当渠道,对艺术陶瓷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去年,上万名来自景德镇及其周边省市的瓷商、市民、甚至农村闲散人员,在景德镇购进大量低质劣质艺术瓷,成批组团到欧、美、亚、澳等数十个国家进行艺术陶瓷展销,时间长达一年多。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陶瓷品质良莠不分,大量低质陶瓷被冠以高档艺术陶瓷的称号高价销售。随着展销活动的延续和影响面扩散,景德镇艺术陶瓷在境外的售价一路下跌。同样一个青花艺术瓷瓶,展销初期售价可达万元以上,但到后来沦落到数百元也无人问津的地步。

此类非法展销猖獗,不仅损害了我国艺术陶瓷的国际声誉,甚至对艺术陶瓷在国内的市场、信誉和品牌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专家认为,这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国内艺术陶瓷销售渠道过窄、市场成熟度过低的现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等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艺术陶瓷展销公司,培养专门的经销人员,抬高准入门槛,规范艺术陶瓷的展销。

几支画笔能否画出艺术陶瓷的春天

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阻碍了我国艺术陶瓷的创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景德镇市有很多搞艺术瓷的作坊,但平时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也很少到外面参观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说,自己搞了一辈子艺术陶瓷还没出过国门,对国外的技艺、市场缺乏了解。世家“孙公窑”的继承人孙同鑫说:“由于缺乏交流平台,创作的艺术作品有时感觉总差市场一拍。”欧洲陶瓷学会主席尼古拉·巴比尼说,陶瓷产品的制作和销售,都离不开全球陶瓷界的合作。他建议中国陶瓷界更多地加入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专家们建议,在艺术陶瓷气氛比较浓厚的地区可以组建陶艺家协会之类的组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艺术陶瓷做大做强,生产模式有待调整创新。目前在国内缺少大型的艺术陶瓷生产企业,以景德镇为例,这里云集了全国三分之一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陶瓷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处于前列,但基本靠家庭作坊生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认为,艺术陶瓷单凭几支画笔,无法做大做强。目前我国日用陶瓷产量三分天下有其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当前生产的日用瓷主要为中低档次,换汇率极低。专家认为,发展艺术陶瓷,可以在艺术陶瓷日用化方面作出探索,或对日用陶瓷加以艺术包装,形成产业化规模,进行批量生产,做大做强艺术陶瓷。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苏州高古陶瓷春天何时来


在苏州庞大的收藏大军里,相对于玉器、书画、家具、明清瓷器等门类来说,高古陶瓷的爱好者就显得孤掌难鸣了。然而,在其他很多城市的收藏队伍中,高古陶瓷的收藏人群往往起着领导地位。那么,苏州是否没有这方面的收藏者呢?据我了解,苏州投资高古陶瓷的人群还是蛮多的。有人经常到海外淘宝然后转辗到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甚至把几年前10万元卖出去的一把秘色瓷执壶再花100万元买回来;有人把自己珍藏的古陶瓷藏品开了一家博物馆;有人花了数百万专门收藏古陶瓷,周长120厘米以上的汉瓶汉罐就藏了近百个。事实上苏州收藏高古瓷的人,或者说想收藏的人正在逐渐增加,只是由于种种因素这些人群没有走在一起,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孤军奋战,或者说在自己很小的范围内独自欣赏。

在古陶瓷领域里,苏州没有一个可以交流可以学习的组织,也没有一位在全国有足够影响的古陶瓷专家(玉器方面,苏州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震华老师)。古陶瓷这样一个被众多藏家看好的潜力股,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始终掀不起热潮。然而我们翻开苏州的历史,会发现古陶瓷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澄湖、张陵山、草鞋山出土的精美的良渚黑陶,狮子山出土的造型生动的西晋越窑青瓷,虎丘塔、七子山发掘出的五代越窑秘色瓷;还有一直被国内众多专家关注的南宋“平江府官窑”,只是苦于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了古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作为古陶瓷爱好者,这里有丰厚的养料。

