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上海“申窑”瓷惊艳法兰西

上海“申窑”瓷惊艳法兰西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1-05-24

瓷砖墙面。

上海嘉定区一条名为虞姬墩路的僻静小道上,“申窑”点燃的蓝色火焰,竟引来了遥远法兰西人的顾盼,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古老中国瓷器放射出的现代光芒,窑火绽放的想像力跟崇尚艺术创造的法兰西文化在此融通,近日,由法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向法国政府推荐,并得到法国议会批准后,一块“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中法文化交流年特别奖”授予了“申窑”掌门人罗敬频。

罗敬频少年时就喜欢美术,曾在青浦画院担任专业画师,十多年前下海从事房地产业,掘到第一桶金,但他不安分于商界,转身杀回一直钟爱的艺坛。2001年在嘉定租用旧厂房,投资一个陶瓷作坊,上海从此结束了没有陶瓷产业的历史。

在景德镇等陶瓷产区调查后,罗敬频冷静地看准了现代陶艺,他以极高的起点,和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画家签约,提供最好的创作条件和环境,从景德镇请来最有经验的窑工,让油画、国画的表现技法在陶艺上达到了全新的效果,提升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层次。而画家们则认为,“获得了在画布和宣纸上无法满足的乐趣和效果”。

目前,罗敬频正筹备在江桥镇建立申窑陶艺文化中心,并准备为每位签约画家建造一幢别墅,在中法文化年当中,罗敬频还策划了面向青少年的中法两国陶艺交流活动,法国方面也邀请罗敬频今年赴法举办申窑作品展。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上海申窑第二届国际柴窑作品展-弘扬柴窑工艺 领略国外陶艺家的风采


上海申窑第二届国际柴窑作品展-弘扬柴窑工艺 领略国外陶艺家的风采

上海申窑第二届国际柴窑作品展近日在上海申窑朱家角展厅开幕。此次柴窑作品展共展出三十多件作品,这些涵盖大盘子、花瓶、大茶壶、首饰盒等各种器型的作品分别由来自6个国家(地区)的8位艺术家所创作。包括来自美国的凯伦·魏乐格、史考特·度立,来自英国的露珊·塔得伯,来自日本的十河隆史,来自印度的艾迪耳·莱特、安托·辛哈以及台湾地区的黄政道。其中,来自新西兰的彼得·隆尼是世界第一艘陶土砖型船的制作者,也是世界上工艺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他今年刚刚获得了“创意新西兰工艺美术奖助金”。彼得作陶已经超过三十年了,并且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担任奥克兰陶瓷协会主席,曾经在1985年和1986年两次获得“富雷裘国际陶艺竞赛展”优秀奖。其作品被奥克兰博物馆、基督城美术馆、比亥美术馆以及英国韦尔斯的阿尔伯斯艺术中心收藏。

据了解,被艺术界誉为“新世纪的官窑”的申窑创办九年来,不断进行各种艺术探索。特别是近年来,申窑加强了与国际陶艺界的交流,现已跟国际上三十多个国家的近百位陶艺家建立广泛联系,并逐步进行艺术交流活动。此次柴窑作品展是申窑十年系列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陶瓷都是用柴窑烧制的,这种烧法能使颜色更丰富,并使陶瓷本身固有的古典气息更浓烈。而到了现在,这种烧法却已经纷纷被摒弃。上海申窑这次举办国际柴窑作品展,旨在弘扬柴窑工艺,并让国人领略国外陶艺家的风采。整个国际柴窑作品展将于2010年元月16日结束。

华联瓷业生产的“奥运瓷”珍品惊艳湖南


6月17日,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举行得“迎奥五环潇湘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醴陵湖南华联瓷业的“迎奥潇湘心愿瓶”与系列的“奥运瓷”倍受关注,成为启动仪式到一大亮点。

去年6月28日,作为中国最大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与出口品牌,华联瓷业被北京奥组委授予为奥运会特许陶瓷生产商,成为湖南省唯一北京2008奥运会特许商品供应商。随即,华联瓷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专门成立了华联瓷业(上海)陶瓷艺术研究中心,荟萃10余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精心研制系列主题产品。

