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艺家瓷砖 > 导航 >

中国年轻陶艺家的“新陶说”

中国年轻陶艺家的“新陶说”

陶艺家瓷砖 新濠瓷砖 陶意瓷砖

2021-05-11

陶艺家瓷砖。

“新陶说”——中国当代年轻陶艺家学术邀请展8月4日—9月25日在广东美术馆7号展厅展出。

此次展览旨在推介新人和发现新的陶艺创作形式。“新”主要体现的是年轻艺术家的思维新角度,作品的新形式,材质、技艺的新语言。“陶说”则强调陶艺材料本身的魅力和“叙述”的深度。

当代艺术思潮正日益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方式。新媒介、新技术力量的运用给艺术的面貌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种类——陶艺,也在这样的艺术情境及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自己。

陶艺来自于泥土和温度,这个特性使得所有陶艺作品有了一种对于土和火共同的关联,而土与火从传统的角度说恰恰是生产的古老象征,但又不仅仅是古老的,同时也具有当代的内涵,它与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许多社会问题相关。可以说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本身就带有现代性,蕴藏着与当下社会互动的优势与可能。

在中国,我们看到了一批一批的陶艺家努力探索着实践着,也有了引人注目的结果。但是,以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仍相对缓慢和滞后,而这种缓慢和滞后可能主要来自于陶艺这门艺术和技术本身所积淀和承载的独特性内涵。

陶艺一开始是作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工艺美术品出现的,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半坡、马家窑这样的辉煌的彩陶文化,直至两汉时期,陶艺发展到一个高峰。但是自从光润精致的瓷器出现之后,陶艺的发展便一直受到压制和忽视,自从唐代之后便趋向停滞。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五大名窑,说起中国的陶瓷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青花、五彩、斗彩等瓷器制作工艺,而与瓷器本是同根生的陶器就被掩盖住了。当下学院中对于陶艺制作的理念实际上是更多地来自于欧洲和日本、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当下,如何去重新发现本国的古老陶艺,如何保持立足本土传统的文化特色,同时又寻求在当下社会文化情境中发展的契机;如何与国际当代艺术形成更有效的对话,并由此探讨持续更新的工艺技术、表现手法的发展,这是中国当代陶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新陶说”中国当代陶艺展邀请的艺术家大多数来自高校,有较好的艺术素养,他们勇于探求陶艺本体新的“叙述”方式,从“新”的角度入手进行尝试,作品积极溶入了实验的手段和元素,通过符号的挪用、材料的嫁接、图样的拼贴等手法传达出他们的美学取向和文化思考。这群年轻陶艺家对陶艺语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丰富了我们对陶艺的审美与阅读的经验,为中国陶艺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学术价值的补充。本次展览共展出14位年轻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台湾陶艺家在北京展示“宝石陶”绝技


融合传统的陶瓷艺术和西方油画的精华,创造出魅力四射的“宝石陶”艺术品。由台湾著名陶艺家刘铭侮创作的六十幅陶画作品,二十七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次和大陆同胞见面。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之一。除了在大陆代代相传外,在台湾陶瓷艺术同样广受关注。生于台湾彰化的刘铭侮便是陶瓷艺术的热衷者。

刘铭侮三岁能画图,五岁捏泥偶,师从台湾一代古典建筑宗师林文贤。四十多年来,刘铭侮在台湾研究、传承交趾陶(起源于清朝,广东交趾人将其传到台湾,被称为交趾陶,后失传)烧制,并在此基础上,创出新型陶瓷——“宝石陶”。

激发刘铭侮研究陶画,源于一个特别的故事。“有一年我应邀到法国巴黎去展览,当地的艺术家跟我讲,全世界最高档的艺术是属于西方的油画,陶瓷艺术美则美矣,但是有工艺的色彩。我听到之后,很不服气。”外国人对陶瓷艺术的微词激发了刘铭侮创作宝石陶的热情,他开始思考把陶瓷和油画结合起来,创作新的艺术形式。

烧制陶画是陶瓷艺术中最上乘的技艺,除了绘画的功底外,掌握烧制技术是最大的困难。中国陶瓷艺术中有釉上彩,还有釉下彩。但陶画是在烧好的陶胚上洒宝石釉,难度非常大。刘铭侮多次失败,又多次重新开始,先后磨练了将近五年。“当我烧制成功时,我看到自己美丽的成果,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刘铭侮说。

此间展出的陶画是刘铭侮最新成果,大都是从台湾窑炉中最新出炉的作品,在台湾都没有曝光过,也是第一次在大陆呈现。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取材于西藏的陶画《布达拉宫》,也有取材于历史故事的《茂叔观莲》、《曹孟德》,展览同时展出的刘铭侮陶艺,也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诸如《武松打虎》、《嫦娥奔月》,分外吸引大陆的观众。

