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208件“镇馆之宝”首聚镇海楼

208件“镇馆之宝”首聚镇海楼

景德镇古代瓷器 如何鉴别玉脂楼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2021-05-22

景德镇古代瓷器。

石湾窑贵妃醉酒,清晚期-民国(1889-1936年),陶艺名家潘玉书代表作。据说潘氏塑造此作品时,曾故意灌醉其妻廖少珍,观察其醉态。

广彩开窗希腊神话纹碗,清乾隆(1736-1795年),口沿描金彩,外壁开窗绘两幅希腊神话故事,这是广彩瓷器根据西方人士绘制图案进行加工的典型器物。

石湾窑雕人物山水八角茶壶,清代(1644-1911年)。

样板扇,清道光中期。此扇供给来买外销扇的商人作样板,制作技艺高超。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级别最高特展《千载家国情广州文物瑰宝》5月18日~7月18日推出

国际博物馆日5·18特别报道

明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市属各文博单位携手合作的《千载家国情广州文物瑰宝》特展,将从5月18日至7月18日在镇海楼广州博物馆隆重推出。208件堪称“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将让参观者感受到先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规模最高的文物大展《千载家国情广州文物瑰宝》,将于明天在镇海楼广州博物馆开幕。特展甄选广州市属各文博单位208件(套)文物精品,分“家在岭南”、“东西汇流”和“天下为公”三部分展出。展览汇集了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客,微博)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展馆所藏的珍品,是全国独一无二、广东仅有的,最能反映广州城市历史、重大考古发现和岭南艺术特色。几乎所有曾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的广州各馆的“镇馆之宝”都将一一亮相。

特展增创了多项互动设施,观众可通过互动触摸屏为陶瓷器皿选择各式花纹图案,设计制作心目中最喜爱、最漂亮的岭南陶瓷。在岭南画派的经典书画作品前,观众拍拍手,画作中的“花草盛开”、“飞鸟掠过长空”、“蝴蝶漫天飞舞”等画面将动态展示,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

特展开幕当天,“2013年广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也将同步进行。广州各馆馆长将亲自在开幕仪式上向文物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表达对捐赠义举的感激之情。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恰逢全国助残日,广州博物馆与广州市聋人学校携手举办“聋人学生博物馆关爱之旅”。40多名聋人学生将前往广州市内特色博物馆展开一场别样旅程。

创下三个“第一次”

昨天下午,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赵冀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本次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市属各文博单位携手举办的《千载家国情广州文物瑰宝》特展,创下的三个“第一次”值得关注。

一是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各文博单位第一次联手举办的规模最大,文物级别最高的文物展览。

二是展览第一次通过汇集各文博单位馆藏历代文物精品,以“城市发展史”的形式,将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是第一次通过举办大规模、高级别的文物展览,增强广州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广州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赵冀韬说,这次展览中的每件文物,都记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从挟秦风而来的“铜戈”到极具异域风情的“波斯银盒”,从朴拙的汉代陶船到承载着梦想与荣耀的“青花斗鸡纹盘”,无一不是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

展览中,它们将通过“以物证史”的方式,引领大家去探寻广州文化中“广州人从哪里来,广州文化源自何处?”、“岭南文化在历史画卷中是何等的多彩与辉煌?”、“广州如何引领风气走向今天?”三个重要问题。

观展时细赏三个部分

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介绍说,整个展览以广州人的“家国情”为主线,分“家在岭南”、“东西汇流”、“天下为公”三大部分,通过准确、科学、生动、细致的设计,将广州人的“家国情结”和“民族精神”一览无遗地呈现。

第一部分“家在岭南”又分为“南越国都”和“番禺都会”两篇,利用考古新成就,揭示广州文化勃兴的开篇,使粤江流域文明大放异彩。正如开篇语所说:广州,又名羊城,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历史长河的一颗璀璨明珠。秦平岭南,将南粤大地纳入秦帝国版图。南越国建立,和辑百越,实现了岭南第一次大开发、大发展。我们的先民千百年来在此繁衍生息,融合精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东西汇流”,则有“东方港市”、“工艺瑰宝”和“丹青传神”三块内容,详细叙述广州人直面南海的气魄和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成就。

