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艺术陶瓷:艺术离市场距离有多远?

艺术陶瓷:艺术离市场距离有多远?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古代艺术瓷器罐

2021-05-14

陶瓷艺术。

艺术陶瓷承载着我国数千年陶瓷文化底蕴,也由此奠定了中国陶瓷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随着建筑、装璜、收藏等行业的发展,艺术陶瓷发展前景广阔,但记者近来采访发现,近年我国艺术陶瓷被仿制仿冒严重,销售渠道不畅,自身创新不足,这三大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瓶颈。

专家认为,要扩大艺术陶瓷在国际上的影响,进一步开掘国内市场,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艺术陶瓷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陶艺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同时组建正规的展销渠道,打通艺术陶瓷通向国内外的市场之路。 

仿制仿冒成陶瓷名家之痛

名家名瓷因其不菲的“身价”,首当其冲遭到仿冒仿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瓷板画《春江花月夜》问世后,受到海内外陶瓷收藏家的青睐,每件价格在数十万元。然而2001年8月,一件标价4.6万元、几可乱真的《春江花月夜》瓷板画赝品公然出现在北京一公司的柜台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创作的雕塑瓷名作《哈哈罗汉》的仿制品随处可见,价格一度低至每件二三十元,而为数不多的真品反而淡出市场。

仿制仿冒名家艺术陶瓷甚至出现在一些由文化部门组织的国际文化展销会上。今年4月,一位展销商在得到文化部门的批准后专门组织了一次景德镇知名的艺术陶瓷赴法国参展,这位展销商拿到文化部门提供的展品名单后,为减少成本,在收集展品时并未与当地的一些名家联系展瓷,而是按照图片仿制了一些作品,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把关不严,一些仿制品被充作真品带出国门参展,其中学院教授何炳钦的一件名作就被仿制。

景德镇多位陶艺名家反映自己的作品都曾被仿制仿冒,加强艺术陶瓷特别是名家名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一些陶艺大师认为,一个艺术家达到较高的创作境界可能要耗费毕生的精力,而仿制仿冒盛行,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如果任其发展,整个艺术陶瓷行业势必走向衰落。

“会做不会卖” 优势成劣势

“会做不会卖”是很多陶瓷名家的弱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将一件艺术精品以10万元价格售予他人,但购买者很快就在香港以50万元高价售出。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艺术陶瓷制作者自身市场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没有一个畅通的销售渠道,能为艺术陶瓷提供合适的市场运作模式。

在正规销售渠道缺位的情况下,艺术陶瓷的巨大市场价值催生了大量不当渠道,对艺术陶瓷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去年,上万名来自景德镇及其周边省市的瓷商、市民、甚至农村闲散人员,在景德镇购进大量低质劣质艺术瓷,成批组团到欧、美、亚、澳等数十个国家进行艺术陶瓷展销,时间长达一年多。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陶瓷品质良莠不分,大量低质陶瓷被冠以高档艺术陶瓷的称号高价销售。随着展销活动的延续和影响面扩散,景德镇艺术陶瓷在境外的售价一路下跌。同样一个青花艺术瓷瓶,展销初期售价可达万元以上,但到后来沦落到数百元也无人问津的地步。

此类非法展销猖獗,不仅损害了我国艺术陶瓷的国际声誉,甚至对艺术陶瓷在国内的市场、信誉和品牌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专家认为,这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国内艺术陶瓷销售渠道过窄、市场成熟度过低的现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等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艺术陶瓷展销公司,培养专门的经销人员,抬高准入门槛,规范艺术陶瓷的展销。

几支画笔能否画出艺术陶瓷的春天

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阻碍了我国艺术陶瓷的创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景德镇市有很多搞艺术瓷的作坊,但平时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也很少到外面参观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说,自己搞了一辈子艺术陶瓷还没出过国门,对国外的技艺、市场缺乏了解。世家“孙公窑”的继承人孙同鑫说:“由于缺乏交流平台,创作的艺术作品有时感觉总差市场一拍。”欧洲陶瓷学会主席尼古拉·巴比尼说,陶瓷产品的制作和销售,都离不开全球陶瓷界的合作。他建议中国陶瓷界更多地加入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专家们建议,在艺术陶瓷气氛比较浓厚的地区可以组建陶艺家协会之类的组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艺术陶瓷做大做强,生产模式有待调整创新。目前在国内缺少大型的艺术陶瓷生产企业,以景德镇为例,这里云集了全国三分之一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陶瓷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处于前列,但基本靠家庭作坊生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认为,艺术陶瓷单凭几支画笔,无法做大做强。目前我国日用陶瓷产量三分天下有其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当前生产的日用瓷主要为中低档次,换汇率极低。专家认为,发展艺术陶瓷,可以在艺术陶瓷日用化方面作出探索,或对日用陶瓷加以艺术包装,形成产业化规模,进行批量生产,做大做强艺术陶瓷。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瓶颈


