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工艺 > 导航 >

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

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

瓷砖工艺 瓷砖的工艺 古代制作瓷器工艺

2021-05-15

瓷砖工艺。

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展今天上午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现场展出了21位艺术大师的陶瓷艺术精品。我们下午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艺术学院院长秦锡麟老师作了专访:

cnarts:很高兴秦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秦老师:我很高兴你们来采访。谢谢!

cnarts:那我们就开始吧!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请秦老师对艺术的现状作个详细的介绍?

秦老师:中国的陶瓷分两类一类是实用瓷、欣赏瓷。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之后,艺术瓷特别是景德镇有很大的优势。景德镇艺术瓷走出了国门和国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可以说改革开放怎么多年。使得景德镇瓷器由量到质的变化。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交流,出现了很多的派别。现代派、学院派、自学成才的,各有各的特点。学院派的在艺术形式上更现代一些,自学成才的在技艺上更精湛一些。这些艺术家们都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了一些精品。特别是近几年,受到了收藏家们的青睐。升值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大师级的价位很高,由此出现了供需严重的失调。总体来讲,景德镇的实力很强,技艺也很丰富,有各自的风格。

cnarts:请问秦老师本次在美术馆展出的作品是否代表了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秦老师: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觉得这样说比较的贴切,“代表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cnarts:对于一些陶瓷艺术市场不良的现象,请秦老师谈一下您的看法。

秦老师: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才是精品。这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控制的。我在这里只能说,艺术家一定要负责,对自己负责。我想随着市场体制的变化,市场的规范这类的现象一定会有改观的。如果想要收藏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和艺术家本人联系。这样可以确保不会有赝品的现象。

cnarts:看了您的作品很有启迪,请问秦老师您在今后的创作风格上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秦老师:风格上我会去创新的,现在作为一个院长和协会的副会长我身上的责任很大,一方面要把陶瓷艺术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要培养人才,在我个人的创作中,我要创新,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带动大家净化艺术市场不断创新。要做到我提出的“四性”,给人一看很美,同时一眼就看出这是中国的。

cnarts:作为一个中国陶瓷协会的副会长、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请您对陶瓷艺术的今后发展提一些希望。

秦老师:艺术的发展要体现:“四性”即要有世界性,代表着世界发展的潮流;民族性,要有中国文化的精髓;地域性,体现本土文化的内涵;个性,体现艺术家的风格特点,要有现代意识,要结合传统。跟着人家走一定是没有出路,一定要体现以上的四性,景德镇艺术瓷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cnarts:最后一个问题,请问秦老师作为一个院长,您想对年轻的陶瓷艺术家提出什么样的希望?

秦老师:不要浮躁,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味的追求名利。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开拓进取,结合我说的“四性”,认认真真的去做去学习,社会一定会认可你们的。谢谢!

cnarts:最后我代表我们网站向您当选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表示祝贺,同时希望您创作出更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精品。谢谢秦老师!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人物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4月18日下午,由中共禅城区委宣传部、南庄镇人民政府主办,南庄镇宣传办公室、佛山市华夏陶瓷博览城有限公司、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承办的“浙江龙泉青瓷品鉴与收藏 大师文化沙龙日”在华夏陶瓷博览城二楼的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当代陶瓷是艺术投资的“潜力股”,06年底开始,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国内近1亿的艺术品投资于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比例居前,未来几年内瓷器价格将依然保持高涨的趋势,瓷器投资正当时。但另一方面国内的古瓷收藏又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是精品瓷器价格高不可攀,目前精品官窑的青花、粉彩价格动辄百万元以上,一般收藏者难以望其项背;二是珍品真品存世极少,瓷器造假猖獗,收藏古瓷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三是起点高,投入大,投资周期和回报率难以预期,盈利不易。

有人说,当代瓷器即使工艺水平高,但毕竟不是古董,升值空间有限。其实不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张守智先生谈到,从近些年现代陶瓷大师精品的价值曲线可以判断,价值呈加速上升之势。以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千元以上,90年代末在1万-3万,而2006年已攀升至10万-20万。

“盛世话收藏”在理想的大投资领域的影响下,虽然陶瓷市场长江以南较上海、北京市场不成熟,但前景是机遇与挑战并重的一年。

现代龙泉青瓷,以毛正聪、徐定昌、陈爱明等大师为代表,在继承龙泉青瓷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粉青、梅子青釉层丰富细腻,滋润如玉,是当代青瓷最高境界。随着今年龙泉大师的评级,更进一步将青瓷成为今年收藏界炽热的新贵。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泉青瓷,记者现场采访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时间】2010年4月18日

【地点】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采访嘉宾】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记者】余冰

【记者】陈老师,您好!

