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砖 > 陶艺家瓷砖 > 导航 >

世界陶艺家在景德镇切磋陶艺技艺

世界陶艺家在景德镇切磋陶艺技艺

陶艺家瓷砖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2021-05-22

陶艺家瓷砖。

在中国景德镇的陶瓷可谓是家喻户晓,凡是到景德镇的人都看陶瓷买陶瓷,连一些外国人也慕名前来。据央视国际网站报道,近日,60多位从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等16个国家的陶艺家就来到景德镇,跟景德镇的陶艺家们交流经验。一到景德镇,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首先参观了这个展览,这些都是景德镇的陶艺家们最新的作品。在这个古代制作陶瓷的窑房里,外国陶艺家们迫不及待的一展身手,边做还边和景德镇的艺人切磋技艺。陶瓷文化的交往古以有之,早在汉代,中国的陶瓷技术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唐宋时期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更是位居世界前列,日韩的陶瓷家都纷纷来中国学习陶瓷制作技术。虽说这陶瓷技术是咱老祖宗的长项,不过现代陶艺的发源地却不是在咱们中国,而是从国外传回来的。近年来,中外艺术家们围绕陶艺进行了多次交流,这次由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陶艺协会组织的陶艺交流活动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目的就在于通过在瓷的故乡景德镇寻根溯源,进一步寻求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陶艺技术的有机结合,研究出陶艺新理念和新的流行趋势。

精选阅读

在浩瀚的瓷砖世界


我们的家居建材领域里实在是博大精深,对于之前从未了解过的我们来说,如果在装修时,便会遇到各种不知所措所引起的纠结。面对一种产品,市面上就有非常多的种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选中符合自己所想的那一款呢?

瓷砖实在是有很多的种类,按照瓷砖的工艺来看的话,大致是如下:

1、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可以达到全瓷化,是最硬的一种瓷砖。玻化砖的表面不需经过抛光处理,耐磨性能好,但缺点是容易渗脏,很容易会?入茶水等水渍并且无法进行复原。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厂家在玻化砖的表面做了抗污处理,但玻化砖的抗污性还是较釉面砖差很多。

2、抛光砖:是采用通体砖坯体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而成的,是通体砖的一种。抛光砖坚硬耐磨,表面光洁,但缺点是不耐脏,防滑性较差。所以一般不用于洗手间和厨房。

3、釉面砖:是在胚体表面经过加釉烧制而成的,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瓷砖,其表面可以烧制各种花纹图案,美观实用。其优点是耐脏防污防渗透,可用于卫生间和厨房,因此釉面砖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装修。

4、通体砖:是一种表面不上釉,且正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的瓷质砖,防滑性和耐磨性好。多用于客厅、过道,很少用于墙面。

5、陶瓷锦砖:又名马赛克,规格较多,外形较薄且小,质地坚硬,耐磨防水,耐酸碱,抗压力强,色彩较为丰富。

6、仿古砖:源自欧洲的上釉砖。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通常会将样式做旧营造出古典怀旧的氛围。仿古砖是由彩釉砖演化而来,与普通的釉面砖区别在于釉料的色彩上。其特点是防水防滑,耐磨抗腐蚀。

不同的瓷砖,它们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呢。

1、地砖:按花色还可细分为玻化抛光砖、仿西班牙砖、釉面砖、防滑砖、渗花抛光砖等。

2、墙砖:按花色可细分为玻化墙砖、印花墙砖。

3、腰线砖:多为印花砖。腰线砖的规格一般为60mm×200mm。

对于家中防潮,或者卫浴间使用的瓷砖来说,瓷砖的吸水率是尤为重要的。

1、陶质:即陶瓷吸水率≥6%的产品,主要用于墙面装饰。

2、半陶半瓷:指陶瓷的吸水率≥3%而<6%的产品。

3、全瓷:指陶瓷的吸水率<3%的陶瓷产品,主要用于墙面和地面装饰。

陶艺市场:总体平稳 异军突起


今年一季SARS的肆虐对中国艺术陶瓷市场无疑是摧春的寒风冷雪,往日人流如鲫的旅游景点门可罗雀,对生命的珍爱当然远胜于艺术品的赏玩。东西南北,影响程度不同,却是无一幸免。