第三部分“天下为公”分“革命先行”、“华侨乃革命之母”两节,解析了广州人特有的世界眼光和奋发图强的斗志。广州得风气之先,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窗口。广州人民族思想最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先觉、而奋勇当先,是其引以为自豪的精神源泉。

市博馆美术馆

两馆投资24亿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赵冀韬透露:广州市将力争至2018年在全市建成逾80家博物馆,将广州打造成每1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的“博物馆之城”。未来的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及广州文化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在珠江两岸形成南北布局。广州博物馆和广州美术馆已被同意选址城市新中轴线广州塔以南地块,建筑面积各为8万平方米,投资各高达12亿元。

208件入选文物

全国独一无二

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介绍,208件入选的文物,以“全国独一无二、广东仅有”为标准,来源于60年来广州城市考古新发现、历史遗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友善捐助,充分展示着广州的重要历史。如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女(汝)市”铭款陶片、青釉筒瓦、“华音宫”铭款陶器盖残片、南越国时期木简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极高,更为岭南文化发展历程提供了历史与科学的支撑。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陶瓷大师6月聚石家庄


粉彩瓷板(苍苍者寿)王锡良与其子王璜合作

“2013年艺术大师精品展”将于6月8日在河北美术馆揭幕。这个由景德镇工艺美术学会、艺术商会、河北美术馆主办,兆云陶瓷艺术馆、王锡良家族艺术馆承办的展览,将为省内陶瓷爱好者提供一个与名家大师零距离的机会。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窑火千年不断,生产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而享誉海内外。此次参展作品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以及优秀陶瓷艺术家的精品,很多都获过国家级大奖,总件数不少于400余件(套)。作者有王锡良、王寿霖、唐自强、邱含、叶兆云、曾瑾、李少景、陈敏、夏徐玲、高峰、吴能、喻木华、刘志伟、吴兰芳、魏小毛、王一萍、欧阳国华、吴伟明、曹立新等。其中王锡良与其子王璜合作的《苍苍者寿》瓷板画、王寿霖的《深闺静读》瓷瓶、邱含的《君子论道》瓷板画、叶兆云的《孔子观海》瓷板画等引人注目。同时观众还可以看到精仿的“元”、“明”、“清”、“民国”的瓷器精品。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叶兆云表示:“石家庄是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介绍给石家庄。其间来自景德镇的艺术家们还将现场绘画,并与陶瓷爱好者互动交流,讲解陶瓷艺术品与产品的差别,介绍陶瓷艺术品的收藏知识。”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云南首件元代青花瓷“军用水壶”现世


一骑战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个大汉潇洒地从马背上的皮囊中拿出一个扁壶,豪迈畅饮……24日看到这个式样独特的元青花“四系扁壶”时,一段珍藏的历史就这样自然地呈现出来。“四系扁壶”是云南省首件通过科学鉴定确认的元青花,它是古人放在马背上装水、装酒的特殊器物,而这个扁壶背后还背负着收藏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谜题。

云南首件元青花现世

“四系扁壶”式样独特,它小口卷唇、溜肩、体呈扁长方形,肩部两端向下垂到底,长方形砂底,两肩各塑贴两条螭龙,两面绘有鱼藻纹。此类扁壶虽为元代特有,但并非中国传统器物造型。可以想象的是,当年成吉思汗的马队向欧洲大陆飞砂走石进发的过程中,随军工匠们从西亚和欧洲的器物中捕捉到了造型灵感。

去年12月,云南藏家刘渊在云南省第二届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大会上“淘”到了这件宝贝。那是一个江西人摆的地摊,刘渊一眼就看出摊子上虽然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个人却有些来历。几番交谈后,江西人终于从背后的竹箩中拿出这个“四系扁壶”,叫价8000元。

“当时没有科技手段可以检测,我自己也不是很确定,找来了收藏界的朋友,对方也说是好东西,最后我咬咬牙,以3000元的价格成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渊颇为快意。

中国元青花十分罕见

元青花究竟有多珍贵呢?据报道,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拍出。2006年7月11日,号称“天下第一拍”的伦敦克里斯蒂(又译“佳士得”)拍卖行,一只31厘米高的元青花鱼纹罐以190万英镑的高价拍出,加上拍卖行的佣金等用项,此罐身价足有210万英镑。

