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五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五彩瓷器鉴别 古代五彩瓷器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2021-05-22

五彩瓷器鉴别。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44cm,口径22.4cm,足径14.2cm

生产时代: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五彩

陶瓷造型:尊

说明:清康熙

尊侈口外撇,长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至近足处外撇,形似凤尾,又称“凤尾尊”。

口外沿和胫部各绘水波纹一周,颈、肩相接处绘回纹及水波纹一周。通体以白釉为地,上以红、黄、绿、蓝、紫、金等色彩绘鹭鸶莲塘纹。塘中水草、浮萍随波荡漾,嫩绿的新枝托起硕大的莲叶,随风摇曳,红色、紫色、金色的莲花,或含苞或怒放,莲间点缀着彩蝶、鹭鸶。整个画面以写实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一幅自然恬静的夏日荷塘美景。

莲花因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之特性为人们所喜爱,明、清瓷器多以莲花为装饰。此尊器型秀美,色彩丰富,尤其是金彩的应用,使之愈显富丽堂皇。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康熙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所绘内容寓意吉祥。

清康熙时的五彩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其中釉上五彩最能显示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清宫所藏康熙五彩器是官窑或“官搭民烧”的上等品。这时期的五彩器造型以古朴、凝重、挺劲见长。五彩器的款识式样颇多,除本朝款,还有仿前朝款、堂名款等。仿前朝款以仿“大明成化年制”居多。

五彩茶壶


收藏故事:刘先生喜欢喝茶,因此也酷爱茶具。这个清代茶壶是刘先生多年前收藏,壶体总体造型古朴,精巧雅致甚为喜爱。

宜宾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贾少奎点评: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清代的陶瓷茶具,种类繁多,其造型、釉彩、纹样、型制及装饰风格等都各有特点。在釉彩方面,清代的瓷工瓷匠们精心探索,突破明代时期釉中以红、蓝、黄、绿、绛、紫等几种含量饱和的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了各种带中性的间色釉,并达几十种之多,使得瓷绘艺术更能发挥出其独特的装饰特点。作为彩绘器发展的基础,清代的白釉器质量很高,清代可以纯熟地烧造出牙白、鱼肚白、虾肉白等浓淡不一的器皿,这就为彩釉器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红釉从明代的鲜红、郎窑红发展到朱红、柿红、枣红、橘红、胭脂水、美人醉、海棠红等新品种,青釉则从仿唐宋名品中的秘色天青、冬青、豆青等,到新创出了豆绿、果绿、孔雀绿、子母绿、粉绿、西湖水、蟹甲等多种品种;黄釉一类又新创了淡黄、鳝鱼黄及低温吹黄等色;此外在蓝釉、紫釉等方面也很有成就。

清代的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茶桶茶壶制作千姿百态,款式多样。清宫茶具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器最为出色。茶具以壶器形繁多,有扁平形、高桩端把式、提梁式、竹节式、石榴式、佛手式、桃形倒流式、人形、鸟形及做成福、禄、寿、喜字形的;另外还有菊瓣式、瓜式、梨式、莲子、方体和直流式等茶壶。

清朝品茶所用之器具,无论在纹饰、釉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比前代有所发展。如青花、粉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画面构图疏朗,描绘细腻。刘先生这把清中期的五彩茶壶市场估价在3000元左右。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杯

说 明: 清康熙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 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 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 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 兰花 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 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 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 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 月季 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 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

斗彩勾莲菊瓣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5.7cm,口径22cm,足径15.6cm

生产时代: 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斗彩瓷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雍正

尊撇口,圆腹,高圈足外撇。整个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规整端庄,器外以斗彩绘竖向勾莲花纹,构图新颖别致,色彩淡雅,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雍正斗彩系仿明成化斗彩工艺制作,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艺方面都进了一步。其突出表现,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器物,有的已达乱真的程度;二是雍正时期盛行粉彩,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的传统工艺,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使斗彩更加清新雅致。以花鸟人物为装饰题材的雍正斗彩,釉下青花勾线,釉上填绘各种色彩,均填彩准确,不出边线,且追求色彩的变化,在一朵花内填以紫红黄绿青等多种色彩,反映了雍正斗彩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康熙哥釉斗彩五彩加粉彩剔刻开光胆式瓶


