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瓷器出口古代 > 导航 >

陶瓷业:出口退税新机制冲击中国

陶瓷业:出口退税新机制冲击中国

中国瓷器出口古代 中国古代陶瓷器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2021-05-25

中国瓷器出口古代。

近日出台的国家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县市引发强烈冲击波。德化是我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是福建省十个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去年陶瓷产值45亿元,出口36亿元。陶瓷业的每根神经直接牵动着全县的经济命脉。根据规定,陶瓷、树脂制品、小五金、玩具等的出口退税率由15%下降到13%,下调幅度为2%。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实施后,德化陶瓷业将面临什么?将如何调整发展方略?

众所周知,退税率下调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出口企业的退税额。据初步估算,德化陶瓷出口企业将因此减少国家退税额约3500万元,直接受影响的是17家“先征后免”的集团公司和62家“免、抵、退”税企业,他们约减少退税额1300万元。此外,受间接影响的是400多家供外贸公司出口的供货企业,约减少退税额2200万元。也就是说,出口退税下降1个百分点,出口一美元将少掉一毛钱的出口退税,相应也就必须增加一毛钱的成本。

去年出口额达3767万美元、德化县龙头企业德化佳美陶瓷集团苏总表示:“国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可以增加利润空间,但是国际进口商也都熟知中国的出口政策,他们会要求国内企业让利。目前在国内同行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你不让别人让,所以国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腾出的利润空间基本上都被外商分割去了。如果大家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产品成本增加了,但可以通过谈判让外商也分担一点。出口退税率下降,使许多企业面临着新的压力,但对佳美集团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将把出口退税率降低带来的压力转移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一些中小陶瓷出口企业特别是一些供货企业,都将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

面对新的情况,许多企业表示,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出口产品成本,同时要积极适应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并充分了解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规则。德化县正着手引导、鼓励那些通过委托外贸出口的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自行出口产品,以降低出口成本。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文联创新机制实现美丽“蝶变”


景德镇市文联坚持由“管文化”向“办文化”的思路转变,创新机制,主动作为,以服务增强凝聚力,以活动提升影响力,以特色凸显竞争力,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同时,带动了城市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了瓷都文化的美誉度,使多年来处于“冬眠”、“瘫痪”状态的“冷门”单位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军者,获得“全省先进文联”称号。该市文联主席出席了最近召开的全国文代会,成为我省除省城南昌外唯一被选参会的地方文联代表。

2008年以来,景德镇市文联从转变“等靠要”思想入手,树立有为有位理念,认真履行文联“协调、联络、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文联连接政府和艺术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走出了一条艺术创作和市场结合的新路径。坚持为艺术家提供真情无私的服务,以形式多样的平台宣传艺术家,以鲜活的创意活动引领艺术家,最大限度地调动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形成了强大的艺术资源市场。充分发挥陶瓷特色优势,以举办各类活动为载体,以陶瓷艺术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其他文艺门类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较强的文化产业军团,推动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繁荣了瓷都的文化艺术事业。在2009年第11届全国美展中,景德镇文艺界获金奖、铜奖各1项。此外,该市近年来还先后获全国民间文艺创作山花奖1项,100多位作者获得各级美术展览和艺术博览会的金、银、铜奖,长篇小说《最后的官窑》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文艺类100种优秀图书奖。

景德镇市文联还通过开展高规格的文艺交流活动,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展示和弘扬瓷都城市文化魅力,带动了整个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提升。3年来,市文联共承办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高规格瓷展8次,自己主办大型瓷展6次。他们参与承办的海峡两岸陶瓷艺术精品展、辉煌60年成就成果展、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艺术展、红色摇篮·千年瓷韵2011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巡展等大型瓷展活动,对弘扬陶瓷文化、提升景德镇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陶瓷业如何拓展出口市场


陶瓷作为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陶瓷产品的制造不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而且通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特别是日用陶瓷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与金额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出口也在迅速崛起,上升势头强劲,形势发展喜人,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出口新军。

