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意瓷砖 > 导航 >

风雨兴衰话华亭“安陶”之变

风雨兴衰话华亭“安陶”之变

陶意瓷砖 安华瓷砖 大理石瓷砖

2021-05-26

陶意瓷砖。

陶瓷是泥土与火结合的艺术,是泥土浴火重生的精灵。陶瓷是展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辉煌名片,英文中陶瓷与中国的单词同为china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外国人认识中国首先是从认同中国的陶瓷开始的。 

陶瓷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类进化的有力佐证。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我国先民即进入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就出现于这个时期的早期。从陶瓷的工艺形成积累来看,先有陶,后有瓷。相传,远古时的妇女们,为了盛水、盛饭、存放食物,便用粘土和成泥团,捏成所需的器物,待干燥后用火烧成后成为陶器。随着釉料的试制成功,人们将陶制品浸涂上釉高温焙烧乃成瓷器。我国瓷器的出现最迟是在商代,距今约3500年左右。由于瓷器比陶器在诸多方面的独特优越性,使其得以迅速发展。到东汉时期,制瓷技术已渐趋成熟。隋唐期间,中国陶瓷即远销国外。华亭陶瓷的起源 

关于华亭陶瓷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但考古史料不容辩驳。 

止目前,华亭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7处,经专家确证,属于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并存的1处、纯属齐家文化的6处,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斧、石纺轮、陶鬲、陶罐、陶盆、陶杯、陶壶等。根据史料记载,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属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不同阶段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因此,华亭境内的这7处文化遗存距今至少4000至5000年。而7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及其残片的存在,便是华亭制陶业最迟始于这个时期(距今4000至5000年)的铁证。 

华亭制陶业自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在战国末期以至秦汉,迎来了第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华亭陇山文化学者王学礼先生近年研究秦汉帝王祭祀之处——“吴阳武畤”,在华亭境内的陇山莲花台发现了古“上、下畤”遗址。他在《安口窑与陇上窑》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从公元前423年(秦灵公二年)起在吴山之阳(南麓),作“上畤”、“下畤”以祭炎黄帝后,这里就成了帝王们必来祭祀的神坛。祭祀需要大量的祭器,帝王们不可能全从京城带来,这就为在华亭烧制陶器成为可能,加之本地又有优质陶土和煤炭资源,这就促成了华亭陶瓷的兴起。 

后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无论东汉初年平定隗嚣之乱、三国时期魏蜀较量,还是南北朝的割据争霸或起义造反,华亭或遭大军压境,或为流寇难民栖身,华亭陶瓷业由此陷入了低谷。 

隋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中西方文化交流迅速兴起并日趋活跃,瓷器一跃而成为仅次于丝绸的第二大外销产品,中国陶瓷开始走向世界。尽管中唐时期开辟了由海上通往西方以运送江南瓷器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即陶瓷之路,但长安西行通往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的商贸大通道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内地陶瓷沿丝绸之路源源销往西域诸国,又一次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华亭陶瓷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古丝绸之路上,陇山为长安西行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处于陇山东麓的华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商旅盛行的必经之地。这无疑会给华亭带来中原及其它各陶瓷产地的文化信息,从而加速了华亭陶瓷与各地名窑名瓷之间的沟通,促成了华亭陶瓷工艺的第二次飞跃。 

从隋唐开始不断吸收内地大量先进工艺的过程,使华亭陶瓷业很快走向成熟,到宋元时期,华亭陶瓷在全国已初具影响。宋代烧制黑釉色碗、碟、罐、盆等产品,元代主要生产黑釉色陶罐和陶碗。中国历史博物馆傅振伦先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注译的我国第一部陶瓷史名著《陶说》(乾隆时朱琰著)中,录有《我国古代烧造瓷器重要地区表》,其中“甘肃”条目下的“宋”、“元”两款中,明确列出“平凉华亭(安口镇)”;在《中国陶瓷史》“宋代瓷窑遗址分布图”和“辽、金瓷窑遗址分布图”上,甘肃区域内仅标有“华亭”。1972年故宫博物院李辉炳、李知宴两位专家来安口杨家沟古窑址考察,认定挖掘出的瓷片系宋元时期所产。1978年李知宴先生又一次来安口杨家沟考察后,所撰《磁州窑绘画艺术》一文中指出:“在平凉地区华亭县安口镇的杨家沟也发现磁州窑类型的产品。”由此可见,宋、元时期华亭陶瓷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并非一般。“陇上窑”的兴盛 

