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陶瓷器 > 导航 >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

古代陶瓷器 古代陶瓷器具 古代陶瓷器皿

2021-05-14

古代陶瓷器。

唐素面绞胎脉枕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三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瓷器胎质鉴定


陶瓷器的生产离不开工艺,也离不开后天环境对它的影响,不同的工艺会在它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不同的保存环境也会给它造成不同程度的自然损伤,称之为自然旧貌。痕迹学鉴定,其实就是在找出陶瓷器身上的这些印记,类似于司法上的物证鉴定。笔者将它们分成了六个方面及步骤:一、胎质鉴定;二、成型工艺鉴定;三、装饰工艺鉴定;四、釉和施釉工艺鉴定;五、装烧工艺鉴定;六、真伪旧貌鉴定。

我们在对许多品种的古陶瓷研究中都会发现,他们存在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前期产品的质量要好于后期产品的质量。南宋龙泉好于元龙泉,元龙泉好于明龙泉,宋均好于元均,宋定好于金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原料,并非后人的制瓷技术不如前人,只是前人先行选用的是优质原料,优质原料用完了,给后人留下的是劣质原料,当原料资源全部枯竭时,生产也就截止了。今人在制作仿古的高仿瓷器时,由于古瓷原料的枯竭,只能使用替代品或改变加工工艺,这就是为我们通过胎质鉴定来辨别真伪和断代提供了客观依据。

原材料的选取是古陶瓷制作的第一步,仿品制作亦是如此。首先绝大多数仿古陶瓷在原材料的选取上与古代真品是有差异的。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古人所用次生优质矿物原料早已枯竭,今人无从寻觅,只能采用原生矿物和部分化工原料替代。而替代品的矿物成分和化学元素与古代真品不会完全一样,最多也只是貌似。它有可能骗过人眼(多数情况下连人眼也骗不过,除非是无经验者),但很难骗过科学仪器。

从野外采集或购买来的制瓷原料,经过必要的加工处理后才能使用。原料的加工工艺一方面要根据原料的性质来确定,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产品的品质要求来把握,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间存在许多基本差异。现代仿制者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原因,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现代工艺带入到仿古陶瓷的制作中去。它会在器物的表面留下特有痕迹。现代机械的使用,不但可以大大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而且也会改变原有材料的物理性质。切面再好,吃到嘴里与手擀面相比还是两种味道。采用现代工艺加工出来的陶瓷坯料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坯料自然也存在不同。

次生矿又称土料,是指经过自然风化后的陶瓷原料。原生矿又称石料,即未经自然风化或自然风化较浅的陶瓷原料。自然风化较深的优质高岭土由于颗粒较细,又含有丰富的钙镁离子和天然有机物质,所以一般不需要再做粉碎处理,只要经过简单的淘洗和滤水后就可以直接用来制坯了。即便是风化较浅的高岭土(又称砂质高岭土),含砂较多,也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粉碎加工和淘洗即可使用。古人多使用次生矿制作瓷器,只有近现代有了新能源和电动机械才开始大量使用原生矿制作陶瓷。此外,原生矿由于先天不足,缺少钙镁离子和天然有机物质,采用单元配方制瓷易变形、炸裂,必须根据其化学成分采用二元或多元配方才能弥补其不足,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也是难以做到的。虽然元代以后,景德镇开始使用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的二元配方工艺,但所用瓷石也是经过风化的砂质原料。它与近现代才使用原生矿制瓷存在本质区别。

次生原料枯竭,是许多古代瓷窑衰亡的重要原因。邢窑的衰亡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早在唐代,河北邢窑就利用当地优质的瓷土资源烧出来举世闻名的白瓷产品。五代以后由于优质瓷土原料枯竭,古人又无技术能力大量开采原生矿,只能退而求其次,开始使用劣质高岭土,致使产品质量不断下降,以至于到后来不得不向磁州窑学习,靠白色化妆土来掩饰自身的缺陷,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绞胎瓷器


绞胎瓷是河南古当阳峪窑瓷器,起源于唐代,因为历史传承原因,绞胎瓷器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后来经过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柴战柱恢复了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工艺。

绞胎瓷起源

绞胎瓷起源于唐代,唐代是古代陶瓷烧造承前启后的时代,其烧造技术和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南北方各地窑口创烧了许多新品种,其中独创的新陶瓷绞胎,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它的出现约在唐代公元714年前后。

兴盛

唐代虽创烧了绞胎瓷,但数量少,品种单一,到了宋代得到了常足的发展。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因而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宋朝又崇尚以文治国,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于是,中国的陶瓷业如雨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窑场纷立,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了,而且,形成了各窑之间出现在产品数量、质量、艺术等方面的竞争。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而且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如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的芝田窑、新安的城关窑、禹县的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等。其中,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产品,以其数量大,质量精、纹饰美等特点技压群窑,响誉天下。

