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烧制工艺 > 导航 >

中国定窑白瓷烧制工艺失传八百年后重现风采

中国定窑白瓷烧制工艺失传八百年后重现风采

古代瓷器烧制工艺 看古代定窑白瓷器 瓷砖工艺

2021-05-17

古代瓷器烧制工艺。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定瓷,失传八百年之后如今重放异彩。使这一制作工艺得以恢复的工艺美术家陈文增因此成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

定窑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江西景德镇、山西平定、四川彭县、辽宁上京、北京龙泉等诸窑皆群起仿效。人们赞美定窑白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后定窑毁于战乱,造瓷绝技也随之失传。

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专门批示,国家拨款在河北省曲阳县定窑遗址附近成立了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探求恢复烧制定瓷之路。由于制造定瓷的原料设备、技法工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建厂初期即进入该厂工作的陈文增就到定窑遗址捡拾不同时期的碎瓷片,拿到陶瓷厂进行化验,再根据化验结果寻找原料配方……经过多年努力,定窑白瓷的制作工艺得以恢复,失传八百年之久的绝技终于重现人间。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又发明了三把刀具,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品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他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等作品被定为国家级珍品,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前不久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将“瓷、诗、书三联艺术”证书颁发给他。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定窑恢复八百年前制瓷工艺


“家有家财万贯,不如定瓷一片” ,这句话曾用来形容定瓷的难得和珍贵。日前,被誉为“定窑第一传人”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失传了800多年的定窑制瓷工艺已恢复成功,并将向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定瓷将不再“一片难求”,新产品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定窑是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因宋代曲阳隶属定州,故命名为定窑。定窑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后定窑毁于元代战乱,造瓷绝技也随之失传。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定窑制瓷工艺恢复工作逐渐展开。从那时起陈文增就开始参加定瓷恢复研究。30多年来,陈文增和他的同事不畏艰辛,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掌握了宋代定窑制瓷工艺,使沉寂了800多年的定瓷重现人间。

陈文增说,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定瓷生产厂家仅有曲阳陶瓷有限公司一家,规模小、产品少,使得定窑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扩大定窑生产规模,使定瓷走进千家万户,陈文增宣布“定瓷配方可以有条件无偿使用。”此决定一出,众多投资者找他合作。

据介绍,“无偿使用定瓷配方”的三个条件,一是受让单位必须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二是受让单位注册资金必须在100万元以上;三是出让单位负责受让单位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他说,“定窑历史上就在曲阳,受让单位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更利于定窑的发展;而注册资金100万元,是因为购置设备、简易厂房至少需要投资100万元。”

陈文增认为,定瓷向生活用瓷方向发展并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是说定瓷就贬值了,而是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定窑制瓷工艺再创八百年前辉煌的同时,也使定瓷产品再现民间传统工艺的辉煌。”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器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他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等多件作品被定为国家级珍品,并被人民大会堂和一些博物馆永久收藏。

六百年后的“中国白·陈仁海”


以“人和寿长”瓷雕为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人欢迎的两种吉祥图案,笑着的老寿星和3000年才结一次果的蟠桃,巧妙的融合为一体。造型丰满优美,装饰简洁洗练,寓意“和谐长寿”和“寿上加寿”,这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丰衣足食后,国人最大的心愿。又如“紫归牡怀”,分别以紫荆花和牡丹,代表着香港和中国;以母亲双手将儿子揽入怀中的优美造型,庆贺香港回归。构思巧妙,设计独特,工艺精巧,装饰灵巧。就连瓷雕的名称,也蕴含着巧妙。整个创作,可以说处处都蕴含着巧和妙,是一件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成功之作,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亦再恰当不过。

新,可以说是陈仁海中国白瓷雕艺术的创作灵魂。纵观其创建辛默陶瓷研究所和中国白陶瓷公司以来,所设计和生产的616种瓷雕艺术作品,件件都是创新之作。它们的新,体现在理念新、题材新、设计新、工艺新、科技新等等各个方面。“理念新”是产品创作的指导思想。陈仁海曾说:“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创意,创意的灵魂是创新”。在秉承德化窑传统工艺和中国传统文化时,他们狠抓工艺和科技的创新,狠抓文化创意和设计的创新,做到作品不仿古,不雷同,这种新理念,造就了其作品的创新成果。“题材新”,才能使作品紧跟时代前进,受到新时代人们的欢迎。为此,他们力求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新时代的文化思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爱好,特别是紧抓了国家和新时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适时的创新出一些具有历史纪念性题材的作品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和谐瓷理论及实践系列成果。