明代以来,长期积累的丰富生产技能和经验,终使华亭陶瓷由量变发生质变,赢得“陇上窑”的美称而跻身全国名窑之列。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陶埏》中载道:“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门。”傅振伦注译《陶说》附录《我国古代烧造瓷器重要地区表》中载:“甘肃·明:华亭(安口镇)〔陇上窑〕。”按其表末所注,这个记载是指:华亭县安口镇为明时“陇上窑”所在地,且“陇上窑”系“已有定名”。由此可见,明代是华亭陶瓷的鼎盛时期,除烧制红、黄、黑釉色陶瓷碗、碟、罐类产品外,还炼制青花瓷,尤以青花瓷颇负盛名,窑场不断扩大,窑场由安口杨家沟扩展到砚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罢官隐归的平凉进士赵时春在砚峡倡导开采煤窑,烧制陶瓷以度荒旱,由此推动了华亭陶瓷业的迅猛发展,后因砚峡陶土资源枯竭而逐渐歇业。明代的主要产品碗、罐、盆、坛等杂件形成了碗窑系列品种。华亭陶土资源和“陇上窑”已驰名全国。又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曾有大量饥民流入安口,安家落户,谋求生存,从侧面反映出华亭陶瓷业兴盛繁荣的程度。华亭陶土在境内安口、砚峡、策底3处均有出产,其中砚峡陶土在明嘉靖年间即已濒临枯竭;策底有少量分布,后来亦有古代瓷器出土,但其烧制,史志无载。因此,《天工开物》中所载当时全国五六处优质陶土产地中的“平凉华亭”,确切地说当为安口。而“陇上窑”即指安口杨家沟窑场无疑,该窑址已被甘肃省博物馆确定为省级保护文物。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多次攻陷华亭,清初(康熙十四年)朝廷平叛王辅臣反清复明,均使安口陶瓷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生产呈下滑趋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朝中期,正如民国中期所修《增修华亭县志》载:“考百年以前杨家沟之瓷厂,仅烧黄、红、黑三色,然皆系盆、碗、罐、碟小器。”由此,从清初至清中期的安口陶瓷,堪称“陇上窑”的尾声。晚清时期,受周围陕甘各地回民起义的影响,安口地区先后发生了咸丰十一年(1861)和同治元至七年(1862至1868)两次回民举事反清起义,尤以后者为甚,史志称“曾几破县城”、“华亭民众大量逃亡”,使明末清初曾受严重影响的安口陶瓷再次遭受巨大打击。加之“窑头镇近于用泥釉”等客观原因,“始移杨家沟瓷厂于窑头镇”(见《增修华亭县志》)。看似平常的窑场迁址,却成为安口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曾名满天下的“陇上窑”时代就此终结,“安口窑”时代从此开始。“安口窑”的崛起 