十几年前,景德镇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最高可以卖到几千元,而2006年,他的一件挂盘的价格是20多万元,今天的价格则在40万元左右。景德镇陶瓷大师的作品在十几年时间里,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大多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评价却是:问题很多,接盘者少,知音难寻……

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瓶颈

作坊买卖占主导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真正发展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情。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当前艺术陶瓷的经营模式并不利于市场发展。目前,当代艺术陶瓷市场主要由两种模式构成:大师作坊买卖和代理经营。迄今为止,大师作坊买卖仍占主导。

“大师们在自己家或者自己工作室卖自己的作品,可以说不无尴尬。”北京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说,“而且,这样的模式并不利于市场扩大。一个大师对自己作品的推介能力有限,作坊销售也首先将地域给限制住了。”

大师作坊买卖有着历史的原因。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主任饶晓晴分析:“平常人是存钱养老,艺术家是存技术养老。一方面,他们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技艺传人;另一方面,更喜欢做自己的经纪人,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作坊买卖之外的另一模式就是代理销售。2000年以后,有人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营艺术陶瓷,他们往往跟景德镇、龙泉等艺术陶瓷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直接通过大师得到货源。不过,这种代理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2002年,来自浙江龙泉的韩小英投资500万元,在北京成立了龙泉青瓷艺术馆,代理包括徐朝兴在内的龙泉青瓷大师的作品。韩小英说:“在代理商与大师之间,大多没有一个严谨的协议,合作都依赖于双方的交往,个人因素太多造成这种合作方式不稳定。”作为代理商,他们没有定价权、也不能要求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外地销售陶瓷,必然要进行推广宣传。然而,代理商的投入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比如说,当通过宣传推广打开市场之后,如果代理商与大师合作出现问题,对代理商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何况大师们在接受代理的同时,也仍在自己家里销售作品。在价格上,很容易跟代理商产生差异。至于签订严谨协议的经纪人制度,在艺术陶瓷领域还需要时间。

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瓶颈

拍卖遇难题

本世纪初,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开始出现,这为艺术陶瓷市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但是,在拍卖行和当代陶瓷之间并未形成默契,很多陶瓷大师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送上拍卖会。

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始于2005年的中工美拍卖会。2007年,中国翰海拍卖公司开拍当代艺术陶瓷。2008年,中国嘉德首次推出了“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专场,成交额1578.4万元,成交率97%。而今,翰海和嘉德已经成为当代艺术陶瓷拍卖的最主要力量。

“当代陶瓷拍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市场新项目,处于初始向成熟的上升过程中。”中国翰海拍卖当代艺术品部总管李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变化有切身感受,“在2007年初拍卖时,拍品多由作者或其家属提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代理人和藏家参与进来。同时,买家也在逐渐增多,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当代陶瓷市场在整体市场中份额的扩大。”

不过,当代艺术陶瓷拍卖也给拍卖行出了不少难题。“首先是价格问题。”李卫说,“由于当代陶瓷长期在一级市场流通,销售价格只在很小范围内得到认可,对于销售之外的更大市场并不公开,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销售行情,有些作者会把单件销售作为流通标准,因此,在上拍价格上就会存在误差。当代陶瓷拍卖最大的问题,还是作品的量化及作伪问题。当工艺师完成一件作品创作后,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复制甚至量化,如果出现‘量产不限量’,就给拍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在仿制名家作品后伪造名家名款,这也增加了征集拍品的难度。”

陶瓷大师们对于拍卖的理解与拍卖行显然有着一定的分歧。

饶晓晴分析说:“现在来讲,艺术陶瓷的拍卖还是一个操作的概念。外围进来的人还是很少,大多是内部人在运作。大师们往往不会拿出最好的东西上拍卖会,因为一旦在拍卖会上拍不到一定价格,甚至达不到自己在作坊的销售价格的话,除了自己蒙受损失外,也无法向以前的买家交代。”也许正是这种大师与拍卖行的分歧,拍卖往往成为很多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舞台。

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瓶颈

定位定价不明确

当代艺术陶瓷作品的定价,不是来自拍卖行,而是由大师亲自给出的。许多大师都曾告诉笔者:“我不懂市场,我只懂工艺”。可是,这些“不懂市场”的大师却控制着市场最关键的因素:价格。