断代

绞胎瓷器正在兴旺发达时期,突然中断消失,其原因查无具体的史料记载。根据零星的记载疏理,可知其断代在“靖康之变”之后。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以及皇室珍宝玩物、皇家藏书抢劫一空,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宋灭亡。这就是闻名于史的“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

复烧绞胎瓷

复烧绞胎瓷是古代当阳峪窑和巩义窑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烧的神妙之花,在社会变革和战火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其绝技失传八百年。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绞胎瓷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绞胎艺术瓷是我国艺术陶瓷的一朵奇葩,是艺术陶瓷的一块瑰宝。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有“表里如一”的美誉,北宋时已享有盛誉,重要窑址在焦作当阳峪。

绞胎艺术瓷是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的艺术陶瓷种类,在陶瓷装饰中独树一帜。历史上,绞胎瓷也称为透花瓷,其各种纹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内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复制。

绞胎瓷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开始烧制,宋代达到高峰,特别是当阳峪窑系生产的绞胎瓷产品,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风格独特,北宋时期就有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这就是中国历史名瓷――当阳峪绞胎瓷的综合评价。但宋“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绞胎瓷技艺失传。

绞胎瓷是唐宋经济文化发展和当时中华民族观念、民族心理、文化现象的反映。绞胎瓷的兴起、发展、昌盛和没落也正是焦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记载。

古之山阳城,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焦作有千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是唐宋时期的瓷都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工业文明的地方,以当阳峪窑系为特征的南太行陶瓷产区久负盛名。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世界。目前,国内外博物馆中绞胎瓷器存世量仅60余件,焦作当阳峪宋代古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阳峪地处豫北太行山的南麓,瓷土资源丰富,位于修武县西村乡,是北宋著名民窑的中心。由于窑址在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故又称作修武窑。据考证,此窑当创烧于唐五代,宋金是其鼎盛期。在豫西北太行山南麓700多公里浅山区的沟壑中,有一个庞大的古陶瓷窑群,当阳峪窑是整个窑群的中心。当时沿太行山,以当阳峪为中心向东、西、南三个方向25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窑场上千余座,生产着不同种类、形式各异的陶瓷产品,形成了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区,其陶瓷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

古陶瓷鉴定(图)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辩 真 伪

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

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

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三、作金丝铁线: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四、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断 时 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中国瓷器历史上少见的瓷器品种绞胎瓷


绞胎瓷是小众收藏的瓷器,也是中国瓷器历史上少见的瓷器品种,但是在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的唐宋两代的历史时期绞胎瓷是跟汝窑和钧窑相媲美的瓷器,可见绞胎瓷在中瓷器史上的重要性。

绞胎瓷烧造工艺曾经因为某种原因失传了几百年,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绞胎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绞胎瓷烧造工艺得以恢复,而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颜色以黑白或者褐白为主,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的瓷器。

绞胎瓷的瓷器品种

古法绞胎瓷

绞釉绞胎瓷

剔花绞胎瓷

雕花绞胎瓷

绞胎瓷挂件

绞胎瓷板画

绞胎瓷发展历史

起源

绞胎瓷起源于唐代,唐代是古代陶瓷烧造承前启后的时代,其烧造技术和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南北方各地窑口创烧了许多新品种,其中独创的新陶瓷绞胎,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它的出现约在唐代公元714年前后。

兴盛

唐代虽创烧了绞胎瓷,但数量少,品种单一,到了宋代得到了常足的发展。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因而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宋朝又崇尚以文治国,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于是,中国的陶瓷业如雨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窑场纷立,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了,而且,形成了各窑之间出现在产品数量、质量、艺术等方面的竞争。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而且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如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的芝田窑、新安的城关窑、禹县的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等。其中,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产品,以其数量大,质量精、纹饰美等特点技压群窑,响誉天下。

断代

绞胎瓷业正在兴旺发达时期,突然中断消失,其原因查无具体的史料记载。根据零星的记载疏理,可知其断代在“靖康之变”之后。

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以及皇室珍宝玩物、皇家藏书抢劫一空,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宋灭亡。这就是闻名于史的“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

复烧绞胎瓷

是古代当阳峪窑和巩义窑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烧的神妙之花,在社会变革和战火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其绝技失传八百年后最先慧眼识宝的是外国人。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梅健鹰,到当阳峪与本地制陶人做过复活绞胎瓷的工作,但亦无显著成效。而最终赋有成果的是“孟家瓷坊”掌门人孟凡斌先生。孟凡斌先生经20多年的探索研制,终于用自己的土窑、采取古法,烧出了第一窑绞胎瓷,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注目,并派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广交会。

