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 导航 >

发挥品牌营销的作用 陶瓷企业竞争需要找准重心

发挥品牌营销的作用 陶瓷企业竞争需要找准重心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陶瓷艺术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2021-05-24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陶企竞争的三种层次

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发育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著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做过这样的阐释: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

竞争主要分为三层次的竞争:一是价格层次的竞争。价格竞争的结果通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二是规模层次的竞争。但规模大不一定能够成为品牌,规模很大但缺乏个性,也未必能形成品牌。三是品牌层次的竞争。品牌往往就是淘汰竞争,竞争到最后,行业里面会产生几个寡头,市场占有率会向几个品牌集中。这时候留下的品牌将更具高品质,更具个性化,附加值更高。所以说,品牌竞争是竞争的最高形式。

陶企竞争重心向品牌竞争过渡

中国陶瓷行业在经历了品牌无意识的卖方市场之后,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买卖双方力量对比陡变,每个经销商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如何说服消费者在众多选择的诱惑下,最后选择自己的产品?在历经拼价格、斗颜色和款式、比售后服务这些低层次的竞争之后,多数经销商走上了品牌制胜的道路———以品牌去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品牌去打造陶瓷产品的独特魅力,以品牌去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随着陶瓷终端市场的发育日渐成熟,品牌形象作为消费者认知的第一要素逐渐凸显。因此,陶瓷企业就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创立品牌,通过品牌推广来确立自己在陶瓷行业中的地位。

陶瓷品牌树立的三个步骤

如何才能做好陶瓷企业的品牌文章,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就品牌的本质而言,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陶瓷品牌价值的确立

要构造企业品牌,首先就是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而品牌核心价值的确立,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价值观、产品文化、企业使命等综合考虑而定。品牌之所以具有生命力与活力,是因为其核心价值基于企业现实的土壤,与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可以说,陶瓷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是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广告诉求、公关策划、产品包装的风向标。那些成功的陶瓷企业,其品牌的核心价值无一不是非常清晰。

第二步:陶瓷品牌文化的灌溉

在确立了品牌的价值之后,接着就是如何将这种价值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日常行为之中。

陶瓷行业是个环节众多的行业,从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到铺贴,中间经过的时间长、过程复杂。如何将品牌的价值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对构造陶瓷企业的品牌形象非常关键。优秀的企业总是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因为品牌的美誉度往往就来自细节上的表现力。品牌意识强烈的企业深明这一点,所以会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将品牌的价值文化落实、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无论是工厂管理、款式设计、销售人员的待客之道到售后服务人员的素质都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卓越的陶瓷企业,知道如何让自己卓越的品牌形象在每一个小细节上绽放。

第三步:陶瓷品牌思想的传播

品牌思想的传播,既是企业知名度建立的必要环节,也是企业美誉度与信誉度塑造的坚实基础。品牌传播的目的,就是通过全面、系统地向社会传播品牌积极而良性的信息,使目标公众对企业有清晰而完美的认知,从而实现企业的品牌增值。真正积极有效的品牌传播不是单向的观念灌溉,而是更注重于双向沟通,这种沟通既有信息的传达,也有信息的回馈。企业要将自身品牌思想中积极的因素如诚信、专业等传达给周围群体,让其成为企业品牌思想的体验者与受益者;同时吸收反馈回来的信息,再持续改进或提升品牌的内在因素与形象。

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才能令企业品牌在众多竞争对手包围下,最终一枝独秀脱颖而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打造“华东陶瓷”品牌 需要陶瓷企业主动承担


诚然,“华东陶瓷”由于行政区划上的实际隔离,无法因循佛山、淄博等地的现行模式,假政府之手,通过在“体制外”建立陶瓷行业协会等方式,将当地企业“放进同一个篮子”。但却并不代表无所作为,完全可以尝试着在“体制内”寻求突破———由当地企业登高一呼,联合华东产区陶瓷行业中的上、中、下游企业,建立起跨省际的产业公会等类似形式,将大家团结在一起。

这样的想法极具操作性。一是由华东当地企业来进行“撮合”,在身份上十分合适,可以排除因第三方介入而带来的不必要干扰。尤其在华东产区本土专业陶瓷媒体长期“缺席”,相关协会又要求“选边站”的情况下,由“内部”企业勇敢站出来“现身说法”,自然会做到客观超然,不但不会给企业自身经营带来压力,更不会引起相关协会的反弹;二是由当地的大企业起而行之,利用品牌经营上的威望所具有的带头示范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大家“笼”到一起,大大缩短这一进程。尤其是后者,显然是推动华东产区产业公会等类似机构成立的一条捷径。但问题是,在华东企业的“众相守望”中,企业具有这样的意愿吗?换言之,有企业主动请缨或挺身而出吗?