【陈老师】您好!

【记者】陈老师,这次来到佛山参加浙江龙泉青瓷精品展有什么感受呢?

【陈老师】我是第一次来佛山,之前跟冼总在龙泉接触过一两次。这次来给我的感受主要是整个佛山的面貌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整个陶瓷氛围也很好。今天看了这个展览,和刚才跟大家谈龙泉青瓷,那么作为龙泉青瓷的工作者的话,我们想把龙泉青瓷更好的传承好、继承好。这需要一个平台,陶瓷艺术交流中心就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平台,我们接下来就会在这个基础上面,把龙泉青瓷宣传好。这是我们现在一批人的责任,把它当作一种责任来做。

【记者】现在,陶瓷行业走低碳环保路线,加上我们对龙泉青瓷生产过程不是很了解,陈老师能否跟我们说一下龙泉青瓷在环保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陈老师】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还不是大批量的,作为大师的各个作坊很多都是艺术瓷,向个人作品这一方向去发展。龙泉从环保的这一角度来讲,龙泉窑的瓷土、釉料都是当地的原材料,不添加化工原料,所以材料的形成都是当地最原始的一些材料,包括烧成。所以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喜欢龙泉青瓷,收藏龙泉青瓷。它的釉的颜色就是来自龙泉大自然,跟大自然的颜色是融在一起的。您们要是有机会去龙泉看看,看到龙泉青瓷、龙泉的山、龙泉的水,您就知道龙泉青瓷为什么这么漂亮,它就是龙泉山水,大自然的颜色。

【记者】陈老师第一次来到佛山,对我们佛山有什么印象呢?

【陈老师】因为时间比较短,其他地方还没去,但今天的展会气势大,宣传活动很多,发展空间应该很大。大家都是陶瓷,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肯定会有共同语言的。

【记者】佛山也作为一个陶都,陈老师有没有到佛山来宣传龙泉青瓷的想法呢?

【陈老师】这个想法是有的。我们也想在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龙泉青瓷及其传统文化,在艺术品的市场上,我们会努力把它打造的更好,不光是艺术的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在支持着我们把它做得更好。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更大型的活动,不只是组织几个人,更多的是一批人,包括省级大师,国家大师,还有中青年,让更多的人了解龙泉青瓷。

【记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中国陶瓷创造一个新辉煌。非常感谢陈老师接受本次的采访。

【陈老师】谢谢!

陈爱明大师与记者

陈爱明大师与记者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评多了还是少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底是什么

孟树锋: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得者

徐艺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阎夫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艺委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陶艺委顾问

韩涧明:本报记者

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开评至今,业内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第五届评选虽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九部委联合进行,但一样引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些看法甚至非常激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底是什么,又为何会引发不同观点争执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什么

■孟树锋: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人。

不管是原轻工部,还是今天的发改委,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都有着明确的认定,它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荣誉,是国家对个人工艺美术水平的认可,其法律依据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社会上有的人误以为大师是职称,实际上,职称是人事部门管理的,技工是劳动部门管理的,而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情况千差万别。至于为什么称大师,当年张仃先生是反对称大师的,最后按照大师的名称叫出来,应该是“社会呼唤大师”的结果吧。

国家命名大师,体现出对于传统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我去日本时看到,本来是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日本有。如果我们不想办法激励,传统怎么办?对于传统,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像传统的玉雕方法已经不用了,但传统的制作方式应该保留。动态的东西放不进博物馆,一定要有传承。现代陶瓷也被科技武装到牙齿,从航天飞机到特种材料,完全不再是陶罐的概念。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推崇新材料、新技术也不能把传统的陶瓷技艺丢掉,这是大师应该去研究、去做的。

■徐艺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人。

我们目前传统工艺美术的现状与日本的上世纪70年代十分类似。日本形成了三个层次保护系统。第一个层次是“人间国宝”,即已经不再生产但很精到的传统工艺与艺人,荣誉艺人数量全日本也就四十几个,享受政府终身津贴,评审条件苛刻、体系严格,死一补一;第二个层次是“传统工艺士”,也就是现在还能够生产、进行供应的传统手工艺产品与从业艺人,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度比较类似;第三个层次是在日用品、礼品等领域的具有艺术性但达不到传统技艺要求的品种,用“传”字商标进行管理,享受税收、原材料购置等优惠政策。