“中国有没有元青花?收藏界都还没有结论,有的专家说国内的元青花早已随着历史流到国外去了,而有的则说,中国有很多元青花,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不对!”云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李德昆对于云南发现元青花非常兴奋,“中国有元青花,但是不多,因此太珍贵了。”

扁壶属景德镇出产

在买下“四系扁壶”后,虽然刘渊天天把玩,越看越爱,但始终不能确定这个扁壶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元青花。

事情在今年7月有了转机,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检测实验室从德国引进了高精度的EDX-3600L古陶瓷检测分析仪,可以通过分析陶瓷成分,和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确认陶瓷的年代和所出窑口。

经过检验,“四系扁壶”所含元素完全符合元青花的数据,丝毫不含现代元素,确系景德镇所出的元青花。“只不过这件器皿有些粗糙,应该是元末衰退时期所生产的。”刘渊说。

海外珍藏聚港拍 瓷杂板块迎机遇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成交价2.29亿港元

古董历来是香港艺术品市场强项,但近几年艺术品市场调整中,古董市场也出现下滑波动。今年春拍中,香港苏富比(微博)乘机一举推出8个古董专场,最终收获了5.6亿港元,占春拍总成交额近一半,基本反映了当下市场重回稳健状态。

秘藏50年天价瓷器现身

回顾以往的古董拍卖市场,成交过亿元拍品多数出现在欧美和中国香港地区拍卖会上,比如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以2.3亿多元人民币成交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2014年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以2.8亿多港元买走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作为香港地区艺术品市场的优势板块,古董拍卖一直很受中国和欧美收藏家关注。

在今年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欧洲艺术古董博览会等一系列重要艺术品交易活动中,中国的瓷器、青铜器等古董艺术品大受欢迎,包括欧美和中国的买家,尤其是中国买家十分活跃,实际上,为迎合中国买家,欧洲拍卖行近年来已经开始着力开发中国古董市场。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发布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额虽然同比下滑了,但在全球市场份额却上升至全球第一位。其中,瓷杂专项在过去六年里,由原来的20%上升至40%。

今年春季的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随之作出反应,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出手便是8个专场,共252件拍品,并且收获了近5.6亿港元,占到其春拍总成交额近一半。这一成绩相比2016年秋拍基本持平,当时共上拍291件拍品,总成交额超6亿港元。

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苏富比古董部分本季最重要的拍品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成交。此前,这件来自日本收藏家的天价青花大碗已经有50年没有在市场露面,最近一次出现是1966年在京都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仇国仕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年前他在日本第一次见到这件藏品。当时他在货主的茶室,当他慢慢打开盒子的时候,激动得心脏都快要停止了。他从没有过如此机会当面见证这样一件来自宣德年间的珍贵藏品。

龙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刘益谦在拍卖后发微信朋友圈称,已经商谈成功将这件宣德青花鱼藻纹大碗借来展览,以参加龙美术馆4月28日举办的明永宣大展。业内猜测神秘买家应该来自中国。

去年年底,香港永宝斋主人、知名古董收藏家翟健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市场低谷和高潮差不多七八年一个循环,他预估2017年会有一定“爆炸力”的藏品出来。

北宋定窑刻花牡丹纹长颈瓶, 成交价1990万港元

欧美大藏家释出藏品体系

保利香港在这次5周年春拍中新设了“玫茵堂”瓷器板块,结果反响也十分热烈,27件玫茵堂珍藏的元、明、清御窑瓷器,成交率达100%。27件拍品虽是小品居多,但品质水准上佳,其中一件青花花纹绶带耳葫芦瓶以1003万港元成交。

玫茵堂是由瑞士藏家裕利兄弟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和艾斯肯纳奇的协助下历经50余年而成就,以精炼的私人御制瓷器收藏著称,可与西方的艾弗瑞·克拉克及大维德两位中国古董大收藏家齐名。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刘益谦用2.81亿港元竞得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玫茵堂的珍藏。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玫茵堂的2000件浩瀚收藏都是秘不示人不为人知,一直到1994年,德国学者康蕊君女士编纂的《玫茵堂藏中国瓷器》图录首两册出版,这批精美的中国瓷器第一次震撼世界。同时,大英博物馆等地开始陆续展览部分玫茵堂藏瓷。