好在天不绝人,各地企业家和陶艺家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下半年硬是补回了上半年的损失。岁末盘点,各大产区全年总体仍稳中有升,令人欣慰。

瓷都景德镇今年艺术瓷售值估算有7~8亿,占全年陶瓷总销值的56%左右。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是支撑大局的主力军团。针对近年景德镇艺术瓷在国内外展销存在散滥现象,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整顿,凡出国展销必须严格审批,这些措施对今年的销售有局部影响,但对长远肯定是有利的。

浙江龙泉自宋代以来以青瓷闻名于世。记者拨通了青瓷行业协会徐会长的电话,“最近事情多,白天晚上忙不过来。”头一句话我就听出了他的喜悦。非典过后,随着龙泉山(原称凤阳山)旅游区的开发,许多人都往龙泉跑。除了传统工艺品,包装瓷(包括酒瓶、茶叶罐等)订单也很多,全年总销量可达5000万,比去年略有增长。明年肯定会更好,一是一级公路的开通,二是政府出钱抓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人才,徐会长在电话中慨叹存在问题是外销渠道未打通。“客商找不到我们,我们找不到客商,转来转去搞不出名堂”。

山东淄博司先生认为山东艺术瓷今年发展势头良好,销售预计比去年增长30%,他介绍了山东陶艺界今年发展的4个特点,一是陶艺家队伍不断扩大,新评选了4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位省大师和15位青年陶艺家;二是民营作坊、工作室不断增长;三是作品屡获殊荣;四是销售畅旺,11月上海举办的陶艺展销,山东9个展位5天销出了40万元。

广东石湾艺术瓷形势也不错,龙头国企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预计艺术陶销值约2000多万,比去年约增长10%。陈副总经理分析其走势是名家作品畅销,比如一位刚评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中年陶艺家今年作品销值就达数百万,艺术建筑、家居陈设工艺品也看好,普及品则相对不行,价格越来越低,这与市场的无序竞争有关,石湾公仔协会霍会长则介绍了石湾民营作坊今年数量增加了20%,销值增长30%,“石湾公仔”的名气、品牌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今年石湾陶艺界的展览、研讨、交流及作品获奖为近年之最,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国务院陶瓷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认为:与以上传统产区基本上保留了传统艺术陶瓷的产品结构不同,福建德化和广东潮州两个艺术瓷产区在中国入世后立足本土文化,创新传统技艺,面向国际市场,加强现代特色,产品焕然一新。

德化县去年艺术瓷产值达45亿元,今年将超50亿元,潮州艺术瓷产值也达近30亿,异军突起,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张守智认为,目前景德镇、石湾等产区的产品仍以大师精品为主,它们以传统综合性开发方式,制作单件个性化,强调手工的艺术品,成绩斐然,值得肯定。而德化和潮州把传统工艺与西方装饰意念,以及多元化的装饰工艺相结合,适应西方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开拓了一条新路。在欧美,现在也有一些怀旧的艺术品收藏家,所以“阳春白雪”是需要的,但大多数现代青年却更青睐于“下里巴人”,他们需要艺术消费品,象时装、家具一样,过几年就要变化,就要淘汰,这个量非常大,中国艺术陶瓷面对艺术消费品市场,也是观念的一个转变。这两个产区还有一个特点,艺术家也是现代企业家,这种新型的企业主持人既有现代艺术理念,又有开拓市场的胆色,逐步迈向艺术产业化,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都作了很大贡献。

景德镇的黄金时代


仅17世纪上半叶,就大约有300万件中国瓷器到达欧洲

景德镇瓷器外销始于宋代,至元、明、清延续,但各朝外销的品种和地点却不尽相同。宋代主要是青白瓷,多销往东南亚地区。随着南宋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地区逐渐开始设窑仿烧青白瓷,直接销往国外,使景德镇青白瓷外销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这种竞争的局面使宋代青白瓷颇为发展,以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瓷窑系。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个省43个县发现有南宋时烧造青白瓷的窑址,有些精品甚至与景德镇窑的出品难分仲伯。

