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国宝级“景瓷”现身佛山

国宝级“景瓷”现身佛山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1-05-20

瓷砖墙面。

佛山10月28日电(宋百虎)借“2003中国陶瓷卫浴进出口交易会”和“第17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在佛山举办之良机,艺人将一批国宝级陶瓷工艺品带到南国陶都,在中国陶瓷城北门与佛山市民见面。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薄胎瓷是景德镇瓷器中的名贵艺术品之一。薄胎瓷以“薄”为其特征,所谓“只恐风吹去,又恐日炙消”,形象地道出了它的艺术特色和名贵之处。制作薄胎瓷从配料、拉坯、修坯、上釉到装烧都要有极高的技术要领和严格的工艺要求。修坯是其中艰难精细的一环,老艺人全凭耳听手摸的经验测定厚薄,把2-3毫米的粗坯修刮到蛋壳一样,坏体经高温熔烧不变形,故成为驰名全球的陶瓷珍品。这次在佛山中国陶瓷城北门销售的景瓷工艺品中就有这样一只口径为45厘米的双面彩绘的薄胎碗。

陶瓷雕塑也是景瓷重要品种之一。工艺上,景瓷雕塑有圆雕、浮雕、镂雕、捏雕、镶雕、堆雕等几类;色彩上,有粉彩、新彩、描金和各种颜色釉等装饰。景瓷雕塑,各具特色,形象逼真,富丽多姿,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原品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中华九龙柱”就是景瓷雕塑中的稀世珍宝。这次来佛山中国陶瓷城的景瓷工艺品中就有一件惟妙惟肖的仿制品。据介绍,“中华九龙柱”是采用景德镇特有的原生高岭土,先经过24道除铁工艺制作成质地细嫩洁白的原坯,再经过工艺师4次绘图、5次雕刻、2次煅烧而成,造型简练而富实、构图精细而大气、着色雍容而平和,高贵典雅、工艺精湛。其雕刻一项就需2名工艺师连续工作200多个工作日,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而其厚薄不均的造型,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成时不发生变形更是难能可贵。因此,制造一件完美无缺的“中华九龙柱”实属不易,她也成为国内外收藏家的追逐对象。(责编/翟秀艳)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国宝级陶瓷下月亮相南昌 将展出数千种工艺珍品


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定于2008年4月10日~14日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目前展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苏州绣娘将现场制作苏绣

“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自1974年创办以来,至今已在全国26座城市举办了42届,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易会现已形成每届400多个参展企业、600多个展位、数千个品种的规模。

记者了解到,本届交易会共分为3个馆,近800个展位。其中,主馆为全国工艺品和家居用品馆,共有300多个展位,展出有苏州宫扇、杭州红木家具、山西青铜器礼品、厦门漆线雕、醴陵陶瓷、湘西土家锦、砂岩画等。同时,苏州绣娘不仅带来了苏绣精品,还将现场制作表演;湖南湘绣占了10个展位,展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湘绣新品。

仿真植物新品亮相

南昌国际展览中心A馆为全国仿真植物展区,来自广东、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的仿真植物将把这里装饰成绿色的海洋、鲜花的世界。据介绍,为准备好这次展会,参展企业新设计了数百个新品种。

B馆全部是江西工艺美术展区,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展览将展出陶瓷工艺品、生活品、家居用品等,从价值百万的国宝级陶瓷,到几元的用品应有尽有。

交易会要评“金凤凰”奖

“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展会上将举行“金凤凰”奖评奖活动,参评作品有机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评审“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活动。同时,还将举办大师现场表演和贸易洽谈会等。

国宝级宣统御制醴陵窑彩绘陶瓷重器重回湖南


文物专家鉴赏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右)和釉下墨彩山水尊(左)

曾作为御制官窑送选进京的两件宣统元年国宝级醴陵窑彩绘陶瓷重器,流传百余年后今日再次在创始地湖南面世。

醴陵窑是中国封建史上由国库拨银建立的最后一座注册官窑厂。二十世纪初,提倡实业救国的清政府官员熊希龄等人在湖南醴陵创办官立湖南瓷业学堂,后来又成功烧制出闻名世界的釉下五彩瓷器,突破了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下彩瓷的局面。釉下五彩从创烧到成功烧制前后不到二十年辉煌时期,现今存世的早期作品已十分稀少。

