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艺术瓷砖 > 导航 >

艺术收藏家独爱水墨青花

艺术收藏家独爱水墨青花

艺术瓷砖 古代瓷器收藏 美家美瓷砖

2021-05-28

艺术瓷砖。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明净、素雅,与中国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最能体现文人的诗情、画意和情境,故多为文人们赏玩、赞美和收藏。画家吴进良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他笑言:“纵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这一种”,一语道出怎样的痴迷与神醉!

“青花瓷有着浓郁的东方味、中国味,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运用写意的手法,通过对‘似与不似之间’的演绎,诠释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结。”与青花结缘数年的吴进良谈起青花瓷来如数家珍。“我之所以钟爱青花瓷,实与我本人从事绘画艺术有关。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应该善于发现现实中美的东西、让你心动的东西。青花瓷之所以吸引我,首先在于它具有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白底蓝花,静静伫立,像美丽的仙子,让人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激情和律动;它的白,也不是单纯的白,而是白里泛青,犹如玉脂,看似简练却有不动声色的奢华;用色单一却不单调,浓浓淡淡、疏疏密密、有深有浅、有粗有细,于一白一蓝间,幻化出无穷的神奇。可以说每一种青花纹样,都是一幅中国水墨画。此外,青花瓷蕴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美,与我国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一样,青花瓷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于历代能工巧匠将传统文化融入青花瓷的造型与绘画中,并寄寓了审美情怀,因此青花瓷器除了实用、欣赏、珍藏之外,还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淳厚质朴的人文理想。”

吴进良说:“由于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各不相同,因而不同层次的人,对于精神、气质的理解也难免各异其趣。帝王将相因为崇尚高贵、华丽、豪气的秉性,所以促成官窑青花表现出雍容华贵、典雅大度的皇家气质;文人墨客因为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文理想,所以促成民窑青花表现出端庄素雅、卓尔不群的高尚情怀;普通百姓因为向往安宁幸福、吉祥如意的生活环境,所以促成了民窑青花又表现出纯洁质朴、张扬生命的人生态度。我更偏爱民间青花瓷,从那些自由奔放、活泼流畅的线条中不难看出中国画与书法的笔墨情趣与精髓在其间巧妙的运用,构图虚实相生,有情有趣,以寥寥数笔构成佳作。如民间青花瓷《垂钓图》就是先以远景描绘出云雾山峦和水面,然后点出近景,对于垂钓者虽着墨不多,却把那悠然自得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个画面笔墨淋漓,气韵生动,情趣横生,意境深远,让人神驰遐想。”

水墨画和青花瓷都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如果将两者的艺术元素加以融合创新,岂不妙哉?于是,喜欢创新的吴进良不再满足于宣纸上的宣泄,他要突破宣纸的束缚,在光滑有弧度的瓷胎上绘画,把他的创新想法直接带到瓷器作品上来。

“国画是平面装饰艺术,虽然也有圆形、扇面的形状,但多半以方形纸张为主。国画只能从左到右,或自上而下的作画。而瓷画却能充分利用瓷胎的立体空间,上下左右、器型内外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装饰绘画。在大型坯胎上,还可以用‘打散合成法’构图,将一件瓷胎分割成扇形、圆形、菱形等多种形状,在不同的部位分别画上人物、山水、花鸟,任意挥洒,在一件作品上显示出多种风格的画面,这是在宣纸上作画所达不到的魅力。”乐此不疲的吴进良有些陶醉地说。

“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深爱青花瓷的吴进良表示,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把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加以发扬光大,让青花艺术焕发出更富有时代气息和东方神韵的光彩。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陶瓷收藏,收藏家们的首选


陶瓷已然成为收藏家们的首选

当下,收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于更多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对于很多收藏家门来说选好一种十分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是十分的必要的,具有意义的收藏的东西也是是分的令人喜欢的,然而收藏陶瓷已然成为收藏家们的首选。