国瓷争相出国门目前,我国陶瓷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01年,我国日用陶瓷产量高达120亿件,约占世界日用陶瓷总产量的70%,瓷砖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卫生陶瓷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0%。2001年中国陶瓷出口规模与土耳其相比只相差几千万美元,从今年良好的出口势头来看,将超过土耳其的出口规模,成为位居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陶瓷出口国。现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已扩展到世界七大洲近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尤其近年来,对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市场出口形势看好。此外,还打开了对大洋洲、尤其是南美洲及非洲地区国家的陶瓷出口。

我国陶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出口骨干产品。在对外出口陶瓷产品中,日用瓷出口产品已经形成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东潮州等一批出口瓷生产基地。像唐山的红玫瑰骨质瓷、邯郸的釉中彩强化瓷、淄博的华光瓷等都已成为国际较知名的品牌。在建筑卫生陶瓷出口方面,佛山的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樵东蒙娜丽莎、钻石以及唐山的惠达都在不断提高出口的份额,正在成为我国建陶工业对外出口的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价格过低成国瓷隐患上半年,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平均每件陶瓷产品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到0.2美元,只有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1/7。我国陶瓷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首先是缺乏品牌意识。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输出国,但却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特别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只能靠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许多优质产品也只能打着国外的品牌才能进入高档市场。这种“重制造、轻销售”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利润和产品声誉的大打折扣。其次是缺乏创新意识。我国陶瓷生产在产品的品种、花色、质量等方面还受着很大制约,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目前国内沿用的日用瓷,大多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器型和纹样,而在国际上,这方面的设计潮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文化”的设计现象,产品的发展趋势要以消费者的趣味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并且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大打价格仗。由于国内企业激烈的价格战,将利润空间让给了国外经销商,自己辛辛苦苦只是为外国经销商“打工”,从而不得不受制于经销商的种种要价。其实,中国陶瓷产品的质量已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肯定,即使将价格提高依然能找到买家。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再这样持续下去,价格低于成本的现象很容易发生,一旦价格低于成本,两种后果将会随之出现:一是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就有可能滑坡,而一旦质量动摇,客户和市场便也随之动摇;二是即使没有低于成本价,但买方也会单方认为我方低价倾销而采取反倾销。这对中国的陶瓷出口行业无疑是致命打击。拓展国瓷出口的策略主动做大做强品牌。陶瓷业的振兴和发展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打造“CHINA”品牌,树立国际产业形象。我国的艺术瓷在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无论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优秀的陶瓷工艺品饮誉海内外,成为有识之士竞相收藏的对象。如号称“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出产的一套名为“吉祥如意”的釉中彩餐具,就是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重要礼品。近年来景德镇也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更新,不久前还将千年陶瓷工艺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用于生产环保陶瓷、抗菌陶瓷以及泡沫陶瓷和高新技术陶瓷等,依靠高新技术保持“千年瓷都”的青春,成为陶瓷业的典范。我国陶瓷业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但在成本低、质量优的前提下,却缺乏品牌知名度,那么国内厂商在与客商讨价还价之时就只能永远在价格上受制于人,与其等别人来勒着脖子讨价还价,还不如主动出击,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品牌。增强出口创汇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要树立外向型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强烈的经济全球化意识,面向世界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参与国际竞争。国际陶瓷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从有关资料获悉,当前,俄罗斯鼓励实验用瓷进口,德国仿古瓷和咖啡具走俏,法国人喜欢动物造型的瓷器,西班牙人偏爱东方特色画面,美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且要求产品图案淡雅明快,意大利钟情紫砂陶壶,澳大利亚流行铁瓷和铁石瓷,日本青睐旧瓷新包装。国内企业要认真搜集国外陶瓷市场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花色品种与产品档次进行细分。注重挖掘陶瓷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华夏民族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我国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牌,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注重提升产业档次。提升产业档次是我国陶瓷工业扩大出口的重要依托。国内陶瓷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与国际著名陶瓷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用高科技嫁接中国陶瓷工业,尽快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整体升级。下大力气进行科研投入,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提高中国陶瓷工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出口退税政策大调整 陶瓷出口退税将会完全取消


根据最新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下月起,建陶产品出口退税将下调至5%;而陶瓷产品所用的色釉料更是当头一棒,其出口退税率将由现在的13%至降为零,意味着陶瓷色釉料将取消出口退税。