从目前情况看来,华东企业是否具备这样的意识还需要观察。一是在与华东部分企业接触中,企业负责人似乎甚少触及“华东陶瓷协会或公会”这样的话题,更多强调的是自身企业的优势等等;二是由于产品的同质与市场的重叠,家门口的擂台争霸赛目前正打得难分难解,大家似乎还没有做好“坐下来喝茶”的准备;三是华东企业虽然普遍对其它产区的一些经营手段多有微词,尤其是对佛山陶瓷的出口贱卖感到痛心疾首,但对“华东陶瓷”如何形成“攻守同盟”,用何种组织或形式来保证其在国外市场上的“优质高价”却讳莫如深。

应该说,华东产区中的各个品牌一直在高端上运行,尤其象诺贝尔、斯米克等企业早已走在行业前列,证明华东企业中并不缺乏高瞻远瞩的领袖式企业,更不缺乏能够通领全局、“指点江山”的企业家。而“华东陶瓷”时至今日为何仍呈“一盘散沙”,其实质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心理作怪。在“多做少说,甚至不说”的经营哲学指导下,低调,似乎成为华东企业保持进攻的最好方法。

前鉴不远,“躺着就可以与其它产区抗衡”的日子已经不在了。华东企业能否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华东陶瓷”品牌能否得到立体打造,关键在于是否有类似协会的专业机构推波助澜。而这当中,华东产区中的陶瓷企业能否主动承担与登高一呼,转变思维模式就显得至为关键。

陶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专利


讯: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专利以及成果。上期本周刊一篇文章重点介绍了版权以及版权保护的相关情况。与版权一样,专利保护同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技术层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专利对于陶瓷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专利的申请及保护又有着自身的许多特征。近日,记者就走访了相关部门,对专利保护的情况做了番了解。

专利——依申请而授权

“专利是依申请而授权,只有你申请了,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在采访中,谈及专利与版权的不同,景德镇市知识产权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一般来说,申请人申请专利需要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相关资料。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三种类型,这其中都有陶瓷相关专利涉及。申请人需要填写《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表格,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过程以及审批时间都不相同,其中外观专利相对较为简单,申请人需要提交申请对象6个不同方位的照片,以全面展示自己所申请的外观,一般审批时间为半年。而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除需要提交更多的详细内容之外,审批的时间也长达1年至3年,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发明专利需要18个月的公示期,公示期之后才能通过审批。专利的申请确实比较繁琐,需要准备不少资料,如果申请人自己了解不多,可以找到专门的专利代理机构帮忙申请,也正是考虑到纸质申请的繁琐和不易,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接受电子材料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只要在官方网站上便可完成申请的过程。

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来,景德镇市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2012年全市共申请专利566件,其中陶瓷类专利约占60%。

景德镇市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喜人

近些年来,政府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在陶瓷行业,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专利以及成果。记者发现,政府对于每个项目都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针对陶瓷行业专利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专利法细则》)是目前最为系统的专利法律法规。《专利法细则》是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的;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而2010年1月9日,国务院又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另外2009年4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7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则是关于商标保护最为全面的法律条文,据了解,《解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际而制定的;而科技成果鉴定的法律历史最为悠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早在1994年10月26日就已颁布实施。

“难度大、要求高、关注度高。”面对记者的采访,市瓷局党委副书记王庆友这样描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他告诉记者,产品丰富,需要保护的内容很多。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当中,还会遇到一些人意识不强等问题,这样就为工作的开展增加了许多人为困难。

不过王庆友同时也告诉记者,尽管景德镇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近些年来,市政府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今后的工作计划中,将由市领导直接牵头,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小组,同时大力培养知识产权相关项目的专业人才,完善相关机构,制定相应的标准,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景德镇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专利、版权等各个项目的工作进展迅速。其中仅省著名商标一项就由2009年的7个增长到现在的33个,同时注册商标由49个增长到了500个。