恢复焦作馆藏绞胎瓷罐,器型很小,罐体遍绘棕白两色相间的羽毛花纹,当阳峪的绞胎瓷,挂透明釉或绿釉,花纹有自然纹和规整纹两类。自然纹如流水潺潺、群岚叠翠、大漠孤烟,有中国画泼墨韵致。规整纹则神秘端庄,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有羽毛文、草编纹、花卉纹、麦穗纹、漩涡纹、放射纹等。

创新

复烧和恢复绞胎瓷的生产,使失传已久的绞胎瓷工艺得以全面开发,这是对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巨大贡献。但是,绞胎瓷专家们并未停止继续发展的脚步,在保持其传统工艺特点、技法、性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高科技陶瓷材料,在绞胎瓷的质地、色泽、光泽造型以及镶接、彩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和研发,汲古创新,力求工艺和艺术更加完美的结合,把绞胎瓷工艺水平和艺术品味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例如在全面研制出古法羽毛纹、编织纹、水波纹、流沙纹、团花纹、凤尾纹、类木理纹及各种动植物图案、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自然纹理的千变万化,融入到绞胎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种对纹理的创新,提高了绞胎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绞胎瓷专家们在制作绞胎瓷的质地成份、工艺原材料、制做技法等方面,融历史性、时代性于一体,着力提升绞胎瓷的文化内涵,充分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出它的人文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

古旧陶瓷器的自然痕迹


痕迹一词依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事物留下的印记、迹象。”经多年研究,我发现古旧陶瓷器上存在着很多痕迹。根据这些痕迹不同的形成原理,可以将这些痕迹分成自然痕迹(也可以称为自然老化痕迹)与人为痕迹两大类。人为痕迹又可以细分为工艺痕迹、使用痕迹两种。我今天主要论证的是自然痕迹。

在自然环境下古旧陶瓷器会不会产生痕迹?对这个问题是应该首先需要论证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它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运动中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遵循着由生成、发展到衰亡的规律。陶瓷器属硅酸盐物质,它也将遵循上述规律,在运动中因化学作用也会由量变到质变,由此物质转化成彼物质。物质在转化的过程中,它必然要呈现各种表征。所以说古旧陶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

本人多年来对大量古旧陶瓷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范围包括了原始青瓷至民国期间众多窑口的陶瓷器,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曾得到多位专家、藏家的帮助,也得到了河北临城邢窑博物馆、河北曲阳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文物保管所、耀州窑博物馆、景德镇湖田民窑博物馆、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河南禹州市文物管理所、江苏常州市博物馆、常州市金坛博物馆等文物单位的大力支持。经研究,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古旧陶瓷器上共发现了十余种自然痕迹。大量的实物证明古旧陶瓷器确实会自然生成痕迹。各种自然痕迹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它有那些种类?形态如何?研究它对古旧陶瓷器鉴定能起什么作用?针对这些论题,下面我进行具体论证:

一、自然痕迹产生的原理

烧成后的陶瓷器主要相组成包括:气孔;玻璃相;莫来石晶体;未熔解的石英及粘土物质的质点。陶瓷器的釉经煅烧冷却硬化为玻璃态的硅酸盐。陶瓷实际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能。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本身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属性,这是内因;在外因方面,历史上的古旧陶瓷器生产出来以后,基本上处在三种环境下:一在地下,二在水下,三在地上。地下环境有窑址、窖藏、墓葬之分。水下的古旧陶瓷器有被地下水或海水浸泡之分。地上古旧陶瓷器有民间传世与宫廷传世之分。古旧陶瓷器所处的环境不一,它们分别受着各自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下古旧陶瓷器受着当地地下泥土、水分、各种微量矿物质、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地表的温度、湿度都是不一样的,地下水位的高低随着四季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地下古旧陶瓷周围湿度也会不断地变化。古旧陶瓷器的釉面微观仍是有孔隙的,只是我们的视力不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它们。