元代外销瓷主要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地均出土有这两类瓷器,但品质却无法与伊朗和土耳其收藏的元青花瓷相比。伊朗和土耳其收藏的青花瓷器不是外销瓷,而是为元朝皇帝特制的赏赐瓷,故其做工精致,画工精细。

明清两朝景德镇瓷器外销量很大,并出现两个高潮:一是明嘉靖、万历时期,二是清康、雍、乾阶段。

明初郑和下西洋,曾带去了不少景德镇瓷器,分赠沿途各地,它们至今仍藏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黄信、巩珍3人归国后,各著《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蕃国志》,记述沿途所见所闻,以及中国瓷器外销的状况。如《瀛涯胜览》提到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星槎胜览》中则提到瓷器贸易的地方有20几个国家和地区;《西洋蕃国志》也提到占城、爪哇、锡兰等地人们对中国青花瓷的喜爱。而当时中国只有景德镇生产青花瓷器。故文献中记载的在海外颇受欢迎的瓷器,理当是景德镇民窑产品。

但景德镇瓷器大量外销应该在明晚期。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海峡后,随即开拓东南亚市场及与中国的贸易,加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上走私贸易的频繁,刺激了景德镇瓷器的大量外销。中国瓷器最早进入欧洲是于16世纪率先到达葡萄牙,而第一艘葡萄牙的商船经好望角到达中国的广州是在1513年。

之后,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海上霸权,肆意抢掠贸易商船,其中有不少即是开往欧洲的装满中国瓷器的商船。1623—1636年,荷兰海盗抢掠西班牙、葡萄牙商船达55艘之多。1625年,荷兰占领台湾,取代葡萄牙人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海上贸易战争对景德镇瓷器的外销应该有一定影响,但荷兰人随即成为景德镇瓷器的最大买主。在明崇祯九年、十年、十二年(1636、1637、1639年),曾分别购买景德镇优质外销瓷数十万件之多。欧洲现今传世的部分有纪年的1650—1660年景德镇外销瓷,即是荷兰人以台湾为基地,通过走私集团向景德镇定制的。据粗略统计,仅17世纪上半叶,就大约有300万件中国瓷器到达欧洲。

在18世纪的100年间,

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达到6000万件以上

在海外市场的刺激下,中国瓷器上的纹饰较前更为丰富,除缠枝花、庭树湖石、婴戏、虎纹、织锦、海螺、仙怪人物外,至嘉靖时,鸟树、折枝花果、云鹤、人物及象征寓意吉祥的纹样大量出现。为适应海外市场更高的需求,当时官窑中优等青花料被工匠以各种方式从御厂偷偷带出,以至于王宗沭在《江西大志·陶书》中感叹说:“青色狼藉……流于民间,其制无复分。”这些纹饰活泼、料色幽菁、制作考究的嘉靖细瓷,品质直追官窑瓷器。

在重本抑末的封建社会里,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和发展确实来之不易。在空前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古老的制瓷手工业获得了新的活力。在没有新的动力和机器的时代,除扩大生产规模外,就只有靠分工、再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共计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即是景德镇制瓷业精细分工的生动记述。精密的分工,较先进的制瓷技艺和优质的原料,以及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这些都促使景德镇制瓷业终于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所能达到的极限顶峰。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康熙初期的三藩之乱使景德镇的陶瓷内销受到冲击,而郑成功领导的东南沿海抗清斗争及清廷的镇压,则使景德镇瓷外销陷入困境,以致当时欧洲市场上的中国瓷非常稀有。欧洲传世瓷器中能确认为l66l—1682年的景德镇瓷器寥寥可数,可见其时海禁之严,走私之不易。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重开通商口岸,景德镇陶瓷生产迅速恢复。康、雍、乾太平盛世,社会殷富,内外销市场空前繁荣,景德镇瓷器外销的第二次高峰迎面走来。此时英、法、荷兰、丹麦、瑞典诸国先后在广州设贸易机构与华商直接签订瓷器贸易合同,广州商人还设立公行作为进出口贸易代理,收取瓷器售价的30%作为代理费。

