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莱阳瓷刻 经久不衰的朴素工艺

莱阳瓷刻 经久不衰的朴素工艺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全瓷的瓷砖

2021-05-12

瓷砖的工艺。

中国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其中,莱阳民间流传着一种朴素的瓷刻手法,可于瓶、罐、盘、筒诸物着刀,其胚料清雅,工具简单,而造诣不凡。

12日上午,记者来到莱阳市莱中小区,拜访了瓷刻老匠人姜成奎。姜老今年80岁,老家万第镇,退休前是一名大夫,业余时间从事瓷刻,“刻龄”已有60余年。

听说记者专为了解“瓷刻”这种民间传统工艺,姜老打开了话匣子:“十几岁时,我在万第小院村念完小,这一带当时是赵保原的势力范围,汇聚了不少能工巧匠。我碰巧拜了一位师父,跟他学习瓷刻。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大多往瓷碗上刻图案,内容也以喜庆题材为主。解放后我参加了工作,但心里对瓷刻这门老手艺有感情,多少年一直就坚持下来了。”

姜老有十几个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大家每隔半年,都会带着自己新完成的瓷刻作品碰头交流一下。这些人居住在万第、吕格庄、羊郡等镇,均非美术科班出身,而是跟着各自的师父一招一式传承下来的。

瓷刻目前的市场认知度如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到莱阳剧院古玩文化市场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店铺中都有瓷刻作品出售。藏家吕先生说:“收藏瓷器专业要求较高,而相对单纯些的瓷刻作品,则更多偏重于其美术性,它有书有画,有黑白有彩色,有人物花鸟也有山水怡情,很有升值空间。”看得出来,流传于莱阳民间的瓷刻工艺,如今已进入了一个相对兴盛的时期。

说起瓷刻的始源,要追溯到清代,那时候,皇宫内院有个“造办处”,工匠们为了使一些书画家随心所欲留在白瓷上的作品长期保留,便利用当时最硬的“老钢”,在瓷器上进行笨拙的雕刻,这便是瓷刻的始源了。而现如今,一把装有藤条的小锤,两支锥子,一把金刚石刀,如此简简单单的几样工具,以刀代笔,在素面白瓷上敲打出深浅不同的斑痕,再经过染色、修整,那么,瓷刻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便都表达在这里头了。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龙泉窑瓷器之美 跨越千年经久不衰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属于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龙泉窑瓷器具有独特的风格,它出土于龙泉市。它之所以会如此声名远播,引得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青睐,是因为它所历经的岁月漫长,所演绎的朝代悠远。

从最早的三国时期到后来的两晋,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纷争不断,龙泉窑瓷器在这种背景下被人们发现,大部分却还能完好地保存下来。直至清朝时期,这一段历史进程一共跨越了一千六百多年,因此龙泉窑瓷器是我国的历史上最长的一种瓷器系列。熟悉瓷器收藏的朋友也都明白一点,瓷器产生的时间越早,传世的时间越长,它的价值也就越高,所以龙泉窑瓷器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并且龙泉窑瓷器的影响力辐射到了亚欧非大陆,畅销到各个国家地区,给广大海内外的人群形成了十分深远的印象。

龙泉窑瓷器是一种青绿色的瓷器,不少龙泉窑瓷器也带有一点粉色,总之是以青色为主要釉色,由多重釉料色彩相辅相成,在瓷器表面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自然的图案。如果你去博物馆仔细观察龙泉窑瓷器,你一定会深深地被它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油然而生地觉得它是一件真正的艺术瑰宝。虽然龙泉窑青瓷的品相一直很朴素,但是却又有能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在元代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些流行的露胎、贴塑、模印等给瓷器装饰的工艺,使得龙泉窑瓷器多姿多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这样一来,龙泉窑那拥有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一样的图案所形成的装饰效果就合为一体,这样的兼得就使之更加的完美。到了明代的时候,很多制瓷艺人就喜欢在龙泉窑瓷器上添加一些花,让它拥有更多的色彩美感,使人观之,更感赏心悦目。这些不同朝代的变迁没有改变龙泉窑瓷器的底蕴,只会使它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好看,一直就传到清代,直到现代出土它依然美不胜收。

龙泉窑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它的精妙也造就了它的价值不菲,低有宋代一百万左右的龙泉窑粉青釉弦纹梅,高有价值七八百万的龙泉窑梅子青高足碗。如果你也想收藏一件的话,可以在国内的拍卖展示会或者国内艺术品巡展购买,也或者在国际艺术品展览会可以买到。

名人名作一壶难求—宜兴紫砂经久不衰的原因何在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在不少传统民间工艺日趋低迷萎缩、面临后继乏人的今天,宜兴紫砂却一派兴旺,从业人员众多,精品佳作迭出,价格不断飙升。名人名作一壶难求,原因何在?

