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的制作 > 导航 >

烧窑师傅—— —陶瓷制作的“压轴人物”

烧窑师傅—— —陶瓷制作的“压轴人物”

瓷砖的制作 瓷砖制作 古代瓷器制作

2020-05-06

瓷砖的制作。

烧成,作为陶瓷制造的压轴工序,在陶瓷生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毫不夸张地说,一件瓷器的成功与否,烧成这个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好比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成则大功告成,败则前功尽弃。因此,烧窑师傅站在这最为重要的一道门槛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把握着瓷器的“生死大关”。

“驾驭”窑炉并不简单

石长国烧了20年的窑,早年他在国有瓷厂里工作,瓷厂倒闭后,他和许多同事一样,来到私营的陶瓷厂里继续烧窑。石师傅常说,他和窑炉有缘,一辈子都是围着它转。

石师傅和另外一位烧窑师傅负责厂里的一条辊道窑。作为大型窑炉,辊道窑的特点就是产量大,烧成连续性好。点窑之后,除了遇到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熄窑,会一直持续不断地烧下去。这就需要一直有烧窑师傅负责窑炉的烧成。石师傅和另外一位师傅两班倒休,每人负责12小时。几位烧窑师傅用倒休的方式共同负责同一个窑炉,这也是景德镇瓷厂里较常用的模式。

这条辊道窑长60米,虽然规模不算最大,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光烧嘴就有14对。石师傅常常感叹道,自己虽然烧了这么多年的窑,但是想要驾驭好这么一个“大家伙”,还是需要费不少心思。

每天接班的时候,石师傅都需要详细看另一位烧窑师傅的值班记录。做好值班记录,详细记着各个时段的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在值班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是每一位烧窑师傅必须做的功课,这样可以为接班的人提供不少值得参考的数据,也能给他在调节窑炉烧成温度的过程中给予不少参考意见。

石师傅每天的工作,就是从阅读前一位师傅的值班笔记开始,这几乎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必修课。在了解了上一班温度曲线变化后,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需要烧成的瓷器所要求的温度,在当班的12小时里,往往会有几批不同烧成温度的陶瓷进窑。这就需要他将温度精确地控制在烧成温度上。

根据瓷器的要求不同,所要求的精确度也不相同,遇到一些“娇气”的瓷器,温度的误差往往需要控制在正负五度以内。这就到了考验烧窑师傅功力的时候,瓷器出来的效果好不好,全看火候的掌握了。在石师傅看来,窑不仅仅是死板的机器,每个窑都有每个窑的“性格”,这性格,指的就是每个窑炉所特有的烧成特点。石师傅说,烧任何一个窑的伊始,他都会花上不少时间去摸索这个窑的特点。他常常戏称这个过程为“寻找默契”。在他看来,想要烧好一个窑,光有好的烧窑技术是一个方面,需找与这个窑的默契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最“热”的行业

从自己学烧窑算起,韦坤的烧窑生涯也有十余年了,但是与石师傅不同,他主要烧的是梭式窑,谈起自己的工作,韦师傅打趣地说道:“这个行业,太热了!”韦师傅所说的热,并不是热门的意思,而是实实在在的炎热。他工作的车间里面摆放着3个10立方米的梭式窑。当这3个窑炉同时工作的时候,车间里的温度可想而知。韦师傅说,最可怕的就是夏天,遇上三伏天,工作还得照旧。这时候车间里的温度基本不会低于40度。尽管有几个大风扇对着吹,但是还是觉得炎热难耐。这时的他也顾不上形象了,总是光着膀子,淌着汗水,来回穿梭于窑炉之间。

说热,其实多少有些打趣的成分在里面。谈起自己的工作,韦师傅还是觉得,压力与责任的担子不轻。

前面说到,烧成是瓷器制作的压轴程序,一件瓷器在进入窑炉之前,还算不得瓷器,用的功夫再多,也只是个半成品。而就是这个半成品,已经汇聚了不少人的心血,拉坯、利坯、上釉、补水……这其中任何一道工序都缺一不可,全部准备完成之后,才送来烧成,烧好了,出来的就是瓷器,烧得不好,出来的则是废品,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费。