古旧陶瓷器的胎体又较为粗糙,毛细管、气孔较多,胎体对周围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周围湿度大,胎体就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吸收水分,周围湿度小,胎体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又释放水分,胎体自动保持着内部水分与外界水分的动态平衡,长年做着平衡水分的运动。地下水汽除含水分外,还含有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及其它杂质,水汽带着这些物质通过古旧陶瓷器釉面的孔隙及胎体内的毛细管不停的渗进与透出,古旧陶瓷器在地下少则近百年甚至上千年,其胎釉在盐碱长年的化学作用下及盐碱在胎釉内重新结晶所产生的机械力,便使古旧陶瓷器改变了以往的面貌,呈现出多种自然痕迹。水下的古旧陶瓷器也多有泥土及沙砾相伴,海水、泥土及沙砾中多含盐碱类物质,水中盐碱浓度不会是绝对平衡的,它也会经常发生变化,胎内的盐碱浓度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胎釉面是盐碱平衡浓度的出入口,水下古旧陶瓷器的化学变化原理与地下的古旧陶瓷器大同小异。

经观察,水下各种古旧陶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与同类地下古旧陶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大体是相同的。传世的器物在地面上长年与空气、灰尘等接触,空气与灰尘中含有硫化物、卤化物等化学物质,硫化物遇水会转化成酸,这些化学物质对陶瓷器的釉面、胎土也发生化学腐蚀作用,也会产生类似出土器的某些自然痕迹特征。因地面较干燥,不利于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呈现的自然痕迹特征一般都比较轻微,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却很大。总之,无论古旧陶瓷器处在什么环境下,这种硅酸盐物质都必然要与环境中的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切古旧陶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这是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

二、自然痕迹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古旧陶瓷器产生的痕迹是有规律可寻的。根据对大量实物的观察研究,现发现了古旧陶瓷器上十余种共性自然痕迹,这些痕迹均呈现在器物的胎釉上。在详细说明自然痕迹种类形态之前,我们应该对新烧制的陶瓷器的釉面有个基本的了解,以便能更清楚的去认识那些自然痕迹特征。首先我们要了解釉的概念,根据汪庆正先生主编的《简明陶瓷词典》的解释:“釉是附着于陶瓷胚体表面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新烧制的陶瓷器釉面是光亮、平滑、洁净的,其透光性很好,折光率很高。用40倍以上显微镜观察各种古旧陶瓷器釉面,可以发现其釉面及露胎部位与新烧制的陶瓷器釉面及露胎部位有着种种微细特征区别,古旧陶瓷器胎、釉面呈现着一系列的自然痕迹形态。为了证实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的客观存在,我现在将采集的各窑址、博物馆古陶瓷器上的自然痕迹中的八种,用投影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其它痕迹种类因工作的需要,今天暂不做介绍。介绍的八种自然痕迹中,因前三种多伴生在一起,将一起放投影介绍。

我下面介绍八种自然痕迹。

(一)直线、曲线、弧线。釉面因受腐蚀会出现短直线、曲线、弧线。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与黑色。纹线处下凹。

(二)几何图形。釉面因受腐蚀,表面会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几何图形。出现最多的是圆形,极个别的器物釉面会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图形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纹线处下凹。

(三)腐蚀坑点。随着腐蚀进一步发展,几何图形中的圆形腐蚀将从环状圈表面斜向圈底部发展,圈内组织也逐渐变成与圈相同的白、黄、黑色,形成色点。腐蚀再加剧,色点脱落,在釉面上形成一个个有色的小麻坑,麻坑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坑点有的较大,有的极为细小。

(四)腐蚀斑块。现发现五种腐蚀斑块。

1、多个圆形腐蚀圈相连成斑;

2、釉上多条短直线相交成斑;

3、釉表膜皮局部受腐成斑;

4、釉下针状腐蚀发育成斑;

5、釉下棉絮状腐蚀成斑。

斑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灰色等。

(五)釉面局部脱落。现发现三种釉面局部脱落形态。

1、因腐蚀在釉表出现的直线、曲线、弧线处腐蚀往宽往深处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腐蚀沟槽,沟槽处被腐蚀的物质脱落露出胎体,形成条状釉面脱落;

2、腐蚀沟槽可将釉面分割成若干斑块。有的斑块脱落露胎,形成斑块釉面脱落;

3、腐蚀斑处物质脱落但不露胎,形成斑块釉表脱落。

(六)变色泡。

因受腐蚀,釉中最接近表层的气泡有的先改变了颜色,其色泽基本上可分成白色、黄色、黑色。

白色气泡又可细分为:

1、白色雾气泡:泡内似有雾气或烟气,气泡颜色深浅不一;

2、白色磨沙气泡:气泡泡面似白玻璃磨沙色,色泽也深浅不一;

3、白色冰气泡:气泡似冰雹嵌在釉中,气泡分大、中、小,有微量色差。

黄色气泡又分为:

1、淡黄色气泡:淡黄色物质附在气泡表面,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2、土黄色气泡:气泡呈土黄色,没有透明度;