在裕利兄弟中的弟弟去世后,2011年开始,香港苏富比连续推出了玫茵堂专拍系列。艺术市场评论人士周峰认为,尽管玫茵堂的瓷器已经在香港苏富比多次拍出过亿天价,但如果仔细欣赏研究已经在市场上露面的这两百多件藏品,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个全球顶级的收藏体系,不仅仅有最精美昂贵的艺术品,还要有广博的艺术史厚度,玫茵堂的每一件收藏几乎都可圈可点,而又带有收藏者自己的审美趣味。

他认为,中国内地的古董收藏和市场如今既面临着机遇,又陷入了尴尬,古董也是中国收藏者的传统大项目,但受到精品逐年减少,赝品仿品泛滥的制约,古董市场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市场各方都在期盼真正的精品出现。

无奈之下,反观内地的几场春拍预热的古董专场,几乎没有特别精美或者十分特殊的藏品出现,所以也没有高价成交的拍品,拍卖公司将重点放在新老藏家对于艺术品“趣味性,文化性”的引导上,如提高专场对文房布置要求,加入更多陈设用器及载体,或通过瓷器、家具、文玩等系列一定主题的藏品,来体现藏品拥有者个性化、独特化的艺术审美趣味。

翟健民看到,20年前,宋瓷还处于市场的价值洼地,但那时香港收藏家也一直在收藏,直到十年前,内地的藏家开始关注宋瓷。2008年,一件汝窑花盆在香港苏富比拍了3000多万港元;2012年,一个汝窑的盘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2亿多港元,2016年9月15日,一件建窑油滴天目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以7807万元创建盏世界纪录,买家就是中国藏家,这是瓷器市场的一个变化。

南宋至元官窑葵瓣盘,成交价1210万港元

收藏理念决定不同道路

古董拍卖以瓷器为主,包括明清瓷、高古瓷等,囊括了家具、玉器、文房等杂项,本季香港春拍中每个门类的代表性拍品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古董是延续了纽约亚洲艺术周的好氛围,尤其是以2.29亿港元成交的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大碗,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信心。

业内人士指出,2005年时就有一个2亿多的鬼谷子下山,现在市场要是还有能到这个级别的藏品,买家也能追捧到两三个亿;不是市场不好,有钱人仍然有钱,但没有足够高端的藏品吸引他们,所以市场呈现平稳状态。

在欧美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古董市场上,几大海外收藏家的藏品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如,2015年纽约佳士得那场为期五天的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堪称拍卖史上最为隆重且最具号召力的拍卖盛会,六大专场总成交额高达1.3亿多美元(约合人民币8.16亿元),同时刷新四项世界拍卖纪录。

安思远出身纽约曼哈顿显赫家族,他生前是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我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亚洲艺术品商,但一定是最富有的。”安思远这样评价自己,除了富可敌国的藏品,更多的可能是在强调,他内心的富足。

“中西方古董收藏家的理念有一定的差距,内地的一些传统收藏家非常看重对藏品的长久持有,并且希望能够在家族中传世,常常强调自己只收不卖,对待藏品流通带有一些偏见。”周峰表示,一些内地收藏家喜欢自己能有几件镇宅之宝,似乎这也能象征他的鉴赏品位和收藏实力,实际上有的人的古董收藏就止步于此了,再也没有更广泛的收藏和研究,这怎么能算是真正的收藏家?而一些欧美的收藏家更是兼具了古董商的身份,但这不影响他们收藏的体系和高度,他们为了一件更需要、更适合收藏体系的艺术品,而卖出最精美的藏品也在所不惜,他们也非常注重藏品的传承,有的家族收藏历史达到上百年,但这并不局限在某一件藏品,家族收藏经常出现在海外拍卖会上,固然有后人在遗产税方面的考量,但是最根本在于收藏理念上。