此瓶高40厘米,口径8.5厘米(微残),最大腹径23.5厘米,底径13.5厘米。

此瓶工艺特征有如下四点:

第一、哥釉。通体施亮清釉,呈百碎圾状的棕色细开片,不规则布列其中。

第二、此大瓶通体分三部分。左右分别为2个圆形开光五彩纹饰区,开光外为剔刻斗彩缠枝番莲纹。青花区的缠枝番莲以及开光窗棱,由工匠在未施釉前,在素胎上剔刻而成,故而罩釉后,浅浮雕美学效果跃然而生,主体纹饰立体感分外凸显。

第三、番莲纹作为主体纹饰,工匠为了突出工艺效果,把釉上红绿彩“拼”、“斗”于青花之中,使图饰更为清雅。莲心施釉上绿彩,“斗”于青花之上,突破成化斗彩传统的青花勾边、釉后“填”彩的工艺,而是采取“外青花内斗彩”的创新工艺。“里青花,外斗彩”是康熙朝瓷器的创新技法”(见《五彩·斗彩—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P226图207),这在康熙瓷器中是未多见的。施用珠明料,以“分水法”表现花枝的阴阳向背,大面积青花造势,艳丽的青花由浅入深,“色分五等”,层次感极强,把莲花枝叶的灵动、向背活脱脱地表现出来。而“斗”、“拼”、“填”入花心和小枝叶上的浅绿釉上彩,正是工匠高度艺术修养的体现,其艺术构思显然以这“斗”绿之笔,把莲心和新枝,不经意地表现于画面之上,堪称“神来之笔”。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斗彩也可称“染彩”(即“在青花边缘染彩、勾彩”)(耿宝昌语)。

更为令人击节叫绝之处,是与斗绿彩相套用的斗红彩工艺。作者将釉上红彩点染于莲花的莲蓬心和几片叶片边缘,使这若隐似现的几抹红彩掩映在这万绿丛中,真正表现出莲花在结果期“英落蓬生,新叶茂”和“绿肥红瘦”的诗境。

联想到五代越窑莲花盏托中托心为莲蓬的造型,荷花叶瓣以伏莲纹环刻于莲蓬四周,肥大的荷叶作底托的造型创意,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古代陶瓷艺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之一斑。

第四、开光内五彩与粉彩套用。左边开光内的春江山水人物图是一幅绝妙的清代五彩图,分别用绿、矾红、赭色、棕、浅蓝、黑色、紫色八种彩饰图,其中远山、楼阁、土地施釉上彩;江水、近山、人物、树木、花草用釉下彩;桃花用桃红粉彩,海水江乐、海浪边缘及海兽之爪、腹、獠牙施白色粉彩。粉彩是珐琅彩盛行前的一种工艺,大量使用于雍正朝瓷器。在康熙晚期瓷器中已有五彩、粉彩共用的现象。

精美罕见的 "金五彩"瓷俑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古代窑工创制生产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绘瓷器,传世纪年材料和考古发掘研究表明,它创制的时代约为金代前期(12世纪初),兴盛于金代中后期(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前半叶),元代继续烧造,大约在明代前期(15世纪中叶以前)停烧,主要在北方磁州窑系的窑口生产,以五彩缤纷的艳丽色彩、古朴生动的纹饰造型备受人们喜爱,早就引起了研究者与收藏者的关注。“金五彩”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金五彩”,一般泛指宋红绿彩,又称“宋加彩”、“宋赤绘”或者“金加彩”,翻开《宋人笔记》,偶见有南宋富人“爱五彩”句,民国许之衡也有“宋五彩”的推测,日本学者则直接称宋、元红绿彩为五彩,国内研究者也有称之为五彩者。狭义的“金五彩”则按照传统五彩的判定方法,将宋红绿彩瓷中具备红、黄、绿三色及三色以上者称为“金五彩”。