失传之宝精品松花石砚重现风采


失传之宝精品松花石砚重现风采

松花石砚自清末后因百年战争的缘故销声匿迹,失传已多年,直至1979年发现旧矿,使这一瑰宝重现光彩,才能不断推出新品种。松花石砚以“松花静水”、“松江荡水”、“绿静”最为名贵,以“龙眼”、“凤眼”、“赤柏纹”、“紫袍绿带”最为奇特。它的重生,博得中外书画家、收藏家的一致赞誉。日本书法家则把它誉为“东方至宝”。毛主席曾用松花石砚作为国家礼物,送于外国友人。

精品松花砚求过与供

随着时代发展,近30年来,松花砚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现代风格,转变为以欣赏为主,实用为辅的设计理念,以自然型和随意型为主导款型,以山水、花鸟鱼虫、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神话图腾等古典题材为创作源泉,并融入了现代风景名胜、当代名人肖像等新的时代气息。

朝园文化收藏品市场盛清气象松花石砚馆负责人郝宁宁表示,自己馆藏砚台都是精挑细选上品松花石砚材,利用松花石俏色变化多端精美设计,高级工艺美术师纯手工制作。目前市场受欢迎的松花砚一是纯手工高仿清朝宫廷砚,二是具有文化品位的把玩砚,三是俏色巧雕大师作品,四是按个人喜好私人定制的专属松花砚,五是巧夺天工自然随形砚。

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张彦江表示,由于松花砚作为吉林省的特产,常作为珍贵礼品送给友人。“目前在一级市场,精品松花砚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它已经作为收藏新门类,逐渐成为藏家收藏的焦点。”

随名师加入升值幅度大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文房四宝走入千家万户,松花砚变成了必不可少的收藏把玩与投资之选。松花砚从几千至几万,甚至上百万,价格差距较大,什么样的松花砚适宜收藏与投资?丁安徽指出,目前松花砚的价位尚处于价格洼地,收藏有潜力雕刻师的松花砚作品,未来具有较大升值空间。“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这就需要藏家独具慧眼,对于雕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方才不会走眼。若从收藏角度来看,符合自身气质而自己又颇为喜爱的松花砚即可。由于松花砚具有艺术性、稀有性、历史性等多种因素,张彦江认为,目前松花砚逐渐成为产业模式,未来还有挖掘空间,“很多名家大师还没有进入松花砚的雕刻创作中。随着这些大师的进入,会产生很多惊人的艺术作品。

松花砚为清代皇家御砚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民间文人墨客推崇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有一种砚,虽位不在列,却不逊于此,但是被誉为“砚中官窑”出身即为清代皇家御砚,它就是松花砚。

据了解,在二级市场拍出的清代年间松花砚价格已然不菲,在2011年保利春季拍卖会中,一方“清康熙松花石雕苍龙教子松花砚”就拍出了345万的高价。由于松花砚曾为皇宫专用,民间不得流传,因此存世量甚少。但是,1979年在吉林省,人们又重新找到了松花石原料,使得这种曾经的皇室至宝可以再现民间得以传承。随着时代发展,近30年来,色泽丰富、造型精美的松花砚逐渐在一级市场广泛流通。

在艺术品市场上,不同的松花石砚也有不同的标价,有些七八万元成交,有些却仅有几百,但都无人问津。这就是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不同。松花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每位制砚者都要珍惜,不能因为自已的原因,浪费这种宝贵资源。

失传千年的青瓷工艺重现


青瓷在世界陶瓷界中获得了首个“非遗”称号

昨天是世博会浙江活动周的最后一天,很多参观过浙江馆的人都对馆内最核心的那个青瓷大碗印象深刻。这个直径8米多的龙泉青瓷大碗,不仅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浙江印记,更让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国粹——龙泉青瓷,携着世界陶瓷类首张“非遗”名片,在这个全球盛会上备受关注。而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的瓷坊里,更有9位青瓷艺术大师轮番进行现场表演并与游客互动,让千年瓷韵成为一段可以触摸到的历史。