民间藏瓷精粹:《明瓷聚真》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发明。

中国瓷文化源远流长饮誉中外,瓷器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实物见证是民族的象征国家的名片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不仅对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瓷器是土与火的艺术具有实用与观赏双重功能深受世人珍爱。同时中国瓷器是我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科技的结晶亦是我们祖先留存下来的一份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份珍贵的遗产是我们上对祖先、下对子孙的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大明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又一个高峰。明代是一个文化上集大成和有所开拓的历史时期。明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显要地位。从洪武釉里红的凝厚到永宣青花的艳美从成化斗彩的雅致到弘治黄釉的静穆从嘉万五彩的瑰丽到崇祯青花的明快。瓷都景德镇“天下窑器所聚”的霸主地位在明代更加巩固。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浦生

“盛世而收藏兴”。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家以保存历史、传承文明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文物收藏乐趣很多既陶冶情操又增长知识既广交朋友又积累财富。故而有人曾这样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银行家而是收藏家”。任何时候收藏品的价值都是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息息相关的。

山西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以及地上地下保存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早为世人所识。尤其是明清之际晋商“纵横欧亚九万里富甲天下五百年”。这方沃土培育了收藏文化。遥想当年,山西人在北京琉璃厂古玩界就有了名声,今日亦然。由于工作关系我去山西开会讲学次数不少认识山西文博界、收藏界的朋友甚多知道他们早在改革开放之处,就在收藏这条崎岖路上前行,近年来更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收藏的群众性和藏品的专业性,是山西收藏的两大特点。

《明瓷聚真》编著者郭学雷是我的学生国内陶瓷研究、鉴定领域的中青年骨干。孔繁珠先生是山西省古陶瓷爱好者他对大明瓷器情有独钟且有相当的研究。该书所选的240多件明瓷可分彩绘瓷和颜色釉瓷两大类。其中以青花居多涵盖了有明一代。该书所收录虽官窑器不多残破器不少但从研究角度来看其史料价值与科学价值却不能低估。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景德镇大明瓷器的迷人风采寻觅明瓷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而且从中可管窥山西收藏界陶瓷典藏之宏富。

总之,《明瓷聚真》。是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民间收藏明瓷的专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编排规范,鉴赏性很强。其深入浅出的文字风格,简洁明了的术语解释和鉴定要点评述引领读者轻松的进入异彩纷呈的明瓷收藏领域。

瓷器的“件”


在景德镇,一些外地顾客在商店购买瓷器时,营业员会问:“你要买多少件的?”客答:“只买一件”。显然,前者所问,后者不懂;后者所答,却非前者所问。

景德镇瓷器的“件”,并不是数量单位,要讲购买数量,称个、只、筒(10个),如一个碗、一只瓶等,而“件”是指器物的大小规格。《景德镇陶录》载:“陶瓷有以‘圾’称者(俗称‘件’),自五圾起以至百圾、五百圾、千圾……”《释文》:“圾,本又作岌。”以上说明在古时,“圾”、“件”、“岌”三者通用。《尔雅》中有“小山岌大山”之句,指的是山峦重叠,高耸魁大之意,而借用到瓷器上,就是形容瓷器越大,“件”数越多。清代以前,人们常把“圾”与“件”混用,到了清末民初以后,“圾”逐渐被人淡忘,“件”被广而用之。

其实,“件”是景德镇传统手工瓷业特殊的规格称谓,量化数据并不十分严格,只是凭感觉有一个大概的标准。瓶类的“件”,一般根据高度叫单件、双件、十件、百件、千件、万件;缸类的“件”是根据口径大小,从30件起直至千件;壶类的“件”是根据容量,从5件到百件不止。而成套的文具、茶具、餐具等,它们的单个数量却又称作“头”,如一套茶具中有4个茶杯、一个茶盘和一把茶壶,这套茶具就叫6头茶具。

1686件瓷器,仅两件有价值


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讯辛苦收藏20年,藏品1600多件,但有价值的仅寥寥几件。由嘉帝拍卖公司组织的武汉首场最大秋季拍卖临近,不少武汉本土收藏家纷纷把藏品送去鉴定,江夏的夏先生收藏的1600多件藏品多为赝品,这让鉴定专家为了难,面对满怀希望的收藏者,应该告诉他真相吗?