此阶段景德镇瓷器到底外销出去多少件,谁也说不清。1700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欧洲的港口一天就卸下146748件中国瓷器,可见市场的快速增长。东印度公司,这个建于16世纪下半叶的著名公司,是从小运输贸易发展成为1799年的“联合荷兰东印度公司”,其贸易运输的不断扩大,为东西方的物质及文化交流贡献甚隆,同时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航运霸主地位。到了18世纪,中国的瓷器经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出,直接进入欧洲市场。1729—1794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便运销瓷器达4300万件。其时东南亚诸国间的贸易利润亦非常可观,不但福建、广东沿海居民直接运货至马尼拉、雅加达等地贩卖,荷兰东印度公司亦在l700年后一度中止从东方输入瓷器,而发展亚洲各地间的瓷器贸易。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达到6000万件以上。至今存世的这些外销瓷,在欧洲即达百万件左右。

欧洲人喜欢大件瓷器,在色彩上也追求火爆热烈

景德镇外销瓷的造型及艺术风格均不同于内销的产品,其中比较多的是一种被称为“克拉克”的青花瓷,也有人称其为“加橹瓷”或“芙蓉手”的,是为明晚期产品。造型以盘、碗、瓶、军持等类为常见,图案既有中国传统模式的开光或锦地开光的花鸟、人物等样式,也有充满异国情调的繁密纹饰及新颖的郁金香纹样。由于这些瓷器颇受欧洲贵族厚爱,销路好,利润也相当可观,故仿制品很快就出现了。国内福建地区的仿品较粗劣,国外日本伊万里有田窑仿品则十分精细,几可乱真,并曾盛销欧洲达百年之久。

欧洲人的审美观不同于东方人,他们喜欢大件瓷器,在色彩上也追求火爆热烈。他们对瓷器的喜好,也是浓情四溢。18世纪初,奥古斯都二世为搜集他喜爱的精美中国瓷器而不惜一切代价。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中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自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此事发生在1717年4月19日。如今,这12个花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中。还有像法国凡尔赛宫中,也陈列着高达1米的康熙五彩花觚。如此大件的瓷器,在当时的官窑中很少生产,应当是为适应欧洲人的审美情趣而专门烧造的。

不仅外销瓷的规格与国内用瓷不同,其内容也充满西洋情趣。各种绘有族徽的瓷器被称为“徽章瓷”,是当时欧洲贵族专门到中国定制的产品。这种瓷器传世很多,所绘族徽均很精美。现存里斯本的绘有葡王曼努埃尔一世(1495—1521年)纹章的青花执壶是迄今已发现的中国为西欧特殊烧制的最早的外销瓷器。17世纪后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派人到广州定制了许多瓷器,现存于法国国家博物馆的康熙五彩瓷罐,罐身绘有双鹰国徽,便是那时烧造的瓷器。

由于优质制瓷原料来源被切断,

景德镇制瓷业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除纹章瓷外,还有人物画瓷,多取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宗教故事题材。船舶图案也较为常见,因为欧美许多贵族都是因经营海运或海军出身起家的,所以对船舶情有独钟。在其定制的整套瓷器上画上船舶,船上还绘有国旗,有的还题上船名、船长姓名及年月等,也偶有码头风景和水手离别图,近似于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各种花卉也多取材于欧洲名画家的作品。欧洲人曾将名画家的画印成画册,带到中国,供彩绘工匠摹绘。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也曾将各种彩料绘成“样盘”,供外国人选择参考。这种样盘在欧洲的博物馆中也有收藏。

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康熙、乾隆时,欧洲市场上的珐琅彩、墨彩瓷的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4倍。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与官窑的影响下,景德镇引进欧洲的珐琅彩,并将其改造为更适合工匠彩绘的“粉彩”,同时还引进了西洋画法。由于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法国人都抢购彩瓷,为满足外商的急迫需求,许多景德镇白瓷运到广东后再加彩绘出售。这样既避免了瓷器在成品运输中因破损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又加快了外销瓷输出的周期。这些彩瓷一般被称为“广彩”,画工多师承景德镇工匠,多数较景德镇略显粗糙,但也有不少画得精细者与景德镇高手难分高下。

