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海丝·寻踪”志愿者走进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

陶瓷文化:“海丝·寻踪”志愿者走进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7-03

陶瓷文化。

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考古现场

志愿者邹志华在拍照

昨天上午,“海丝·寻踪”系列活动中,宁波海丝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了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考古现场。该考古项目入选了“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次确认秘色瓷的产地就在此处。湖边山坡上布满了碎瓷片,发掘现场数个大小不等的探方里,考古人员正在骄阳下清理碎瓷。有志愿者形容现场“非常震撼”。

满山瓷片

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上

以前,越窑秘色瓷的模样只能从诗句中品味。直到上林湖后司岙发掘出了秘色瓷的一些残件,与西安法门寺地宫等地的考古过程中出土的瓷器形制相同,可以相互印证,确定了它们产自越窑。后司岙自晚唐时期开始烧造秘色瓷,唐末五代初走向兴盛,五代晚期逐渐衰落。这里的山坡上、正在进行发掘的探方内、树木根部等处,布满了大量碎瓷片。志愿者们乘轮渡到达发掘现场后,几乎是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上。

“越窑是宁绍平原一带,唐宋时期及其以前诸多青瓷窑场的总和。自东汉创烧以来,经过三国两晋,在南朝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的瓷窑体系。”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馨月,在现场为志愿者们讲起了脚下瓷片的前世今生,“越窑是唐代的贡窑,产品供应皇家、官府,也会向民间销售。”张馨月说道,“我们现在发掘的是当时的废品堆积地,因烧制失败等原因,一些残品、次品就被丢弃在这一带。窑炉和作坊区我们因为发掘完毕,已经把它保护起来。”发掘时间起于2015年10月,持续到今年1月,“因为五年发掘计划还没结束,所以我们想把研究做得完善点,从晚唐一直到五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再到北宋时期的窑址,还在继续发掘。”

远渡重洋

越窑曾有大量瓷器出口

张馨月介绍,浙江的古代窑址都是沿江、沿河而建,依赖水路运输,毕竟不便于陆上运输。“整个上林湖周边都是窑址,大概110处,可以看出当时产量非常大。越窑的瓷器,可以通过水路运往宁波的港口并出海,往北还能通过大运河运往国内其他地方,水路交通非常便利。”

20世纪末印尼附近海域的黑石号沉船,以及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瓷器。根据形制和烧制工艺等独有特征判定,其中部分产自越窑。“可以肯定,当时越窑瓷器不仅内销,而且有过大量出口。黑石号的越窑瓷器,可以确定是晚唐时期直接从海上出口的。”

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制瓷业的中心,先秦时期在德清的原始瓷,汉六朝时期上虞曹娥江流域的早期越窑,上林湖唐宋时期的越窑,宋元明时期瓯江流域的龙泉窑,都在沿江沿河。而灰胎、薄釉的越窑青瓷特点鲜明。“包括匣钵、垫饼、瓷质匣钵涂釉等一些独有的发明,促进了越窑瓷器的更新换代,也促进了秘色瓷的产生。”张馨月说,“越窑对后来的汝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惜的是,南宋早期之后,因为朝廷政治、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原因,越窑逐渐走向没落,最终荒废。“今明两年,我们会对几年来发掘的材料进行整理。有很多未知可以从整理过程中揭示。”

【观后感】

八旬“文保狂人”感慨

上林湖对海丝之路贡献很大

被网上图片吸引而来的邹志华,到了现场以后不停跟张馨月和其他志愿者探讨关于越窑的问题。“以前在网上看过图片,一片碧波的湖,岸上很多青瓷的碎片。今天来到现场特别震撼,看到现场很多考古遗址,听完讲解以后收获很多。”邹志华表示,作为大宗商品,瓷器与茶叶一样,很早便远销海外。“对于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有了非常立体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队伍中,有一名八旬老人特别显眼。顶着炎炎烈日,他仍专注于脚下破碎的瓷片,更时不时地向年轻志愿者们讲解越窑相关知识,他就是宁波“文保狂人”杨古城。

“这块窑址我是第一次来,很激动。附近的荷花芯窑址我来过十多次,那里大部分都已经破坏了,这里的窑址保护程度特别好,现在是封闭的,希望以后能够让更多的市民来参观。而且,后司岙窑址入选了‘2016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这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契合。”杨古城多年以来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林湖越窑遗址,对于弘扬中国宁波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贡献,对于中国瓷器的历史,都非常有研究意义。对广大市民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说明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光是书上写、嘴上说,它是靠大量的实物来印证文字的记录。”

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沙埠青瓷窑址


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岩区沙埠镇青瓷窑址群,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五代越窑青瓷遗址。是在1956年底省文馆会在秀岭水库考古发掘时发现的。