由湖南某收藏爱好者展示的两件醴陵窑均为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学堂送选进京的官窑瓷器,一件为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高六十厘米,口径三十二厘米,彩绘为釉下五彩加釉上五彩,为醴陵窑最早创作成功的多重彩精品;另一件为釉下墨彩山水尊,高五十厘米,造型端庄稳重,采用釉下单色墨彩和具有水墨宣纸国画效果的“渲染”技法进行绘画,整体画面就像一幅传统的山水国画。

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张新生认为,这两件作品是目前发现留存传世醴陵瓷中的精品力作。多重复合彩尊实现了日本和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完美结合,是目前所掌握的传世醴陵窑作品中唯一一件工艺最复杂、品像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当时进贡朝廷的样品精品;墨彩山水尊是在已知醴陵窑传世作品中墨彩山水效果最佳的一件,它的出现还解决了雍正后流传古瓷中只有墨彩文字没有墨彩山水的难题。

汝瓷精品难产 “国宝”级工艺品可能沦为路边货


“钧瓷行业无序竞争严重,急需设定行政许可加强管理”这是禹州市今年紧急向河南省政府递交的一个请示。和钧瓷一样,我省的汝瓷、唐三彩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无序竞争、廉价倾销、人才短缺、掠夺性使用资源等问题,有使“国宝”沦为路边货的可能。

更为急迫的是,6月28日,位于我省的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禹州钧台钧窑遗址、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将作为“中国古瓷窑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角逐世界文化遗产。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求,“不但要保护文物的个体,而且要保护文物的环境、历史地段,以及城镇的历史风貌”。如何规范好目前的无序局面,给“国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由此显得更加紧迫。

一个镇的传奇

禹州市神后镇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标识的偏僻山村,这个终日烟尘缭绕,煤灰四溢的小镇头顶着“中国钧瓷之都”的光环。自宋代以来,小镇上民间的钧瓷烧制延续了数百年。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一直以名贵著称的钧瓷正面临着成为路边货的尴尬境地。

记者近日到神后镇采访,汽车还没进入镇区,远处各样的钧瓷广告标语便映入眼帘,走在大街上,各个钧瓷厂的招牌让人应接不暇。在该镇的钧瓷市场内,琳琅满目的钧瓷一直堆到路边,经过烧制、窑变出的各色钧瓷产品使人眼花缭乱。问及产地,店主都说是当地钧瓷厂生产的。

市场内,从开价几元的地摊产品到数千元的精品均有销售,外行根本无从鉴别好坏。在一家商店里,一件釉面效果为山水画的梅瓶颇为瞩目,瓶上的山水大有写生意境。如果真是窑变出来的产品,这个梅瓶当属上品。但一问价格,才50多元,店主说还可以再便宜。如此低的价格令人生疑,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店主才承认,山水画的效果并不是自然窑变成功,而是人工涂描的。

人工涂色现象只是冰山一角,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的现象已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当地媒体总结出钧瓷产业面临的问题,“设备简陋,品种单一,造型简单,品位不高,无序竞争,廉价倾销,恶意炒作”。据知情人介绍,禹州市的钧瓷生产主要集中在神后镇,现在该镇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有近百家,但真正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很少,很多厂家靠模仿别人的产品为生。由于模仿的成本低,其产品价格有竞争优势,有的甚至廉价倾销,10元、20元都能买到钧瓷。当地不少官员担心,曾经专为皇宫所用的钧瓷有沦为地摊产品的可能。

一个专家的无奈

和钧瓷齐名的还有汝瓷,汝瓷位列“五大名瓷”之首。宝丰以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为国宝级单位自居,而相邻的汝州则称汝瓷因“汝”而得名,说自己才是汝瓷的故乡。

20世纪80年代中期,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成立,生产的汝瓷酒瓶、酒具、花盆以及生活用瓷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同时加大了对传统工艺瓷的研制力度,不断有精品问世。但后来,该厂却转产白水泥和玩具产品,大部分汝瓷技术人员外流。

朱文立是汝瓷界赫赫有名的民间专家,他在1987年研制成功了汝官瓷天青釉,使断代八百多年的汝官瓷重现于世。但朱文立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刚投入生产,不同名目的汝瓷就在市场上冒了出来。仅在汝州,现在生产汝瓷的就有近20家,宝丰清凉寺村还有近10家。更有甚者,有些厂家相互诋毁,都说只有自家是正宗产品;有时竞相杀价,争夺顾客,制造行业内耗,形成无序竞争。结果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状态,经济效益不佳,企业发展缓慢。