在广州打拼了半辈子,3年前59岁的夏先生将生意交给一双儿女后,携妻“告老还乡”,回到了原籍江夏。一直以来,夏先生对瓷器情有独钟,元至清各朝代瓷器无不涉及,从广州来汉时,除了瓷器他几乎没有多带一样家当,这些瓷器“足足拉了一货车”。

20年收藏瓷器1600多件

从本报获知本土嘉帝拍卖公司向民间征集拍品的消息,夏先生先后6次前往该拍卖公司,希望通过此次秋拍,检验自己多年投资瓷器的回报,“他不是想出手,只是检验一下自己的成就”。

“前两次是考察,后来才慢慢谈实质的内容。”该公司负责受理拍品的工作人员称,夏先生将自己认为“精品中的精品”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到拍卖公司“试水”,拿给工作人员鉴定估价,但遭到拒绝。

“瓷器必须要上手才行。”面对一沓照片,工作人员要求夏先生携带实物到该公司,“我的东西近2000件,样样都价值不菲,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对方的答复,让在场工作人员惊愕,“一般价格上百万的东西,我们才会上门鉴定取货,”该公司负责人对夏先生的说法表示怀疑。

仅两件有价值,不敢告诉藏家

“他那么执着,我们也心动了,心想如此大的数量,就算没有精品,也有一定价值的东西存在。”在夏先生随后数次上门游说后,该公司负责人陈前武率6名鉴定专家赶往江夏。

夏先生及老伴对宝贝的疼爱程度,让所有人吃惊不小,夫妇俩居住的为一栋三层楼,二楼全部是瓷器仓库,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战国时期的玉制品,部分精品还专门聘人用红木打制了底座。

夏先生还拿出了镇宅之宝——清代的一款“将军瓶”,“要是他这款是真的,那故宫的就是赝品了。”几位专家的回复,让陈前武哭笑不得,“当着他的面,我们都没怎么说,怕他受刺激”。

最终,6名专家忙活了一上午,夏先生所拥有的瓷器,仅2件是有价值的真品,年代属清中期,估价在10多万元左右。

据嘉帝拍卖公司陈前武了解,夏先生属于典型的半路出家型的收藏爱好者,拥有的藏品来源广泛,“一次别人抵债就给了他300件”。

故宫精美的陶瓷鸡首壶


鸡首壶是北方陶瓷的经典器形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鸡头壶瓷器造型了。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使其首尾相呼应,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纯系装饰。东晋时,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得细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清乾隆,通高24cm。故宫博物院藏。

天鸡昂首引颈,背驮撇口尊。通体白釉刻花装饰,鸡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画细腻,将雄鸡气宇轩昂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鸡为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掐丝珐琅天鸡尊

掐丝珐琅天鸡尊,清乾隆,通高18.9cm,身长13.4cm,口径4.5cm。

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双翅扬起贴于尊身,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卷,尾羽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螭耳尊椭圆体,撇口,螭耳镀金。天鸡胸前贴饰片状彩云,中间嵌长方形铜镀金片,其上阴刻“乾隆年制”单行楷书款。整器以红铜作胎体,掐丝花纹内填入珐琅彩釉,露铜处镀金。天鸡身上随形作出羽毛状饰纹,尊表面饰缠枝莲纹。

天鸡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由来已久,具有吉祥之意,但其具体形象的塑造则在清代乾隆朝才开始成熟。乾隆时期造办处曾以不同的工艺制造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此天鸡尊器形优美,形象生动,色彩富丽,镀金辉煌,透露着一种之感,体现了乾隆时期珐琅制作工艺的精湛水平。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清乾隆,高18.3cm,口径2.3cm。

花浇呈天鸡形,昂首直立,长尾垂地,背驮一个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水口。花浇通体施东青釉,鸡身遍体以金彩描绘羽翼,瓶体上以金彩描绘蕉叶与螭龙纹。

天鸡是一种祥瑞的神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此花浇是一件清代宫廷的传世器皿,器形小巧精致,描金一丝不苟,体现出皇家用器的高贵大气。此器既可用来浇花,又可作为陈设器摆放于殿堂中,将实用性与观赏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白釉刻花鸡冠壶