沙埠窑群是晚唐至北宋时期台州窑系中的佼佼者。窑址以仙姑岭为中心,在不到2公里长的地带中,窑址林立,烧造生活用瓷,艺术瓷和外销瓷,现存窑址有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窑坦,金家岙,高桥的瓦青窑。窑身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一般厚1—2米,最厚处达6米。窑床均设置在山坡上,多属阶梯式龙窑,一般长30米,宽2.5米。烟囱在山顶,窑炉火堂及制瓷作坊均在山脚平地。窑群周围瓷土矿,水源和燃料十分丰富。器物造型端庄古朴,丰满秀气,精美别致。花纹装饰庄重,简练豪放。制作技法有轮制,手制、模制,透雕和塑瓷。瓷器胎质坚硬,细腻而且轻薄,火候较高。釉色以青绿为主,淡青色和青黄色次之,还有其它的七种颜色,通过施釉,釉彩光亮。

从窑址采集的瓷器标本看器形,以盘,盆,碗为主,杯,粉盒,水汞笔碟次之,壶,瓶等又次之。花纹图案秀丽,鲜明,生动。主要是划文,也有印文。文饰可分为飞禽和花两类。飞禽兽凤凰等;花有茄花,菊花,茶花等。此外还有云文,针点文等。从划文线条来看,其手法非常调和熟练。所有这些都证明当年沙窑址在技术上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陶瓷文化鉴赏-磁村古瓷窑址


位于淄川区磁村镇,共包括3处窑址: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和华严寺区。

(1)南北窑洼区,在村东约0.5公里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在窑址北部发掘窑炉12座,采集了大量标本,按器型和釉色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黑釉为主,次为青釉、酱釉、茶叶末釉,釉色较纯正,器物主要有碗、盆、瓶等。中期以白釉为主,有少量青釉,并施护胎釉,白度不高。胎以红胎为主,灰胎次之,很少白胎。以白釉加绿点彩的装饰居多,大都施在碗的内壁近沿处。出土器物以碗最多,次为钵、罐、瓶等;晚期以白釉为主,黑釉少见。出现了划花、剔花等装饰手法,出土的器物有碗、罐、碟、瓶等。从器物造型、釉色、及制造工艺看,南北窑洼区当为唐代晚期至北宋时期的窑址。

(2)苹果园区,位于磁村南部,窑址现存面积2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许多瓷片,以黑釉居多,青釉、酱釉次之,釉色不纯正。胎骨厚重,色为缸红、白、灰色等。器类主要有碗、盘、罐等。其年代约为唐代。

(3)华严寺区,在磁村南部,面积1.6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烧煤窑2座,料池1个,作坊遗址1处,并采集了大量瓷片标本。釉色以白釉最多,次为黑色、酱色、黄色。白釉的白度很高,釉面光洁。胎亦白色、质薄而匀。制作规整,装饰精巧多样,有划花、剔花、篾纹、白地黑花、加彩、绞胎等。器物有碗、罐、盆、杯、盘,以碗居多。该窑址年代为金代。

1984年,磁村古瓷窑址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瓷文化:诞生出梅瓶的上林湖越窑走向衰落是历史必然


梅瓶亦称“经瓶”,它形成于唐代,宋代起广泛流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梅瓶也由最初的贮酒器逐步演变为陈没、观赏器。近代许之衡所著的《饮流斋说瓷》中对梅瓶的造型、特征、使用功能及名称的由来等作出过较详尽的阐述。通过对梅瓶的演变过程和使用功能的转化,都反映出它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又一显著标志,同时,也显示了梅瓶在陶瓷器皿中的地位和髙尚的艺术品位。图为南宋越窑生产的刻花梅瓶。该瓶造型古朴、优雅,通体施青釉,瓶腹以刻划缠枝莲纹构成装饰主题。画面中的莲纹刻划技法娴熟,刀法运用自如,在莲瓣中以细密的篾划勾勒出经脉;近足处以双层仰莲纹作衬饰。精致的刻花图案与优美的器物造型相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上林湖窑是越窑的主要产瓷区,当时间进入南宋时,该窑因多种原因已处于废烧状态。然而此时在主窑场周边的寺龙口、低岭头等诸窑并来受到影响,它们仍以越窑传统的制瓷技术风格在生产。由于地缘的关系,人们对上述几窑的总体产品风格特征等现实状况将它们一并归类于越窑青瓷系列,所以史学界将它们共同称为越窑。而实际上它们与早期上林湖越窑产品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上列几窑的产品仅仅是反映出它们是越州主瓷窑制瓷风格与技术的一种延伸。上林湖越窑在长达千余年的生产历史后至南宋时消亡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以往的岁月里,它曾为书写中国陶瓷史作出过杰出贡献,也曾在各个不同时期创造过一个又一个辉煌,其中它所产的秘色越器至今仍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越窑的衰落除自身原因外,也与同地域的龙泉窑的崛起有关联。一向习惯于使用青瓷的人们对越窑单一的色调从审美的角度看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而此时的龙泉窑则为丰富的釉色变化和造型多样化打入了市场。令人耳目一新的造型设计和色釉的多种多样性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龙泉窑青瓷逐步取代越窑青瓷而占领了南方青瓷市场,并且成为了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上林湖越窑走向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南宋时仍有寺龙口、低岭头窑在延续它的技术与风格,但出于国人审美意识的提髙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一代名窑的名落孙山,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陶瓷文化:河北隆化发现一处金元时期古瓷窑址


