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行业 > 强强瓷砖 > 导航 >

中国陶瓷行业强大不需要再“傍名”

中国陶瓷行业强大不需要再“傍名”

强强瓷砖 能强瓷砖 中国古代陶瓷器

2021-05-24

强强瓷砖。

听说近来有一场国际级官司:中国陶瓷梦特娇被法国服装梦特娇起诉,在湖南长沙被判侵权。我并不感到奇怪,只是想不到我们的陶瓷还会以这么一种方式走向世界。还听说欧盟最近接受了一个“非中国制造”的注册商标,这种属于歧视性的动作当然受到来自中国方面的抗议。在由于部分企业的不正当行为而连带其他中国产品都要在国际交易中受到质疑的背景下,这场梦特娇官司,已经不只是某个企业遭受一场挫折,而是在陶瓷行业、中国企业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了。

本人不是专门家,不能评述法理,只能说说常理:别人那么现成的东西,好意思拿来就用?硬挨上洋人的肩膀,是不是也太没骨气了点?

我们都在说要自主创新,这不但要体现在产品上,还应该体现在培育商标这类无形资产的载体上,差异性本来就是商标存在的最基本意义。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比如梦特娇,那么多名字好取,偏偏要拿个别人在用的东西。杭州很美,于是有人说它是东方的威尼斯;李宁运动服好穿,被说是中国的皮尔卡丹;早几年佛陶研制出压力式冲水坐便器,又有一些报道出来说它是洁具中的凯迪拉克,好象非这样不能上档次。其实这是不足取的,往往还会帮倒忙。

首先,“靠近月亮的星星看不见”,人家自然地注意到的还是那原来已经响亮的名牌,没再多少记性能想得起其他,借光好比乞讨,预期目的只是一厢情愿。再从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来看,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为:假如自己的东西跟那名牌差不多,却还要别人来给自己贴金,明摆着是信心不足,公众形象先自减分;假如自己的东西本不如那些名牌,硬扯在一起,偷偷摸摸,一旦败露便无可收拾;假如自己的东西比名牌的还好,哪干吗还要跟在别人后面套近乎,不去直接宣布说我这东西就是最好的呢?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吃现成的总要付出代价,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不能当第一,最多只能做第二、第三……甚至在队伍里消失,我们心甘情愿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企业名称和商标名称喜欢上了西洋风格。“梦特娇”是外文翻译中音义结合得巧妙的一个例子,而我们陶瓷行业里许多带洋味的名字,并非出自外文,只是在想当然地直接用方块字来拼凑,字词生疏意思莫明,只求听起来带咸水味就行。国务院研究员吴敬琏有一次到南庄参观一个陶企展厅,曾经颇为不解地指着一个洁具商标问“布鲁斯”是什么意思。答说:“蓝色是当今的流行色,布鲁斯是英语‘蓝色’的音译。”解释还算过得去,可连大经济学家都不明就里的东西,估计没有谁会记得住它。

除了象航天飞机上的隔热陶瓷那类东西之外,就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这些大宗产品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行业性技术了,其实我们的代表性企业和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差别,有不少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让外国人惊叹的东西,也有“MADEINCHINA”。真有什么我们造不出来的东西,那也大都并非是技术上的原因造成。

可是,我们的产品拿出去就是卖不了好价钱。记得多年前在深圳见到摆在一起同样是400×400(mm)的黑色抛光砖,中国的只卖每块12元,西班牙的却卖到23元,而中国的还是部优产品,颜色比它黑,亮度比它高,不告诉你你一定以为价高的那块是中国砖。

那么,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不在我们的产品,而在我们的行业管理,在企业素质,还在我们的个人意识。行业管理不善:缺乏指导盲目发展,知识产权缺乏保护,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恶性竞争互相排斥。企业素质不强:制度管理表面化,员工队伍不稳定,短期行为大行其道,对外宣传华而不实。至于个人意识,其中之一是心态媚外,学习先进只对表面的东西感兴趣,取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字就以为得了能降住孙悟空的金箍咒,自己抄别人的名称出国抄别人的产品,去意大利做了期展会就好象见了回皇帝那么荣幸。想想这些一遇老外便中气不足的“哈洋”嘴脸,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产品,别人又怎么会看得上?!要人家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自己,别再把价格战打给外国人看,别再硬抱着洋人的粗腿,老老实实在产品开发上独辟蹊径,兢兢业业在品牌培育上独立运筹,在经营思想上不要急功近利,在遭遇反倾销时又能有备而战,那么,欧洲陶瓷迟早要来我们这里朝拜祖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