“十几年来,大师作品的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韩小英说,“每个大师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心理定位,同时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大概在20%左右,或高或低。涨幅都是大师们自己掌控,其中掌控不准的也不乏其人。”

大师们掌控作品涨幅会考虑市场兴盛的大方向。比如说,有的大师会考虑年纪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少,因此提升价位。有些大师则觉得自己处于艺术造诣的上升趋势中,价格攀升是艺术水平提高的反映。心理价位与市场落差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很多人都见不到,更别提买到。”饶晓晴说,“这种情况出现,一方面是大师们出于寻找艺术共鸣而惜售,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目前市场价位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起码没有达到这些大师们自己的心理价位。”

按照这种逻辑,当代艺术陶瓷,尤其是顶级艺术陶瓷的市场价位可能极为惊人。以当代龙泉青瓷代表人物徐朝兴来说,2005年,他的一件仿宋龙泉青瓷五管瓶曾拍出70万元。现在的代理商店里,其作品的价格从几千元、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据说在其家中成交作品有上百万元价位的。如果这些仍不是最高水平作品的话,那么他的市场价格到底应该是多少?

“现在对于当代陶瓷没有一个准确的艺术定位,也没有陶瓷馆和博物馆在收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还是在走钢丝,没有一个落脚点。”饶晓晴说。

当代陶瓷艺术市场实际状况是“有价无市”


当代陶瓷天价背后的隐与忧

在迅速膨胀的艺术品市场,当代陶瓷也是被关注的热点。在拍卖市场上,不断有大师作品以超过千万元的价格成交。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评价并不乐观,认为当代陶瓷艺术市场实际状况是“有价无市”。本文通过采访当代陶瓷市场的一线亲历者,深度剖析当代陶瓷市场。

拍场天价VS市场白菜价

2012年,国内主要的拍卖公司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其中包括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瀚海、上海泓盛等。也正是在近几年,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频繁创下天价,尤其是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大师们的作品,成交最高价已突破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大关。

以陶瓷艺术家的单件作品拍卖成绩为例,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在近5年时间内,涨幅就高达10倍,甚至几十倍。2007年,戴荣华的作品《白蛇传——断桥》以67.2万元创下当时当代陶瓷艺术高价,而在2011年,戴荣华的一套《古彩琴棋书画长条瓷板》的成交价已涨至1150万元。2008年,李菊生创作于2007年的作品《豆蔻年华》以123.2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当代陶瓷艺术拍卖最高价,截至目前为止,李菊生的个人最高成交价已达402.5万元。

另一些当代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也在2009年至2012年达到非同一般的高价:2009年,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在上海崇源以782万元成交;2011年,张松茂的《和靖咏梅》瓷板在北京匡时以494.5万元成交;2012年,饶晓晴的《居易草堂/渊明诗韵》(粉彩双面瓷板)以414万元成交;钟莲生的《汉宫秋月》以1242万元成交;李进的《赤壁怀古图瓷板插屏》以506万元成交;白磊的《秋趣》以207万元成交;李小聪的《赤壁怀古》以345万元成交……

然而,拍场不单见证天价拍品,另一种景象是:某年的陶瓷专场拍卖,197件拍品有124件流拍,最高成交价为60万元,而有的拍品甚至以100元的“白菜价”起拍。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大师作品在个人工作室的售价远远低于拍卖场上的成交价,这已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

北京荣会艺术中心总创意宋宁颉一直身处市场一线,直接与各个窑口的艺术家与经纪人打交道,熟谙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他表示,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就是最近30多年的事,而在市场上的发展时间也不过20多年,受大环境影响,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走势一样,2009年至2011年的确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巅峰时期,出现水涨船高的局面,整体价位偏高,但最近两年也相继开始调整。

宋宁颉介绍,以景德镇瓷器为例,在拍卖市场上,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近现代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价值得到认可,在市场上的价格飞涨,受此影响,当代陶瓷艺术也出现普涨的局面,进入主流视野的是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艺术家的作品。除此之外,钧瓷、耀州瓷、磁州瓷、德化白瓷、醴陵瓷等多个窑口的瓷器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龙泉青瓷在2010年被评为“非遗”之后,价格也出现很大的提升。

客观而言,当代陶瓷艺术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实际收藏需求的刺激,富裕阶层对精神消费需求的增加使得当代陶瓷艺术价值得到认可。其实,投资资本的驱动才是价格上涨的主因。这部分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后,从大师作品入手,导致大师作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一些高价的产生是因为炒家手上有囤积的作品,需要提升整体价格再出手。