3、棕黄色气泡:气泡呈棕黄色,没有透明度。

黑色气泡:有黑色的物质全部或部分附在气泡面上,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上述表述的气泡色泽只是大致划分,实际气泡的色泽仍有较多的色差。变色的气泡泡面往往伴有物质脱落,泡面上呈现出线条状、坑点状、碎裂状凹陷。这是因为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在变色气泡泡面孔隙处结晶,产生的机械力造成的。

改变颜色的气泡多在釉的表层,一般较大,从碎瓷片断面处可见大泡下的胎体均有孔隙与气泡相连。水分在此部位交换较强,所以较大的气泡泡面先改变了颜色。

(七)破口泡。

变色气泡泡面受到的腐蚀进一步加剧,泡面物质会继续脱落直至破口,破口基本分成小、中、大三种:

1、小破口:破口形态有的系圆形,有的系裂状,有的口部多边角,很不规则;

2、中破口:破口的直径达整个泡面直径的一半左右,破口形态大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破口口沿边缘处一般都比较圆滑;

3、大破口:气泡整个泡面基本齐根部脱落,因泡的基部边缘总或多或少还保留小部分泡面,所以大破口的边缘多不规则。

上述小、中、大三种破口是大致划分,实际破口处于三者之间的仍有很多。

破口泡是因变色泡继续受腐蚀变化发展而来的,其色泽与变色泡是相同的。

有的破口泡的边缘及泡内有凝集物或沙土。

三、自然痕迹检测在古旧陶瓷器鉴定中的作用

(一)自然痕迹检测可以准确区分被鉴定器物的新与老。对古旧陶瓷的鉴定有四项内容:一是断真伪,二是断时代,三是断窑口,四是评价值。这四项内容中真与伪的鉴别是基础,真伪断不准别的都无从谈起。鉴定时,一件被鉴定物只有三种情况:一是真品;二是后仿品;三是新仿品。运用自然痕迹检测的方法可立即将新仿赝品剔除。另外有些古陶瓷只要判明了新老,时代、窑口的问题随之就解决了,如元青花,我国对它的研究只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历史上明,清没有仿过元青花,仿元青花只是近些年的事,鉴别一件传统特征与元青花相似的瓷器,只要判明它是老的就可以判定它为元青花了,又如唐三彩(民国有仿制)高丽瓷等也是如此。

(二)自然痕迹检测可以辅助断代。产生自然痕迹是一切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痕迹的多少及轻重程度与古旧陶瓷器内在质量、生产时间、存放环境密切相关。如熟知了各时代各窑口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轻重程度,据此是可以大体断代,但这不会绝对准确,因条件不同,元代器物的自然痕迹也可能多于重于宋代器物的痕迹,因此断代还应主要依据传统经验的方法,但自然痕迹检测可以作为断代的辅助手段,综合起来断代会更加准确。

(三)自然痕迹检测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传统经验鉴定存在着局限性,所以人们又研究出一些科学仪器对古陶瓷进行鉴别,如热释光测年法、元素鉴定法等等。但热释光测年需要在鉴定物上钻孔取样,元素鉴定又受采集的数据不全面所限,所以用这些仪器鉴定,仍是有一定问题,更何况如今造假者对热释光检测已有应对之法。另外这些设备谁也不能带在身上,在收藏者的直接交易中,往往很难先做这些测试再成交。而自然痕迹检测则不然,它只需四十倍以上带光源的袖珍显微镜,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观察检测鉴定,熟练掌握以后,对有的器物几秒钟就可知新、老,方便、快速、准确,这是现有其它任何方法不可比拟的。

四.应说明的问题及掌握运用痕迹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应说明的问题

1、今天在会上介绍了八种自然痕迹,有的种类痕迹介绍不全面,原因是我发现那种自然痕迹时没有拍照的条件,没能拍下。论文则不能不写出来;

2、今天自然痕迹种类只介绍了八种,应该说有上述八种自然痕迹的陶瓷器是老的,但没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新的,因还存有别的自然痕迹检测手段;

3、因环境、条件不同,古旧陶瓷器上的自然痕迹有的出现的多,有的出现的少,有很大差异,有的器物自然痕迹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

(二)掌握运用自然痕迹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1、古旧陶瓷器共性自然痕迹的形态相互间有一定的区别,每种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种类组合也是特定的,应多看真品,要全面掌握每种古旧陶瓷器独特的自然痕迹特征,这是鉴定的标尺;

2、因新瓷工艺上的缺陷,个别新瓷器釉面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新瓷被强酸腐蚀,釉面上也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网纹。鉴别时要注意从形态、色泽、分布、组合四个方面与真品上的自然痕迹加以对比识别。不可见到变色泡、破口泡等就认为是老货,痕迹的区别是很细微的,差以毫厘,谬以千里,不然会遭受经济损失。一定要切记!