继德国迈森瓷厂开始仿造“克拉克”瓷,其后荷兰、西班牙、英国也争相仿制。在1755年以前,英国所用之高岭土,均由中国及日本输入。由于欧洲瓷器系用三元配方,烧成温度较景德镇要高,许多仿品较景德镇克拉克瓷更优。但其釉薄而匀,缺乏景德镇瓷石灰碱釉的润泽和白里泛青的玉质感。青料的呈色亦不如景德镇瓷优雅沉静、色调富于变化,其画风与景瓷相去甚远,有明显的异国情调。

然而在乾隆朝末年(1794年),由于认为有伤地脉,高岭山高岭土被控制严禁开采。由于优质制瓷原料来源被切断,景德镇难以像过去一样大量提供优质瓷器参与国际竞争。巧合的是,欧洲诸东印度公司大量的瓷器订货也到乾隆末为止。也正是在此时,原先受景德镇抑制的欧洲生产硬质瓷的工厂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嘉庆、道光年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继续增长,但景德镇的外销瓷所占比例却日渐缩小,这预示着景德镇制瓷业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景德镇霸业之一:崛起之前


我们今天谈瓷器,几乎离不开“景德镇”这三个字。可是,景德镇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瓷器的伊甸园,它真正在中国瓷器史上成为老大,要到元代青花瓷出现的时候。不管美术史专家如何强调它在宋代的辉煌,以及其名字“景德”是来自北宋真宗的年号,都无法否定它早年辈份低的事实。

为什么?因为在元代以前,中国所流行的瓷器是青瓷,从汉代的绿釉陶器,到魏晋南北朝的早期青瓷,由于政权分裂以及经济的原始性,整个中原大地,并没有出现一种计划性的、以手工业供养整个城市的生产模式;直到唐代,规模经济逐渐成形,青瓷与白瓷出现了首次的分庭抗礼,当时称为“南越北邢”,南方的越窑盛产青瓷,而北方的邢窑则长于白瓷,两者并驾齐驱,难分轩轾;到了五代十国,南方出现了一种称为“秘色釉”的青瓷精品,风靡北方,把白瓷压了下去;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中即使以定窑出现最早,排名上却只能叨陪末座,其余的汝、官、哥和钧,都属于青瓷系统,可见截至元朝以前,青瓷白瓷之争,青瓷一直遥遥领先!

定窑是宋代白瓷的代表,可惜在色泽和强度方面,与日后的景德镇仍有距离。

“景德镇”位处江西,本名“浮梁”和“饶州”,虽然很早已经以瓷器生产为主轴,其名字亦在宋真宗年间受赐,可是在早期的青白争霸中,它并没有担当起重要的角色。相反,它不过是一位对于青瓷亦步亦趋、忠实严谨的模仿者而已。当然,景德镇在宋代的瓷器产量非常之大,但问题是,正如一个歌手,即使不断在全国走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休,但都只是唱着别人的歌,没有自己的作品,那么你能相信,这人能够成为万世不朽的巨星吗?不断唱陈奕迅的歌,不会为你带来陈奕迅的成就,顶多只能让你变成一位影武者而己。景德镇在宋代的繁荣,就是一种活在别人影子底下的繁荣。可是,这时候的它,已露出了自成一派的巨大潜力,因为,那里有着一种无可取代的原材料——高岭土。

高岭土是一种非常洁白、坚固、细腻的原材料,可塑性比起任何窑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看五大名窑,定窑也是白色的,但是一掂量在手,感觉就是密度低、松散,颜色带杂质,不但许多造型完成不了(不够结实,结果抵抗不了高温而变形或垮掉),美观度也不足;对于青瓷,景德镇可以洁白瓷土模仿,可是青瓷却模仿不了景德镇的洁白,正如白纸上可以涂绿色,绿色纸却涂不上白色的道理,青瓷是一种有局限的工艺,一旦中原品味的大潮流变了,它就可能永远的失去优势。