业内很多专家均表示,当代陶瓷艺术的拍卖价格呈现的是一个高价位的市场,没有客观反映市场价值,拍场作价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泡沫太多,虚火太旺,包含炒家运作和击鼓传花等因素。因此,拍卖价格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现状。

百花齐放VS鱼龙混杂

总体而言,市场上流通的当代陶瓷艺术大致有三类:一是具有学院背景的创作者(常被称为“学院派”艺术家)作品;二是以师徒传授,注重传统工艺和表现的“传统派”艺术家的作品;第三是仿古瓷。

宋宁颉介绍:“从市场层面来说,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传统陶瓷艺术经‘清三代’一脉相承,在之后发展出民国时期的文人瓷、‘珠山八友’的彩绘瓷,当代陶瓷工艺大师的作品延续这一脉络,迎合主流审美趋势。对于很多藏家和买家而言,这些作品表现出的精力和手上功夫都能看得见,因此大家较为认可。”相比而言,“学院派”艺术家了解国外当代陶艺发展状况,他们的作品创作基于过去陶瓷的工艺和文化,又注入当代元素,反映时代生活,具有未来的预见性,这部分作品的市场表现也不错,尤其是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这些城市,受到具现代观念藏家的青睐。

此外,仿古瓷具有客观存在的价值,是恢复传统工艺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古代瓷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由于古代陶瓷精品存世极少,仿古瓷的出现满足了部分好古收藏家的需求和意愿,因此,也占据了不少市场。

宋宁颉认为:“当代陶瓷处于一个天时地利的时期,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复兴的阶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审美并存,创作不拘一格,时限不受局限、没有约束;形成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的艺术家,学院、传统、仿古各行其道,也吸引了国外艺术家和书画家的关注和交流,推动了当代陶瓷的发展。”

虽然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面临很好的时机,但陷于商业利益的纠葛,当代陶瓷艺术也处于鱼龙混杂的无序状态。一方面工艺美术大师的市场效应引发严重的误导,市场一味追求大师作品,盲目追捧大师名号,炒高作品价格,市场上甚至出现大师作品的仿品和赝品。另一方面,近年来申报评选大师的创作者人数也是逐年递增,名气价值胜过作品质量,陈陈相因的创作使得当代陶瓷艺术难以寻求突破。

在仿古瓷领域,随着技术的提升,也吸引了牟利者,“杀猪货”(指精仿、高仿的瓷器)横行市场,在仿古瓷做旧之后,以假乱真,出现在拍卖会上,成为不法分子上谋求暴利的工具。

反思调整,建立良性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因为瓷板画、当代绘画陶瓷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绘画这一工艺环节,而作为陶瓷艺术的核心技术,比如配料、釉色、器形、设色、烧制等重要工艺环节却无人问津,技术日渐落后,后继乏人。

最近几十年,日本、美国等国家,甚至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发展出从纯艺术角度出发的当代陶艺,他们对陶瓷艺术的釉料、烧制、生产设备等方面研究很透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毫不夸张地说,在工艺方面,他们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中国陶瓷。比如,日本的七宝烧就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他们将陶瓷的釉色、器形、烧制等工艺发挥到极致,将东方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对工和艺的追求、制作本身的认真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传统工艺创作具有深厚的作坊文化,严格的师承关系,导致技艺封闭、保守,缺乏交流、合作、分享和共赢的意识,也形成“小富即安”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改变这种固守的模式和意识,当代陶瓷艺术无法形成产业的规模,市场也永远做不大。

宋宁颉表示,市场机制不完善是陶瓷艺术市场出现种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当代陶瓷艺术缺乏作品与市场对接的机制,缺乏规范运作的专业机构。在市场运作中,创作者自产自销,将自己的作品送到拍卖场,以作坊式的销售为主,或者是亲戚朋友的代理销售,也有中间商的积货囤货,没有形成有序的陶瓷艺术运作机制。”他表示,成熟的市场应该由创作者、艺术品经纪人、专业机构、策展人、艺术媒体、收藏家组成,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共同决定作品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市场价格,而不是现在这种各自为政的操作方式。

在经过前期的市场疯狂后,我们看到,只有重视作品的创作和创意,聚合更多的力量,重视明确分工的市场机制,各司其职,形成良性的市场状态,当代陶瓷艺术市场的未来才会更加成熟、理性。