收藏早期陶瓷器的困境


这里所说的中国早期陶瓷是指自新石器时代陶器至南北朝及隋代的陶瓷艺术品。它主要包括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为代表的彩陶器,夏商周陶器,战国、秦汉陶瓷器,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等。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陶瓷器不断地演变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华夏文明信息。无论从造型纹饰还是制作烧造工艺都为后来的中国瓷器工艺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虽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关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有人特别是西方学者开始研究收集这类陶瓷器,但真正大规模的收藏应该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大量的关于早期文化考古发掘活动和同时泛起的盗掘古遗址、古墓的非法活动,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研究热潮。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境外的文物贩子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向收藏家推荐中国早期陶瓷器,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汉陶俑及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然后利用初开的国门,到内地按图索骥,盗运出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仍然将盗墓作为致富的手段。而香港、澳门则成为这种生意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台湾、香港、欧美各地的古董商和收藏家趋之若鹜,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这类生意的古董商。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荷李活道的一些古董商主要从事的就是所谓早期中国陶瓷器的店面生意,即向外来游客兜售中国出土陶瓷器。至今还有香港的古董商感叹那时候的陶器生意真好做!

其实,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欣赏和收藏,部分原因是源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流行。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汲取了东方原始和早期艺术的营养。古陶器上的抽象纹饰和线条,古陶瓷的质朴造型,无不激发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当然也引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直到2000年左右,一件陶罐可以卖到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带精美彩绘的陶罐价钱最好。装饰精美的汉瓷罐、谷仓,南北青瓷都是商家和藏者追逐的对象。纽约、伦敦的拍卖场上也不乏这类文物的精品。可以说,那时的国际收藏市场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需求,诱发中国境内的大肆盗掘,给中国古文化遗存造成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也无法挽回。

然而,盛行一时的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进入本世纪以后却迅速冷却下来。荷李活道的门市生意清淡了。市场的需求似乎一夜之间饱和起来。价位一落千丈!个中原因至今仍然令很多人不解。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太多了,二是太紧了。

所谓太多了,就是大量的盗掘出土的早期陶瓷器涌入国际市场,冲击了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势必影响其价位。早期陶器的制作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时期,其数量庞大,工艺质朴简洁。但制式大同小异,出现多了就有雷同之感,其价格自然就会走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量的假货赝品的充斥,也加快断送了这类市场的“繁荣”。由于这类器物制式简约,纹饰质朴,对于制假者来说技术障碍较小。以致在大量的走私货柜内也夹杂着越来越多的赝品。河南、山东、甘肃都出现了许多古陶器的制假高手。90年代初期,一个河南的制假高手将自己生产的汉代陶俑大量投放北京潘家园市场,居然蒙骗了专家。大量重复雷同的器物器形的涌入,使这个市场迅速饱和;大量真伪难辨的赝品充斥,使收藏者信心受到打击。

所谓太紧了,就是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这类盗掘走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并加强了和国际反文物走私组织的合作。通过修订刑法,增列了盗掘国家珍贵文物罪并加大了量刑幅度;法律明确禁止出土文物的买卖。通过和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地区的合作,大大压窄了国际文物走私活动的空间。这使得很多过去从事中国早期陶瓷器经营的古董商货压仓底,无法出手。舆论也让国内外盗掘走私者不敢嚣张;也让藏家不好追捧。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收藏热的兴起,国内藏家对明清瓷器的喜好也转移了人们对早期陶瓷器的热情。

现在,香港荷李活道的古董商铺里的陶器等出土文物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一位老收藏家20年前通过一位古董商花40多万港币收藏的彩陶器,去年找同一位古董商帮他出让,几经努力,终以18万沽出。这还是因为这件东西实在特别,而且这位老藏家声誉极好,才会有人愿意接手。