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在我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是以作品为基础对人的评价,是对工艺美术终身成就的综合肯定,所以,工艺美术大师就是人,是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本次评选,有人提出一些当选大师年龄太大了,在外人看来仿佛是在论资排辈,但这一行尊老的传统超过所有行业。工艺美术行业的创作是积累式创作,这一点,年轻人不服也没有用,而背离了好的传统,不能正确评价传统,在一个薪火相传的行业里,他已经先输了。

■阎夫立:能工巧匠决不是大师。

首先,大师本来是宗教上的称谓,引入到艺术界就有些不妥。如当我们向外国人做介绍的时候,如果不解释清楚艺术大师其实就是“艺术家”的意思,对方会觉得无法理解,解释清了,对方也觉得好笑。

我们已经出了很多大师,相声大师、电影大师、油画大师……都成了大师了,但大师到底是什么,一直比较模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届评选时的最初考虑就是评“能工巧匠”,最后变成了大师。能工巧匠是大师吗?

中国工艺美术起初是实用性美术,但现在有的艺术品种已经在向纯艺术化转化,构成人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领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边缘化。如果一定说这个领域有大师,那么要求应该是非常高的——一个大师一定能够领导一个时代、代表一个时代,决不是能工巧匠的概念。你一口气吹了8个糖人,你就是大师了吗?

为什么要评大师

■孟树锋:看到了潜在价值与保护理由。

评大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评选大师所潜在的价值,一方面也看到了保护的理由。

工艺美术是以实用品为基础的,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是与纯艺术的区别。比如说陶瓷在过去就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用品,但是,社会发展对于传统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冲击非常巨大。传统工艺美术根本无法抵挡这种冲击。比如说在法国,手工编制的篮子已经消失了,因为人们已经使用塑料袋了,塑料袋在艺术上和天然属性上能和传统工艺品相比吗?但是传统手编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这样的问题存在于东方,也存在于西方,如果国家不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些传统的东西必将消失殆尽。如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对于艺术门类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天然的材料,一个是百年的历史,这两点说明了我们评审的目的。

■徐艺乙:国家对于工艺美术政策支持的延续。

早在1949年4月解放军进入北京后,关注、支持中国传统工艺的序幕就拉开了。随后历次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展览、交流规格都很高。1956年,在毛泽东保护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有关精神下,成立了工艺美术局,也就是后来轻工部工艺美术总公司的建制,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地方也都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室。

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工艺美术在新中国最为困难的时期一直扮演着为国家换取宝贵外汇的角色,功不可没。我是上世纪70年代进入工艺美术系统的,第一个学会的经济名词就叫换汇率。那时,我们给苏联一车皮水果蔬菜,也就能换回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的一个轮子,而北京一件牙雕的十几厘米的仕女就可以换回一台拖拉机。可以说,工艺美术一直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师评选与这种历史渊源是有关系的。

■阎夫立:政府不应做行业的事。

在轻工部第一次评选大师时,考虑的是对系统内部的艺人搞一个称号,一个最高荣誉的奖励。这是轻工系统内部的行业行为,从界定上并不准确,甚至跟艺术没有关系。当时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评选,很多最后都烟消云散了。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能够得以保留是由于其在市场上产生了直接影响。

如果要正常延续的话,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应该由行业协会评选,现在政府出面接棒,结果大师变成了政府命名的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命名应该由政府来做吗?政府干预就能保证评选的公正,能够实现政府希望的振兴传统民族工艺产业的初衷吗?实际上,奥运会应该有奥运会的规则,政府部门再强大也不能左右足球比赛的规则,政府直接介入行业会留下后遗症,也迟早会从该领域退出。

大师多了还是少了

■阎夫立:为保护传统民间工艺添乱。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规则实际上和收藏的规则并不一致。收藏价值是一件艺术品达到了本人都很难重复的境界,而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实际上就是一个头衔。

从评选的过程看,到了发改委等终审程序相对是比较公正的,但是这些作品是各地通过各种方式送上来的,一些本身不做作品的行业带头人(如老板),只要支付工资就可以把一些民间工艺者的作品变成他们的作品,最终获得大师称号。一个民间艺人在现有的评审制度中可能连县一级都走不出来。