借艺术拓展北京市场


素有“中国瓷都”美誉的景德镇正将其具有收藏价值的陶瓷精品通过北京的窗口推向世界。“五一”期间,著名的景德镇青花女子瓷乐坊将在北京亮相,为在大都市街中国新闻大厦举办的“中国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助威,展示景德镇瓷器的艺术魅力。

据了解,5月1日-3日10:00、15:00和20:00,瓷乐坊将在中国新闻大厦以瓷盘、瓷磬、瓷笛、瓷箫、瓷鼓、瓷二胡、瓷编钟等全套瓷系列乐器演奏《梅花三弄》、《茉莉花》等中外传统名曲及《高岭瓷魂》、《古窑圣火》等原创曲目,上演一出瓷器艺术盛宴。与此同时,从5月1日-10日在中国新闻大厦举办的景德镇瓷器作品展云集数百件目前活跃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工艺大师的瓷器作品,件件精工细作,颇具艺术和收藏价值。

举办此次瓷乐演奏及展览的江庆斋位于大都市街黄金地段,是景德镇瓷器设在北京的重要展示窗口,由于倡导规模经营,打击虚估价格、仿冒证书等行为,在北京颇具声誉。江庆斋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瓷乐演奏和展览为契机,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感受到正宗景德镇瓷艺作品的魅力,把这些中国文化精品推广到北京乃至全世界。

艺术市场回暖 古陶瓷是关注重点


香港苏富比今年秋季拍卖会近日落槌,整场拍卖以41.9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下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历来最高总成交纪录。面对香港苏富比率先掀起的亿元大潮,其释放的市场信号是否会成为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风向标?日前,记者采访了业界学者、专家、收藏家,他们都对目前国内的拍卖市场持乐观看法,不少人认为,接下来,国内秋拍市场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

艺术品市场整体回暖

北京华夏传承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席艺术顾问、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张正欣认为,此次香港苏富比2013年秋拍对接下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具有启示,他说:“在经历了两年的低潮,或说两年的调整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势头有所上扬。比如艺术品单项价位提高,成交量加大。这也透露出一个信号,今年内地秋拍将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虽然还不能用火爆来形容,但是总体来说,可能会出现小的高潮。”

北京匡时公司副总经理谢晓东也表示:“中国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整体回暖是确定的,因为市场从2012年春天调整以来,已有两年时间,虽然相对于其他领域,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还是一个稀缺的品种,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但是,目前也有买家不断加入,从这个角度来讲,拍卖市场的确处在一个"渐起"的过程,对此我的看法是乐观的。”

中古陶瓷是关注的重点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今年秋拍有不少特色专场推出,除了嘉德首推的“大观夜场”和“油画拍卖”、保利香港推出的“当代水墨拍卖”外,苏富比、保利、嘉德、宝港四大拍卖行都开设了中国古代陶瓷专场,这应该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板块。

阎焰认为,由于国内有“不能拍卖文物”等特定的政策法规,中国古代陶瓷处在一个没有被藏友深度认知的位置。阎焰介绍说:“中国古代陶瓷特指早于明代以前的陶瓷,也叫中古陶瓷。中古陶瓷在这次香港秋拍中都是作为主要的推荐点,可它的成交额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火爆。事实上,中国古代陶瓷一直以来是国外艺术收藏和投资很重要的一块。可以说,相比1亿多元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和曾梵志画作,中国古代陶瓷的实际价值会更大。也就是说,它代表了一个国际艺术的认可和国际艺术投资的指向,这才是"风向标"。无论从买方、卖方市场,大家都在关注这个领域。中古陶瓷的收藏和投资需要比较高的艺术门槛,或者是需要很特异的艺术欣赏,比较难接触,所以它们还不会有让大家眼球爆热的价格,但是它所带来的艺术欣赏和商业模式,包括商业的渗透性很强大,可能在几年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在境外市场有巨大的变化,最终被国际市场全面接受,这应该是指日可待的。”阎焰认为,“中古陶瓷应该是大家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可以说,它是中国艺术品投资的最后一桶金。”

谢晓东则认为,中国古代书画才是市场重要的板块,“我比较看好两个板块,其一是中国古代书画,这一块属于比较稀缺的领域,一旦有好的品种出现,一定会受到大家的追捧;其二是带有文人性质的作品或器物,这些都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知。”他透露,“2013北京匡时秋拍”将重点推出“中国古代书画”和“民国书法”等专题,“比如我们会重点推出"夏宗禹旧藏名人手迹"专题等。此外,北宋刻本《礼部韵略》这部国宝级古籍也值得关注。”

佛山陶瓷能走多远?