现在,非常令人尴尬的是,由于初期对盗掘走私的打击不够,已经有大量的珍贵的早期陶瓷器流失海外。如何使这些由非法变为合法的国际收藏回流,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国内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收藏这类文物。公开的流通是不合法的,而作为物权的拥有又似乎是合法的,这种不明不白的状况势必影响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对古陶瓷的保护管理和学术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这里所说的中国早期陶瓷是指自新石器时代陶器至南北朝及隋代的陶瓷艺术品。它主要包括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为代表的彩陶器,夏商周陶器,战国、秦汉陶瓷器,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等。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陶瓷器不断地演变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华夏文明信息。无论从造型纹饰还是制作烧造工艺都为后来的中国瓷器工艺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虽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关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有人特别是西方学者开始研究收集这类陶瓷器,但真正大规模的收藏应该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大量的关于早期文化考古发掘活动和同时泛起的盗掘古遗址、古墓的非法活动,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收藏研究热潮。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境外的文物贩子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向收藏家推荐中国早期陶瓷器,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汉陶俑及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等,然后利用初开的国门,到内地按图索骥,盗运出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仍然将盗墓作为致富的手段。而香港、澳门则成为这种生意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台湾、香港、欧美各地的古董商和收藏家趋之若鹜,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这类生意的古董商。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荷李活道的一些古董商主要从事的就是所谓早期中国陶瓷器的店面生意,即向外来游客兜售中国出土陶瓷器。至今还有香港的古董商感叹那时候的陶器生意真好做!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其实,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欣赏和收藏,部分原因是源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流行。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汲取了东方原始和早期艺术的营养。古陶器上的抽象纹饰和线条,古陶瓷的质朴造型,无不激发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当然也引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直到2000年左右,一件陶罐可以卖到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带精美彩绘的陶罐价钱最好。装饰精美的汉瓷罐、谷仓,南北青瓷都是商家和藏者追逐的对象。纽约、伦敦的拍卖场上也不乏这类文物的精品。可以说,那时的国际收藏市场对中国早期陶瓷器的需求,诱发中国境内的大肆盗掘,给中国古文化遗存造成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也无法挽回。

然而,盛行一时的早期陶瓷器的收藏,进入本世纪以后却迅速冷却下来。荷李活道的门市生意清淡了。市场的需求似乎一夜之间饱和起来。价位一落千丈!个中原因至今仍然令很多人不解。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太多了,二是太紧了。

所谓太多了,就是大量的盗掘出土的早期陶瓷器涌入国际市场,冲击了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势必影响其价位。早期陶器的制作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时期,其数量庞大,工艺质朴简洁。但制式大同小异,出现多了就有雷同之感,其价格自然就会走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量的假货赝品的充斥,也加快断送了这类市场的“繁荣”。由于这类器物制式简约,纹饰质朴,对于制假者来说技术障碍较小。以致在大量的走私货柜内也夹杂着越来越多的赝品。河南、山东、甘肃都出现了许多古陶器的制假高手。90年代初期,一个河南的制假高手将自己生产的汉代陶俑大量投放北京潘家园市场,居然蒙骗了专家。大量重复雷同的器物器形的涌入,使这个市场迅速饱和;大量真伪难辨的赝品充斥,使收藏者信心受到打击。

早期陶瓷器收藏的尴尬

所谓太紧了,就是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这类盗掘走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并加强了和国际反文物走私组织的合作。通过修订刑法,增列了盗掘国家珍贵文物罪并加大了量刑幅度;法律明确禁止出土文物的买卖。通过和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地区的合作,大大压窄了国际文物走私活动的空间。这使得很多过去从事中国早期陶瓷器经营的古董商货压仓底,无法出手。舆论也让国内外盗掘走私者不敢嚣张;也让藏家不好追捧。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收藏热的兴起,国内藏家对明清瓷器的喜好也转移了人们对早期陶瓷器的热情。

现在,香港荷李活道的古董商铺里的陶器等出土文物几乎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一位老收藏家20年前通过一位古董商花40多万港币收藏的彩陶器,去年找同一位古董商帮他出让,几经努力,终以18万沽出。这还是因为这件东西实在特别,而且这位老藏家声誉极好,才会有人愿意接手。

现在,非常令人尴尬的是,由于初期对盗掘走私的打击不够,已经有大量的珍贵的早期陶瓷器流失海外。如何使这些由非法变为合法的国际收藏回流,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国内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收藏这类文物。公开的流通是不合法的,而作为物权的拥有又似乎是合法的,这种不明不白的状况势必影响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对古陶瓷的保护管理和学术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历代海上贸易陶瓷器鉴定(三)


出水陶瓷器在出水后基本有两种状况:

一、如果船只沉入水后,部分货物或陶瓷器即被埋入泥沙之中,千百年来从未被翻动过,那么它们在出水时器物的釉面光泽如新,光可照人,而且很多都完好无损。

二、如果海上遇难的船只沉入水中后,部分的货物或陶瓷器即被抛出船舱,散落在海底泥沙的上面,千百年来被海水中的暗流,在泥沙中淘来淘去,出水时器物的釉面光泽较差,有的连釉面也被淘磨掉了。