出口4000万没了利润320万

记者了解到,执行新的退税标准后,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尼等国家的陶瓷产品在价格基本上与中国产品在一个起跑线。

国内某大型陶企工作人员坦言,“在品质相当、价格优势明显时,外国人当然喜欢买中国的瓷砖,但今后形势就不一样了。很多企业的产品有60%-80%出口,下个月后,原来一个月出口4000万元就面临着320万元的利润没了,短期内压力比较大。”

受访的大多数陶企认为,去年出口退税下调5个百分点后,行业就有人预期今年将下调至5%,因此,这次有心理准备。

这次作为陶瓷产品主要原料的色釉料未能幸免,出口退税将取消。

据介绍,在陶瓷色釉料行业佛山在全国占了70%—80%,其中色釉料出口的企业又占了80%.“有部分企业产品出口比例占90%,出口退税‘断奶’后将面临关门的危险。”一业内人士说。

有陶瓷企业认为,而与上次不同的是,对于陶瓷色釉料直接取消出口退税,陶企还需不同程度地承受这一压力。

若利润太薄宁愿不卖

事实上,国家对陶瓷业的宏观调控已现成效。有数据统计显示,广东省陶瓷出口连续3年增幅超过25%,但目前出口增速在放缓。今年1-4月,广东省出口陶瓷8.6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8.3%.其中除瓷砖出口增长36.1%外,家用陶瓷及装饰用陶瓷出口分别下降8.7%和22.4%.该负责人透露,接下来陶企及色釉料企业的涨价潮会起波澜,已得知有建陶生产企业拟从下月起将产品价格上调近20%.他认为,对于靠规模效益打“价格战”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教训”;但对于做品牌、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企业来说,长远看反而是好事,因为出口退税下调可加速行业洗牌,通过优胜劣汰,这些企业最终会越做越强。

“弥补出口退税下调造成的利润缩水,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出口价格来应对,但市场能否接受还是未知数。”某陶企销售人员表示,如果产品利润太薄宁愿不卖或减少出口。

有相对乐观的色釉料企业认为,出口退税取消后,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价格还有一点优势。

“这是一个前奏,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网络铺向国外,出口退税迟早取消,届时将是中国陶瓷在国际做大做强也是行业新生的开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陶瓷业即将诞生首个“陶瓷指数”


首个能及时反映陶瓷业的“晴雨表”——中国陶瓷指数即将在国内陶瓷最大产区之一的石湾区诞生。全国八大陶瓷产区在18日陶博会开幕时互签缔盟协议,共同承诺为编制“陶指”提供一切便利,加速“陶指”诞生的步伐。

一直以来,佛山乃至全国的陶瓷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他们收集市场信息的渠道和能力有限,常常陷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不良局面。石湾区科技局局长李钜镇告诉记者,中国陶瓷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紧要关头,迫切需要一个能及时、准确描述我国陶瓷市场运行情况的指数,为所有参与和关心我国陶瓷市场的各方人士提供生产、交易、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引导陶瓷行业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石湾区关于编制陶瓷指数的设想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一拍即合。一场由政府与行业协会、陶瓷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造指”运动迅速铺开,特别是在本届陶博会上,来自广东佛山市石湾区、山东淄博市淄博区、四川省夹江县、福建省晋江市等8大陶瓷产区缔造产业联盟,并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为缔造行业内最权威的并发布陶瓷指数打好基础。

由石湾区投资,暨南大学、广州域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近日联合开发出中国第一个陶瓷行业指数系统,根据设计方案,该指数按照中国陶瓷产品的标准分类,对22类陶瓷砖和14类卫生陶瓷,选择代表性企业抽取代表性规格品,运用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编制而成。目前“造指工程”正在进入数据甄选采样工作,刚组盟的八大主要陶瓷产区将提供各自产业发展情况的数据,共同构建中国陶瓷指数体系。

专家们指出,中国陶瓷指数是中国陶瓷交易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引导陶瓷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生产和消费,陶瓷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也可以在中国陶瓷指数指引下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中国陶瓷指数

中国陶瓷指数犹如股市的“综合指数”、“成份指数”等等一样,是综合反映行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陶瓷指数通过每月统计、分析、研究和发布最富有代表性的陶瓷砖指数、卫生陶瓷指数及综合陶瓷指数,建立中国陶瓷交易市场的参考与测评标准,可反映陶瓷市场交易额、交易量、成交价格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客观、全面、综合、动态地评价中国陶瓷业的发展。通过陶瓷指数的定量分析,能够揭示行业的发展轨迹,合理、科学地预测行业未来走势,指导和推动行业发展。

出口退税率调整 陶瓷出口是否“凶多吉少”?