如今收藏各门类似乎均在一夜骤涨,唯独高古陶在徘徊缓进,阻碍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目前的法规、一些所谓专家的误导、大量现代仿品面世等等。如前阶段我一位老师在《收藏快报》上写了一篇《南京上演“天价古瓷”闹剧》的文章后,引发一场轰动全国的官司,有幸的是,法院最近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向家林的诉讼请求。然而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让众多古陶瓷爱好者心有余悸。人人都知道投资高古陶瓷的潜力很大,人人却为之嗟叹,不敢轻易下手。

在目前的苏州古玩市场上偶然还能看到一些高古陶瓷的。今年我一位朋友花50元淘到一只宋代梅瓶,这种拾漏的情况也会发生,但需要你有足够的眼力。当然,作为一名古陶瓷爱好者也不要总希望这种童话般的故事会时时降临。我们必须先从古陶瓷散片开始,只有它们才是最好的老师。要做有心人,如看到不同时期的散片,我们一定要把它拾回家,它才是真正的可供学习研究的宝贝。

收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尤其在古陶瓷领域里。精品意识是一种共识,也是收藏人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宋代的五大名窑当然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切记不要让这种奢望冲昏我们的头脑。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一些窑口,如龙泉窑、建窑、吉州窑、耀州窑、临汝窑等,它们中的精品毫不逊色于官窑,而且价位在拍卖市场上也占据一席之地,其中龙泉窑的产品这两年也被浙商炒得如火如荼了,以前几百几千元可以买到的龙泉窑碗,现在行交价也不低于万元了,稍微好一些的都要数万元以上。我们可以关注一些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彻底炒足的产品,如唐朝的长沙窑、寿州窑等,宋朝的吉州窑、耀州窑等,以及景德镇一些制作精美的青白瓷。它们的价位应该说只是刚刚起步,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这几年古陶瓷的藏品正悄悄按每年翻倍的价位上升,因此,当你遇到一件心动的老窑器时,价格贵一些只要东西好还是应当咬牙买下,否则带给你的会是一生的遗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与时俱进也会让一些外地商贩对苏州的古陶瓷市场失去信心的,导致很多好的藏品也不流入苏州市场。

收藏需要良好的心态也需要良好的交流环境,我相信苏州古陶瓷收藏一定会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尽管身处寒冬,春天的萌芽终会绽放。

房产回温助萍乡陶瓷市场迎来发展春天


据有关媒体报道称房地产萎缩是影响陶瓷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各装修市场已明确显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这对陶瓷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萍乡,陶瓷企业、陶瓷经销商又是怎样看待房产业的,走访了萍乡博昌建材市场。

走进博昌建材市场,偌大的市场冷冷清清。店员无所事事,有的聊天,有的干脆闭目养神。萍乡市房管局的李处长说,虽然说,萍乡的房价平均是3800元左右,以这个价格在全省是比较低的,但是在全市来说,这个价格是很贵的。在目前,萍乡市的房屋出售还是走不动的。萍乡房产的低迷导致陶瓷业产能过剩。他们都呼吁有关部门能够调控房产行业,促进陶瓷业稳健发展。房屋售不出对陶瓷建材还是有点影响的,为了生意好做,建材陶瓷经销商想方设法做活动、搞促销。可惜源头上房屋没有买卖出就没有人搞装修,建材市场要形成门庭若市是很难的。

大将军陶瓷店的李经理说,陶瓷销售已一年不如一年。在萍乡,上半年原本就是淡季,今年比去年更不如。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持续走高,老百姓望房心叹。一位做大工匠陶瓷的经销商告诉记者,陶瓷产业在发改委眼中只是三类产业,根本提不上调控日程,陶瓷业基本上是自生自灭,只有靠自己来主动提升,求生存求发展。他向记者坦言,陶瓷竞争日趋激烈,现在倍感压力,陶瓷形势不容乐观,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承受压力,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作为经销商,要紧跟企业运作模式,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克服营销中存在的瓶颈,实现企业腾飞。对于当前的房产形势,他认为,萍乡的商品房销售已明显回温,国家提出了各种政策,规范了地产行业,从源头杜绝了一房两卖,萍乡已启动了廉租房、公租房建设,有效的解除老百姓的购房问题,这无疑为冷清的陶瓷市场点燃了一把火。借着这把火,下半年陶瓷业一定会很旺。