“安口,安口,只要舍得力气,就能在这里安家口”。这不仅是安口地名的来历,也是安口能成为陇上名镇的主要原由。由于陶瓷业的兴盛,历史上和人们习惯上把安口称作“安口窑”。“安口窑”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外地瓷商们对华亭陶瓷业的代称。虽说“安口窑”确无往日“陇上窑”那样显赫,但在安口陶瓷发展史上代表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晚清时期,锐意创新者不乏其人:同治时瓷工祁文玉、梁国华创烧出大瓷缸类产品;光绪初年,张正元创烧出白瓷产品;光绪中叶,陕西耀州瓷工路有才、崔大汉创制白瓷红石浆彩绘工艺……正是他们及其开发出的新产品新工艺,为“安口窑”的产品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时期是安口陶瓷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迫于军阀混战,先后有山西、河南、河北、江西等地瓷工艺人流落安口,引进了新技术,加上陶瓷行业的相互竞争,花色品种逐渐增多。由于明代以来“陇上窑”已有的影响以及晚清“安口窑”影响的日益扩大,使安口陶瓷的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致使出现了官办和私营并存、瓷厂与作坊林立,且厂家的开办与倒闭异常频繁的极不稳定的局面。据统计,这个时期有13个省籍的人在安口从事陶瓷生产经营,陶瓷生产厂家和陶瓷经销店最多时曾达到142家,瓷窑达50余座,有从业人员3000多人,窑场遍布杨家沟、庙沟、赵家沟、窑头镇等12大区域和东街、正街两条陶瓷街。这种生产厂家众多、多元化并存、竞争异常激烈,既是民国时期安口陶瓷业生产组织形式的特色,也是安口陶瓷在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民国时期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个时期的生产工艺,除中、后期仅在成型和彩绘等工序上有小的改进外,绝大部分工序沿用传统生产工艺。“开采靠人工镢头錾,运输靠畜驮人背肩挑担,加工靠畜拉碌碡碾,成型靠手捏人搅石轮转,直焰窑烧成费力费煤炭。”这首后来曾流传于陶瓷工人中间的歌谣,是当时生产工艺状况真实而生动的写照。比较重要的改进如1936年壶类小件普瓷产品采用了印坯法成型。1944年从山西、江苏等地瓷区引进了针对工艺美术瓷等胎薄而形状复杂产品的注浆成型。彩绘方面,民国初年汪如海、范志昌、陈群阳等创白瓷兰绘工艺;1936年朱志明、赵尔英、辛邦荣等试制成了细瓷、青花瓷等普瓷产品,并聘请专门美术人才绘制釉下青花;1945年山西籍技师李友恒、李长庆、李茂生等创制红、绿彩绘工艺;1947年由景德镇技师万鸿逵、甘书鸲引进五彩绘瓷及烤花工艺。民国时期安口陶瓷产品较晚清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到民国末期已有碗、盘、缸、盆、罐、茶具、酒具、杂件等日用陶瓷及耐为材料、工艺瓷、电瓷类产品90余种,年产量700万件。这些产品大都由瓷商以驼队“运往西宁、宁夏、兰州、武威等储处”销售。由此,安口便作为甘肃四大古镇而名扬天下,以至于外地人往往知道安口而不知道华亭,连如今老年人也承认这一点。安口陶瓷获殊荣 

新中国成立后,安口陶瓷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春天。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安口陶瓷的质量档次也迈上了新的台阶,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迅速提高,新产品开发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反弹琵琶、陶瓷挂盘、民族盖碗、陶瓷水管、竹节文具、黑泡菜坛、绿彩釉辣子盒、民族盖碗、陶瓷水管、二缸10多种产品荣获甘肃省政府百花奖等省优奖项,陶瓷水管获国家建材局名优产品奖,紫砂陶获西部交易会金奖。陶瓷挂盘被省博物馆收藏、野鸡红罐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黑釉色陶碗被学院教授梁仁生赠送日本等国友人。风雨无阻发展路,兴衰更迭创业史。如今,当你徜徉在安口街区,看着那见证了千年兴衰、凝结了多少人心血汗水的陶瓷古物,你定会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风雨浇不灭陶城窑火 佛山陶瓷走过不寻常的半年


2008年的上半年,对于佛山陶瓷行业的发展可以用“酸甜苦辣咸,悲欢离合难”来形容。在面对政府提出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原材料的稀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新的环保制度的出台等等都无不像巨石一样压在企业的胸口,许多企业必须面对生死抉择的窘境,纷纷被迫停产。一将成名万骨枯,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的行业“大洗牌”我们看到了竞争不断成熟、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企业实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初获进展……在平静的表象下,涌动着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有人说过:回顾,是为了总结;总结,是为了寻找差异;差异,是为了再现标杆;标杆,是为了屹立影响;影响,是为了开拓市场。有了市场,这一切才有发展的机会。现在让我们从总结的一些关键词开始对佛山陶瓷08上半年进行回顾,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后希望接下来的年佛山陶瓷行业雨后见彩虹,绚丽灿烂。

关键词一:外迁

喜:到今年5月,佛山陶瓷企业基本已经完成了产业转移,东鹏、新中源等一些企业在外省的生产线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在企业外迁的洪流中,江西省相关地市凭借他们对陶瓷行业的理解、自身的区位优势、敏锐的招商触觉与高效的工作效率,在这一轮建陶产业大转移中成为承接建陶产业的大赢家。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这些外迁陶瓷企业新生产线相继投入生产,整个建筑陶瓷产量基本恢复到产业转移前的规模。

忧:从今年1月到现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中,已经有100多家企业完成了外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一个发展近半个世界的产业实行转移必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06年在佛山直接或是简介从事陶瓷行业的人数达12万,而现在从业人数将近减少了三分之一,这些人的再就业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此间记者获悉,有几个小型企业的老板由于背负巨额债务甚至选择放弃生命。