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暑、税务总局等5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本月15日起实行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其中提到,将陶瓷、部分成品革和水泥、玻璃的出口退税率由13%分别降至8%和11%。

自早前传出陶瓷出口退税率将会调低的消息后,许多以出口为重点业务的陶瓷生产厂家就已经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因为目前陶瓷出口的利润基本上就是来自于退税的部分,而此次陶瓷出口退税的调整度是比较大的,对出口厂家来说无疑是起着一个抑制的作用。在此情况下,一些厂家已经在加紧探讨如何采取应变措施。比如佛山南庄的某个瓷砖出口大厂家,近期就派出主管外销的部门负责人频频出国到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一方面是了解国外的市场信息,更重要的则是与相关的合作伙伴沟通联络,探讨如何在新政策下重新定位产品价格体系的问题。

而陶瓷业内一些资深人士则认为,调低出口退税率,从长远来说对陶瓷行业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凶多吉少”。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采取综合措施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类企业的产出,包括这次对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调整,从国际共担资源成本出发,是很有必要的,相关措施出台只是迟早的事情。而我们目前的陶瓷产品出口确实存在着较严重的互相压价状况,可以说,陶瓷产品出口利润沦至以依靠退税来维持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企业自己造成的,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出口退税调低,会在一个整体层面上设置限度,对所有的陶瓷出口厂家而言,也是抑制无序竞争的一种措施,在新政策调控下,陶瓷出口企业不必忧心重重,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谁的自我调节更积极更正确,谁就能更快地获得主动权。基于以上原因,这次出口退税调整,从我国资源利用的宏观角度来看,以及从整顿陶瓷企业产品出口的竞争秩序来看,都是有利的。

“盛世中国”给陶瓷业带来巨大商机


作为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的一名仿古瓷制作高手,43岁的向元华对“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中国古话体会很深。

向元华的瓷器作坊位于景德镇一条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冗长小巷尽头。他每天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坐在自己家中的瓷器展厅里,看着来自海内外的瓷器爱好者在自己的精美作品前驻足流连,然后与正在品茶的他商量价钱。

在作坊采访向元华期间,记者遇到了来自上海的一批陶瓷鉴赏培训班学员,其中一位客人买下了单价2000元的仿乾隆年间的缠瓷花绘双耳瓶。据向元华介绍,10年前来作坊买瓷器的80%是外国客商,现在80%是国内客商。“卖千元以上仿古陶器,这在10年前是不可能的。”向元华笑眯眯地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凯教授认为向元华仅仅是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的一名普通受益者。

他介绍说,陶瓷艺术是一门盛世艺术,中国历史上两次陶瓷业的巅峰发展时期均逢盛世,一是明嘉靖、万历时期,二是清康、雍、乾阶段。

“繁荣的中国经济,造就了一支超过5000万人的民间陶瓷收藏大军,以及世界上更大数量的潜在陶瓷用户,这给全球陶瓷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他说。景德镇仿古陶瓷大师黄云鹏4年前就开始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仿制故宫陶瓷文物。黄云鹏目前已经仿制了故宫瓷器400余件。据故宫博物院古瓷器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吕成龙说:“这些仿制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在故宫文化服务公司里卖得特别好。”

黄云鹏仿制的故宫文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真品进行仿制,另外一种是对清代瓷器小样进行“还原”,这些瓷器小样是由清代末期宫中画家完成。黄云鹏半个月前刚刚“还原”了8件当年为慈禧太后大雅斋设计的大雅斋粉采花鸟瓷器图。

“故宫之所以考虑到制造仿古陶瓷,主要是为了适应这几年中国不断增长的收藏市场的需要。很多文物真品只有一两件,不能满足收藏者的需要,仿古陶瓷虽然没有文物价值,但是可以保存其艺术价值。”吕成龙说。

