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价格瓷砖 > 导航 >

价格策略 走出成本误区

价格策略 走出成本误区

价格瓷砖 瓷砖价格 瓷砖价格贴

2021-05-21

价格瓷砖。

在号称“西部瓷都”的四川夹江产区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夹江人的成本观念特强。无论是原材料供应商、厂家的采购员还是经销商,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不能再便宜点”。“便宜”的后面,是对产品质量、品牌、服务、信誉、形象等其他竞争因素的漠视。这也是夹江陶瓷为什么留给外人的总是质次价廉低档货印象的主要原因。在夹江,一片500×500的水晶砖,目前的最低售价只有16元,一片800×800的水晶砖也只能卖11元,这么低的价格,何来的品牌、服务以及质量保证?夹江陶瓷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红坯资源及天然气优势,再加上低廉的电力和劳力,夹江陶瓷的低成本似乎是“命中注定”。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夹江的价格战却把低成本引入了一个个误区当中。原料采购只认价格,不认品牌,忽视质量,谁的便宜就用谁的,只要能将就着用,哪管什么质量好坏与生产波动。在这种唯低价采购的引导下,假冒伪劣原材料大行其道,表面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却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一些掺杂使假的原材料,不但降低了产品质量,反而增加了用量,最终得不偿失。还有干法制粉、喷雾干燥塔气改煤等节能措施,都被不少夹江企业当作低价竞争的“法宝”。生产过程当中的挖潜改造更是令人惊奇。夹江的陶瓷产品以釉面砖为主,而釉面又占了生产成本当中的一大块。于是,施釉量越来越少,越来越薄,以前要施200克,现在最多100克,坯体变薄了,烧成温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自然就下来了。除了产、供、销,大部分夹江陶瓷企业几乎舍不得在品牌、营销、宣传、公关等方面投入一分钱。在3年前召开第一届夹江国际陶瓷节时,整个夹江县城也没有几个广告牌,如今的夹江县城和公路要塞口,除了新中源在夹江生产的四个品牌的广告牌外,其他企业广告意识非常的淡薄。产品销售全靠价格低吸引客户。在夹江,不少企业的办公楼里只有一个人,采购、技术、管理、销售、及其他事务都由老板一个人亲自操作,舍不得花钱养人,在夹江陶瓷企业并不鲜见。一位夹江陶企的老板对笔者讲,我一片砖才赚几毛钱,有时甚至只有几分钱,不降低成本哪来的利润?可是,这位老板忘了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华东、佛山的一些砖售价就能比夹江砖高出好几倍呢?现代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体系的竞争,其成本除了产品成本外,还有营销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公关成本等。而夹江陶企这种只重产品生产成本、甚至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的低成本意识,虽然赚到了眼前的利益,却丢失了明天的市场。夹江陶瓷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这种成本误区。www.Taoci52.COM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但有鉴伪经验者却是少数。故而旧货古玩市场举目可见赝品卖得红火,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当作“稀世珍宝”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尝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人市场,因此防伪呼声日甚,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特征,传授鉴赏经验。但是,这些文章把收藏爱好者的鉴伪能力好像提高不多,倒把造伪者的作伪技术提高了不少。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一些仿作精品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著名拍卖公司的舞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收藏爱好者存在的认识误区无疑也给制售赝品者以可乘之机。《收藏》86期马广彦先生撰文对误导爱好古瓷收藏者的各种情况作了无情的揭露,并指出要靠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才能摆脱误导干扰,成功地进行收藏。

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误区之一: 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官窑精品

珍贵古瓷相当稀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乾隆皇帝得到五大名窑的珍品,便御笔题诗,铭刻器底,足见其珍爱的程度。几百年来人们尽力搜求,流散民间不被认识重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莫轻信你的运气比别人好,好像埋没的国宝都会被你碰上,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极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窑工艺纹饰图案的历代官窑瓷器,更是罕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官窑瓷器的烧造管理十分严格,宫廷选剩的次品都是就地砸碎销毁,在当时的民间是见不着这些官窑瓷器的,连皇家用瓷的纹饰也是民间禁用的,如明代和清代的龙凤纹饰。