刘铭侮说,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文化的底子。虽然作品吸收了西方的艺术理念,把中国的特色和西方艺术的优点结合,但中国文化是每一件作品不可或缺的特色。

在开幕式的致辞中,刘铭侮言辞恳切地说:“很高兴将宝石陶这种属于我们中国的特殊的艺术,带来和同胞们分享。艺术是美丽的,美术是赏心悦目的,只要我们两岸的艺术家多交流来往,把美的东西互相交流,大家看到的东西都是美的好的,心情都会好很多。”刘铭侮衷心盼望透过这次展览,能够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两岸同胞感情更加融洽,相互敬爱,早日达到团圆的目的。

中外陶艺家眼中的陶瓷


我们《文化报道》在昨天的特别节目里现场直播了景德镇官窑考古现场。其实,在景德镇还有一件事值得说说,就在昨天开幕的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陶艺家们与景德镇当地的陶艺大师们联手展示了精妙的制瓷工艺,让人们领略到了陶瓷文化广博、深远的影响力。

在景德镇的传统制瓷作坊——古窑,13名当地著名的陶艺家们正在同一个直径1.94米的超大型瓷盘上绘制"山水青音图",这个瓷盘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瓷盘.在这13陶艺家中,有享誉国际、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一个是中国形式的、民族形式的,像这个题画,这个画面的构图,它都强调饱满,在这个意境上,强调一种乐观,使人家在这个画上能够很久的时间,永远的时间都看到是一个繁荣的场面。

前来参加表演的美国陶艺家芭芭拉·迪达克对景德镇陶艺家们的作品也非常欣赏。

芭芭拉:我想这个技艺是令人赞叹的,非常庞大。另外,关于在瓷盘上展示的这种技艺,对于我们美国人来说是陌生的。

在外国陶艺家中,要说起陶瓷、对景德镇感情最深的,应该是加拿大温哥华艺术设计学院陶艺系主任保罗马修。在一个高2米5的泥瓶上,他用中文、英文、法文等12个国家的文字写下了“陶瓷是人类的记忆”,这就是他对陶瓷的理解。在他眼中陶瓷承载着历史、传播着文明,因此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保罗·马修:陶瓷是属于世界的,全世界都能了解陶瓷,陶瓷是一座桥梁,(通过它)我们成为朋友和家人,所以当我来到景德镇,我感觉到家了。

陶艺家结合漆艺柴烧 创造陶色缤纷


台湾土、生漆味,足以让陶色缤纷夺灿。陈金旺、李仁嵋、徐玟玫三位陶艺家,一位结合漆艺、喜欢用三脚鼎立挑战窑烧难度。

两位致力於柴烧表现,尤其徐玟玫,以女性纤弱特质从事男性惯有孔武有力的柴烧创作,不禁让同道望之兴叹。三个臭陶匠即日起至三月廿六日止,在台中市文化局举办联展,值得爱陶人士细细品味。

任教於侨光技术学院的陈金旺,从陶艺中涉猎手捏、泥条、陶板、泥塑,乃至手挤胚,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自我挑战。作品以系列性作为创作题材,诸如人物篇、神兽篇等等。

尤其最近几年不断地挑战窑烧极限,从国家工艺奖「丰之祭」;全省美展「阶梯饗宴」、「神听」,乃至最近完成的巨型作品「黑色神蹟」,七八十公分高、二三十公斤重的的胚体,藉由三足鼎立来挑战高温窑烧时可能坍塌的风险,成为个人作品「风格」。

除此之外,近来致力於漆器的研究,把传统漆艺的「润」,延伸让表面可以成「镜」,也可以成「雾」;配合手挤胚造型,让传统漆器变得很现代也可以很古色古香。

李仁嵋、徐玟玫是陶艺界的夫妻档。李仁嵋贴切的让陶瓷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让陶瓷的美不仅能欣赏,更能与生活实用结合。

尤其最近几年,致力於柴烧创作,作品「金银烧」独匠具心,透过土质的不同,以及窑烧火侯的控制,甚至整座柴窑的设计,足以让窑烧后的作品可以掺杂金色、银色金属光般的美,价值不斐。

夫唱妇隨,陪老公走过五、六个年头的徐玟玫,因本身具有室內设计美术底子,所以很快地成了陶艺界的一员,经常与老公二人通力合作,轮流看守窑烧,而柴烧,搬运粗重的木头、丟柴,从不假他人之手,以女性纤细的特质,烧出朴拙雅趣的作品,其中乍看像机车排气管的「深情」就是她的代表作,真的会令人会心一笑。