相较于其他的值得收藏的东西,陶瓷显然是收藏家们十分珍爱的一种收藏品,许多人喜欢收藏一些比较珍贵的古玩字画,也有许多人喜欢收藏一些十分好玩的玩物,更有的人是对于收藏以前的钞票是情有独钟的,他们开始去收藏一些比较珍贵的纸币或是硬币,这些硬币或是历史悠久或是经历了许多的历史沉淀,总之,这些收藏品能够被收藏家们收藏的一定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陶瓷自古以来就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不仅表现在官场上人们送礼喜欢送一些纹理清晰,图案美丽的陶瓷,同时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陶瓷也是十分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月辣子越多喜欢收藏的人也在涌现出来,他们喜欢这些陶瓷艺术品,这些是显示他们品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凭证。

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陶瓷十分的美丽大方,放在家里既是显得美丽大方又是显得主人的品味高,这也是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综合以上的来说,陶瓷收藏,一定是收藏家们的首选。

瓷器收藏家袁行健


国逢盛世行收藏。文化底蕴很深的青浦朱家角古镇上的收藏,也确是卧龙藏虎,近日,袁行健一批长年藏而不露的古陶瓷精品一亮相,就引起世人注目,使前去造访者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袁行健住宅就在柳亚子故居内,朱柱粉墙方砖地,显得古意盎然。踏进房内,只见茶几、方台、镜柜上都放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瓷器陶器,甚至连床底下、大橱里都有,汉、唐、宋、明、清,壶、罐、瓶、盏、盂,造型浑厚凝重,色彩淡雅淳朴,这是他瓷海拾贝整整十几个春秋,觅得大大小小120余件的精品。在这些藏品中,有最早的东汉期青瓷盘口花瓶,最晚的文革外销瓷龙船花瓶,有最珍贵的清乾隆黄釉雕花凤纹合欢瓶,也有造型最独特的清粉彩六方套壶,还有北宋黑釉臼、二战前日本金彩珐琅盂、清折腰狮纹大碗等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袁行健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古镇名医,也喜收藏,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对古陶瓷发生浓烈兴趣,文革一劫,其父藏品几乎全军覆没,他痛心疾首,决心重整河山,从此利用工余暇去浙江、到嘉兴、跑上海、走古镇,每到一处,倾其所囊去搜集他情有独钟的古陶瓷。

古镇上有的是宝藏。一次,袁行健打听到本镇一户有一只清点粉青花龙凤双耳大瓷瓶,随即就前后5次登门,好说歹说,磨破嘴皮,最终以1200元成交。袁行健迷瓷成癖,有时为买藏品连老婆的工资也贴了进去,常常用得囊中空空,但毫无怨言。有时觅到精品,常常独自把玩到深更半夜,不想睡觉,还要记下笔记,拿他的行话是先辨真伪,再断年代,然后再欣赏胎骨、图案、工艺,其乐无穷。特别现在古瓷冒牌充斥于市,但袁行健认为金子总要发光,是真品总有历史痕迹,这全靠鉴古眼力,因此他对古陶瓷要求甚高,非真不收,非精不收,边收藏边研究,积累了不少鉴赏经验和方法。同时,他还收藏不少铜、锡、木、漆制器具,其中清康熙的铁红鲤鱼纹漆盘及金丝楠木雕盘,尤为珍贵。为弘扬祖国悠久文化,欣赏前人智慧结晶,袁行健正积极准备建立一个家庭藏瓷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前去观摩。

中外收藏家钟情民窑瓷器


收藏家们对官窑瓷器情有独钟,其实民窑中的精品也是民族瑰宝,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官窑更能体现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和精神状态。上周,上海博物馆与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在上博展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

巴特勒家族收藏的17世纪景德镇瓷器颇为丰富,在西方世界享有盛名。上海博物馆的陶瓷藏品也以种类齐全、工艺精湛而享誉中外。迈克尔·巴特勒先生多年来一直希望能与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一次17世纪景德镇瓷器专题展览,这一想法得到了上海博物馆支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展览得以成功举办。