在景德镇的窑炉这个行业有这样一个现状,那就是景德镇的窑炉基本都是以燃气为燃料,相对于电窑而言,气窑的烧成环境更复杂,其中温度、气氛都是烧成成功与否重要的因素,在烧成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然而这种偶然性,往往是陶瓷艺术所需要的。换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丰富,和气窑的这个特性有着微妙的关系,这也给烧窑师傅们提出了不少问题。

在韦师傅看来,想要烧好窑,不仅需要掌握烧窑知识,还需要对前期的工艺,甚至是泥性、釉性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谈到这,韦师傅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曾经烧过一批瓷器,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有明显的橘釉现象。在试过多次以后,他确定烧成温度、气氛上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问题不出在烧成这个环节上,但是橘釉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他只好找到这批产品的调釉师傅,想从根本上找到原因。几乎将这批瓷器的每个工艺都了解了一遍之后,在反复不断的调整中,他才发现原来是喷釉这个环节上的某个因素直接造成了橘釉的结果。

“与时俱进”很重要

在烧窑这个行业里,与时俱进是个很重要的词。

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时代的改变,科技的进步,往往在窑炉上有着最明显的体现。

解放以后,景德镇的陶瓷窑炉就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技术革命。这也需要烧窑师傅们不断的学习,适应新设备,新技术,以免被时代淘汰。

对于这个,石师傅的感受尤为深刻。在刚学烧窑的时候,石师傅拜了厂里的一位老师傅为师。这位师傅的资历很老,气窑、煤窑、柴窑都会烧。石师傅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师傅常和他说起的一些前辈们的技巧,比如朝窑里吐一口口水,根据其落地的路线以及蒸发的速度,就能判断出窑里的温度以及烟囱的抽力;一些经验老到的师傅,从观火口看一下火焰的颜色,就能知道此时的温度,而误差基本不会超过5度。如今,当石师傅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仪表、阀门教年轻人烧窑时,再和他们说起这些东西,年轻人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俨然在听神话一般。

尽管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窑炉,特别是大型窑炉,往往都有比较先进程序控制系统。各个区域的温度在显示屏上都有精确的显示,调节温度,也只需要转动阀门,甚至是直接设定即可。但是在石师傅看来,经验还是十分重要。比如在烧窑的过程中,许多烧窑师傅还是有“观火”的习惯,以此来大致确定此时的温度,还会不定时地放入“三角锥”(一种用瓷土做成的测温工具),通过观察其变化来确定温度。石师傅说,机器,程序难免有出错的时候,如果某个热电偶出现问题,那么所显示的温度就会与实际温度大相径庭,这时候,就需要用经验,来弥补其中的缺失了。

除去大的技术革命外,在窑炉这个行业,一些设备上小的革新几乎时刻都在进行着,比如烧嘴,热电偶,隔热材料等等。时常有一些新材料的加入,或是新设备的出现。

每次新东西的出现,都要烧窑师傅们去了解,学习。在石师傅的烧窑生涯中,遇到一些新的烧嘴或是热电偶等其他设备时。石师傅说,就需要像新人一样去学习,摸索,这种情况时常会遇到。

后生力量———烧窑“学院派”的加入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教学安排中,有“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一般来说,这个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多与能源类有关。而在陶院里,这个专业就极有景德镇特色,其所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陶瓷窑炉。

小伟学的就是这专业,毕业的时候,不少同学都选择了窑炉设计或是营销方面的工作,但是他还是坚持来到瓷厂,从事着窑炉技术员的工作,也就是烧窑。在工作之初,小伟遇到了不少问题,而最主要的,就是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学校学习阶段,学校安排了《传热学》、《流体力学》,《硅酸盐材料》、《窑炉技术与设计》等相关课程,其间还安排了不少实习。让他对窑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但是等到工作中实际操作时,小伟还是感觉到有些吃力。