陶艺家周光真的自白


3月,《江苏画刊》发表周光真于1998年底写于美国北加州的《玩泥十载》一文。文章说:我相信:一个艺术家应该多才多艺,能够创作多种题材风格的作品;一件美术作品应该具有心理学的深度,幽默感和现实震撼力。

更换题材、风格如同更换外衣

刚到美国时,受到著名雕塑家摩尔的影响,我创作了一些半抽象的人物,题材多为母子、情侣之类所谓永恒主题。不久我就醒悟到摩尔的"现代美术"已经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了。后来受到美国陶艺家奥梯欧的雕塑与容器相结合的影响,我也曾创作过一些上端开口的人物雕塑。题材也扩展到太极拳手,体育运动员,舞蹈等。接着我发现这些作品很好卖钱,太甜了,就像一些人见人爱的糖果点心,没有多少视觉震撼力。

我是否在逃避现实生活?我想到了成功来自于不断的自我否定。人们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需要不断地更换自己的外衣,为什么艺术家要沉溺于某一题材或风格呢?我们的时代就是一个求变、求新、推崇发明创新的时代。

我的创作探索

1995年春季,我开始创作"手和脚"系列。"恐怖艺术"的领袖安纳森是我最崇拜的现代陶艺家之一。我喜欢他那富有机智的构思,以及幽默、荒谬、嘲讽的创作风格,欣赏他那"震撼术"魅力。我创作的"手"系列中,将手指改变成四肢或脑袋。例如交叉着中指和食指原意为"祝您走运",可是两条高举的小腿和隐隐约约的小脑袋,则隐喻着挫折或挣扎。文人学士往往喜欢用"鸟瞰"来形容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感觉;而我却常常自贬身价,以"蚁视"的仰视角度来创作人物形象。

借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我创作了"脚"的系列。在这个系列作品中,落地的那只脚都十分大,越到上部就显得越小,使作品在透视关系以外又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幽默感。

安纳森在美国现代陶艺史上具有国宝级大师的地位。我的一位以前的美术老师曾教导我:"你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你的高度就可以超越巨人。"安纳森是我心目中的巨人。我很渺小,但是我爬到了他的头顶上。渺小的我单臂倒立在安纳森的头顶上。这就是我于1997年创作的《我和安纳森》。

安纳森曾经创作过许多自塑像,其中一件作品左耳上沾满了鲜血。在我的这件作品中,他的左耳也是血迹斑斑,我的高耸的脚丫上也是血迹斑斑。血迹好像在诉说人生一种挣扎与搏斗的经过。同时,这件作品也是我既自卑,又自大的矛盾心理和"野心勃勃"的真实写照。1998年夏天从中国回来以后,我开始创作"破损的壶"系列。

日本陶艺家在景德镇陶院举办个人展


6日,日本陶艺家中村元风在景徳镇陶瓷学院举办为期一周的个人展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景徳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秦锡麟,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林华,副市长于秀明,市政协副主席王祖庆,日本加贺市代表等出席开幕式并为这次活动剪彩。

开幕式结束后,嘉宾及陶院学生来到二楼展览厅内参观,这次共展出了近百个具有古代气息及现代气息的各类陶瓷作品。

一名陶瓷美术家说:“看完后,触动挺多,这些作品和我们现在景德镇的瓷器比较,材质特别,颜色运用得很漂亮、很新鲜。构思也很奇特,给了我很多启示。”秦锡麟说,这些颠覆传统的作品,充分诠释了日本陶艺运用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风貌。

中村元风出生于日本为数不多的陶艺名门,他在创作具有传统而且格调高雅的作品的同时,高举“新山水、新五彩”这个创作主题,制作着具有革新意义的作品。加贺市和景德镇市有着深厚的友谊,从首届中国景徳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始连续展出作品,为中日友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陶艺家办彩绘瓷器展 弘扬中国陶瓷艺术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5月28日开始,日本长野县佐久市内山的陶艺家末冈信彦(61岁)将在佐久市野泽的一家名叫“白桦”的咖啡厅举办为期3天的“春季陶艺展”。据悉,末冈信彦师从有“东京人类国宝”之称的藤本能道,出师后来到佐久,迄今已经17年。期间,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彩绘瓷器的更高境界。本次展览将会展出他的大约20件精美作品。