图为隆化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粘合后的金元时期古瓷窑址文字缸残片

图为隆化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粘合后的金元时期古瓷窑址花鸟纹大罐

图为金元时期古瓷窑址

河北省隆化县民族博物馆14日透露,近日,该博物馆在野外考古调查中,发现一处金元时期古瓷窑址。

据介绍,该窑址位于隆化县隆化镇煤窑村,初步调查确定面积约1500平方米,地表暴露有窑柱、支圈、器物残片等。采集标本以花鸟纹大罐、文字缸残片最具特色。

据专家介绍,此次新发现窑址瓷器属于磁州窑系,为金元时期北方制瓷工艺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考古人员将在近日对该窑址继续进行挖掘研究。

隆化县是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位于承德市中部,北去蒙古,南近中原,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影响,形成地方多种面貌的文化特色。金元两代设立兴州,当地的制瓷业盛极一时。(完)

陶瓷文化:"老窑瓷中国行"走进山西调研古窑址


日前,“老窑瓷中国行”走进山西,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等多处古窑址。

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在其所承担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课题“中国古陶瓷遗存现状调查及古陶瓷烧造技艺传承教育研究”中,联合老窑瓷博物馆、中国文物网,选择“山西老窑瓷”为第一研究对象进入了课题调研。7月11日至21日,课题组在晋中学院和三晋出版集团的协助下,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榆次孟家井窑、介休窑(洪山窑)和交城窑等古窑址,走访了上述各窑口制瓷工艺的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师,以及民间收藏家和古陶瓷文化研究者,还在路经的一些市县,选择参观了当地著名的文物古迹,为深入研究体现在瓷器装饰上的文化元素做了有益的补充探索。

陶瓷文化鉴赏-历代的瓷窑


定窑

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

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磁州窑

在磁州境内(今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故名。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

邢窑

在邢州境内(今河北临城祁村),故名。建于唐代,盛产白瓷,与同代著名越窑所产青瓷齐名,陆羽《茶经》有“邢瓷类银类雪”记载,因质白如雪,被选为唐代宫廷烧制贡瓷。

《旧唐书·地理志》也有“邢州……天宝元年列名,土贡丝布磁器”记载。邢窑白瓷曾畅销各地和深受人们欢迎,李肇《唐国史补》载:“凡质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草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建国后,陕西西安地区唐墓出土有邢州白瓷;唐大明宫遗址也有不少胎釉洁白的邢窑白瓷出土。

龙泉务窑

在今北京门头沟龙泉务村,故名。建于辽代,所烧器皿、盘、瓶、壶和盂,碗盘所占比重最大;而以白瓷为主,青釉、黑釉次之。白瓷有粗细之分,有浮雕菊瓣纹碗,有葵瓣口盘、折腰盘,与邻近的河北、山西白瓷有类似风格。支烧方法与各地不同,盘碗里心或足部多数有四个支烧痕,此法仅见于山西浑源窑。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青瓷窑”,成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

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志》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榆次窑

在今山西太原孟家井,孟家井明代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窑址遗存大量瓷片,以白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临城邢窑、曲阳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

陶瓷文化鉴赏-天池窑址


天池窑址是清代、民国时期烧制砖瓦的遗址。位于天池盘山道下、停车场东边的白土山上。遗址为七八个竖穴窑连成一片,窑壁有釉渣、火烧痕迹,青砖砌的窑炉等

如果说天山天池的古建筑是天池文化的载体,那么天池窑址无疑就是这些建筑的母体。

清代、民国年间,还没有通往天池的车路,所有建筑所需的砖瓦都是在这里烧造,然后由羊、牛、马、骆驼等畜力驮运到山顶。铁瓦寺、东岳庙遗址上中间带孔洞的砖瓦就充分说明了做为山下的这个烧造中心,为运输方便而烧造的带有特殊标记的产品。

大自然真是充满了玄奥。天池周边绝然就只有这么一脉土山—白土山。其他地方都是石山,地表覆盖的土层很薄,而且不适宜制砖瓦。最初的天池寺庙建设者们发现并利用了这天造地设的白土山,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对天池古建筑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窑址。

相关推荐