有人说,佛山陶瓷作为一个区域品牌,它的生命力一般只维持在行业发育时期,而当行业洗牌基本完成后,都是企业品牌担当主角,此时区域品牌退居二线,甚至渐渐被人遗忘。到时候,终端消费者购买瓷砖时,只知市场上的一流品牌,谁管你厂址在佛山还是在四川呢?照此说来,佛山陶瓷企业的迁离,是很自然的事,念着佛陶历史的诸位爷们情感太丰富,放不下而已了。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有相当一批专家学者指出,保住佛陶这一区域品牌的地位,对佛山文化的延续非常重要,不能让佛山成为世界名城之后反而把老本给丢了,数典忘祖只会让佛山在闻名之后又走向无名。对于佛陶的污染严重的事实,专家呼吁以科技重振佛陶声威,再续佛陶神话。专家的话,似乎一下子成了解决佛陶出路的突破口;可是,如果解决不了,佛山陶瓷文化便会断层。专家的话再次证明了佛山陶瓷的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而且随着陶瓷企业外迁的加剧愈演愈烈。

佛陶能走多远,所有喜欢佛山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的有识之志再次陷入深思。企业无语,生存是头等大事。困境的佛山陶瓷,再次考验着佛山人的智慧。

创新领先-淄博艺术陶瓷有特色


艺术创新生命 淄博艺术陶瓷形成产区特色

“陶瓷艺术的生命在于特色,在传承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创新,淄博艺术陶瓷才会走出自己的道路来。”陶瓷艺术大师乔希儒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乔希儒的名字是和“博陶”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原博山陶瓷厂科研所任职10余年的老所长,他在造型、装饰特别是淄博材质与彩绘的结合上有着独到的经验。博山陶瓷厂破产后,他又与改制重组后的山东博陶瓷业有限公司合作,继续探索淄博艺术陶瓷的创作特色。作为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获得者,乔希儒以淄博材质为基础创作的系列彩绘作品已经成为全国收藏界的热点。

乔希儒说:“刘慧晏书记提出把陶瓷琉璃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这就从行业属性上对陶瓷作了本质的把握。我的理解是,文化创意产业就要彰显文化创意特色,淄博陶瓷在全国如何做到首屈一指,除了材质创新,更重要的是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创新。”

乔希儒介绍说,淄博艺术陶瓷创作有着雄厚的基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以原博山陶瓷厂为代表,我市在艺术陶瓷上做出了很多成功的尝试。当时博陶研究所从业人员近300人,不仅广泛学习景德镇、湖南澧陵的工艺手法,而且在淄博创新材质诸如宝石瓷、滑石质瓷上做了许多尝试。从艺术瓷创作的综合技能看,当时淄博应该处于全国前列。

淄博艺术陶瓷如何形成特色?乔希儒的想法是,关键是在优秀传统基础上加以提炼创作。淄博陶瓷与景德镇、澧陵有差异,我们的最大优势是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思想上的包袱。在艺术陶瓷创作上,我们既要借鉴中国传统工艺手法,但更要结合淄博的材质特点加以创新。如果一味借鉴甚至是完全模仿,淄博陶瓷就形不成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各大产区中很难形成竞争力。

在艺术陶瓷创新上乔希儒已经创出了鲜明的淄博特色。他和博陶瓷业合作,在淄博优秀材质上作画,取得了重要进展。骨瓷釉中彩就是典型的代表。乔希儒创作的骨瓷釉中彩系列作品,光滑温润,个性鲜明,画面层次感、立体感很强,一眼看去就有别于景德镇与澧陵的作品,完美表现了陶瓷与绘画各自的优点。

评论: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七大特征


近几年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它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陶瓷爱好者总结?它又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趋势和新的特征值得我们玩味?

特征一:当代陶瓷艺术市场在盘整中前行

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市场经过2009年至2011年高速发展后,受国家经济形势下行等大环境影响,以及“千万元买大师头衔”、“当代陶瓷雅贿”等几篇媒体报道的披露,最近两年相继开始调整,2014年盘整仍在继续。

从北京、上海、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厦门、深圳、景德镇等几个艺术品交易场所的信息反馈来看,年初当代陶瓷艺术品购藏群体进一步持币待购,人气进一步低落。一些现当代艺术瓷的经销商店铺,以前车水马龙场景,如今却是冷冷清清,很多商铺甚至都没有开门营业。一些商铺聚集区,还经常看到商铺转让的告示。陶瓷艺术经纪人李根正表示,从去年以来,买家数量急剧减少,从总量上看,基本上减少了40%以上。