据了解节能减排政策提上议程,倡导低碳生产,使许多陶瓷企业力不从心,如履薄冰。面对行业间的竞争,像广东、福建已有很多企业开始进军房地产,随着国家新一轮房产调控政策的出台,那种进军房地产的热情日益剧增。业内人认为,竞争激烈、利润下滑是陶瓷业进军地产行业最大动机。房地产已经触动了陶瓷企业那敏感的神经。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少数陶瓷企业开始接触地产项目,到现在,尝到甜头的陶瓷企业加快进军地产业的步伐,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纷纷效仿,他们已领悟到:陶瓷企业挺进下游的地产产业,具有成本和资金上的优势,是陶瓷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自然延伸。随着地产业务的扩张,企业的销量也就水到渠成。目前萍乡,房地产对于企业来说,还不是风向标,像正大陶瓷等上了规模的企业,他们的产品借助品牌远销国内外。但作为营销策略来说,各企业已吹响了进军地产业的集结号。发力地产业务,主要是为了整合企业产业链资源,在本土寻找到新的业务。

在萍乡房管局了解到,萍乡房产充满机遇与挑战。在遭受销售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萍乡各个楼盘又开始回升。为进一步稳定萍乡房产市场,萍乡房管局积极出台各种措施,规范了各楼盘的销售方式,巩固开发商投资回升的趋势,逐步提高商品房的销售量,从源头上保证了萍乡房产市场的稳固发展。给对萍乡房产仍持观望态度的陶瓷经销商们无疑注射了一支兴奋剂。房产市场的回温标志着萍乡陶瓷市场的冬天已接近尾声,春天已悄悄地敲开了幸福之门。

景德镇迎来“别样”春天 陶瓷产业风生水起


自景德镇全境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市之一四年来,该市生产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628.25亿元,比2010年增加166.75亿元,2013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478.47亿元,同比增长10.6%。

景德镇作为一个资源型枯竭城市,在跳出瓷都看瓷都的思想引导下,近年来,着力发展大型市场,探索建设“陶瓷产业特区”,研究制定综合扶持政策并争取国家支持。工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不仅引进了一批好项目,还建设谋划了一批好项目。如在国家陶瓷科技城建设的指导下,注重陶瓷项目招商引资,在远红外陶瓷、纳米陶瓷、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高技术陶瓷以及文化创意、精品建陶领域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

同时,大力发展以艺术陶瓷为主的文化暨创意产业,做好“陶瓷”这一文章,通过陶瓷产业扶持手工制瓷,创造国际奢侈品牌产品和艺术名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制造高档日用瓷;发展高科技陶瓷,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加快陈设艺术瓷的产业化,以环境安全和节能减排为前提,合理发展建筑和卫生洁具陶瓷。

通过举办瓷博会,培育好陶瓷外向型市场,夯实陶瓷产业高技术人才队伍,打造中国陶瓷产业发展高地。推进学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适应产业转移需要,依托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精品专业。

据了解,种种有力举措为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和秩序保驾护航。目前,陶瓷名坊园项目进展顺利,园内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全面开工。有19家企业签约,8户企业入园施工,启动了世界创意城市手工艺之都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另外,在发展老字号陶瓷产业的同时,景德镇注重航空,旅游等新型产业也逐渐发展。相关人士表示,景德镇编制完成了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航空产业“一城三区”的发展格局(“一城”即航空科技城,“三区”即研发创新区、装配制造区、通航产业区),同时抓住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顺利推进,并入选第一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明代瓷器现在能卖多少钱?


明代瓷器装饰技法以青花为主,器型上,历年明瓷交易以碗居多。纵观明瓷交易,成交价排行榜前10中青花包揽了7席,明成化青花宫碗夺得榜首,据悉,眼尖的行家发现此件天价拍品曾见于交易,1981年5月20日在香港苏富比交易会上以400万成交, 1997年佳士得香港以800万成交,与如今的1.4亿相比,可谓是前十六年翻一番,后十六年翻十五番。