《中国陶瓷史》辑有《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大事年表》,对御窑厂的烧造和管理禁令都有记载。《明英宗实录》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都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官窑瓷器除皇宫自用外,便是御赐庙宇的祭器和外交馈赠的出口瓷。这些瓷器都很难流散民间,且通过数百年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战乱年代流出宫廷的瓷器,当时即已十分昂贵,经列强疯狂掠夺,多流出国外,少数得以保存的都是有赖国内大收藏家的努力。了解了这些情况,再来看目前市面上那些打着官窑款的瓷器,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是要冷静分析的。无论古墓出土、旧楼偶得、贵胄家传,无非都是编造的故事。走出随处可购珍贵名瓷官窑精品的误区,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那些仿冒的珍品,冷静观察分析,克服那种看到一点珍品特征便主观肯定不及其余的激动情绪和鉴定态度。

误区之二:按图索骥,比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往赝品上凑

目前收藏类理论书籍很少研究和关注民窑瓷器,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和官窑瓷器。其叙述的工艺纹饰特征也是主要以官窑名瓷为依据的。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世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相符,如果我们没有走出按图索骥的误区,便最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比如明宣德仅存在西藏萨迦寺的一对五彩碗,便被收录于一本图录书中,标价仅28万元。这种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没有踪影,民间如何碰得到,更何止28万元。因此,对目前那些普通出版书籍要分析消化,去伪存真,不可盲从。更不能拿着那些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名瓷图片在市面上去对号入座。像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因其在元青花瓷中的独特地位,便出现许多高仿品,如果按图索骥,正好入了仿伪者的道儿。

误区之三:尽想捡漏,生怕漏掉稀世珍品,宁肯掏钱一搏

仿伪者利用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不强的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品,作旧后在市上兜售,让人觉得稀少必珍贵,但又苦于没有参照器物和资料,虽然心中没底,又怕漏了货,因此,掏钱买了赝品。在收藏古瓷活动中捡漏,只有当鉴赏水平很高时才有可能。一般有漂亮外观的古瓷真品,人们都知道值钱,商贩们也不容易以廉价买到,所以售价都不会低。至于瓷器珍贵与否,往往表现在瓷器所含历史文化信息量上,这就不是仅外观漂亮就能决定,藏家需要对中国瓷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状况与发展有较多的了解,在收藏中有高人一筹的鉴赏水平,才有可能捡漏。没有丰富的鉴别经验和对古瓷的历史文化知识,如何谈得上捡漏泥?如果怕漏货凭侥幸购买,只能导致上当买赝品的后果。

误区之四: 收藏定位太高,不切实际

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盲目按照书本上著录的瓷器去决定收藏定位档次,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玻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损失了钱财,出不了收藏成果。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真品的距离。中国陶瓷艺术如同一条大江,源远流长,从创烧成功原始青瓷到明清两代的瓷器,瓷窑异彩纷呈,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些瓷器都很有收藏价值。民间收藏应把着眼点放在历代地方瓷窑和明清民窑瓷器上,注重其中有特色有个性的品种,这才是成功之道。民窑瓷器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没有收藏价值,官窑瓷器的烧制就是建立在民间瓷器成功的基础上的。

在宋代五大名窑以外的耀州窑系、磁州窑系、龙泉窑系瓷器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同样元明清的景德镇民窑产品在国内的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尤其是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官搭民烧,民窑烧制出许多价值很高的瓷器精品;清代的康熙时期,高大精美的大件瓷器大都是民窑烧制的。诚然官窑瓷器精美珍贵得多,著名的拍卖公司也屡有真品推出,但价格都十分昂贵,除非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否则,收藏定位在那些珍稀名瓷和官窑精品上都是不切实际的,只能把自己引入歧途。而国内一些知名的收藏家的作法是在专题上做文章,比如收集历代瓷酒具、瓷文房用具、历代青瓷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值得借鉴。而像徐展堂这样以名瓷精品为收藏对象的成功者,虽然值得景仰,却不是我们大多数爱好者有条件效仿的。