汝州现有的近20个汝瓷生产厂家都是民营企业和一些家庭作坊,产品大同小异,以工艺瓷、鼎、洗、花瓶为主,品种单调。销售对象多为礼品馈赠,价格偏高,实用价值不大,市场受面狭隘。汝瓷没有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全部在原有的技术成果上吃老本,达不到新的突破。汝州市两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汝瓷工程师,一位大部分精力用在发掘古窑址上,一位在维持着企业的经营。很少有人在汝瓷技术创新上下工夫,导致了汝瓷精品难产,很难再现传世珍宝。

对汝瓷目前不如人意的局面,汝州市委办公室曾在去年做过一次详细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沮丧:“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市场小、销售渠道不畅;无序竞争现象严重;建立‘汝瓷行业协会’和‘汝瓷原产地注册’工作迟迟得不到落实。”

省长痛斥“唐三彩”泛滥

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唐三彩,一直是洛阳人的骄傲。但现在,唐三彩已经成了反面教材。从洛阳东大门310国道进入洛阳,很容易就会看到道路两旁卖唐三彩的摊点。一个个简易的帐篷里,一件件灰头土脸的唐三彩,令人怀疑这些是否就是荣耀一时的“国礼”,但这些堆放在帐篷里睡觉的驼、马无一例外地打着“洛阳唐三彩”的招牌。摊主说这些大都产自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那儿是生产唐三彩的专业村。

位于邙山脚下的南石山村仅有200多户人家,但鼎盛时几乎家家都能生产唐三彩。早在本世纪初,村里一位老艺人成功复制唐三彩后,村里人耳闻目睹,大都学会了烧制唐三彩。现在,随便投资几千元就能上马,一些设备简陋的家庭作坊经常偷工减料,把生产原料中好的贵的省掉后进行烧制,再以很低的价格销售。有的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就买来好产品,翻模后再造。据专家介绍,制作一件精美的唐三彩要经过20多道工艺,常见的三彩马,要达到骨骼肌肉线型流畅、神完气足的境地,不仅要严格地选择素胎的胎质,准确掌握釉料的成分,熟练地运用各种装饰及施釉技法,还必须均匀地、恰到好处地控制好窑温。而现在一些所谓的工厂,还停留在家庭手工业作坊阶段,根本没有能力达到技术创新。多年无序发展使唐三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产品。

“法规不健全,旅游市场治理整顿不力,生产、销售秩序混乱,是造成唐三彩泛滥的主要原因”,李成玉省长曾在一次旅游工作会议上严肃批评了洛阳唐三彩制售泛滥的问题,责成洛阳市政府采取得力措施整治。此后,洛阳市政府痛定思痛,对唐三彩的生产、经营、出口、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唐三彩生产、经销许可证制度和唐三彩工艺品审验制度。

禹州办法能否推广?

钧瓷的行业管理部门、禹州市陶瓷局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钧瓷将可能沦为又一个唐三彩”。这位负责人说,钧瓷产业目前存在的残次品流入市场、人工涂色、粗制滥造等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阶段了。在此背景下,禹州市今年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出台了《禹州市钧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钧瓷生产、销售的条件,生产经营单位的申报程序,钧瓷生产的地域范围,钧瓷精品、珍品的鉴定管理,钧瓷的工艺都作了明确规定。比如,在钧瓷的生产地域范围管理上,除了经过钧瓷原产地保护认定的8个乡镇,非钧瓷原产地域内的陶瓷产品不得称为“钧瓷”;要求生产钧瓷的企业至少有一名省级以上大师级的专业技术人员。

禹州市陶瓷局负责人对记者说,原有的小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把残次品低价拿到市场上销售,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新的办法规定“残次品应就地销毁,不做销毁处理流入市场的;销售残次品或以次充好,压级压价的”要受处罚。同时,合格的钧瓷产品还要贴上原产地域专用标志才能销售。

在钧瓷精品的认定上,设立了专门的钧瓷鉴定专家委员会,聘请钧瓷专家、钧瓷工艺大师和知名鉴赏家组成。如果厂家需要鉴定产品品质,可向钧瓷鉴定专家委员会申请,经评审后,签发钧瓷精品收藏证书,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鉴定钧瓷的品质,不得私自签发钧瓷精品收藏证书。经评定属钧瓷珍品的还要禁止出口。这一项管理措施可有效遏制钧瓷精品漫天飞的现象。

同时,该市今年还向省政府递交了《钧瓷行业无序竞争严重急需设定行政许可加强管理》的紧急请示,拟从源头上监控行业准入。省政府在本月初已原则同意了此项申请。

三大问题不容回避

记者在对钧瓷、汝瓷、唐三彩的开发利用现状作了调查后发现,在目前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的制约。现在从事钧瓷、汝瓷和唐三彩开发的产业工人中,真正称得上艺术家的可谓凤毛麟角,像汝瓷业有高级职称的还不到10人,熟练工人多为辍学青年,技术人员大都为师徒帮带出身,技术创新后继乏人。钧瓷研究所副所长冀德强认为,建立一个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民间工艺院校很有必要。