展品来自双方的收藏品各66件(组),制作年代从明代天启一直到清代康熙中期,时间跨度约一个世纪(1600-1700),品种包括了这一时段内的青花、五彩、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及单色釉瓷器,其中不少器物为中国国内难得一见的作品。不少崇祯、顺治时期的青花、五彩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器物上描绘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使观众得以从特别的角度重温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国内对这一百年中景德镇民窑的烧造历史和瓷器发展情况研究不多(又以前半部分明末清初时期最为突出),国内留存的传世品也较少。明代万历以后,随着官窑的停烧或大幅度减烧,民窑业得到迅速发展,许多产品投放市场,更有大量作品销往海外,尤其是欧洲和日本市场。整个17世纪中,景德镇向国外输出了数量十分巨大的瓷器,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现在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仍保存有许多17世纪景德镇烧造的各类瓷器。更为重要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瓷器外销出口的航海路线上(如东南亚一带),陆续发现沉没的商船,不少商船上装载着许多中国瓷器,其中景德镇瓷器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被打捞起的器物大量投放于国外市场,使得欧洲出现了许多中国国内都少见的瓷器。此后,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研究明末清初瓷器的热潮。而在这股热潮出现之后不久,国内陶瓷研究者也逐渐开始关注起这一时期瓷器的烧造和贸易情况。

石湾公仔收藏家慎防赝品


石湾公仔收藏家慎防赝品

石湾公仔自古代以来便一直对外声名远播,近年来,随着石湾公仔的名声和价值的不断提升,收藏石湾公仔的人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一股石湾公仔收藏热潮。

精美的石湾公仔

国内收藏界过去一直认为:石湾公仔多以地方题材为主,且属于民间艺术品,故同级作品拍卖价只及景德等瓷器的1/5。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衡表示,作为传统官窑景德瓷侧重色彩,而石湾瓷器偏重色釉。近年来,石湾为适应市场的喜好,已作出一定的调整,市场上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石湾公仔一改以前神佛、李白等传统造型,题材更贴近现实生活,民间习俗、动物、植物等乡土气息浓重的作品不断涌现,逐渐成为当前主流收藏品种。

陶瓷作品分为原作、限量品、精品、普通品,收藏者究竟买哪一种好呢?

据业内资深陶艺师介绍,原作只有一件,从创作到制作完成都由工艺师全程负责。限量品是在原作的基础上,以模具复制出来,最后由工艺师把关,数量一般数十至过百不等。若没有注明数量多少,则只能算是精品。精品是由于作品供不应求,由工艺师授权,经流水线注浆倒模生产的工艺品,胎体较薄,只有5毫米左右,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也称为“注浆品”。原作、限量品都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印章和收藏证书等“身份证明”。普通品无签名无证书,偶有印章,仅具欣赏价值。如已故的中国工艺美术师庄稼的《丝绸之路》(普通品)标价才2500元,原作至少需数十万元。

然而石湾公仔价值的不断提升,也触动了仿冒滥制者蠢蠢欲动的心,一息间,大量仿冒名家作品的石湾公仔充斥了整个陶艺作品市场,其中不乏做工精美质量精良的仿冒品,足以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某某大师研究所、工作室命名的作坊,大规模复制生产已故大师的作品,同样标为“原作”,让人无法鉴别真伪,使得收藏家不敢出手。

2003年,由佛山市陶瓷协会牵头开始申请‘石湾公仔’这个商标,但是由于当时对商标法都不太了解,申请之路走了几年的弯路,最后在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2009年12月7日,“地理商标”终于正式通过。

历经7年时光,终于等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证明商标,这意味它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果外地厂商在产品上标注“石湾公仔”,将受到法律惩处。

阅读延伸: 世博局向佛山陶瓷博物馆借展石湾公仔

当石湾公仔的“山寨品”惊现江湖

陶瓷——收藏家们的首选之物


陶瓷收藏

自古以来,收藏就是中国人十分喜欢做的事情,收藏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很多人更是把收藏当做一种职业来看待。

因为这些人对于收藏的执着,这也是让许多的名胜古迹可以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古至今,有着很多的东西是十分的有收藏价值的,但是却是很多人对于收藏陶瓷是十分的偏爱,这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原因的。

相对于其他的收藏品来说,陶瓷收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陶瓷的保养是十分的简单的,您只需要花费少量的时间就可以将这些陶瓷保养的十分的好,并且是不会损害陶瓷的一些基本的原型。