一个有志于古瓷器收藏的爱好者,除了走出上述认识上的误区外,重要的是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多与同好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不要轻信那些商贩保真的诺言,凭借对他们的信任决定取舍。要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走出选购误区 选购属于你美美的卫浴瓷砖


卫生间瓷砖的选购和家中其他局部装修瓷砖挑选方法一样,概括来说四步走:一看、二听、三试、四量。卫生间瓷砖选购误区主要是瓷砖厚度、防滑、清洁方面引起的。现在为大家详细介绍卫生间瓷砖选购技巧,带领大家走出卫生间瓷砖选购误区。

一、卫生间瓷砖选购技巧

1、看瓷砖的表面

从包装箱中任意取出一片,看表面是否平整、完好,釉面应均匀、光亮、无斑点、无缺釉、无磕碰现象,四周边缘规整。

2、听瓷砖敲击声

拿一片砖去敲另一片,或用其他硬物去敲一下砖,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响亮,说明砖的质量好、烧的熟;如果声音异常,说明砖内有重皮或裂纹现象:重皮就是砖成形时,料里空气未排出,造成料与料之间结合不好、内裂,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只有听声音才能鉴别。

3、试瓷砖的吸水性能

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质量越好;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其品质就不如前者。

4、量瓷砖的规格、尺寸

取两块同规格价位的瓷砖,比较砖的尺寸是否一致,小砖偏差允许在正负1毫米,大砖允许在正负2毫米。另外,比较瓷砖的衔接性,将两块瓷砖对齐,中间缝隙越小越好。如果是图案砖必须用四片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图案来,还应看好砖的图案是否衔接、清晰。

二、卫生间瓷砖选购误区

1、瓷砖越厚规格越大越好

瓷砖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厚薄,而在于其本身的质地。目前,国际建筑陶瓷产品的发展方向是轻、薄、结实、耐用、个性化。

选购瓷砖的规格一定要考虑实际空间的大小。客厅地砖还得考虑实际可视面积的大小,是指家具等摆放后人可以看得见的面积的大小。

2、无缝砖铺贴没有缝隙

无缝砖铺贴后会没有缝隙,这是名词与概念的混淆。瓷砖铺贴需要靠两次自然规律中的热胀冷缩问题,无缝砖铺贴时必须留缝隙,缝隙在1-1.5mm左右,或者以气钉大小为参照物。

3、亚光砖不易清洁

大部分亚光砖表面的釉层都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耐磨、防滑、不吸脏、易清洁等特点。

4、抛光砖不防滑

抛光砖光洁度高,砖面平整度好,能够与鞋底充分接触,从而增大了砖面与鞋底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了防滑的效果。

广东品牌瓷砖专家带您走出贴瓷砖的误区


现代家装中,瓷砖以诸多美化和实用功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瓷砖粘贴不牢,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比如:脱落的瓷砖摔碎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来修补,即使买到差不多的瓷砖,装修公司又不愿意做这点小活儿,自己用瓷砖胶补贴瓷砖又会带来污染,同时补贴的瓷砖和以前的又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处理脱落的瓷砖是件又费时、又费力的事,而往往费了时、费了力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它严重影响了家居整体的美观。遇到这种情况,究竟如何是好?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

上述问题大多出在贴瓷砖的材料上,水泥、沙子这些基础材料不像瓷砖好坏比较直观就可辨别,而且它们在装修中或装修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也看不出问题,但一年半载后就会出现诸如空鼓、松动、脱落等现象。所以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水泥、沙子,还要注意两者的正确配比。水泥要选高质量的、真正适合家装的;沙子要选洁净的中沙。