关键词二:陶瓷总部经济

谈到佛山陶瓷转移就不得不说总部经济。自从总部经济这个词提出以来业内一直存在悲观与乐观两种不同意见。

相关链接:

乐观派:佛山作为陶瓷产业规模性的制造基地,但环境保护和劳动力素质已向制造基地发出警号,面对新形势,相关专家认为,佛山陶瓷产业要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将产业知识含量高部分留下来;引导产业群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引导企业在产业在扩张中不断改造、提升。佛山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要起到:一、是陶瓷企业的战略决策总部;二、是陶瓷企业的营销服务总部;三、是陶瓷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总部;四、是国际陶瓷品牌中国区域的营销总部。有了这四个“总部”,大力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

悲观派:佛山总部经济自从它诞生以来就遭到了一部分行业人士的质疑。在今年四月的陶瓷盛会“新锐榜”上丁力教授抛出“佛山要搞什么总部经济只有死路一条”的观点后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架构,无论是做大做强,还是总部经济,都有成为空中楼阁的危险。

元代龙泉窑纹饰之变


每一类瓷器,都有自己的标签,好记好认。比如,提起元青花,就会联想到大罐子;说到北宋汝窑,脑补画面一定是小盘子。

今天要说的是,龙泉窑。它的标签器型是什么呢?请看——

南宋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台北故宫馆藏

很多关于龙泉窑的书,封面上很多都印着这件瓶子。

再看看局部细节:

龙泉窑在今天的浙江省,主烧青瓷,北宋时开始流行,与北方的汝窑等名窑,南北呼应,相得益彰。这个时候的龙泉窑,与北方五大名窑的追求一致:纯净、素雅;内敛、含蓄。南宋时,依然如此。

到了元代,风云突变,南方的另一处窑址景德镇,慢慢做大,渐渐一统江山。随着元青花的诞生,青瓷的地位越发尴尬。

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元代国风开放,四海通达,其瓷艺品味,早已不同于宋朝的简素之风,渐趋丰富华饰。为了生存,景德镇之外的各处窑场,不得不纷纷改造生产线,寻求差异化品牌战略。

龙泉窑的升级改造,简单说就是:纹饰由光素向浮雕效果迈进。具体工艺上,采用雕刻、模印、堆塑,偶有涩胎浮雕黑科技,整体美学风格由内向变得热闹起来,生动盎然。

元 龙泉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 估价:700万-90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秋拍.jpg.jpg 元 龙泉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 估价:700万-90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

同为龙泉窑制造,宋、元不同时期的风格真是迥异,后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用浮夸来形容也是可以的——

元朝时,浮夸的龙泉窑很受市场欢迎,改革成功。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件浮雕效果的龙泉窑罐子,却不幸流拍......

拍卖市场的天价成交与流拍,其实都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不必过于较真,也未必就预示着某种趋势。

传承到今天的元代龙泉窑器物,多数是这一类的小浮雕,轻描淡写,率性可爱,所以圈粉无数——

元 龙泉窑青釉贴牡丹纹小盖盒 成交价:12.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元 龙泉窑青釉贴双鱼纹盘 成交价:13.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以下是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元代龙泉窑贴花瓷器,开眼——

清代景德镇陶瓷兴衰谈


在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上,清代,曾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其品质之精良,造型之繁杂、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毫无疑问,清代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上,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巅峰时期。但同样也经历了兴、盛、衰这么一个过程。

清代初期,景德镇陶瓷业处于停滞状态。满清政府入关后,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在明代御器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并逐步恢复生产。顺治瓷其造型、胎釉、纹饰都带有明显的明末过渡特征。顺治瓷造型古朴、胎体厚重、釉质青白。器物口沿大都施有酱黄釉,黄釉口是顺治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清代前半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的陶瓷业得到空前的蓬勃发展,制瓷技艺更趋娴熟精湛,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可谓集南北历代名窑之大成。

自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后,景德镇御窑厂由朝延派遣督陶官直接管理窑务,此后各时期的官窑均以督陶官的姓氏命名。自康熙后景德镇的制瓷业得以复苏并蓬勃发展,与朝延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康熙青花瓷不仅料色青翠艳丽,釉质莹彻明亮,而且还十分讲究中国画的水墨韵味。所谓“料分五色”即将青花料色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个色价,笔触之间极富层次。