结果,随着宋朝的陨落,青瓷的潮流走到终结。

蓝色和白色在中国文化里,一向不是吉祥的颜色,但在中东世界,却是穆斯林的象征。蒙古人把军队打到了欧洲,汗国势力则巩固在亚洲最西端,刚好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兼而并之,亦同时把他们的品味和工艺消化掉。刚巧,蒙古人也是尚白尚蓝的民族,于是景德镇,就在宋元之间的品味革命之中,找到了它的转型契机;用现代的商战术语来说,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蓝海”,打出了另一个市场,另一片江山。

青花虽然来自中东,却做得比任何中东作品要好,是真正的“青出于蓝”。

景德镇的高岭土,成就了青花瓷的白色基调,而青花瓷的蓝色,则是由西域的颜料和风格来完成。当中的细节,譬如究竟由谁下旨烧造、以及技术东传的细节等,文献上仍然待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西域的人和物料,来到东方的景德镇,是英雄来到用武之地;而景德镇在元朝崛起,则是先由“时势造英雄”,再有“英雄造时势”:蒙古人和穆斯林的品味,促使了青花瓷的诞生;而青花在中国诞生之后,则反过来被中东世界所疯狂。

中东世界的Iznik瓷器,一直是中国青花的追随者,可惜从原料开始,已经先输一截。

在十五世纪,也就是大概明朝的时候,中东出现了一种称为Iznik的瓷器,正是伊斯兰世界对于青花的模仿和创作。笔者曾经在土耳其看过不少佳作,不过衷心地说,在苹果对苹果的比较下,瓷质、用色、造型、品味,都很难追得上青花。

(景德镇霸业之一,待续)

景德镇瓷商射洪遇困


梦想中火爆的购买场面没有出现,设想的20天将货物卖完回家,但是从5月1日到18日的18天里,30人的展销队,60余万的陶瓷品只卖了2万多元!从江西景德镇来射洪展销的瓷商江和平说,“这确实让人没想到,但是把这些瓶瓶罐罐的东西再搬回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昨(18)日,记者接到了有关景德镇瓷商在射洪遇困的求助电话后,赶到作为展销会场的射洪新世纪广场,果然看到一群疲惫的外地客商在为那些花花绿绿的陶瓷品的销路愁眉苦脸,见了记者就纷纷诉苦,“10多天了就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不知道是我们的销售方法不对路呢,还是射洪人不喜欢这玩意儿,东西没卖什么可每天的展销费加上开支,怎么都要1400才得行哟!空空的展销场里没人来看,更别说是买了!

据记者采访参观者感觉到,射洪的消费者对陶瓷品消费确实不够了解,特别是那些作为观赏品的陶瓷,更是缺乏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搞陶瓷展销也就难怪要遇困了!这么精美的东西怎么就没人买呢?

展销负责人表示,为了脱困,将对陶瓷品进行让利处理,“换几个回家的路费就算了1记者在此提醒那些来遂宁开展经营活动的客商一定要事先调查好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免遭遇到像景德镇瓷商一样的困境!

景德镇“名瓷”为何自降身价


近日,在三大动力路广场上,各种木架围成几十个摊位,最高标价达“138万元”、号称“故宫收藏”的近万件大小瓷器堆放在那里,买者不多。

“千年瓷都”景德镇瓷器为何自降身价卖“地摊货”?一些展销商称,他们担负不起展厅场地费。

哈尔滨市一位来自江西专卖店的经销商向记者披露内幕:正在哈尔滨市地摊上销售的瓷器其中有部分是伪劣瓷。据他介绍,一些打着“景德镇瓷器”招牌来哈展销的瓷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业内人所说的“展销瓷”,景德镇个体瓷器作坊达几万家,个人作坊生产出的精品陶瓷数量很少,许多质量很低的陶瓷专门供应展销会。如果你到景德镇进货,批发商就会问你,是进“展销货”还是“门店货”?“门店货”一般都是优等品,“展销货”次品较多,多为贴花瓷,而贴花瓷没有收藏价值,其价格也与手工瓷相差10倍。另一种是仿冒瓷———用一些烧制温度低,工艺简单的外地低温瓷冒充景德镇瓷。还有一种就是废瓷,展销商按“堆”收购,然后涂上石膏、上釉等加工处理,修复有裂缝地方,运到外地后摇身一变成了价值不菲的“景德镇名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