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钧瓷器 > 导航 >

“中国钧瓷之都”挂牌

“中国钧瓷之都”挂牌

古代钧瓷器 中国瓷器鉴别 中国瓷器出口古代

2021-05-18

古代钧瓷器。

日前,禹州市神镇数千名干部群众在镇礼堂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中国钧瓷之都”挂牌仪式,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光彩。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代,在北宋徽宗年间被定为“御用珍品”,位居我国五大名瓷之首。神镇陶瓷烧制历史悠久,经过历年考古挖掘,境内发现了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唐宋古窑址。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神镇境内联合发掘,进一步证实了钧瓷在这里的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过程,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了弘扬钧瓷艺术,神镇确立了“以瓷兴镇”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钧瓷名牌带动战略,加大了钧瓷宣传力度。全镇拥有钧瓷工艺技师5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钧瓷企业达68家,钧瓷产品多次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及河南省名优产品等称号。今年9月底,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牵头,组成由5个省市专家共11人参加的考评小组,认定授予禹州市神后镇“中国钧瓷之都”荣誉称号。为塑造“中国钧瓷之都”良好形象,神后镇充分发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钧瓷文化旅游,围绕神钧瓷文化旅游线,建设了8大景点,展示了神“钧都”、“古镇”风貌。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中国钧瓷之都的华丽转身


2007年11月,世界再次聚焦禹州。

11月18日,中国禹州第四届钧瓷文化节将盛装开幕,全国九大瓷区的主要负责人、代表企业和艺术家将聚集禹州,国内30多个省市、国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艺术爱好者都将来到禹州。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征服世人的同时,也将国内外的目光吸引到了禹州——这座被称为钧瓷之都、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的城市。

禹州,这座充满人文魅力和经济活力的城市,这座奋力崛起、自强不息的城市,这座集能源、中药材、陶瓷、旅游于一体的城市,将再次绽放其绝代风华。

禹州文化底蕴深厚,夏禹文化、钧瓷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代代传承、绵延至今。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禹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又以建设者的姿态提出了“谋求大发展、实施大开放、建设大禹州”的宏伟目标。

禹州,曾经有“煤海”、“药都”、“瓷都”之称,曾经是一座资源性的城市,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而漫长的嬗变之后,如今,已经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走出了一条和谐发展、变革创新的大禹州之路。

钧瓷的前世今生

钧瓷,是禹州人骄傲,更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到禹州,不能不去神垕镇。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禹州则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祥地,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而神垕镇,更是钧瓷的发源地。

行走在神垕镇古朴斑驳的老街上,每一棵树和石头似乎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随处可见的钧瓷碎片更让人感觉艺术品的脆弱和珍贵。高耸的烟囱似乎静静地诉说着钧瓷的一世繁荣和千年回忆,恍然有穿越时空之感。

而钧瓷的前世今生更让人感慨万千,一部钧瓷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的名窑奇珍,为宋、元、明、清四朝宝瓷,现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每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之时,钧瓷艺术就大放光彩;每当战乱频发、连年灾难之时,钧瓷艺术便一再受挫。”禹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运玺一语中的。

北宋徽宗时期,钧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徽宗下令设立了专门为皇宫烧制珍品的“官窑”,并把钧瓷列入皇室的“御用珍品”,规定民间不得使用。而位于禹州市城北的宋官窑遗址,正是当年为皇室烧制珍品的地方。

钧瓷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堪称瓷中极品,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湖光山色、云霞雾霭、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更让钧瓷韵味无穷,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宋朝“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十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1955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垕镇得到恢复。目前,钧瓷产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突破了“钧不过尺”等界限,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国际奥委会、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外交部等先后收藏钧瓷作品,钧瓷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亚、欧、美、澳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还先后在日本,香港举办了展览会,引起极大轰动。1997年香港回归,钧瓷作品——1.997米高的“豫象送宝”作为河南人民的礼品送往香港。1999年3月,11件钧瓷珍品被选为高官出访欧亚六国的礼品。1999年4月8日,国家邮政局在禹州市举办了“中国陶瓷——钧窑瓷器特种邮票首发式”,千年钧瓷被选入国家名片中。

禹州,一个自强不息、正在崛起的城市,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用最传统也最珍贵的艺术品——钧瓷,让世界了解自己。