康熙五彩瓷较之明万历,色彩更加瑰丽丰富,画工更加考究精妙。除用红、黄、绿、蓝、紫外,还以黑色、金色来调和各种色彩关系,使画面更显高雅华丽。

康熙时期的颜色釉当以郎窑红、豇豆红最为珍贵。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公元1705—1712年)江西巡抚郎 延极督理窑事,世称“郎窑”。其时恢复生产了明代中期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郎窑红最为名贵。郎窑红色泽浓艳而不浮躁,釉色晶莹透彻,釉面呈冰裂纹,常在器物口沿留白,俗称“灯草边”。

康熙晚期,外国传教士进入宫中供职,并随之传入了画珐琅工艺。康熙五十年(公元1771年)后,试烧成功珐琅彩瓷。尔后又将画珐琅技法逐渐运用到五彩中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粉彩瓷,开辟了陶瓷装饰的一片新开地。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淮安板阐关督理年希尧兼管景德镇卸厂窑务。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任御窑厂驻厂协理官,协助年希尧管理窑务。虽为协理,实际上唐英与窑厂工人同吃同住,钻研陶务,亲自制陶绘瓷,著书主说,为“年窑”的实际督理。雍正及乾隆重时期,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顶峰,唐英功不可没。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以后,造办处内炼珐琅料成功,烧制珐琅彩瓷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而由珐琅彩发展而来的粉彩瓷,其技艺也日臻成熟。雍正粉彩瓷色泽粉润华滋,较之五彩瓷更显得柔丽俊逸,娇艳明媚,故而相对五彩而言又称粉彩为“软彩”。雍正粉彩将陶瓷装饰艺术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其色彩之明媚柔丽,装饰之精巧秀逸均达无以复加之境地。

雍正时期首创以青花料在坯体上勾勒纹样轮廓,成瓷后再以粉彩颜料填画,拼斗成完整纹样的斗彩新工艺。使粉彩的明丽,青花幽靓争妍斗艳,相得益彰,令人耳目一新,较之康熙以前的斗彩更别具一番清俊华丽之美。

雍正时期的另一个创新则是研制成功窑变釉,在单色釉中添加其它不同成份,使之在高温下流尚变幻,从而使原单色釉变得如霞光般绚丽斑斓,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雍正时期(公元1723年—1735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短短的十三年,却在景德镇陶瓷乃至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极其亮丽的一页。

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制造为满足宫延需要,制作不惜工本,胎釉精良细腻,绘画工整考究,造型极尽奇巧。其工艺之精巧新奇,装饰之繁褥华丽,均为登峰造极。

乾隆二年至十四年(公元1737年—1749年),乾隆重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公元1752年—1756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乾隆时期的“唐窑”器极负盛名。唐英,字俊公(又作隽公),自号蜗居老人,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卒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享年七十五岁。唐英先后在景德镇督理陶事二十余载,建树甚丰,功绩卓著,名彪史册。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除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外,还盛行轧道工艺,俗称“耙花”,亦称“锦上添花”,极为精致。这一时期的粉彩瓷,纹样极为工谨细腻,色彩极为华艳富丽。

各式各样的镂雕粉彩瓷是乾隆时期的一大特色。除镂空透雕的香熏、花蓝、灯罩等,更有双层透雕转芯瓶、转颈瓶等等,其结构之严密,制作之精确,构思之奇妙,均可谓鬼斧神工之制,令人叹为观止。

乾隆时期还流行仿生瓷。象生器有动物、植物、瓜果等;仿器有仿青铜器、仿竹木器、仿漆器、枋玉石珊瑚等等。其色泽质感无不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构成乾隆时期景德镇瓷器又一大特色。

总之,乾隆时期的瓷器,技艺精湛,工艺完美,制作奇巧,花样繁多,均无不极其所能极。然而,从其艺术性来看,却失却了康熙时期的一份豪洒与雍正时期的一份清丽。

进入晚清后,清王朝渐至没落,加上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爆发的雅片战争,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咸丰末年(公元1861年)八国联军焚毁“圆明园”等,使清王朝更加动荡不安,景德镇的制瓷业也因时局而每况愈下。御窑厂终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停止生产,直至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后,才逐渐恢复生产,但其光景却是今非昔比。

晚清六朝,嘉道时期基本上是沿袭前朝,无甚建树。咸同时期朝延自顾不暇,景德镇的制瓷业甚是凋弊。光绪稍有起色,御窑器亦较为精良。至宣统,清王朝也日薄西山,风雨飘零了,雄踞景德镇历明清两朝达五百余年的御窑厂终告寿终正寝。晚清六朝,无论官窑还是民窑,仿古风皆颇为盛行,成为当时景德镇瓷业的特点。