明代青花大罐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术,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达到巅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续发展。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带有明代文人精神的青花瓷在交易市场中才刚刚显露出它真正的历史与审美价值。藏家翟健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明代瓷器一直被市场低估,但将会是市场下一个重点。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审美文化在文学、艺术、工艺,及衣、食、住、行,乃至哲学、美学思想上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它体现了原来相互排斥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开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过渡,也就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质朴、世俗向典雅、华丽、纯艺术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要求思想解放,打破理学的一统天下,从空中楼阁回到现实世界,他们的诗文书画中原本具有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则由展示人的精神世界向描绘世俗的人情物理的方向发展,从贵族文艺向市民文艺靠拢。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花纹兽面环耳供瓶RMB 19,416,520香港苏富比2011-04-08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花纹兽面环耳供瓶

于是,在元代已经在技术和工艺上达到巅峰的青花瓷,在明代呈现出更为人性化、更具有生命力的形态。景德镇窑明青花独步一朝、大放异彩,品质远优于同时期的江西枢府窑青花、福建德化窑青花、云南玉溪窑青花等。

明代青花罐

明太祖朱元璋继位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明代青花瓷分两种,一种是官窑青花瓷,一种是民窑青花瓷,官窑瓷器工整精细,民窑瓷粗犷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洪武至宣德为早期(1368-1435年),正统至正德为“空白期”至中期(1436-1521年),嘉靖至崇祯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时期、弘光、隆武、永历、昭武、洪化,到1682年康熙20年明朝彻底灭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鲜丽宜人,因施色多为釉下工艺而永无褪色,纹饰采用传统国画技法描绘。

紫砂艺术新的春天


紫砂艺术代不乏人,当前可以说是紫砂最为繁盛、最具活力的时期:产量最大,品种最丰富,从业者最多,创新最具活力。紫砂艺术家精英辈出,正在使“冠绝一世,独步千秋”的紫砂焕发新的生机。

早期紫砂壶造型耳熟能详的有光货、花货、筋纹器等。当下的紫砂艺术受到现代设计思想的冲击,加入了绘画、雕塑等元素,加强了审美特性和欣赏特性,使紫砂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紫砂艺术界,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收藏市场也开始逐渐接纳“新军”的到来。今年春拍,仅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三家拍卖公司推出的紫砂专场,成交总额就超过2.2亿元。从实际成交情况来看,老壶、大师壶、实力派紫砂壶成为藏家的三大着力点。中国嘉德今年还特地为当代实力派紫砂高手推出了专场。

“名家带动实力派陶艺是必然趋势。随着懂紫砂的人越来越多,玩壶的人也会越来越理智,在选择时会更趋向于好的东西,而不只是局限于有名气的人的作品。”针对紫砂拍卖市场未来的走势,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认为,“现在有作为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最具升值潜力。藏家应该多关注他们,特别是要关心他们艺术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共同享受艺术。”

吴鸣:“叛逆”的紫砂新流派

被列入“江苏省六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的吴鸣,被认为最早开始全方位进行现代紫砂的创作与研究。他的创作融合传统、关注未来,自成风格,被誉为紫砂陶艺“新流派”。

吴鸣的壶,与其说是紫砂壶,不如说是抽象的雕塑作品。他的作品与传统紫砂相比,在体态、纹理、色泽上皆有创新。甚至有些已不见了传统的壶嘴、把手,在浑圆的壶面上有一孔洞,恰好容下一根手指,便是把手了。

着名陶瓷艺术家张志安曾这样评价吴鸣的紫砂壶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但又不是传统的重复。融进诗文,融进陶艺,融进彩陶、青铜,融进耳闻目睹的物象。有思维、有余韵、有情趣、有形式美感。与历史、与大众既融合,又隔开。”

吴鸣说,他做壶是逼出来的,心重的仍是“陶刻”,壶只是形式。1977年,时年20岁、在宜兴紫砂厂学徒的吴鸣被选送到宜兴陶校学习陶瓷美术,回厂后即转习陶刻。之后的七八年,吴鸣全身心投入陶刻及相关学问,直至考入无锡轻工职大。

时至今日,“陶刻”仍是吴鸣心头挚爱。“我的作品有一些完全是由陶刻构成的,但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陶刻了。我力求避免艺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匠气与习气。”吴鸣说。