“奥运瓷”系列作品,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经典陶瓷技艺和国际尖端科技与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形象元素为一炉,以长城’书画等中国元素为主要题材。作品“奥运瓷.盛世和瓶”将中国红、釉下五彩、青花、描金、釉上粉彩“五重经典”凝聚于一体,突破技术难关,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奇观,堪称北京2008奥运会的经典载体,倍受政府及陶瓷界、艺术界收藏界垂青。“奥运瓷.盛世和瓶”极品系列、“奥运瓷.中国红”珍品系列等由于工艺难度大,制作要求精细,生产周期长,艺术价值极高,将限量发行。

从18日起,“奥运瓷”系列作品将伴随“迎奥五环潇湘行”活动,在该省14个市州巡回展览。

香港皇廷19件珍稀古陶瓷将于11月11日惊艳亮相上海


南宋修内司官窑海棠瓶

清乾隆青花山水纹盖盆

唐邢窑暗刻龙纹白釉唇口瓶

近日,记者从香港皇廷艺术拍卖公司获悉,包括南宋修内司官窑海棠瓶、五代越窑青瓷八棱长颈瓶等19件已通过皇朝遗珍古陶瓷实验室鉴定的古陶瓷珍品将于11月11日至11月12日来到上海四季酒店酒店巡展,且展出的19件古陶瓷珍品在离开上海后,还将前往北京、深圳等城市,最后于本月底回到香港,参与在香港举行的皇廷2016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据了解,此次巡展共展出珍稀古瓷19件,以宋瓷为主,包括南宋修内司官窑马蹄形碗、宋吉州窑玳瑁釉碗、南宋青釉冰裂弦纹瓶、宋青白瓷湖田窑龙纹琮式瓶、南宋龙泉窑直颈瓶等,也展出了元朝、清朝的古瓷精品。

展出的南宋青釉冰裂弦纹瓶为南宋宫廷赏器,存世稀少,目前故宫也仅存一件。专家介绍说,其釉色粉青中微微发蓝,为南宋皇室追求的极致色彩,可与汝窑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釉色媲美,超越了同时期其他官窑的釉色。

同时,此件南宋青釉冰裂弦纹瓶在开片上,呈现典型的百极碎冰裂纹,此种开片在南宋只有溪口窑能烧制出来,而其他窑口都是以大开片呈现,或大开片加细小开片,但不能形成冰裂的层次感,顶级的百极碎冰裂纹给人以古朴而至美的视觉冲动。

“这些展品均附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机构的检测报告,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认可。”皇廷拍卖总经理李晶告诉记者,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有年轻化的趋势,他们此举也是为了让那些刚“入门”的投资者能欣赏到古陶瓷的真正魅力和价值。

据李晶介绍,将于11月29日在香港半岛酒店举行的皇廷2016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共有54件拍品,全部是通过“DNA”检测证实的真品,年代跨度从唐代到民国。其中既有南宋青釉冰裂弦纹瓶、北宋汝窑鸳鸯香熏炉等精品,也有元青花残器、宋代瓷片等,能满足收藏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香港皇朝遗珍古陶瓷实验室对此次古陶瓷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其负责人李港龙介绍,他们采用“科技+人文”鉴宝模式,即将瓷器放入真空环境的X荧光光谱仪中检测古陶瓷釉面成分,拉曼光谱仪对羟基和元素分析,分析出古陶瓷的成分及大致年份,从而判定历史年代后给出相关数据参考。随后,专家根据对比和经验分析,最终给出古陶瓷的年代与真伪的参考报告。

资料显示,将拉曼光谱仪运用于古陶瓷检测,不但对陶瓷无损害,鉴定出来的年份误差也可控制在50年左右。(治群)

上海世博会——“中国汝瓷大师精品汇展”


55件汝瓷精品惊艳世博园

8月1日,“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汇展”之“中国汝瓷大师精品汇展”在上海世博园文化中心举办。

根据上海世博局的安排,中国汝瓷大师精品汇展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汝州市政府承办。

为举办好这次活动,汝州市精心筹备。去年9月份,该市召开动员会,发动该市40多家汝瓷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设计汝瓷新品,同时聘请国家级的陶瓷专家,对汝瓷作品进行评奖,从1万多件大师作品中,挑选出55件汝瓷精品参加此次会展。