研发不易引发抄袭之风

上世纪90年代,广东某陶瓷机构花费千万元研发的某项技术专利遭侵权,最终将侵权方告上法庭,尽管这场耗时3年的官司以庭外和解的方式告终,但是这场陶瓷行业知识产权第一大案也打响了陶瓷行业专利维护的“第一枪”。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行业侵权纠纷也时有发生,其中不乏专利侵权的纠纷。不少陶瓷行业的从业者告诉记者,有些新东西一出来,仅仅几个月后,便能在市场上看到模仿的东西,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惯例。

对于陶瓷行业的侵权问题,王庆友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王庆友看来,陶瓷行业的侵权行为有共性也有特性,其中共性便是商家以利益至上,发现什么新东西好卖,在市场上反响不错,便开始抄袭以分得一杯羹。而就特性而言,陶瓷行业研发的巨大投入也是造成很多厂家宁愿冒险走“模仿”之路的原因。

王庆友告诉记者,陶瓷行业的研发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想要研发出新产品,且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这需要一个研发团队,还需要公司不断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并且,研发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这就需要团队在设计理念上具备超前的观念,能把握住研发产品问世后消费者的喜好。因此总的来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研发的风险很高,巨大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也正是意识到这点,在很多从业者看来,与其走高风险、耗时耗力的研发之路,还不如直接“抄袭”方便省事。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对于陶瓷行业的专利而言,多数是“外观专利”,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模仿的门槛。对于陶瓷行业中的同行们来说,外观上的模仿实属易事,如果是器型,只需要照葫芦画瓢即可,而涉及到花色,在配方中做些改变往往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因此总的说来,这部分专利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望维权成本而却步

在对陶瓷生产厂家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确实有不少人对于专利表现出了认识不足,而其中也有一些人对专利的相关知识做过了解,他们也对记者吐露了另一个更尖锐,但很实际的担心,那就是专利的维权成本。

对比记者在知识产权局采访时所了解到的情况,这些人士的担心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按照国家规定,申请相关的专利,确实需要花费一些成本,而申请成功之后,同样需要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来维护。以外观专利为例,在申请和登记公告环节就需要花费千余元,而在专利申请成功的前3年,专利所有人需要每年缴纳大约600元用于维护,此后随着年限的增加,相关费用还会有适当上调。而外观专利的费用是几种类型专利中相对较低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10项外观专利,那么它每年需要缴纳的费用就接近1万元。这对于一些小企业、小作坊甚至个人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知识产权局的相关人员也告诉记者,一般申请专利的都是比较大的陶瓷公司及机构。而在专利代理机构工作多年的李先生也告诉记者,确实有不少人正是考虑到专利维护成本而打了“退堂鼓”。

在更多的人看来,一旦涉及到侵权,维权的成本则更高。耗时、耗力的官司不说,即使是维权成功,所得到的赔偿,又能否弥补庞大的研发资金,这也是很多人的担忧所在。而对于这个问题,相关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维权有两种选择,一是行政诉讼,二是向法院起诉,其实这都是维权的有效途径。对于这两种方法,王庆友向记者做了个有趣的比喻,他说这就好比交通事故,如果仅仅是轻微地刮蹭,那么相互之间调解就好;而如果事故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报警了。也就是说,如果侵权行为涉及金额不大,那么完全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而一旦涉及金额巨大,且社会影响恶劣,那么就需要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解决。

在许多人看来,从根本上杜绝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必须要让人们有侵权可耻的认识,笔者采访中也听到了类似的说法。然而在笔者看来,以这个作为宣传和教育的目标很合适,但是如果以这种寄托于当事人“良心发现”的行为来杜绝侵权则显得过于理想化了。

在我国,并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我国《专利法》第60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因此仿冒的陶瓷企业如果被法院判决有侵权行为,则需要给专利人赔偿销量下降的利润和侵权人违规销售产品的利润。重要的是如何执行到位,让侵权人得不偿失,这才是打击侵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陶瓷资讯专业水准更利于促进文化传播作用的发挥