很多人认为大师评选会保护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实际上,它恰恰是为这种保护添乱。如果是保护传统民间工艺,那一定是建立在详细了解、调研的基础上,掌握传统工艺生存现状,根据情况提供保护措施。这个工作是政府应该做的。换言之,濒危的工艺美术品种与真正的艺人是弱势群体,是政府需要扶持的对象,而我们却偏偏给在市场中比较强势的人授予了大师头衔。

■徐艺乙:161人可能还评少了。

从目前中国工艺美术界人才总量来看,161这个数字不是很多,甚至某种意义上是偏少了。现在国家创造的大环境很好,在全国各地,35岁到45岁之间优秀的省级大师有着相当雄厚的人才储备。

从收藏的意义考虑,以前工艺美术作品出口换汇主要流落到国外收藏家手中。而现在,当代高档中国传统工艺品已为国内收藏家看好。但是,新入行的收藏者也往往一头雾水。由于国家没有认定机制,收藏者大都只好押宝,而工艺美术从业者往往借用媒体进行炒作,或者借助非政府机构获取大师称号,甚至花钱来买。我们见过各种五花八门的艺术大师证书,有的还是联合国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着相对完善和严密的评价体系,从人品以及工艺水平综合评定,相对可信,可作为艺术品收藏,并在自己对艺术品评价时提供一个参考基础。收藏常常提到正宗,对于当代艺术品的正宗评价,政府部门应等同视之。

■孟树锋:评大师如同做菜放盐。

作为大师,我们其实自己也要反省,政府给你个大师荣誉,你就真以为自己是大师了吗?毕加索是大师吗?齐白石是大师吗?大师应该拿出大师的作品。今年由于重视艺术创作,一些上世纪60年代生人已经进入到大师行列中,但是一些同类艺术也存在当选数量较多的情况,希望下一届大师评选从严要求。其实,评大师就像做菜放盐,你不放是不好吃的,但是你放多了就没法吃了。

总体来说,大师评选尽管有许多是是非非的说法,但要求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其作用也是利大于弊。大师受到重视就会有人奉大师为偶像,就会有人追随,传统的事业就会进行下去。国家倡导大师在各地设立工作室,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够支持大师,带动产业。在我的了解中,很多收藏者对于大师非常景仰,希望大师们能珍惜荣誉,不要对不起人家对你的热爱。

秦锡麟:让更好走向世界


还是在“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开幕前的头一天,室外是绵绵细雨下个不停,在位于上海市静安区1000号的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展馆主场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不停地在上千平方米的大厅内来回走动着。他一会儿对摆放的物品归类提出疑义,一会儿又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把作品调换展示的位置。

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院名誉院长,也是市委市政府特别邀请担任本次陶瓷成就展的总顾问秦锡麟先生。

“您能谈谈本次陶瓷成就展与去年两次在外地举办的展览有些什么不同吗?”跟在秦大师身边近一个小时后,记者终于忍不住提出了采访要求。

“你让我先考虑一下,稍等会儿,我再来回答你的问题。”满口景德镇地方口音的秦锡麟非常和气地表示。

果然,不到10分钟,秦锡麟就如约与记者侃侃而谈起来。

问到他对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本次陶瓷成就展的看法时,秦锡麟表示,景德镇是千年瓷都,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在上海举办陶瓷成就展,是继台北、北京之后,宣传的一个最好的举措。既可以通过举办陶瓷成就展,让更好地走进上海和国内各地,走向世界各地,又可以有效地消除负面影响,听取各地人士的建议,为日后的发展吸纳良言。

“你个人认为本次陶瓷成就展有些什么特点吗?”记者的提问声话音未落,秦锡麟便如数家珍般做了回答:“规模大啊,展厅面积达到2700平方米,品种、门类齐全,尤其是大件展品多,弥补了台北、北京陶瓷展览时,因距离长不便运输而没有超大件作品的遗憾。大师作品的艺术水准高,更为可喜的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装饰技艺。在上海举办如此有气魄的大型陶瓷成就展可以增强广大陶瓷人员的信心,凝聚大家的共识,激励斗志,一句话,我对今后的发展有信心,有希望。

“你年纪这么大,为什么每次展览你都是这样全力以赴呢?”记者问完后,秦锡麟动情地说到:“是景德镇养育了我,也是这块艺术沃土培养了我。市委市政府请我当展览的总顾问,我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会全力以赴的。景德镇的事,就是我的事。”