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之首,有“汝窑为魁”的美誉,被钦定为宫廷用瓷。近年来,汝州市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汝瓷产品,发掘汝瓷魅力,弘扬汝瓷文化,使汝瓷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汝瓷以其温润古朴的造型、美观典雅的釉色,受到世人的追捧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汇展开幕当天,大批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咨询,对汝瓷精品的神韵魅力赞叹不已。

据了解,汝瓷汇展8月1日开始,8月31日结束,为期一个月。除汇展外,还将举办由30多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和对话大师等一系列活动。

上海科学家成功“克隆”南宋古瓷


800多年前,南宋的工匠们在官窑内夜以继日地烧制陶瓷;而如今,我们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内再现了当时的工艺。昨天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古陶瓷实验室经过多年积累,建立了一个我国古陶瓷的“指纹”数据库。在经过对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成功还原后,一件件南宋官窑古陶瓷便被“克隆”了出来。

温润而有光泽的陶瓷竟然也会有“指纹”?这并非天方夜谭,而它正是“克隆”古陶瓷的关键所在。据了解,陶瓷的“指纹”其实就是其内部的化学成分。古陶瓷实验室的吴瑞博士表示,由于每个年代和每个地方的陶瓷都有着其对应的元素分布特征,所以只要掌握了某种陶瓷的“指纹”后,便能够对其进行“克隆”。

据吴瑞介绍,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该实验室的数据库内已经包含了五大系列“指纹”。他们分别是:端庄精致的浙江南宋官窑,只占据几十年历史从而尤其珍贵的河南北宋汝窑,江西景德镇明清官窑青花瓷,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浙江龙泉窑,还有作为我国瓷器发源地的浙江越窑。

“指纹”数据库中包含了五大类古陶瓷中所含有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目前实验室能够“克隆”的仅是南宋官窑古陶瓷。原因是实验室对于南宋官窑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已经具有相当经验。据了解,目前实验室在“克隆”每一个南宋官窑时,都会分析硅、铝、铁、钛等10种左右的常量元素。

“这并不是画画,只需外表看上去一样就可以。古陶瓷的仿制更重要的在于内部的化学组成是否和古代相同。”吴瑞表示。

在“指纹”数据库的帮忙下,古陶瓷“克隆”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获取原料。但从原料变成最后的工艺品却远非易事。为了再现我国古陶瓷的工艺,古陶瓷实验室的徐霁明工程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最终重现了古代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

古瓷“克隆”流程

原料粉碎。古代工匠主要用水力带动舂碓将其捣碎,现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球磨机,它能够将原料磨细并制成泥团。

练泥。所谓练泥是将泥里的空气排出,因为在窑内烧制的时候包含在胎体内的空气会膨胀,从而损坏陶瓷。古代都由工匠用手揉练,而现在则使用了真空练泥机,它可以迅速将空气“赶走”。

成型。泥巴在工匠的手中揉捏之后初具器皿的形状。由于古陶瓷的横截面一般以圆形为主,所以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用到一个不停旋转的装置帮助泥巴成为圆形。据徐霁明介绍,这个装置叫做辘轳车,唯一不同的是,古代使用人工手摇,现在用的是电动。

修坯。即让坯体的造型更精准,这个步骤古今都采用全手工。

上釉。陶瓷都由两部分组成,内里的叫做胎,外面一层使得陶瓷光彩夺目的便是釉。南宋官窑的釉非常厚,厚的地方都超过1毫米,被称作“薄胎厚釉”。

烧制。与古代大型窑炉不同的是,现在采用的是燃气窑,一次烧成时间为十几个小时。

相关新闻

现场:镇室之宝是只燃气窑

早报记者陈斌

没有酷热的窑炉,更没有吆喝的工匠,有的只是3间加起来不到1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一个研究古陶瓷十多年的工程师。在中科院硅酸盐所大楼内的一角,有着一个被称为“科窑作坊”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从徐霁明工程师的手中“克隆”出了一件件南宋官窑。

踏入“科窑作坊”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桌上堆满着的陶瓷坯。这些灰色的小家伙可是徐工程师的宝贝,它们刚在徐霁明的手中由一堆泥巴成形。几十个陶瓷坯在桌上整齐地排成了一个方阵,等待着工程师的检阅。