陶瓷同时是种很好的装饰品,人们可以将这些珍贵的陶瓷放于自己的书房中,供自己放心的把玩,并且自己可以很好的鉴赏这些陶瓷,让其成为自己在也与时间的鉴赏之物,让自己的心性也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锻炼。

许多的收藏品不仅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维护,而且许多的陶瓷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于鉴赏方面,许多的收藏不仅占地面积十分的大,而且许多的收藏品难以保养,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很好的使用价值的。

相信那些喜欢收藏的人都可以看到收藏陶瓷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看到收藏陶瓷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陶瓷是种很有价值的收藏品,升值的空间也是十分的巨大的,是收藏家们的最佳选择,也是让收藏家们十分喜爱的收藏品。

收藏家的故事:六赴瓷都求反证


两年之内6次前往景德镇,只是为了观看仿制品的制作过程,黄国强的钻研精神在收藏界是出了名的。

上世纪80年代,黄国强就对古瓷器非常感兴趣。他自言“对好东西有感觉”,碰到感觉不错且价钱合适的就买下来。1996年,他花500元买了一只天球瓶,送给广东东莞的一位朋友作为乔迁之喜,一专家看过后称至少值8000元。黄国强说,那时只是凭感觉判断好坏。

1997年,看好收藏业前景的黄国强开始投身其中。要在这一行立足,就得做这一行的专家,瓷器新旧难辨,仿制手段也日益高明,黄国强决定前往瓷都景德镇,寻求反证。

景德镇遍布瓷器作坊,黄国强买上几件瓷器,便和一些老板混熟了。他整天泡在作坊里,观看一些仿制品的制作过程,从选料、成型,到绘画、烧制,他细心揣摩、反复印证。两年时间,他六赴景德镇,最长的一次待了半个多月,把各种仿制品的底摸了个透,再由此反观旧瓷,不禁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研究仿制品的同时,黄国强频频前往各地的博物馆观摩真品。他能在故宫陶瓷馆待上一整天,对着一件精品“目不转睛”地看半个小时,用他的话来说是要“看进去”。这种一般人深以为苦的事情,在他却是一种享受,“胎、釉、彩,形、色、神,一件瓷器可看的内容很多。好东西越看越舒服,越看越有一种神往的感觉。”

这些年,黄国强购买专业书籍、资料就花了2万多元,他说:“不看书,不研究,怎么讲得出道理来;讲不出道理,分析自然就不深刻。”

黄国强研究的主攻方向是瓷器的彩料、釉质、胎土的配方、老化过程,他认为,以前鉴定多凭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地借助科学手段。

黄国强小传: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收藏者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文博学院古玩鉴定系古陶瓷研究生。

磁州窑为西方收藏家喜爱的深度原因 ...


宋瓷中,磁州窑是一个另类!

我们知道五大名窑,都是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即使是耀州窑,越窑这样的刻划花瓷器,其根本还是以釉色取胜。刻划花不过是锦上添花之装饰。但宋元时期的磁州窑,仿佛就是一个穿越者!在一片以釉色为美的海洋之中,磁州窑瓷器独创出了白地黑花,白地剔刻花等装饰技法,而这种技法,后来被南宋吉州窑继承,在景德镇得到发扬光大,最后取代了一切装饰技法,成为后世青花瓷,釉上彩瓷的开山之祖。

磁州窑还有个奇怪之处,就是西方收藏家对于磁州窑器物好像情有独钟!除了五大名窑以外,西方收藏家最爱的就是磁州窑了。这从历年的拍卖纪录可以看出来。相比而言,中国收藏家对于磁州窑的喜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内,他的身价远比不上五大名窑,甚至连耀州窑,建窑,龙泉窑都比不上!

为什么西方收藏家这么喜爱磁州窑呢?这要从民国时期说起!