孔发龙是景德镇最大的私人陶瓷博物馆精益斋的主人。他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品陶瓷收藏市场,并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及时把国内用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前,到我这里买精品艺术瓷器的三分之二是日韩两国人,现在到我这里买瓷器的80%都是国内的散客,并且这些散客大多来自比较富裕的江浙一带。”

据唐凯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民间陶瓷收藏范围小,收藏者只局限于一些收入较高的文化人,到了90年代,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了邮票、磁卡等文化产品的收藏,这正是古瓷等收藏的前奏;随着2000年拍卖行业的兴起,中国民间开始了陶瓷、铜器等古董的收藏。

据悉,2002年中国即有7000万收藏爱好者,而2005年这个数字至少达到了1亿人,其中陶瓷收藏者至少占到了一半。

看到这个巨大商机的还有来自美国、英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厂家,他们在此间正在举行的第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展出了他们引以为自豪的陶瓷精品。就在展会的第一天,景德镇就引进外资项目15个,合同外资额13476万美元,签约外贸合同4个,外贸出口合同金额2696万美元。

陶瓷业遭欧美反倾销 海外出口转战中东


近年频频掀起的反倾销风暴,使我国众多出口企业不得不舍弃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出口热销地区,转而重新寻觅“新欢”。纵观全球,193个国家和31个地区,由于地理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对陶瓷的消费需求各有不同。随着“金砖四国”“展望五国”等新经济体的冒起,中东、非洲、东欧、中亚等地日渐备受关注。到底谁能成为我国陶瓷出口的“新欢”?

中东地区最大的建筑市场沙特阿拉伯今年将投入超过1.102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1026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图为沙特大型综合性经济发展城———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KingAbdullahEconomicCity)。该项目总投资1160亿美元,总面积超过5500万平方米,预计在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

中东,既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有连绵不断的沙漠;既有开放自由的投资政策,又有诸多宗教特色建筑。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它日渐成为全球陶瓷行业争先抢占的金海岸。对于中国,它更成为了我国陶瓷出口企业应对世界诸国反倾销的避风港。

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是二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齐全,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不断地运送到全球各地,同时,全球各地的其他资源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东。

目前“中东“这一概念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约24个国家和地区,面积15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3.6亿。一般说来中东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等;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历史上,中东在中国与欧洲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即如今的中东地区),联结地中海,成为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还有伟大的四大发明等,均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而欧洲的葡萄酒、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等也通过中东和丝绸之路运往中国。

90%的日用、电子、服装、建材等产品依赖进口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推动了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中东各国对非石油产品的强劲需求。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的26%。目前世界公认的20个特大油田中,海湾国家占11个。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油田名列世界前茅。中东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地区是西欧、北美、日本等地。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对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石油约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40%,是美欧日等经济大国的经济命脉。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约60%来自中东地区。

然而,由于经济形势单一,很多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几年,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发展。但总的来看,中东各国对于国外进口产品的依赖还是广泛存在的。

“迪拜几乎所有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因为那里沙子细得无法盖房,海水无法饮用。”迪拜特佳易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刘寅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东很多国家都有跟迪拜相似的情形。受单一经济影响,中东各国非石油产业发展不足,从而导致90%的日用、电子、服装和建材等产品需依靠进口。

佛山市骏景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在中东的出口额达3000多万美元,据公司业务经理李骏介绍,中东的陶瓷产量不大,大量的建陶产品以进口为主,中低价格产品都由中国进口。因此,当地客户基本能全部接受中国产品,像仿古砖、抛光砖、瓷片等。另外,他们偏好颜色浓重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中东地区的建筑业发展迅速。其中,中东地区最大的建筑市场沙特阿拉伯今年将投入超过1.102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1026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阿联酋的建筑项目总额约为12490亿美元。其中,楼房建设在所有建筑项目中所占的份额是最大的,为8716亿美元。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全球GDP增长最快的国家卡塔尔。由于成功申办2022年世界杯,在未来4年里,卡塔尔已经规划了价值1000亿美元的发展项目,其中,场馆、能源设施及酒店的建筑是重点发展对象。