“上釉咯!”徐霁明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个陶瓷坯,走向了一桶已经调制好的米色釉浆。在将陶瓷坯浸入桶中再取出后,一层厚厚的釉便神奇地吸附在了它的表面。据介绍,南宋官窑以釉厚为特点,一般可以达到2毫米。上了厚釉之后,陶瓷便立马给人以敦厚端庄的感觉。

在表演完了上釉之后,徐霁明走入了最里边的一间实验室。那里放置着镇室之宝———一只“身材魁梧”的燃气窑,每一个“克隆”完毕的南宋官窑都从这里出炉。“每次烧制的过程都需要十多个小时,一般我都会在旁边守着,保证不出意外。”显然,从事古陶瓷制作十多年的徐霁明对陶瓷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在看过了能工巧匠的表演后,记者也想一试身手,于是便抓了一把泥放在辘轳车上开始揉捏。但手中的泥巴却怎么也不听话,捏来揉去都难以成形。据徐霁明介绍,在整个制作流程中,工匠的经验也非常重要。

“我以前最早的时候制作失败率也很高,随着经验的积累便慢慢熟练了。但即使如此,现在我每个步骤也都必须要集中精力,因为只要有一个环节发生错误,整个工艺品的制作就前功尽弃了。”徐霁明说。

影响:并不会涉及商业用途

早报记者陈斌

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3304万港元;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4404万港元……这些以前被拍卖的古陶瓷价格令人咋舌。但新的仿制技术会不会影响古玩市场呢?对此,古陶瓷实验室表示,他们“克隆”南宋官窑的目的只是为了重现古陶瓷的制作工艺,并不涉及商业用途。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古陶瓷实验室的吴瑞博士道出了该研究课题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克隆”我国古陶瓷的优秀制作工艺,从而让它能够流传下去。

除了重现古代工艺以外,该实验室所做的研究还有助于发展我国古陶瓷鉴定技术。据介绍,在建立“指纹”数据库的过程中,实验室获取了大量古陶瓷内所含微量元素的信息。由于微量元素在古陶瓷中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几,所以几乎不可能将其完全复制。而根据每种古陶瓷内微量元素的特征分布,便能更为准确地把赝品揪出来。

该实验室表示,我国古陶瓷科研机构在提高检测仪器精度的同时,适当开展一些仿制的研究,能够做到知己知彼,有效地克制社会上越来越高科技的“商业克隆”。

“景德镇瓷艺珍品”再度走进上海


继一个多月前开幕的“千年泥火粹丹青———首届景德镇美协陶瓷大师珍品汇展”后,又一个由景德镇团体组织的“景德镇瓷艺大师珍品展”昨天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主办,景德镇市艺术家交流协会承办,带来的400多件展品均出自民国时期到当代知名瓷艺家之手。除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和学院教授胡强等当代瓷艺的展示外,已故瓷艺大师作品和民国时期瓷器的露面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已故瓷器大家王步因精于青花瓷的绘制,享有“青花大王”之称,他的一件作品《芦雁笔冼》也在展览中出现。

这些展品或为景德镇市艺术家交流协会的收藏,或由一些藏家和艺术家后人提供。而由该协会举办的类似展览,这已经是第三次。“虽然在台湾也举办展览和讲座等活动,但在上海的瓷器艺术展却成为我们的常规工作之一。”承办方景德镇市艺术家交流协会会长蓝国华表示,“从展品的挑选到展览的安排等,均源于上海一些陶瓷艺术爱好者或收藏家的要求。”展览同时还推出了两场陶瓷艺术讲座。

千年瓷都制瓷艺术绝活将惊艳世博会


景德镇特色的陶瓷制作技艺

从市文联获悉,在世博会举办期间的6月,我市将组织几十位陶瓷艺术家前往上海,在中国元素活动区现场展示最具景德镇特色的陶瓷制作技艺。

据市文联主席余志华介绍,景德镇陶瓷制作技艺展示是中国元素活动区的驻场项目之一,从6月1日开始一直延续到6月30日结束。

期间,除了艺术家的现场绘画表演外,还有拉坯、利坯等系列项目,并 安排了现场传习等互动内容。

余志华说,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让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景德镇陶瓷制作这一最具中国元素的灿烂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及感染力。