目前,家装市场水泥品种繁多,如何辨别家装水泥的性能、质量呢?一是注意水泥的包装。看包装袋上的厂名、生产许可证编号、水泥名称、注册商标、品种(包括品种代号)、标号、净重量及生产日期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了解水泥的使用期限和凝结时间,一般超过有效期30天的水泥性能就会有所下降。优质水泥6小时以上能够凝固,超过12小时仍不能凝固的水泥绝对不能用;二是注意水泥的手感。细度正常的水泥用手指捻感到有少许细、砂、粉的感觉。要特别留心水泥是否受潮结块,结块的水泥性能将极度下降;三是注意观察水泥色泽。水泥的正常颜色应呈灰白色,颜色过深或有变化有可能是其它杂质过多。

瓷砖贴牢并不难,只要选用优质的家装水泥材料,按照”基层处理、找平、选砖、浸砖、放线、预排、贴砖、擦缝“八道正常工序进行施工,相信一定能贴出完美的瓷砖,保证您的瓷砖工程一劳永逸。

练就精明眼,教你怎么走出瓷砖选购误区


2016年4月18日-21日,第27届中国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简称“佛山陶博会)在佛山隆重举行。据了解,每年各大陶瓷卫浴企业争先参展,借此机会推出各具特色的新产品,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参观交流。

很多有家装需求的消费者也希望通过参展,全方位感官体验,对比了解不同品牌的瓷砖产品,期望选购到合适质量好的瓷砖。但事实上,很多消 费者对瓷砖的认识非常少,选购时往往会进入误区,尤其面对展会现场琳琅满目的瓷砖产品更是“看花眼”。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干货吧。

误区一:贵瓷砖质量好档次高

一般消费者会认为,买价格越高越贵的瓷砖,质量肯定越好,档次肯定越高。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买瓷砖不一定要买最贵的。

瓷砖的档次高低由质量好坏来决定。以质论价才是高招,瓷砖不是越贵质量就越好。小编瓷砖建议,大家在购买瓷砖前要了解选购瓷砖的技巧,比如查看测试瓷砖的完整度、色泽光度、吸水率、瓷化程度等,掌握正确判别瓷砖质量的方法,这样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瓷砖产品。

误区二:瓷砖越厚品质越好

不少人认为,瓷砖越厚越好,买厚瓷砖心里才踏实。然而,瓷砖又不像“脸皮”,分分钟薄脸皮玻璃心。事实上,瓷砖的厚薄并不直接与瓷砖的品质成正比。

厚瓷砖强度高、耐腐蚀,相同厚度的情况下,瓷砖的抗破坏能力远高于石材。但越大越厚的瓷砖价格相对高,也会增加对楼层的压力。瓷砖品质的好坏是由密度决定的,密度越高品质越好。同样规格的瓷砖,越重说明密度越大,质量越好。

关于瓷砖的厚度问题,我国没有出台统一的强制性标准,瓷砖的厚与薄并不是判定瓷砖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从节能环保的角度看,薄瓷砖将是今后陶瓷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常用的抛光砖或玻化砖厚度在10-12mm,800mm规格的单块瓷砖重量在15kg左右。

误区三:地砖的规格越大越好

现在市面上瓷砖的规格小至150*150mm,大至1200*1200m,而很多消费者对瓷砖的规格把握度不是很高,往往感觉大瓷砖铺贴起来更显得大气美观。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瓷砖规格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说,瓷砖规格越大就越厚,价格也越高。小编瓷砖建议,选购什么规格应该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实际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建筑模数、施工难度、价格和装饰效果等,再做决定购买。