秦锡麟等六位大师聚深现场展演陶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陶瓷精品展

五十余位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师所珍藏的百余件陶瓷精品从全国各地汇集深圳,于12月27日起在深圳福田区的雅昌艺术馆集中展示。秦锡麟、何炳钦、宁钢、赖德全、李文跃、陆如这六位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师在现场为深圳的陶瓷艺术爱好者展示和讲解他们珍藏多年的作品,并且还会在现场进行陶瓷创作与烤制,为参观展览的市民带来更直观的感受,让人们对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有更多的了解。

这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陶瓷精品展”是深圳2008年最具规模、最专业化的艺术陶瓷展览盛会,由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景德镇市文联主办,福田雅昌艺术馆、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珍风阁画廊协办,深圳藏乐阁承办。记者从昨日在福田区委区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展出的百余件陶瓷精品多数为艺术家们本人珍藏多年的作品首次面世,作品涵盖了艺术陶瓷各种工艺,如青花、粉彩、古彩、新彩、刻划装饰等,陶瓷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瓷板画、瓷瓶、综合装饰、瓷雕等,这些作品代表了目前国内陶艺界的最高水平。

传统与现代工艺争奇斗艳

此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陶瓷精品展”邀请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炳钦、教授宁钢,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以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来到深圳,他们都各自带来了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一同展示,并为参展观众讲解陶瓷艺术,共同探讨陶瓷收藏。

本次展览的作品涵盖中国瓷器几乎所有的工艺,在传统工艺中,秦锡麟的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大方新颖,戴荣华的古彩庄重典雅,李文跃的粉墨彩精细雅致,陆如的青花清新俊逸;在现代工艺中,赖德全的珍珠彩鲜亮隽雅,何炳钦的刻划清晰简约,宁钢的颜色釉大胆创新、洒脱飘逸。不同的作品工艺呈现不同的艺术美感,很多精品都耗时一年半载才得以制作成功,在此次展览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与争奇斗艳,也是观赏一大亮点。

秦锡麟陶瓷作品《春意盎然》

增强与普通市民互动交流

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为深圳市民打造一个艺术享受的平台,传播传统陶瓷文化,让陶瓷艺术进入深圳家庭,让市民更多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并提高收藏爱好者的鉴赏识别能力。为此,本次展览主办方专程从景德镇运来陶瓷创作的材料和烧窑电炉,大师们将在现场进行陶瓷创作与烤制。并且还将开展关于艺术陶瓷的专题讲座,观众可以与专家面对面沟通学习,交流国内艺术陶瓷领域的先锋理论及发展趋势。

此次展览全程免费开放,展品不标价,也不售卖,纯粹是一次鉴赏与交流活动,所有市民都可一睹国家级知名大师风采,欣赏来自全国各地的当代陶瓷精品,同时还有机会获得大师现场创作的作品。

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潜力大

作为收藏品交易市场中重要部分的陶瓷收藏,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品中地位最高、价值最高、升值最快的大宗种类。当今的陶瓷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中大胆创新,把古老的制瓷工艺与现代意识交织融会,创造出无数富有文化内涵与充满现代气息的陶艺作品。展览承办方深圳藏乐阁总经理彭鹏把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陶瓷精品比喻为“原始股”,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艺术陶瓷有别于其他艺术收藏品,具有收藏起步晚、价位低、易辨别、好保藏的优势,逐渐被众多艺术品投资购藏者定格为投资收藏的首选对象。彭鹏说,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市场还处于初步阶段,市场还相对杂乱无序,广大收藏爱好者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咨询和服务,通过这次集结中国当代优秀的工艺美术大师和他们的艺术陶瓷作品来到深圳进行展示,也是在春节来临之际为深圳市民增添一个文化艺术欣赏的好去处。

宁钢陶瓷作品《金色莲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汇聚东鹏探讨中国陶瓷文化传承


最近,梅文鼎、刘炳、潘柏林、廖洪标、霍家荣等5位佛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杨望成、安文江、龙建刚、杨洪、陈月华等著名学者欣然相聚东鹏陶瓷生活体验馆,参加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文化(东鹏)研讨会,就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为当代建陶产业与传统陶文化有机结合建言献策。大师们认为,对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最重要的是精神内涵,只有产品与这种精神融为一体,才能做大做强其产业,推动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腾飞世界。

安文江:“东鹏魅力,唯我独有”