“CHINA-瓷器-中国,景德镇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上海世博会这个世界各国争相展示各自特色的大舞台上,最具中国特色的陶瓷制作表演必将成为世博会的一大亮点。”锦宫实业董事长江新跃认为,在中国元素活动区现场展示景德镇制瓷工艺,对于宣传和推广景 德镇陶瓷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他表示,作为扎根于景德镇的锦宫将为此次活动提供全程支持。

据悉,我市广大陶瓷艺术家对前往上海表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家纷纷主动请战,以期把瓷都陶瓷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记者了解,中国元素活动区以省区市活动周活动为基础,整个活动期历时184天,从2010年5月1日起正式运营,至2010年10月31日结束。它既是各省区市参与上 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中国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的舞台。它以活动贯穿始终,用表演诠释中国元素,通过表演、展示和传承人的现场传习让观众在互动中感受中国元素的现代生命力及感染力。

中国元素活动区的主要场地之一是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区域内的宝钢大舞台,总面积11200平方米,同时可容纳3500名观众。据有关部门预计,整个世博会期间,中国元素活动区的人流量有望达到800万人次,平均日游客量为25000至35000人左右。

宝钢大舞台规划成四大部分:表演区、展演区、传习区(省区市)、传习区(驻场节目)。

传习区(驻场节目)是展现东方文化魅力的人文项目,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地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民间文化,加强世界对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站在国家的角度上,以世博会的名义邀请、汇聚大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为民族文化遗产提供文化宣扬与技艺交流的平台。

德化窑瓷


德化窑系产品是中国历代外销瓷贸易的重要角色,产品外销量巨大;德化青白瓷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瓷器产品之一;德化明代创制的阶级窑是最早被外国移植成功的窑炉技术的先祖;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德化瓷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以其难以想象的巨大体量和完整的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和改善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推进了世界物质文化的进步;以明清德化白瓷为代表的中国瓷艺产品,成为几百年来世界性的传统文化艺术珍品而广为传承和笈藏。

最早开始外销瓷的专门生产和国际运销

德化窑系不仅是最早参与外销瓷贸易,而且是重要角色。始于北宋的成规模的中国外销瓷贸易,其生产地以东南沿海的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各窑系为主。散布在亚非等外销瓷贸易接受国的中国瓷器遗存中,都有德化窑实物,有的地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与在中国的德化窑址直接对应。至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地位提升,更是的德化窑系产品的出口量大增,元朝政府更加鼓励对外贸易,至元十四年,在泉州设市舶司,更使身处泉州当地的德化窑系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力。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那么,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的刺桐港的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被欧洲人称为中世纪四大游历家之一的摩洛哥人伊宾。拔都他于至正七年游历中国,约在当年的夏季到达泉州(依张星琅先生说)。拔都他的《游历中国记》中说:“中国瓷器,仅产于刺桐(即泉州)、兴克兰(即广州)二城,乃得诸地山上之土,燔烧而成者。……中国人将瓷器转运出口,至印度诸国,以达吾故乡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此说虽有偏颇,但显示了德化为代表的泉州诸窑在元代外销瓷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他还说道,他在印度港口所见,中印之间的贸易船只,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中国的大船可载一千水手和随船士兵,每船皆有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商客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而所有中国的船舶,皆造于刺桐及兴克兰二埠。以此进而推之,元时期的外销瓷贸易,很大份额也在泉州地方经营。

以东南亚为例,菲律宾专家庄良有先生说,“在菲律宾所发现自北宋至明的福建瓷,数量可观,其中以德化白瓷为最”。他发现,菲律宾发掘出土的北宋青白瓷,和德化碗坪仑遗址下层遗存一致;南宋遗存则大致与碗坪仑上层遗存有对应关系。元时期的遗存大致和德化屈斗宫遗址的遗存相对应。颇有意义的是,菲律宾出土的元时期白釉花卉纹四系瓜棱形罐(元一类罐)和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完全一致(庄文《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2002),这类资料也见J.M.ADDIS:<菲律宾出土的中国瓷器>(《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Society》37卷)。虽然这类器型在德化屈斗宫地层中还没有见到,但据徐本章、苏光耀、叶文成先生证实,在碗坪仑窑址采集相似的瓜棱形的“罐形壶”标本两件,肩部和腹部印莲瓣纹和卷草纹,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考古》1979.2)。以上三个地点的信息证实了意大利这件被史称为由马可波罗从泉州带回去并被欧洲所尊崇的珍品,的确是元代德化白瓷。欧洲大陆的历史传说,穿越千年时空,竟然和东南亚和中国的现代考古发现相拥抱,诉说着他们来自同一个的故乡——中国德化的故事!