误区四:一款瓷砖通用全屋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瓷砖的时候,直接就购买一款瓷砖通用全屋,一是贪图省事,而是感觉整个房子用的是同一款转,有一种空间统一感。但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因为不同的瓷砖,性能上是略有差别的。小编瓷砖建议,不同的空间最好是选用不同特性、不同视觉效果的瓷砖。一般情况下,厨房的墙面容易 脏,选购瓷砖时墙面应选光滑釉面材质的瓷砖,方便清洁;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都容易积水,人走在上面容易滑倒,因此在选购厨卫砖地面砖时最好是表面相对粗 糙,防滑效果好的亚光面材质瓷砖;卧室舒适感要好,宜选用暖色系的仿古砖;客厅装修协调性要好,保证整体空间敞亮整洁,耐磨防滑便于清洁,可以考虑选用真 石系列的瓷砖。

误区五:无缝砖贴起来就是没有缝

很多人认为无缝砖就应该无缝贴,这是错误的。瓷砖铺贴时都应该要留缝,留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热涨冷缩将瓷砖破坏。即使是无缝砖也需要留缝,且留缝应在1—1.5mm左右。

家装中,瓷砖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装饰材料,选购合适的瓷砖风格和质量好的瓷砖产品,能拉高整个家装的档次,让自己的家看起来漂亮时尚高大上。小编瓷砖希望大家能了解以上选购瓷砖误区,在选购时少走弯路,尽量在做家装时能选到合适的瓷砖产品,把自家装修得美观充满质感。

价格上涨难解陶瓷业成本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受国家限制资源性矿产过滥开采、成品油税目中新增燃料油等5个子目,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等方面的影响,石油、矿产原材料、运输等价格直线上升。在此情况下,佛山等地的陶瓷厂家涨声不断,纷纷开始上调陶瓷产品的出厂价格。面对这种情况,市场的反映如何,是否会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呢?

行业:厂家不堪成本之累

一直以来,矿产、陶瓷色釉料等原材料以及水、电、铜等上游产品都在不断地涨价,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相互压价使得陶瓷企业处境艰难,一些低附加值、利润空间比较小的产品都是微利或低于成本价销售。

消费税开征后,原来成品油税目当中只有汽油、柴油2个子目,此次又新增燃料油等5个子目。对用油大户陶瓷产业来说,这意味着连续多年上涨的油价又要往上走了。另外,除了消费税实行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成品油的价格,使陶瓷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再次加大。

油价涨了,有业内人士表示,可以仿效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办法——减产提价。据了解,广东佛山方面准备将内墙砖售价提高3%-8%。一批大小陶企的抛光砖已经开始提价,有的提了几毛钱,有的提了几分钱。但与汽油价格涨幅相比,这样的提价幅度还有很大差距。据某陶瓷企业负责人透露,国家及行业协会拟从5月起将陶瓷产品普遍提价10%-15%。

除了提价,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减产。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不能形成“统一战线”,陶瓷企业将不会优先考虑减产。

市场:商家不敢轻言涨价

然而,提价并不是所有陶企都想做的事情。三水精博硅酸盐精细材料公司董事长叶恒青认为,现在国内瓷砖市场已经饱和,犹如盛满了水的杯子,再增加一家陶企,水就会溢出来。“这种情况下,不提价是等死,提价则是找死。”一位陶企负责人无奈地说,原材料价涨,不提价利润空间逐渐趋零,企业将慢慢“枯萎”;而提价会吓跑经销商,失去市场。

在北京的集美建材城,前一段时间众多陶瓷品牌的墙地砖和卫浴产品都在竞相降价,而且打折的幅度都比较大,在5折左右,甚至更低。原价120元/平方米左右的墙砖现价在60元/平方米左右,原价在60元/平方米左右的墙砖现价在28元/平方米左右,而一些小品牌墙地砖居然卖到了20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

面对如此低的折扣,不少销售人员表示,这是为了五一促销,而五一之后,则肯定是要涨价的。在集美建材城中,代理帕米尔、依诺等品牌墙地砖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原材料等一直在涨价,听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墙地砖肯定是要涨价的,但是什么时间涨价,涨价幅度是多少还没有确定。中盛陶瓷的销售人员表示,五一期间的促销活动过后肯定要涨价,幅度大约是5元钱左右。但是不会一下子就涨上去,而是先上调一两元,然后慢慢上涨。

也有的品牌陶瓷销售人员对节后涨价一说表示怀疑。百特瓷砖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的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每个品牌都在促销以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谁敢轻易涨价呀?