“参观东鹏生活体验馆让人觉得很受感染,美的享受,美的感觉,我用八个字来形容:‘东鹏魅力,唯我独有’。”著名学者安文江在品鉴完东鹏陶瓷生活体验馆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率先拉开研讨会的序幕,他说:“文学、艺术、文化都是用它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人。东鹏产品独特的个性、东鹏的文化,东鹏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起形成了东鹏独有的东西,这就是东鹏的魅力。”

安文江认为,东鹏文化可以和岭南、佛山、石湾文化更紧密地接合起来,东鹏生活体验馆可以向更高的品质升华。石湾陶瓷大师的代表作或复制品如果在东鹏展厅摆设,人们将联想到东鹏产品背后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有必要的话,佛山年画、剪纸同样可以代表岭南文化,成为东鹏魅力独特的一部分。

梅文鼎:中国瓷砖就要用中国名称

穿着朴素的梅文鼎大师,浑身充满艺术气质,在发言中非常注重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他说:“我很欣赏东鹏提出‘传承’这个口号。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现在用的马彩克、釉面砖、墙地砖、卫生洁具都是引自意大利、西班牙的。的确,这种技术、工艺、流程是引自欧洲,但是,意大利西班牙的陶瓷是从我们中国引进的。所以,‘传承’,是让五千年中华陶瓷文化得以延伸,传承既是文化的延伸也是精神的延伸。东鹏与南风古灶‘一脉相承’,潘柏林大师点燃的圣火从南风古灶传到东鹏这里,把龙脉完整地连接起来。”

他进一步强调指出,陶瓷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古代欧洲的许多缸、罐、碗,就有从佛山东平河运去的,欧洲展出过佛山石湾制造的陶器。他建议中国的陶企研制新产品打自主文化品牌,用中国特色的靓丽名称,这远远胜过那些“怪异”的洋名。中国陶企应更多地吸收中国陶瓷文化的精神特点,利用传统陶文元素来改造产品,满足群众的追求。佛山是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地,可以讲述的历史特别多。若将千年“一脉相承”的理念传播开去,在“传承”上做文章,可以延伸佛山陶瓷的生命力。但推广中国陶瓷文化不能乱来,一定要有一个无形渗透的过程。

杨望成:打造多元素的新东方文化

佛山科技学院杨望成教授认为:“东鹏以打造国际品牌为目标,这一宏伟目标与远景是通过陶瓷产品来实现的。产品是一种载体,一种形式,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是产品满足了他在生活品位、精神价值上的一种追求。所以,产品要从文化这方面入手,通过产品来表达体现一种文化。用文化打造世界级国际化企业,这是东鹏的一种战略,这个战略又一次走在了陶瓷行业的前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东鹏的文化战略抓住了一个明确的主题:新东方主义。安老师和梅大师都提到,要把我们佛山的元素、石湾的元素、岭南的元素融到其中,这有一个问题:在市场里会不会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些元素能不能够卖一百亿的这样一个目标?我认为,仅靠几点元素是不够的,我们依靠的不仅仅是东方主义,它重在‘新’和‘东方’的结合,新东方主义一定是带有全球性、国际性的背景的东方主义。当然,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相融,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当中。”

龙建刚:提升文化高度

“我今天是第二次来东鹏生活体验馆,经过两次认真细看,我感觉到东鹏体验馆是一个感性的世界,空间感很到位,很具有它的个性,可以说是中国最独特的陶瓷产品展示馆。这里的产品、组合、展览到观赏方式,都是唯一的,别人想不到的,东鹏都敢想敢做。”龙建刚不但欣赏东鹏的生活体验馆,而且很赞成企业挖掘东方文化、佛山文化的做法。他希望东鹏能更好地与大师们充分合作,更好地宏扬石湾的陶文化,只有文化高度才能提升价值。

廖洪标:用文化融入生活

看完东鹏生活体验馆后,廖洪标表示,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石湾陶艺大师级人物众多,利用好现代陶瓷销售体系,促进陶艺发展,从文化元素来讨论、推广陶瓷文化,使石湾陶瓷渗透到世界各地———东鹏提出传承陶文化,传承创新中华历史发展,是一个高远之见。艺术品是生活的点缀,中华文化与现代建筑配合好,把艺术品和生活必须品运用到一起,用文化融入生活去,满足群众的需求,那是个完美的组合。东鹏陶瓷如果产品和文化都是中国的、石湾的、东鹏的,将石湾文化、岭南文化展示给外国人看,品牌含金量将大大增高。