最早输出窑炉技术

制坯和窑炉技术在的世界传播,也是德化瓷的一大历史贡献。就目前所知,除德化窑以外,还没发现中国各大窑系的这类资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观照。

德化白瓷外销的同时,瓷器制作技术工艺也传播至东西方世界,促成了各国制瓷业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和世界陶瓷文化的交流。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使用高12cm、直径8cm左右的黏土柱,支撑一个直径40cm左右的圆盘,圆盘中心又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形如多级伞状,如此层叠直至窑顶,高度可达2m左右,每层圆盘的四周放置粉盒、碗、碟之类的小件器物。这种窑具后来传入日本,提高了产品的装烧产量。明代德化由一个个像馒头的窑室单独砌就、而又相互串联的阶级窑,也在明末清初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使当地瓷器的烧制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7世纪左右,欧洲瓷业处于萌芽时期,工艺技术直接师从德化白瓷,并于18世纪初首先试制成功。首先是由德国迈森的匠师柏特格根据奥古斯都大帝的指令完成的。他于1715年左右开始仿制德化白瓷,成功制作了两件,一件是圆柱形烛台,上饰菊花浮雕图案,丝毫未杂入以往流行的烦琐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另一件是五英寸的小型笑弥勒坐像。在柏特格的仿制成功以后,欧洲各国掀起了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德国的制瓷工匠被各国聘请去,传授德国消化的德化瓷胎釉和窑炉技术。英国的“弓”瓷器工厂和切尔西工厂根据英女王的指令在清干隆五年(1740年)后开始仿制德化白瓷,上饰葡萄、李子等浮雕图案。法国的科得和钱蒂雷工厂、丹麦的哥本哈根厘家瓷器工厂,都吸收了德化窑的工艺技术烧出白瓷器产品。(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

站在这种角度上看,是明清德化白瓷引导和照亮了17、18世纪欧洲瓷业的诞生和发展之路。(刘幼铮《中国德化白瓷研究》)

德化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平凡之土为高贵圣洁,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友好往来的伟大桥梁。

规模巨大的出口量

德化瓷既是出口贸易历史最长的,又是在出口瓷中占到很大分量的,加之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大量德化瓷实物,因此德化瓷的出口量,其规模是巨大的。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历史以来的外销瓷贸易的总数,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单体案例,感受到德化瓷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贡献。

世界各地海域古代沉船的发掘中,几乎都有德化瓷现身。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宋代沉船,出水大量宋代德化窑产品

——1975年在韩国新安发掘南宋商船,出水1万多件宋代瓷器,其中一部分是德化窑产品

——1984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海域发掘“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52年沉没。出水瓷器14万件,内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____1986年开始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发掘,持续了十年。这条船隶属于瑞典东印度公司,它于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同年9月12日沉没于哥德堡港区。据唐纳利(P.J.DONNELLY)说,船上载有福建德化瓷商品。

——1999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印尼一侧的中国海海域发掘中国清代“泰兴号”沉船一艘,除去残损的65万件,获德化瓷器35万件,由斯图加特纳高拍卖公司悉数拍卖;

——2007年在阳江海域发掘的南海一号南宋商船沉船,出土大量外销瓷器,其中德化瓷占大宗

——2005年平潭海域碗礁一号的发掘,出水清早期德化窑系的青花和五彩瓷器1.6万件,

——2009年南澳海域南澳一号明代商船的发掘,出水大量德化窑产品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德化瓷的外销量也是巨大的。

——欧洲对华贸易中最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与德化瓷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的贸易公司。根据该公司来往信函统计,估计在1602至1682年的八十年中,有1010万件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等地销售。这其中很大部分应是德化产品;

——根据英国资料,17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哈雷孙号(Harrison)从厦门港运载了十余万件瓷器回国。其中肯定是以德化窑产品为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上海“申窑”瓷惊艳法兰西》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上海“申窑”瓷惊艳法兰西》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