二是原料资源限制。均瓷、汝瓷的生产条件要求严格,不同地方生产的产品品质有很大差异。如钧瓷用料,根据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规定,禹州市有8个乡镇是保护地,但这八个乡镇的陶土资源总有用完的时候,那些用于生产精品瓷器的优质陶土就更少。原料资源面临日渐匮乏的境地。禹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新的管理办法规定“不许非法乱采滥挖均瓷生产天然原料和矿石”,代之以有序适量的方式使用陶土资源。如何处理好资源和效益的关系,关乎到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是行业生产如何联合。现在生产钧瓷、汝瓷和唐三彩的厂家多为个体私营企业,有独立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是很少,资本分散、人才分散、管理分散,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生产厂家各自为战,为了经济利益,相互诋毁,恶意竞争。如何把古瓷作为一种文化来开发和经营,在原产地组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打造出国家名牌甚至世界名牌是当地政府应该思考的。

“文革瓷”毛泽东塑像现身?


昨日,厦门收藏爱好者辜先生展示了一尊景德镇白瓷制作的毛泽东塑像。这是12月4日,住在同安县城的一个朋友以8000元的价格转让给他的。

塑像通体乳白,但可能因为时间较久,许多部位带有不少黄褐色泥垢灰尘。整尊塑像重量约有20斤,高93厘米,宽30厘米,底座高21厘米,底座正面刻有“毛主席万岁”及五角星和五朵向日葵浮雕,背面则刻着“一九六七年十月”几个浮雕字样。

据福建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会长丁建南先生说,这座塑像经过他和其他收藏爱好者鉴定,初步认定其使用的材料是“文革瓷”,但还需专家进一步鉴定。如果能确定是“文革瓷”的话,那塑像的价值就可以达到8万元。

□什么叫“文革瓷”

所谓文革瓷,包括上世纪50年代末到文革十年所生产的、带有当时特殊政治历史印记的瓷器。这种东西的存世量已不多,因此受到了当下古玩收藏界的青睐。这一阶段的陶瓷制作工艺和瓷器的造型与风格均有其独特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政治色彩浓、造型品种多、制作工艺精等特点,与历代瓷器有较大的区别。“文革瓷”多为塑像和章牌之类,而“主席用瓷”是这一阶段瓷器制作的顶峰,也可称之为该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

“秘色瓷”现身长沙


面似男像的“秘色瓷”观音坐像11月15日晚,长沙市八一路。记者像往常一样来到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专家黄念曾的家里。在闲聊的不经意间,敲门声响了:神秘的人物,神秘的古瓷,神秘的鉴定,神秘的展现!男观音神秘展现来人无语,红绸子包着的是一件青铜器般的人物坐像。“观音面似男像,颜色青灰,缨络纹,瓷体未开片,未脱釉。底胎灰白,越窑青瓷无疑!”黄念曾细看坐像自语,来人坐下抽烟,无语。“不是唐代的,就是五代的,因为宋以后观音逐渐变成女像。”黄念曾兴奋地说,“宋代青瓷颜色青灰中开始偏绿带黄,这个观音青灰色,最迟也是五代,甚至就是‘秘色瓷’!”他放下瓷器,转身小跑到卧室,拿来一个笔记本,取出一张小卡片。“你看,这是温州博物馆的那个龙泉窑的观音,太像了,坐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温州的已经丰满流润起来,明显开始女性化了。”

千年才破的谜题“1991年就听说新出了‘秘色瓷’,但一直无缘见到。”黄念曾用惊异的目光盯着来者,来人回答:“祖传下来的!”从黄念曾与来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秘色瓷”的一般知识。相传最迟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了一种青瓷,“臣庶不得使用”,因其釉色秘而不宣而得名“秘色瓷”。后人只能从诗文里领略它的风姿,但“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缺乏实物证实。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从而破解了“秘色瓷”的谜底。至今不解的色惑“与后来宋代的五大名窑相比较,越窑‘秘色瓷’不但年份更早,而且数量更少”,黄念曾说除陕西法门寺出土了16件“秘色瓷”外,国内外各大小博物馆均未有“秘色瓷”器物藏品。“这个观音还变色,冬天全部青灰色,夏天青灰中偏黄绿。”来人说。“对!这正是‘秘色瓷’最大的特征,不过至于为什么变色,直到现在还没有公认的研究成果”。黄念曾肯定地说,“像这样的观音菩萨塑像千年难见!值得好好珍藏下去!”事后,黄念曾对记者说,“这件‘秘色瓷’在国内交流价格不会下于100万。”