钧瓷文化 魅力绽放

在禹州,与王运玺一样,很多人一提起钧瓷就如数家珍。禹州市委、市政府甚至要求各级干部要学习研究钧瓷文化,营造弘扬传播钧瓷文化的浓厚氛围。

一股自上而下的热爱钧瓷的情感转化成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有一次我坐火车时,同车上的一个小伙子聊天,我跟他说起禹州时,他并不了解,但我跟他一说钧瓷,他马上说知道知道。临走时,我送了他一件随身带的钧瓷,我想让他和更多的人了解钧瓷,了解禹州。”禹州市陶瓷局局长吴松木的亲身经历,代表了很多禹州人的心情。

成立于2002年的陶瓷局是一个特殊的行政管理部门,禹州当地笑称陶瓷局为“天下第一局”。在地方政府部门里,禹州是最早设立陶瓷行业行政管理机构的县市,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禹州发展壮大钧陶瓷产业、让世界了解禹州的迫切愿望。

2007年4月底,禹州市在总结近几年钧瓷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钧瓷发展委员会,其做法得到了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认可,并专门作出了“钧瓷作为国宝级传统产业,大有发展的必要,只有发展,才能生存,而要发展一定要有新的思路,要与市场和群众的需求相适应”的批示。

从最初的钧瓷文化周到如今的第四届钧瓷文化节,钧瓷所承载的已不仅仅是钧瓷艺术的光大和复兴。

禹州和钧瓷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王运玺时时不忘宣传钧瓷:“禹州以钧瓷为名片,不断弘扬钧瓷传统文化,打造钧瓷文化品牌。目前,全市共有钧瓷生产企业56家,年产钧瓷200万件,涌现出国家级艺术大师3人,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72人,形成了孔家钧瓷、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荣昌钧瓷、星航钧瓷、苗家钧瓷、王府钧瓷、建军钧瓷七大名窑,全国各大城市的钧瓷销售门店达100多家。”

为了擦亮名片,禹州市大力实施钧瓷“精品工程”,相继成功申报了钧瓷原产地保护,制定了《河南省钧瓷质量地方标准》,出台了《河南省钧瓷艺术标准》,成立了禹州市陶瓷工业管理局和河南省钧瓷产品评定委员会,并连续举办了中国钧瓷文化宣传周、中国钧窑学术研讨会等大型活动,成功申报了“中国陶瓷文化之乡”,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钧瓷文化的魅力。

2003年,禹州市神垕镇等地被国家批准为钧瓷原产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陶瓷窑遗址类禹州独占一半,禹州钧官窑遗址博物馆在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也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另一方面,艺术大师在钧瓷艺术上也不断推陈出新。禹州市的艺术家和企业家们将钧陶瓷艺术不断发扬光大,让钧陶瓷艺术成为所有禹州人和中国人共同的骄傲。

在禹州市宽阔的街道上,巨幅的钧瓷广告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艺术珍品到钧瓷知名品牌,禹州的钧瓷艺术家们已经走出了作坊和工作室,在市场化的道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近年来,钧瓷经常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各国元首,世界各地收藏大家也将其作为珍品竞相收藏。荣昌钧瓷坊所创造的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分别被指定为唯一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2006、2007年,孔家钧瓷创造的钧瓷又作为唯一国礼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赠送给各国领导人,钧瓷盛名更是蜚声海内外。

“钧瓷是禹州市的一张名片。禹州市目前有700多家陶瓷企业,年产值在500万以上的有49家,整个年产值达到了40多亿元。钧瓷艺术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每年慕名到禹州市旅游的都有50万~60万人次,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产值8000万元左右。”禹州市委副书记李英杰在心中早算好了这笔账。

萍乡湘东获颁“中国工业陶瓷之都”


新年伊始,一个喜人的消息从萍乡湘东传来。本报记者从萍乡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获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已通知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政府,同意授予湘东“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的称号。通过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和策略,近年来湘东陶瓷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湘东的化工陶瓷曾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该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陶瓷为主导产业,按照打造“规模型、科技型、生态型、外向型”基地的方向,全力推进萍乡陶瓷产业基地建设,使之成为世界塔填料基地、投资洼地和科技高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陶瓷产业聚集效益明显增强。笔者走进萍乡市陶瓷产业基地,只见新投产的江西正大陶瓷有限公司厂房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返乡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接板、包装、装车……操作十分熟练。到目前为止,投入资金4.5亿元的萍乡市陶瓷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到位,引进企业44家,有14家已经正式投产,10家正在兴建,这批企业全部投产达标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5亿元。已经投产企业由于注重产品研发,产品科技含量高,许多工厂不但没有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且产品十分畅销。据悉,黄冠集团生产的高铝球甚至远销到德、美、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基地二期13.5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工业南大道全部贯通。基地的教学实验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陶瓷产业基地铁路专用线建设也被列为江西省政府今年的重点项目。