有人评价吴鸣“叛逆”,因为他要在紫砂创作上做到三个不一样:一是与以往的紫砂不一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体现现代风格;二是与其他陶瓷不一样,发挥紫砂的材质优势及不可替代性;三是与自己以前做的东西不一样。

“壶形虽千千万,但上品少、庸品多,看久了可能生厌。多少年来紫砂是在一个大范围内转圈,形制虽众,大感觉却‘似曾相识’,代代做、年年做,翻来覆去你做我亦做。明者,留下一点清气,然大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吴鸣感叹道。或正是这种“自省”、这种“叛逆”,成就了吴鸣的紫砂“新流派”。

孔小明:“孔家壶”的绞泥风采

孔小明,生于制陶世家,姐弟四人皆在紫砂圈内,并有“孔家壶”之品牌。

孔小明紫砂作品的特色是方器,并且在传统基础上加上有规则绞泥纹样装饰,达到别样的艺术效果。绞泥纹样或行云流水,或木石纹理,自然,贴切,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2009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上,孔小明创作的“银箱壶”脱颖而出。着名紫砂艺术评论家吕会田说:“用绞泥装饰的‘孔家壶’,深蕴江南大家‘闺秀’的含蓄、韵致、碧玉、品味之美。”

孔小明的“银箱壶”,借鉴红木银箱的造型,巧妙构思而成。壶的四角用仿铜片镶嵌,红色护角玲珑精巧,护角上的小铆钉几可乱真,壶体仿汉代油漆图案,绞泥纹饰自然和谐。壶体通身呈现深紫红色,在雍容华贵的色彩中,呈现给人们的是风雅书卷的气息,雅俗共赏。

“银箱壶”这次看似偶然的异军突起,背后实际隐藏着必然的故事。

早在2001年,孔小明设计的“银箱壶”就参加了有“陶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获得银奖。

孔小明的天赋和勤奋为这一切奠定了基础。青年时期,孔小明在创作过程中受到紫砂名家潘持平指点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作品风格影响,受益匪浅。尤其是吕尧臣魔幻般的绞泥艺术,深深吸引了孔小明。

孔小明继承绞泥工艺,创新紫砂壶制作方法,他在绞泥中加以镶嵌等多种手法,演绎出方圆各异的紫砂壶艺术造型。吕会田先生评价他“配泥多变,调色大胆,作品所表现出的红黄相间的肌理花纹,受到李可染大师绘画的影响,浓墨重彩,惊艳而高雅。”

紫砂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孔家壶”作为一个年轻的紫砂品牌,也演绎了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

陶瓷价格大战何时休


近十多年来,景德镇瓷器一直在打价格战,先是薄胎瓷,接着青花瓷,再就是颜色釉瓷、雕塑瓷,后来波及到粉彩瓷、釉下彩瓷、新花瓷。价格战不仅在景德镇打,而且在全国各地打,甚至打到了国外。除各地展销收尾前的降价甩卖外,有时还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有些瓷器比景德镇当地还卖得便宜。价格大战要打到何时?这是瓷业生产经营者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作坊生存发展的问题。

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中一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调节着行业内暴利走向微利,指导行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间的优胜劣汰。比如薄胎瓷,原来是手工制作,产量低,成本高,由于白胎贵,画工都是高级师傅,其价格自然昂贵。而现在薄胎瓷成型生产不那么复杂,彩绘也是一般水平,同行之间为了争顾客,价格越降越低,甚至只有老薄胎价的10—20%,还是有钱赚。颜色釉也有类似情况,三阳开泰过去是柴窑烧成,生产量少,成品率低。现在气窑烧成过了关,产量增多,品种增加,价格却较过去低得多。

有人钻了价格战中的空子

在价格战中,确也有一些趁机扰乱市场的人,他们惟利是图,将假冒伪劣坑害顾客。前几年,玉风茶杯被仿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玉风瓷厂花本钱研制开发的新产品,结果被人不劳而获大批仿制,低价销售,使玉风瓷厂遭受很大损失。还有的专仿名人、大师的作品,以假充真,违法侵权。更有甚者,少数害群之马在利欲熏心的驱使下,将残次品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瓷贩子,欺骗经济并不宽裕的消费者,扰乱了正常的价格秩序,使生产企业和作坊坐立不安,搞得众多消费者无从选择。