一、宜兴紫砂以传统为根,在创新中求变

宜兴紫砂工艺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宜兴紫砂能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很多工艺美术大师既是传统的坚定守望者,又是敢于创新的探索者。例如先后受业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等多位名艺人的汪寅仙大师,博采众长,光、花器兼擅,尤其在花货艺术上,勇于创新,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吕尧臣大师强调“临摹要过渡到创新”、“功夫在壶外”,发展了“绞泥”手法,赢得了“壶艺魔术师”的称号;鲍志强大师忠于传统,师古而不泥古,锐意创新,破旧而重传承;周桂珍大师既守绳墨,忠于传统,尽显扎实制壶功夫,又能冲破常规,独辟蹊径,形成清新之风。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宜兴紫砂是在大师们的引领下,坚持在传统中发展,使得紫砂工艺经久不衰。

二、宜兴紫砂以文化为魂,注重文人合作

纵观紫砂的历史,不同时代都有文化人参与介入,故有“文人壶”之称。《阳羡砂壶图考》云:“文人胜事,偶尔寄兴,旁及壶艺,代有其人。”可以说紫砂要提高,需要文化内涵的充实,因此也就离不开文化人的参与。从古至今,文人学者以全新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陶瓷学识,与大师的鬼斧神工相结合,创作出一件件传世之作,绽开了永不凋谢的砂艺之花,其中高庄与顾景舟联手制作《提璧茶具》;张守智与汪寅仙合作《曲壶》;冯其庸与周桂珍合作《曼生提梁壶》等广为流传。进入新时代以来,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的作品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美。例如谭泉海大师的陶刻强调“书魂画魄刀骨肉”,作品《百寿瓶》、《历代文化陶屏》等,集文学、书画、金石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是难得的收藏品。

继承传统,坚持创新精神,注重人文之美的宜兴紫砂是一份神秘的领悟,是一种灵魂的寄托,包容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艺术馨香必将远播世界。

精美的刻瓷工艺


刻瓷,就是在质地坚脆、表面光洁的瓷面上,用特制的刀具刻凿各种花卉、山水等,无论是中国画的笔墨气韵,还是篆刻艺术的金石趣味,均可用千变万幻的刀法表现出来,其效果是任何绘画艺术形式不能模拟的。刻瓷的特殊笔触,使晶莹坚硬的“瓷器味”与锋芒锐利的“金属味”揉和在一起,使瓷釉的光泽和刻痕的粗糙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文献记载,我国刻瓷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在瓷器上錾刻底款的方法,以后又有一些帝王和文人在瓷器上舞文弄墨,为了保存字迹,他们就请艺人在瓷器上把字迹錾刻出来。到了明末清初,刻瓷开始在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清朝后期,宫廷召集了各种民间能工巧匠,成立了“工艺学堂”,学堂设立了“镌瓷科”,专门培养刻瓷人才。

目前在山东淄博和上海还出品一些刻瓷工艺品,但表现手法和技术与古代有所不同。刻瓷艺术多是手工制作,难度颇高,且费工费时,因此发展较缓慢,至今已成“稀有品种”。国内艺术博物馆与西欧艺术展览中心、贝多芬广场等海外知名博物馆都收藏、陈列着中国刻瓷作品。今天,它已成为艺术爱好者的珍贵藏品。

刻瓷


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

刻瓷作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它的兴起是在七十年代之后,领其风骚的是山东省陶瓷公司的艺术家们。淄博刻瓷主要有各种挂盘、座盘、壁画、文具、花瓶等,涌现出了以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刻瓷艺术家,代表当今全国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其作品被中国政府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淄博刻瓷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宣传淄博,提高淄博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刻瓷艺术,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山东省陶瓷界的艺术家们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古脑地运用到刻瓷这门新的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作品层出不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的14英寸刻瓷青釉挂盘《鹰》是一幅洗练的泼墨画,盘无衬景,一只“英视眈眈待时发”的雄鹰跃然盘上,采用大刀阔斧的“镌刻”手法,刀痕清晰可见,笔墨淋漓,气势雄伟。他将微刻艺术应用于刻瓷,把《论语》的大部分2万多字刻在一套五头文具上,远看一字没有,细看字字清晰,耐人寻味。