一阵暴风雨 “吹”走几十万


暴风雨损毁了6万元的瓷器,方云初掩面痛哭

本报记者 陈春平 摄

本报安康讯俗话说:金盆打了,分量还在。但瓷器打了呢?无奈地打扫着满地碎碴残片,老板们的心都碎了。26日晚,一场突如其来不到10分钟的暴风雨,让来安康展销瓷器的景德镇商人损失惨重。

“噼里啪啦、稀里哗啦……”年近40岁的江西景德镇老板方云初掩面痛哭,泣不成声地说:“这场雨来得太猛了,根本来不及收拾。风刮倒了货架,满架瓷器都打碎了。”

据方云初说,暴风雨给他造成的损失最重,打碎的瓷器价值6万多元,其中,最昂贵的一件“冬瓜瓶”价值5000多元,瓶身彩绘出自名家之手。与方云初损失情况相似的老板有五六位。十几位同乡聚在他的摊位前,一边劝慰他,一边帮他清理瓷器碎片。

记者现场看到,几乎每个展销摊位,都有打碎的瓷器残片。老板们正在清理暴风雨后的摊位,倒出瓷器里的积水。

据介绍,4月16日,景德镇商人熊某组织40多位当地老板,运送货源到安康展销瓷器。他们在安康市兴安广场租赁了场地,19日才开始展销。

“每位老板组织的货源都在10万元左右,货款大多是借亲戚的或是银行贷款。从景德镇到安康,每家光运费就1万多元,还不算摊位租赁费用。没想到展销不到10天,损失如此惨重。”熊某对记者说,“背了一身的债,现在是有家难回。我们怎么就这样倒霉呢?”

“27日一大早,我们把全部展销摊位统计了一下,暴风雨造成的损失将近50万元。”熊某说。

在安康市区,记者看到茶杯口粗的小树,被暴风雨拦腰折断,道路旁的残枝败叶随处可见。据安康市气象台介绍,26日晚出现的强对流天气,瞬时风力达到8级左右,并伴有雷阵雨、冰雹。暴风雨持续了大约七八分钟。

陶瓷知识:中国梅瓶器型之变


总体来看,宋辽时期的梅瓶总体数量和器型样式要比滥觞期的隋唐时期丰富得多,由于政治分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宋与辽是单独发展的,中原地区是梅瓶演变最活跃的地区,南方主要受中原地区影响,初步显示出一些特点。

北宋早期景德镇窑青白瓷缠枝牡丹纹小盘口梅瓶,高39厘米,江苏南京丁家山北宋景祐五年龙南宋、金时期,南北风格有别,各自进入一个兴盛期。金代的梅瓶样式极为丰富,除了以出节小口为标志的第八类样式群以外,其他九个样式群都有涉及,共55种样式。最盛行以梯形小环口为标志的第四种样式群,以折沿凸环小口、小撇口、盘口、横展平沿环口为标志的第一、二、三、五类样式群也是主流。整体来看,偏丰满的高体,轮廓饱满圆曲,分为两种主要体态:一种是下腹斜直下收,挺拔沉静;一种是胫部呈束腰状,接外撇的喇叭形隐圈足,丰腴妩媚。

南宋梅瓶涉及七类样式群,20多种样式,着重于以盘口、梯形小环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三、四、六、七类样式群,样式选择继承北宋南方梅瓶的流行样式。体态多倾向于丰体,追求端庄丰满,尺寸也相对比较整齐矮小,以20~35厘米最为常见,与北方梅瓶丰瘦高矮差异极大的状况构成鲜明对照。

南宋初期越窑青瓷刻划花牡丹纹梅瓶,高20.2厘米,浙江慈溪匡堰镇寺龙口越窑遗址第六期地层出土

南宋官窑青瓷梅瓶,高33.5厘米,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遗址出土,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南宋吉州窑釉下褐彩画花缠枝纹梅瓶,高32.7厘米,江西九江市省财经会计学校基建工地出土