国宝级别文物耀州窑青釉剔花倒流壶


青釉提梁倒灌壶是一件五代时期的国宝级别文物的青瓷瓷器。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灌壶”,也叫倒流壶、倒装壶。倒流壶的内部有一根柱状的导管并与底部的小洞相通装水的时候将壶倒过来,从底部洞中注入灌满后将壶放正只要壶中水的高度不超过导管水就不会漏出来。

倒流壶原理:

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因此,倒流壶之所以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却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孔洞。

青釉提梁倒灌壶,五代(907年—960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釉提梁倒灌壶,高18.3厘米, 腹径14.3 厘米,腹深12cm ,足径7.5厘米,青釉提梁倒灌壶为五代时期耀州窑所产的精品。

国宝汝瓷经典欣赏


汝瓷因其工艺复杂,烧造历史短,故而传世品极为稀少,素有国宝之称。全世界现仅存65件。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国宝汝瓷经典欣赏,带您领略下千年瑰宝的风采。

这套千年国宝汝瓷高仿品包括:高仿北宋汝窑莲花碗,高10.5cm,口径16.2cm,足径8.1cm;高仿北宋弦纹三足樽,高12.9cm,口径18cm,足径17.8cm;高仿北宋汝窑碗,高7.6cm,口径17.1cm,足径7.7cm;高仿北宋汝窑三足洗,高3.6cm,口径18.6cm,足径16.7cm;高仿北宋汝窑大盘,高3.4cm,口径19.6cm,足径13cm。

汝窑五大国宝瓷都是失传千年、全球仅存一件的国宝文物孤品,深藏故宫博物院,其技术之难、釉料之珍、价值之高、艺术之精,代表了中华5000年瓷艺的最高水平,更是千年国宝汝窑瓷的巅峰之作,即使残片都价值数千万。中国汝瓷协会、中国汝瓷博物馆携手故宫博物院,特别启动声势浩大的“献礼2011中华盛世—千年国宝汝窑五件套复原工程”,国宝汝瓷全球唯一仅存的百位传承大师联袂担纲造宝,耗时十年,进行几千次反复试验,终于突破失传千年的国宝汝窑密码,使千年汝窑五大国宝瓷得以重生!此举轰动全球,堪称全世界复原人类艺术瑰宝的最大新闻!此次“千年国宝汝窑瓷复原工程”,将故宫博物院珍藏多年、从未面世的镇馆之宝—“国宝汝窑五件套”进行原品复原,再现了国宝汝瓷的艺术风采,向中华盛世献上一份国宝厚礼!

仿古瓷成为日本“国宝”


黄云鹏与高仿品

在日本,中国古陶瓷一直是大藏家追逐的重器,而黄云鹏的仿古瓷屡次让日本藏界“打了眼”。

1996年,日本陶瓷收藏界人士发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孤品“清代乾隆粉彩镂空开光花卉纹象耳转心瓶”现身东京文物市场。后几经查证,才知这是一件高仿品。

第二年,一件“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瓶”经日本顶级陶瓷专家层层把关,走上日本某大型拍卖会的拍台上,并被视为明永乐真品以极高的价格成交。不过,这件青花瓷并非明代珍品,也是出自黄云鹏之手的仿古瓷。

后来,日本集全国陶瓷鉴定专家之力,才鉴定出是件仿品。尽管如此,该藏品最终却被日本前首相乔本龙太郎以45万日元珍藏,被日本产经新闻社誉为“人间瑰宝”。

黄云鹏善仿青花,这是业界公认的。他的很多青花作品标明仿品,卖价有时仍超过古董。说到他与青花结缘,那还是30多年前的事了。

1977年,他回江西丰城老家。县博物馆参观时,一个明代青花瓷瓶引起黄云鹏的注意。围着这个瓶左看右看半天后,黄云鹏脱口而出,“是元青花!”据他博物馆的同学介绍,这个瓶子是当地一位老太太种地时刨出来的,博物馆以为是明代青花,花了60元收过来。

如今,这款由黄云鹏发现的青花瓶成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因为这次结缘,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云鹏就开始仿元青花、明永宣青花瓷,并在国内开始崭露头角。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国宝级“景瓷”现身佛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国宝级“景瓷”现身佛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