不过小伟很快发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断的实践、尝试是一方面,另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向那些烧窑师傅们请教。于是他又开始了学习的过程,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厂里的烧窑师傅们学习。

好在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个学习的阶段持续时间并不长,仅仅几个月后,小伟便能独立地操作窑炉了。到了这个阶段,小伟才愈发地感觉到学校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正是这些理论知识,让他在实践的摸索中免去了“依葫芦画瓢”的限制,还能让他对于窑炉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在和老同学们聊天时,同学们常常调侃地称他“战斗在窑炉事业的最前线”,但是小伟很享受这种称呼,在他看来,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加上努力,定能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窑炉技术员。

常见窑炉类型

梭式窑:是间歇烧成的窑,跟火柴盒的结构类似,窑车推进窑内烧成,烧完了再往相反的方向拉出来,卸下烧好的陶瓷,窑车如同梭子,故而称为梭式窑。梭式窑除具有一般倒焰窑操作灵活性大,能满足多品种生产等优点外,其装窑、出窑和制品的部分冷却可以在窑外进行,既改善了劳动条件,又可以缩短窑的周转时间。

辊道窑:又称辊底窑。主要用于瓷砖等陶瓷建材的生产。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

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故而称为辊道窑。

隧道窑: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延伸阅读

陶瓷制作技艺之窑变


窑变,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南窑笔记》记载道:“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

《南窑笔记》说:“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

烧成是窑变陶瓷生产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装窑时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装窑产品的稠密与稀少,烧窑时所用燃料的种类以及燃料质量的优劣,还原气氛的轻重,烧成温度的高低,烧成时间的长短,熄火后冷却速度的快慢,气候的变化以及烧窑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等等等,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微妙变化,都会使成品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

陶瓷文化:老窑瓷:烧窑造瓷器 价值在工艺


[摘要]:中国最早的官窑,宋代官窑、元代枢府窑、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都是历代著名的官窑。宋代“官窑”号称“五大名窑”之一,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

中国最早的官窑,宋代官窑、元代枢府窑、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都是历代著名的官窑。宋代“官窑”号称“五大名窑”之一,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产品也称“官窑器”,是对民窑器而言;官窑器多按颁发式样承做。宋室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官窑,先置修内司官窑,后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窑址迄今尚未发现,现已确认的只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专烧青瓷。

钧窑有两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窑变。钧窑的基本釉色是深浅不同的各种青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三类。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有玫瑰红、砂珠红、海棠红、茄皮紫、胭脂红、鸡血红许多种。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间,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另一特色。钧釉中的紫色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各种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后人在仿制宋代钧瓷时就无法烧出同样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成为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宋钧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层芝麻酱色釉。

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盛于宋,终于明。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汝官窑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

分析景德镇手工陶瓷的制作过程


在景德镇陶瓷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内外修坯是景德镇制瓷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并优于其他窑系的成型技术,是形成景德镇陶瓷风格的一个独特的技术保障。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仿古瓷制作的发展历史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在这些遗物中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和创新之作,也有后代仿制品,无不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就仿古瓷而言,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而不同时代的仿品,又有不同的风格,从而丰富了制瓷的工艺。

“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明代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极兴旺。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在生产御用瓷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明嘉靖、隆庆间,以仿宣德、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崔国懋,号称崔公窑,为当时民窑之冠。又有周丹泉“尤精仿古瓷,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万历时昊十九,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

永乐、宣德、成化三朝、是明代瓷业的黄金时期。一般说来,永乐、宣德瓷器以“鲜红为宝”,“青花为贵”;而成化瓷器则一斗彩名世。然而当时在仿古瓷方面也毫不逊色。从现存的藏品看,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仿烧的汝、哥、龙泉等宋代名窑瓷器,精美程度不亚于宋代。