白釉刻花鸡冠壶,辽,通高26.4cm,足径7.4cm。

此壶扁圆形,短流,肩上有一提梁,圈足。通体施白釉,壶身两面刻花叶纹。此器朴素粗犷的风格反映了游牧民族豪放的气质。

鸡冠壶始见于辽代。契丹族入主北方建立大辽国后,将惯用的皮囊改变成瓷器,早期的瓷壶提手部分形似鸡冠并有系绳的穿孔,故名鸡冠壶,此种器形保留了游牧民族生活用品的特色。后来穿孔逐渐演变成提梁,体现了契丹工匠在制瓷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

青州博物馆藏鸡首壶


1.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鸡首壶及其底部 1985年9月青州市五里镇涝埠村出土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是指雕塑鸡头为装饰或以鸡头作为壶嘴的瓷壶。为酒具,又作盛水器。烧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其前身乃盘口双系壶,为南方越窑所首创。在南北朝时期有进一步发展,形体趋向高大,流行龙形执柄。隋代的鸡首壶以壶体修长、鸡头雕塑逼真著称。入唐以后,鸡首壶逐渐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多件鸡首壶,介绍于下,供大家共赏。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鸡首壶(图1) 1985年9月青州市五里镇涝埠村出土。口径10厘米,高28.6厘米,底径13厘米。盘口,圆唇,束颈,广肩,鼓腹,平底。肩饰对称桥形系,肩一侧贴塑直颈高冠的鸡头为流,似在引吭而歌。另一侧贴塑引颈俯首口衔盘口的龙柄。通体施黑釉不及底,底部露胎,胎体厚重,釉色漆黑。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壶虽鸡头神形毕肖,但不通壶腹,不能倾注,为闭口者,纯为装饰,是用于陪葬的明器。

该黑釉盘口鸡首壶,圆阔的形体,配以鸡首流与龙柄,整个造型匀称、自然,器身弧线与折线的有机结合,更增添挺拔中见柔和的韵律美。用黑釉遮体,更显得高雅,是东晋德清窑鸡首壶中的一件珍品。黑釉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瓷业生产中的新品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是在青瓷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颜色釉瓷。它的烧制成功,突破了单一的青釉传统,丰富了瓷釉装饰。魏晋南北朝瓷器中,黑釉者较少,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的是东晋德清窑。

2. 南朝越窑青釉盘口鸡首壶及其底部 青州市益都中心医院出土

南朝越窑青釉盘口鸡首壶(图2) 青州市益都中心医院出土。口径9厘米,高25厘米,底径10厘米。盘口,细颈,肩部一侧有一对并列鸡头作流,鸡头的刻划惟妙惟肖,作昂首状。另一侧用双股泥条塑龙头把手,龙头仅具轮廓,龙口衔盘。流与把之间的肩部装饰对称的桥形方系。腹部略显瘦长,下腹部微内敛,平底。通体施豆青釉,釉色温润。此壶的鸡头流为闭口者,亦为明器。从这件壶的造型、釉色来看,应为南方越窑的产品。为国家二级文物。

“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在社会大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和发展,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期望。鸡首壶器形演变大致为:器形由小到大,由矮到高;盘口由小变大,颈由短变长;鸡首由实心到空心,鸡尾由装饰变为实用把手。鸡首壶的流有张口、闭口的分别,张口者数量较少,可以实用。

3. 唐长沙窑青釉斑彩鸡壶及其底部 从青州古董商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

唐长沙窑青釉斑彩鸡壶(图3) 1965年从青州古董商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壶嘴作仰头张口鸡头状。壶身对称贴塑绿彩鸡翅,肩部挂釉下绿、褐斑彩,壶把捏塑成外卷的尾巴,壶腹分割成瓜棱形,整体施青釉未及底部。造型像一只引颈高叫的雄鸡,比较罕见。

从整体上看,此壶在鸡头、鸡尾的处理上极富想象力。肩部挂10多条釉下绿、褐斑彩,为唐代长沙窑的典型装饰手法。肩部的系消失,由两翼写实贴塑的绿彩鸡翅替代,竹刀刻划的鸡翅栩栩如生。长沙窑是唐代湖南长沙地区的一个重要窑场,其窑址位于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始烧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为南方的一处青瓷窑场。经考证此壶是唐代饮茶用壶,弥足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