潘柏林:文化传承在于神韵

工业化生产线上的建陶产品,如何从陶瓷历史文化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认为,陶瓷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它不同的历史和感觉,一定要把石湾文化融入到建筑陶瓷中才能长远发展,现代瓷砖的设计可以考虑融入石湾陶艺的味道和神韵。

他说:“我对文化的看法就是首先从视觉到感觉,将陶瓷文化与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感觉,石湾文化融入到建筑陶瓷中是长远发展之计。东鹏陶瓷生活体验馆目前在全国开了好几百家,设计都具有独特的新东方文化韵味,产品和文化融汇得很好。”

潘柏林指出:“东鹏产品可以更好地运用石湾的陶瓷艺术,充分运用好大师的无形资产,吸收石湾陶瓷艺术的精神文化,根据地方特点加入中国文化元素,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引领世界的潮流。”

霍家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研制出一些具有中国文化而又适应现代建筑需求的产品,通过产品中体现的中国历史文化来吸引外国人,让更多的外国人也接受我们的产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霍家荣指出,东鹏的产品展示具有很高的水平,软、硬装饰品的搭配把产品衬托得很高档,当前东鹏倡导的新东方主义适应世界潮流,今后应考虑把文化范围扩大一些,因为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历史和特色,中国不同的朝代、不同地方的文化元素都可以融入到产品中,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陶文化。

杨洪:陶瓷公仔最具特色

对于陶瓷文化的传承,杨洪认为发展陶艺是切入点,他说:“通过这次参观,感觉让人耳目一新,跟以往看过的展厅大不相同。如果展厅放多一些最具特色的陶瓷公仔,融入多一些中国各朝代的文化线条和图案,会更能突出东鹏的文化品位,对石湾文化的推广也有很大的作用。

界新增六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德镇市再添6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月1日,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颁证仪式在江西省工信委会议室举行。景德镇市6位艺术家李一新、刘伟、邱含、杨曙华、俞军、曾瑾接过工艺美术界最高荣誉证书后激动不已。

在颁证仪式现场,副省长、江西省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申报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洪礼和为6位陶艺大师颁发证书。接过证书,大师们都松了口气,“几年来的企盼终于由问号变成了句号!”大家均表示,将不负众望,继续推动景德镇市陶瓷艺术的发展。据了解,江西省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历时一年多,经过了层层科学、严谨、规范的评审。在此期间,江西省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省工信委等部门积极组织、评审和推荐,李一新等人获此殊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和实践,代表了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中高超、精湛的技艺水平,带动和促进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创新发展,在国内外交流合作、繁荣市场、丰富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洪礼和指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不仅代表个人荣誉,更代表着社会责任。希望大家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提高精神境界,热心公益,增加社会责任感;不断努力探索和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珍品;积极带徒授艺,从事社会传承教育,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为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成为名副其实、德艺双馨、不愧于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工信委主任谢碧联主持了会议,省工信委巡视员刘正明、江西省人保厅巡视员裴菲、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水平等出席颁证仪式。

一位工艺美术大师的陶艺情缘


绘画小伙结缘陶艺

在我市众多的陶瓷艺术大师之中,广西三环集团的设计师韦新是比较受行内关注的一位:一是小伙子年轻,是1979年出生的;二是小伙子“手艺”高,2012年,他的“纪念日”系列和“聚宝”系列,获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同年,他被授予艺术陶瓷类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设计的“聚宝咖啡具”、“纪念日茶具”、“时光隧道茶具”被选定为“2008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礼品”。

日前,记者采访了韦新,听他讲述他与陶瓷的深厚情缘。

绘画小伙结缘陶艺

初见韦新,是在工厂的车间里。与精巧、细腻的作品风格相反,韦新本人却是一个着装随意、不善言辞的人。无需修饰的寸头,黝黑的肤色,一件再普通不过的T恤,加上说话慢吞吞的语调,看不出任何艺术家的痕迹。但当听到他说起创作的状态,记者才知道原来艺术家内心的澎湃与激动只有在那时候才会释放出来。