到了明后期的嘉靖、万历时期,风格又有变化,瓷器胎体厚重,追求奇靡,五彩斑斓,花纹繁褥。但由于国势渐衰,整体工艺水平下降,古时人特别推崇明初瓷器。如王世贞《觚不觚录》中说:“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增十倍”。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说:“宣德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神宗实录》更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杯一双,值钱十万”这样,明中后期出现争仿写前朝年款,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发展臻于极盛。这三朝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位皇帝还历次亲自诏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仿造历代名瓷。因而这一时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当时以“郎窑”、“唐窑”制品最为逼真。郎窑是指康熙时由郎廷极兼任陶务官时的景德镇官窑。清人刘廷玑著《在园杂志》称赞“近複郎窑为贵,紫桓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综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唐窑一般指乾隆时的景德镇窑,实则贯穿雍正、乾隆两朝。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博才多艺,并能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经过刻苦钻研,居然成为“深谙土脉、火性、诸料”的制瓷专家。在他直接管理和指导下,景德镇窑成就惊人。仅雍正后期,短短几年间,便烧造出仿古品种四十余种,另有创新品种十几种。乾隆时又有更多的品种问世。这一时期的仿古瓷技术上精益求精,但并无牟利目的。特别是官窑的产品,烧出来是为皇宫御用的当然更不敢真的用来鱼目混珠。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

清末明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华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总的看来,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无非出于两个,一是发思古怀旧之心,保持传统品种;二是以假乱真,牟获商业利益。前者对瓷器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清康、雍、乾三朝,既是嗜古、仿古之风极盛的时期,也是大量新品种涌现的时期,可见在瓷器发展中,仿古不但不妨碍创新,而且能够促进创新。然而另一方面,从文物收藏和鉴定的角度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仿制品,就会给我们今天的鉴别造成困难。特别是古代那些技艺精湛的仿品,即便制作者当初的用心完全纯正,也不能排除后利用其仿作来假冒真品,牟取暴利。

陶瓷斗彩制作工艺为经典


在古玩陶瓷市场古董珍玩瓷器种类里,我最喜的应是斗彩。并不是因为它将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形成两种工艺争奇斗艳的艺术表现力,也不是因为它颜色丰富拥有红、黄、紫、赫、之外还有粉红、耦合、玫瑰、胭脂红,更不是因为它彩绘精细能与工笔画的艺术描写效果相媲美。它对我的吸引力在于它的陶瓷市场制作的工艺。

它创烧于明成化时期,由当时的皇帝朱见深亲自督造。一国皇帝,什么珍奇古玩没有见过?只此一点,便足可见其魅力之大。它是由擅长工笔的匠人先在烧好的陶胚上用青花料勾出轮廓后施釉,然后入1300摄氏度高温的窑里进行煅烧,再用矿物颜料在青花勾成的轮廓里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摄氏度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斗彩葫芦瓶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记:“圆明园来帖,太监刘希义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成化斗彩罐有盖者多数为雍正时后配,所以以上所记“成窑五彩”可能就是成化斗彩。

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记:“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宣窑青花有耳盖碗,五彩暗八仙铙碗,五彩的收小些,亦照样烧造……五彩洋花八宝大盘……五彩并莲茶碗……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张玉交成窑五彩菊罐一件、成窑五彩荷花罐一件。传旨,着交唐英各照样配盖一件,其罐与花囊不可持去。”以上三例记事档中五彩器,结合传世品分析大都是斗彩瓷器,说明到清雍正、乾隆时期,斗彩与五彩仍未被区别,清宫亦将斗彩称作五彩。

斗彩的魅力,在于二次入窑煅烧烘烤,在于釉下青花勾线,在于釉上五彩渲染,买陶瓷更在于其制瓷工艺的独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