陶瓷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陶瓷资讯不同人群获取的途径也有所不同,而且越来越多样化的资讯形式,也给现代陶瓷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想要找到现代陶瓷发展的准确方向,一方面要看陶瓷资讯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看陶瓷资讯平台的专业水准。

从平面媒体的实际宣传,到网络媒体以及电视等媒体的宣传造势,陶瓷的资讯信息来源也是越来越多面,尤其是大师们的各种活动,藏品的各种展示会,新品发布会,甚至建筑陶瓷也会经常有一些产品的创新,让人们眼前一亮,陶瓷事业的巨大进步就在于不断的有新知识可以得到丰富,让每个关注陶瓷资讯的人都可以从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多的发展方向。

陶瓷资讯的专业水平,一方面是资讯信息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关于陶瓷的专业知识,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在现实的陶瓷资讯信息里,找到更多的方向,才能更好的发展出新一代的技术水平,提升专业的品质,更好的服务于现代技术发展,让更多的人有所收获,资讯的专业性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促进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是陶瓷资讯最重要的,同时又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做陶瓷资讯的人们,都必须要首先把专业水平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为陶瓷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绿色营销,给陶瓷品牌加点糖


专稿 自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国家标准强制执行以来,整个建陶市场上仿佛一夜之间便布满了“绿色”、“环保”的标牌,掀起了一股迅猛强劲的“绿色风暴”。虽然有关专家指出,10项标准是市场准入的一个标准,并非真正的环保标准,所谓“绿色”只是一个误区。但从中也反映出了整个社会对“绿色”概念的普遍关注。陶业市场上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刮起一股名符其实的“绿色风暴”。

“绿色”是一个舶来词,源于外国,只限于食品和蔬菜,一般理解为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环保型”则是能够保护环境或对环境影响极微的产品。“绿色材料”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负荷最小和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和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自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全社会的生产消费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由只关注眼前利益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跃进。“绿色”,正在成长为新一轮持久的消费趋势,并成为各建陶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营销,势在必行。企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环境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基础的支撑。因此,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决不能背道相驰。

工业革命以来,迅速扩张的生产制造业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并引发了各种新的自然、社会矛盾,如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的破坏等,这些给人类自身健康、生活质量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全社会逐渐认识到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主题。消费者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由过去的片面追求商品价格、使用价值向追求绿色、环保消费、追求商品的文化内涵过渡。

绿色营销,势在必然。各企业只有正确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并快速致胜市场。

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企业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同传统的营销相比,绿色营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它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往往从产品的设计到材料的选择、包装材料和方式的采用、运输仓储方式的选用,直至产品消费和废弃物的处理等整个过程中都时刻考虑到环境、社会及对消费者的影响,做到节约资源,安全、卫生、无公害,以维护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陶瓷企业着力差异化竞争


近期,我国陶瓷出口产品频繁被召回,让陶瓷企业开始反思如何才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技术创新是陶瓷行业改善生存环境的关键,陶瓷业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出口茶杯遭召回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因中国产陶瓷茶杯存在安全隐患而要求经销商启动召回程序,建议消费者停止使用受召回产品并索取退款。此次被召回的茶杯有4种不同款式,杯上描有花卉图案并镶嵌金边,杯子底部印有“可用于洗碗机”“微波加热安全”和“中国制造”等字样。

记者了解到,日用瓷上的金边多为金属或合金,置入微波炉加热会产生火花,严重的会起火甚至爆炸,原因是发射出去的微波反射所致,后果是使发射微波的元器件产生高温而导致损坏;镶有金边或带有彩釉的瓷器可能含有重金属铅镉,放入微波炉在700摄氏度以上时,可导致铅、镉等重金属渗入到食物中,对人体产生危害。

对此,山东临沂检验检疫局提醒陶瓷出口企业:高度重视出口日用瓷的标识和说明,对镶有金边或带有彩釉的瓷器,标明不适用微波炉的标记;输美日用瓷目前还需要输美认证和出口前申报,经销商不能只关注外形美观和畅销,更应该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商和经销商应及时跟踪进口国的法规和标准要求,严格组织生产,加强出口前的质量安全检验和监管。