韦新出生于柳州市融水县的一个工人家庭。7岁那年,他画的一幅国画获了奖,父母这时候才发现儿子的兴趣爱好是绘画,并且有一定的天赋。于是父母找了一个专业老师对他进行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还带他去拜中央美术学院的黄德宁老师为师。中国画、基础素描、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工笔花鸟画……每一门课程,他都认真学习,他纵情徜徉在绘画的海洋中,汲取绘画专业知识。小时候的这种求学经历,为他以后从事陶瓷艺术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班集体到博物馆参观,“那时候,是我第一次见到陶瓷,一开始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与冲动。”韦新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他还记得唯独自己在陶瓷展馆区停留了很长的时间,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陶艺已经牵动了他的屡屡情思。

“因为我是真的喜欢陶艺”

初中毕业后,融进骨血的艺术天分让他毅然报读了广西工艺美术学校。从此,作为他专业的陶艺一直也没有离开他的生活。上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后,韦新对陶艺的制作程序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全身心投入到陶艺的学习当中去。凭着对陶艺特有的天赋和后天的勤学勤思考,他很快在班上脱颖而出,成了老师的得意门生。

毕业后,韦新到北流三环集团工作。他千方百计对陶艺进行了一系列摸索与实践。他说,有时即使你没有创作,但思考也会使你不断地前进。虽然,韦新很谦虚地说这些陶艺不过是把自己多年对艺术的思考表现出来了,其实,记者早已感觉到陶艺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

韦新的一位同班同学曾这样评价他:他只适合从事艺术这个行业,因为他的个性比较强,头脑灵活有想法,人非常勤奋聪明,从小就喜欢美术,是同学里最有艺术天赋的人。果然,毕业后,班上25位同学,只有他从事的是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对此,他直截了当地说:“因为他们不喜欢陶瓷设计,而我是真的喜欢。”

玉林市二轻联社的秘书科科长梁志国告诉记者,韦新虽然年轻,但是他对陶瓷艺术与创新的热情值得敬佩。年青的一代需要将陶瓷工艺发扬光大,同时,又要在陶瓷工艺里面提炼自己的艺术精华。目前,在玉林像韦新这样的陶瓷艺人有很多,但是能够像他那样去研究创新的人就非常的少。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邱双炯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邱双炯

德化陶瓷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现代德化瓷塑工艺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出现多位瓷塑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邱双炯便是其中一位。他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泉州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球华人杰出雕塑家、德化县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所长。他在浓厚的陶瓷底蕴氛围里,秉承传统陶瓷雕塑工艺,不断研究创新、开拓进取,力求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静神,发展中华民族文化、静神!

邱双炯60余载与瓷远行,创作出众多陶瓷精品,为瓷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贵妃出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并予以收藏;《贵妃醉酒》、《木兰易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世纪收藏工程征集为珍品珍藏;《四大美人》作品又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并获得特殊荣誉奖;《快乐弥勒》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第四十三届国际陶艺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并于同月被英国王室珍宝博物馆典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过七旬的他想的不是享清福,而是探究如何突破德化陶瓷没有大型“中国白”瓷雕的现状,将德化陶瓷艺术推向高雅的艺术殿堂。大型成套“中国白”瓷雕《和善十八罗汉》和《夜光五百罗汉》的成功烧制初步达成了他的心愿,是他的一大手笔。它们的成功烧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作品特邀参加在江苏无锡梵宫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教艺术珍品展,并被永久收藏、展示。

邱双炯独具匠心、与时俱进地探索研究,把佛性、人性与时代要求融为一体,把“和善”融入到十八罗汉这一题材中,即“和善十八罗汉”。在十八罗汉神韵体貌上一改前观的呲牙咧嘴、怒目瞪眼为笑容可掬,亲和慈祥,又把佛教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佛法无边的内涵体现在罗汉造像的构图上,如把降龙、伏虎、驯鹿、骑象等罗汉身边的动物体量缩小,彰显出十八罗汉的高大魁伟,且蕴含着佛法无边、变化万千这一寓意。在罗汉与动物的神态对应上,前者慈颜善目、循循善导,后者则亲昵恭听接受训导,这也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时代的要求。这一主题直接指向人类千百年来普通的精神需求而充盈着艺术感染力,具有超越时空意义的纯净与大气,是“中国白”瓷雕史上的又一创举。

从大型成套的“中国白”瓷雕《和善十八罗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邱双炯在寓传统于创新上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智慧。他的陶艺创新理念、思路及勇气,必将燃起陶艺家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感,必将引发陶艺人更多的思考和启迪,更好地分析、吸收和应用传统技艺精华于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推动陶艺创作更具时代精神和特色。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