鉴定出水陶瓷器基本上与鉴定出土陶瓷器相同,因原则上任何一件古陶瓷都经历了一条永远不变的过程“年代的风化”,因而形成了自然特定的老化状态。察看胎釉、造形、纹饰、釉彩、款识,支烧状,比重量、听声音、看器物的老化状况,都是传统鉴定古陶瓷的必要手段。但本人认为必须以胎釉的老化为主要传统鉴定手段,再结合科学仪器鉴定方为准确。

鉴定出水的陶瓷器,却有其一条不变的规律:由于陶瓷器沉入海底,在海中的泥沙沉睡千百年之久,所有的器物都曾被海水中的“海生物”所寄生过,只是或多或少而已,无一例外。海生物实际是贝壳类 在陶瓷器的外侧或内里的附着是自然而又牢固的,一些较大的附着物,即使用刀也无法使其脱落,有些甚至在器口内,因长大后无法走出器口。

出水器物釉面好的,沾上的“海寄生物”相对少,器物釉面差的沾上的“海寄生物”多。而且出水的器物在海中被“咸水”浸泡了千百年之久,由于年限及咸水的蚀化,形成了胎釉连成一体的干燥状,用20—30倍的放大镜还可察看到器物胎、釉表面形成自然均匀的下凹小黑点这些小黑点状是因海水的化学作用所形成的 ,这些下凹小黑点,即使用草酸水浸泡十天八天都无法洗掉。同时出水器物釉面上也会出现开片纹的现象新仿假器绝无以上的特征 。以上这些情况是鉴定出水器物的可靠经验。

现时市面上有人在仿制假出水陶瓷器去销售获利,但假冒出水器的“海寄生物”不是自然形成,是人为用胶水粘上去的,用5倍放大镜在器物上即可发现胶水粘贝壳干后的痕迹,并且后仿出水陶瓷器的胎釉、工艺都与旧器不同,也无上述出水旧器的几种状况,只要小心慎重地观察,即可判断真伪。

对出水陶瓷器的窑口、年代判断试举例如下:

1、青瓷器 自东汉开始生产,品种(造型)有五联罐、五管罐等、纹饰简洁明快,有刻、压印的布纹、弦纹、水波纹、蛙纹、贴辅首等。

西晋的造型有蒜头壶、谷仓、牛头罐等等,纹饰明显增多,有捏塑、贴塑、刻划、压印各种人物、动物、佛像、羽人骑兽、辅首、凤凰、辟邪、网纹、连珠纹、菱形纹等。东晋的造型有:鸡头盘口壶、羊头壶等纹饰简朴,有弦纹、水波纹、羽翼纹,褐色点彩等。南北朝的造型有莲花尊、贴花罐等,纹饰由于佛教盛行,出现了大量刻划,模印各种莲花瓣纹等。隋朝的青釉、白釉瓷器施釉至腹部不到底,下半载无釉露胎、平底、纹饰有印刻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叶纹等。唐代早期的青、白瓷器物腹部丰满,平底无釉。唐代中、晚期出现了少量的圈足器及满釉支烧的器物,造形有玉璧底器,四、五出口碗、鱼形瓶、海棠式杯、贴花壶、三彩器、绞胎釉等,纹饰有印、刻动物纹,龙凤纹、人物、花草、菱形、几何形、山形纹及点彩、条彩。

2、唐王朝、五代的越窑 当时烧制越窑青瓷的窑场有几十个,但真正能代表高水平的窑场只有:上虞、余姚、宁波、绍兴、曹山、慈溪。这几个窑场烧制的越窑青瓷器瓷胎细腻致密,气孔少,釉层匀净,内外满釉支烧器物的胎内、胎外留有泥钉支烧的痕迹 ,釉面呈黄色或青中泛黄,灰色或浅灰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隐露精光,如冰似玉。

3、南、北宋龙泉窑 烧制龙泉青瓷的窑场也有几十个,而真正高水平的窑场是浙江省龙泉县的大窑和金村窑。龙泉青瓷的胎色可分为白胎和黑胎二类,但以白胎为多,用白胎烧制的龙泉青瓷器,露胎的边足呈火石红色,色如朱砂。龙泉青瓷的釉可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二大类:北宋期间是用石灰釉烧制青瓷器的,一般器物的釉层较薄,积釉处呈色深,釉面光泽强,相当透明,釉内的气泡较少。南宋直至元代 用石灰碱釉烧制龙泉瓷,由于石灰碱釉不易流动,烧成的器物釉层较厚,呈半透明,釉面柔和,淡雅如青玉,釉内有大量的小气泡和未熔解的石英颗粒。

元代至清的器物,历代的学者、专家们都有著书立说,本人在此不再论述。因本人研究的不充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方专家及广大收藏者给予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