反倾销案件频发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1年,巴西就对我国瓷砖进行了阻击,将进口关税从15%提高至35%。2014年7月份,巴西贸易保护局又发布公告称,对我国未上釉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指控倾销幅度为15.50美元/平方米,欲征收264.1%的惩罚性关税。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日用陶瓷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备品,但由于机械化程度较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而我国作为世界日用陶瓷生产第一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70%,出口海外的比例超过10%,因此对海外生产有较大的依赖性。国外市场频繁对我国陶瓷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目的就是要对本国市场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

除了巴西,近年来欧盟、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地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对我国陶瓷出口形成多方压制的态势。其中,欧盟、韩国已对我国瓷砖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

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也促使国内陶瓷产业积极求变。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同时,陶瓷出口企业一方面积极合作参与应诉;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升级改变的机会。如受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将减少对巴西市场的出口,将开发重点转为新增的区域,如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欧盟、阿根廷、巴西陆续对我国陶瓷业发起反倾销后,中国陶瓷业到了反思的时刻:究竟该如何赢得反倾销的阻击战?如何能够让中国的陶瓷业真正摆脱低附加值的困局?业内人士表示,技术创新是陶瓷行业改善生存环境的关键。以往国内的陶瓷产业只讲销量不讲技术创新,而没有技术优势的品牌间的竞争,就会沦为价格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未来陶瓷业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唐山陶瓷需要品牌整合


近日,第七届唐山陶瓷博览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唐山被称为北方瓷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自1998年以来,唐山市政府已连续主办了六届陶瓷博览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使唐山陶瓷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若论总体实力,唐山东升骨质瓷公司董事长李东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唐山陶瓷工业基础好,有竞争优势,却没有做大做好。李东升认为,唐山陶瓷企业自我封闭,各自为阵。唐山陶瓷企业要打造北方瓷都航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竞争。

李东升的感慨缘自于企业发展的困惑。东升陶瓷是唐山高档骨质瓷业的后起之秀。这个仅有两年历史,年产500万件生产用瓷的年轻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许多要向同行老大哥求教的问题,诸如陶瓷工艺及品种的继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市场信息等问题,但唐山陶瓷企业间缺乏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每个企业都关闭门户搞研发,彼此封锁信息,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时还彼此偷技术、挖人才,不正当竞争使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据了解,国内陶瓷行业竞争激烈,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江西及湖南等省的陶瓷业近年来呈快速增长势头,由于唐山是老陶瓷工业基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传统工艺,一些地区就到唐山挖人、挖技术,一些骨干技术人员被许以20万年薪挖走。

据说,陶瓷行业专业人员的忠诚度很低,企业里的陶瓷设计人员一年半载就跳槽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令人悲哀的是,那些将人才挖走的外地企业—旦掌握了技术,又很快将交出技术的专业人员淘汰出局。

李东升分析说,无论与国内同行竞争还是与国外同行竞争,唐山陶瓷都没有显示出优势。唐山陶瓷真材实料,但花色品种不足,与那些低成本却花样好、造型新颖的南方陶瓷相比,在市场上缺乏明显优势。在价格上,与国外同类知名品牌相比,唐山陶瓷至多卖到千元,而欧美的名牌产品可以卖到上万元,价格相差百倍。问题不在质量,而是唐山缺乏真正的陶瓷知名品牌,小打小闹根本无法跻身世界陶瓷王国。

据了解,目前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陶瓷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在唐山也有这样的加工企业,用国内原料生产外国知名品牌,再卖给国人,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别人拿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唐山陶瓷企业要真正走向世界,还需按国际规则运作,在品牌宣传、包装等方面下大力气。

正在兴起的中小企业亟须技术、人才和信息,他们渴望尽快建立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行业协会,提供专业和人才交流信息以及技术咨询工作。令人遗憾的是,唐山陶瓷行业中具有领军地位的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还没有表现出承担组建行业协会的热情。

且看陶瓷业品牌如何服务营销


近年,经过经理人特别是市场策划人员的努力,陶瓷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增强。但是,当企业一旦确立了品牌经营战略以后,必须考虑好以下两个问题:一、究竟什么是品牌经营?二、如何发挥品牌效应?直言之,即品牌应该如何为营销服务?