对策:节能降耗是出路

其实,对涨价一说表示怀疑也不无道理。毕竟在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行业现状下,提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能在短期内用来救急。总不能随着油价或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不断地涨价吧?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油价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不可能避免的,企业要发展,只有通过节能降耗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保证一定的利润。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东鹏陶瓷总经理何新明称,现在陶瓷企业都开始寻找液化石油气的替代品。除了水煤气,不少企业希望用上天然气,以减轻成本压力。据了解,去年初广东潮州某陶瓷企业看到石油涨价的市场风险,率先对窑炉进行改造,选用价格相对稳定的天然气作为窑炉的燃料。在石油涨价后不少陶瓷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这家企业的经营却一直红红火火,去年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广东清远、高要等环保门槛较低的陶瓷产区已经开始改用水煤气,实施以煤代油的改造工程。佛山市区的陶瓷企业由于环保压力,无法改用水煤气,只能采用加强新

广东佛山市南海自然的陶装饰材料厂副总经理尹明非认为,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国内市场饱和后,产品价格必然走低。寻找原料替代物等降低成本或减产提价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该公司将立足于自主创新,为品牌找出路,以提高售价。广东佛山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彦斌表示,因油价等原材料涨价对品牌产品影响较小,所以其产品利润空间仍较大。业内人士表示,一流企业卖设计与技术,二流企业卖材料。当设计成本、技术成本增值以后,原材料涨价对产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除了寻找石油产品的替代物外,陶瓷企业还应该多在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

湖北陶瓷产品走出低谷价格普遍上涨


湖北地区的陶瓷产品价格,在经历了近几年的低谷徘徊之后,近几个月来,受成本上涨和市场拉动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终于打破多年来一路走低的态势,普遍回升,涨幅在5%—15%之间,其中高档陶瓷产品涨幅较大,一般在10-15%之间,低档产品也有一定的升幅,一般在5-10%左右。

不仅湖北本地产的陶瓷价格上涨,一些外地进入湖北市场的陶瓷商品,也是涨声一片,为价格一向低迷的湖北陶瓷业带来了一股冬日的暖流。

据有关的企业经营者透露,湖北陶瓷价格普遍上涨,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是成本推动型上涨。近年来,湖北陶瓷业与全国陶瓷业一样面临原燃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了15%以上,特别是今年以来涨幅更大。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使许多企业感到压力很大,重压之下,不得不对终端产品的价格做出调整提升,否则企业生存会受到影响,这成为湖北陶瓷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市场拉动型上涨。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具有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本地及周边市场广阔,人口密集而富裕,市场需求旺盛。在湖北生产建陶产品,无论是向西部地区辐射,还是向周边市场延伸,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湖北境内及周边地区陶瓷工业发展相对落后,陶瓷生产企业数量少、产量低,根本满足不了本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加上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公路车辆超载限制的力度,加大了佛山、淄博等外地陶瓷进入湖北市场的成本。这对湖北陶瓷业来说,占领本地及周边市场就具有运输距离较近、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和市场空缺多、潜力大、销售前景广阔的竞争优势,为湖北陶瓷收复本地及占领周边市场带来了商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涨价也就成了必然。