法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作为沈阳市产业集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法库陶瓷产业从2002年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地至今,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利用资源优势,法库“一抓到底”让陶瓷“希望之光”辉耀四方,成为实至名归的“东北瓷都”,引领法库县域经济走向辉煌。

如今,法库陶瓷产业力图实现新飞跃。以改变中国陶瓷发展格局、改变世界陶瓷发展格局的气魄,法库人发扬“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精神,计划大干三年,创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向“中国瓷都”目标迈进。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法库陶瓷产业定将续写新传奇。

10年耕耘法库陶瓷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对法库而言,却是金子般的10年,是依靠陶瓷产业创造发展奇迹的10年。

2002年3月,当时的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库要认真查摆自身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要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举全县之力迅速将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陶瓷产业,“此事要一抓到底,这是法库的希望之光”。

地处长白山余脉与医巫闾山余脉交界处的法库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27种,占沈阳市已知矿种的70%以上,占辽宁省的20%以上。矿产地70处,种类以非金属矿产为主,能源矿产为辅;瓷土、膨润土、硅石、硅灰石、方解石、沸石等30多个品种的非金属矿产储量之大、品位之高、种类之全位居世界前列。法库因此享有“全国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的称号。

2002年春天发展陶瓷产业的战略决策,让长期以来埋藏在法库大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成为法库经济腾飞的抓手。

当年6月,第一家陶瓷企业“沈龙瓷业”落户法库经济开发区,4个月后投产。

一个见证发展奇迹的美好时刻从此开始,一个属于法库的陶瓷时代就此盛装启幕!

2010年8月26日,法库被中国工业陶瓷协会授予“东北瓷都”称号。9月12日,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东北亚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称号。10月12日,荣获“中国产业百强县”称号。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不断令世人刮目相看。

如今,法库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陶瓷园区落户企业152家,竣工投产生产线240条,在建生产线162条,产品主要面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部分产品销到北京、天津一带及出口国外,直接安排就业近5万余人。

“点石成金”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离不开法库县委、县政府坚守的信念:“一张蓝图画到底,是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首要保障。只要是老百姓受益的事情、老百姓拥护的事业就要一抓到底,决不改弦易调。”

殚精竭虑,10年耕耘。在陶瓷产业的拉动下,一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正在法库大地迅猛崛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法库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法库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98.5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50.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亿元。

今年以来,截至2012年6月末,园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66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60%。

陶瓷产业,改变了法库的命运,让资源大县意气风发走在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腾飞路上。

冲刺千亿举全省之力迈向中国陶瓷之都

法库陶瓷产业的发展奇迹,来自于法库人一如既往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省、市党委、政府自始至终的全力支持。

从2002年陶瓷产业起步至今,法库县委、县政府从未动摇过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决心,从未停止过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脚步,变化的只是从规模要质量、从粗放要集约、从产业要集群向目标迈进的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不变的,更有省、市党委、政府十年如一日对法库陶瓷产业的支持、关注。

去年11月,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法库陶瓷产业要“紧盯国内市场、发展中高档产品、引进外国著名品牌、大力发展卫生洁具和艺术陶瓷,提高附加值”。

今年5月,省领导来法库调研,对法库陶瓷产业寄予厚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6月,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在沈阳召开,省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知名陶瓷企业家亲切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大计,“希望各位企业家紧紧抓住机遇,到法库投资,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把法库建设成为中国陶瓷之都”。