南宋末期吉州窑白釉黑褐彩画花梅竹蝴蝶纹梅瓶,高25.5厘米,湖北鄂州市汀祖镇丁家坳村马家塆南宋咸淳十年吕文显墓出土

南宋偏安一隅,文化重心南移,南宋官窑继承了中原汝窑的传统,出现两种分野现象:官民分野和雅俗分野。南方墓葬随葬梅瓶的现象比北宋时期南方的同类现象要兴盛得多,其原因与偏安朝廷带来的中原影响有必然关系。第四阶段:元代,在世界文化交流大格局中,梅瓶出现统一性特点,分化则存在于器型和品质的差距。元代北方最流行的是以小撇口、梯形小环口为标志的第二、四类样式群,南方流行以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六、七类样式群,形成南北二元格局,共52种样式。北方梅瓶在北方各大名窑陆续衰弱的背景下,其样式着重对金代的继承,缺少创新,最突出的形式变化又给人一种奇怪和不适感,意味着北方梅瓶在元代开始走下坡路。而南方梅瓶在三大名窑持续兴盛的基础上,沿着南宋时确立的基本方向,灵活融入元代特有的新内涵,样式不断调整创新又不失度,在适中、沉稳、文雅等传统格调中,兼容气势磅礴,气度宏伟的新风尚,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元代晚期景德镇的青花梅瓶体现了时代高度。

元黑釉划葡萄酒瓶文梅瓶,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前旗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KM13出土

金末元初磁州窑类型白釉黑彩画花梅瓶,江西瑞昌县码头村南宋宝祐五年冯士履墓

元早期白釉黑彩书至元十九年铭文梅瓶,高18.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龙泉窑青瓷密棱纹梅瓶,高20.2厘米,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底元代沉船出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前期山西窑场白釉褐彩弦纹折枝花梅瓶,高31.4厘米,底部有延祐元年墨书纪年文字,山西汾阳市杏花村酒厂出土第五阶段:明代,以小撇口、盘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二、三、六、七类样式群成为主流,共43种样式,比元代少了9种,梅瓶样式繁衍进一步放缓;南北方梅瓶所处地位发生逆转,南方梅瓶样式占绝对多数,景德镇成为核心产区;功能结构进入质变后期,明显转向了礼仪性和审美性。明早期在景德镇设立御窑,采用小撇口的梅瓶样式;明代中晚期与陶瓷史上官民竞市的局面相一致。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烧造了高水平的梅瓶。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极为相似,极为流行一个样式:规范化的小撇口、束颈,颈肩过渡柔和,圆宽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胫部内曲,足部直立或微撇,极浅的平底隐圈足。配宝珠纽、管状舌的钟式盖。实例均为品质一流的青花和白釉器,优美、端庄、典雅、适度。

明万历景德镇民窑青花双龙戏珠纹高腰带盖梅瓶,通高约37.5厘米,广西桂林尧山明万历十八年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夫妇合葬墓出土

明宣德款景德镇御窑青花龙纹梅瓶,高55.3厘米,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雅坚斯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珐华釉青地浅彩莲塘纹梅瓶,高36.8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初期北方窑场白釉黑彩画花缠枝菊纹梅瓶,高36.5厘米,江苏南京市戚家山明洪武二十二年南安侯俞通源墓出土

明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松鹤鹿清代梅瓶全部出自南方窑口,共出现过22种梅瓶样式,以撇口、束颈为特征的第二类样式群就占了12种,表现出特征趋同的时代特点。御制官样主导了清代梅瓶的审美趣味,小撇口、束颈、宽肩、鼓腹、下腹斜收、胫部内曲或呈束腰状、胫足部直立或足部外撇,成为清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梅瓶样式。清代梅瓶作为纯粹的陈设器,单一的审美功能使器型走向完全艺术化的形态,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致化。

清前中期石湾窑仿钧蓝白色翠毛釉梅瓶,高23.5厘米,英国格拉斯哥的伯勒尔藏

清石湾窑粉蓝釉梅瓶,高23.6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安华瓷砖怎么样 安华瓷砖好吗


安华瓷砖,是一个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瓷砖品牌,不仅仅生产瓷砖还有卫浴产品。由于它的成立时间不算很长,所以不少用户存在这样的疑虑:安华瓷砖怎么样?安华瓷砖好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安华瓷砖的品牌介绍吧!