据石家庄熊窑瓷业董事长熊训宏透露,他们很努力工作,但生意还是不够好,公司处于半停产的状态,客户来的也很少了。

而景德镇江夏陶瓷董事长徐铭志也表示,尚之夏陶瓷从2008年开始销售是一路攀升,大概高峰期2010年的时候,销售额在七八千万左右。2012年销售额有所回落,到今年为止销售额大约只有高峰时期的四分之二。

特征二:拍卖会成为陶瓷艺术市场晴雨表

2013年年初,很多艺术家都反映市场难做,但7月份在深圳举办的“华彩瓷韵”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拍卖会,总成交额1600余万元,成交率超过75%,显示当代艺术陶瓷市场有升温的迹象。

紧接着10月份的2013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共拍出艺术品103件,成拍率72.03%,总成交额6196.96万元,摘得历年瓷博会国际艺术陶瓷专场拍卖会成交额桂冠。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粉彩双面釉瓷板四条屏《四美图》,还以1100万元的落槌价成为标王。

景德镇华艺拍卖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艺术瓷收藏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后,人心在聚集,2013年秋季出现了回暖迹象。接下来的中国嘉德等各大拍卖公司春拍较往年相比将更加精彩,预示着2014年将迎来艺术瓷收藏市场的“春天”。

很显然,在陶瓷艺术品流通体系尚不完善的2014年,有着公开拍卖记录和拍卖价格的拍卖会,已成为了陶瓷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特征三:陶瓷大师强者恒强

如果硬要把当代艺术陶瓷名人名家分个三六九等的话,那么无疑如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李菊生、钟莲生等国家级大师、资深美术教授当之无愧列为第一军团。这些处于艺术陶瓷金字塔顶层的领军人物,个人品牌影响力大、艺术风格独特、在学术界或陶艺界有较高地位,市场认可度高,象往年一样,2013年作品依然供不应求。

在市场上,王锡良的粉彩人物及山水、秦锡麟现代民间青花和现代陶艺、李菊生高温颜色釉装饰、黄卖九青花分水、赖德全釉上珍珠彩等代表作品是一“瓷”难求,即使收藏家交全款订单,也要少则1个月,多则半年以上,才能拿到货。由于有的大师年事已高,甚至有的买家等上两三年,也不一定能拿到藏品。

预计2014年,随着收藏家队伍的进一步理性,艺术市场这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现象将呈扩大趋势,而位居陶瓷大师顶端的“大师中的大师”、“极品中的极品”则更受大资本、大企业、大藏家的追捧!

特征四:中青年艺术家两极分化

近几年,对中青年艺术家来说,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那些有实力、有潜质、有创新精神,且作品又有特色的中青年艺术家来说,日子过的还挺滋润。

如青年艺术家潘长杰的珍珠彩仕女作品,运用珍珠彩形式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具有创新美、构图美、线型美、色彩美等装饰审美特点,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的关注与青睐。又如擅长青花分水的青年艺术家黄景锋,作品意境开阔、情感浓烈,颇具生活气息和现代审美情趣,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而那些刚出道不久、个人艺术风格不鲜明,还没得到市场认可的青年艺术家,仍在接受着市场的痛苦考验,有的连生存都很困难。

笔者从几个主要陶瓷艺术品交易平台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

特征五:陶瓷油画受市场追捧

从视觉上既有很强的油画效果,又有陶瓷细腻、色彩丰富的特点,给人一种全新感觉和强烈印象,具有当代中国新文人精神气质的陶瓷油画,已成为2013年当代陶瓷中最受追捧的瓷绘样式之一。

究其原因,据景德镇在线总经理兼国家陶瓷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老猫”分析,陶瓷油画走热全国,一方面是这类风格作品,同时具有油画和陶瓷艺术双重属性,易于被欣赏、接受;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种作品,太费工耗时,具有较好的收藏升值潜力。他介绍说,一件油画作品,一般要花十天到半个月工夫,反复烧制7到8次才能完成,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低,而这类绘画,笔工非常细腻,只有中青年作者才能有这样的眼力、精力和体力,估计过了五十、六十岁以后,想画也画不成了,所以这类作品收藏潜力特别高。

另据中国陶瓷油画艺术院负责人介绍,因陶瓷材质平整光滑便于创作,可保存时间又非常长久,色彩丰富逼真,因此,陶瓷油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特征六:当代陶瓷成为民营企业及政府官员投资新宠