建设中国陶瓷之都,法库具备各种条件:这里有充足的原材料,完全可以百分之百本地化;这里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陶瓷企业,聚集度非常高,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地区;这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已经搭建了包括金融、人才培训、研发、展销在内的12个平台;这里依托陶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为陶瓷产业发展配套的中等城市;这里交通便捷,商务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这里土地充足,基本能够满足陶瓷产业建设用地需求;这里市场前景广阔,不仅有东北市场,还可以辐射包括蒙古、俄罗斯等国在内的东北亚国际市场。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法库陶瓷产业发展,专门设立了1亿元技改资金,用于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法库县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支持下,法库陶瓷产业将进一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瓷文化”发展战略,围绕产业调整和进档升级、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建设、集约使用资源等主要工作全面推进陶瓷城“二次创业”。到2015年,力争园区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1000户、争创省级以上名优陶瓷品牌100个、有10户以上企业上市、从业人员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把法库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汇建筑陶瓷、创意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陶瓷之都。

只争朝夕不到一个月引资35亿元

有了新目标,就立即付诸行动。“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人,明确发展思路后,正举全县之力,以改变中国陶瓷发展格局、改变世界陶瓷发展格局的气魄,迎接陶瓷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

着力引进新的陶瓷企业,成为法库人努力的重点之一。在他们看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必须在继续巩固提升建筑陶瓷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卫生洁具、艺术瓷、日用瓷、特种瓷和新型建材企业。

于是,法库成立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带队的招商小组,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招商小分队,分赴国内外陶瓷产区,展开新一轮招商攻势,进行地毯式排查,着力招引名牌企业、龙头企业。利用以商招商、陶瓷商会招商、聘请一批区域招商代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延伸招商触角,不断拓展招商层面,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陶瓷品牌。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法库县的“四千”招商精神,很快见到了实效。

5月10日以来,法库经济开发区共派出5个招商组,接待来访客商750人次,洽谈项目65个,达成意向项目11个,签订合同项目5个,引资总额35.5亿元。

赴福建、走山东、下广东、奔江西,与法库县签约的5个项目永德科技陶瓷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工业精细陶瓷项目、世拓(沈阳)建筑系统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文化石项目、沈阳新宝丽洁具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的卫生洁具项目、沈阳市中瑞陶瓷建材市场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市场项目等,个个含金量十足。

11个意向型项目,其中投资超亿元的就有7个。如淄博海特曼集团与开发区初步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新上4条高档内墙砖生产线,总投资3.5亿元,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5亿元。大连中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高端陶瓷市场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中国全友卫浴有限公司拟投资5亿元建设卫生洁具及配套生产项目。

据介绍,下一步法库将加大产业配套企业招引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根植性,提高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对附加值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对能产生集聚效应的核心企业,要“筑巢引凤”,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精诚所至一次座谈会签约22个项目

6月13日,对法库陶瓷来说,是个好日子。当天,在沈阳召开的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广东亚洲陶瓷控股、佛山全友卫浴、广东科捷制釉、佛山金牌陶瓷、江西威福尔能源科技、大连中星制冷等11家企业负责人踊跃发言,为法库陶瓷冲刺千亿产业集群建言献策。与会的79家知名陶瓷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法库,此次座谈会共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142亿元。

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诚意,让投资者心动,进而积极行动,携起手来,汇聚到法库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洪流之中。

对这些知名企业来说,投资法库,前程远大。

未来三年,将是法库发生巨变的三年。城际铁路开通后,沈阳至法库只需30分钟;通用飞机可实现开放点之间的通航;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市场、国家级的检测和研发中心、充足的气源、充沛的双回路电力、日供10万吨的工业用水以及3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环境。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潜能,法库都展示出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法库县委、县政府承诺:法库是诚信的法库,将尽心竭力地为来此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提供“主动、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创造“舒心、安心、放心”的发展环境。

法库县委、县政府真诚地希望,企业家朋友们聚焦法库的陶瓷产业发展,抢抓法库大开发、大开放的机遇,到法库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赢发展。

法库县委、县政府的真诚,感动了投资者。法库发展陶瓷产业独具的优势,更让知名企业心向往之。具体而言,法库境内现已探明陶瓷黏土和高岭土储量达3亿吨以上,适合做各种陶瓷,且开发成本较低;在全国陶瓷产区,唯有法库陶瓷企业集中在一个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有国家级陶瓷研发中心和陶瓷技术检测中心,能为陶瓷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煤炭、天然气、煤制气、煤层气、电力等能源丰富;交通便利,生产运输成本低;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商业用地储备充足,土地成本较低;园区有建筑陶瓷、电瓷、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洁具等门类相对齐全的陶瓷生产体系,一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更让人心动的是,法库发展陶瓷产业具有投资环境的优势。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建成东北亚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将会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实行封闭式管理。发展陶瓷产业除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外,还享有法库县制定的特殊优惠政策。