刻瓷艺术中还有一手“绝活”——意刻。即摆脱画稿,以刀代笔,任意而刻。能意刻的人不多,张明文对此得心应手。他腹藏千稿,挥刀成画。他曾多次出国作刻瓷表演,不同肤色的观众无不拍案叫绝。不为“平刻”的基本刀法所禁锢,把刻瓷艺术与陶瓷雕塑、高温彩釉艺术相结合,于是又创造出了浮雕刻瓷和动彩刻瓷。始创者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冯乃江。他将浮雕立体与刻瓷点线结合,把刻瓷艺术从平面推到了半立体。在他的作品《寒雀图》上,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麻雀在交头接耳,梅树枝上浮雕的白雪,与麻雀梅树相映成趣。

动彩刻瓷是利用陶瓷釉色高温窑变的自然色彩与刻瓷相结合的艺术。冯乃江的作品《别有洞天》、《仙境》把陶瓷釉面的绚丽色彩与刻瓷的金石韵味结合在一起,洋溢出明快流畅的现代气息。尤其在《仙境》中,把结晶釉工艺运用到刻瓷中,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刻瓷艺术浅谈


作为我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刻瓷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风格迥异,自成一刻,极具魅力。

一件体量不大的精美刻瓷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数天或者数十天的刀雕凿刻才能完成。刻瓷与其他陶瓷装饰技法相比,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基础,更要掌握娴熟的镌刻技法。众所周知,瓷器硬度高,釉面光滑,既硬又脆,需用坚硬的工具进行雕刻,关键部位一刀失误就会前功尽弃。古往今来,学画者众,事刻瓷者寡,历存的刻瓷作品数量也因此较少,透过这些存世不多的刻瓷作品,其发展轨迹渐呈世人,延续至今。

清乾隆年间已经有人将山水等纹饰镌刻于瓷板之上,再用紫檀木镶边,做成挂屏供室内陈设之用。清光绪年间,刻瓷艺术得到较大发展,用刻瓷技艺装饰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有花瓶、茶壶、帽筒、罐、缸等。

清末从事刻瓷艺术的艺人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在清末烟画的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刻瓷师傅正在依照顾客的要求,在其购买的茶具上雕刻书画,由此可见刻瓷业在当时的影响力。

民国时期,刻瓷艺术继续流传。中国陶瓷馆(淄博)所收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46件刻瓷作品中有44件源于民国时期。民国后期,由于政局不稳,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瓷业落入低谷,刻瓷艺人生活无法保障,纷纷转行另谋生计,能坚持下来的也寥若晨星。

朴素古拙话釉陶


所谓釉陶,一般指的是低温铅釉表面有釉的陶器,胎质较坚硬,胎作灰白色,表面有一层灰白或青黄色的透明釉,火候高达千度左右,叩之有金石声,不易吸水,接近瓷器,因此也被称之为原始瓷器,它既比陶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又与真正的瓷器有所区别。

究竟我国釉陶的发展历程如何?据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表明,一些商代墓葬出土的釉陶,其胎骨就已相当细致坚硬,不吸水,在有些破碎釉陶胎的横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小石英砂粒,胎质不厚,胎色灰白,釉色有灰白、青绿、青黄、浅褐等色。火候在千度以上,有的釉面比较呆滞,凹凸不平,甚至有流釉积聚而成“泪痕”釉。到了周代以至春秋战国时期,釉陶的烧造技术有了大大地提高。到两汉时期,釉陶已发展到了较高阶段,正在向瓷器过渡,烧造器物渐多精致,而且开始使用铅釉,这时便出现有北方窑口和南方窑口之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釉陶则逐渐为瓷器所代替,这时由于当时社会的普遍需求,烧造技术提高,瓷器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广泛,生产也逐渐扩大。

晋潘岳笙赋曾描述了当时瓷器的釉色“状黄色以授甘,倾缥瓷以酌 ”,缥是碧色,可见这时瓷器烧造已渐趋成熟,为人们所喜爱。这种青瓷就是在原始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釉陶同样也是受原始青瓷的影响而产生的。因此说,釉陶与青瓷之间有着一种渊源的关系,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由于釉陶朴实无华、历尽沧桑,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当我们今天面对这些朴素古拙的釉陶时,它那自然、庄重、灵秀、古朴之美,不禁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智慧和才富。

这里介绍的一件釉陶壶就是1986年秋安徽望江县境内一座汉代墓葬出土的,现为该县博物馆藏品。该壶高15.4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2厘米,口微撇,稍缺,长弧颈,椭圆腹,腹上两侧有一系,腹下部斜收,平底,青黄釉色,稍有脱釉,胎骨较坚硬,薄胎,腹上部有弦纹数圈,造型古拙典雅,端庄大方,具有鲜明的汉代釉陶器皿的风格,弥足珍稀。这件釉陶壶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釉陶的发展和烧造技术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湮没的清末瓷刻艺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清末瓷刻。