据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曹新民透露,他今年在山西、北京、河北等地考察时,发现民营企业家进入陶瓷收藏投资领域的人数越来越多。

而一位不愿署名且也是陶瓷艺术收藏者的中央企业老总向笔者证实了这一观点。由于他身处瓷都景德镇,因公务需要经常与一些艺术家、艺术机构打交道,为此,经常接到外地的政府官员同学、老乡以及民营企业家朋友打来的电话,请求他代为购藏艺术陶瓷,2013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对于民营企业及政府官员热衷于陶瓷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这种现象,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沐认为,在货币超发及通货澎胀高预期下,陶瓷艺术品必然成为财富人群资产保值与增值的主要工具。此外,陶瓷艺术品对于拓展文化产业、合理避税,以及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显然,在房地产受到宏观调控,股市上窜下跳,其他投资品种稀少的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品已成为民营企业及政府官员投资收藏新宠,预计2014年仍将加速这种趋势。

特征七:陶艺媒体、陶瓷评论欣欣向荣

近年来,除景德镇地区主办的十几家当代陶瓷艺术类媒体外,外埠媒体也有加速进入陶瓷艺术媒体的趋势。

如全国著名的综合类门户网站——新浪网于2013年10月份开通了“江西陶瓷”频道,把办公地点选在景德镇,零距离对接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全国著名的艺术类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也于2013年开通了“江西站”,重点关注当代艺术陶瓷,并也把办公地点选在景德镇;我国权威网站——也开辟了“瓷器”频道,致力于传播推广中国陶瓷文化。此外,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报开辟了《名瓷市场》专刊;据悉,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艺术报也将开辟艺术陶瓷专刊,给本已火热的艺术媒体再添一把“火”。

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媒体的主要“填充物”——陶瓷评论,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论权威性,当属中国文化报——《名瓷市场》专刊,近年来发表的《“名作”比“名号”更重要》、《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四忌”》等评论文章高屋建瓴,观点鲜明,极受读者喜爱;作为党报,景德镇日报开办的《瓷苑》专刊在景德镇市具有极高的影响力。《真善美是艺术创作与评论的标准》、《从江南铜屋到景德镇“瓷宫”》等文章分析精辟,建议中肯,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同;论发行,瓷都晚报-《瓷器》有得一拼,其充分利用瓷都晚报的渠道优势及民营企业的活力,加之精细的策划,把《瓷器》杂志搞得红红火火;论特色,《瓷都美术家》杂志依托景德镇市文联影响力及市陶瓷评论家协会的人脉,经常组织文化沙龙,针对艺术市场热点及时发出自己的批评之声,近年来杂志也办得有声有色。

可以说是繁荣的艺术媒体、精彩的评论文章共同推动着当代艺术陶瓷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的一年。

北京保利开拓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市场


北京保利日前透露,今秋将继续开拓新市场,为藏家奉上当代艺术陶瓷拍卖专场。现在拍品正在征集,保利将甄选质量过硬的艺术精品,力求举办一场完美的当代艺术陶瓷拍卖盛典。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最为认可的当代艺术品投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油画,另一类就是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板块。国内外美术界均非常重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也已有不少国际收藏家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陶瓷作品出手。

从当下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发展来看,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板块已经日趋成熟,具备了上拍的能力和条件,市场潜力巨大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使用陶瓷的国家,有着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史。陶瓷板块向来是拍卖会场里的焦聚所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国传统“贵远贱近,厚古薄今”的收藏理念,高古瓷器一直占据着瓷器收藏市场的绝对主流。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将目光转向了当代艺术陶瓷这一板块。相对于古瓷而言,当代艺术陶瓷还是一个崭新的投资收藏门类,但其特有的优势却显而易见。

当代陶瓷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既继承了传统,又融入了新的艺术理论,将古代瓷器的“工艺性”转移到“艺术性”的层面上。其独特的工艺,强烈的时代性、独创性、学术性以及视觉冲击力征服了众多藏家,而当前藏家的收藏心态也逐渐成熟,给予了作品艺术价值上更多的关注。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当代艺术陶瓷作品整体的价位偏低,未来升值空间较大。近几年来,国内有一些拍卖机构纷纷试水当代艺术陶瓷板块,连续几届的成交率、成交额皆有着不俗的反响。这些当代艺术陶瓷专场拍卖的成功,让国内收藏界初步肯定了当代艺术陶瓷的价值,也使当代艺术陶瓷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收藏热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艺术陶瓷:艺术离市场距离有多远?》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艺术陶瓷:艺术离市场距离有多远?》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