为发展陶瓷产业,法库搭建了12个平台,即一流医院、一流幼儿园、一流职业技术学校、陶瓷学院、公共研发中心、会展中心、配套住宅、星级酒店、物流中心、融资平台、陶瓷博物馆、休闲游览中心。

据介绍,今后,法库县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创新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封闭管理,充分放权、授权,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全程高效服务;继续深化包保体系,将服务企业人员队伍建设成一支信息快捷、办事高效的前置系统,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一个运转灵活、高速的指挥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管理经验,创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投融资、考核等体制机制,为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提供保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凌成兴:丰城要全力打造中国精品陶瓷之都


6月24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来到丰城,就丰城发展精品陶瓷产业进行调研。凌成兴在调研时强调,丰城要依托较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精品陶瓷产业,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以“高档、精品、齐全”为主要特色的陶瓷产业,全力把丰城打造成中国精品陶瓷之都。

省政府副秘书长朱希随同调研。市委常委、丰城市委书记冷新生,副市长龚细水等陪同。

凌成兴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上海斯米克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丰城开工典礼和广东唯美陶瓷公司正式落户丰城表示热烈祝贺。他要求,宜春市、丰城市及各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知名企业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尽快开工建设、投产。

凌成兴指出,丰城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煤炭资源、燃气资源、瓷土资源、林木资源、人力资源)、运输优势(公路运输、火车运输、水路运输)、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原料成本、燃气成本、用煤成本、用电成本、用水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多种优势,为发展精品陶瓷产业服务。

凌成兴强调,丰城要以上海斯米克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唯美陶瓷公司的品牌效应为辐射力,以三家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为风向标,通过引进更多的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建筑陶瓷制造业,逐步形成集建筑陶瓷成品生产、原辅料生产供应、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陶瓷机械、包装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力争3年将丰城建成全省精品陶瓷产业基地,5年建成全国精品陶瓷产业基地,8年形成全球精品陶瓷产业基地。

努力把法库建设成为中国陶瓷之都


6月13日,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在沈阳召开。省长陈政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知名陶瓷企业家亲切座谈,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商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大计。沈阳市市长陈海波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法库县及周边地区陶瓷原料和煤炭、煤层气丰富,其中陶瓷黏土和高岭土储量达3亿吨以上。近年来,法库县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到2011年末,已有152家企业落户,实现产值318亿元,产品涵盖建筑瓷、日用瓷、工艺瓷、电瓷等各个门类,是东北最大的陶瓷研发、生产、销售基地,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命名为“东北瓷都”。目前,法库县正在加快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日用瓷、艺术瓷、卫生洁具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力争五年内实现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把法库建设成为中国陶瓷之都。此次座谈会共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142亿元。

座谈会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缪斌介绍了全国建筑陶瓷行业的现状。广东亚洲陶瓷控股、佛山全友卫浴、广东科捷制釉、佛山金牌陶瓷、江西威福尔能源科技、大连中星制冷等11家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就提升法库陶瓷产品档次、建设物流平台、促进市场营销、完善基础设施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陈政高说,今天,国内知名的陶瓷企业家云集沈阳,这是中国陶瓷业的一次盛会,也是共商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我们就是要与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携起手来,打造一个千亿元的陶瓷产业集群,建设一个3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把法库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陶瓷之都。

陈政高指出,法库已经完全具备了发展陶瓷产业的各种条件。这里有充足的原材料,完全可以百分之百本地化;这里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陶瓷企业,聚集度非常高,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地区;这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已经搭建了包括金融、人才培训、研发、展销在内的10个平台;这里依托陶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为陶瓷产业发展配套的中等城市;这里交通便捷,商务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这里土地充足,基本能够满足陶瓷产业建设用地需求;这里市场前景广阔,不仅有东北市场,还可以辐射蒙古、俄罗斯等东北亚国际市场。特别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法库陶瓷产业发展,专门设立了1亿元技改资金,用于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辽宁省和沈阳市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支持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希望各位企业家紧紧抓住机遇,到法库投资,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把法库建设成为中国陶瓷之都。