这件“金五彩”仕女瓷俑,高20厘米,最宽处8厘米,模制,中空,底不封口,灰白胎、坚致,白色化妆土装饰,通体施透明釉,滋润柔和光亮,有细小开片。整个造型是一位仕女形象,比例匀称,头部簪花包髻,博鬓,无冠,黑彩涂绘表示头发,头部包髻巾为红绿黄三色。身披圆领广袖齐足

外衣,红袍绿襟,肩披黄绿色霞帔,内着左衽襦衣,腰部束带,垂绿色绦,双手捧盒。釉上施红、绿、黄、黑四种彩绘,以表现人物的服饰及五官、毛发。尤为少见的是人物脸颊施浅淡红彩来表现其涂了胭脂。整体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所用颜料系矿物质研磨配制而成,颜色冷硬,色彩对比强烈,绚丽凝厚,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在存世的少量“金五彩”瓷俑中,尚未见相同者。

“金五彩”瓷主要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之后,再于白釉之上以红、绿、黄等色彩勾画出纹饰物象,二次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其色彩十分丰富,主色是红、绿、黄三色,每种彩又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特别是大面积矾红彩的烧成与流行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它用青矾加热、煅烧形成的铁氧物作为呈色剂,一般为正红色或枣红色。绿彩则有翠绿、墨绿、褐绿、浅翠绿等,黄色则有浅黄、明黄、金黄等。它们还常和黑彩、釉下黑彩或棕褐彩相配合,使这种器物具有多样的色彩和极强的表现力,成为金元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一朵奇葩。“金五彩”产品分布广泛,遍及全国20多个窑场,品种丰富,但存世的器物标本相对较少,再加上其色彩鲜艳、画风流畅、惹人喜爱,特别受到人们的珍视,因而很早就有人开始仿制。

从目前市场上所见,主要的作伪方式有两种:一是旧胎加新彩。由于作伪者限于学识欠缺,旧胎加新彩器物往往胎与彩出现时间上自相矛盾,如北宋中早期的器物加上金代才出现的彩。同时,旧胎加新彩器物往往需要复烧,难免留下痕迹,如釉下划痕、污物;旧胎中大的石英质颗粒复烧时再次粉化脱落形成麻坑等。第二种作伪方式多采用真品翻模的办法,造型、纹饰、色彩几乎与真品一模一样,但一般在作旧处理上往往不过关,如快速人为地使瓷器老化的赝品总是与在地下埋藏近千年的文物老化特征不同,仔细分辨还是可以识别的。

名瓷欣赏—清雍正五彩仕女纹罐


【名称】清雍正五彩仕女纹罐

【类别】瓷器、五彩瓷

【年代】清雍正年间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陶瓷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34.1cm,口径14.6cm,足径15.3cm。

罐撇口,颈微收,圆肩,肩下渐敛,圈足外撇。主题纹饰为通景庭园仕女婴戏图。四仕女在游园、憩息,四小童伴左右。其中一仕女右手提花篮,对面两仕女并肩相倚而立,身后闪现一小童作趋前伸手取花状,令二仕女侧面相望,另一侧洞石上坐一绮袖仕女,面前二小童似与身后的小童嬉戏。所绘仕女均发髻高耸,面目清秀。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调为主,间施以红、黄、黑、蓝等彩,色彩丰富鲜艳。在人物的衣服上,以淡雅的色釉映出丝绸的质感。罐肩部饰锦地缠枝菊纹一周。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雍正朝粉彩瓷开始盛行,五彩瓷渐少。此罐造型规整,底釉洁白,画工精细,是雍正朝五彩瓷收藏品中的精品。

仿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赏析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曾红极一时的《青花瓷》仿佛还在耳边轻唱,周杰伦用轻柔低沉的歌声诉说着青花瓷的故事。