价格战不是惟一的出路

市场总体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价格战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带不来相应的利润空间。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在击中对方的同时也可能伤及自己。现在也确实有些离谱,一些陈设瓷卖价低到了几乎和成本相等,只挣得很少一点加工费。原来200多元的青花花瓶现在只卖30元左右,釉下彩瓷价格降得更厉害。日用瓷也是同样,尽管有的花面更新、包装改进,但价格还是提不起来。厂商只好把餐具中的碗、盘规格缩小,器型换成简单的,表面好看,很不适用。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很多企业和作坊陷入了“为了抢市场而抢市场”的怪圈。长此下去,不仅利润高不起来,而且市场会越来越缩小,硬撑是撑不了多久的。

价格战引起的思考

瓷器市场到了这个地步,迫使一些企业和作坊考虑调整竞争的思路。目前大多数是厂商结合、自产自销,减少了中间环节。即使有些代销商,其价格和厂里的零售价是一样的。但要跳出价格战的怪圈,还得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从产品开发上找出路,老产品老面孔,价钱已经卖死了,必须下功夫开发有时代气息的新造型、新花面,才能拥有更多的顾客;二是以质取胜是市场竞争的永恒主题,任何一个品牌和产品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三是讲究产品档次,高、中、低档都有各自的顾客,都要有一定的生产量。提倡明码标价,不要看人打卦,欺诈顾客;四是行业内部各类厂商应有约束机制,搞正当竞争,不要互相拆台,更不能低价倾销,做亏本买卖。

艺术品拍卖迎来“亿元时代”?


艺术品市场将毫无悬念地步入‘亿元时代’

进入5月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陡然升温,国内八大拍卖公司中的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荣宝都将在本月推出大规模春拍,而由于去年秋拍市场诞生了4件成交价超亿元的拍品,使得今年春拍市场受到空前关注:亿元拍品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跨入“亿元时代”的分水岭?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创下的1.6912亿元中国书画最高成交纪录能否被打破?今年春拍市场会不会出现新的超级买家?几大悬念都将随着春拍市场拉开大幕而逐一揭晓。

艺术品拍卖市场“涨”声一片

2008年内地秋拍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片萧条,但短短一年之后就迎来了爆发性反弹,“去年匡时春拍中,《仿倪云林山水》创纪录的8400万元成交价曾被认为高不可攀,可转眼秋拍市场就拍出了超过亿元的拍品,而且一下子就是4件,”北京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这样描述去年市场的强劲上涨。

在各类拍品中,涨势最猛的仍然是中国书画,“2008年成交价在百万元左右的中国古代书画,今年的估价都在300多万元甚至更高,而近现代书画中,齐白石、张大千和傅抱石等名家名作,估价与去年相比也是成倍增长,”一家拍卖公司书画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瓷器玉器、古籍善本、钱币珠宝等主要拍卖品种上涨幅度虽然不及中国书画,但与往年相比仍要高出不少。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危机中大幅贬值的近现代油画也出现了明显复苏的势头。

亿元拍品数量有望超去年

去年秋拍4件成交价格过亿元的拍品全部来自中国古代书画,拍卖行业人士认为,今年春拍有望冲击亿元大关的拍品不仅有中国古代书画,瓷器和近现代书画也很有可能出现亿元拍品。

“去年齐白石的《可惜无声》成交价是9520万元,距离亿元大关只有几百万元的差距,瓷器类拍品最高成交价也超过了8000万元,”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认为,在目前市场强大的买气刺激下,只要有好的拍品现身,成交价格过亿元并不是什么难事。

从各大拍卖公司已经公布的拍品情况来看,仅中国嘉德一家,估价超过千万元的拍品就多达十余件;今年匡时春拍的清初六大画家“四王吴恽”专场,也有多件拍品估价达到千万元级别。“今年估价上千万元的拍品数量大大超过往年,加上拍卖市场容易产生黑马,例如去年《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估价120万元,最终却以1.008亿元成交,所以今年春拍亿元拍品的数量很可能超过去年秋拍。”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今年春拍估价超过千万元的拍品多于去年,但顶尖拍品却略有逊色,这是由于大藏家在看到市场火爆后开始惜售,“去年一些海内外大藏家出现误判,认为艺术品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将大幅回落,开始试探性出货,因此才有多幅重量级藏品现身内地拍卖市场。”