三是创新驱动型上涨。为缓解产品价格上涨将带来销售下滑的不利影响,湖北部分陶瓷企业在产品创新、提高质量档次、调整产品结构、完善售后服务、实行差异化经营等方面狠下功夫,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把产品附加值做上去,为产品升价找到了合理的动因。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但有鉴伪经验者却是少数。故而旧货古玩市场举目可见赝品卖得红火,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当作“稀世珍宝”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人市场,因此防伪呼声日甚,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特征,传授鉴赏经验。但是,这些文章把收藏爱好者的鉴伪能力好像提高不多,倒把造伪者的作伪技术提高了不少。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一些仿作精品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著名拍卖公司的舞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收藏爱好者存在的认识误区无疑也给制售赝品者以可乘之机。《收藏》86期马广彦先生撰文对误导爱好古瓷收藏者的各种情况作了无情的揭露,并指出要靠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才能摆脱误导干扰,成功地进行收藏。

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误区之一: 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官窑精品。

珍贵古瓷相当稀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乾隆皇帝得到五大名窑的珍品,便御笔题诗,铭刻器底,足见其珍爱的程度。几百年来人们尽力搜求,流散民间不被认识重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莫轻信你的运气比别人好,好像埋没的国宝都会被你碰上,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极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窑工艺纹饰图案的历代官窑瓷器,更是罕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官窑瓷器的烧造管理十分严格,宫廷选剩的次品都是就地砸碎销毁,在当时的民间是见不着这些官窑瓷器的,连皇家用瓷的纹饰也是民间禁用的,如明代和清代的龙凤纹饰。《中国陶瓷史》辑有《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大事年表》,对御窑厂的烧造和管理禁令都有记载。《明英宗实录》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都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官窑瓷器除皇宫自用外,便是御赐庙宇的祭器和外交馈赠的出口瓷。这些瓷器都很难流散民间,且通过数百年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战乱年代流出宫廷的瓷器,当时即已十分昂贵,经列强疯狂掠夺,多流出国外,少数得以保存的都是有赖国内大收藏家的努力。了解了这些情况,再来看目前市面上那些打着官窑款的瓷器,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是要冷静分析的。无论古墓出土、旧楼偶得、贵胄家传,无非都是编造的故事。走出随处可购珍贵名瓷官窑精品的误区,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那些仿冒的珍品,冷静观察分析,克服那种看到一点珍品特征便主观肯定不及其余的激动情绪和鉴定态度。

误区之二:按图索骥,比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往赝品上凑。

目前收藏类理论书籍很少研究和关注民窑瓷器,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和官窑瓷器。其叙述的工艺纹饰特征也是主要以官窑名瓷为依据的。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世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相符,如果我们没有走出按图索骥的误区,便最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比如明宣德仅存在西藏萨迦寺的一对五彩碗,便被收录于一本图录书中,标价仅28万元。这种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没有踪影,民间如何碰得到,更何止28万元。因此,对目前那些普通出版书籍要分析消化,去伪存真,不可盲从。更不能拿着那些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名瓷图片在市面上去对号入座。像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因其在元青花瓷中的独特地位,便出现许多高仿品,如果按图索骥,正好入了仿伪者的道儿。

误区之三:尽想捡漏,生怕漏掉稀世珍品,宁肯掏钱一博。

仿伪者利用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不强的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品,作旧后在市上兜售,让人觉得稀少必珍贵,但又苦于没有参照器物和资料,虽然心中没底,又怕漏了货,因此,掏钱买了赝品。在收藏古瓷活动中捡漏,只有当鉴赏水平很高时才有可能。一般有漂亮外观的古瓷真品,人们都知道值钱,商贩们也不容易以廉价买到,所以售价都不会低。至于瓷器珍贵与否,往往表现在瓷器所含历史文化信息量上,这就不是仅外观漂亮就能决定,藏家需要对中国瓷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状况与发展有较多的了解,在收藏中有高人一筹的鉴赏水平,才有可能捡漏。没有丰富的鉴别经验和对古瓷的历史文化知识,如何谈得上捡漏泥?如果怕漏货凭侥幸购买,只能导致上当买赝品的后果。