世博会上瓷坊人气最旺

青瓷被西方人称为“雪拉同”,在世界陶瓷界中获得了首个“非遗”称号。

很多人听说过龙泉窑,知道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质量最高的名窑,却对这有着千年历史的国粹并无多少了解。世博会上青瓷艺术大师们的现场表演,让大家有机会亲近这千年古瓷。

在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的瓷坊里,总是人头攒动。因为徐朝兴、毛正聪、张绍斌、徐定昌、陈石玄根等9位青瓷艺术大师,正在世博会上“秀”绝活呢。

大师们先后在瓷坊现场表演拉坯、刻花、修坯、跳刀等传统制瓷技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全球陶瓷界首张“人类非遗”名片的独特魅力。

大师现场表演活动为期1个月,每天都会安排1位大师,三天一换。为吸引人气,瓷坊还安排了青瓷大师与游客的互动节目,中外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瓷技艺,自已动手制作陶瓷。

热爱青瓷技艺的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大师们常被中外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既要为游客做解说,又要指导制瓷技艺,大师们忙得不亦乐乎,纷纷表示能有机会代表龙泉青瓷的制瓷者到世博会现场展示技艺感到自豪,要向游客展示出自已最高的制瓷技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世博上海演播室”也对此作了现场直播报道。

失传千年的“冰裂纹”重返人间

这次在世博会上亮相的青瓷艺术大师,一个个都身怀绝技。其中一位青瓷艺术大师陈石玄根,就曾让失传千余年的青瓷冰裂纹釉重返人间。

龙泉青瓷“哥窑”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产带有裂纹青瓷器皿为世所珍,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井片”,它是龙泉青瓷“哥窑”产品独有的装饰风格。

“哥窑”产品釉面出现裂纹,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却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来成为装饰纹,而且效果奇特、精美绝伦。根据釉面纹片的不同形态,裂纹分为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百级碎等。

据史料记载,“冰裂纹”在龙泉“哥窑”产品的各种纹片中排名首位,素有“纹是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中独特的效果,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如鱼鳞,层层叠叠,最多可达十余层,世上只有龙泉出产,深受人们钟爱。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该技术已失传一千多年,传世作品也十分罕见。

重现古代冰裂纹青瓷珍品,挖掘、抢救龙泉青瓷遗产一直是陈石玄根的心愿。

作为龙泉古窑研究所所长的陈石玄根,组织成立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不断进行试验,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历经6年努力,终获成功。

在日本东京陶瓷博览会上陈石玄根大师精心制作的龙泉青瓷冰裂纹釉青瓷作品,技惊四方,参观者赞叹不已,使失传千余年的青瓷冰裂纹釉重返人间,获得新生。

创新让千年古瓷添新彩

陈石玄根出生于青瓷世家,祖父陈福财就开始烧制青瓷,陈石玄根的父亲陈裕行制作的青瓷在海内外已颇有名气。祖传绝技加上自已的勤奋刻苦,46年的瓷艺生涯,使陈石玄根练就了一手釉水配方、设计成型、原料加工、窑炉烧成等青瓷制作本领。

一位著名的国际艺术大师说过:“艺术最大的进步就在创新,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而龙泉青瓷千余年来,大件作品的烧制在工艺上一直难以突破,陈石玄根在继承古瓷艺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终于突破了大件龙泉青瓷制作的三个难题。

首先他是对青瓷坯料加工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其次是釉料加工工艺;三是哥窑釉成色配方。青瓷原料、釉料、釉成色配方工艺的突破,为制作大件龙泉青瓷奠定了基础。