机构资金入场提速“亿元时代”

一位拍卖业的资深人士曾向媒体透露,去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价排名前十的拍品中,至少有一半是被4位超级买家收入囊中,他们分别是上海天衡拍卖公司董事长陈郁、上海新理益公司董事长刘益谦、台湾著名藏家林百里以及一位神秘的山西大买家,“亿元拍品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超级买家之间不计价格的争夺,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如果没有新的超级买家入场,仅依靠目前的4位超级买家,显然难以支撑内地艺术品市场持续走高,对此大部分拍卖公司却并不担心,“亿元拍品出现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受关注度大幅提升,目前楼市、股市都面临调整,从中流出的资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进入拍卖市场,都足以形成新的超级买家队伍。”

“相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认为下一个超级买家来自机构的可能性更大,”一位拍卖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拍卖市场上的新面孔背后,已经开始出现机构资金的影子,“国外艺术品市场都是投资基金占据主导地位,这方面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旦机构资金大规模入场,内地艺术品市场将毫无悬念地步入‘亿元时代’。”

当代艺术陶瓷迎来景德镇新黄金时代


陶瓷曾经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征服了世界,怎样理解当代中国艺术陶瓷的收藏价值?中国陶瓷文化如何才能得以延续?如何繁荣、规范当代艺术陶瓷市场?这些始终是海内外收藏界关注、探讨的问题。

近日,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研讨会在景德镇珠山画院举行。景德镇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中国收藏》杂志社负责人、来自北京的工艺美术界权威人士、市场人士与20多位艺术大师共聚一堂,就如何推动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收藏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研讨分析,与会人员认为,经过改制与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多年实践,景德镇新的时代特征正在形成,景德镇在不为人知中悄然完成着凤凰涅,一个景德镇艺术陶瓷收藏的全新时代正在来临。

不容忽视的艺术成就

在备受瞩目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景德镇11人当选,这一评选结果令很多人都大吃了一惊。不少人对评选结果流露出怀疑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如今的景德镇只不过是在吃着祖先留在这里的名声。甚至这个名声还差一点被别人吃走——“瓷都”的荣誉光环一度被戴到另外城市的头上去。

如今的景德镇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多人感觉一片茫然。各城市中到处打着“景德镇名人名瓷”横幅摆地摊巡展似乎就代表了景德镇的现状。在“一片衰落景象”之中,这些“吃名声”的景德镇人凭什么一下子捧走11个“国家大师”?

景德镇当地人对这样的质疑自有看法。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郜景苏在研讨会期间介绍说:“很多人把目光放在大师身上,喜欢谈论大师如何如何,实际上,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人才有着基础性的构成,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以历史传承来看,从元代建立基础,明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清代达到一个历史高峰,景德镇历代窑火不断,400多个御窑厂流传下来,文化传承深厚。在景德镇不到50万的人口中,有10万人在从事陶瓷行业。景德镇如今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的艺术大师有980多人,其中包括2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9位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此外有1000多位市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还有一些未评过大师但艺术水准很高的艺术家,大量正在成长的年轻技术人才与普通工艺美术技术人员……这是中国艺术陶瓷一块最大的风水宝地。有这样的人才基础,社会经济又在高速发展,景德镇艺术陶瓷怎么可能不爆发?”

在景德镇这块风水宝地上,从来不缺少陶艺人才,不过随着国企改制,十大国营瓷厂化整为零,景德镇的发展也出现了阶段性调整。陶瓷艺术大师面对新的市场经济需要新的适应过程,这个调整过程发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景德镇正是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调整过程。现在,一个新的格局已经开始形成。

缺少品牌的力量

很多痴迷古瓷的人会将景德镇与青花、官窑等概念联系起来,认为历史上的景德镇风格是清晰的,与这种清晰相比,当代的景德镇形象过于模糊,甚至有人用景德镇的历史形象贬低现代形象。对此,熟悉景德镇现状的专家指出,对于当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发展,社会了解得太少,所以不可避免地停留在陈旧的认识水平上。景德镇需要新的认知,也要为自己新的品牌形象树立而努力。