一、安华瓷砖怎么样安华瓷砖好吗

1.安华瓷砖是享誉全球的安化集团旗下品牌,在09年创立,以生产自然时尚的产品著名,是中国家居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

2.安华瓷砖产品涵盖了微晶石、大理石瓷砖、抛光砖、釉面内墙砖等及卫浴配套设施产品。种类多样,美观大气。

3.安华瓷砖在设计的时候会充分思考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家居环境的整体安全舒适以及使用的方便性。所以它的每一个产品都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并非只是单纯的为设计而设计,是为了使用而设计。安华瓷砖面向的受众是懂得生活真谛的消费者,所以它的产品是追求舒适温暖方便家庭生活的人们的选。

二、安华瓷砖怎么样安华瓷砖好吗

4.对于安华瓷砖来说,瓷砖对于家庭装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够说是改善人们的卫浴生活品质的首要条件。确实,一个完美的统一的风格和谐家庭环境能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5.安华瓷砖以“自然、时尚、简约”的产品形象,引领陶瓷行业的科技与时尚潮流,打造更优雅、更舒适、更具人性化的生活空间,体现了社会与环境、科技与人文、设计与人性等和谐之美。

6.安华瓷砖其全抛釉产品被陶瓷行业广泛誉为大理石瓷砖新标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口碑,成为陶瓷行业内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

风雨袭击瓷器展据称损失过百万


记者邓伟 实习生陈琳报道:前晚的一场风雨,让参加徐东室外陶瓷展的景德镇商人很“受伤”。至昨日上午10时许,现场共清理出千余件受损的精美工艺品,展览方称损失超过一百万元。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位于武昌友谊大道徐东路口的展会现场看到,28个展位里,有三分之一的展柜倒塌,摔损的陶瓷品随处可见。展会两个出口处,陶瓷碎屑堆成了两座“小山”。

参展商肖先生称,他们都是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商人,于两天前来汉开展览会。前晚8时许,参展商大多都已离开,现场只留有5名保安看守。9时30分许,他们接到保安的电话,说不少展柜被风吹翻了,瓷器摔损严重。肖先生说,他展位里的一件镶金陶瓷工艺品,专家估价近5万元,在风雨中报废了。

保安小李回忆,当时,大风突袭展览现场,到处是“噼里啪啦”的声音,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施救,急得都快哭了。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当晚的大风风力约有4级,而该展览会现场正处于两栋高楼间的“风口”,风力可能超过6级。众参展商称,他们常年在外举办展览会,像这样的大风从没遇过。

安华瓷砖好不好 安华瓷砖价格参考


安华瓷砖是瓷砖中比较比较有名的一个品牌,那么,安华瓷砖怎么样?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安华瓷砖好不好安华瓷砖价格参考的相关内容!

一、安华瓷砖好不好

1、安华瓷砖是享誉全球的安化集团旗下品牌,在09年创立,以生产自然时尚的产品著名,是中国家居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

2、安华瓷砖产品涵盖了微晶石、大理石瓷砖、抛光砖、釉面内墙砖等及卫浴配套设施产品,种类多样,美观大气。

3、安华瓷砖在设计的时候会充分考虑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家居环境的整体安全舒适以及使用的方便性。所以它的每一个产品都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并非只是单纯的为设计而设计,是为了使用而设计。安华瓷砖面向的受众是懂得生活真谛的消费者,所以它的产品是追求舒适温暖方便家庭生活的人们的选。

4、对于安华瓷砖来说,瓷砖对于家庭装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改善人们的卫浴生活品质的首要条件。确实,一个完美的统一的风格和谐家庭环境能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5、安华瓷砖以“自然、时尚、简约”的产品形象,引领陶瓷行业的科技与时尚潮流,打造更优雅、更舒适、更具人性化的生活空间,体现了社会与环境、科技与人文、设计与人性等和谐之美。其全抛釉产品被陶瓷行业广泛誉为大理石瓷砖新标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成为陶瓷行业内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

二、安华瓷砖价格参考

1.安华瓷砖600x600(适用于客厅、卧室)防滑、耐磨抛光砖地板砖29.7元/块

2.安华瓷砖150x900仿木木纹砖纹、客厅防滑釉面砖21.8元/块

3.安华瓷砖800x800全抛釉欧式地板砖、仿大理石防滑釉面砖75.8元/块

4.安华木纹砖150x900(适用于客厅卧室书房)仿实木纹地板瓷砖24.9元/块

5.安华瓷砖600×600(适用于阳台卧室卫生间)仿古砖瓷砖32.7元/块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风雨兴衰话华亭“安陶”之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风雨兴衰话华亭“安陶”之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意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