误区之四: 收藏定位太高,不切实际。

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盲目按照书本上著录的瓷器去决定收藏定位档次,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损失了钱财,出不了收藏成果。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真品的距离。中国陶瓷艺术如同一条大江,源远流长,从创烧成功原始青瓷到明清两代的瓷器,瓷窑异彩纷呈,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些瓷器都很有收藏价值。民间收藏应把着眼点放在历代地方瓷窑和明清民窑瓷器上,注重其中有特色有个性的品种,这才是成功之道。民窑瓷器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没有收藏价值,官窑瓷器的烧制就是建立在民间瓷器成功的基础上的。

在宋代五大名窑以外的耀州窑系、磁州窑系、龙泉窑系瓷器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同样元明清的景德镇民窑产品在国内的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尤其是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官搭民烧,民窑烧制出许多价值很高的瓷器精品;清代的康熙时期,高大精美的大件瓷器大都是民窑烧制的。诚然官窑瓷器精美珍贵得多,著名的拍卖公司也屡有真品推出,但价格都十分昂贵,除非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否则,收藏定位在那些珍稀名瓷和官窑精品上都是不切实际的,只能把自己引入歧途。而国内一些知名的收藏家的作法是在专题上做文章,比如收集历代瓷酒具、瓷文房用具、历代青瓷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值得借鉴。而像徐展堂这样以名瓷精品为收藏对象的成功者,虽然值得景仰,却不是我们大多数爱好者有条件效仿的。

一个有志于古瓷器收藏的爱好者,除了走出上述认识上的误区外,重要的是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多与同好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不要轻信那些商贩保真的诺言,凭借对他们的信任决定取舍。要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走出瓷砖选购的误区:瓷砖吸水率并非越低越好


消费者在装修时,基本都会用到瓷砖,也看了不少瓷砖选购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瓷砖的吸水率这个概念,不过也可能因此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觉得吸水率越低就越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以前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在百分之几,现在很多企业都将其控制在千分之一,而施工普遍使用的还是从前的水泥,这就导致瓷砖产品贴不住,尤其是直接上墙的产品。那么,瓷砖的吸水率到底控制在多少才合适呢,不同空间的装修所用瓷砖的吸水率也有差别,下面笔者就给你详细解答一些瓷砖吸水率的相关问题。

事实上,瓷砖还是需要一定的吸水率来保证铺贴牢固。如果不用任何瓷砖黏合剂,只用水泥砂浆的话,选择这种吸水率在10%左右的陶砖,其背面一般比较粗糙,有利于贴上墙,黏合牢固度也更好。

陶制的瓷砖吸水率高,缺点是容易渗入液体,有的甚至在贴砖的时候,就会将湿水泥砂浆中的水从背面吸进来,进入釉面产生印迹,而受温度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导致瓷砖釉面和坯体之间开裂。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在铺贴时应对墙面做一个全面的清洁,并提前一天给墙面上洒水。此外消费者一定要保证瓷砖浸泡时间充足,仅往瓷砖上浇水是不行的,应将瓷砖放入盆中,浸满2至5小时为宜,以瓷砖不冒泡为准。

除了瓷砖本身的质地,要保证铺贴强度还有一些方法,在粘贴前首先要选用质量好的水泥,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测,在容器中放入水和水泥搅拌,第二天后检查其凝固程度,凝固力强的可使用。

其次水泥砂浆比例要得当。粘贴时要注意,粘结材料的厚度应控制在7-10毫米之间,不得过厚或过薄,附着过多的水泥砂浆,也会因太重而容易脱落。瓷砖背面满抹砂浆时,应在瓷砖的四周边上抹成斜边,中间少许留一些空隙,这样在按压、轻敲瓷砖时,既不使砂浆溢得到处都是,又能使砂浆饱满,瓷砖与墙面结合牢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价格策略 走出成本误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价格策略 走出成本误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价格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