陈石玄根大师大件龙泉青瓷的制作成功,使龙泉青瓷这颗古老璀璨的明珠,又增添了新的亮色。

陈石玄根又对青瓷大件产品的设计烧成工艺进行了创新。由他设计的“‘青瓷’80厘米迎宾大挂盘”、“1.4米特大梅瓶”、“48厘米特大茶壶”三件作品。被誉为龙泉青瓷盘、瓶、壶产品的“三大王”(最大件)。其中,陈石玄根用了3年时间精心研制的“‘青瓷’80厘米迎宾大挂盘”,荣获杭州西湖博览会“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赛银奖”。20只挂盘是龙泉青瓷有史以来烧制成功的最大挂盘,作品既古色古香,又具现代气息,被评委及陶瓷界称为“当代国宝”。而“48厘米特大茶壶”造型优美古朴、新颖巧雅,形态端厚玉立,釉色纹片拙朴自然,荣获了全国第六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

定窑恢复八百年前制瓷工艺定瓷将走进千家万户


“家有家财万贯,不如定瓷一片” ,这句话曾用来形容定瓷的难得和珍贵。日前,被誉为“定窑第一传人”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失传了800多年的定窑制瓷工艺已恢复成功,并将向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定瓷将不再“一片难求”,新产品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定窑是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因宋代曲阳隶属定州,故命名为定窑。定窑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后定窑毁于元代战乱,造瓷绝技也随之失传。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定窑制瓷工艺恢复工作逐渐展开。从那时起陈文增就开始参加定瓷恢复研究。30多年来,陈文增和他的同事不畏艰辛,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掌握了宋代定窑制瓷工艺,使沉寂了800多年的定瓷重现人间。 

陈文增说,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定瓷生产厂家仅有曲阳陶瓷有限公司一家,规模小、产品少,使得定窑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扩大定窑生产规模,使定瓷走进千家万户,陈文增宣布“定瓷配方可以有条件无偿使用。”此决定一出,众多投资者找他合作。

据介绍,“无偿使用定瓷配方”的三个条件,一是受让单位必须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二是受让单位注册资金必须在100万元以上;三是出让单位负责受让单位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他说,“定窑历史上就在曲阳,受让单位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更利于定窑的发展;而注册资金100万元,是因为购置设备、简易厂房至少需要投资100万元。”

陈文增认为,定瓷向生活用瓷方向发展并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是说定瓷就贬值了,而是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定窑制瓷工艺再创八百年前辉煌的同时,也使定瓷产品再现民间传统工艺的辉煌。”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器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他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等多件作品被定为国家级珍品,并被人民大会堂和一些博物馆永久收藏。

失传七百年天目瓷重焕青春


河北唐山陶瓷艺人刘文坦历经二十载,潜心钻研天目陶瓷烧制技艺,终获成功。使失传七百多年的宋代天目系列瓷在“北方瓷都”唐山“复活”,重新焕发青春。天目是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天目瓷器属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据史料记载,在日本镰仓时代(十二世纪末到十四世纪),到我国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曾带回去天目山的茶碗,天目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唐山陶瓷艺人刘文坦出身于陶瓷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陶瓷制作技艺。二十年前,偶有一次在开窖时无意中惊奇地发现一只日用白瓷大碗底部出现一斑块,并且在周围呈现出五道光晕。这一发现使他受到了启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古今陶瓷知识,认定这就是失传已久的天目曜变。于是二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终于揭开了宋代天目瓷烧制工艺的神秘面纱。刘文坦研制开发的曜变天目系列产品和现存日本的宋代曜变天目茶碗相近,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有斑点,二是斑点周围闪耀着蓝色光彩。在此基础上,他又开发了宝石釉瓷、银圆釉瓷、彩云釉瓷、正点鹧鸪斑、绒球釉瓷、金圈釉瓷等曜变天目品种,是传统曜变天目铁系釉料的传承、创新和发扬,是同类的异晶体。据有关专家介绍,该品种既不失传统风格,又大胆地添加金圈、银圈、蓝圈等色彩,釉面晶莹光润,耐磨,虹彩经久不变,堪称陶艺精品,弥足珍贵。加之曜变天目之外的其他天目瓷:油滴、雨点、兔毫、毫变纹、玳王昌、茶叶末、木叶天目、黑釉天目、美试鹧鸪斑、铁红、金砂石等三十多个天目系列产品,因其烧制工艺之精深,每件成功瓷品都是收藏家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孤品”,极富收藏价值。