磁州窑是既生产日用瓷,又生产官用瓷的窑场。始烧于北朝,兴于隋唐,发展于北宋金元,由明清延续生产至今。北朝时期主要有临水、北贾壁和曹村等窑场。隋唐时期临水窑为中心窑场,观台、彭城等窑场均是受其影响发展而来。至宋金时期由观台窑和彭城、临水等窑长期并存。金元时期,临水窑不仅生产白地黑花瓷,其红绿彩瓷及印花白瓷(仿定窑)也为观台窑所不及。漳河北岸的观台窑因为品种繁多、装饰技法丰富及纹饰精美,所以最具有代表性。到了元末明初,因漳河改道,遂导致观台窑停烧,彭城、临水等窑后来居上。

1918年,河北巨鹿农民由于旱灾,在挖掘水源时,偶然挖出了大量的宋代瓷器和铁器。巨鹿古城被发现了!这座古城在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由于黄河泛滥而埋于地下。已经整整800年了。这一发现引起了知识界的极大重视,古董商们也蜂拥而至。大量巨鹿出土瓷器被贩卖到琉璃厂,当时收藏研究巨鹿瓷器成风,大量出土古瓷流失到海外。

英国人赫布逊(R.L.Hobson)首先依据较科学的考古研究方法,指出此类窑器和文献记载的“磁(州)器”非常接近,且并非仅烧造于宋代,也非局限性于古代磁州一地烧制,因而给这类陶瓷器命名为“Tz’u –Chou Type Wares” 。

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中凡有东方艺术品陈设者,无一不陈列一两件精美的磁州窑制品。特别是日本。有关钜鹿的磁州窑珍品的收藏,数量之多达到上万件,为各国之冠。一些国外的学者也对磁州窑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英国人赫布逊,卡尔贝克,麦德丽(M·Medley),瑞典人司瓦洛;日本人小森忍,奥田诚一,小山富士夫、长谷部乐尔及美日人蓑丰等人,都对磁州窑有着专门的研究。

在磁州窑的装饰当中,白地黑花最具有代表性。而最令人叹服的也是较为稀有的品种,同时兼备审美及实用价值。此外,磁州窑还烧造白釉剔、划花、黑釉剔、划花、白地黑花配剔划花、珍珠地、三彩和仿定等品种。

白地黑花是宋代磁州器最为主要的装饰技法。又称“白釉釉下黑彩”,是指在施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以毛笔为工具,蘸“斑花石”颜料(褐彩),绘出各种纹饰图案,在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是罕见和无语伦比的,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研究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长谷部乐尔先生在“磁州窑的历史极其影响”一文中说道:“对于日本人来说,同华贵无缘,所谓粗悍的磁州窑的美,有其接近于人情而令人倍感亲切。磁州窑那温暖的色调,实用而和谐的器形、白与黑的强烈对比,这一些似乎能向世人倾诉一些什么。”

看到这,你明白了吗?西方收藏家之所以喜欢磁州窑,是因为早在100年前,他们就最早接触和收藏到了巨鹿出土的大量磁州窑精品!祖祖辈辈研究下来,流传下来,再加上白地黑花这种简单明了的审美观,不需要其他宋瓷那些看不懂的釉色和器型那么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传统(对玉器的特殊喜好还有对青铜器的独特理解),再加上它属于早期的中国绘画(西方人最喜欢的艺术品,首先是绘画,然后是雕塑),得到西方收藏家喜欢,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首届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品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6月10日上午,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首届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和精英(作品)评选活动在景德镇市中国瓷园拉开帷幕。该市副市长冯林华、市人大副主任马宁、市政协副主席叶永强和市政府助理巡视员黄康明到会祝贺。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杨京凯、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主席杜耀西等相关领导。来自广东、湖南、河南、浙江、山东、河北、福建等陶瓷产区的收藏家、艺术家、企业家们欢聚一堂共庆这一陶瓷盛事。

冯林华在开幕式上表示:这次“评选活动”的举行,为艺术家和收藏家们搭建了一座互通平台,必将推动我国收藏家和陶瓷艺术大师的真正结合,对今后我国收藏家和艺术家事业发展有着长远意义。

在活动展厅中,八大产瓷区的陶瓷艺术大师和精英(作品)在此大放异彩,充分诠释了中国陶瓷艺术底蕴,而各陶瓷艺术大师们现场交流、研讨成为了本次活动一大亮点。评选活动将在各大产区作品中进行评比,共分为艺术陶瓷、日用艺术陶瓷两类,最终评选出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家和作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艺术收藏家独爱水墨青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艺术收藏家独爱水墨青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艺术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