那时,青花瓷对于我们只是种梦想,很少亲见。而今,只要我们愿意,走进7坊街创意园区B区,随时可欣赏到各种形状不同、色彩鲜艳、品质优良的景德镇瓷器。

仿品赏析 严格按照原作1∶1再现 

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1955年出土于北京东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五彩瓷罐,天地式盖,宝珠形钮,短颈丰肩圆腹,内圈足,底部书“大明嘉靖年制”。该罐形体硕大,纹样构图饱满、画法古朴生动,色彩明艳。

中国人喜爱鱼纹,鱼与余同音,人们常用来比喻“年年有余”,以求吉庆和幸运。罐通体五彩装饰,设色以黄、红、绿、褐和青花蓝色为主。盖钮上多层莲瓣纹,盖面绘八宝璎络纹,盖边为莲池游鱼纹,罐的肩部一周变形莲瓣纹,腹部绘莲池游鱼,八尾红、黄色的大、小鲤鱼,在红花绿叶的莲池中上下穿游,姿态各异,空隙处水绿、黄、蓝色多种水藻,近足部饰以双重蕉叶纹,此器上的莲池游鱼构图饱满,以鲜艳的色彩衬托,更为生动。

此罐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识。此罐高仿,严格按照原作的胎质、外形、尺寸、釉色、工艺等进行高度一致的仿制,也称作1∶1再现原作。

背景介绍 景德镇陶瓷之历史

据中华仿古瓷第一人、景德镇古陶瓷研究员黄云鹏介绍,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中国古代造瓷,在釉色方面素有崇尚青色传统,以青为贵。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仿效了青白玉的色调和湿润的质感,创造性地烧造出了一种“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的青白瓷使青瓷艺术达到了高峰。自宋代起,景德镇瓷器就成了皇家宫廷的御用瓷器。元朝统治后进一步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监造供朝廷使用的御用瓷器并为官府机构枢密院定烧印有“枢府”铭文的卵白釉瓷。元代时期的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景德镇窑在宋代青白釉生产的基础上迅速崛起,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创烧了成熟青花、釉里红及各种单色釉品种。在制瓷工艺上采用了瓷石泥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烧瓷的温度,大件器物应运而生。

明代是景德镇的鼎盛阶段的开始,陶瓷艺术集历代瓷艺之精华,大量新工艺、新的装饰手法也先后涌现。宣德年间是明代青花瓷烧造的黄金时期。清代,中国瓷器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雍正产品,以其胎细釉润,纹样典雅精美而独树一帜。最著名的有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幽静雅致的青花影青瓷,古朴清丽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明丽隽秀的窑彩瓷别开生面的总和装饰瓷等。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

前世今生 明嘉靖独创,谐音“皇上红”

明代发展到嘉靖朝,对外交往和贸易拓展开来,瓷器作为主要外销产品而大量流于国外,从而刺激和促使其品种和花样迅速创新。尤其是五彩瓷器,开创了一代彩瓷制作的新局面,质量和数量都蔚然可观。

五彩瓷是一种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出多彩图案,再入窑炉中低温二次烧成的装饰技法,属釉上彩绘。嘉靖五彩,在五彩瓷器中较为独特。它色调纯正,绚烂之中又以红浓绿艳取胜。五彩瓷器色彩对比强烈,在视觉效果上与欧洲建筑的居室装饰色彩十分搭配,故大为流行。正是由于欧洲人、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五彩瓷情有独钟,在这种传统的审美和收藏心态支配下,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国内的明代五彩瓷器大为流失,所以这个明代五彩瓷器精品极为可贵。

在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引人注目。此器引得世界各地藏家竞相争夺,最终以高达4400.00万港元成交。此器采用“黄上红”釉彩套叠工艺,为嘉靖时独创,谐音“皇上红”。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瓷器浓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曾盛极一时。嘉靖官窑五彩器的盛行,可能与嘉靖皇帝本人尊崇道教、深信五彩辟邪有关。这件五彩鱼藻纹盖罐属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青瓷中的精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