明代陶瓷珍品“孩儿红”烧制工艺重现德化瓷都


失传数百年的明代陶瓷珍品“孩儿红”烧制工艺,如今又重现有中国瓷都之称的福建德化。这是德化一位民间艺人经过近二十年潜心钻研才研制成功的。

德化民间艺人李建水在“孩儿红”烧制工艺失传数百年后,多次深入矿山遴选优异原材料,建造专用窑炉,经过近二十年数以万次的反复筛选、试验,最近终于研制成功了“孩儿红”烧制工艺。

“孩儿红”是一种窑变瓷,是器物在高温烧成时,由于窑内位置或温度不同偶尔创造的一种特殊气氛下产生的窑变。“孩儿红”釉色白中蕴红,器物在光线下肉眼看去就像婴儿粉嫩透红的肌肤。由于其烧成工艺上无法控制,且要在一定气氛下偶然产生,因而被世界古陶瓷界和收藏界视为稀世珍品中的极品。

自清代康熙以后,“孩儿红”渐渐失传,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的博物馆才收藏有这种明代德化窑的极品,像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吉美博物馆、德国的德累斯顿收藏馆以及德化窑所在的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等。清代以来,很多业内专家倾力研究,但均无法再现这一工艺。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陶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在陶瓷界素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称。

“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在德化陶瓷中,明代白釉瓷代表了当时德化窑烧瓷技术的最高成就,独具一格的“象牙白”瓷被视为中国白瓷的代表,誉为“国际瓷坛上的明珠”。在“乳白”、“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鹅绒白”等这些明代德化白瓷品种中,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瓷种“孩儿红”,是明代德化窑白瓷中的极品。

宋代定窑 白瓷翘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发展的时期,瓷业生产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宋代的瓷窑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产规模极其庞大,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宋代白瓷在成熟的唐代白瓷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既保留了唐代以来以釉取胜的特点,又创造出许多新工艺。宋代白瓷名窑辈出,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邢窑一统白瓷天下的局面。其中最著名的白瓷窑场当属河北定窑。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白瓷贡品为历代宫廷所珍藏。从五代后期到北宋中期近100年的时间里,定窑烧造出大量的质量精美的白瓷器,影响极其深远。在北方以漳河、汾河两岸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白瓷窑系,称之"定窑系"。在这个定窑系中除河北外,以山西窑场最多,有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等。定窑的制瓷工艺还影响了当时江淮流域的制瓷业,出现景德镇窑、德化窑、吉州窑、潮州窑等烧造白瓷的窑场。

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始烧于唐。定窑在宋人的笔记中虽屡有陈述,但是在唐代却因受到邻近邢窑的影响,才在瓷器的制作上向精白细致与优雅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艺与制瓷风格.其以工整雅素的印花定窑器著称于世。

定窑烧瓷地点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是曲阳瓷器的集散地。定窑白瓷对后代瓷器有很大影响。

事实上,在定窑主要产地的涧磁村,从唐代开始,便已经制作出一种和宋代白瓷相当接近的产品了。当时唐代涧磁村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为日用粗瓷,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子、盆、三足炉和玩具等,在风格上,器沿均折成唇边,丰肩,平底或玉璧式底。它们一般胎骨厚实,断面较粗,胎色灰白,烧结良好,与唐三彩胎骨有较多相似处。第二种是较小件的装饰用品,如各式盏托、葵瓣口盘、兽形曲柄壶等等。器物的胎比较薄,断面较细而胎色洁白。第三种,胎质更加细腻.胎色略为发黄。有部分作品为了取得洁白的效果,在胎体上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其实就材料与烧制方法而言,第三种唐代涧磁。村白瓷与宋代定窑白瓷相比,除了纹饰的造型而外,其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

至于在不同时代器足的处理上,亦与器形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以碗为例,唐代早期定窑的碗大多平底浅身,胎质厚重。唐代后期碗身多为45度斜出,碗身较浅,宽圈足,胎薄而里外施釉。以上这种风格一直到五代宋初,圈足制作才更加精致,口沿的造型也由直口变为唇口。到了宋代中期,不但圈足细致,器壁也由45度的直线形渐变为略呈弧状的曲线形,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本来定窑白釉器在五代之前都是光素无纹的。直到北宋初年的时候,定州涧磁村与东西燕山村的窑工们,一方面在胎釉的制作上吸取了邢窑白瓷的精华,一方面又习得唐末五代越窑的划花装饰技法,这样一来,可以说是继承融合了唐以来南北两大名瓷的风格与优点。定瓷早期刻划花以莲花纹最为盛行,缠枝菊纹次之。另外也有在一件作品上同时出现菊花缠枝花与莲花纹的。