本次研讨会的承办方景德镇艺术陶瓷商会会长范敏祺说:“以前提到景德镇,大家会想到日用瓷,会想到景德镇的品牌就是碗、盘质量很好。还有人认为景德镇就应该继承古瓷传统,做仿古瓷。还有人说,如今景德镇就是没有特点。实际上,如今的景德镇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完全超越了人们以往的认识。各种现代陶艺、综合装饰、颜色釉等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得到了张扬。这种个性与多元的状态正是现代社会的艺术特征。可是,社会对此知之甚少。”

学院周国桢教授说:“随着社会转型,景德镇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至今仍然存在,有人曾描绘景德镇调整中的状况是‘日用瓷五马分尸,艺术瓷杂草丛生’。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认识上,甚至认为当代陶瓷艺术家还不如几百年前就大错特错了。”

从体制转型中走出的艺术工作者通过不断实践换来了今天以大师为核心的多艺术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德镇的一些艺术家已经摆脱了最初的市场生存状态,向更高形式跨越。

范敏祺直言:“如果说艺术家的最初阶段还是个人奋斗,经济活动也由自己完成,那现在有的景德镇艺术家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他们在寻找经纪人、代理公司,以便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并且开始呼唤文化品牌。”

从生存要求到地位要求,从经济要求到文化要求,景德镇艺术陶瓷主流的声音渴望向社会传达。正如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李菊生分析认为,景德镇目前的艺术陶瓷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艺术高度与社会认知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差,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所缺的是重新树立自己的品牌。

收藏高潮不可阻挡

据介绍,一个投资约1.5亿元的中国陶瓷博物馆正在景德镇建设当中。台湾商人要在这里斥巨资以品牌化运作艺术陶瓷。公司化的运作将为当代艺术陶瓷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与新的渠道模式。随着最近3到5年的加速发展,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已经到了突破的重要时刻。

有业内人士指出,曾有一种“1度理论”说,把水烧到99度时,虽然只差1度,仍然不能使水进入沸腾状态。如今的景德镇艺术陶瓷经过了不断添柴正在接近沸腾的边缘,这个边缘也许只是1度的距离。

范敏祺说:“2001年,我们一些朋友尝试着在景德镇筹办了‘陶瓷文化第一街’,把工作室从家里面开到了市场里,同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艺术家工作室集中地。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大家走进去的时候还觉得不伦不类。”

6年过去之后,当初入驻的24家工作室已经发展到了80多家,声誉日隆,来到景德镇寻找高档艺术陶瓷的买家一定会进入“第一街”。据艺术家介绍,一些高质量的艺术品在“第一街”根本摆不住——刚刚展示出来就会立即被人买走。除了“第一街”,你在景德镇可以看到正在兴建的一个个市场以及一个个新的艺术家工作室集中地。很多陶瓷艺术家早已摆脱了转型初期的尴尬,创作水平越来越高,市场价格扶摇直上。与此同时,当代陶瓷艺术价值也被收藏界逐步认可,一些大师的作品更是被藏家重金收购。

范敏祺分析说:“放在10年、20年以前,没有人会认为国内还会有人收藏中国当代陶瓷。但是,如今社会已经从最初的生活日用需求、过渡期的装饰需求进入到收藏需求时代。”

然而,对于当代艺术陶瓷来说,收藏仅仅是刚刚拉开序幕而已,这个市场的潜力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刘远长是景德镇艺术陶瓷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哈哈罗汉》已经创作很多年了,我自己都以为这个品种没什么市场了。但是,我在北京了解情况时却发现,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我的作品真品甚至都没有扩散到这里。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潜力远没有表现出来。”

对于收藏来说,当代艺术陶瓷的关注度何时会集中引发强烈的市场连锁反应很难预测,但是按照艺术市场的扩展方式与资金流向特点分析,许多专家相信,现代艺术陶瓷的市场准备已经越来越充足,这一市场的腾飞不会太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艺术陶瓷会做不会卖 何时能迎来春天》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艺术陶瓷会做不会卖 何时能迎来春天》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