末冈信彦的作品采用的烧制工艺是先素烧之后烧釉,随后再对上过釉的半成品瓷施以彩绘,最后再烧一次定样的技法。每一件作品大概都需要两个月周期才能完成。末冈信彦设计的图案别出心裁,匠心独具——在即将展出的展品中,有一件钵形器物,盖上画有苹果花,打开盖子会发现展品底部绘有一个红红的苹果。而钵体周围则绘有野草等装饰。

据末冈信彦介绍,瓷器业发达的国家当属中国,尤其是没有彩绘的白瓷和青瓷。而像他作品这种有彩绘的瓷器,采用的则是日本独有的技术。末冈信彦表示“瓷器,英文就是‘china’,和‘中国’国名的发音是一样的。他希望通过努力可以为日本彩绘瓷器开辟一个新世界,让全世界都知道彩绘瓷器是‘madeinJapan’”。

景德镇陶艺家亮绝活


正在石家庄中江古玩艺术城展出的“首届景德镇名人名瓷展”吸引了不少省会市民的“眼球”,而最让大家感兴趣的莫过于景德镇陶艺家现场亮绝活。

此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举办过的“景德镇名人名瓷展”,汇集了景瓷精品700多件,分为名人名瓷、仿宫廷用瓷等几大类,包括青花、窑变、粉彩、雕刻等多个景德镇瓷器的特色品种,其中更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恩怀与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刘远长、熊钢如等人的精心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镇青年陶艺家刘文胜应邀当场为广大市民展示瓷器上做画的绝活。刘文胜的陶瓷作品以民族文化为基点,追求古厚、简明、清雅并具有现代气息。他曾经获得节优秀奖、青年精英陶艺作品大奖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此次来石家庄,刘文胜不但带来了自己的代表作,更现场为广大市民展示瓷上做画、烧制的过程,而且大家还可以“点题”。据了解,在瓷器上做画与在一般的纸上做画有很大不同。由于瓷器表面非常光滑,不容易着色,而且还要考虑到高温烧制后的效果。刘文胜表示,也正是因为这样,景德镇瓷器才成为孤品而且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首次参加中国·景德镇瓷博会的朝鲜陶艺家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商业会议所万寿台海外发展会社集团组织的朝鲜陶艺家和参展作品,首次参加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本届瓷博会上备受关注。

在1号展馆二楼该集团的展台前,观赏、咨询者络绎不绝。陌生的朝鲜陶瓷连同她那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深深吸引着瓷都本地和海内外的参观者。10月20日中午,怀着对朝鲜人民的美好情谊,记者采访了该集团全体成员。

团长韩京首是朝鲜最高荣誉“人民艺术家”称号获得者,集团其他成员都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大师。他们统一的着装、谦逊的姿态,让人不由得感叹礼仪文化在朝鲜人民中的根深蒂固。

韩团长首先向景德镇瓷博会组委会对他们的邀请表示了感谢。由于种种原因,朝鲜陶瓷在推广方面一直受到一些制约。而事实上,朝鲜的艺术大师们已经具备相当高水准的创作才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的艺术家们带着他们的作品开始跨出国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来自五湖四海人们的审视。

来到景德镇后,这个之前只存在于他们脑海中的瓷都,令朝鲜代表团成员连声叫好,高水准的瓷博会以及景德镇整座城市体现出的浓厚的瓷文化氛围,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时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朝鲜陶艺家向记者介绍了此次他们带来展示的镶嵌青瓷。高丽镶嵌青瓷是朝鲜瓷器的一大特色,在成型的坯胎上用刻有纹饰的模具捺于胎上,或用木、竹、铁等工具刻画的凹槽,根据图案需要填涂白色或黑色化妆土,再经修胎后施以青釉,入窑在高温下烧制,便形成了这个极具特色的陶瓷品种。

朝鲜陶艺家表示,此次参加瓷博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广镶嵌青瓷文化,同时通过博览会上的交流吸取百家所长,以便今后更加从容地将朝鲜陶瓷推向全世界。有过多次参展经验的韩团长告诉记者,瓷博会的志愿者、接待人员的敬业精神让人非常感动,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初次抵景的朝鲜客人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和细致犹如春风般和煦与温暖。

几天来的展览,让代表团成员信心大增,他们无时无刻不为自己国家的艺术品受到好评而感到自豪,他们圆满地实现了前来参展的目标。

在采访结束前,他们欣慰地对记者表示:“假如明年能接到邀请,我们还会再来景德镇!”同时,他们也真诚地希望中国各地尤其是景德镇的陶瓷工作者能够去朝鲜进行文化交流,让两国陶瓷界人士的创作技艺得到共同提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年轻陶艺家的“新陶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年轻陶艺家的“新陶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艺家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