定窑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刻花装饰南北方瓷窑大都采用,是宋代早期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定瓷早期刻花,除莲瓣纹外,还与缠枝菊纹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的布局很不谐调,这应看作是一种新装饰工艺还处在初期阶段的表现。刻花装饰兴起之后,又盛行刻花与篦划纹结合的装饰。所谓篦纹就是一种类似梳子刮过的痕迹,作法是先在折沿盘的盘心部位刻划出折枝花或缠枝花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内用竹梳刮一下,就出现了很自然的复线纹。装饰纹样以双朵花为常见,或左右对称,或上下呼应;有两花并放,有一花盛开,一花含苞待放;也有莲花、荷叶两枝交错并出,布局富有变化。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云龙等纹饰轮廓线的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也使主题更加突出。

北宋中期,定窑的窑工们将金银器的模造技法和缂丝织品的图案花,以及白瓷的烧造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印花,从此印花技法对我国南北瓷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北宋晚期,印花技法完全成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密而不乱。这些都是它的特点。因此,定窑印花瓷器在宋代印花白瓷中最有代表性,对南北瓷窑有较大影响。白瓷的印纹,多在盘碗的内部。

定窑印花题材以各种花卉最多见,动物、禽鸟、水波游鱼纹等也有一定数量;婴戏纹则比较少见。花卉纹又以牡丹、莲花多见,菊花次之。布局采用缠枝、转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在敞口小底碗内印三或四朵花卉,碗心为一朵团花,有四瓣海棠花、五瓣梅花和六瓣葵花,不同于北方青瓷只一种团菊。禽鸟纹的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多与花卉组合,如孔雀多与牡丹组合在大盘的里部有4只飞翔的孔雀,孔雀之间刻一枝牡丹相隔,盘心配以鸳鸯牡丹。整个纹饰如一幅布局严谨的织锦图案,鹭鸶、鸳鸯则多与莲花组合。印花龙纹标本在窑址散布较多,印龙纹的都是盘,盘里满印云纹,盘心为一矫健的蟠龙,龙身盘曲首尾相接。1948年涧磁村法兴寺遗址曾出土过这种印花云龙绞盘10件其中6件流散到国外,其余4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流散到国外的一件底部划刻有"尚食局"3字铭文从中可知这类器物是北宋宫廷里的专用品。北宋晚期,丝织品上盛行婴戏纹,定窑印花器中也有婴戏纹。窑让出土标本和传世品中有婴戏牡丹、婴戏、莲花、婴戏三果和婴戏莲塘赶鸭纹等。其中婴戏三果纹比较少见,三婴三果间隔排列,缠枝布局。三果为桃、石榴与批把,三婴姿态不同,双手均摇树枝,一骑于枝上,一坐于枝上,一立于枝上,赤身露体肌肉丰满可爱;此种纹饰布局其他瓷窑未见。

至于在烧造技术方面,在北宋中期由于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当时的窑工们为了增加窑的烧成量,以节省燃料,开始使用覆烧法。覆烧是末代定窑瓷器的装烧方法之一,是把盘碗之类器皿反过来烧,因此称为覆烧。这种烧法对北方及江南地区青白瓷窑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在使用覆烧法之前,盘碗都用普通匣钵装烧,即一件匣钵只装烧一件器物,用覆烧法之后,改用垫圈组合的匣钵取代普通匣钵,每一垫圈的高度,只占普通匣钵高度的五分之一,因此用同样的窑炉,耗费同样的燃料,可以得到近5倍的产量,因而覆烧方法得到普遍推广。但是由于使用覆烧法,也使得器口不能施袖,而出现口部无釉的缺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定窑白瓷烧制工艺失传八百年后重现风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定窑白瓷烧制工艺失传八百年后重现风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烧制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