中国钧瓷起源于北宋时期


在“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禹州举行的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上,海内外众多考古专家认为,1974年在禹州钧台附近发掘的钧瓷窑址被确认为北宋官窑,同时中国钧瓷起源于北宋时期的说法得以确认。

本次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古陶瓷学会和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主办,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韩国、瑞典、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0多位陶瓷考古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

钧瓷起源于禹州,它成功地烧制出高温铜红釉,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位于钧台附近的窑址进行发掘,推断宋钧官窑北宋末年始烧于此。然而,在考古发掘中一直没发现确凿的断代依据,西方有学者断定钧瓷起源于元代,该论点近年来流入国内,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应和。

2004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禹州市区建设,再次对禹州钧台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清理宋代窑炉四座,出土了大量瓷器。此次发掘对进一步了解钧台窑的制瓷历史,为确定钧窑瓷器的发展演变及其工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本次研讨会上,绝大多数专家认为,钧窑是官窑,产品直供皇宫,需要则存,不需则废,没有元明两代文化层叠压,亦不见于同时期民间墓葬。判断钧瓷起源于北宋,主要是它精美、典雅、含蓄、明净的艺术风格是宋代特有的时代风尚。1974年钧台窑遗址发现的钧瓷标本,和故宫传世宋钧高度一致,因此被判断为宋钧官窑遗址。

东方陶瓷迹型 物证研究中心挂牌


8月16日,由广州番禺博物馆和广州东方博物馆联合组建的“东方陶瓷迹型物证研究中心”在位于广州亚运城的东方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见图,许林海摄),同时,活动展示了元青花迹型研究成果,受到业界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当天,省、市、区收藏界专家和珠三角地区各博物馆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对于陶瓷鉴定的物证研究,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比较获得大家认可的,就是用仪器进行热释光的物证鉴定。不过由于它是有损检测,年代确定差异大,还有测不出信号和不易普及等局限性,因此不能确保对所有器物鉴定的正确性。

陶瓷鉴定的物证研究就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探索研究,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去揭示鉴定的客观真理。

据主办单位负责人介绍,目前,由番禺博物馆、广州东方博物馆及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联合牵头进行的陶瓷迹型物证研究,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研究的前列,因为它创新了“陶瓷迹型学”这门新的学科,使其从多年的散论阶段,进入到了概论阶段,它将对陶瓷鉴定行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也会给收藏行业和文物市场带来很多正能量的影响。期待陶瓷迹型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期待陶瓷迹型研究成果建立起的客观标准,改变目前收藏鉴定领域的社会乱象,恢复民族文化信心,重树道德标准,将科技与文化很好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品牌。

佛山陶瓷检验中心挂牌 终有“国字号”


作为闻名中国的陶都和全国最大的陶瓷基地,佛山一直没有一家“国字号”的陶瓷产品检验中心,要千里迢迢运往省外去检验,来来回回的高成本不说,企业还没有“话事权”。26日,这一尴尬局面终于改观。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在佛山挂牌成立。

今后:可出具“国字号”质检报告

26日上午,在省质监局的见证下,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挂牌。该中心已建设成为一个实验室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总资产达4000多万元,拥有200多台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质检中心,获得国家授权的检验项目就达200多个。

目前,该“国字号”的检验中心检验范围已覆盖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水龙头、阀门、卫浴电器等产品及原材料等领域,并能提供检测、认证、培训以及标准制订等一系列的技术服务。省质监局总工程师林璨表示,该中心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没有综合性国家级质检机构的空白,也结束了长期以来华南地区没有国家级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历史。

当日在该中心3楼看到,各类陶瓷卫浴产品检测设备已全部就绪,崭新的检验中心内干净整洁。以我们常见的抽水马桶为例,该中心就能对其抗压性能、釉面抛光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国家级检测,并出具认证报告。

影响:佛企将有更多话事权

对于该中心的挂牌成立,很多陶企老板们拍手叫好,新明珠陶瓷集团副总裁李列林表示,佛山陶瓷卫浴产品之前都要运往陕西西安去检验,运费和时间成本都很高,通常单件卫浴就需要300元运输成本,成批产品费用更高。

另外一个影响是,佛山企业今后有望参与到更多高端陶瓷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中。目前,佛山部分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广东陶瓷及卫浴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倡导建立同类产品的地方标准。今后,在陶瓷产品“国标”的制定中,佛山企业也将有更多话事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钧瓷之都”挂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钧瓷之都”挂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钧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