先看第一个问题。现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许多人看来,做品牌就是做形象,也即把标志设计好,把VI设计好就行了。最多再树几块户外广告,做些媒体广告,至于其他的,比如,如何管理品牌,如何整合资源传播品牌,如何实现品牌视觉形象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统一,等等,这些更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则往往被忽视,这导致企业品牌资源的积累非常单薄,缺乏深厚的生存土壤。

再看第二个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在陶瓷行业,企业品牌生长的土壤本来就比较贫瘠。然而,恰恰是在这种情势下,企业决策者们在如何发挥品牌效应这个问题上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品牌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这必然决定它的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过程。但在陶瓷企业,决策者们却希望自己品牌价值的发挥能够立竿见影。而当这个目的比较难以实现的时候,他们就选者两条路:一是做多一个品牌——尽管基本上是“同质化”的品牌,但起码多一个品牌多一个网络,也就多一点销售;二是做多一些概念,不断推出新产品,最多的平均一个月推出几十款新产品——在他们心里就是希望不断用新的产品来刺激消费,但实际上,如此多的新产品可能十有八九都是滞销产品,这些产品当然最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库存品。

在成熟的操作者眼中,企业每一款新产品的推出都等于为产品或企业品牌注入新的内涵,但这种内涵(产品)在制造之前必定是经过思考和论证,可以为产品或企业品牌生命体所吸收的,也即产品内涵和产品或品牌核心价值诉求是一致的。然而,许多陶瓷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品内涵和产品或品牌核心价值诉求经常是不一致的,有的可能恰恰是相互冲突的——试想,每个推出几十款新产品,如何能保持其价值诉求的统一性,更遑论与产品或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统一。这样,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频繁和缺乏价值诉求统一性的新产品开发不断不能为企业品牌积累资产,相反还可能侵蚀企业或产品已有的品牌资产。

竞争残酷旺季是陶瓷企业“抢”出来的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营销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于枫:

作为陶瓷旺季的概念,其实和其它行业旺季的概念一个样。曾经在所谓的“紧缺”时代,陶瓷旺季被人理解为:旺季就是啥都不用做,就等着收钱。这并不为过。但现在今非昔比,“天上掉馅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唯有抢。因为只有抢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蛋糕(旺季)。

说到这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我们做陶瓷的老板们比以前聪明多了。在陶瓷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的是,陶瓷行业属于一个“后英雄时代”,从过去的“做砖像印钞机”年代走出来的老板们不能不说都曾经有着“皇家”味道的辉煌历史,但随着近几年陶瓷行业像其它行业一样逐渐走上“过剩经济”之际,可能每家陶瓷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生存考验。同时一部分思想转动快的老板会马上调整思路,以毒攻毒,全面发力“抢”市场来应对竞争残酷的现实。

对于我所总结这种现象,我的感觉这不仅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赋予我们持资经营者基本的生存与发展素质。面对数千个陶瓷品牌同争同一块市场蛋糕的激烈现况,参与战局的陶企无非要在如何“抢”上体现不同之处,下组功夫。说白了,旺季到来之际我们不但要“抢”,而且要会“抢”。

其实在“抢”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或者说冲击力上,全国几个陶瓷产区,无庸置疑是佛山产区最为突出,但在我前不久对福建等陶瓷产区的深入了解,当地不少老板尤其在营销这一块的“靠自己投入”与“细致程度”特点,相对佛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比如在佛山产区相当一部分陶瓷品牌的营销表现明显有些浮燥感觉,而福建等产区在这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平稳、踏实特点就很值得佛山方面学习,同时佛山的大胆魄力与创新思维又值得其它产区学习。

又是一年旺季市场即将开场,作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营销分会,我们很希望全国每个陶瓷品牌都能够表演得痛快淋漓,收获多多,我们也会努力从不同角度组织营销培训等活动给予一定引导。但对于陶瓷企业真正该如何在旺季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我没有高明的策略,还是一个字:抢。我支持大家都有“抢”的意识,但不鼓励大家无秩序的乱“抢”。因为“抢”的手段好才能“抢”得多,“抢”得久是很自然的道理。否则可能发生只是昙花一现。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发挥品牌营销的作用 陶瓷企业竞争需要找准重心》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发挥品牌营销的作用 陶瓷企业竞争需要找准重心》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