除了发达的中东国家以外,一些发展中的中东国家目前经济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建筑行业成为中东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对GDP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疲软的经济现状相比,中东市场这块蛋糕显得更加诱人。

全球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除了强劲的地区内部需求以外,中东地区对周边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小看的。位于二洋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优越性决定了中东地区作为贸易集散地和转口中心的必然性,邻近的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国家都在其市场辐射的范围内。

以迪拜为例。迪拜是中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贸易集散中心。据悉,往来中东80%以上的货物要经过迪拜中转,发往中东各国的同时辐射到非洲大部分国家。通过迪拜,货物可转销到海湾地区、东欧、非洲、南亚。辐射人口有13亿之多。

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之外,迪拜地区自由宽松的经济政策也是吸引国外投资的重要因素。除5%的进口关税外,迪拜所在的阿联酋基本不征收各种税收,无营业税、无消费税、无所得税。同时,阿联酋对外汇没有管制,商人进口用汇没有任何限制。外汇的汇进和汇出完全自由,勿需经任何行政机构审批。进出境人员携带外汇进出,不需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预计今年起将允许以人民币进行交易。该举措标志着中国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努力迈出了重要一步。允许人民币结算受普遍看好,不仅陶瓷行业,所有做国际贸易的企业都能从中得到便利和好处。

总之,不管是交通条件还是政策优惠,不管是内部需求还是市场辐射能力,中东地区都会是中国陶瓷行业海外拓展之路的一个宝地。

陶瓷业是否也该限制原材料出口量


日前,美国和欧盟联合向WTO提起诉讼,指控中国对铝土矿、萤石、煤、锰、碳化硅、锌等9种工业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措施,称此举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大家清楚,美国的石油资源很丰富,但其国内却限制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美国的森林资源很丰富,但其明确规定大多数木材不准砍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类似的的作法。

其实,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我国有权对近百种原材料等产品实施出口限制。对于原材料出口,一直非议纷纷,陶瓷业更是微词颇多,莫衷一是。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曾极其丰富。80年代的中小学课本中,对于祖国的介绍,少不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样的字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的字眼在淡化,为什么?一则改革开放的发展势必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二则大量宝贵原材料的无限制开采和出口也是原因之一,其中不乏众多不可再生资源。

众所周知,原材料是发展陶瓷业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名谚。从而催生了许多陶瓷原料生产厂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宝贵的资源当作商品出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准世界陶瓷生产制造中心,这得益于有充足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的原材料作基础。但现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我国知名的陶瓷产区——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当地资源已消耗殆尽,不得不转向周边省份,采购半径持续加大,生产成本持续高涨。重要的是,矿产资源在一点点减少,而出口原材料仍在无休止地赚取着不断缩水的外币。陶瓷业应防危杜渐,树立危机意识,特别是一些国内外相当紧缺的矿产资源,如长石、黑粘土矿等,也应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甚至干脆禁止出口。

有专家指出,随着陶瓷生产技术装备、色釉料、配套条件的日益成熟,我国作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的陶瓷生产国,自己加工产品出口的综合效益,要比出口原矿好。即使出口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因产品实物质量不稳定,也影响到陶瓷原料的出口价格和效益。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对国外精细原料,如釉料、色料、坯料、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口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我国陶瓷原料的加工和利用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必须采取现代化精细加工,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措施,把陶瓷原料的加工生产当作一种国际化的产品来看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尽量减少国外进口,扩大国内市场分额。减少原材料出口,对原材料生产制造企业更是大有收益。如果对陶瓷原料和矿产的出口加以控制,国内陶瓷业需求的增长,我国高品质陶瓷原材料的出口或将减少,价格会相应上升,效益自然会水涨船高。

另外,有关人士称,矿产开采必须直接改变或破坏自然环境,鉴于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对环境恢复工作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将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低价出口,无异于变相把环境出卖了。此类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陶瓷业,更是面临这样的指责。

国家开始对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是一个可喜的久违信息,以原材料作为主要消耗对象的陶瓷业,应该警醒,更应深思。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业:出口退税新机制冲击中国》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业:出口退税新机制冲击中国》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瓷器出口古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