中国瓷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传承创新的工艺美术发展史。它按青瓷、白瓷、彩绘瓷、颜色瓷四大系列发展演变而来,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往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第一件瓷刻产生于什么时候,尚有待考证。景德镇珠山道人创造出了瓷刻,是一个流于民间的传说。景德镇作为明、清两代我国的制瓷中心,特别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瓷艺的进一步发展,宫廷造办处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用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釉的瓷器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再低温烘烤,制造出了专供帝王和赏赐宫廷贵人赏玩的粉彩、五彩、珐琅彩等釉上彩的高级瓷器。宫廷釉上彩瓷器,对民间也起到了指导作用。至乾隆末年,乾隆皇帝意识到瓷器装饰过于格式化,并斥之为“俗样”、“俗式”。因而,提出了瓷器要出“新样”的旨意。

为按乾隆皇帝瓷器出“新样”的旨意,文人墨客们在优质素胎瓷器上,用金刚笔绘画篆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品——瓷刻,由此再现了被人称颂的“刻纹白陶”艺术。白色陶器本来素雅大方,而刻纹白陶更精致优美。白陶的可爱和尊贵,在于它的造型美和它的数量不多。自商代以后,白陶就没有再登场,它的销声匿迹,却引出了瓷器的辉煌。瓷器经历了3000多年历程,到了清代末叶,才有人把刻纹白陶和刻瓷及印花艺术,提高到了素胎瓷器上,从而出现了清末瓷刻艺术作品。

从笔者收藏的“瓷刻”中看,均为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刻制。故也可认为其盛行于清末同、光年间。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文人对当时世道的厌恶,对仕途的淡漠以及勇于对自身价值的挑战与确立,使其中部分智者弃仕途、拒富贵而从技艺、立风格。这些有才有胆有见地的文人墨客,走出了一味师承某家、某派的误区,注重借鉴和汲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敢于创新,由此而产生了艺术风范的新局面。另外,在于“五口通商”后,国外金刚钻制品在国内出现,因此有了那句“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老话,使追求“瓷刻”创作的人们,有了创新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瓷刻的工具解决了,文人墨客们尝试着把与书画紧密结合的篆刻艺术,体现在制作难度更大的“瓷器”上,创作出了“白地黑线”的,集诗文、书法、绘画与篆刻艺术融合的清末瓷刻。

制瓷业有句老话:“胎为骨,釉为衣”。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经过历朝历代的大量开采,至上世纪30年代,使我国瓷器生产步入了衰落时期。例如:英国当时生产日用陶瓷只有200多年历史,1929年,英国出口陶瓷10.85万吨,换汇2.224亿英磅,即4.8928亿美元。而同年我国出口24.6万吨,换汇1.17亿美元。根据以上的数字来看,我国当年出口的瓷器数量比英国高出了一倍多,而换汇却是英国的四分之一还不到。这说明当时我国瓷器质量就落后于英国。换言之,没有了优质素胎瓷器,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

清末瓷刻艺术,要有优质白瓷作为“载体”,创作者又要具备诗文、书法、绘画与篆刻等深厚文化艺术功底,由于人才匮乏,故流传的时间是相当之短。这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二。

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内战频繁等因素,使广大文人墨客生活无保障,流落他乡,这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造成旧时被文人们称为“清玩”的清末瓷刻作品,被视为资产阶级“封、资、修”的产物而被废弃。那些年事已高、身怀绝技与有才能的“瓷刻”创作者,受到冲击批判,以至造成后继乏人。这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四。

除以上四点,另有一点有待商榷。清末瓷刻创作规模甚小,地域狭窄,当时有些人守旧观念强,认为没有达到返璞归真,因此未形成审美主流,造成只有极少数文人墨客在默默耕耘。

清末瓷刻艺术,距今只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我们却很难见它的“芳容”。不过它作为中国悠远流长的工艺美术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孕育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精髓,积淀着的浓厚的历史内涵,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已深为广大喜爱它的雕刻家、篆刻家、书画家、艺术家和收藏鉴赏家所关注,我们不应让它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陶瓷知识:淄博刻瓷


刻瓷艺术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秦汉时的“剥玉”,清代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后来,这门艺术有过一段沉寂。二十世纪70年代刻瓷之声渐闻,领其风骚的当推淄博刻瓷。

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达情趣神韵。淄博的陶瓷艺术家们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法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古脑地运用到刻瓷这门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作品意境高远,成为陶瓷艺术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在淄博陶瓷界,有数以百计的专业和业余刻瓷艺人。

因着淄博人特有的灵气,刻瓷艺术在刻刀的回转之间不断达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境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莱阳瓷刻 经久不衰的朴素工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莱阳瓷刻 经久不衰的朴素工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